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时间:2023-12-26 09:01:1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把栏杆拍遍》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1

  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首先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心里就已经有了许多疑惑:把栏杆拍遍?拍什么栏杆?怎么拍?带着这一头雾水,我开始了我的阅读。

  捧卷读来,我深深地被那神奇的文字吸引。我贪婪地读着。《把栏杆拍遍》,它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虽然我以前也知道辛弃疾,但我对辛弃疾的了解也仅限于一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但也仅此而已了。但在梁衡老师的作品中,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作品,更让我重新认识了辛弃疾。

  在梁衡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地站在了我的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热血。可现实将这一切无情地打破。辛弃疾南归后,手里立即失去的钢刀绿色利剑,只剩下了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浴血奋战。

  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读罢梁衡先生的散文集,我终于明白了把栏杆拍遍的含义。“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把栏杆拍遍》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辛弃疾的一腔澎湃的热血。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2

  这个假期,我读了我国现代作家所写的一部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读过之后,放下书本,我顿时觉得感受颇多。

  在散文写作铺天盖地的年代,在散文写作没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写作变成了许多作家与写手的文字狂欢与梦呓的时代?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我们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这就不难理解,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要实现这样的对话,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开心扉。不愿亮出真性情的人,无法与读者以心换心,也就无法让读者用心去体味,进而感动。正如余华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

  在读过《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认为其中的一些语句让我感受颇多:“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

  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良药苦口利于病,“辛弃疾”这个名字,对于这个国家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苦涩的滋味,辛弃疾的一腔抱负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苦口的良药没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变成了咽回心中的苦水,独自承受。“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用的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达格式,令人想到了关汉卿的义无反顾。

  我自从读过散文后,我便开始喜欢它,喜欢它优美的语句和特殊的内容,但当我读过了《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的散文因过于求工而影响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发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是须先有规范而后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3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

  做诗歌鉴赏,其实最喜欢做的那种诗歌作者一般大都是辛弃疾。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辛弃疾的诗也好,词也好,无非就是爱国之情,报国无门的愤懑,欲上战场杀敌却却始终得不到重用的抑郁几种情感翻来覆去的考。而在读了梁衡先生写的把栏杆拍遍之后,我对辛弃疾这个人有了一个更新的了解。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他正血气方刚时率领众人南下归宋,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但残酷的现实,将他鞭打得遍体鳞伤。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刚刀利剑,就剩下一只羊毫软笔,他在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让自己心中的悲愤,随热泪在脸颊上肆意横流。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再读他的词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身影。

  他在《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在南归之后不为朝廷喜欢。可他仍是怀着一腔的热血,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的唠叨,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怎样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但他却一直心甘情愿,因为他身强体壮却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他由武而文,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弃中受煎熬。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动荡,他也被弃用和任用。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搅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字号嫁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他的一生也“悠然”度过。

  读了这些散文,心灵在动荡乱世中穿梭,目光在沧桑历史中徘徊,早已尘封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梁衡先生用一只笔勾勒出来,时间与空间的遥隔在作者笔下全部消失,指引着心灵的碰撞。

  在今天这个被喧哗与浮躁声色和娱乐的充斥的时代,不妨品一杯香茗,读几篇梁衡先生的文字,或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4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把栏杆拍遍》第五页。

  感受与心得:当自己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以为整书是围绕“栏杆”进行描写。后来才发现,这书就像一本语文书一样,每个单元有不同的主题,每一篇都是关于人物传记,关于自然或议论。颇有深读之意。自己以前喜欢写散文,而现在才发现,散文虽散,但中心依然坚韧。第一次读到这种书籍,惊奇亦好奇。书页旁的批注,就像小学初中自己使用的工具书一样,将写法以及作用在旁边一一列举。读完一篇文章,若仍觉意犹未尽,阅读指导让读者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文章在眼前透明起来。不会让人易懂却又感觉不失深度,雅与俗的结合交替,便成了通俗。希望这本书能给予自己更多的写作心得,将文章细细揣摩。文章千锤百炼,方可成钢。

