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读后感精品[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飘》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飘》读后感1
“Tomorrowisanothrday‘’不错,这就话正是出自《飘》这部书,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正如书中的人物,每一个都值得回味。
像思嘉这个人,让我看了是又爱又恨又同情。爱他的勇敢,坚强,执着,他不为失去爱的人而一蹶不振,,而放弃他,只是更加努力得去追寻他,相信自己一定有办法征服;不为自己出身贵族,而对土地置之不理,她可以放下以前所说的一切教育和优质感,去下地干起粗活来;不为他人的想法而放弃事业,他可以挺着大肚子,盯着陌生人异样的眼光,干自己想要的事业。
恨他的自私无视他人,以自我为中心。他只为自己爱的艾希礼,而无视白瑞德对他的爱;他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而去抢别人的老公,虽然最后没有得到;他只为自己的一点怀疑之心,而去偷看艾希礼写给媚兰的信。
同情他悲惨的`婚姻,她嫁了三次。第一次为了赌气,很快,她老公因为害了肺炎,又染上麻疹,毫无光彩的离开了人间;第二次为了钱,起拯救保卫家族的那片红土地,但不久她老公又被枪弹击穿了头去世了;第三次它虽然是为了乐趣而结婚,但当她爱上白瑞德时,他已绝望了,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了。这告诉我们人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指间溜走。
在这本书中,媚兰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人物,佩服她的外柔内刚,佩服她的默默无闻,佩服她的善解人意。他一直在艾希礼背后默默支持,守候他,就算北老进城,有将近分娩,她依然镇定自若。当他听到别人说艾希礼和思嘉抱在一起时,即使他亲眼看到,也执意相信他们,维护思嘉的自尊心。当她。思嘉和其他人没有吃穿时,虽然身体虚弱。但也和思嘉一起下地干活。当他看到思嘉杀了北老时,没有一点慌张,而是和思嘉一起搜刮北老的钱财埋藏尸体。
还有一位主人公叫白瑞德,我喜欢他勇敢,对爱的执着。它可以几十年深爱这思嘉,可以为了她冒死去偷马,冒死保护她。但当思嘉醒悟时,他的爱早已消失了,就像他说的“即使是最最牢固的爱,也会有消失的时候”
他的爱国情怀也不亚于对思嘉的爱,到最后关头,即使他知道这场仗必死无疑,但还是入军了。
我喜欢这部书,正因为它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字优美,人物生动逼真,饱含作者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思想情绪。
《飘》——一部历久不衰的历史传奇!
《飘》读后感2
也许只有塔拉的红土地静静凝视,那每一寸可爱的土地都是见证,见证着战争中的悲欢离合,还有一颗日渐坚强的心。
——题记
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时期的南部小镇,战争前的塔拉农庄是思嘉的伊甸园。宁静、安逸,如明媚午后的一杯柠檬茶,洋溢着令人陶醉的气息。思嘉是个少不经事的姑娘,与其他上等人的姑娘一样,在欢笑中将青春虚掷。而战争爆发,一切都变了。南郡溃败,镇上的小伙子们大都战死。战争为南部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遍地的硝烟与哀号。这第一次让思嘉认识到了战争的本质。正如思嘉所说:“往昔的欢乐已不再回来,随风飘逝了。”
战争带走了她的整个世界,但是整个物质世界并没有打倒他,因为她有着狮子一样坚强的心,有一个信念在她的心中扎了根。那就是只要她活着,她就不会让自己和家人挨饿,她赶着牛,扶着犁,独自耕种,繁重的农活将她一双柔软纤细的手磨起了水泡,她的心也这样慢慢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个娇弱的思嘉被一个独立支撑一个家的思嘉取代。
让我想起另一个人和另一个故事。随着《哈里·波特》风靡全球,它的作者罗琳成了英国最富有的女人,她所拥有的财富甚至比英国女王的还要多。她曾有一段穷困落魄的历史,她的'成功恰恰在于她坚持自己的信念。
罗琳婚后丈夫的本来面目暴露无遗,他殴打她并将她赶出家门。她居无定所,身无分文,再加上嗷嗷待哺的女儿。但是,家庭和事业的失败并没有打消罗琳写作的积极性,每晚能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女儿听,成天不停地写呀写,有时为了省钱省电,她甚至待在咖啡馆里写上一天。就这样,在女儿的哭叫声中,她的第一本《哈利·波特》诞生了,并创造了出版界奇迹,她的作品被翻译成35种语言在115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罗琳从来没有远离过自己的信念,并用她的智慧与执著赢回了巨大的财富。即使她的生活艰难,她也坚信有一天,她必定会达到事业的顶峰。
