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有感

时间:2024-01-03 08:23:0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大学》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大学》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大学》有感1

  大学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它在近几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两大种教学模式,培育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为推动近代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本书是围绕着对两类(纽曼式和洪堡体系)14所大学的走访考察而展开叙述的,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调研的第一视角去探访并深入了解这些世界顶级大学,让我们有幸窥得世界名校的风采。

  在看这本书时,我很好奇为什么我国在西周就有太学作为国立最高学府,并且在隋唐时代就有完备的科举制度,但是大学的发展却没有取得欧美大学如今的发展成就。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作者在研究了众多美国一流名校之后,确认为大学不仅要有大师,还要有好的硬件条件,否则大师的教育理念就无法落地生根。只有硬件条件有了保障,才能请到足够好的老师,提供足够的课程、图书、实验室来开展学习研究。对于上面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但是在对我们国家两千年的发展却发展不出一所世界顶级的大学的现象探究的过程中我对第二种观点却也不敢苟同,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思想与社会的多层个面。

  在汉武帝元朔五年,汉代初设太学作为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入学的老师与学生由国家供养;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完善,有更多学子得以考入国子寺(后称国子监)入学的学生老师均由朝廷供养,至此直至清代国子监的变化大同小异;在此阶段内太学府不仅有全国的儒学大师也有足够的大楼,但却没有发展成为具有如今大学规模与思想包并风格的独立教育机构,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思想上的未开化;自古以来,太学依附于朝廷建立,“学而优则仕”是古代全国上下一致的想法。而且中央集权制使得太学的思想步调必须统一于当朝皇帝,稍有异议便会引火上身牵连众多,在如此的境遇下太学的发展只能取决于统治者的思想层次与境界。其二: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在西方的萌发与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的教育跟随社会经济一同勃发,尤其在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大量的资本主义家,于是依靠捐赠发展的欧美大学进入了腾飞的时代;而与此同时中国还禁锢在封建主义的枷锁之下,小农经济的特性难以为私塾提供足够发展的物质基础,即便是行商巨贾在发家后也仍以后代入仕为荣,而在1840年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凋敝衰弱的国家早已无力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一方净土。在抗战时期我国当时的西南联大不仅无大楼无合格的实验教学条件,而且还要时不时的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轰炸,但它却以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风格汇聚了无数的大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无数的栋梁之才。

  如今我们国家的各所大学不仅在大楼上有了保障更在学术上在迎头赶上,虽然我国的大学大多是受苏联片面理解的洪堡式教育影响发展的走了许多弯路,并有别于西方的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但是在国家发展的快车道上,我国的教育也是在与时俱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全面赶超欧美的顶级大学。其实大师和大楼都是时代的产物,不论事“中式”还是“西式”教育也都受时代主流思想的影响。只有最优秀的思想与最先进的物质相结合才能产出最优良的教育与学生,当然这一切都在路上……

读《大学》有感2

  大学一篇,作为儒家思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提出的“三纲”、“八目”等重要观点可被称作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若是超脱出一个学术流派来看,《大学》中简单明确的观点与古今多数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也都有相通。

  而“大学之道”,究竟存于何方、归于何处,是一个最基本、却也最难回答的问题。《大学》一篇之所以能流传甚广,也就在于它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不意在学术而意在整个社会的解答。这一解答融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也融入了整个社会的血脉,以一种文化而非答卷的形式,传承至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中举例说:“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其实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能否认,由于先天的具有或是后天的教育,最基本的品德其实就已经在人的心中存在。因此,使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合乎品质,需要的是“唤醒”。

  这一“唤醒”看似容易,却往往要面对一堵堵沉睡的墙。在耐心被耗尽之后,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就沦为了简单易行却基本无效的幼稚化教育。“幼稚化教育”的出发点绝非愚民,而是要启迪民众。但其致命之处就在于,把社会大众当做“零基础”的愚民进行教育。

  在当下,面对“道德滑坡”这一类愈发猛烈的抨击和指责,很多人也想起了道德教育并付诸实施,却始终收效甚微。道德滑坡导致了道德教育轰轰烈烈,而道德水准却又并无想象中的触底反弹,使得道德教育陷入窘境,而不得不更加迫切、甚至运动化地进行。但其实,民众从不缺乏道德知识,而只是不想运用。一遍又一遍地灌输重复的知识,只能是短暂刺激,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似乎我们该去重拾起《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吹散掩盖美德的阴霾,使其发散光芒,而非等被照亮。

  大学之道,在亲民。

  《大学》引《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谓“亲民”,通作“新民”,即使人自新。

  “新”是变革,“新”是发展,“新”是从过去到现在,“新”从现在到将来。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中所说的“新”却并非是与“旧”相对,甚至是与“旧”相合。“新”的本质是不断调整而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无论道德上、物质上,人与社会总是会出现种.种矛盾。在特定的历史情形下,我们会将其归于时代的变迁使得人的角色出现了错位。因为个体总是太渺小,经受不住环境一丝一毫的改变。但从一个普遍性的意义上说,绝大多数时间和地点,世界运行得是如此完美、一如既往,但却不能消除人和社会之间的碰撞——是人在变,而非世界在变。也许有某一个瞬间,你与世界、社会是如此契合,可这种状态却无法维持。风吹草动都会使得你于不经意间与那一点错离,而只好通过不断的修正错折往返。