  读完第一篇文章《把栏杆拍遍》。我才明白了辛弃疾的身世,整个人的音容面貌,在眼前若隐若现。以前自己浑然不知辛弃疾的出身,对我的印象不过是语文书上的几篇诗词,文言文罢矣。都是皮毛。行伍出身却被迫弃武从文的悲壮,报国无门的痛苦,悲楚。初中时学的《破阵子》,一种血腥的气息和磅礴仿佛在面前如黑墨如水一般细细散来。就如书中说的那般,他以刀剑为笔,在三寸白纸上笔走龙蛇般写出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作者在书中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细细品味真是名副其实。古往今来,试问有多少诗人从喋血沙场的'猛将一下成为文人墨客?他爱国,却没人理会。泪水滴在笔尖,血水混于心中,成就了他,他的词,隐隐透着血甲红。他生不逢时,一腔热血被反复蹂躏,泼进冷水。朝廷的不公,将他反复调离职位,他却每到一地,便全心办事。若在现代,总会有人说他傻,但他傻又如何?一腔热血本就不易,不忘初心贵于金。他独眺江河,山河碎,心不安,心郁治病,药在何方?辛弃疾,他的姓,仿佛决定他生来艰辛。所有酸辛的事,都被他一人独揽。他无奈,只能每天与自然为伍,与飞鸟游鱼相伴。一个政治家却只能在正当年之时草草推出舞台。现在的某些贪官污吏,巴不得提前退休,去享清福。有人说:贪污,受贿,这些苍蝇老虎怎么抓也抓不完?确实。不得不承认,人是动物,有欲望,而私欲蛊惑人心。但辛弃疾返乡后,与百姓聊聊闲话家常。身无长物,只有一身才华。他笔力浑厚,将自己的感情融入那汉字之中。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常人之心大情大理,无声处炸响惊天轰雷。他走过自己的一生,回首望去,尽是血泪,但他在一路坎坷中走来,在磨练下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诗人。他的地位无可取代。正如文章最后一句话: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他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诠释。既然无路可走,那就踏出一条路来。既然荆棘遍地,那就砥砺前行!动荡成就一个人,成就了辛弃疾。此刻,仿佛见他在亭独自叹息,望滚滚江水东流去,弃疾心已在山河。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5

  读罢《把栏杆拍遍》,辛弃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文武双全,可以说是全面发展,伟岸的身躯中镶嵌了一颗赤胆忠心,把栏杆拍遍 读后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读后感《把栏杆拍遍 读后感》。“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一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从他的一生中可以看出,为何词风如此豪放不拘。一位爱国却又报国无门,令人痛心!正是这种爱国精神成就了狂放派诗人辛弃疾。虽然辛弃疾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但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所以辛弃疾也可以说是可怜的人,如他所说“栏杆百遍,终不能挽救南宋朝廷”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6

  倚一份恬淡,捧一杯香茗。静谧的午后沐浴着阳光,轻轻掩上《把栏杆拍遍》,任思绪随历史飞翔,忆往昔,看今朝。

  当那个特里尔的“幽灵”在中国登陆时,就注定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光明的到来。当我们细数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倾听风声从亘古而来的呢喃时,才知道在没有党的岁月里,那些在历史烟云中挣扎的迁客骚人只能在黑暗中爬行。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个本打算以身许国,马革裹尸的爱国将军,沙场英雄却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再无用武之地。他悲愤,他无奈,他拍胸,他哭号。他的民族仇,复国志,男儿魂也遭到同僚的白眼,受到朝廷的摒弃。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可是他的泪水无力冲刷空气里黑暗的颜色,震天长啸难以刺穿天地间阴暗的屏障。未来的道路上,看不到一缕阳光,没有一丝希望。他终于累了,醉了,俯在酒案上高吟“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稼轩,这不怪你,只怪那个昏君在堂,没有政党的年代

