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实习报告9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GPS测量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GPS测量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通过实习,熟悉并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及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
(2)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3)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图形绘制和面积量算,并对资料的检查与整理。
(4)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对GPS数据的处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习内容
1.GPS数据采集的方法
(1)手持GPS的设置:按MENU键,进入“系统设置”,选择“地图单位”后,可进行以下设置:
a.导航单位设置:设置为公里米公里/小时
b.北参考选择:选择真北
c.坐标投影:纬度/经度设置为度/分/秒,自定义坐标系选择“横向墨卡托”后,进行以下设置:原点纬度:00。00000N,原点经度:105。0000E,设置好后进入下一页设置比例因子:1。00000000,通用米单位:1。0000000,原点向东偏移:00500000。0,原点向北偏移:00000000。0,按“完成”即可。
d.参考椭球:选择“用户”后,根据所要测的坐标系及3°或6°带进行DA,DF,DX,DY,DZ的参数的设置,再进入下一页设置“自定义基准”,X旋转:+00。00000,Y旋转:+00。00000,Z旋转:+00。00000,比例因子:+01。00000,则完成好设置,最后按ESC键直到显示要测数据。
(2)手持GPS定位测定方法:手持GPS站于待测点,等到精度达到要求时,按下MARK键,则显示出已设定好要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显示出的数据后可按ESC键进行下一测点的测定。
2.图上坐标高程的量算
如果所求的点刚好位于某根等高线上,则该点的高程就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否则需采用比例内插的方法确定。
如上图所示:E点位于高程为51m的等高线上,则E点的高程就为51m,而F点位于48与49这两根等高线之间,可以通过F点作一大致与两根等高线垂直的直线交于这两根等高线于m,n点,从图上量得距离mn =d,mf =d1,设等高距为h,则F点的高程为:HF = Hm + h*d1/d
3.面积量算方法
面积的计算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用途和精度要求而定。规则的图形通常可采用几何图形量算法和坐标解析量算法;不规则图形通常可采用网点法,平行线法,计数器编程法,CAD法和求积仪法等。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量算:
(1)格网法
使用以毫米为单位的透明方格纸或透明塑料模片蒙在欲测图形上,首先读出完整的方格数,然后再用目估方法将不完整的方格凑成完整的方格数。最后累加出图形轮廓线内的总方格数。用总方格数去乘每一方格代表的实地面积,即得欲测图形的总面积。
若整格数为n,不满整格的一律以二分之一格
算,得到方格总数,乘以每个方格所代表的面积,
得到图形的面积。
(2)格点法:图形范围内的点数a,与轮廓线接触的
点数b,每个点代表的面积s,则图形面积为:
P =(a + b/2)*s
(3)平行线法
将图形分割成高为h的梯形,然后利用求所有梯形的面积之和用平行线法求面积的精度取决于平行线之间的间隔大小,平行线间隔愈小,则面积量算精度愈高。
4.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时不定时多地点的实习,主要是手持GPS进行测定,并量算和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
20xx年12月14日上午,各组在林学楼305听老师讲解实习内容及任务,并领取各组的仪器,之后,在我小教学区进行GPS的设置及应用,找到教学区布设好的点,用GPS测一些点,学会及熟悉使用GPS;下午,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在篮球场集中以待出发,目的地是我校后的刘家山。在出发之前,老师进行了指导,设定了各组的GPS参数,一却都准备好后,我们就沿路勘测选点,并测定、记录。到刘家山后,老师带我们测定许多点,这些点组成一个闭合的布控区域,目的是进行野外认识地形图,并在图上绘出行进路线,量算闭合区域的面积。
次日早晨,我组8点半在A6集中,安排好测量任务,对我校教学区已经布设好的22个点进行测定。下午进行东三环勘测选点,布设测点,并沿东三环向世博园方向测定各点的坐标、经纬度、高程,我们组轮换工作,测了各点的北京54—6°、北京54—3°、西安80—3°带的坐标。
5.本人完成情况
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主要是负责本组的相关事情和相应的测量,组织本组的组员一同完成本次实习内容。由于GPS仪器较少,实习中,合理安排小组工作,实习的`各项工作每人都有机会参与,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得到锻炼。
实习之初,我进行了GPS的设置,学习如何使用GPS,并教不会设置和测量的成员。在校园里测点时,我主要跟同本组成员进行记录,并设置GPS为西安80坐标系测定一些点,协助本组成员一同完成了校园内的22个点的测定。在去刘家山的过程中,我测定了从篮球场至林学院饮水池之间的点,测定东三环时,我指导测量,也亲自测了一些点,测完之后,我整理好数据,并描绘在地图上,写好本次实习的实习报告。
三地图比较与分析
从实习报告书上的三张不同时段拍摄的地形图可以看出,20xx年6月航拍的西安80坐标系3°带地形图上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都比较详细(在同一比例尺下)。
从西安80坐标系3°带的西林地形图上可看出,现在的东三环,我校的工学楼,图书馆,林学楼,标本馆等地物符号都没有,说明当时这些都没有建造。在现在的东三环路上及沿线两侧,由于修建而拆迁了许多建筑,现在世博交易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市第一、二看守所等在其他两幅图上没有,而校门口下面的农场在西安80坐标系3°带的西林地形图上已经没有,说明20xx年后已经不存在或搬迁走了。
四数据分析
GPS测量的优点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其特点明显,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这样就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要求开阔,以使卫星信号不受干扰。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全天候作业成为可能。观测时间短。
GPS测量灵活,方便,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减少野外的工作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过渡点,GPS由于接收卫星信号,在直接收到卫星信号的同时,还可能收到经天线周围地面物反射的卫星信号,多种信号叠加就会引起测量参考点的位置变化,GPS测量还存在卫星传播信号误差,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人为误差等等。
GPS采集到的各点的高程为大地高程,其精度非常低,而在图上量算高程时,比较麻烦,要进行计算,容易出错,也有一定的误差,精度高于GPS采集到的。在地形图上量算时,由于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密度,高程标注及明暗程度等使得量算困难。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通常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在测量时,都存在仪器误差,而且GPS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测定结果有一定的误差。采用方格法量算面积,误差来源于所数方格数的多少,描点,连线时线条的粗细以及对不满整格的处理等等。
采用计数器编程法计算面积,误差来自点的输入,程序的编制,但程序正确,则精度高于方格法所求的面积。
通过多次测定取平均值可以削弱偶然误差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偶然误差的影响,系统误差通过正确的操作可以消除。
使用方格法求面积,简便易行,只要操作认真,精度可以得到保证,缺点是比较费工费时。
方格法量算面积为了保证量算精度,首先必须保证使用的方格纸或模片的方格大小合乎要求。另外,为提高量算精度,最好将方格纸或模片放置不同方向,进行两次量算。
五实习体会及建议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此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而且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分工进行测量,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的困难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我在测量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没有感到辛苦,反而从中能自得其乐。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各项都要达到一定的精度。测量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
但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不是那么的困难,只要我们亲手去做过,就不难掌握,同时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工作能力,并对地形图及填图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的使用方法。
GPS测量实习报告2
步巩固、深化。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的使用方法.
