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时间:2023-11-16 14:21:43 赛赛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精选2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伯牙鼓琴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精选25篇)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

  《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初次见识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把重点放在文言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

  这篇课文说它不难吧,的确不难,只有77个字。说它难吧,它又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77个字里边讲述了这样一个千古流传,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77个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厚的人文内涵呀!本文虽是文言,但相对浅显,在教学中可借助注释进行理解,因此理解文意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本课难点在于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阅读这个文本,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同时,我以“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不再弹琴了呢?老师相信继续学习课文大家就会对‘绝弦’这个词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一个问题激疑,设置悬念,之后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

  教学中,我也注重了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2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4句话,83个字,而这83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文章用墨极简,但画面感很强,富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凭借注释及其他学习文言文方法,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同时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细细品味文中人物大悲大喜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一节课下来,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音乐渲染,营造艺术氛围

  上课伊始,我便以音乐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在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时,也以惨婉动人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最后,让学生在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诵读课文,感受伯牙和钟子期那种知音情谊。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字之美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而“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刚开始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不断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在朗读的指导过程中,我注意把朗读与想象及理解进行有机地结合。比如文章的前三句,指导学生要读出高兴、激动、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练习,丰盈文本内涵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徐徐清风、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世上那个最懂你知你的人。

  四、资料补充,升华情感主题

  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到那种知音情谊,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挖掘与扩充,引导学生想象别人是如何称赞伯牙的,让学生体会伯牙作为一名著名的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的难求。补充介绍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时所写下的一首短歌,帮助学生感受伯牙对于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心情,让学生真正体会伯牙鼓琴的那种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

  我觉得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应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我在学生体会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种痛苦与绝望的心情时,及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伯牙说什么,在学生安慰、鼓励伯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然后告诉学生如果遇到了知音,应该好好珍惜,如果还没有找到,则应该真诚对待周围的朋友。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缺憾,比如教学语言还不够优美丰富,缺乏文学的感染力,对于这样一个充满着文化意蕴的故事来讲,应有一颗敏感的艺术心和更灵动的课堂语言表达,去感受文字背后更丰富的内涵。专业成长的路且长!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3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好自主与指导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有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着,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力。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指导”的着眼点是“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着不需要教”,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既要防止“一讲到底”,又要防止“一议到底”。该讲的内容还是要大胆地讲,例如对课文背景的必要介绍,对学生经过议论确实无法解答的问题的讲解,对课文必要的总结,等等。但讲解要有的放矢,要少而精,并且具有启发性。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4

  《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锺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

  1、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我便出示与知音相关的诗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从而引出课题,解题:鼓与琴,鼓,借助课本注释理解为弹,琴为七弦古琴并出示古琴图片。

  2、反复朗读,感受文言之美。

  文章不厌百回读,文言文地读更加重要。在初读课文时,要读准字音,读通顺。需要注意的字音有:“少”读shǎo;“汤”读shāng;“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两个“为”的读音第一个是wéi,第二个是wèi。再读课文,读准断句。我适时范读,提醒学生,这是一篇古文,读古文要注意断句,讲究节奏、韵律的美感。三读课文,读出韵味。指导学生注意“乎”字声音要延长,在读文时,有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就是我们说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我适时补充人物背景知识。相传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他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尊称为“琴仙”。书中有这样记载:“伯牙鼓琴而六马仰合”,可见他弹琴技术高超。而锺子期只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山村樵夫,以砍柴为生。他们俩相识于伯牙探亲回家途中,伯牙在汉江边弹琴,锺子期正巧遇见,于是,就有了一段动人的故事。一个是著名的琴师,一个是普通的樵夫,伯牙为何为子期之死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弹琴?

  3、适时补白,丰富文本。

  在品析完“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我让学生仿照句式进行训练。“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中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流水,琴声里还会有哪些场景?”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在文中“巍巍”、“汤汤”分别强调了琴声中山水的特点。那文人墨客也有许多赞美山水的名句,你知道哪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4、深悟绝弦。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为进一步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我相机进行拓展资料: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通过补充资料,使学生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而这也恰恰是此故事流传百世的原因所在。

  若在课上,留出一定时间指导学生背诵,就好了——学古文一定要注重积累,背诵就是一种好的积累方法。一堂课结束了,值得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且行且思!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5

  《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刚开始选择这篇文章是源于我想挑战文言文类文体教学,以此证实和突破自己的教学范围。回顾两年半的公开课教学《夏天里的成长》《梅花魂》《刷子李》《七律长征》,你会发现我一直在不同文体中去尝试、在改变,追求新的自我。但是我的这种自我,目前还是低层次的,要不断学习,更要不断在日常的教学中去有意识的反思。

