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实习报告

时间:2024-06-07 07:08:11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教育类实习报告范文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类实习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类实习报告范文

教育类实习报告范文1

  XX年9月到10月,我来到贵港市江南中学进行实习。为了了解实习班级的学习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们对部分高一和高二班级进行调查。下面是我就我实习的班级——高一(4)班进行统计的情况进行报告。在我班发放了57份问卷,回收56份:其中男生33人,女生23人。

  一、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能够认同当前的学习及生活状况。他们对课堂和教师的素质基本认同,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主观成就感差别;他们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希望给予肯定并且能与老师沟通交流,得到指导。

  二、具体分析

  1、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感觉愉快,希望师生间采用互相讨论的课堂教学方式。

  有近七成学生在课堂上感觉愉快;但不可忽略的是仍有14%的学生感到“失落”,觉得成功的约有12.3%;“无所谓”的占7%;有82.1%的学生认为课上老师基本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80%的学生认为讲解比较清楚;只有不到15%的人觉得老师讲话简明,准确生动;有八成的学生认为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启发;几乎没有启发的占7.4%。学生平均每堂课向老师提问“一次”的,超过一半,有70.4%的学生觉得老师在课堂上只“偶尔”被点名回答问题。近七成学生更喜欢采用“师生相互讨论”的教学方式;近10%学生期待自己上讲台讲课。

  课堂讨论方面,在课堂上与同学讨论的学生选择偶尔项的最多,有63.6%;“从不”的有2%;而问到是否愿意参加讨论时,有八成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喜欢在课堂上参加小组讨论。

  从以上数量,可以看出,学生是希望在课堂上发表自己意见的,希望老师能够鼓励他们提问题,甚至允许他们提出不一致的意见。

  2、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最感兴趣的学科的科学;最不感兴趣的是语文。

  调查显示,有43.4%的学生对学习比较有兴趣,41.5%的明确表示有兴趣,但也有11.3%的认为是迫于家庭压力不得不学;最喜欢的科目依次是:科学、化学、体育、音乐、地理;而最不感兴趣科目是语文、政治、数学。在科学选项中,化学占35.5%这可能与该科目任课老师是班主任,该老师上课气氛活跃,而且又加上中间有一段课程是由实习老师上,学生感觉新鲜等因素有关;而作为最不受喜欢的语文,可能该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难以接受。

  3、约有一半学生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近四成的只有复习而无预习的习惯。

  调查表明,有45.2%的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为“听教师讲课”,选择“自习和作业”的`有23.3%,“自己预习,复习”的有16.4%。在阅读教科书方面,过半学生把教科书内容都仔细阅读,有35.2%的人只重看老师讲过的内容,而7.4%的人只听讲,很少看书;在碰到重要或疑难问题时,有83.9%的人会用笔划出来,或加上批注;只有不到2%的人很少这样。当问到他们是否会向老师及同学请教时,多半数人选择是,38.6%选有时是,64.3%的人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习惯自己采用不同方法去处理;总想听别人的看法的有10%;只有不到30%的人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有复习无预习习惯的学生最多,近四成;无预习及复习习惯的有11.5%;而制定每周或每天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的不到4%;大多数是有计划,但不按时进行;没有计划的有22.8%。

  在遇到的各种学习困难中:“对老师讲的内容不理解”,的占68.4%,然后依次为许多练习不会做,自己不会探究及得不到老师的指导,不知道怎么跟其他同学合作。而谈到通过上课的收获时,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有所收获,收获最大的是“我知道怎么学习了”,占27.3%,其次是“我喜欢学习了”占23.3%,往后是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以及“知道怎么与同学交流了”。

  由上面可以看出,从初中到高中,随着学的知识难度加大,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这个过渡阶段快点适应,在学习的疑惑中找到方向,增加学习的信心。

教育类实习报告范文2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也使得我对班上的一些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几个同学家庭相当困难,于是有人向我提议:在主题班会上为这些同学献爱心——为他们捐款。可是,经过我的再四考虑,我还是把他否定了。因为,为贫困生捐款献爱心动机非常好,可是这样做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没有了自尊,也就很难再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了。最终,我还是把班会主题敲定为一个十分时尚的主题——迎奥运。

  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跳舞等应有尽有,而且还组织一次辩论会。论题为:体育是否可以创造友谊。辩论中双方各执异词,辩论深刻到位。

  最近,我还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这样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呢?严重失真,近乎荒谬。其实,这仅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好,问题似乎就变得复杂了,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这些常识的学生,又怎能拥有完整的人生?这样的教育能被称作素质教育吗?

