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

时间:2023-09-15 15:36:3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

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1

  昨天晚上,我和父母看完了《楚汉传奇》的最后两集。当看到韩信被吕后诱杀时,我的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看完后,我查阅史书后才得知,刘邦成就帝业后,七个异姓王被杀的被杀,逃跑的逃跑,造反的造反。可他们都是在楚汉之争中,为汉王立下赫战功的大功臣啊!有的人,就比如韩信,他的功劳谁也比不上,若不是他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汉王怎会取得最终的胜利!还有卢绾,从沛县就开始跟着刘邦,可最后眼见其他异姓王被杀,也只好逃到了匈奴。

  为了大汉基业,刘邦杀掉了与他患难与共的兄弟;为了自己,他和他们反目成仇。

  说到刘邦,就得提到项羽。在楚汉战争中,他可以说是出身最好的一个,也是最傻的一个。我为什么会说他傻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刚愎自用。

  范增是项羽的一个谋士,他曾多次给项羽献计,可项羽就是不听。鸿门宴上,范增让项羽杀掉刘邦,可他不予理睬。试想,若那里项羽杀了刘邦,就不会有后来的楚汉战争,历史就会被重新书写。后来,项羽开始不相信范增,范增忧郁成疾,最终病死。

  韩信也曾经是项羽的手下。若是项羽任用韩信,那么刘邦的势力也不会那样强大。

  不仅是范增,项羽身边的人给他的计策他若能认真听取,终了时也不会那么惨。

  一意孤行,固执己见,这是他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妇人之仁。

  项羽有许多次都可以杀掉刘邦,可他每一次都错失良机,声称不愿作这样的无耻之徒。在一次两军对峙的时候,他的一个将军把刘老太公抓到军前,架上一口油锅,说刘邦要是再不露面,就把他父亲给烹了。可刘邦一见,竟对项羽说,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给我爹烹了,别忘了到时候,分我一杯羮!嘿,项羽最后还是没那个胆儿,灰溜溜地放了刘老太公。

  可是别忘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别管他是靠什么方法取胜的,只要他胜了,他就是NO.1。项羽,不管他有多仁义,有多善良,后人看到的只是他的失败,没有人说他的仁爱之心。同样,刘邦赢了,人们只会说他当初是怎么用离间计、苦肉计击溃了项羽,人们只会说他果断、智慧,会任用贤才。“妇人之仁”,这也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输不起

  如果说前两条对于项羽来说,只是间接因素,那么这一点就是致命的了。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几十万汉军围攻,逃到了乌江边。有一个船夫愿载他回江东招兵买马,再与刘邦一战。可他却说,无颜见江东父老!然后就在乌江边自刎了,年仅31岁。他有什么无颜见的?谁没有失败过?刘邦败得不更惨?他才31岁呀!凭项羽的实力,他完全可以回到江东,训练兵马,与刘邦再战,一雪前耻,可他却选择了最无谓的牺牲。我们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破釜沉舟”、“多多益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战火已离我们远去,战场的喊杀声也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喟叹着当年的时光。

  合上书,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行字:

  公元前209年,秦亡。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

  公元9年,西汉,亡。

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2

  在家时是地痞无赖,上了芒砀山是草寇。成为沛公,可以说是刘邦登向皇帝宝座的第一步(尽管当时他连想都不敢想),沛公的“公”字说明刘邦已经不再是草根,起码从名称上不是了,而是一群人的主公。沛公的“沛”字则说明了刘邦的统治范围,也表明了刘邦作为一方主公的现实基础。无“沛”则无“公”,没有沛县,就做不了主公,当不了一方的山大王。雍齿反叛,沛县丢失,对刘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家可归,无“公”可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人最怕的不是不曾拥有,而是曾经拥有了又再度失去。面临着再度成为草寇的现实,刘邦在丢失沛县后有过愤怒,悲哀、失望,甚至差点绝望。在大秦将亡,各路英豪并起的这段波澜壮阔历史中,当时连作为群雄逐鹿中的“群雄”之一都没资格的刘邦遇到个人事业挫败,对于其个人而言是天崩地坼,而在整个“国际”格局中,刘邦几乎可以看成是大浪淘沙中一颗最不起眼的砂石。

