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3篇
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筑类的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1
实习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没有经历过实习,这是第一次实习,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中。 由于时间短暂,在那几个礼拜里就接触到这些东西,但是我很知足。 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
实习的内容: 一开始到这工地的雏形还没有,只看见一个基坑。我们被分到放线组,放线是建筑的基础,对于我们初学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间,我对水准仪﹑经纬仪有了更好的了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测量仪器,更让我在工地上实践了仪器的观测,使我适应了在不同条件下操作仪器。 上夜班是一种让我们在更恶劣的条件下适应实地操作的技能,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让我们学到更多更坚实。现在北方的夜晚是寒冷的,在困乏和寒冷的交加中,还要完成测量任务,这是一个对于我们刚实习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体现我们适应能力的考验。 伴随测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实我们的实习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砖……是锻炼我们的意志。虽然我们对于这些锻炼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时也磨练了我们,然我们体会到社会的味道,让我们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们要慢慢适应工地生活。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一个月的生活总算是充实的,该做的也做过了,该经历的也在慢慢经历,相信今后还有更精彩的生活,我期待着。 实习的经验及收获: 本此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通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虽说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和工人交流等。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建筑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在放线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 达到能施工又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没有这次实习也许只是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图纸是否能施工。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实习一个月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这个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亲身经历,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建筑的构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又充满期望的日子,学习的闲暇时总是憧憬着背起行囊,远离亲人朋友以及师长护佑,去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然而当我们终于可以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雏鹰般离开长者们搭建好的巢穴,独自一人走上社会工作这个大舞台时,却发现人生的道路原来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历一番狂风暴雨的。短短一月的实习生活中,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会对我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的,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会,第一次走向工作,感觉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总结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2
第一次到工地实习,刚来的时候心理很没底,不知道怎样与别人相处。实习几天后发现,与同事相处并不难。当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你就要多问,在问的同时,就增添了你和同事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问题解决,也很快融入了集体。在这里,要勤学好问,多与人交流,要以诚待人。
这次的暑期实习带给我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更可喜的是我在实习期间还结识了一些好朋友,他们给予我不少的帮助.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是学得不深刻的.当今大学教育是以理论为主,能有机会走进设计公司去实习,对我来说是受益非浅的.我就快毕业走向社会了,相信这次实习对我日后参加工作有帮助.
经过这次实习,在放线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代工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放线的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放线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
我面前地路还是很漫长地,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经过这一段时间地实习,所获得地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地实际工作中将不断地得到验证,我会不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地知识,在未来地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地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地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实习报告是:建筑施工实习总结。大地数值,就有导致裂缝地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地拉应力,具有显著地效果。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地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地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地条件下,钢地各项性能是稳定地,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地膨胀系数与混凝土膨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地内应力。