一 实习目的与意义
(1)通过实习,熟悉并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及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
(2)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3)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图形绘制和面积量算,并对资料的检查与整理。
(4)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对gps数据的处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二 实习内容
1.gps数据采集的方法
(1)手持gps的设置:按menu键,进入“系统设置”,选择“地图单位”后,可进行以下设置:
a.导航单位设置:设置为公里米公里/小时
b.北参考选择:选择真北
c.坐标投影:纬度/经度设置为度/分/秒,自定义坐标系选择“横向墨卡托”后,进行以下设置:原点纬度:00.00000n,原点经度:105.0000e,设置好后进入下一页设置比例因子:1.00000000,通用米单位:1.0000000,原点向东偏移:00500000.0,原点向北偏移:00000000.0,按“完成”即可。
d.参考椭球:选择“用户”后,根据所要测的坐标系及3°或6°带进行da,df,dx,dy,dz的参数的设置,再进入下一页设置“自定义基准”,x旋转:+00.00000,y旋转:+00.00000,z旋转:+00.00000,比例因子:+01.00000,则完成好设置,最后按esc键直到显示要测数据。
(2)手持gps定位测定方法:手持gps站于待测点,等到精度达到要求时,按下mark键,则显示出已设定好要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显示出的数据后可按esc键进行下一测点的测定。
2.图上坐标高程的量算
如果所求的点刚好位于某根等高线上,则该点的高程就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否则需采用比例内插的方法确定。
如上图所示:e点位于高程
为51m的等高线上,则e点的
高程就为51m,而f点位于48
与49这两根等高线之间,可以
通过f点作一大致与两根等高
线垂直的直线交于这两根等高
线于m,n点,从图上量得距离
mn =d ,mf =d1 ,设等高距为h,
则f点的高程为:
hf = hm + h*d1/d
3.面积量算方法
面积的计算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用途和精度要求而定。规则的图形通常可采用几何图形量算法和坐标解析量算法;不规则图形通常可采用网点法,平行线法,计数器编程法,cad法和求积仪法等。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量算:
(1) 格网法
使用以毫米为单位的透明方格纸或透明塑料模片蒙在欲测图形上,首先读出完整的方格数,然后再用目估方法将不完整的方格凑成完整的方格数。最后累加出图形轮廓线内的总方格数。用总方格数去乘每一方格代表的实地面积,即得欲测图形的总面积。若整格数为n,不满整格的一律以二分之一格算,得到方格总数,乘以每个方格所代表的面积,得到图形的面积。
(2) 格点法:图形范围内的点数a,与轮廓线接触的
点数b,每个点代表的面积s,则图形面积为:
p = ( a + b/2 )*s
(3)平行线法
将图形分割成高为h的梯形,然后利用求所有梯形的面积之和用平行线法求面积的精度取决于平行线之间的间隔大小,平行线间隔愈小,则面积量算精度愈高。 4.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时不定时多地点的实习,主要是手持gps进行测定,并量算和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
XX年12月14日上午,各组在林学楼305听老师讲解实习内容及任务,并领取各组的仪器,之后,在我小教学区进行gps的设置及应用,找到教学区布设好的点,用gps测一些点,学会及熟悉使用gps;下午,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在篮球场集中以待出发,目的地是我校后的刘家山。在出发之前,老师进行了指导,设定了各组的.gps参数,一却都准备好后,我们就沿路勘测选点,并测定、记录。到刘家山后,老师带我们测定许多点,这些点组成一个闭合的布控区域,目的是进行野外认识地形图,并在图上绘出行进路线,量算闭合区域的面积。
次日早晨,我组8点半在a6集中,安排好测量任务,对我校教学区已经布设好的22个点进行测定。下午进行东三环勘测选点,布设测点,并沿东三环向世博园方向测定各点的坐标、经纬度、高程,我们们组轮换工作,测了各点的北京54-6°、北京54-3°、西安80-3°带的坐标。
5.本人完成情况
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主要是负责本组的相关事情和相应的测量,组织本组的组员一同完成本次实习内容。由于gps仪器较少,实习中,合理安排小组工作,实习的各项工作每人都有机会参与,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得到锻炼。
实习之初,我进行了gps的设置,学习如何使用gps,并教不会设置和测量的成员。在校园里测点时,我主要跟同本组成员进行记录,并设置gps为西安80坐标系测定一些点,协助本组成员一同完成了校园内的22个点的测定。在去刘家山的过程中,我测定了从篮球场至林学院饮水池之间的点,测定东三环时,我指导测量,也亲自测了一些点,测完之后,我整理好数据,并描绘在地图上,写好本次实习的实习报告。
三 地图比较与分析
从实习报告书上的三张不同时段拍摄的地形图可以看出,XX年6月航拍的西安80坐标系3°带地形图上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都比较详细(在同一比例尺下)。
从西安80坐标系3°带的西林地形图上可看出,现在的东三环,我校的工学楼,图书馆,林学楼,标本馆等地物符号都没有,说明当时这些都没有建造。在现在的东三环路上及沿线两侧,由于修建而拆迁了许多建筑,现在世博交易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市第一、二看守所等在其他两幅图上没有,而校门口下面的农场在西安80坐标系3°带的西林地形图上已经没有,说明XX年后已经不存在或搬迁走了。
四 数据分析
gps测量的优点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其特点明显,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这样就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要求开阔,以使卫星信号不受干扰。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全天候作业成为可能。观测时间短。
gps测量灵活,方便,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减少野外的工作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过渡点,gps由于接收卫星信号,在直接收到卫星信号的同时,还可能收到经天线周围地面物反射的卫星信号,多种信号叠加就会引起测量参考点的位置变化,gps测量还存在卫星传播信号误差,电离层折射误差, 对流层折射误差,人为误差等等。
gps采集到的各点的高程为大地高程,其精度非常低,而在图上量算高程时,比较麻烦,要进行计算,容易出错,也有一定的误差,精度高于gps采集到的。在地形图上量算时,由于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密度,高程标注及明暗程度等使得量算困难。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通常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在测量时,都存在仪器误差,而且gps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测定结果有一定的误差。采用方格法量算面积,误差来源于所数方格数的多少,描点,连线时线条的粗细以及对不满整格的处理等等。
采用计数器编程法计算面积,误差来自点的输入,程序的编制,但程序正确,则精度高于方格法所求的面积。
通过多次测定取平均值可以削弱偶然误差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偶然误差的影响,系统误差通过正确的操作可以消除。
使用方格法求面积,简便易行,只要操作认真,精度可以得到保证,缺点是比较费工费时。
方格法量算面积为了保证量算精度,首先必须保证使用的方格纸或模片的方格大小合乎要求。另外,为提高量算精度,最好将方格纸或模片放置不同方向,进行两次量算。
五 实习体会及建议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此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而且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分工进行测量,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的困难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我在测量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没有感到辛苦,反而从中能自得其乐。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各项都要达到一定的精度。测量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