  斜阳影里,八咏楼头,犹见一个寻寻觅觅的身影抚卷而歌,低吟浅唱。轻柔的声音便飘飘摇摇了千余年,萦绕在数万才子的耳畔,挥散不去。在那个词藻非女子之事的`年代里,她被看做是异类,是叛逆,是多余。她无法上朝议政,驰骋沙场,也无法使酒骂座,痛拍栏杆,而只能独自一人愁。她环顾上下两千年,长夜如磐,风雨如晦,相知有谁?于是家愁、国愁、情愁、学业之愁便化作一只小小的茧,将易安紧紧包围,不见阳光,不容喘息,这就使她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易安,这不是你的错,错在那个男尊女卑的乱世,一个没有政党的封建社会。

  韩祠石栏,滚滚江畔,一个柔弱的书生被贬来此。被贬之凉,离京之苦,丧女之痛,顷刻间一并推到他的面前,把他压的不堪重负,心灰意冷,又面对茹毛饮血的偏僻一隅,其心境之冷可想而知。此处的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却没人插手管理这片穷山恶水。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的晓月下静静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书生,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边天涯。于是定格的生命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然而不公的社会不允许有才学的人崭露头角,韩公注定要走遍海角天涯。

  退之,这不怨你,只怨那个封建集权的时代,没有执政为民的政党。

  忆往昔,他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被贬他乡……他们是漫漫黑夜里几被淹没的繁星。

  看今朝,我们民主决策,群众自治,依法享权……我们是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的幼苗。

  我们党经历了90年的风雨的洗涤和锤炼,成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党,改变了社会制度,发展了生产力,富裕了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我们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忆往昔,看今朝,令我们心潮澎湃……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7

  梁衡的文章读到现在,最喜欢看他写的议论文。我一向坚信,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传递出来的才算是成功。梁衡的议论文与我的评判标准完全重合,句句振振有词、掷地有声。特别是那篇《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思辨的力度,简直让人拜服。但今天其实想呈现的,是一些有关于读了梁老的文章后,我的思辨。

  读了《教材的力量》后,我吃惊于那篇《晋祠》居然影响到了那么多的学生,更吃惊于我当初读它时却没受什么感动——甚至说,根本没什么感觉。我在读到本书第三单元的时候还特地重读了《晋祠》原文,的的确确是生动美妙。可为什么当初学这篇文章的我,就没有感受到呢?

  我“思辨”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二:

  第一个是因为老师没教好。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她自己去晋祠游玩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晋祠泯然典型的“中国式景区”,游人密密麻麻,小贩熙熙攘攘。上课了,老师对着大屏幕为我们介绍晋祠:“我去的时候晋祠里面外面都是小摊贩,哎呦,真的是乱七八糟的……好了,我们来看文章……你看这里,描写得多美啊!”殊不知,我们早已因为她对于晋祠的描绘而对之感到乏然无味了。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立志想从事教育行业,我总喜欢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现在,《晋祠》的这个例子又给我带来了这方面的启示。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也是最难达到的是引起学生对于所传授内容的兴趣。

  这一点虽说难达到,但我觉得,至少应该在课堂上、讲课文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至少不应该去破坏这个氛围。即使现实真的很骨感,但我们又不是在上社会课。文章中的晋祠,处处透着古朴之美。而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我认为应当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们还原“晋祠式”的美,却不能用现实当中的情形来草率地带入其中,这样反而破坏了这份独一无二的美感。

  第二个原因,私心觉得是因为教材编得不好。且不说排版与插图,单凭教材上对于文章的剪切,就让古色古香的晋祠又一下子逊色了很多。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被用来细细品读的文章就不应该剪切任何子句、段落。读文章好比看“场中美色”(当然不是“一眼即过”)。若要看一个美人是否真美,当然要看未经过任何修饰的.样子喽!美人的眉眼多情、腰肢纤细,可若直接扔给你一段细腰、柳眉,和一只骨碌骨碌转的眼珠子,这可哪里还有美感可言呵!