  刘邦是不幸的,因为他在事业刚刚有点起色的时候就遭到下属的背叛。被自己下属抛弃,本身就是悲哀的;而被自己信任的人(刘邦留雍齿守沛县,说明当时还是信任雍齿)抛弃,则会在悲哀的同时添上一份耻辱。然而刘邦又是幸运的,因为刘邦具备当时很多人不具备的高情商。纵览刘邦整个一生,高情商表现为诸多方面,如知人善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灵活机动;为了“里子”牺牲“面子”等等。在和雍齿的这场缠斗中,刘邦的高情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沛县能够失而复得得益于刘邦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凡是。一个中心即杀雍齿,夺沛县。两个凡是则指:凡是能够帮他夺回沛县的事,他都可以干而不问底线;凡是能够帮他都夺回沛县的人,他都可以求而不论是否受辱。可以说,在夺回沛县的过程中,刘邦时时刻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凡是。

  到处求援,投向景驹。刘邦刚出了这个念头,萧何就有些疑虑,毕竟景驹此人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而且世上哪有什么白送的午餐?说不准是送走了雍齿这个狼,迎来景驹这个虎?刘邦则不以为然,借兵虽然不能确定将来的是祸还是福,但是不借兵则确保现在会得祸。毕竟,现实是雍齿夺了沛县。

  景驹已死,顺手牵羊。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刚想找个靠山,靠山就倒了。在刘邦兴冲冲的走到景驹处时,却得到消息景驹被打死了。这消息对刘邦来说起码不是好消息吧,原先还有个借兵的假想帮手,现在却没了,还得重新找。但是刘邦聪明就聪明在减去了重新找靠山的麻烦,刘邦始终抓住中心即借兵不是目的,夺回沛县才是目的。既然景驹已死,正好想打死景驹的人借!这也是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的第一次正面接触。尽管当时差距之大的让人难以接受。作为见面礼,刘邦还出人意料的称自己是来打景驹的`,首先就让项羽集团对其没有敌意。

  求同存异,拉拢项羽。项羽是楚人,刘邦自己也是楚人,而雍齿则投靠了魏王。刘邦三两句话,就把自己和雍齿的个人矛盾上升为楚魏两大集团的矛盾,这完全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项羽毕竟是项羽,年轻气盛,被人嘲笑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嘲笑般的和刘邦讨价还价还让他住马厩。这等耻辱让刘邦手下不堪忍受,而刘邦则忍下来了。毕竟他知道他要的是什么。

  也许刘邦在被歧视的时候,心中想的是:面子算什么?那玩意能当饭吃?

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3

  在那个叱咤风云的秦末乱世,群雄峰起,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首先打出了反秦的旗号,并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十分的带劲,于是群雄响应,浩浩荡荡的反秦斗争开始了。

  秦灭六国时,楚怀王最冤,楚国灭亡时,大将军项燕说出了那句预言(也是咒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地自古以来民风彪悍,其他地方鲜有与之匹敌的。这个时候,项梁看到了光复楚国的时机,于是项梁遂起兵造反,侄子项羽也跟着项梁造反了,项羽力能抗鼎,一生自负天下无敌,天下莫敢于之争,他曾对着秦始皇的车队曾经说过:彼可取而代之,听!这是多么牛逼的志向啊!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他可以成为称霸一方的诸侯,却无法成为真正的天子,这恐怕绝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不久,项梁轻敌战死,项羽成为军中主帅,掌握了军中大全,他痛恨秦人,新仇旧恨加起来使得他成为一个跃跃欲试的“暴发户”,终于有一天他爆发了,巨鹿之战中,他命令军中将士只得带三日口粮,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