但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不是那么的困难,只要我们亲手去做过,就不难掌握,同时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工作能力,并对地形图及填图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
GPS测量实习报告3
一、实习地点
安康地区此次实习为毕业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参加生产单位的具体工程项目更能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此次随陕西公路勘察设计院一起,对阿北(阿荣旗至北海)高速公路安康到陕川界地段进GPS公路勘测测量。四月的安康地区山清水秀,绿意盎然。一片春光如影随形。沿线江水碧玉,景色宜人,在勘测的同时也一睹祖国的大好河山。着对我来说,是意外收获。l工程简介安康至陕川界是西部开发干线公路阿荣旗至北海线在陕西境内的一段,是我省“米”字型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完善全国及我省公路主骨架网络,增强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公路起于汉滨区五里镇尹家营村,接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的终点,经流水镇、紫阳县、高滩镇、毛坝乡至陕川交界的白扬溪,路线全长105.364公里,工程投资74.43亿元,拟利用世行贷款3.5亿美元,已列入国家利用世行贷款x~x财年计划,并按世行简化项目评估周期12个月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确保x年上半年开工建设。l实习时间:x-4-9--------x-4-23l
二、实习内容
公路GPS勘测测量公路野外勘测的总体目的'是把研究的路线走向方案通过适当的勘测放在实地,并取得相关的设计资料,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初测和定测)。 l
三、实习目的和任务
1.通过实习巩固和熟练专业知识,将大学阶段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2.初测目的: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3.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人工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可靠的资料l工程资料安康~陕川界高速公路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一、概述安康~陕川界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阿荣旗至北海陕西境内的一段。线路起点接小河~安康高速公路终点安康立交,沿途经过流水镇、洞河镇、紫阳县、高滩乡、毛坝镇、麻柳镇,线路终点位于四川省万县境内。测区路线全长约12012年出版的1/10000彩印图。②陕西省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③陕西省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④安康~陕川界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知三角点、水准点成果表表1-1点名_(米)Y(米)H(米)备注长枪岭3619654.20xx年4月9日进入工地,x年4月25日完成任务,外业勘测历时30天左右,计划完成以下工作量:①、选点埋石约170个。②、施测GPS点约51个③、施测一级导线约100公里。④、联测四等三角高程路线约90公里。
四、坐标系统及精度要求
(一)、投影及坐标系统:
①、平面坐标系为公路独立坐标系,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度带,中央子午线为108° 30¢,平均纬度32° 28¢。测区长度归化到参考椭球体面上363米(未考虑高程异常值)的抵偿高程面上,然后再按统一的3度带投影到高斯面上。
②、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③、GPS点采用WGS--84地心直角坐标系,再转换成公路独立坐标系。
(二)、GPS点的成果精度要求:GPS点的平面坐标由WGS—84系转换成54系后,其最弱点的相对点位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最弱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得低于1/4.5万。
(三)、一级导线测量测区呈带状分布,首级控制为三级GPS网,导线布设在两对GPS点之间。qq大全每个导线点均埋设混凝土标石。标石尺寸为顶部10 ′10厘米,底部为20xx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网平差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的网平差软件NASEW 97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精度指标见下表所示。四等水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主要技术指标表表1-3等级路线长度(km)仪器类型测回
数垂直角较差(2)指标差较差(2)每公里高差中误差(mm)高程闭合差(mm)备注Ⅳ80DJ23£7£7£10规范
要求安康~陕川界高速公路控制测量技术总结一、概述安康~陕川界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阿荣旗至北海线陕西境的一段,古诗词大全路线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沿线地形复杂多变。线路起点位于安康西边五里镇,沿汉江经流水穿山到洞河再至紫阳,穿越毛坝到达位于陕川界的终点,路线全长约12012年出版的1/10000彩印图。2.陕西省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3.陕西省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4.小河~安康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知三角点、水准点成果表表2-1点名_(米)Y(米)H(米)备注长枪岭3619654.20xx年4月9日进入工地,x年4月25日完成任务,外业勘测历时30天左右,计划完成以下工作量:①、选点埋石约170个。②、施测GPS点约51个③、施测一级导线约100公里。④、联测四等三角高程路线约90公里。
五、GPS控制测量
(一)、作业方法1选点:(1)、沿路线中心线由北向南约每5公里左右布设一对GPS点,且对点间通视,分布在中心线两侧,对点距离在500米~800米之间,其连线与中心线交成锐角。(2)、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5°;(3)、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4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20xx年4月在通过仪器检测中心鉴定,仪器性能可靠,精度满足设计要求。4 GPS网的布设:本次实际采用牛山、长枪岭和箩筐岩这三个已知点,进行GPS联测.共布设GPS点51个,构成50个同步图形。该网的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GPS网技术指标表表5-1总GPS点数51必要基线向量102同步三角形50重复基线向量16总基线向量118多余基线向量50独立基线向量68平差选用基线向量79从解算结果看,该网精度高、可靠性较强,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二)、外业观测
1天线的架设
(1)、天线距地面1米以上,严格整平,基座测前经过检验;
(2)、严格对中,其对中误差小于等于1毫米。
2天线高量取(1)、量取天线高应从标石中心量至天线外边沿标志处;
(2)、互成12012年月、观测员、记录员、时段号、接收机和天线号、天线高、开关机时间、卫星信噪比及天气情况等信息。
(三)、数据处理
1基线解算软件:ASHTECH公司的SOLUTION软件。
2 网平差软件:天测公司的GPS-NET网平差软件。
六、一级导线测量测区呈带状分布,首级控制为三级GPS网,导线布设在两对GPS点之间
每个导线点均埋设混凝土标石。标石尺寸为顶部12 ′12厘米,底部为20 ′20厘米,高45厘米。平均边长为400~500米。测角和测距采用TC1610全站式电子速测仪。测角方法为测回法,每站二测回,测站进行温度、气压、加乘常数及投影改正。内业计算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研制网平差软件NASEW 97进行计算,导线精度指标应遵循下表。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方位角
GPS测量实习报告4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习地点
xx工程学院
实习内容
测量学校道路网平面图.