作品的闪光点就是人性美和对生活的思考。思嘉骨子里带着爱尔兰人的暴躁脾气和敢作敢当的豪爽,有着与周围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管是什么,只要想得到的,就要尽全力夺取它”。作品把她这种鲜明的特点写到了极处,由此引发的生活的波澜也无意讳饰,因为思嘉的强大的信念力量已经给我们众多的启发。
读过作品,不禁有一丝忧伤之情,但又很快被希望取代。是的,希望,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飘》读后感3
时间在人的味蕾上跳动着,抽出了什么,又注入了什么,人的味觉在不断改变。品味的最好疗法是去一遍一遍地品尝、回味。
我想品读经典更需如此。第一次 读《飘》时,品的是爱情。早从中国经典里坚定了“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爱情观念,便固执地认为爱是要放弃一切,哪怕是放弃生命,也要化作双飞的蝶,相守生生世世。那时我不喜欢郝思嘉,她是个功利又极富心计的女子。
全世界的男子只是她变强的'阶梯。她虚荣、偏执,像是戴着女神面具的狼,桀骜不驯。我更喜欢媚兰这个温婉的女子,她是轮明月,流动着月华,就那样温润了人们一颗疲惫的心。我想,若我是卫希礼,我也会选媚兰为妻的吧。
看郝思嘉跌跌撞撞地一路走来,像看一场事不关己的戏,冰冷漠然,只道她是爱情的叛徒,把美丽的童话瓦解得支离破碎。上天便来惩罚她,让她总是在失去中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一晃很多年,我才知道,很多事情我不懂,现实不是童话。很多时候,周围一片迷茫,想要放弃时,依稀见到了那样一个女子。
于是再翻起微落尘埃的《飘》。
这一次,我看不懂爱情,我只看到了人;我看不懂童话,我看到了真性情。
我想,她美得真实勇敢。
她没有戴着天使的光环,因为她不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她的身边有纷飞的战火;乱世中,柔弱只会让她化为落花,所以她选择了勇敢,为自己换上了男人的脊梁。她嫉妒成性,深深地恨过“夺爱”的媚兰;可是她的生命里她舍不得完全抽走善良,于是保护着在童话中幻想的媚兰。她柔弱无比,在不同的男人面前会泪眼蒙眬,用眼泪赚取世人的同情;可转过身,她的刚硬会让世间的男人望而却步……
世间所有极端的性格,纷繁杂乱,却是如此完美地融成了一个郝思嘉。正是因为这矛盾而又统一的融合,她的美倔强而真实。
记得一个细节:她用柔嫩的小手刨着土,踉跄着寻找食物,四周黑暗成了忧伤。她恐惧着却无悔,她愿用染血的手换回家的美丽。
她是一只蝴蝶啊,她的生命原本该充满了鲜花与阳光,就算飞不出沧海,又有谁忍心去责怪?
她是一只最美的蝴蝶,骄傲地飞过苦难之海。书中最后一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想,明天,她会收获爱情的,我祈祷着她的明天和我的明天。
下次,我期待着时间给我的舌头以新的赏赐,我将品读出另一种《飘》的味道。
《飘》读后感4
其实人生一世,好比草木一秋,常言道浮生若梦,似乎生活就是一出悲剧。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读者诠释了坎坷而又感人肺腑的人生路,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情”字在人的一生中所占有的地位有多重,在“爱”与“被爱”之中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书里面的斯佳丽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让人既想爱又想恨,她一味地追求着自己所谓的爱情,而忽略了那个值得托付一生的男子,就如同娜塔莎一样沉浸在自己认为的美好爱情中而神魂颠倒,失去常理。也许很多人认为她是幼稚的、愚蠢的,但我欣赏她,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斯佳丽不拘一格,突破传统和道德的限制,是多么惊世骇俗。她是值得瑞德付出真心去爱的人。在战火连天的情况下,瑞德又执意去前线,媚兰又将生产,斯佳丽在没有任何依靠下,独自一人带着病妇和小孩冲出火光驶向塔尔兰村庄。你无法想像一个贵族千金冒着的多大的.生命危险做着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或许一个人面临绝境时,他的内心可以强大至斯,超越生死。
和斯佳丽一样,瑞德也是一个不愿受世俗礼教限制的人,他的形象深入我的骨髓,直至内心。一开始,他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形象完全是一个痞子,然而生死攸关时,他抛却儿女情长,抛下他深爱的斯佳丽奔赴前线,他的男儿本色在那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在他先前的言行中无一不流露出对国家民族的厌恶,但在危急时刻,他骨子里的爱国激情催他去为民族拼搏。难道说这不是一个魅力十足的主角吗?