  说得太激动了,有些言过其实。不过我觉得,文章不应该剪,像《晋祠》这样的好文章,更不应该剪。担心课时的话,老师们哪怕略过这些没有什么知识点的句段,也应该保留学生们观赏这“美人”身上各部分的权利,无论美丑。你瞧,《晋祠》原文中,其中有许多关于石像、雕刻的典故,我在读时便能能够结合着这些典故去“游”晋祠,那树、那水、那石,都是有故事的,便更显得活灵活现。可是课文中,却删去了这些段落。失去故事的晋祠变得单薄了许多,单薄到只剩下一页书纸。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剪后的文章早已“花非花”,又怎能不让我们这群年少无知的“蜂蝶”们怀疑真正的“春色”好文在课本之外的地方呢?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8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9

  “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是那么脍炙人口!而它们都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诸葛亮。

  1800年前,诸葛亮在与曹魏的战争中去世,蜀国一时失去栋梁,霎时间,蜀国像一个没有支柱的楼摇摇欲坠,举国上下无不悲痛,在民心难违,武侯寺就这样建成了,是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合庙,在人们心中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仿佛跃然心中,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又仿佛看到了他身着八卦衣,借东风的场景,这位哲人,就这样在人们心中扎根,仿佛还能看到他为蜀国凝神沉思的情景,正如梁衡所说:“我看到了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军灰飞烟灭,我看到了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浑浊泪,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是那一颗无私的心……

  1700年前,他输给了曹魏,但却赢得了从此以后所有人的`心,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成为了我们的榜样,也许曹魏并没有那么”恶”但诸葛亮却像在眼前一般,手挥羽扇,微微笑着的那么亲切。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他便是死的重于泰山,深深的记载我的脑海里,无法忘记!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10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充分体现了一位胸怀大志,欲血洒战袍,为国捐躯,到最后手中却只剩一根羊毫软笔,只能笔走龙蛇的词人——辛弃疾,欲为国战斗,却被国家抛弃的复杂情感。

  辛弃疾,南宋词人,代表作《破阵子》、《水龙吟》等。他不怕小人,只为报国。可是宋主昏庸,有用之时便启用他,没用时便弃之不顾。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之外,没有人再能写出这样豪放的诗词。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王昌龄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想象。只有经历过战争,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横刀立马,才能写出有实战经验的诗句。

  有人说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豪放派词人,可苏轼的豪放只在“大江东去”,而辛弃疾则是胸怀大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他的词中,我感到了无名的愤恨。还有人说他是婉约派,可李清照、柳永的委婉只在“梧桐更兼细雨”,而辛弃疾无法报国的.情感,千言万语说不尽啊!我看到了莫名的心酸。

  南归后40年,他有二十年没有入朝为官,朝廷对他只准旁观,不许插手,不能插嘴。可他还是心系祖国,渴望有一天朝廷又會重用他。回顾他的一生,我们看到一个意气奋发的青年将军,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中年人,一个愤恨而又无奈的白发老人。无奈啊!朝廷为何不用?为何?为何?辛弃疾的诗词与其他文人的并不一样,别人的诗词是用墨写成的,而他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在他的诗词中,我看到了无名的愤恨和无奈,莫名的心酸和无尽的惆怅。

  在南宋的兵荒马乱中,辛弃疾原本该是个天生的将军,可他在命运的操纵下,手中没有了利刃,只剩下一根羊毫软笔;心中没有了报国大志,只剩下无尽的惆怅……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11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千年前,辛弃疾在建康城赏心亭写下了这首《水龙吟》在那里,他痛拍栏杆,自己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二十二岁时的少年辛弃疾,便拉起一支义军,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下归送。他干这场壮举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一次义军出现了叛徒,印信被偷。辛弃疾单枪匹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人头。后来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弃疾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南归后,他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一只羊毫软笔,没有机会再奔赴沙场,而只能洒泪宣纸,为历史留下呼喊,叹息和自嘲。“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首《破阵子》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外,再无人能比。杜甫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那又有谁曾有辛弃疾那样的刀枪利剑滚过来的'亲身经历?南渡后的辛弃疾被迫远离战场,他能做的也只有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热泪横流了吧。