实验原理
很多非专业的人肯定是不知道GPS定位的原理,其实就是GPS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实验过程
(一). 参考站要求
参考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2.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3.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4.RTK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已知点,将天线架设是该点做为基准站,连上电缆,注意正负极要正确(红正黑负),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二).移动站要求
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同时将手簿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3.打开手簿,启动工程之星软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上,如手簿冷启动后则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消失,这时必须在Flashdisk中启动原文件(我的电脑→Flashdisk→SETUP→ERTKPro2.0.exe)。
4.启动软件后,软件一般会自动通过蓝牙和主机连通。如果没连通则首先需要进行设置蓝牙(工具→连接仪器→选中“输入端口:7”→点击“连接”)。
5.软件在和主机连通后,软件首先会让移动站主机自动去匹配基准站发射时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动搜频成功,则软件主界面左上角会有信号在闪动。如果自动搜频不成功,则需要进行电台设置(工具→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同的通道→点击“切换”)。
6.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开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写或选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四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七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和高程拟合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进行校正:
利用控制点坐标库(设置→控制点坐标库)求四参数.
在控制点坐标库界面中点击“增加”,根据提示依次增加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和原始坐标,一般至少2个控制点,当所有的控制点都输入以后察看确定无误后,单击“保存”,选择参数文件的保存路径并输入文件名,建议将参数文件保存在当前工程下文件名result文件夹里面,保存的文件名称以当天的日期命名。完成之后单击“确定”。然后单击“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参数已经计算并保存完毕。方可进行测量.
八实习总结:1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收不到卫星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流动站或基准站的电源没电或接收机的连线出现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显示单点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够而无法解算.在观测过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终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动站的选点有问题,周围可能有高压输电线,高大建筑物或在面积水域.
2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1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其大小取决于卫星跟踪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数量及精度.2接收机钟误差,减弱方法是的把每一个观测时刻接收机差当作一个独立未知参数在数据处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3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时廷误差.4多路径误差,多路径误差是指卫星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到接收机天线.多路径效应不反与反射系数有关,也与反射物离测站的距离及卫星的信号方向有关,由于无法建立准确的误差改正模型,只能恰当的选择地点测量,避开信号反射物.5人差,仪器没有完全对中,没有绝对整平.
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因素的判别及应对措施
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因素的判别
对于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因素,有些是较容易判别的,如卫星观测时间太短、周跳太多、多路径效应严重、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等;但对于另外一些因素却不好判断了,如起点坐标不准确。
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的判别
对于由起点坐标不准确所对基线解算质量造成的影响,目前还没有较容易的方法来加以判别,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尽量提高起点坐标的准确度,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卫星观测时间短的判别
关于卫星观测时间太短这类问题的判断比较简单,只要查看观测数据的记录文件中有关对与每个卫星的观测数据的数量就可以了,有些数据处理软件还输出卫星的可见性图,这就更直观了。
周跳太多的判别
对于卫星观测值中周跳太多的情况,可以从基线解算后所获得的观测值残差上来分析。目前,大部分的基线处理软件一般采用的双差观测值,当在某测站对某颗卫星的观测值中含有未修复的周跳时,与此相关的所有双差观测值的残差都会出现显著的整数倍的增大。
多路径效应严重、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的判别
对于多路径效应、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的判别,我们也是通过观测值残差来进行的。不过与整周跳变不同的是,当路径效应严重、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时,观测值残差不是象周跳未修复那样出现整数倍的增大,而只是出现非整数倍的增大,一般不超过1周,但却又明显地大于正常观测值的残差。
应对措施
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的应对方法
要解决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的问题,可以在进行基线解算时,使用坐标准确度较高的点作为基线解算的起点,较为准确的起点坐标可以通过进行较长时间的单点定位或通过与WGS-84坐标较准确的.点联测得到;也可以采用在进行整网的基线解算时,所有基线起点的坐标均由一个点坐标衍生而来,使得基线结果均具有某一系统偏差,然后,再在GPS网平差处理时,引入系统参数的方法加以解决。
卫星观测时间短的应对方法
若某颗卫星的观测时间太短,则可以删除该卫星的观测数据,不让它们参加基线解算,这样可以保证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
周跳太多的的应对方法
若多颗卫星在相同的时间段内经常发生周跳时,则可采用删除周跳严重的时间段的方法,来尝试改善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若只是个别卫星经常发生周跳,则可采用删除经常发生周跳的卫星的观测值的方法,来尝试改善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
多路径效应严重
由于多路径效应往往造成观测值残差较大,因此,可以通过缩小编辑因子的方法来剔除残差较大的观测值;另外,也可以采用删除多路径效应严重的时间段或卫星的方法。
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的应对方法
对于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的问题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 提高截止高度角,剔除易受对流层或电离层影响的低高度角观测数据。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高度角低的信号,不一定受对流层或电离层的影响就大。
2. 分别采用模型对对流层和电离层延迟进行改正。
3. 如果观测值是双频观测值,则可以使用消除了电离层折射影响的观测值来进行基线解算。
总的来说GPS控制网基线测量,基线长度较短的情况下( 10km左右,不超过20~30km),GPS的轨道误差(星历误差),太阳光压影响及美国SA技术基本对测量精度不发生影响(它只能影响单点定位和长基线测量结果)。
在作业过程中,在GPS接收机满足作业精度要求的情况下,测量的主要误差源是多路径误差、周跳和点位的对中误差。作业中应尽量避免它们的发生并减少其误差。
经验总结
总的来说,GPS测量除了要有足够的卫星数和卫星具有良好的几何分布外,还要求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数据通讯必须良好.
