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劳动心得体会

时间:2023-10-30 15:38:1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德育劳动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劳动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劳动心得体会

德育劳动心得体会1

  时光飞逝,转眼一学期又已结束,而在这一学期里我又一次实实在在的到了教学工作的艰辛与琐碎,特别是德育工作,让我感触颇深。

  一、德育人文价值的意义

  道德的人文价值是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他人为宗旨,学校和教师用人文的方式去对待学生、关怀他们、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上、思想上都能得到理解和表达,思维不再受到约束;人文化的教育,就是通过老师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关心学生,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道德方面的意识,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效率,使得学校成为学生思维积极发展的地方。德育的人文价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二、目前生德育人文价值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德育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作为德育人文价值中的引导者,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的人文价值素养要高,对学生进行积极乐观向上的引导。如果教师的人文价值素养出现偏差,就会给学生灌输错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创造力。只有德育老师给学生做榜样,才能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给学生们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德育过程中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否提高没有足够重视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明白和了解,传统的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并没有从本质上让学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学生这个主体的"人文素质养培养,实际德育过程中,大多都是空洞的理论,没有实际支撑,大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透彻。在追求德育课程数量的时候,没能从根本上让学生理解接受道德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作用。

  三、提高大学德育人文价值的方法

  (一)创造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

  目前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而党的*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创建人文气息浓厚的学习环境,教师做到以人文本,尊重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经常和学生探讨一些关于道德教育的方式和观点,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将道德教育人文关怀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灌输,如教师可以在每周班会的时候和学生进行探讨自己身边发生的道德问题,身边的好人好事,共同分享出来[2]。

  (二)加强学校网络的道德宣传力度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但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信息。学校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大网络德育宣传力度,利用网络这个*台和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互动。学校也可以建立德育人文教育网上室,通过网站向学生灌输德育方面的理念,可以做到随时沟通,还可以和家长进行相关的交流。加强德育工作者网络的素质,实现道德案例等资源共享的同时,培养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让他们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升他们对道德的思考。

  (三)注重德育过程中对人文价值的强化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学生的思想脉搏,所以教师应在德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了传统德育的灌输模式,让学生处在道德问题中,不断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拓展他们的道德思维。道德教育的人文价值,就是摒弃传统的单向传输方式,教师和学生换位思考,不断地深化学生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3]。而且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引导,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道德情操,并形成自觉道德行为。

  四、结束语

  学校通过将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快速发展的社会的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在生活中的无限潜能和创造力。

德育劳动心得体会2

  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它的重要性早被教育界乃全世界所熟知。常言道:“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劣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这其中就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是一个伦理性的整体结构,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价值可能性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只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这种可能性,对学生的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便是德育的意义所在。下面我从学校教育的伦理性出发,谈几点小学生的德育特点。

  一、超越性

  学校道德教育是指向求教育者发展的可能性的。它存在的价值就是引道求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走向更为丰富的道德可能性。不断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也就是在教育的价值引导中,学生不断地在道德理解、道德判断能力、道德经验、道德智慧、德性品质各个方面获得更新和发展。学校教育具有了超越性,才能够引导学生实现价值的可能性。