我认为媚兰是作为一个好妻子的不二人选,她宽容大度、坚强、重视友情。她是多么看中与斯佳丽之间的友谊,当她听闻斯佳丽与自己丈夫有染,却还是选择相信斯佳丽,并帮助斯佳丽抵挡流言蜚语。和一个如此伟大的人成为朋友,都将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她的爱能包容你的错误,成就你的美好。如此美好善良的心,一旦汇聚到一定力量,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在思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而我们的心灵又该怎样无尽的宽广?
这本书让我们“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仍然会发现生命的本质其实是欢乐,虽然人生的结局不够圆满,但是我们还是从中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斯佳丽没有跟瑞德在一起,看似悲剧,但是斯佳丽并没有绝望,而是坚信“明天会好起来,一切都将会过去”,这又何尝不是希望?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的不好,不是路太狭窄,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飘》读后感5
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同行,可以影响你的一生。在家休养的这段时间里,我从书架上拿出了《飘》这本书,细细品尝,重温英文世界里边所描述的故事情节。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个性鲜明,她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
书中,她是一个拥有天使脸庞,魔鬼身材的漂亮女子,做事雷厉风行;而最令人深刻的是她对愛情的向往和执着。在美国动荡的那个年代,她出于对现实的无奈,分别嫁给了两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在她的愛情观中,愛情与婚姻是可以分离的;而在中国,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愛都是耍流氓,这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现象吧。
在我们看来许多老外都是很开放的,因为他们随随便便就进行了最后扑倒的过程;但在他们眼里,我们的恋愛行为却是开放的。他们认为,婚姻是一件神圣而严肃的事情,会和恋愛区别开;当他们看到一些年轻人在坠入愛河而不加思考的结婚生子,他们对此会感到惊讶。而随着世界不断向前发展,整个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全球村,这些文化差异正在逐步地缩减。
对于女主人公思佳丽的愛情观,放到现在社会的角度,会是一个理性的观念。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女人要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要有敢拼的思想,闯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样的我们,在婚姻当中不致于处于被动的地位,换句话说,我们才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共同过日子。即使拥有迷人的外表,魔鬼的'身材,我们也不应当沉迷其中而忘记给自己添加附加值。书中的女主人公叛逆的一面,给予我们当代女性无限启发。
在对待愛情上,我们可以执着,我们可以勇敢地去愛;即便我们遇到了挫折,受过伤害,也应当对它充满期待。在思佳丽的愛情世界里没有什么为之已晚,当她彻底地失去艾希礼,失去女儿,丈夫也离开了她之后,她意识到自己愛的人原来是瑞德,她于是抛开心灵上的创伤和悔恨,相信只要努力和坚持,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没有轰轰烈烈地愛情,但是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面对一切。恋愛的离开或者苦恋未果,这说明是有缘无分;静待,会有更精彩的在等待着你去揭开面纱。等待的过程,也可以很美好。我们常说,一个人的精彩。我们可以发展自己的业余愛好,投入自己的特长,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待你优秀了,变自信了,你的魅力便无处不在。
在品读《飘》的日子里,一次次坚强形象的描绘,让我的内心不断地变强变大;美而不骄纵,有头脑,敢想敢做,我想着正是我所向往的。
《飘》读后感6
这个寒假我开始阅读一些和成长有关的书,比如《小妇人》、《约翰·克里斯朵夫》和《飘》。就人物形象而言,《飘》中的斯嘉丽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这一人物形象是我以往所读过的书籍中所没见过的。
这本小说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写的。斯嘉丽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女性的成长史。她从一个天真的富家小姐,历经了战争和生活变故等磨砺,最后蜕变为一个精明自立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她炼就了一颗强大的内心,从来不畏流言蜚语,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并不完美,而且恰恰相反,她身上积聚了很多的缺点,是我以往看的那些书中所经常批判的缺点:自私、精明、强势。但是她仍然让我喜欢,因为,她总是能在绝境中点燃“希望”的火焰,从不花时间去后悔和哀伤,永远向前看,所以,小说的结尾有一句名言——“明天又是另外一天”,就是斯嘉丽这种性格的真实表现。
我喜欢这个人物形象还因为她活得很真实。这种真实表现在她很离经叛道,我行我素。她对南方上流社会的那些条条框框极其反感。有一次在舞会上,她刚刚死去了丈夫,是不能跳舞的,但她很想跳,于是她就很尽情地跳了。而且还一针见血地讽刺上流社会淑女们的虚伪:“我最讨厌那些明明跳上两天两夜的舞蹈都不会感觉到疲惫,却偏偏跳一支华尔兹就要晕倒的小姐。”她的真实还表现在她面对急剧变化的生活和命运,从来不幻想和叹息,她紧握土地发誓绝不让自己再挨饿,她真的做到了。在那一刻,我真得被打动了!她改变了原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来化解重重困难和危机。这些带来的感动又化解了我对她自私等所带来的恶感,这个人物形象真是太有张力了!
