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通用12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1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比较有限,但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这门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通过学习,我对中国文化的演变和传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这门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如孔子、孟子、老子等等。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此外,这门课程还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宗教。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等。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还了解到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京剧、中医、中国画等等。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我还了解到中国的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儒教等等。这些宗教信仰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国文化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总之,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2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不是很深,但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和演变过程。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变革,如春秋战国时期、汉唐时期、明清时期等等。这些历史事件和变革对中国文化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文学、艺术、伦理等等。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再次,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文学艺术。中国文化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包括诗词、小说、戏曲、绘画等等。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和价值,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最后,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宗教信仰。中国文化的宗教信仰源远流长,包括佛教、道教、儒教等等。这些宗教信仰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伦理、道德、哲学等等。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宗教信仰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总之,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我相信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3
自从我开始接触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逐步深化。我为这门课程所带来的启发和学习的乐趣所感动。
首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帮助我理解了文化的概念。我认识到,文化并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各种习俗和传统,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这种理解使我更好地把握了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通过学习,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为中国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而感到骄傲。我更加明白了,历史是如何塑造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如何影响未来。
此外,这门课程也让我更加了解中国的各种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我认识到,这些哲学思想是如何影响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又是如何塑造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
最后,我也开始对中国艺术和文学有了新的认识。我欣赏到中国文学的深厚底蕴和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我了解到,中国艺术不仅仅是绘画和书法,还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提升了我的思维水平。我更加明白,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不仅仅是学习其历史和艺术,更是理解其人民的思想和价值观。我深感这门课程的魅力,并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充满期待。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4
自我开始接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我对这门课程充满了期待和好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从传统节日到传统艺术,从风俗习惯到道德伦理,从诗词歌赋到思想哲学,每一方面都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在理解传统艺术时,我深深被书法、绘画、陶瓷等艺术形式的美感所吸引。在体验传统节日时,我感受到了家人团聚的温馨和和谐,理解了其背后的深远含义。
此外,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文化不仅包括诗词歌赋,还包括戏曲、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形式各异的文化表现方式,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画卷。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传统智慧的独特见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体验。它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智慧有了更深的敬仰和尊重。我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5
《中国文化概论》这个课程,给我的感受是,这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培养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爱好,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这门课令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和我国的文化特色。
在堂课上,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总是以一种独特的诙谐幽默的方式来为我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还经常为我们唱歌,给我们介绍全国各地的民歌。我觉得大学课堂就应该这样轻松而又欢快。对比现在的大学课堂,只知道学习专业知识,不懂得学生的.感受,压力大而又不风趣。总之,很喜欢老师的课,以后我做教师了,也要学着幽默一些。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还有各个民族的不同风貌和文化习俗,他们热爱欢歌热舞,待客热情。一首首当地民歌,一场场地道热舞,一次次欢快的聚会,都能够体现他们的风情万种。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6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非常有限,但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我第一次知道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而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我还学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等,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我还学习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底蕴。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也非常重要。中国文化还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也非常重要。