  学校道德教育之所以具有超越性,是因为学校道德教育建立在追求善的价值的基础上的,建立在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理想上。作为建构美德的价值引导,学校教育各个方面都渗透着人类的价值和理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建构美德的价值引导,德育指向必须有所超越。小学生单纯、幼稚、天真无邪,学校教育是他们获得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道德理想的理解等间接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能力与实践性的发展,只有在学校通过系统教育才能系统地获得。可以说,在学校所获得的道德发展对个人终身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追求都具有影响。因此,德育教育应该紧扣时代主题,努力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生活价值理想,从更广、更丰富的层面帮助他们建构道德精神;引导他们走向发展,走向创造,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党中央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这就意味着德育是指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具有超越性的本质。同时也意味着,教育要努力为未来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改变社会现状,推进社会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实现对现有社会和现实人的超越。因此,德育不仅要关注现实的存在,更要关照人们未来面对的问题。人不会满足现状,社会也不会维持现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发展表现为一种世界范围的广泛竞争,反映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如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变更性、竞争性、发展性,使每一个人随时都面临着多种选择、多种风险和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实际问题,人们需要消除对未来发展的困惑,避免挫折和失败。德育必须对人们的发展进行引导,进行符合规律的预测、预防和指导,帮助人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种预测、预防在现代社会是越来越重要。可见,德育也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和人们的主体性的增强,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德育只有紧扣时代主题,大力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德育才能显示其时代特征,体现其超越性的本质属性。如果德育不能实现人和社会对现存状况的超越,仅仅是维持现状现实社会秩序和人们现有思想水平的手段,那么,德育就会逐渐陷于保守,无所作为。德育不仅为过去、现在所决定,更为未来所决定。因此,学校在构建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时,确定了与各个年级品质培养相呼应的具体目标来帮助引导学生建立和实现道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道德教育中总是以应有或理想的境界、社会和人,在道德目标的追求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某种必要的张力”(《德育社会学》一书)。如此,学校道德教育具有了超越性,就有可能引导学生实现价值可能性。因此,具有了超越性的道德教育是合目的的道德教育。

  二、引导性

  学校道德教育是道德价值的引导和个人德性追求的自主活动的结合。引导性意味着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建立在求教育者的自主性上。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他律”为“自律”的时候,学生内部活动才能被启动,其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正如陶西平同志所说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内驱力,由此推动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形成各种良好的素质。”

  而这良好的素质形成,需要教师平常对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引导。从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特点看,低年级甚至中年级的儿童,其道德行为多半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或仿效他人的情况下实现的。到了高年纪,其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才日益明显地发展起来。所以,良好的习惯不可能靠自发形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同时,还要明确,习惯是一种定势,不良习惯一旦养成便难以改变。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诸多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某种神经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对于人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在高度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小学生开始就应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从生活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的道德理解、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自我构建。

  如我们在创设各种德育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正确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方法论等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研究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核心,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环境和恰当的教育方式,以此来引导和激发儿童自我教育的动机,促进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以此获得“变他律为自律”。这样让学生逐步地从自主的生活实践中,从自己的道德体验中,获得自我超越,获得在多元价值中选择自我的价值定向,从而自主地培养自己的德行品质。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德育外在环境的发展变化,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更新观念,教育的思路和手段也应相应地发生变化,要从长远的发展观、社会观来正视自己的教育对象,不负教育的光荣使命。我们的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成为社会人。一个人走上社会无论是环境的适应,还是知识技能的获得,抑或事业的成功,都靠自己的拼搏,即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而他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如何与他自身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他的综合素质如何,又以自我能力相关,自我教育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其生存和发展能力就越强。所以,只有从小学生开始积极引导和培养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人成长的需要。

  三、指向性

  学校教育是一个伦理性的整体结构,无论是学校课程,管理实践和学校所营造的精神环境等,都具有价值的意蕴。对学生道德发展而言,它们都是具有互动性的教育意义结构。学校教育在整体上以人类社会的崇高价值作为建构教育目标、安排教育内容、筹划和开展学校教育各种活动、美化教育环境的价值基础,并且把这些崇高价值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学校教育作为伦理性的整体,意味着学校教育在实践中具有价值指向性。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具有道德教育意义,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构成价值影响,即学校教育各个方面均包含着道德教育,教师在创设德育的各种途径中会有一定的指向性。如:教育引导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练习和考试,这是诚信教育;上课不迟到早退,这是守时教育;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这是自律守纪教育;学会倾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这是尊重教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是合作教育。

  还有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团队活动等等,对学生都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都将促进学生道德精神的成长。其实,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上,他都能充分利用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如:作文课,班会等活动,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逐渐由现象到本质,由依赖别人评价到自我评价,由片面到全面发展。他有时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个目光,或一种批评和一个预期的惩罚等,都是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定向控制和改造,最终形成预期的行为习惯,他德育指向都十分明显。当学生在获得一定道德成长的良好状态下,就会自然朝着道德的指向发展,最终形成预期的行为习惯。