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10)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所以在施工时我们要谨慎的处理这些事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处理.这些问题都是在施工事要注意的,在施工时采用何种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还有混泥土的早期保养。
模板设计:
(一)施工准备:
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
我坚信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3
去月岭村之前,我用谷歌地图搜索了一下它的地理位置。在桂北兴安还要往东北的方向,非常偏僻。网上看到的图片大都是月岭村的著名雕刻贞节牌坊。一些建筑的风火墙以及后来我们到达的时候看到的挂着许多中举的红色报喜牌的房子。房子之间的距离相当狭窄,那小道看似只能容一人行走,两人擦肩勉强过人。当时就想这要是架设经纬仪那是相当困难的。若是有人赶牛经过,这操作进度不知要如何进展。
周五蔡老师给我们开了会以后,晚上我们便请测绘的同学教我们使用经纬仪。一边看书一边学习。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白天在学校以教五楼为目标演习测绘了一次,渐渐熟练了仪器的摆放步骤,提高调节速度。在我们的虚心学习下,终于把仪器的操作以及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了。小组开会各自分配好每人需要带的工具,当时我认为我们的准备工作做的还是挺充分的,但谁也不太清楚月岭村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
到了灌阳月岭村后,安排好住宿蔡老师带我们在村里观看各个建筑并分配各组任务。月岭村三面环山,背依灌江,据说有700多年的历史。古民居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典型的湘南式民居。其中六大院是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民宅建筑,相传这是唐氏祖上为其六房儿子修建的庭院,其庭院各立门楼,门牌雕刻细致精美、灿烂辉煌,依次名为翠德堂、宏远堂,继美堂、多福堂、文明堂、锡嘏堂。每个庭院都各有其特色。我们负责测绘的是多福堂。
多福堂门前没有照壁,或者已经在历史中销毁。门牌简约典雅(如图1)。正上方雕刻有梅兰竹菊四幅图画并有七言律诗一首;正中雕刻有豫顺呈祥大字,并有三瓣藤草图样围绕;左边为燕子春归图,右边为蝴蝶闹春图。西立面有良马乘荫图(如图2),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东立面为百花齐放图,稍有销毁,但依稀可见。
多福堂由六幢建筑围绕组成,每幢建筑均为上下两座结构。多福堂庭院为二进式庭院,呈中轴对称。前设中门、天井和大堂,后有小堂和天井,配有住房、厨房、客房、仓库。宽敞明亮、整齐划一,气势恢宏。
我在我们组里主要负责画中门立面图和画屋架结构图。
起初我误认为中门是不可开合的照壁。后来发现其门上的榫卯构造,再与屋主人确定后才肯定那是中门。一进和二进均各有中门。
画屋架的时候遇到许多难题。许多地方过高看不清楚,只好去推测。测绘的时间非常紧张,为避免遗漏,我们还拍了大量照片。最为复杂的屋架结构就在于门牌与中门之间与两边厢房连接的地方。门牌盖顶为半坡盖顶,且较高,而两边的小厢房都是双坡屋顶形式。两个盖顶间就存在屋顶交接的问题。如何交接且能保证其防止雨水流入房间内呢。围绕房间的小道都很狭窄,使我无法向上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还好组里的同学借了梯子拍到了珍贵的照片。
往后还有大堂与堂后两间厢房的交接也是较为复杂。房屋主人很好说话。我与他打了声招呼后爬上一进西厢房二层的房间内观看,上楼梯吱吱唧唧的声音甚是令人觉得危险。二楼尘埃满布,看出来已被屋主人废弃很久。上一进西厢房二楼除了看清屋顶的搭接情况外(如图4),大堂屋架的结构在这里一览无遗。大堂托檩并没有横穿整个房间,而是伸出厢房十公分左右截止(如图5)。
建筑的有些局部损坏只剩下后来修缮的部分,使我们只能自己按照自己学习的相关知识去推测。比如说二进的八角墙的厚度和屋顶的梁之间的搭接关系。首先是墙体的完整性以及它主要作为承重的.功能。根据其房间的关系推测出其墙体是直墙,且墙体厚度较大,八角是直墙去掉一部分而成。又比如说东立面的门上的奇怪叠涩。一般来说是水平然后叠涩向外的,现在确是往一边倾斜的叠涩(如图6)。叠涩上的瓦片已经没有了。根据上面残余的瓦片弧度痕迹和雨水在墙上侵蚀的痕迹推测出瓦片依然是成排状叠葺的(如图7)。
由于分工明确我们组的测绘进度很快。晚上我们又将平面进行精确绘制讨论和总结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二天早起将总平面定位又重新测量了一遍,总算是完成了测量的基本任务。
可能起先谁也没有估计到为了得到这些资料和数据会遇到这么多的挫折和麻烦。由于建筑物本身的体量过于庞大且我们都没有确实经验,一开始根本无法入手。还有房屋本身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损坏后修善以及加建的房屋部分遮挡,影响了我们对建筑本身原有的一些结构的判断,这些使我们一度有点灰心丧气。当然,由于我们大家的努力这些困难被我们一一地克服了。
体会最深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对建筑测绘的认识。无论是从建筑大轮廓的把握上,局部细节的微妙处理,还是其中屋顶、墙体、柱子、梁枋相互的连接等等,我们都走了不少弯路。最后通过分析和反复的论证我们还是得出了最为精确的数据尺寸。我认为这些在实地的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学习中永远无法得到的,因为有些结构很难仅仅通过想象去完成。更甚至于有时你看着实物也会因为透视和误差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这样反复的验证和观察使我们在对于建筑结构的理解和体量的把握上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锻炼对我们将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所有的同学都受益非浅。
应该说虽然我们没有很先进的测量设备,也没有丰富的测量经验,但我们还是很好的完成了测量的任务。一些因地制宜的测量方法更是我们智慧的体现,也许这正是此次测绘考察的真正目的。
离开月岭村之前,我观望这两天忙于测绘而忽略的景象。那长长的青石板巷道,那厚厚的墙壁和那些至今月岭人还在用的古老的家具物件,如一部走马灯一般的黑白电影,它们静观着每一个路过的人,就好像在向我们陈述着月岭的历史。夹杂在墙缝间嫩绿的小草随风轻轻招摇着,挥挥小手向我们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