此外,中国文化还注重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也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我认为,学习中国文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学习中国文化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总之,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底蕴。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7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对自己民族精神内核的了解应该是从这门课开始的。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课都有学习文言文,高中的历史教材也都有中国文化史的学习,但是总有一种感觉就是那些都是古代的东西,虽然内心深处为之感到骄傲,但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而进入大学之后这种距离感逐渐消失了,同时又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愧疚感:那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居然这么不懂中国;作为华夏族的人,居然这么不了解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是,越学文化,越感到自己没文化,于是每上一节课,内心的惶恐就增加一份,对于教中国文化的老师的崇拜也就越加一分。因为越感到自己没文化,越感到老师有文化。
中国文化是多元复杂的,但他是从不间断的向前发展的。正如学者们对中国文化特点的总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他的人文情怀。无论是占中国文化的主流的孔孟之道,还是影响深远的老庄哲学,他们探索的方向其实都是一种为人之道,探求的是如何做好一个人,做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孔子主张的“仁”,庄子探求的“逍遥”,都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做好君王,要对天下仁。做好社会中的一份子,要尚礼守纲伦。做好自己要达到逍遥之境,追求一种自由的人格。诸此种种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本体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的学派多为唯心学说,直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才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这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里追求内心修养,注重内心境界的提升,所以中国传统的道德感也是有心而生的,做人做事也会更多的追寻内心的道德感,而这种最高的境界便是“慎笃”。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人的评价是内向,我想 这种内向的性格应该和中国传统多为注重内在的探求有关系,而另一反面这种传统使得中国人极为智慧,含蓄,难以捉摸。这种内在的探求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生命自身的'认知和探求,这体现了极为鲜明的人文情怀。当然人文情怀最大的体现莫过于中国古代没有想西方那样遭受宗教神学的桎酷,没有想西方那样对上帝的超自然力量的绝对信仰。中国的信仰是多元化的,这些信仰有的并不那样坚定,但是只要对自己有益处的神就去拜,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生命的希冀。是一种极大的人文情怀的体现。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大的感受就是他太博杂,差异性很大,但是即使博杂,但是它们之间能够和平共处,体现了中国文化极大的包容性。我想如此磅礴的文化,就是穷极毕生之力,也难以了解得完。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他所传递的价值观是一种推动世界改变的力量,所以注重文化的发展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作为中国的大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应该是我们发自内心去做的。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8
原本以为《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会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可当我自己坐在课堂里感受武才娃为我们展现的中国文化精髓的时候,我发现这却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武老师通过很多经典的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告诉我们传统思想文化要发展就必须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做到议古论今。武才娃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也以此为宗旨来挖掘传统思想文化的真精神,突出其实际价值,尤其是针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作出深入的哲学思考和详尽的讲解,试图为我们这些年轻人的道德重建提供思想文化资源与凭借,以展现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文化的定义、以及文化与我们的关系、君臣之道、管理的真谛等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更加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就像武老师给我们讲的孔子思想的中心是仁,而仁的具体是忠恕。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何行仁、成仁?孔老夫子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道路:推己及人!仁道,作为人的素质,更多的'在于自修、自我约束,在行世中常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道,作为社会属性,更多的在于对道德、规则、法律的严肃传承和执行。激发我们现代人应该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整门课程中使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武老师告诉我
作为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9
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因此书中所述皆是当今权威之论证,而众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我个人认为文章很有可读性。尽管我在读第一遍时多少有些迷惑,但或许这也恰恰证明了文化内涵的一种深刻,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确实,姑且不谈读完后我对中国文化又多了多少了解,单是那种巨大的时间跨度就会让人忍不住在内心生出无尽的肃穆和庄严之感。用半年的时间读完千年的历史,恍惚中总感觉半年的时光就如同已过了千年。也许这种感觉并不奇怪,用一个半年用一双眼睛去见证中国人从上古到今日的千年文化史,怎会不令人慨然?其中点点滴滴记载了中国的辉煌,透射着历史中灿烂的光芒,也详述了中国千年文明中所走过的所有曲折的路,让人读来自然会感到几分沉重。
不难看出,同样沉重的是历史,是文化。然而,在一种浩瀚的沧桑感之后,其实我觉得更有必要去思考一下文化本身的内涵和它在人类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种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寄托和行为的指导,没有文化的民族应该是不会存在的,即使是有,也注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走到今天其实也同样面临着一场文化的抉择。中国人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该走向何方?在本书的末尾,本书的编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为中国新时代的文化指出了方向。然而抛开一种言论的说教以及思想上的控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推敲的。一种文化的真正走向或形成往往并不会因为一种貌似客观甚至超脱的语言解释而定型。它需要的是实践的考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的决定者是历史。