有时侯你喜欢的那个书中的人物,可能正好就是你想成为又很难的那种吧。斯嘉丽的适应能力很强,当她被迫承担起生活的压力时,她毫无怨言,毅然做起了自己的生意,甚至做得比男人经营得还出色。她的深情并是柔情,而是责任和担当,比如,她始终没有离开她并不喜欢的媚兰,因为她答应卫希理要照顾她。她虽然抢了妹妹的未婚夫,让人觉得她好像很自私,但当她把对爸爸的承诺变成现实——保住家园时,你又会觉得她那么深情,对这片生她养她的南方土地,对她的爸爸!
总之,斯嘉丽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形象,但我在她的生命历程中领会了一种很可贵的东西——我也要像斯嘉丽那样顽强,也要拥有她那草一般的品质,总能顺应自然,并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
《飘》读后感7
《飘》中,主人公斯佳丽是一个自由、开放、大胆、有创新,且敢爱敢恨的女性,她的命运,让读者难以忘怀。仅28岁的斯佳丽,仿佛经历了所有年龄段的岁月:孩童时的无忧无虑,青春中的懵懂与骄傲,婚后的平凡与枯燥,战争呼啸而来后的崩溃与坚强,以及恢复平和生活后那份后知后觉、真爱远去留不住的苍凉。
关于人性的善恶,我不敢妄加评论,毕竟我走过的人生路也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内心是矛盾的,既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如果把她放在现代生活里,应该会被很多人讨厌吧,讨厌她的自私与孤傲。事实上,她又不得不令人敬佩,佩服她的坚强勇敢,佩服她不顾社会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平心而论我还是有点同情斯佳丽,或许她那些“不择手段”式的“自私钻营”,只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吧,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想一想也确实如此,都是为了生存,处在那样一个动荡变革年代,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家庭,一帮朋友也保不住父亲留下的`陶乐。只有直面赤裸裸的现实,带领全家人免受饥饿,才是出路。她从不管男人挂在嘴边的“荣誉”、“自由”等等,一心认为在战争时期,填饱肚子和冲锋陷阵一样伟大。斯佳丽通过斤斤计较赚来了维持生活的钱,通过各种手段换得了自己的新生,也换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
斯佳丽无疑是果敢坚强的,这也是她身上最可贵的品质。她不懂得什么叫妥协,她的字典里几乎就没有这个词,为了达成目的,无论用什么办法和手段都无所谓,她藐视权威,不信上帝,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面对现实,千方百计挺过去。毫无疑问,斯佳丽这个角色带有夸张色彩,但其性格中的每一个特质,其实都能映射到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己。也许我和女主人公斯佳丽一样,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爱什么,追求到最后,说不定也只是自己的那份不成熟的执着。女人嘛,无论社会多么物质、人情多么世俗,就应该敢于真实的展现自己、始终充满着活力,如此坚持,坚强、强韧,做生活的强者。“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是斯佳丽屡试不败的法宝。是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天会带来新的希望,只要自己付出努力,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明天的一切都会好起来。女人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当你遇到磨难时,要记住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飘》读后感8
屋外下着淅沥小雨,屋里洋溢着平静的音乐,我独自一人静坐在书桌前看完《飘》的最后一章节,合上书,心中不免对美国女作家玛格特·米切尔产生崇拜之情。
《飘》从写作艺术上来说,不愧于世界名著之一,小说极富于浪漫情调的构思,细腻生动的人物和场景的描写揭示出超乎作者主观愿望甚至与之相勃的内容。
从《飘》的内容上说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以"乱世佳人"思嘉莱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思嘉莱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思嘉莱年轻貌美,但她的所作所为显示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某些本质特征:残酷,贪婪,自信:为了振兴家业,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三次婚姻没有一次出于真心:后来才终于明白她一直念念不忘的艾希礼懦弱无能,倒是自称与她同类的瑞德值得爱。
读罢这部巨作我仍沉浸在小说中,似乎自己是女主人公思嘉莱的一位朋友,了解她。记得莎士比亚曾说过"女人啊女人,华丽的金钻只会让你剩下势力的伤,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这句话近几年来我一直深深的印在心里,除了此话十分优美之外,更点出了一个人生的真谛。女孩温柔的天赋,独有的天真在当今这样的社会上在金钱权利的引诱下或许真的只剩下"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正如思嘉莱一样到最后才发现真爱就在身边。