收获体会
通过这次GPS测量实习使自己在课堂上学的模糊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清晰的理解与认证,同时也感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严重不足,在实习过程中又加强了理论的强化。并使自己对这门学科又有了全新的理解.我觉得这门学科应该是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但实践前的理论学习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
GPS测量实习报告5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习地点
岳阳工程学院
实习内容
测量学校道路网平面图.
实验原理
很多非专业的人肯定是不知道GPS定位的原理,其实就是GPS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实验过程
(一). 参考站要求
参考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RTK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已知点,将天线架设是该点做为基准站,连上电缆,注意正负极要正确(红正黑负),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_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二).移动站要求
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同时将手簿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打开手簿,启动工程之星软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上,如手簿冷启动后则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消失,这时必须在Flashdisk中启动原文件(我的电脑→Flashdisk→SETUP→ERTKPro2.0.e_e)。启动软件后,软件一般会自动通过蓝牙和主机连通。如果没连通则首先需要进行设置蓝牙(工具→连接仪器→选中“输入端口:7”→点击“连接”)。软件在和主机连通后,软件首先会让移动站主机自动去匹配基准站发射时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动搜频成功,则软件主界面左上角会有信号在闪动。如果自动搜频不成功,则需要进行电台设置(工具→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同的通道→点击“切换”)。
6.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开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写或选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四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七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和高程拟合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进行校正:
利用控制点坐标库(设置→控制点坐标库)求四参数.
在控制点坐标库界面中点击“增加”,根据提示依次增加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和原始坐标,一般至少2个控制点,当所有的控制点都输入以后察看确定无误后,单击“保存”,选择参数文件的保存路径并输入文件名,建议将参数文件保存在当前工程下文件名result文件夹里面,保存的文件名称以当天的日期命名。完成之后单击“确定”。然后单击“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参数已经计算并保存完毕。方可进行测量.
八实习总结:
1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收不到卫星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流动站或基准站的电源没电或接收机的连线出现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显示单点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够而无法解算.在观测过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终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动站的选点有问题,周围可能有高压输电线,高大建筑物或在面积水域.
2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2.1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其大小取决于卫星跟踪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数量及精度
2.2接收机钟误差,减弱方法是的把每一个观测时刻接收机差当作一个独立未知参数在数据处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
2.3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时廷误差
2.4多路径误差,多路径误差是指卫星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到接收机天线.多路径效应不反与反射系数有关,也与反射物离测站的距离及卫星的信号方向有关,由于无法建立准确的误差改正模型,只能恰当的选择地点测量,避开信号反射物.5人差,仪器没有完全对中,没有绝对整平.
GPS测量实习报告6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GPS控制测量.专业:测绘工程.班级:26040902.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刘万林、成伟、王利、赵丽华、张双成、瞿伟、杨成生实习地点:渭水校区.实习时间:20xx年5月28日至20xx年6月8日一、实习目的
了解GPS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掌握GPS静态和动态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
二、技术要求
●
D级GPS网对GPS接收机的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
同步观测接收机接收机类型标称精度观测量数≤(10mm+3×10-6×双频或单频D)●
载波相位3台计算机:台式PC机60台。
本次D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见下表:
有效观平均重几何图形时段长(min)数据采样间隔(S)复强度PDOP设站值数数≥1.6<10≥6010或15●
观测方法卫星测高度角卫星静态≥15°≥4注:实际观测中,有效观测卫星数一般大于4颗,PDOP值一般小于10。
●
GPS观测及作业要求(1)外业作业调度安排(按实际情况由实习班组自主安排)。(2)GPS接收机的检验:一般检视;通电检验。
(3)观测组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
一卫星组。
(4)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要量取天线高,并及时输入测站名、
年月日、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中。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备注栏中。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当时段观测时间超过60min以上,应每隔30min记录一次。(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
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
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8)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雷雨过
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9)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
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10)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状况。
三、GPS外业实习过程
根据划分的实习区域,对测区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对于选好的测区进行控制点布设,布设八个控制点,用静态相对定位的方式布设一个D级GPS网,在RTK实习时选择一个基本点作为基站设置点。在进行GPS静态观测时,由两组同时从两边开始观测,每组三台GPS接收机,由边连式的布网形式布设一个D级的观测网。1.GPS静态测量作业过程:
a)选点:由于GPS观测的测站之间可以不互相通视,网形比较灵活,所以选点时比较方便,但有一些注意的问题:周围应该便于安置仪器,视野较为开阔,周围障碍物高度角不应大于15度;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电线路和无线电微波传输通道;附近不应该有大面积水域或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设备,避免多路径效应;
路线选点如图:
b)观测时的要求:小组之内的仪器要求必须同时开机,检验接收机工作是否正常,电池状况,避免出现在观测过程中没有电的情况发生,接收机工作时也要注意信号灯是否正常,及时发现问题,在安装接收机过程中,要注意量取接收机天线的高度,按照工作前一次工作结束后一次。
2.RTK测量外业:
a)GPS静态测量所获得的若干控制点成果,可以作为动态GPS测量(RTKGPS或DGPS)的基本控制点。以此作为位置基准,可以开展RTKGPS测量工作或利用手持式GPS接收机作简单的位置差分(DGPS)实习。