  那么,把话题留给《伯牙鼓琴》这节公开课。《伯牙鼓琴》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借鉴部编版教材解析,我觉得这个重点的设置是非常巧妙的,因为它结合了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学生如果再上完课后,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那么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发展,这种培养的巧妙之处在于源于兴趣和润物无声。教学难点是展开想象,感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教学难点从单元主题“一首歌,一幅画……开启艺术之旅”出发,紧扣住语文训练的要素,培养想象思维,领悟知音情感,并感悟音乐艺术的魅力。其中,想象的目标能借助创设情境比较容易达到,但是如何让学生对知音的感受更具体、更形象、更立体,而不是概念化的解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最终能让学生顿悟音乐艺术之美,又要有巧夺天工之力,因为你要从字里行间不断渗透美,还要在教学准备的音频环节去搜集、筛选和加工,精益求精。每一场合格的公开课,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的;而每一场精彩的公开课,一定是对重难点的深刻突破。所以,我每次在教学设计的环节都会问自己:你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新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当然,有自己的判断力不是不去借鉴,闭门造车。司马迁能写出《史记》,离不开史学家的史册;李时珍能写出《本草纲目》,也离不开医学家的医学典籍……而教师要上一堂精彩的公开课,更要学会在教育武林中寻得一本适合自己的武功秘籍——教学设计。执教《伯牙鼓琴》,我进行了参考。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过滤和筛选,而是拿来就用,幸而无伤大雅,因为当我第一眼见到前人的教学设计时,我就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捡到了武林绝学中的《九阳真经》这一篇:导入已经为后文的语言实践进行了充分铺垫,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了创设情境、寻找语文味的层次,真正的把语文味和工具性潜移默化地统一起来。

  峰回路转,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阶段的文言文要求相对初中而言并不高,那么立足于此,我开始操刀符合自己特色的教学设计。基于自己在朗读方面的不断进步,我以朗读教学为线索,贯穿全课,这符合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熟读成诵。但是光有朗读,是行不通的,就好像一个人光有澎湃的血液,但是没有大脑的智思,这个人也是得不到发展的。简而言之,我们需要“授之以渔”。《伯牙鼓琴》这篇文章应该要渗透的方法是想象,最基本的方法是注释和插图,最锦上添花的.方法是资料,这里仅表个人见解。当然,学习文言文,还有许多方法,至于要什么,还得看学生的生成性回答。我的课堂中,有的学生能说道“补充”。有些方法在五年级的时候,学生就已经会运用了,所以在修改设计的环节,教研组长王老师建议我把方法直接放到初读环节,让学生回顾方法,不必拘泥于一定要方法的教学,而不是应用,这对我而言,无疑不是一种新的领悟。在课堂中,还做的不足的一点是,没有及时对学生引用的方法进行点破,在方法中“扶和放”的把握还要进行思考。应该要相信学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对于初读环节难点字词,比如“巍巍、汤汤、少选”这些词,我在课堂中仅用口头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说,似乎做的并不精细,如果能结合古文或者说文解字对“巍、汤”字进行深入感受,会不会更好?如果能把《伯牙绝弦》与《伯牙鼓琴》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入思考编者修改文章字词句的意图,辩证地看待“峨峨兮若太山”与“巍巍乎若太山”,“洋洋兮若江河”与“汤汤乎若流水”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是不是更符合深度学习的要求?更好的让学生、文本、教师和教科书编者进行对话呢?

  最后,我要从这节公开课中想开去的是:在课堂中怎么呈现发展性?因为全面是一个终身的概念,也是一个终身的概念。我想只有把握了课堂的发展性,课堂的效果才能用上一个词——画龙点睛。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6

  《伯牙鼓琴》是一篇部编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短短5句话,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教学伊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伯牙为何绝弦?他为谁绝弦?然后找出文中说伯牙绝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补充关于子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俞伯牙与子期地位相去甚远,他为何为了一个樵夫而“绝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

  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深入文本,感知文本,体会他们的互相理解,心有灵犀,从中感受知音情怀。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这时学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绝的也是心弦”!”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对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知音情深!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抓住“初读——理解——感情朗读——感悟——个性朗读”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前半部分,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对文章的后半部分,要读出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结构特点,感知文言文的韵律之美。

  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理解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补充,给学生讲述了伯牙作为宫廷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从中也为下文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作铺垫,让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7

  《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这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古文,读通读顺文章,理解大意是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虽然我用的是五年级学生,但这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加上文章比较浅显,字词的理解不算很难,因此一节课下来,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赞赏。自我感觉有几点做的还算满意。

  一、音乐渲染,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我便以古琴弹奏“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在理解“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我精心截取又合成了一小段名家广播剧《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故事以惨婉动人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使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甚至有女学生当场哭出声音。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言之美。

  文章不厌百回读,文言文的读更加重要。在初读环节我就发现学生能够读通顺,但不会断句,没有节奏。我适时范读,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古文,与我们现在一般的文章不同,读古文要注意断句,讲究节奏、韵律的美感,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就是我们说的抑扬顿挫。”在初读、再读环节,学生的读就已经达到六遍之多,学生依然不能读出节奏、感情,更读不出韵味。于是,我把朗读与理解进行有机地结合,比如文章的前四句,在理解了意思以后指导学生要读出高兴、激动、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读出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提升朗读。最后,学生的朗读有了质的飞跃。