我涉世不深,本没有任何理由来过早的谈人世间最纯洁的情感--爱情,但是看罢《飘》心中不免有些遐想,不管是通过新闻,访谈类节目,还是周遭发生的一些事情都让我对当今所谓"爱情"有自己的看法。梁祝似的两小无猜,单纯简单,还是《巴黎圣母院》中执着低调,或许只会在小说中才能真正演绎,爱情一词才能得到真正的诠释。
思嘉莱的'悲剧应该让它结束,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似《简·爱》中简·爱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坚持着个人的独立性,纵使在爱情与此发生冲突的时候也是如此。让爱变回它原来的面目,让女性恢复天真善良的秉性。
"获得了整个世界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我们要重拾灵魂,正如《飘》中所说"明天真正的自己会变
《飘》读后感9
站在女性的角度上,我无疑是欣赏瑞德。巴特勒的。这便要对玛格丽特。米歇尔献上一份敬意,在她出色的文笔下,瑞德这个用文字构筑的血肉之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以至于整个故事我的情感都随着这个人物大起大落。拜读完《飘》之后,对于瑞德,我也延伸出了一些其它的看法。
越是跟随瑞德走到结局,心里越有种空洞真实的痛感,细细碎碎的不知缘由。我一边任由放任情绪下坠,一边审视沉淀在字行以外的其他东西。终于,我的脑海里蹦出两个干瘪的词语,“真实”和“风度”。虽然两个词语不足以将我汹涌的情感表述一二,但足以给这胀痛的大脑开一个宣泄的出口。
“矛盾”大概是最能概括瑞德的词语。他善于体面的.追求女人,偏偏在面前思嘉放低身段。他虽自私粗鲁,却对媚兰这个他认为伟大的女性以礼相待。在现实这个冷酷的词语面前,瑞德表现出了更加冷漠的态度。外界对他辱骂有之,斥责有之,他却依旧孤傲的活着,活的比谁都好。
就像是一个天平,一边是善的极端,一边是恶的极端。他站在中间的平衡点上,用无所谓的态度向世人表态:我不愿意经受的事情便不会去经受。我恍然:我之所以不讨厌他对事物毫不掩饰的轻蔑,是因为这原本就无可厚非。他强大又不堪一击,将人性的复杂演绎的淋漓尽致。或许矛盾,但足够真实,但能够坦然表现出来,才不失为可爱之处。
“风度”是我欣赏他的又一方面。
他钟情于思嘉,怀着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在爱她。他耐心地对待她的任性,他也明白他爱的女人有多残酷有多贪心。即使一直被辜负,也从未计较过这场感情里的得失。
直到他对她的爱消磨殆尽,感情和精力都枯竭的时候,思嘉才回心转意。很讽刺,也很令人心疼。但《飘》给我们了一个干脆利落的结局,不爱了,便潇洒放手。即使这一路走来他承担了所有的痛苦和遗憾,所有的付出也未曾得到回报。但他愿意给自己一个解脱,爱的时候不顾一切,不爱了便全部抽离。是风度,也是这段感情的最好结局。
没错,一个男人,可以平凡,可以一无所有,但不可以毫无风度。这不是一种假装的姿态或者是哄骗女人的手段。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女性的尊重、对责任的承担。
瑞德做到了,用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包揽了我对他所有的期许。
我想,我也会在以后的生活里,试着学会瑞德教我的生活态度:坦然活着,努力去爱。对现在,亦对未来。
《飘》读后感10
偶然在书店看到了《飘》这本书,被名字所吸引,便买了下来。于是我便初识了思嘉。
我对思嘉的印象开始并不好,甚至觉得她实在不像一本小说里女主应该有的样子。她自私,虚荣,心机跟我印象里的“好女孩”完全沾不上边。
她的美,是她骄傲的资本,也是她的利刃。她就像一朵看似美丽却有着致命剧毒的花儿一样,在世间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散发着迷惑人心的香气,让无数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我一直认为这样的女人是可怖的,却是后来才发现这是她身处乱世的保护色。
尖刺下是她那颗依旧鲜活而跳动的心脏,有少女应该有的东西:善良,单纯,爱。也有不同于别的女子的勇敢,坚韧。
南北战争时,为了对心上人的一句承诺而在处境已经很危险的时候,没有抛弃媚兰——她心上人的妻子,一个她曾经瞧不起的`长相普通、身材瘦小、性格温顺、毫无个性的女人。
在她要分娩的时候,在发现原本信誓旦旦地说会接生的黑奴,只不过是说谎之后。她抛弃了一个大小姐本应该的娇贵,放弃了对媚兰的讨厌,嫉妒,仇恨。果断地替她接生,在孤立无援的昏暗房间里,她在我的心里也有了不同的一面。
还有之后面对军官们的淡定,从容,大胆。
和不顾所有人目光,从丈夫手里接过工厂,而成为那个年代“不应该存在”的女商人时的自信,坚强。
不得不承认,她敢做的,是很多女孩子想都不曾想,也做不到的。
她何尝不算是个女英雄?不同于木兰,替父从军;不同于穆桂英为了家族国家。也许在好多人看来她是比不上她们的。但是我觉得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子,一本小说女主,她的的确确是要让人刮目相看的。
她为了自己而活,一切都顺从自己的本心。在那个闭塞的年代,勇敢打破种种约束与偏见为自己而活。
《飘》也叫《乱世佳人》,《乱世佳人》这个名字更直观地总结了这本书的内容。乱世之中烽烟动荡,人心惶惶,黑与白在那个年代都变得不容分辨。她是尘埃中走出的佳人,美丽,高傲,勇敢并心存善良。
我承认我最后被这样一个“奇女子”所打动,对于思嘉这样一个女子,你可以说不喜欢,却不能不对她感到佩服。
《飘》读后感11