  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楚军士兵进攻是死,后退也是死,不如进攻而死,至少死的`悲壮,于是乎,向死而生的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个个爆发了战斗力,所向披靡,横扫战场,秦军大败,秦将章邯等人见秦朝大势已去,遂顺应天意,投降了楚军;项羽赢得不那么愉快,没有在战争中斩杀所以秦军,而却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现在又要管他们二十万秦军的饭,于是决定将二十万秦军活埋坑杀;古语有云:杀降不祥!既然敌人已经投降了,你还去杀他,这显然是不义的,以后谁还敢投降你,不投降是死,投降也是个死还让不让人活了。于是,从那个时候起,项羽逐渐失去人心;鸿门宴上,项羽念及旧情,未杀刘邦,放虎归山,史书曾多次描写这一情结,都言:项羽刚愎自用,不纳范增忠言;是啊!当时霸王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啊,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巨鹿之战名震天下,天下谁人可与我匹敌?噫吁嚱!我雄武兮大楚强,由于痛恨秦朝,他反对郡县制,仍然选择淘汰的分封制;他讨厌嬴政创立的皇帝称号,自称为西楚霸王,他厌恶秦地,退出关中,选择以彭城作为自己的都城,建立西楚政权,他的心里只有大楚!当是时,霸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是当时天下的霸主,司马迁写他进入本纪可谓名副其实。

  分封制之所以被后世历代君主禁用,就是因为分封的诸王手握兵权,对中央政府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分封一年以后,巴蜀一带的刘邦听从萧何建议,大胆起用无名小卒韩信,拜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占关中,俯视中原,这些霸王都知道,韩信在他眼里算什么东西!霸王快意恩仇,恩仇必报,他从不喜欢用偷袭的方法去攻打敌军,他喜欢用正面强攻的方法,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击败敌人获取胜利,赢得坦坦荡荡,老子心里舒服。

  楚汉战争最后一年,霸王意气用尽,最终兵败生死;作为一个通读史书的人来说,我十分佩服项羽,哪怕他最后失去天下,反观刘邦,虽然打败了项羽,得到了天下,但我感觉他就是小人一个,精通厚黑之术,脸皮十分之厚,项羽是英雄豪杰,旷古绝世;我虽然鄙夷刘邦,但仍然承认他的功绩,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4

  现在,由高希希执导,投资近两亿的电视剧《楚汉传奇》已经在热拍,这显然是明年电视剧坛的一件大事。但是,由于该剧的导演高希希所犯的致命错误,将注定了该剧将又是继新版《红楼梦》后的一部大型烂剧。

  和当年的李少红一样,高希希这次又犯了不尊重观众的老毛病。完全想当然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观众,具体来说就是选择演员上的巨大失误。

  首先作为刘邦来说,高希希竟然选择了文气十足的陈道明。儒雅有余,霸气,草莽气明显欠缺的陈道明扮演张良倒是十分对路,但要扮演一代枭雄刘邦显然过于单薄。相反,到是剧中另一位演员孙海英十分适合这个角色。

  不过陈道明毕竟是一个老演员,多少会借助演技来弥补自己气质上的不足。但是,选择何润东来扮演项羽,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何润东无疑是一个气质非常鲜明的演员,但由于其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原因,整个人气质过于单薄,因此虽然年过三十,但仍旧是情场情种、莽撞愤青、街头不良少年的混合体,完全跳不出一般青春偶像剧的层面,总之,青涩依旧。

  也许有人会说,就算是这样,毕竟何润东有着大批粉丝,有了他就能保证收视率。再说,谁见过历史上真实的项羽是什么样?!

  的确,这个理由非常充分,而且我们的高希希导演显然也就是为了讨好青年观众而选择了何润东。但是,就像所有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主一样,往往过于自信,但是却没想到的是,客观规律,或者说艺术创作规律是不可能迁就你的,你违反了规律多少,那也就会反过来等着遭受规律相同,甚至是成倍的惩罚。

  大凡懂点艺术的人都知道,在艺术创作中,有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律,那就是“英雄从来都是他的`对手造就的”。要塑造一个英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给他安排相同量级的对手。要是武松打的不是虎而是狗,鲁智深不是用手而是用刀杀的镇关西,李逵劫的不是法场而是婚礼,周瑜打败的不是曹操而是山贼,诸葛亮空城计骗的只是蒋干,