笔头落下上述文字之时,正听着那首小刚的《黄昏》,多少有种伤感,所以读史一定不能再听着伤感的音乐,否则那份慨叹足可令人窒息,因为人总是在不经意中把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际遇相结合,两相交映,便是一个沧桑的时代。由此我想到中国文化在今天发展的状况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影响。人们曾经把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定位为迷茫的一代,就是说这一部分人生活在一个古今文化碰撞,中西文化冲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波动与混乱,也就因此造就了一批思想波动混乱的人。这些人面临历史向前的滚滚大潮,在一种思想的多元但又不能彼此相安的状态中变得无所适从,也因此,这一代人又常被戏称为没有希望的一代,其实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些人由于文化的不定性,始终无法让自己找到一种让自己信服的文化价值系统,所以理想是模糊的,前途是模糊的,他们伴随着经济的超速膨胀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中国新时代文化的真正定型过程还远未结束,中国文化依旧任重道远。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文化处处透射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但细读这本中国千年文化史的终极目的绝非是去一味追索一种昔日的文明,去单纯重温昔日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历史的真正作用是告诉后来人,不要再走前人曾经走过的错误的路,或是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指导未来,因此文化始终与历史相融。
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感慨。我们可以在书卷中穿越时空,走过这历史的千年,不胜唏嘘。然而当曾经的八零后最终开始登上社会的舞台时,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百年,就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因为恰恰是无数的人生百年才凑成了历史的千年。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10
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培养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爱好,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里面的许多知识可以作为背景知识,对阅读其他书籍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这门课令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处的国家。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这门课让我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提出礼、仁观念,互为融合,礼是最完善的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仁是最完美的道德观念和品质。从修养的主体看,恭、宽、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为人庄重,就不致受到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受到大家的拥护;做人诚实就会得到任用;办事敏捷就会受到良好的效益;待人慈惠,给人好处,就能驱使用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论语》就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仁学思想有如下特点:
1、强调突出政治。这也是“家国同构”的必然反映。关心政治,这正是千百年来,众多文人穷独达兼的思想根源。
2、植根血缘基础。因此,仁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基础。是其两千多年来兴盛不衰的根源。
3、着眼伦理本位。发挥主体能力。强调主观精神,自身修养的发展,是重人轻神思想的表现。侧重抑制个体。这也是中国常讲的“大局”意识,与西方文明的群体民主和个体自由完全相左的,而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民族,依靠一种文化长期来具有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儒家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颇受瞩目,其侧重社会取向的价值观,富有伦理特色的政治观,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观,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在世界观方面,它是理性的;在人生目的方面,它是功利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方面,它是和谐的。凡此都与现代社会的观念有着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所以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儒家思想依然有其正面的价值和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挖掘它的积极面,对市场经济有着建设性作用,对现代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瘟神、财神等等,原本都起源于民间,后来被道教吸收成为道教的神灵并被贯上各种名号。这既是道教不断扩大影响的一种方式,也是它吸引群众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是说,道教把民间所信奉的神灵吸收进来,成为道教神仙体系中的一部分,反过来,道教再利用自己的'优势,将这些神灵又返回民间,进一步影响着民间的各种祭祀活动,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正是因为道教深深的切入民间老百姓的生活,道教才能影响如此广泛,才能如此深受民间喜爱。
除了民俗之外,道教对中华民族心理和性格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都在道教。”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得道为人生的最终目的,这种人生哲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道教徒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传统。历史上许多道教徒为了得道求道,自觉抛弃人世间的一切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甘于恬淡素朴的生活,安贫乐道,刻苦磨炼,主动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此外,道教思想主张宽容、谦让,虚怀若谷,反对自矜、自足、自大、自伐,反对骄傲自满,这种文化心理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道教使得国人形成了身重于物,自然无欲的人生观,虚静守中,守弱胜强的处世哲学。
与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不同,佛教刚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教原产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历史。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前六
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为两部分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转。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入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印度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的佛教。在中国文化上: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发展也是多方面的。第一,佛教与中国的思辨哲学相结合,而向学术化发展,对教义越研越精,引起了各个宗派的创立,也使佛教本身达到了高度繁荣。第二,佛教与中国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第三,佛教与中国人生理想相结合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宗教信仰摄入到艺术、文艺、科学、音乐等等,结合了中国的古典文化,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化,使古代人民有了信仰,利于改进不良的文化习俗,将佛教的大德大悲,慈善为怀的思想融入到文化教育里,利于社会道德文化的进步。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现代的食物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变化应接不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人为了生存变得麻木,渐渐缺少了人生的思考,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有人自杀,有人贪图利益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想佛教文化中的精髓利于我们更好地去思考人生,找回迷失的自我。佛教文化中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领悟,它对社会的价值作用很大,利于社会的稳定,利于社会的发展。佛家提倡仁慈,这也是现今社会最缺乏的东西。一切源于内心,心善则人善。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11