娇美的容颜在炮火声中衰老,岁月的痕迹拂过她的鬓角,犁过她的眼角。原本她也有过明艳的青春,只不过家庭的变故和战争使她不得不担上生命里全部的重担。19—29岁,10年里的蜕变成就一位乱世佳人。她叫斯嘉丽。当父亲痴呆,当塔拉庄园被毁,当十口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时,她站了出来,在苦难中撑起了那个几近支离破碎的家。犹记她在夕阳残照的庄园中高举胡萝卜向天发誓:“我一定要让我的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时的勇气与坚定的眉眼;犹记她为了生计将自己的青春裹挟这利益嫁给瑞德的时候;而想到现在的我们,当朴实的劳动者用自己的汗水日夜浇灌着城市之花时,当他们在自己生命的锦缎里,裁剪下最美好的岁月,然后亲手逢成城市最华美的外衣时,当他们用沉默诠释着朴实的时候,我们曾感恩过他们,感恩过现在的.生活吗?相反,我们给予的却是不尽的鄙夷或是冰冷的眼神;当父母用奔流的青春做筹码,来换取我们的幸福生活时,当他们在岁月的打磨中,悄悄的将面容褶皱;当那些素色花朵点染着青丝,最后凝成一层笼罩的秋霜时;当那沉重的叹息包裹着无限期待与失望化成恨铁不成钢的打骂时,疼得难道仅仅是我们的身吗?我们怀着对世界的抱怨行色匆匆走在生活中,我们怪世界纷繁芜
虽然斯嘉丽的生活被名利所充斥,仍积极寻找心灵的庇护所。在那乱世中方可苦中作乐,指针迅速拨转到20xx,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于是我看见曼妙的景。风景是窗外流动的画,夕阳西下时,万物有的不仅是静谧,更添了几分浪漫。琉璃易碎,而景仍然亮在窗外。光阴流转,优雅永恒,一窗静地满芬芳;岁月变迁,现世安稳,世事沧桑越千年。在感恩中成长,每日戴着一副感恩的眼镜,我们会发现和平与安宁本成一家,世界本是洗净铅华,美好如初。
斯嘉丽是乱世中孕育的佳人,某种程度上,她是不幸的,但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没有被淹没的爱情,没有被战争与死亡的阴影笼罩,也没有用青春与命运赌博。我们在和平的时代享受着人间烟火,品人情冷暖。我们最缺乏的就是学会在感恩中成长,当觉得世事坎坷的时候就想想斯嘉丽吧。——学会在感恩中成长,便会触摸到另一个美妙的世界。
《飘》读后感12
郝思嘉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阳光下,在一瞬间便爱上了其实她终其一辈子都不能了解和能给自己幸福的那个人——卫希礼。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无法忘掉你容颜”的爱情故事。也许,在那一眼中,看到的是自己压在心底的梦想和人生,于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坚持。只是,对于,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再多的坚持也不过是落花流水。这选择,便真的是只猜到了开头,却无法猜到结尾。
能够在对的時间遇到对的人,恐怕是每一个人心中最完美的爱情,可是,命运有時却让我们在错的時间遇到对的人,比如郝思嘉与白瑞德。只是初時的相遇让郝思嘉怎么也难以把他与爱情联系起来,尽管他一直在自己最困难的時候出现、帮助自己,更重要的一点,是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她理想中的那个人身上。于是,她总是看不到身边的爱是真实的,才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徒任韶光逝去却握不住在手的幸福。
爱情,应该在阳光下成长,应该是理智与肯定的,而郝思嘉始终读不懂自己的心,也无法了解自己在意的'那个男人。她只是固执的把一厢情愿与想象在自己的心中画了一个记号,而这个记号总能阻止她明白自己,明白爱情,明白怎样接受与付出。
爱情,原本需要面对与拒绝。因为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一直在意的那个人,所以就不明白那偷吻只不过是一种对美的肯定和对现实软弱的逃避。也正是因为不了解所爱的人,反倒让原本不知道爱情的郝思嘉更迷惑。而给予了没有希望的爱情,更让人沉沦。原来,很多時候的纠缠其实也来自于对方的暧昧。
对于那一份无法肯定与获得的爱情,终是在最后让郝思嘉明白那只不过是自己多年的想象,是自己在自己内心深处给那个人穿上了金黄的衣服,是自己的想象让他伟岸。只是真正了解自己和爱恋的那个人后,她也永远失去了她能获得的幸福和那一个真爱她的人。而这時,明白已经太晚。于是,才有了这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话语。只是,明天虽然是新的一天,但未必就是有希望的结局。
如果,能明白自己在爱情中要的是什么,懂得自己爱的那个人,或许便不会迷惑,便不会失去真正的爱人与幸福,便永远也不会期待明天,因为把握此時,便是最好的時光。
《飘》读后感13
有这样一位作家,凭借一部作品名扬天下,并在文坛占有一定地位,这位作家就是玛格丽特米切尔,这部作品就是《飘》。于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这本书。