  此外在一些观摩课上,还常常呈现表演的风气。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其余同学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同学回答了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教师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弄虚作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从教师的高尚责任来看教师都不应该弄虚作假。而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

  2、针对学生所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应该科学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些。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儿女亲情里;爱就在柴米油盐中。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教育类实习报告范文3

  截至今日,为期近六周的实习宣告结束了。很不想去回忆,因为回忆意味着离弃,而我不舍得离开!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还是得收拾心情回到我的大学校园。回来了,就好好的为这段珍贵的时间留下点什么吧。

  教育实习,期待很久的事了,因为总感觉理论的东西没有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是不可能学会的,至少不能变得优秀。近六周的实习,经历了很多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工作以及课后交流活动,每天的事情虽然不是特别多,但对于新手来说每一样都很新鲜,也很有意义。

  考上师范大学并不是我的本意,我的初衷并不是当老师,我当年只是想做机械自动化方面的技术工作。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渐渐地认识到教育的价值,渐渐的喜欢上教育行业,教育也成了我的人生发展方向。而经过这次的实习,更加坚定了我的教育价值观和使命感,更加激发了我的激情和心态的转化,为以后正式投入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内在基础。

  我所在的实习学校是一所中等学校,学生成绩不是很好。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投入学校工作,视觉完全不一样,总的来说,所有工作都贯穿于怎样上好课和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两方面工作。现就具体工作分成四大板块总结如下:

  板块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因此要教出优秀的学生,得要有一名优秀的教师。从上课、批改作业以及平时交谈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为谁而学,即没有对学习形成一种目的性。个人认为要解决这种情况,就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优秀教师至少要做到懂得用以下三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第一种,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增强学习任务的趣味性是激发内部动机的有效策略之一。

  增强趣味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教师的努力使任务本身发生变化。同样的学习任务,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所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通过变化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这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备课上,教师要备好课就必须有丰富的课外阅历和学科前沿知识,在备课中把相关的内容进行灵活变化融合到课堂中去。

  (二)注意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学习任务越有趣越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在内容安排上,应包含学生容易识别的特征,例如在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和职业方面与读者相似的特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安排他们认为重要的生活事件,以及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轶事和例子。

  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请四位同学上台演示不同空气阻力对下落快慢的影响,这一举动不仅能够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重要的是狠狠的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从而使课堂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度过,师生双双为赢。

  第二种,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众多研究和生活经验均表明,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进而增加学生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恰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有效的赞扬应具备下列关键特征:

  1、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

  2、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

  3、表扬应真诚,体现教师对学生成就的关心;

  4、表扬应具有这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

  5、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心,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有关的能力。

  例如,我们班学生打扫的公共卫生区域是校门前面那块空地,这是一块关乎学校门面的空地,干净整洁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在上下班经过的时候往往会跟他们套近乎,表扬他们能够这么下功夫的为学校的门面付出自己的劳动。这样一来,他们就表现得很高兴,集体荣誉感也不声不息的得到了加强,还有也会喜欢上我这个老师,进而喜欢上我的课,达到一连串的连锁成效。

  第三种,进行归因训练

  教育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既然如此,教育也就可以通过主体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的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差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差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无助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从失望的状况中解脱出来。在对差生进行归因训练时,往往是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控的,是可以有意增加和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会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并极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功。这一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只要在学校,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后,教师随时都要准备着给学生正确的归因引导,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中强化学生的归因思维,进而实现人的内外兼修。

【教育类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教育类的实习报告02-11

教育类实习报告01-19

教育类的实习报告04-16

【热】教育类实习报告11-21

教育类实习报告【热】11-21

【热门】教育类实习报告11-21

【推荐】教育类实习报告11-21

教育类实习报告【热门】12-06

【精】教育类实习报告11-18

教育类实习报告【荐】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