b)在进行RTK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点作为基准站的点,必须要有基准站和流动站,流动站在工作时要保证周围较为开阔,避免信号被阻挡或干扰,必须在手簿上出现固定解时才能记录,有些点观测过程比较短,基本是流动站放好就可以,有些点却不行,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在观测结束后要及时导出数据并保存,以方便后面进行解算和绘制图形。
四、GPS数据处理过程
1.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a)基线解算
基线解算采用双差固定解(整数解),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卫星截止高度角≥15°
星历采用GPS接收机接收到的广播星历基线解算结果采用L1单频解
删除的卫星或禁止作为参考卫星的数目不得超过卫星总数的20%b)网平差
GPS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在WGS-84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检查本次GPS网的内符合精度。同时,为将WGS-84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GPS基线观测值投影到高斯平面上,并转换到国家西安1980坐标系和1954北京坐标系中(或地方独立坐标系),再次进行GPS控制网的二维约束平差。c)网平差后的精度指标
GPS基线精度优于10-6;控制点的平面位置精度优于10mm,高程精度优于±15mm。
2.RTK成图:
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绘图。
五、数据处理成果
GPS测量实习报告7
1.1 实习目的
(1)掌握利用GPS技术进行导航、数据采集、控制测量、放
样等测绘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GPS相关概念和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
(2)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以及南方GPS接收机的
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并独立设计出校园GPS控制网的布网方案;学会“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3)掌握RTK的测量原理和作业流程;学会RTK手簿的使
用。掌握利用GPS技术进行导航、数据采集、控制、放样等
1.2 实习内容
(1) GPS静态测量及内业数据处理分析:采用GPS 静态测量技术,
在华北水院花园校区布设一个控制网,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及格式转换、基线解算、网评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2) GPS动态测量:
① 单机准站式RTK:放样点坐标上传、基准站设置、流动站设
置、坐标系建立、外业放样、数据检查。
② 网络RTK测量:学会网络TRK的.具体操作步骤;会用手簿蓝
牙连接主机,会利用移动站接收机接收CORS中心的数据进行定位。
(3)GPS导航:利用导航GPS76接收机进行导航,会存储并查看导航点坐标、方位,以及航点在航
迹线或数字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最后利用导航方法计算某一区域的航迹面积。
(1) 地点:花园校区南大门及北环路;
(2) 点数:每人3 个以上;
(3) 点间距:大于5m。
1.3 实习原理:
(1) 静态相对定位原理:GPS静态相对定位也称为差分GPS,采用载波相对定位观测量以及相位观测量的线性组合技术,消弱各类定位误差。作业时用两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颗以上GPS卫星,以确定基线端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GPS相对定位是通过测量GPS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时间,测定站星间的伪距。
(2) RTK原理:在两台静态型测量仪器间加上一套无线电数据通讯系统(也称数据链),将相对独立的GPS信号接收系统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流动站和基准站组成。基准站把接收到的所有卫星信息(包括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基准站的一些信息(如基准站的坐标、天线高等)都通过通讯系统传送到流动站。流动站本身在接收卫星数据的同时,也接收基准站传送的卫星数
据,在流动站完成初始化后,并将基准站的载波观测信号与本身接收到的载波观测信号进行差分处理(基线),同时输入相应的坐标,转换参数和投影参数,即可实时求的实用的未知坐标。 (3)GPS导航原理:利用GPS76接收机首先利用GPS星系再全球的分布,只要有四颗卫星能覆盖的地方就可以精确定位一个点的经纬度坐标。将GPS定位模块得到的经纬度信息,反映到地图相应的点上,也就是当定位完成后,你可以再导航仪的电子地图上看到你当前的位置,然后定位芯片每秒中进行多次刷新定位,从而在你的位置运动过程中不断的定位到你的位置,这时你在导航仪上就能看到你的位置再地图上的运动变化。当然导航软件除了电子地图外还有一套路径引导的计算软件,根据你的需要,当你指定某个目的地时候它帮你规划出一条行走路线,然后引导你向目的行走。可以建立航点,航迹,求相应的航迹面积。
1.4 实习器材:
莱卡GPS接收机3台套,每套包括:天线、控制器、电池、钢卷尺、电缆、脚架、电瓶、背包和仪器箱等。对讲机3台,
动态测量,导航用Trimble R8和南方灵锐S86接收机,手持GPS型号GARMIN GPS76,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
1.5 人员组成
本班实习各成员职责如下:
班长陈福亮:与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联系,汇报
GPS测量实习报告8
1作业过程
1.1GPS静态测量
GPS静态测量首先要选点并布设网型,点要选在开阔、无遮挡物、无电磁波干扰、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并且便于以后的观测作业和应用。GPS网的布设应尽量覆盖整个测区,不要过密或者过疏,GPS网三条边边长应相差不大,夹角应介于25度到135度之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GPS网设计应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接下来就是进行外业观测,实习中我们采用同步观测相对定位的方法,三台接收机同步观测采集数据,观测时间为40分钟,按预先设定的GPS网依次推进。安置仪器是应注意将仪器安置在测量点上,高度适中,踏实脚架再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时量测点位表面到天线护圈中心的高度。接收机正常工作后不能触动仪器,也不能在仪器旁使用对讲机和手机,避免无线电干扰卫星信号。
外业观测完成后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内业处理,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HGO软件进行基线解算。
1.2三等水准测量
三等水准测量我们沿GPS网点布设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时应注意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要量距使其相等,每站按规范读数并记录所需数据,随即进行各项计算,填写记录表进行各项检查,满足限差后才能搬站。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2直至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测量工作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
1.3RTK测量
RTK测量时应将基准站接收机架设在开阔并且相对较高的地方,架设好电台和天线后连接电缆并开机,启动基准站后用手部与其连接,在手部中新建项目并配置坐标系,然后再回到主界面选择平滑,设置电文模式、差分模式和天线高。再将手部与移动站连接,回到主界面设置数据,与连接基准站的数据一样。设置完成后即可选择两个已知点进行基线解算,解算合格后就可以移动移动站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可将数据导出进行内业处理。
1.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需要预先准备调查范围的遥感影像,通过目视判读影像在图中选取分布均匀、遍布全区的特征点,利用RTK测量方法对选取的特征点进行测量,再根据测量的数据遥感影像的矫正,导出高分辨率图像。在南方CASS中打开矫正后的图像,选取特征点对影像进行配准,完成影像配准后,选择主菜单中的土地利用/图斑/绘制图斑,在图上,通过目视判别把同一类地物沿边界画出来,完成土地利用分类。然后带着导出的图像到实地考察,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标注,回来后又更改修正。
2平差报告
2.1点连式三维自由网平差报告
基线条数:33平差点数:23
基线标准差置信度(松弛因子):10.00σTau检验显著水平:1.00%单位权中误差比:0.0359x2检验值:1.1855
x2理论范围:15.8154-57.6484x2检验结果:False
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
2.控制点坐标
3.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
8.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基线名中误差_DX(mm)中误差_DY(mm)中误差_DZ(mm)中误差(mm)相对误差
GP221682.zsd-GP231681.zsd2.655.602.946.861:25633
站点名中误差_N(mm)中误差_E(mm)中误差_U(mm)中误差(mm)
GP133.403.598.579.89
2.2边点混合式三维自由网平差报告
基线条数:51平差点数:23
基线标准差置信度(松弛因子):10.00σTau检验显著水平:1.00%单位权中误差比:0.4846x2检验值:42.1618
x2理论范围:56.7769-124.7177x2检验结果:False
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