  三、关注过程,指导学法。

  整个小学阶段只安排了两篇文言文的学习,如何学习文言文,方法指导显得特别重要。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地总结学法。初读感知的时候告诉学生“读古文不妨多看看注释,这能帮助同学们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学习古文的一种好办法。”“查字典理解,这也是学习古文的方法之一。”在研读环节,通过对“善”字的对比学习,让学生知道“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古文里很常见。”在理解“洋洋兮若江河”时,“江”、“河”分别指“长江”和“黄河”,使学生知道“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这在古文中很常见。”在悟情环节指导读书时让学生明白“理解了古文的意思,和文中人物的心意相通就能够读好古文。”

  四、适时补白,丰富文本。

  在品析完“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我让学生仿照句式进行训练。“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中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琴声里还会有哪些场景?”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在不露痕迹中理解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接着话锋一转,“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人真正能听懂你琴声所表达的心声,而钟子期,不论你弹什么,不论你有怎样的志向和情怀,他都‘必得知’,这时,你的`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慨?”由于前文铺垫做的充分,此处文章的空白点给了学生极佳的回味和想象空间,此时的学生已经是不吐不快的状态,写话练习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教学是遗憾的。一是感觉身为教师的我话还是太多,情绪应该在收敛一些,用文本打动学生,而不是用老师的情绪带动学生。二是没有留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学古文一定要注重积累,背诵就是一种好的积累方法。还有一点就是我没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古文。记得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讲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基于这个认识我才对没有让学生具体“翻译“,也不知道这点做的对与不对,上课前应该多找一些老师探讨。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8

  今天我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伯牙鼓琴》,这是六年级上册第七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这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相对浅显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注释进行理解,因此我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知音”上。理解伯牙摔琴之举及其次举背后隐喻的含义——子期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故破琴绝弦。

  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然后从课文题目入手,理解课题含义,抛下悬念是什么原因让一代弹琴高手痛下这样的决心呢?

  其次,在读诵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两个问题,一是你读懂了什么?二是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的一句话。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意思,引导学生理解知音,一个善听一个善弹,这就是知音。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伯牙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呢?

  三是引导学生品味知音之情,这是难点。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中,在备课时我花费的时间最多,也是最用心的一个环节,怎样让学生理解伯牙与子期互为知音,情投意合,我设计了几个情景教学:

  (一)是伯牙听不到子期的赞美和听到了子期的赞美心情分别是怎样的?让学生品味出伯牙遇到知音后狂喜的心情;

  (二)是如果你是子期听到伯牙弹琴你是怎样赞美的?让学生体会子期和伯牙心灵相通,是一对情感共鸣的知己。

  (三)是师生扮演伯牙和子期的一段对话游戏伯牙(师扮演读),子期(学生扮演读)老师与学生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反复诵读,在读中品味这种知音欢聚的融合与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延伸,“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高山流水,那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训练学生以排比的句式仿造课文说句子,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中让学生明白知音就是世界上最懂你、知你的那个人。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有感情朗读,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伯牙那份知音难求的情怀,我还搜集到了子期死后,伯牙写给子期的一首挽歌,在一曲《高山流水》乐曲中,师朗读这首短歌,再次升华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尾声时,通过欣赏《高山流水》乐曲,让典雅流畅的琴声浸润学生的心灵。由此我想到只有教师切切实实地做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才能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自由的穿越,自由的飞扬。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感到很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内容有些词语和句子的处理有点浅显,有的甚至一带而过,今后我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好好反思,努力把遗憾降到最低。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9

  《伯牙鼓琴》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短短几句话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是知音文化的代表,他们是中国人在漫漫人生中相互慰藉的代表。

  本册教材,兼顾语文素养和核心能力,每个知识节点都是螺旋上升,前后都有关联。但学生是在五年级才接触这个教材,知识出现断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能力上的衔接和总结。因此上课伊始,借助“鼓”,总结学习古文的方法,并且迁移这些方法到本文学习之中。通过对古文内容理解,学生加深了对古文断句的理解。不局限一种断句方式,只要不影响意思,合理断句即可。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朗读古文的兴趣,在讨论中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巩固了断句知识的运用。

  知音文化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以“情境说话”为支架,想象伯牙鼓琴还会演奏哪些自然界的美丽风景。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伯牙志在太山,又志在流水呢?由此引出中国“山”“水”文化,通过这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对伯牙的心志有了了解。因为伯牙的心志不被大多数人理解,所以当钟子期听出伯牙琴声表达的志向时,伯牙会更惊喜,更珍惜二人之间的情感。当钟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绝弦”就顺理成章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炼,评价语言还不够到位,启发语言还不智慧,因此影响了教学过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锤炼。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0

  《伯牙鼓琴》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之美。我在备课之初紧扣住这一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结合着教师用书,再从其他地方选择类文拓展的思路备课。在一次听《书戴嵩画牛》的课上,《书戴嵩画牛》本就是一个题跋,以前还真没关注,教师巧妙讲解了什么是题跋,又通过题跋拓展了一个小故事,其实在课本上并没有体现这一点,教师用书上提到了一句“教师可以适当讲讲题跋”,一下子有了新的切入点使课堂焕发了新意,所以我也反复研读了教材和教参。