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虽然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几年,但是对中国文化这一概念其实并不十分明晰,这学期,通过把中国文化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来讲,我才有机会从更深的层次去接触和认识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概论课上,听老师讲的最多,最为深刻的就是佛家思想,每一次听课都让我感觉到自己认识的肤浅,钦佩先哲们的超脱与伟岸,每一次都让我们更进一步的理解中国文化的广袤,通过文字演进,书法艺术,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宗族文化的学习,真正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于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佛家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众生皆是佛,或者说有佛性。佛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既深且广:印度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产生很大的刺激和提升作用,使宗教的超越信仰开始补充、校正、融入以世俗主义为核心的本土传统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大量佛家名相与词汇,大大丰富了汉语语汇,融入我们日常用语,潜移默化地影响思维方式,比如:世界、实际、相对、绝对、觉悟、因缘、方便、解脱、彼岸、净土、平等、众生、现行、知识、唯心、慈悲、刹那、劫难,还有:口头禅、三生有幸、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六根清净、、花花世界、想入非非、一丝不挂、大千世界,等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学佛人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和明确的“断恶修善,成佛作祖”,希望成佛以后救度苦难的众生,让众生摆脱轮回,成佛正果,破迷开悟。佛家思想中因果报应、灵魂转世的信仰深
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善恶皆有报、一切皆缘分、随缘放下等等,也许我们并不能向达摩祖师一样经历苦行最后得以修成正果,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靠近静以修身,德以养性的境界,使自己不致迷失在当今信仰缺失的流亡中。
但是反观当下,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去模仿西方的文化传统,仿佛国外的都是先进的,都是科学的,不管有些国家、有些人是否愿意,中国文化或者说国学,都注定要成为21世纪乃至更长时期内人类所推崇的文化,就如同中国的崛起不可遏制一样。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传播这一理念,不仅将增加国人的自豪感,并且能提醒国人及时静下心,认真面对自己的文化,面对现实的纷纷扰扰,从中发现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理解所谓“中国特色的道路”的含义,也能从中找到个人未来的道路。 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12
这次要说的是《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这本书也是我们专业的专业书籍之一,如果作为同等学力的考生,这本书是加试科目之一。此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总体,它的总体特征、基本精神等。首先要澄清和说明的就是本书的“文化”概念,这个词是我们人类学和最重要概念了,内涵非常丰富,现如今以有一两百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了,所以首先要明晰的就是此书关于文化的定义是如何。广义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传承和实践着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组织方式及其产品。从这个定义来看,文化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此书也将文化分为三个方面: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但是从本书的论述结构来看,本书的内容其实采用的是更狭义的文化概念,更偏向与泰勒的经典定义:“文化是一个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所以本书诠释的中国文化是偏向于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信仰、道德观念等这类精神心理层面。首先说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是:农业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然后引申出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1、重伦理、倡导道德之上;
2、重和谐与融合;
3、重实际、追求稳定;
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以及礼制精神。需要解释或者说是和我原来观念不一样的.是这里说的中国的人本主义精神,看此书之前我从未将此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其实更重视集体观念,但是这里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始终围绕着人,重人事而轻鬼神,不像西方有个上帝高高在上,也有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关注百姓的人伦生活,从这几方面来看还是说得通的。
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偏重辩证思维、直觉思维和中和思维,价值取向偏向: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
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
3、物质和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
4、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说完总体特征,第二部分是为分论,为本书的主要环节,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主要源泉:儒、墨、道、法、兵以及佛家,还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学、审美教育、科技,内容广泛,其中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精髓也说得不错。呈各流派相互吸收借鉴的趋势,古人处不同的境遇或者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代表了不同的人生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追求功名利禄,需要积极进取的时候有儒家,遭遇失败或者需要退隐山林的时候有道家的清静无为;思考死亡、望及来生的时候有佛家。
第三部分算是从纵向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其中要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杨朱“不拔一毛”的个人主义,也有主张听从内心感觉的人文主义,无鬼神的唯物主义等,其实中国文化中各种观点和见解很多,只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了而已。然后中西文化的比较中也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如自然观方面: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好了,顺应自然,但这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主客部分混为一体,从而缺乏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动力;西方文化更偏向对自然的征服,自然与人类,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所以更容易发展起来科学精神。但在过度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今天,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又散发出了它的价值,这也是中西文化相互借鉴的价值。然后在思维方式上,中国文化更为强调“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这给中国人带来了人与物、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境界,但也由于缺乏两极对立的思想,不走极端,导致了对罪恶感与灾难的感悟认识不如西方深切,对美、善、光明的追求不如欧洲人执着。中国文学也悲情不深,寂寞感不强,悲剧都常以“大团圆”式结尾,诗歌乐章也少有突破平衡、悲喜双用的结局。西方两极对立带给我们的是无穷进展、执着追求的精神,但也有其弊端,所以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更显其价值。
看教材书籍就是内容丰富,观点非常繁多,因为它本来就是浓缩的文章和观点了,确实也不能在这区区一两千字就能详尽其妙处,只能尽量着其精彩之处以及新观点而论之。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学习心得12-12
电子商务概论学习心得(精选13篇)05-24
建筑概论实习报告01-15
专业概论心得体会05-02
学习艺术概论的心得体会06-07
管理学概论心得体会03-24
中国文化遗产导游词05-17
学习《教育心理学概论》的心得体会08-12
最新设计概论的心得体会总结优秀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