  因此,我们学校教育要形成一致的、有效的、正确的道德教育途径,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意向、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情感和正确的情感定向。通过认知体验,把德育内容带进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理解价值,体验价值,力行价值,实现道德行为。

  此外,对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适当进行伦理反思。因为学校教育是伦理性的社会实践,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是进行价值评价的对象,评价它们是否是贴近现实的道德生活的,是否是合理的,是否是合道德的,是否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而正确的道德教育,是否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有积极影响。如此,让道德都在现实生活和具体人生的反思基础上的提升,这种提升是以道德的可能性为指向,因为可能性意味着对道德现实性的进一步建构,意味着在更高、更广、更丰富的层面建构道德精神。

  四,实践性

  学校道德教育虽然是在学校里组织进行的,是通过道德教育的内容、手段、方法和情境实施的,但是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及其经验而产生作用的。因为道德表现在日常行为中,它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的具体的生活所包含的,也是指向具体的生活的。道德的学习与发展也是在生活的实践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道德教育是无意义的,也是无效果的。如此说来,学校的道德教育总是以关怀学生的现实的生活为价值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就意味着学校在价值引导的基础上,通过系列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儿童品德的由“知”到“行”这一目的。如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和各种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从中开拓了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形成学生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道德关怀意识。因此,好的道德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是必然地与生活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是道德教育实践的含义所在。

  其次,再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年龄来讲,他们是儿童。儿童在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许多错误概念或糊涂观念。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要讲空洞的道理和抽象的概念,而是在进行通俗的说理和评价促进小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积极情感色彩的.体验。当学生从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按一定的道德要求行为给集体、别人带来好处,得到舆论的好评的体验时,他们才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育者的道德要求的正确性,从而加强继续执行这些要求的坚定性与热望。

  其三,随着德育外在环境的发展变化,德育手段也应相应变化。如果学校仅仅利用各种手段奖惩、约束儿童的生活中的行为,那么就把道德教育变成了道德控制。这种道德教育不但不能培养儿童的道德自主性和道德判断能力,反而把儿童训练成唯唯诺诺的服从者。如此缺乏生活实践性,我们学校道德教育仅仅成为道德灌输和道德管制,容易失去道德教育的实效。而在学校教育里一切会被认为是绝对适当必要的。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了,而是严格的道德监督。儿童是小心的生活在伦理之中,根本无从谈起道德的自主发展。他们一旦走出学校,那些道德戒律的作用便不大或无用了。而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心理环境的变化。学校作为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学校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手段也要发生变化。如:在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我们可以积极开展“重在实践,体验过程”的课题研讨活动,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如此充分的发现、利用学校内部及其周边社区的各种社会自然环境等德育资源,积极的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在学校接受有关德育信息的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切身体验,真正对教育者所传送的品德内容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有所内化,将外在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品德言行。

  我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我们应广开思路,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不断地练习,使许多道德行为形成牢固的习惯;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综合以上德育的几个特点的阐述,说明学校道德教育如果离开了学校教育各个方面的作为伦理性结构的协同影响,就不能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形成有效的价值引导;同时也说明学校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组织开展的道德教育课程和道德教育活动,而是贯穿于教育的一切方面。为此我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要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引领下,高屋建瓴。努力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良好环境,即创造出以人为目的的,基于个性的自主、自由、自律、自觉而展开的教育活动,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展开教育与个性的交往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个体德性的养成和对美善生活的追求,从而建构最佳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

德育劳动心得体会3

  德,何为德?古人常曰:止学至善为德。

  作为一名90后,从小便接触Internet,Email,phone等21世纪的产物。数字世界于我们已经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了。比起直接的与人交流,我们更擅长使用MSN等电子通讯工具。因此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往往会有疏忽,以至于留下不会以德待人,以德自处的映像。因此,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映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一切良好的品德都是建立在爱上。学会爱每一个爱你的人,你就走出了道德的第一步。