  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磨炼和进步的机会,今天,非常感谢张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对这节课做出的宝贵点评。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我的收获。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重点指导朗读,要读准、读出韵味、读懂。第一个孩子起来读的就非常棒,这让我很开心,但是又没有暴露问题,没法进一步指导,第二位同学在诵读时出现了读音问题,“世无足复为古琴者”中的“为”是四声,正是这节课的读音难点,马上找同学评价,将读音改正了,并问这个“为”在这什么意思,孩子们齐声回答说:“给;为……做什么”,孩子们解决了问题,我也心满意足。包括后面很多环节出了这样的问题,学生能直接给出答案,这节课就觉得很顺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引导出错的孩子自己去探究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课堂上出现问题才正是需要教师点拨提升的机会,所有都是按照预设的进行,却少了课堂生成。在引导孩子们读“善哉乎”时,多次引导孩子们“乎”是语气词,诵读时要拖长音并且重读,跟教师示范读的时候还好,诵读时本该是声断气连,一堂课下来,孩子们总是读成“善哉~乎古琴”,把“乎”读的又中又生硬,其实是我的问题,这个地方应该是轻轻地读再拖音更合适。课堂中虽然也听出了问题,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顾忌时间就一带而过了。现在想来,轻易放过就是埋下了隐患,教师可以再多范读几次,多叫几个同学起来读一读,从意思上下功夫,“善哉乎古琴”的意思是“真棒啊弹琴”,如果读成“善哉~乎古琴”意思不就成了“真棒~啊弹琴了”,想到这时豁然开朗。

  小学阶段对文言文的理解上没有过高要求,但是读懂课文内容是学习文言文的难点,这节课在理解上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的,每个同学尝试理解一句,其他同学补充,孩子们在汇报时同时说出自己用了什么方法去理解文章,随文总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是这个过程给孩子们的时间还是太短了,虽然孩子们起来汇报能够大体理解了文章,只叫了一组来汇报,在教学时没有引导孩子灵活理解,有点拘泥于注释,理解的就比较机械。

  这节课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想象感受艺术之美。也是这节课的高潮部分,孩子们也表现很好。在预习单上就布置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假如你是钟子期,在伯牙的琴声中你还会看到什么景物?最好用“汤汤流水、巍巍太山”这样的形式写,课堂上再引导孩子们仿照“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来练习用文言文表达,孩子们表现很出彩,发现原来用文言文表达也没有那么难。

  整节课比较零碎,自己涉及的点多,哪个也没深挖,还不想丢弃,自己说的比较多,还有点把自己感动了。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少,总想着有学生来订正就可以了,没有让真正不会的同学想办法去探究来得出答案。这时候,课堂的主动权在我而不是学生,要沉下心来,稳住心神,从容些,敢给学时间,敢放手些,敢让课堂静下来,不是“表面热闹”会更好。

  学习引领孩子高阶思维。这堂课,拓展提升部分找了一个类文《人琴俱亡》,来感受古人对知音的.珍视。却不是真正的引领高阶思维。张老师提出,在展开想象体会时学生们说了那么多的景物,有:滚滚江水、皑皑白雪、渺渺星空、袅袅炊烟……说的那么精彩,最后应该引导孩子们思考:伯牙琴艺如此高超,为何只写了“巍巍太山和汤汤流水”的画面呢?我顿时醍醐灌顶,基础性的、重点的问题在课堂中解决了,再拓展一个,可真正的提升是学生思维的提升啊,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阶思维需要教师的引领,多读书,多反思,才能引导。

  一堂课发现了好多问题,这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太宝贵了,谨记这些谆谆教训,不断反思提升自己。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1

  《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所以上课之前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复诵读。然后,我又上网搜索了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资料,高山流水的故事、相关音乐等。

  由于小学生接触古文甚少,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自然应该在具体的语境中诠释。我首先由音乐导入新课,初识大意,初步感悟知音深情,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活动,穿插相关故事,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所具有的特定意象和内涵。因此,我把预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上。

  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行学习,理解文意,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

  这堂课上,我把重点放在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个故事,以“读”为突破口,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学生初识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教学中,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我也注重了与朗读的结合体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尾声,继续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并试着背诵课文。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依依杨柳,绵绵春雨,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拓展说话,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学生对伯牙、子期的相关阅读链接无法通过自主预习做到,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延伸阅读方面的内容,我补充了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资料。我给学生讲述伯牙在子期墓前做短歌悼念并决然摔琴的一段故事,同时让学生深情朗读伯牙所做短歌,让学生更进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2

  《伯牙鼓琴》是一篇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先把课文的字词理解了,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再进行对”知音”的解读。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然后花了一定时间对课文进行熟读,了解故事的大概,在这基础上,引出问题,从而探索课文。

  古文教学,本人觉得朗读是一大特点,因此,教学中,注重了朗读。理解课文我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是对难读的三句话:”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进行了指导,目的是为了学生在朗读古文时能注意停顿恰当,读出古文的韵味来。在理解课文时我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也注重了指导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幸福;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试着背诵课文,会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延伸:”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中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琴声里还会有哪些场景能照样子说上几个动人的场景吗”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一堂课下来,首先一点,觉得在对古文的朗读指导中,还欠缺教学方法,学生可能是把古文给读正确了,读顺了,但古文的韵味还没读到位,应该在教学中慢慢渗透;其二,在理解课文时,对课堂中生成的关注度还不到位,有时,忙于赶时间,就匆匆过场,这可能跟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后,需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3