2.控制点坐标
3.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
4.基线改正数及标准差
8.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基线名中误差_DX(mm)中误差_DY(mm)中误差_DZ(mm)中误差(mm)相对误差
GP221682.zsd-GP231681.zsd8.8718.749.8222.941:7665
站点名中误差_N(mm)中误差_E(mm)中误差_U(mm)中误差(mm)
GP227.458.4725.0327.46
2.3高差赋配表
3RTK测量结果
点名
(略)
4土地利用调差图斑分割结果
5实习心得
时间转瞬即逝,为期三周的GPS测量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三周里我体验到了测绘工作的艰辛,但更多的还是收获与感悟。
在我们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小组按要求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虽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最后都通过大家共同探讨、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解决了。通过此次实习我认识到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因为之前理论课上的知识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很多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就暴露出来了,例如GPS网的布设方法和静态测量的原理我都不是很了解。因此我认为在此后的学习中我应该更用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此外还要多找机会进行实践,多操作仪器以适应以后的工作。
除此之外我还在此次实习中认识到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认真谨慎的态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测绘工作本身就不是轻松的工作,如果不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将无法胜任,而且测绘工作中强调精确,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认真对待都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可见严谨的态度在工作中的必要性。
GPS测量实习报告9
一、实习目的
GPS静态测量
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运用理论及计算能力,并对GPS静态观测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Sounth、Trimble、ashtech三种GPS接收机的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熟悉GPS静态测量的步骤。学会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
1.1 实习安排
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搭配。
仪器调度表
(略)
第三组组长:
第三组组员:
项目与内容
时间安排(天)
任务与要求
实习动员、领仪器工具、仪器效验
1作好测前准备工作GPS静态观测
1熟练掌握观测方法、要领
实习总结
5整理成果、编写实习报告、归还仪器
1.2实习任务
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10人一组(第三组为11人),分3组。每组领取GPS一套(包括主机、脚架、基座、连接线等)、记录板一块、对讲机、记录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和石桥子经济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建立E级GPS网。
E级GPS网的精度要求如下表:
级别
固定误差(mm)
平均边长(km)
比例误差系数(mm)E≤100.2~5≤20
每小组利用各组领取到的接收机对两个控制点进行观测,观测时段为一小时,观测3个时段。
1.3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xx)。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 73-97)。
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1.4测区概况
本测区为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辽宁科技学院周边地区,测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公路,测区开阔高侧建筑少,选点都在路边或者山顶,多路径效应相对较小。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基本没有),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同时点位设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地面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
1.5 GPS网的布设
GPS网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因此,在进行GPS的设计和测量时,既不能脱离实际的应用需求,盲目地最求不必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也不能为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而放弃对质量的要求。
二、实习内容
2.1.网的布设
本次实习精度要求为E级,
2.2实习内容:
2.2.1选点情况
20xx-7-4上午召开了GPS实习动员大会,大会上范海英等几位老师作了讲话,给我们分析了测区情况,实习的注意事项,确定了分组情况和我们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下午由实习指导老师刘广春带领我们进行选点
(1)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
(2)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
(3)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
(4)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
(5)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
2.2.2外业观测情况
测量时采用的是南方灵锐GPS接收机3台, Trimble GPS接收机两台, ashtech GPS接收机2台一共7台GPS接收机。采用同步观测的相对定位方法,可求得21条基线向量其中有独立基线向量6条,从而保证了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电离层延迟等误差的强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法来消除这些误差。观测时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时段长度规定为60分钟。按照静态定位的测量原理,测量时观测的最少卫星数位四个。
外业观测时需要对GPS接收机进行以下设置:
(1)调度安排,确定每台接收机观测的测站,开机时间,搬站情况。
(2)观测组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量取天线高高,并及时记录测站名、年月日、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取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
(4)仪器工作过程中,作业人员对照指示灯工作状况说明,判断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5)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开机;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
(6)观测院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收到震动,防止人或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7)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不应在接收机旁使用对讲机;雷雨天气过境应关机停测,卸下天下以防雷击。
(8)应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
外业观测小结
结束采集时,对数据进行存储,查看文件状态,然后关机,准备下次观测。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记录测站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天线高,电池电压,卫星号,信噪比,故障情况,以及开始和结束时候卫星高度角,PDOP,整点时候卫星情况,卫星故障情况。天气等等。我们总共观测了3个时段,设站数为15。
2.3数据处理情
各测站天线高:
(略)
动态GPS定位测量GPS接收机一套、写字板一个、钢卷尺一把
2、实习地点:辽宁科技学院
3、目的:熟悉熟练掌握GPS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GPS仪器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GPS 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技术就是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在完成初始化后,一方面通过数据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另外自身也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再经过坐标转换和投影改正,即可给出实用的厘米级定位结果。