  那这帮英雄也根本就不是英雄了。我们的确不知道历史上的刘邦和项羽长什么样,但把老辣的陈道明和青涩的何润东放在一起,就像是让泰森来对付周星驰一样,就是小学生也看得出,那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这个错误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这部剧没有任何戏剧张力可言,说得直白点,这部剧没看头。原因很简单,两个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交锋没有悬念可言,从一开始胜负早就一目了然。同时,观众还会抱怨,既然是收拾这么一个傻乎乎的街头小玩闹,用得着我们的陈道明先生,还有他手下的那帮同志费那么大的劲嘛!而就是到了最后项羽乌江自刎,观众的反应是,这小子总算死了。项羽那种激荡至今的英雄豪气不但荡然无存。而且坚持到最后的观众还会质疑,既然项羽是这个一个小愤青,他怎么会一战将秦军主力摧毁,并又一次次地将刘邦打得头盔卸甲,并号称西楚霸王?

  总之,正是因为高希希在主要角色项羽扮演者上的失误,将彻底导致该剧水准大跌,最终一败涂地的命运。不管它当时如何喧嚣一时,最终将和新版《红楼梦》一样,成为有一部超级烂剧而草草收场。

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5

  满汉全席是烧、涮、扒、炸、炒、熘、烤等都不可缺,据说上菜起码一百单八种,分三天吃完。看《楚汉传奇》,想起这道大菜,八十集的史诗跨度,英雄美人的大气设置,让这道千古盛宴显得既细皮嫩肉又恢宏磅礴。

  掌勺的是高希希和沈严。高大厨有《新三国》做“抵押”,此番出手,自然不凡。事实也证明了这点,老夫有幸在开播前提早看了,无论文臣武将的场面戏,还是美女美女美女美女的养眼戏,皆是部水准之上的作品。即便很多画面类似《新三国》,我想除了多是时代相差不远的缘故,更多还是有一半主演都来自《新三国》。看来高大厨还是蛮念旧的。送杯叫做兄弟的酒,cheers。据说因为陈道明同志的原因,高大厨又找来了另一个技术精湛的沈严沈大厨。沈大厨经过《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和《手机》等剧历练,如今已是一线电视剧导演,这回在片中加入的各种调料,无不跟他以往作品接地气的特点有延续。这么算起来,俩大厨配合地还蛮相得益彰,菜香不香,其实已经差不多闻到味了。

  我其实真不是“交口”,看完后发自内心觉得蛮好,还跟同行的兄弟论及导演手法、演员表演等等问题,大家不约而同,对这部剧提出了真心的看法:这是部不丢份的戏,是道硬菜,美味又饱肚子。

  自然说到了最大的主角陈道明。他是镇得住场子的。话说当下中国演员里,能演这个角色的',从小混混时期到帝国霸业,从头到尾下来不怯场的,有几个呢?陈道明估计是最合适的。他没有辜负期待。即便开场表现刘邦流氓混混的状态有些刻意,有些过,但一旦进入他的“频道”,那还真是觉得陈道明就是刘邦。一个打着陈道明标签的刘邦,一个高希希电视剧里的刘邦。他不再是各种鸿门宴电影里的片段式的呈现,不再呓语着回忆年轻过往,他是义气的市井无赖大哥,他又为达目的连喜欢的人都可抛却,他还在地痞的岁月里就表露出了对权力的无限迷恋,这样一个刘邦和陈道明的结合体,是这道“满汉全席”的主菜,来馆子里吃的,有一半冲着这道菜,嚼一口,干脆,有味道,那再大口嚼,热上一壶酒,对着只能从史书中追寻还原的茫茫英雄一饮而尽,爽快啊。

  然而陈道明还是太有气场,举手投足间就有着王者之风。我猜测那会儿的刘邦应该没这样的气度。而让跟高希希合作过的何润东来演项羽,其实是一次冒险。因为这样的期待,看到后,反而觉得还行。何润东的肌肉真是太有范儿了,估计姑娘们爱死了吧。就像跟着最大主菜的,一定还有辅助的主菜,无数不同情调的人,就喜欢挑这样的菜,你没办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还有秦岚演的吕雉,其实我并没多少感觉,可能看过《王的盛宴》里她扮丑的妆容过于深刻了。我对李依晓演的虞姬倒是蛮深刻,那回眸一笑,那梨花带雨,那柔弱腰肢,真真的“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美人是楚汉相争必须的话题,他们是下酒菜。没有下酒菜,只有主菜,没劲。这酒好喝,这酒喝的时间长,跟下酒菜好,有太大关系。