  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延伸:“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中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琴声里还会有哪些场景?能照样子说上几个动人的场景吗?”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伯牙鼓琴,志在xxx,钟子期曰:“善哉,xxxxx!”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一堂课下来,首先一点,觉得在对古文的朗读指导中,还欠缺教学方法,学生可能是把古文给读正确了,读顺了,但古文的.韵味还没读到位,应该在教学中慢慢渗透;其二,在理解课文时,对课堂中生成的关注度还不到位,或有回避情况,例如:学生说“郁郁葱葱的森林”时,我没有进行引导为“葱葱森林”,因为一时间想不到怎么说就回避了,很不应该。

  有时,忙于赶时间,就匆匆过场,例如在朗读感悟上担心时间不够,没有引导读中感悟到位。这可能跟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后,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也希望同行们能多提宝贵意见。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4

  《伯牙鼓琴》是六年级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短短5句话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理解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补充,给学生讲述了伯牙作为宫廷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的难求,从中也为下文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作铺垫,让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在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语言的精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时候,我的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有的导语的设计还不够细致、到位,不能灵活地把握课堂生成、调节教学设计,影响了课的精彩。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5

  《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的是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讲述的是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有短短77个字,共5句话。

  教学中,我把课文的`朗诵作为重点。朗诵,只有在体会到了人物思想感情后才能准确地表达。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去有感情朗读。文言文的朗诵,确切地说,应该叫吟诵。它与白话文的朗诵是有区别的。白话文的朗诵讲究自然、流畅。文言文则注重抑扬、舒缓。为了能读出“古文味儿”,我找到了几篇《论语》的吟咏视频和音频,学习他们的吟诵技巧,自己反复练习,读出古文的韵味。

  早读时,我用这种方法在班里领读,刚开始,大家都感到很好奇,忍不住窃笑。领着大家读了几遍,孩子们就不感到新奇了。在正式讲时,都能抓住停顿、延长这两个关键技巧,并且摇头晃脑、渐入佳境,不知不觉吟出了古文的“味儿”。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6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鼓琴》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因为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所以可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自悟,重点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

  在教学中,我注意把握好以下这两点:

  一、紧扣课题和课文结尾,理解“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和怎样的人才堪称“知音”。

  学生通过读文就明白了,当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子期都能感受出来,总之“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因而伯牙把子期视为知音;子期死了,世间再也找不到能懂得伯牙心意的人了,伯牙便“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学生汇报交流时,相机引导他们理解文中四个“善”字的不同含义、“志”和“念”的意思以及“哉”“兮”两个语气词的用法。

  二、适当拓展,深化理解。

  伯牙作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技艺一定非常高超,他的琴声一定不止表现了高山流水。因此我引导学生想象他的琴声还可能会表现出哪些动人的场景?并且仿照课文句式进行语言拓展:“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志在(),钟子期曰:‘()’”这样,既使学生体会到伯牙的琴技炉火纯青,又让学生感受到子期的“善听”,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知音,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理解伯牙为子期“破琴绝弦”时,我为学生配乐(二胡曲《长相思》)朗诵了相传伯牙给子期写的一首短歌,凄凉伤感的音乐衬着那首“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ó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最后,我让同学们交流自己收集的古今交友名句,进一步体会友情的珍贵。通过以上做法,我觉得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7

  《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所以拿到教材,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复诵读,直到背出为止。然后,我又上网搜索了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资料,高山流水的故事等。

  在反复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课文的插图,其他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没有利用,而这幅插图其实表现的正是伯牙和钟子期相识相知的情景。于是,我就设计了结合插图进行第一句教学的环节。我问:“同学们,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课文插图,插图描写了什么情景?谁能从课文中找到这句话?”同学们很快找到第一句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在后面的品句读文中我也多次让学生观察插图。在讲到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差生共鸣时,我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两人的动作、表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之情。一节课下来,这知音间美好融洽的情景也一定能深深地印刻在学生脑海里。

  对于如何让学生理解伯牙痛失知音的悲伤,我还是让学生观察插图,体会到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到:“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学生深刻感受到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我又补充了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资料,并讲述了钟子期死后,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好在八月十五听伯牙弹琴的细节,让学生在高山流水的音乐里诵读伯牙当时的心声:摔断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伯牙当时的痛楚和心碎。哀莫大于心死,伯牙破琴绝弦谢知音的举动就不难理解了。

  根据自己的特质,我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定位于婉约智慧。但通过上课,发现自己整堂课的节奏没有把握好,前松后紧。在初读课文的环节,费时较多。加之没有出示课文的节奏,导致学生把握不好。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很有思想,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因为时间的紧张,所以个别学生的发言被我打断。课后,有一学生跑上讲台,给我看他的课本,他写了很多感想,没来得及说。现在反思的时候,我想如果课堂上时间再充裕些,学生能把自己所感悟的当堂表达,才是他最渴望的吧。另外,在全课结束的时候,我安排了背诵环节,因为上课过程中没有任何提示要求记住课文,所以显得有些突兀。最大的遗憾是,做到了婉约,却不够智慧,因此课堂教学缺乏行云流水之感。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8