5.GPS测得的大地高属于WGS—84系统,因此必须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来求得正常高。而高程拟合的精度高低取决于参与拟合的水准点的个数及分布的均匀程度。对于公路放样来讲,路线两侧布设的水准点足以保证中桩高程的拟合精度。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需要一台基准站接收机和一台或多台流动站接收机,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电台。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接收机,借助电台,将其观测值及坐标信息,发送给流动站接收机;流动站接收机将自己采集的GPS观测数据和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组成差分观测值,利用静态相对测量处理方法对基线进行实时求解,然后推算出其三维位置(XK,YK,ZK)。RTK定位系统基本配置包括三部分:
(1)基准站:由GPS接收机、GPS天线、数据发送电台、UHF天线、电源等部分组成。
(2)流动站:由GPS接收机、GPS天线、数据发送电台、UHF天线、电源、掌上电脑、对中杆等组成。
(3)软件包:支持实时动态差分的软件系统和各项工程测量应用功能。
6、RTK定位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实时动态软件可以通过下列基本步骤和功能获得流动站的精确坐标:
(1)利用三差模型求出流动站的初始坐标。
(2)利用OTF方法动态解求模糊度。观测条件恶劣时具有模糊度重复性检核功能。
(3)根据相对定位模型,实时解算流动站的WGS-84坐标。
(4)根据给定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系统的转换。
(5)测量结果的实时显示,坐标解算精度评定。
(6)还应包括失锁后的重新动态初始化,选择不同的作业模式,定位、放样、导航等功能的选择和转换等。
这样,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流动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的收敛情况,从而可以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的可靠性。只要能连续锁定不少于5颗卫星信号,并且有必要的几何图形强度,则测程在10 km以内的流动站可实时得到厘米级精度的定位成果。
7、野外放样作业流程
(1)设置参考站:在已知控制点上架设好GPS接收机和天线,打开接收机,将PC卡上室内设置的参数读入GPS接收机,建立配置集,输入参考站点的准确的北京54坐标和天线高,参考站GPS接收机通过转换参数将北京54坐标转换为WGS-84坐标,同时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并通过数据发射电台将其测站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发送出去,待电台指示灯显示发出通讯信号后流动站即可开展工作。
(2)流动站工作:打开接收机,新建工作项目,建立配置集。流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也接收来自参考站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流动站的三维WGS-84坐标,最后再通过与参考站相同的坐标转换参数将WGS-84坐标转换为北京54坐标,并实时显示在流动站的TR500终端上。接收机可将实时位置与设计值相比较,指导放样到正确位置
三、实习结果
3.1静态测量
(1)静态测量时要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
(2)网形布设时应注意外围不能有豁口,至少留一个通视方向。
(3)静态观测过程中,即使发现长水准管不居中或者仪器不严格对中了,也不要重新调仪器,观测时不要重新开机,开机关机听从调配。
(4)观测时,接收机周围不使用干扰卫星信号的通讯设备,以减弱误差,接收机周围应当视野开阔,削弱多路径误差。
(5)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件上,应该备份一份确保观测数据不应人为疏忽丢失。
(6)数据处理时,一定要改天线类型、天线高,去除浮点解的记录。
3.2 RTK-GPS 放线
(1) 定位精度高
在良好环境下平面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在大多数环境里平面定位误差都能保证在0.2m以内,能满足公路放样的'精度要求。
(2) 作业效率高
采用RTK-GPS采取单点定位的方法寻找控制点极为便捷,它直接以厘米级(或分米级)精度实时定位放样并能保持工作连续稳定,比较适合于林地等困难地区作业。
(3) 节省费用
采用RTK技术进行公路放样,无须沿途布设图根控制点而且作业时间短,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减少砍伐工作量,降低了工程成本和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4)架设参考站的点位周边要开阔,无电、磁场干扰,上空无遮挡,并尽量避开山体对电台通讯的阻挡,这样移动站才能较快获得RTK(厘米级)精度并保持稳定。
(5)在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如枝叶繁茂的山林地、松树林等),采用RTK-GPS与全站仪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成果质量。
(6)在当前高等级公路逐渐向山岭重丘区发展的形势下,由于这些地区地形条件的限制,实施常规的测量比较困难,采用RTK-GPS进行测量(控制测量、实地实时放样、中桩测量、点位测量等)无凝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3.3问题分析
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初步掌握了GPS控制网中控制点的布置、选址和标记,掌握了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全过程的程序与方法,包括资料的搜集、野外观测记录、测量内业数据处理、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等。同时理解了GPS静态测量的方法,包括卫星预报,测量计划编制,实地测量等。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和内业的数据处理,巩固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于GPS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虽然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是今后定会更加努力地改正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在内业处理过程中,经过自动化的基线解算和平差,通过删减卫星调整基线来提高精度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精益求精”。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过程中,空间卫星技术和其他的测绘技术将更加长远发展,那么就对我们现在还未走入社会的测绘人要求而且要求更高,数学计算和协调能力是测绘的显性要求,而编程能力和英语能力将是测绘的隐性要求而且将会越来越突出。
3.4建议与意见
我感觉本次实习内容的安排大体上是不错的,老师们的指导和讲解也是尽心尽力;但感觉内业数据处理部分老师应该讲得更详细一点,这样更有助于同学对软件的熟悉与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其次,感觉这次外业数据采集同学们还是比较空闲,所以建议学院在今后GPS实习中可以增加适当的项目,比如专门花一两天来学习接收机的电子手簿,或者是能够交换仪器进行实习操作,使大家既能掌握天宝接收机的操作也能掌握莱卡接收机的操作,这样我们才能够从中学到的知识。所以希望学院对GPS实习更加重视一些,能给学生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
四、实习体会
本次GPS实习虽然仅仅只有二个星期的时间,主要包括两大部分——GPS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其中静态测量包括现有资料的收集(包括武大地图、已知点数据资料等)、实地勘踏选点并进行标记、调度方案的确定、正式外业数据采集、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内业处理。动态测量包括利用GPS RTK技术进行RTK地形测量用于绘制等高线图以及利用RTK进行放样操作。实习过程中我们收获还是十分丰富的。对GPS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有了深刻的理解,将之前停留在书本知识阶段延伸到了实际操作阶段,实习过程中,不仅对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还在操作中熟练了步骤。整个实习的过程虽然时间紧迫,但是通过班里同学,各测组间的通力合作,严谨的钻研态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查阅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成果进过精度的检验也完全符合地形测量的要求。通过时间不长的工作,我班同学又一次展现了出色的团队合作力,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然,出现问题也是不少的,实习之后更要认真总结,我相信这也必将成为我们日后工作和学习中的宝贵财富。
最后,感谢指导老师的耐心和理解,感谢学院给予我们这样难得的机会,以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GPS测量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gps测量实习报告12-18
GPS测量实习报告03-30
GPS测量实习报告(9篇)12-27
GPS测量实习报告(精选5篇)06-09
gps测量实习报告11篇(荐)06-07
测量的实习报告06-12
测量实习报告06-12
测量的实习报告07-24
测量实习报告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