  配乐有点过,幸亏台词接地气,转移了些许转移力。接地气的台词配上这些花椒大料,就成了属于咱老百姓的满汉全席。按一下遥控器,就沉浸在任我评说的楚河汉界了。

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6

  既然号称史上最贵电视剧,高达2.4亿的巨额预算当然有理由让《楚汉传奇》呈现出不同凡响的古战争奇观,千军万马的鏖战,盘根错节的枭雄博弈,场面上的功夫在国内荧屏无出左右。同样在意料之中,不只有钱而且有才的高希希导演给观众打造了一条通向历史的捷径,用细腻得近乎暧昧的手法,揭开了核心人物刘邦既传奇又通俗的一生,上马可以纵横四海平天下,下马可以游戏人间耍无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人物描写,加之陈道明的传神演绎,一举突破了以往历史剧非正史即戏说的`处理方式,打造出这部远可瞻观近可亵玩的历史传奇剧。

  楚汉题材近两年来在国内影视圈热得发烫,一般都是在比较成形的经典段落上做文章,对缺少细节考证的刘项联手灭秦一段鲜有触及,《楚汉传奇》则以连绵80集的浩大篇章,非常完整的把这一段历史都搬上了荧屏。当故事从楚将项燕自刎开启,他的孙子项羽只是二十岁刚出头的初生牛犊,狂野有余,心智未足,刘邦则只是大秦治下一名泗水亭长,整日拉帮结伙,胡闹乡里,他们如何能在乱世中迅速崛起,在短短几年内从一文不名发展成顶级军阀,一边是高富帅的复兴路,一边是平民的发迹史,剧中都有详尽的演义。

  《楚汉传奇》的开局便极为迷人,第一集中刘邦误打官差使出美人计,在地方官萧何、一众死党、官差之间的左右逢源,与开酒馆的寡妇曹氏的情感纠葛,陈道明表演得游刃有余且极富谐趣,充分挖掘出了历史剧的另一种魅力。随着视野逐渐扩大至整个秦末乱世,该剧在第三集之后风格越来越大气,战争场面越演越烈,却仍然紧扣人物的情感起伏,刘邦在爱情与婚姻、信义与天下之间的取舍和平衡,始终如现代情感剧一般能让即便不熟悉历史的观众也能感同身受,心生共鸣。

  剧中另一位核心人物项羽则明显有偶像剧的特质,作为已经被历史定型的一代豪强,何润东版项羽虽没有太多微妙的变化,但他的热血、神勇和自命不凡,都很对青年级别粉丝观众的胃口。除此之外,无论吕后、曹氏、戚夫人、虞姬等女角,韩信、萧何、张良、范增等楚汉群杰,还是秦二世、赵高、李斯等重要角色,一律性格清晰、作用明确。

  人物活了,历史也就活了,关于人物与历史的关系,《楚汉传奇》处理得极为恰当,也由此表现出了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剧中的历史时空、战争风云,都只是华丽的布景,人物才是历史的主角,而不是被符号化的木偶。通过对人物的事件和情感的相互推进,剧中出现了许多精彩的桥段,特别是刘邦娶吕后、弃曹氏,与夏侯婴殴斗,等等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给人物赋予了丰沛的生命力,反之,鲜活的人物也激活了尘封的历史。

  因此说,《楚汉传奇》最大的成功就是真正把历史落实到了人物上,从而大大提升了历史剧的娱乐性。历史本身已经是如此沉重,再摆出一副老学究的姿态谁能爱看?影视剧的根本功能就是娱乐,只要不篡改历史事实,又何必一定要之乎者也、照本宣科,从《新三国》到这部《楚汉传奇》,总是求新求变的高希希又一次走在了绝大多数同行的前面。

【看楚汉传奇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兔侠传奇》观后感04-24

观看纳尼亚传奇影片的观后感09-09

崂山仰口传奇美文06-23

小小花根,缔造生命传奇美文06-22

看《石娃》观后感04-15

《兵猴传奇》读书日记300字(精选3篇)06-20

看逃出生天观后感06-07

看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1-29

看科技展的观后感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