  《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的是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讲述的是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弄断琴弦,再也不弹琴。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用了77个字,共用五句话,第一句话总起,二、三、四句顺承而下,第五句急转而合。全文荡气回肠,令人回味无穷。尽管这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这篇文章而言,字词的理解不算很难,文章比较浅显,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对于这篇文章,我觉得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一节课下来,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我便以音乐《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在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时,也以惨婉动人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最后,让学生在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诵读课文,感受伯牙和钟子期那种知音情谊。

  二、以读促讲,还语文课的真面目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而“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教学中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这节课我采取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朗读。

  第一次,初读课文识知音。采用学生自由读,交流读,老师范读等形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第二次,推敲细读遇知音。让学生在默读中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巩固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当学生自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内容后,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触摸伯牙与子期的灵魂,与他们同悲同喜,感悟知音的内涵,感受伯牙的遇知音有痛失知音的情怀,这是课文的难点所在,为此,我给学生的理解搭了梯子:感悟知音的内涵,感悟知音相遇之喜,感悟知音离世之悲。

  第三次,朗朗诵读怀知音。借助课后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在老师的引领中反复朗诵,传唱这个故事,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19

  《伯牙鼓琴》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艺术的魅力”中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云:“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许多资料,并且结合已经接触到的成功课例进行了重新的演绎。说实话,这节课定下来我的压力就大,因为有一节区里老师在省里上过的优质课在前面,许多人会无形中进行对比,我必须要上成不一样的,想超越,很不容易。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时候不感到困难,于是我降低了一些标准,并且对问题的提问方式也进行了修改,从而让学生更能够明白晓畅的理解。在备课的时候,我确定了基本的几个标准: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并对这种情感进行深度的挖掘,走进人物内心进行练笔;三是体会音乐艺术和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教学中,以指导朗读为线索,同时理解文章含义,采用情景引领,相机点拨,拓展练笔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走进伯牙子期的情感世界,融汇自己的情感入情融境,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学会如何体会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深情厚谊,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作为一节课题研讨的观摩课,我选择了熟悉的六年级教材,我必须把练笔环节放进去,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但要体现出来读写结合的价值,还要用得有价值。而作为一篇短小的文言文,这个问题是有相当难度的。因此,原本设计的内容是两个:一个是伯牙写吊念子期的话,另一个是子期留给伯牙的遗书。最后经过领导审核,确定只留一个,理由是两个话题一样。不过,我依然认为,写两个角度,更能恰当的反映出来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和相知。后来定下来一个的时候,也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反复磋商,依然找不到更恰当的切入方式。最终用了教学设计中的。

  本节课,我把文章分为了三个层次:因善相识——因志相知——因情绝弦。这里面分别抓住“善、志、绝”三个核心词语,来体现他们的情感历程,从而提升文本的高度,理解这三个字背后传达出来的情感。这一点在课堂操作过程中,体现得还是到位的。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20

  对小学生来说,接触的文言文不多,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

  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和字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理解文意,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

  阅读这个文本,“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是一场人生的悲剧,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叹息,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本课设计时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设计了拓展练习,再围绕“绝弦”,让我们感受到不仅仅是伯牙、子期心灵相通的情义,最后设计了《高山流水》的音乐欣赏,让从教者与学生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会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

  这篇课文本来的教学思路我从闫学老师的课堂实录上有所借鉴,经过自己的反复斟酌,在多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得在教学中显得整堂课环环相扣,紧扣中心而又层次分明。充分的准备使自己能对课上的每个环节烂熟于胸,所以便于在课上随机地改变取舍的方向,保证了课堂质量的完整和流畅。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同时,我以“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不再弹琴了呢?老师相信继续学习课文大家就会对“绝弦”这个词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一个问题激疑,设置悬念,之后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

  教学中,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我也注重了朗读的结合体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

  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觉进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

  俗话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不敢说这节课我有什么闪光点,认真总结这堂课的教学,还有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进一步努力提高:

  1、心情过于急切,放的还不够大胆。当学生发言不是很充分的时候,我一着急就补充上来,课后静下心来,感觉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让他们补充。

  2、由于时间过于紧张,学生对伯牙子期的相关资料查到了很多无法在这课堂上交流,关于知音的其它名言,关于学习文言文的收获方法等等问题,在授课结束之际,我不得不忍痛割舍。没有让学生由文本了解更多的知识,这也是我本节课的一个遗憾。只能留在下一堂课了。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21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上了一篇文言文《伯牙鼓琴》,完成了本学期上公开课的任务。

  要上公开课了,到底选什么课,我一直在犹豫。虽说教龄挺长的,可真不知自己适合上哪种课型。似乎哪种课都不适合,因为都上不好。考虑再三,决定挑战一下自己——上一篇文言文。本学期,刚学过《杨氏之子》,我发现学生对古文挺感兴趣的。虽然这种课上的人不多,而诵读也是我的弱项,我还是想尝试一下。内容定下来了,我就开始备课了。《伯牙鼓琴》是一篇经典的文章,我主要采用诵读的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力求让他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去感受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那份千古传诵的知音之情。