  辛弃疾作为南宋臣民共活了四十年,有将近二十年朝廷将它闲置一旁,时用时弃,而在这二十年里,又有三十七被次频繁调动,可他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的他浑身发热,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后来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到那里招兵买马,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主和苟安的南宋朝廷将他闲置,只许旁观,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报国无门,他便修了一座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这就是一位武人被迫成为文人的时代悲剧。

  辛弃疾一生都在无奈与抛弃中度过。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政治之道,便只有注入诗词,化作词人。积三百年北宋南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12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13

  我最近读《把栏杆拍遍》,在书里我看到了很多伟人。每一位伟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无论是宋代的辛弃疾、范仲淹、李清照,还是近代的周恩来、彭德怀、心中都有一个国家,虽然似乎文章有意把他们的结局写得悲惨,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我想好像并不是努力了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就能实现。彭德怀在朝鲜战场英勇指挥成功地阻挡了联合国军的进攻,回国后他当上了国防部长。他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地享受尊荣,但他非要管政治上的事,最后冤死狱中,但坚持了自己的理想。

  林则徐,他也是一位英雄,他的心中装下了天下百姓。他“虎门销烟”,但销到最后,把自己“销”到大漠戈壁,书上有一句话说“林则徐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

  这俩个人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坚持是“错误”的,这也让他们受尽了苦难,可是在历史长河的证明下,他们被认为是“错”的行为却是一大功劳,文章上写彭德怀是“文死谏,武战死”的人,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我们的理想可以十分伟大,但是践行自己的正确的理想的路程中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因为总有一天自己的坚持很可能被理解。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14

  有一位词人,他是辛弃疾。

  一位从小习武,苦修剑法,在22岁便走上战场,一次所谓的南归,将这位满腔投负,一心为国的将军的利剑夺走,却只是换来一根让他欲哭无泪的笔。

  但是,这位将军并没有放弃,他在词中挥洒自己的才华,一首《破阵子》点破自己的忧愁,一首《水龙吟》释放心中的悲愤,一首《永遇乐》写满了对自己嘲笑。

  一位词人,本应像其他人一般在诗中将心中的美写在纸上,而他,诗中却散发着一种禀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这位亡国游子的`悲愤又有谁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知他的名号“稼轩一般”将近五十,只能回家种地,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只能叹息。

  报国无门,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因此成为了婉约派,细腻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沧桑。

  郭沫若说过:"将军本色是诗人。"辛疾弃疾虽是词人,但词中尖锐无比,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武将。

  辛弃疾,是一位传奇。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15

  辛公已远,壮志不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残阳如血,沙尘飞扬,辛弃疾手持钢刀利刃在阵前冲锋杀敌,他的胸膛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此时正逢金人入侵,辛弃疾满腹豪情凝聚在了钢刀利剑之上。

  然而,天不遂人愿,自从南宋与金人讲和求得苟安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了一支羊毫软笔,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赴沙场、浴血杀敌,只有将无尽的悲愤融入笔端,留下一声声呐喊与叹息。

  辛弃疾的词不是由笔写成的,而是用利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而写就的。读辛弃疾的.词,我们仿佛能够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声声的哭诉,仿佛见到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热泪横流的怅然形象。

  南归之后,辛弃疾内心的爱国之情变得更加浓烈,作为一个亡国浪子,他并不安于苟生,他那颗爱国心把他全身烧得发热,不管他身处何职、身处何地,他心中总不忘国耻与国恨,在这些年间,他忧民情、志复国,但国家却怕他、怨他、忌他、烦他,于是辛弃疾满腔的情怀只能化为泡影。

  统治者的苟安,注定了南宋的灭亡,辛弃疾纵然拍遍栏杆,也无济于事,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岁月无痕,人去楼毁,栏杆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相关文章: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02-15

罚抄一百遍05-15

拍篮球05-15

小班健康教案《拍皮球》反思12-18

航拍中国观后感06-02

《航拍中国》观后感06-02

《航拍中国》观后感06-02

航拍中国观后感09-04

(精选)航拍中国观后感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