  爱,对于人类不是一种遭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周国平说,当一个人类爱上他人时,他才是人类。否则,他只是一个高级生物。那么如何让别人知道,你是爱他的?关怀。关怀是爱的.基础表现。当父母会家时,递上一杯茶,是关怀;当朋友遇上哭泣时,递上一张纸巾,是关怀;当路人摔倒时,给予一声问候,是关怀。关怀是爱的体现,爱并不内敏。

  诚信,是道德的第二步。信用,只占心灵的一角落,却能让你拥有整个世界。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交为智。人与人的相处不过时一个“诚”字。却让许多人觉得万分困难。其实,始终用善感的心灵去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就是诚信。

  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简单。只要做到以上两步,你就基本迈向道德之路了。

德育劳动心得体会4

  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少年,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后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年级同志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三自"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近年来,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九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只要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

  将德育工作做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长时间的坚持。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也就将德育工作做好了

德育劳动心得体会5

  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进行梳理和反思,就会发现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忽视以学生为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的需要,忽视学生的利益需求,缺乏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人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无论从实践出发、还是理论思考都需要有新的思维和新的视角才能推进道德教育创新,进一步推动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提升道德教育效果。

一、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主体论,强化学生的自律精神

  主体,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认识的对象性。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指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有作为主体去独立地完成某一个工作任务的意愿,能够自己寻求完成这一任务的途径和找到解决这一任务的方法、技能,这种意愿与方法、技能的统一叫做主体性。主体性问题反映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规律,即知识技能、道德观点、信念都不可能是外部交给学生的,而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投人力量,积极活动才能获得。

  马克思指出:“道德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原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第1卷人类精神的自律是自我主体的发生机制,道德是为人而存在的,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尊重个体的自律和自由。道德是社会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教育是以实现人自身的完美和幸福为目的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高校的道德教育强调个人从属于集体,从属于社会,从属于国家,主要以道德秩序和道德准则来规范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有时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在形式上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管制,推行一体化秩序的道德约束;在评价上,奖惩成为支配个人行为的外在统治力量,遏制了个人道德主体性。限制人的全面发展,忽视个人的权利,容易使学生产生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知行脱节的现象,这种道德的外在强迫、忽视主体对道德的自主选择和判断,难以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展开和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道德是人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特殊动力,它既有发展人自由的一面,又有约束人的一面,它反映了主观和客观,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主体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包括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的对象化活动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道德教育应该在弘扬主体性基础上,实现双方的统一。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从主体性意义讲是受教育者对自身发展的改造,这种改造是通过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能动作用而实现统一的过程。即教育者要使道德教育成为主体的要求,使道德教育过程成为映现自我、确证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过程,完成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投射。这种投射在受教育主体通过实践的渗透和自身的融合成为主体的存在,成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客体主体化表现为主体对道德规范的选择和实践。道德规范一旦完成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则成为人发展的动力源。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表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关系(互为主客体关系)。道德教育的过程是通过两个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实现的,因此,无论是从内容或目的出发,都应该强调平等主体双方的理解、移情和互动;道德教育关注人生的意义、价值、人与人之间关系等精神存在,把握的是一种意义世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主体精神和健康心理的塑造,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对方、在相互的理解接纳中承认并保持各自独立性和完整性,进而实现道德主体的自律。

  二、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需要论,提升学生的摇要层次需要,指个人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即对事和物的欲望和要求,它是客观需要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在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积极的活动中产生的。