本书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件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它不仅展现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还着重描写了妇女饱受战乱之苦后的体验与感受。我最欣赏的人物便是我们的女主斯嘉丽了,她从小就反感南方上流社会的那些条条框框,执着于自己的爱情,当她发现爱上艾希礼时,不顾一切、勇往直前,遭到拒绝后,仍不放弃,甚至越来越强烈,后来她虽有无数次功利的婚姻,但心里却一直深深的爱着艾希礼,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持让我十分感动,这也是这一人物的可爱之处。而最能体现她个人物魅力的地方是在战乱后,她为了生存、为了养活一家人,为了她视为生命的土地,她甘愿献出自己的爱情,独自承担起照顾自己家人甚至情敌在内的一大家子的,她在遇事后的'冷静、勇敢、果断,在危险面前的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嫉恶如仇的精神都使人产生敬意。即是在最后她弄丢了白瑞德的爱,连金钱也暗淡失色时,依然乐观的的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斯嘉丽和白瑞德的马拉松似的十年长恋是故事的主线,也是小说中的一大动人之处。白瑞德虽是个狡诈之人、名声不好、行为不端,在战争大发横财,但他身上却也不乏绅士气质,常常救助朋友与危难之间。他和斯嘉丽是一类人,还总能猜出斯嘉丽的心思和动机,常常一针见血的拆穿她,就这样一个狡诈的商人,却有细腻的感情,在爱情面前她甘愿被斯嘉丽所利用,为了得到她的爱,一切在所不惜,虽然最后在他的放弃的时刻他的到了斯嘉丽的爱,两人并没有美好的结局,但在读者看来,白瑞德的爱爱的伟大而完整。
除了饱满的人物形象,本书的另一大看点就是故事的准确性,作者为了呈现出精准的故事,查阅了南北战争前后所有的时间点,作者这一严谨态度也给研究历史的专家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何为经典?有人说过经典就是经过历史的冲刷、时间的洗涤依然不被社会所淘汰的东西,这也是经典值得阅读和研究之处!最后愿书中的战争永远不会出现,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挫折也能如斯嘉丽一样乐观的说一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飘》读后感14
自从看了《飘》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爱国,平等,和谐,友善的息息相关,意识到了他们的重要性。正如书中的内容都离不开一个字“家”,更离不开一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
书中每一个情节都让我感触极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书中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期间,女主人公思嘉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被打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也就彻底结束了。她不得不离开家乡选择逃亡。可她对家乡的热爱超过了生命,于是她冒着连天炮火,在枪林弹雨之下偷偷回到了她的家,那片满是回忆的红土地。这片土地对于她来说格外的的重要,那是她生长的地方更是她倾注了感情的地方。即使她又跋扈又无礼,但是在危难之中,她仍是选择了和自己的家乡共存亡。从头到尾她只有一句话,“这是我的土地谁也无法抢走”。现在的我们幸福并且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个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们是炎黄子孙,祖国是我们永远的.家乡,给予我们一成不变的保护,反之,我们也应该给予祖国关心爱护,保护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应该学会燃烧自己,把才华和成就献给了祖国,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无时无刻都要忠于自己的祖国,不论何时何地都要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利益着想。
书中所提到的的美国南北大战是奴隶制与自由制之间的战争,战争危害到了无辜的人们群众,双方都抱着必胜的决心,互不相让,最后两败俱伤。而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奴隶制,非裔美国人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受到迫害和种族上的歧视。书中的女主人公思嘉身边也有黑奴,但思嘉非常友善地对待她,她是思家的嬷嬷,是思嘉精神上的慰藉,她与思嘉一同经历了很多,她在思嘉心里十分重要,当那位嬷嬷选择离开时,思嘉更是含泪挽留。而嬷嬷对于思嘉说的话更是无一不放在心上。他们相处和谐融洽,互敬互爱。就如“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在当今的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脾气性格也各不相同,民族也可能不同。与我们萍水相逢的路人,对于他(她)的过去我们一无所知,我们之间的联系就是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大地,我们都是地球同胞,人人平等。只有相互尊重,以平等而友善的目光看待别人,才能像思嘉与黑奴之间那样和谐地幸福快乐地生活。
书中的故事给我们带来启发,不断提醒着我们要具有民族魂,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同时告诉了我们和谐生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富强!