  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持有浓厚的兴趣,我特意在课前五分钟才将课文纸发到学生手中,我也想借此机会看看本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我牢牢抓住“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在初读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大多能读通,但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两句的朗读很欠缺。我暗暗高兴,因为在预设中,我就是将对这两句的朗读指导作为重点教学。在范读之后,学生基本上能知道怎么读这两句话,但怎么读好却有难度,不到位。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学生对这个故事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看得出他们也很投入,当我补充讲钟子期去世的故事时,很多学生都听得特别认真,也有所触动。最值得欣慰的.是,很多同学能当堂将这篇经典文章背诵出来。

  在课后,我将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在课堂上,我和我的学生向大家呈现了一堂真实、朴实的课(扎实还不够)。当然,我们也将自身的弱点毫不保留地展现了出来。比如,对学生的评价,我总是找不到很恰当的词语;又比如,在指导朗读方面,由于我的示范不足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我想,如何提高自身及学生的朗读水平,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22

  《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所以备课时,就不必花太多时间去思考它的古今异义。读着读着就可以一下子明白其中的含义。例如课文的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只要知道了“善”的意思,那么整句话的意思便豁然开朗。所以备课之际我重点是思考如何人学生深入了解,伯牙善的“终点”,伯牙善的“目的地”,以及伯牙绝弦的真正原因。

  上课伊始,我便让学生从题入手,帮组学生从字到句的理解,也更好的联系问下注解去思考文言文。接着进入课文,我采用读正确,读通顺,读出停顿,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从读中悟。在采用“停顿我做主”一环节中,更是让学生悟出停顿的妙处。从而更好的衔接好课文初读到精读的过度。小练笔之际我采用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若白玉。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若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若_________。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活学活用该篇课文。可以说这是自己认为一堂比较“优质”的课。

  但是当学生完成语文作业本时,我才深深的`体会到,原来优质课和家常课竟然有着天壤之别。学生面对着“解释带点字,并写出整句话的意思。”时,竟然大多数都是“丈二和尚莫不着脑袋”。此刻我才明白,原来课文读透了,可是让学生自己说说意思,是我这堂课上最致命的要害。学生只是知道课文的大概内容,但是课文中从字到句,从句到段的内容都是迷迷糊糊的,一旦给他们一道细腻点的题目,他们便会无从下手。

  所以思考自己所谓的“优质课”和“家常课”的区别。我的“优质课”其实说白了就是教学过程流畅,课堂问答到位,学生气氛活跃,但是缺少的是实实在在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听说读写的灵活转换。也就是一个“绣花枕头烂稻草。”而“家常课”便是少去华丽修饰的,实实在在读、悟、写的,让学生疲倦厌恶的语文课。望着这个结果我不经意间思索自己语文的教学,难道就一定要一字一句,平平淡淡的教,一点一滴,实实在在的学?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23

  一直对上《伯牙鼓琴》这课充满了期待。听过两位教师执教这课,特别是去年听的这堂课仍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深。两位教师共同的特点就是指导了学生把文言文读好,读出韵味;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指导;还有个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以情去感动学生,让学生沉下心去感受伯牙在知道钟子期死后断琴绝弦的哀痛中,从而领悟到了知音所包含的深远含义。

  借鉴成功者的教学方法,我也决定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先指导学生把文言文朗读正确,生字读准,断句正确,然后引导学生去理解文言文,在理解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学,分组学习,让他们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最后解读知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流程还算流畅,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特别是朗读文言文的兴趣很高,读得摇头晃脑,有滋有味的。

  但是我觉得遗憾的是有的学生从入课到最后都没有读出那种味道,读的时候感觉断句的地方是一个字一个字数过去的;其次是有个句子的断句“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太好,他们也知道该在什么地方断句,但是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把“谓世”两个字连在一起了,让我不理解的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女孩子,你给她纠正多少遍都没用。课后我想,造成这样朗读的原因大概有两个,学生的朗读习惯和学生的`语感的欠缺所导致的吧。

  另外在教学中显得不足的是学生在领悟知音内涵的时候没有深刻的内心感受。“知音难得”,“知音难求”,由于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做基础,他们难以理解这种“难”的程度,更难以理解求得知音后内心的满足,欣喜,特别是在得到知音又失去知音后的那种绝望与凄凉更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课件辅助教学,将学生带入到那种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我记得我看过一位教师的执教的这节课后我曾产生了这样的恍惚“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师非老师,而是伯牙子期的又一个知音。他在给人们再现高山流水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他是导演是主角,但是他不是独角戏,而是在引导一班孩子一起为大家深情演绎。”这样的教学意境的确是让人叹为观止!