  在道德教育中,一直有“崇高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等终极价值目标的设定,忽视了从实际、从主体需要出发道德教育的空洞说教与现实生活中道德行为的脱节,成为道德教育的误区。追求道德理想就意味着要做一位“完人”,做“完人”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方向,道德变成人们企盼但难以实现的目标。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曾这样讲过:人的全部行为可以用存在着的三种“内驱力”理解,即利己主义、恶意和同情。美国学者马斯洛在《人的激励理论》一书中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他的分析中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在生理需要中产生的、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人的生理需要满足越充分,道德需要越多,反之,道德需要越少。伦理道德是所有追求自身的最大幸福与利益的行为规则,是人们追求幸福快乐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很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页)个体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满足自身的各种生理心理的需要,就要了解社会运行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个体只有在掌握了社会规则并遵守时,才能被社会认同实现个人的需要。道德一开始在个体生活中出现具有工具性的意义,是个体实现利益,满足需要的手段,当个体把道德作为一种手段来思考和应用时,道德主体处于他律阶段,是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必经阶段。此时,个体道德行为并不是为了道德而做出的,而是为满足个体利益的需要。伴随着个体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的发展,个体道德需要日益强化和理性化逐步从他律阶段走向自律。因此,个体道德需要对于道德的发生和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个体道德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个体首先从自身出发,从自己利益出发决定对客观事物的取舍,个体是否遵守有关的道德法则,遵守的程度,取决于个体从需要出发做出的道德抉择。

  个体道德需要不是先天的,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个体道德需要本质上是社会对其药束对其要求,是社会需要。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有机体,这些矛盾表现为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矛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群体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有序化、规范化。道德应社会有序化运行的客观要求而生,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具有普遍有效性。社会道德通过外部压力和动力成为个体道

  德需要,社会道德需要对个体道德的发生发展形成了一种外在压力,也是一种动力,需要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也是社会道德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种精神需要。任何道德都只有转化为个体道德才有意义,因此,只有唤醒主体道德需要才能在道德实践中实现这种需要。

三、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功利论,倡导人民大众的功利主义

  西方功利主义道德观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资产阶级伦理学家边沁

  (jeremybentham)和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穆勒(johstuartmill),他们认为,快乐幸福是评价道德行为善恶和优劣的终极标准。在穆勒看来,功利就是快乐与免除痛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快乐的最主要的情境条件是一个人追求并达到目的。每个人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一定的欲望,如行为成功,欲望、需要得到满足则快乐,反之则痛苦。就道德而言,人们最初完善自我品德是因为美德给了自身利益,之所以爱人而生同情心和报恩心,是因为别人给其以快乐,追求美德的直接动因和原动力是自爱心、求生欲和自尊心,而终极的动因则是自己得到了快乐和利益。

  西方伦理学家主张从人的自然本性,人的基本心理反应(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快乐的追求)引申出道德来,将道德从人本身的利益出发并将其放在实际利益的范围中来考察反映出人们对道德认知的一种深化,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就道德目的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将个人的感受和个人的利害关系作为道德原则和根本目的,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价值的偏倚。虽然功利主义道德观也提出了将个人幸福和社会、他人幸福,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但它只是把社会公益,社会幸福的道德行为看成是获得个人利益、个人幸福的方法和手段;其次,功利主义道德观将人生的一切目的只解释成快乐和幸福,将道德原动力与道德目的混同起来也是片面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马克思主义并不笼统地反对功利主义,如果就“利益”而言,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各有不同的功利主义,我们提倡的是以劳动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革命功利主义。主张关心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倡导的是人民大众的功利主义。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机制,既有其功利性的一面,又有其超功利性的一面,以满足方式和效果而言是利他的,以期望实现个人幸福的动机而言,是利己的、是功利的,两方面不可分割又互相缠绕,有机统一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我国的道德教育自身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很多成功经验,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传统道德观受到冲击,新道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之中。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就要进行创新,就要强调对人个体的尊重,强调个人的道德需要,重视个人道德建构的幸福观、功利观、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唯此,才能突破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在道德教育理念上进行创新,惟有观念的转变,才可以带来新的道德教育目标、内容、体系、途径的构建。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与现实结合,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察觉到奇特的不寻常的事件,对习惯的态度和评价勇于质疑,追求答案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善于变通,做到思路开阔。同时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综合利用现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以期取得道德教育上的进展和突破。

【德育劳动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大学德育劳动周的心得体会06-29

德育心得体会03-25

德育的心得体会04-10

德育心得体会03-27

[精选]德育实践心得体会09-07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04-15

【热门】德育心得体会04-10

德育心得体会【推荐】04-10

德育心得体会【热】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