《飘》读后感15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愛的有恃无恐”。陈奕迅的这首《红玫瑰》,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又有多少人在这首歌中看到了自己抑或别人的影子。而我仿佛看到了那位乱世中的佳人惨淡的一笑。
“她那对沉甸甸的耳坠子吊在长长的金链上,从整整齐齐网着的鬈发中垂下来,在褐色眼睛近旁摆荡着,这对眼睛象冬天树叶中波光皎洁的湖水,两片褐色的叶子从宁静的湖水中闪映出来”,她就是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子。作为一个南方庄园主的女儿,她无忧无虑、活泼开朗,父亲的溺愛,让她养成了高傲、叛逆、倔强和贪慕虚荣的性格。她就是《飘》中的女主——斯嘉丽。她漂亮,但她更擅于利用自己的漂亮,使用一些小伎俩,因此身边不乏追求者。那时的她只热衷于舞会,穿引人注目的漂亮衣服,穿梭于众男子之间,成为各舞会的中心,看着那些男人在她的漂亮下沉沦,她心中满是自得。她随意地游走、欲拒还迎,看着那些股掌之间的男人为他争斗、为他拜倒,她也只是有恃无恐。
而她得不到的永远只是艾希礼。艾希礼是一个绅士,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一身书生气息,他善良,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斯嘉丽。被众多男子环绕的斯嘉丽也自信地以为艾希礼是愛她的,是属于她的。所以当她得知艾希礼马上要和梅兰妮结婚时,当她得知艾希礼不属于自己时,她前所未有的焦虑与不安。得不到的艾希礼不停地骚动着斯嘉丽的'心。她一边宽慰自己艾希礼是喜欢自己的,并会为了自己悔婚,一边又盛装打扮舞会以吸引男子的眼球。而最后艾希礼并未如艾斯嘉所想般与她私奔,斯嘉丽也为了气他闪电结婚——与梅兰妮哥哥查尔斯。
婚后的斯嘉丽并没有放下艾希礼,但随着南北战争的发生以及生活的动荡。斯嘉丽渐渐发觉自己对艾希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欢。当艾希礼从战场上活着回来,他衣衫褴褛、形容憔悴,原有的高贵气质已消失殆尽;当塔拉庄园受难,艾希礼却软弱无能;当艾希礼受斯嘉丽之托管理一个木材厂,但经营得很糟糕。斯嘉丽才不能不承认那么多年来。其实愛的只是自己所想的那个完美的艾希礼,那么多年的执着只因当初的得不到。
有时候我们都是为了得不到的东西而苦苦挣扎与执着,而忽略了这件东西是不是心中多想、心中所得。如同斯嘉丽到最后才明白自己真正愛的是瑞德,之前的执着与沉迷,只是因为得不到。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得不到的时候,不时不妨放下而远观之,兴许有新的境遇。有时候,得不到,就不要,多多关注身边的人与事,擦亮自己的心灵,会有别样的发现。
【《飘》读后感】相关文章:
《飘》的读后感03-17
《飘》读后感03-15
《飘》读后感05-22
《飘》读后感06-22
飘的读后感09-08
飘的读书笔记06-06
《飘》读书笔记01-02
中班秋叶飘教案08-14
关于飘的读后感04-08
飘名著读后感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