  教学之路漫漫,探索之途更是漫漫!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24

  《伯牙鼓琴》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尽管这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这篇文章而言,字词的理解不算很难,文章比较浅显,而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自我感觉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铺垫,未成曲调先有情。

  学习这一课的前一天下午,我就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查找一下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通过交流,大家知道了俞伯牙传说是晋国的外交官,而钟子期只是一个砍柴的樵夫,俩人地位悬殊,身份不同;知道了俞伯牙拜师求学、东渡蓬莱的的执着和艰辛;知道了俞伯牙十年没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时心中的那份孤单和苦闷;同时也知道了汉阳江口,中秋佳节月圆夜,俩人因琴声相遇,相知,相约时心中的那份惊喜和感动,知道了一年后的中秋,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明月,俞伯牙得知钟子期染病去世后的那份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心情。这些都为后面的诵读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的兴趣,还未读文,但心弦已被拨动。

  二、反复朗读,心有灵犀一点通

  崔峦老师在学术会上提到: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结合到文言文简洁、典雅,朗诵时具有音韵美的特点,本课首先注重学生的诵读:读通课文,读顺节奏为理解课文大意做好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多种形式朗读。从刚开始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每次的'朗读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相机指导。如刚开始男女生比赛读时,女生把:“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读成了“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我问男生听出女生读的有什么问题吗?他们都摇摇头。我不动声色趁机在黑板上板书了两个字:兮和哉。并让他们猜猜“若”的意思。因为“峨峨”“洋洋”书中有注释,学生很容易猜到若的意思就是“好像”,那“兮”有什么实际意思吗?当他们明白这个字只是个语气词,相当于汉字的感叹词“啊”时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兮”应连在前面的词语后,再读时不仅断句正确,而且自然的把“兮”拖长,读得有滋有味。

  在朗读的指导过程中,我注意把朗读与想象及理解进行有机地结合。比如,指导学生抓住一个“善”字读出高兴、激动、称赞的语气,抓住两个语气词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抓住一个“绝”字,读出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由于朗读的多层次、多元化,词语的理解一点就通,通过朗读不断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三、拓展练习,高山流水悟真情。

  教学中,我围绕“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句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钟子期从俞伯牙的琴声里不仅能听出高山流水,还能听出他的胸怀,他的志向,他的喜怒哀乐,所谓的知音,就是世上那个最懂你知你的人。

  我觉得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应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我在学生体会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种痛苦与绝望的心情,及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伯牙说什么,在学生安慰、鼓励伯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然后告诉学生如果遇到了知音,应该好好珍惜,如果还没有找到,则应该真诚对待周围的朋友。

  俞伯牙用炉火纯青的琴技,还有高山流水的智慧、情操,拨动了钟子期的心弦;而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尝试着用生动传情的语言,还有符合学生心智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但愿,学生能得意,得言,得法,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心灵得到洗礼,语言逐渐丰富,思维更加清晰……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25

  《伯牙鼓琴》一课是我今年刚刚接触到的一篇新的文言文。全文仅有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可见这77个字的背后有着多么深厚的人文内涵呀!经过这一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我有很多收获,审视自我的这堂课,还有些许不足,总结自我才能提高,反思自我才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每次应对新的文本,我首先研究的不是设计,而是反反复复地对文本进行透视: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之后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十分了解自我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或知心朋友。本文是文言文,学生第二次学习文言文,虽然有了一点浅显的认识,但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必须的难度,所以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和字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理解文意,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感受朋友间互相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一、创设情景、人文共鸣。

  经过反复斟酌,我紧紧抓住“知音”这个情感线索,在多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1、从图引入,让学生看图介绍俞伯牙和钟子期,了解他们身份地位的不一样,向学生渗透真正的知音是没有身份地位之分的。

  2、于永正教师说:“书不读熟不开讲。”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首先将文言文读通,再经过范读引导学生将文言文读出节奏和韵律,个别读、男女生读、全班读,直至学生读到烂熟于心我才开讲。紧紧的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经过对朗读的指导到达情感的升华:文章的前半部分,用迁移法,经过对“善哉”的理解和指导引导学生要读出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和江河的一泻千里,指导学生读出知音间的默契;文章的后半部分,引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境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3、结合自我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设计制作了了恰到好处的.课件,这些课件在理解主要资料上恰到好处地点拨学生、启发学生。在创设情景上又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在想像时播放的优美画面,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仿佛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教学中播放《高山流水》音乐,那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不但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并且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能够说课件的运用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为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拓展探究,引导升华。

  教学中,不忘结合课文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明白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必须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完美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觉进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结尾时吟诵俞伯牙在钟子期墓前留下的诗文,激发学生课后进一步拓展阅读的积极性。

  可是认真总结这堂课的教学,还有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进一步努力提高:

  1、由于我指导的不到位,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把握不够,对知音相聚时的激动,分别时的感伤没有深刻理解,所以也就造成了课堂上学生情绪调动不起来的情景。

  2、课前指导学生预习不够,所以学生课堂上对文章的大概意思不够了解,有的甚至连下头注释中有的资料都找不到。

  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是我教学的追求,我会继续努力。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04-21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03-31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14篇04-01

《伯牙鼓琴》教案12-22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06-13

伯牙绝弦教学及反思03-28

伯牙绝弦的教学反思02-02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02-03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精】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