  新,归根到底是对“正确”的动态保持。或许正确的标准没有改变;或许世界未变,人却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或许世界变了,人却不为所动。无论变与不变,每一次自新都是一次新的挑战,结果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最终追求,并且有具体的蓝图。《大学》中描绘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有些令人惊讶的是,大学之道的目标没有设定为人人的道德标准都向“君子”看齐,而是很大度地给出了如此宽泛的标准。

  这种包容的理想目标,对现今社会所追求的和谐共生非常有借鉴意义。多元的追求与发展,并不是我们迈向一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渡,而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本身。道德标准的高低之间存在角度的差别,只要在最低界限之上,就都应当是以平等的地位存在的。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不同价值标准之间的共处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而非“忍让”。后者所带有的对优劣的判别,会使得不公正的取向产生。

  所谓“至善”,“至”在社会秩序井然,“至”在个人的选择得到充分尊重,“至”在一切都拥有最丰富的可能性。“善”的标准可能太过虚无、难以设想,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的善与每个成员的善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前者只不过是对后者的概括。而对每个个体来说,善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选择来完成的,而不能由他人或社会代劳。这样的选择过程,既是为了满足个体,同样也是在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对不同可能性的尝试机会。

  大学之道,在求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对个人修养而言也好,对社会发展而言也好,恐怕都没有终极答案。《大学》一文对此的探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所认可。但我以为,《大学》更大的意义在于探索本身。

  从古到今,无论个人、集团、社会,都会经历许多痛苦与灾难。但他们探求“大学之道”的步伐却从未被打击、失败阻挡。思考者们、践行者们,都怀抱着让个人、社会变得更好的不灭希望,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不断探索着。

  他们是寻路者也许他们从未得出完美的答案,却也一步步地以双手之力推动社会与其中每个个体的前行。也许他们得出的结论相悖,也许他们采用的方法相反,但他们对世界的热爱与执着,将后人和身后的世界改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寻路直至今日。我们都对完满的人格、美丽的世界有着同样热切的憧憬,我们也在寻路。也许你对《大学》的作者提出的道路十分赞同,也许你的心中有另一条前行之路,也许你的`看法模糊不清、难下决断。每个寻路者都投射出一点星光,因为你曾为人与社会的前行贡献出哪怕最微薄的力量。

  没有哪一颗星能够照亮整片夜空,但所有的星却能联结起一个宇宙;没有哪一个寻路者能够为最理想的未来给出一劳永逸的答案,但所有的寻路者却将脚印踏满了追寻历程中的每一寸。

  《礼记大学》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其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条目。大量使用排比和蝉联句法,环环相扣,间不容发,气势磅礴,雄辩有力,鲜明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

  人的一生,时刻都需要学习。欲“外王”必须先“内圣”;欲“内圣”必然需要加强自我道德的修养。也就要做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缺一不可。

  作为大学生,确实应该明其本,知其用,然其所厚其所薄。当今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矛盾,其性情浮躁,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的人实不在少数。在这物欲横流,文化泛滥的社会状态之下,很多人早已忘记了道德修养,只是庸庸碌碌,贪于享乐,却不珍惜年华盛景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如此,只会消磨意志,沉沦下去。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必须正视的课题,这是首要的。其次,应潜心学习,深入研究,在学习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努力向其他方向发展。不要一味空想,沉浸在虚幻之中,而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应当分清主次,如文中所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以,凡事先要能定,静下心来,才能有所虑,有所得。倘若鲁莽,草率行事,必将终无所获。

  《大学》之道,在于修身,在于立志,在于奋斗。无道德,无修养,便胸无大志,就不会去奋斗,不奋斗,便终不可“外王”。所以,我认为,提高自身修养,当入其微,从小事做起,从小志做起,点点滴滴,循序渐进。如此,方可能安能静,知其本末,晓其终始。发于心而动于行,如此,才能实现志向,有所作为。

  《大学》之道是一条立志,实现理想之道。告诉我们凡事要从最基础的做起,牢记其本,明知其本,而后才能有所方向,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而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基础之上,每一步都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如此,谨小慎微,勤勤恳恳,才是实现“外王”的基础。

  《礼记大学》凝聚了儒家学派关于人生与社会,道德与政治等问题的思想精髓,表达了完善自我并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其人格思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均不无积极因素,因此,它是所有有志之士用以自励并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读《大学》有感3

  我平时比较喜欢读书,尤其是小说。我读小说和吃饭一样,都不挑食,我可以读任何形式和过度的小说,只要我读得懂,都可以认真地读完,这就是能力。我最近迷上了《格列佛游记》,这是一本不错的小说,也是一本世界名著,我也相信很多人已经度过《格列佛游记》了,不过我现在就将我在读《格列佛游记》这本书后,写出我自己的读后感,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共识。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朽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当我翻开了《格列佛游记》时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录所吸引了:小人国历险、大人国历险、会飞的国家……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这些就想快点往下看,想快点了解怎么会有小人国和大人国,国家又怎么会飞。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读起了第一章。

  这本书讲的是格列佛以海上医生的身份随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风暴孤身一人涉险了一些神奇的国家,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的事情。情节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历险写得栩栩如生,有趣极了。与其说是“格列佛游记”倒不如说成是“我与格列佛的游记”呢,因为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几乎入迷了,好像就是我和他一起历险一样。但是我又从心里佩服他的机智勇敢,他总是给我一种“逆境丛生”的感觉,这点就是他历尽艰险后从新踏上自己的国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坚决要向他学习这种精神,否则的话,若我以后遇到这种事情的话说不定早已经一命呜呼了呢。

读《大学》有感4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还使我懂得了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这本书叙述了主人公抱着上大学的念头来到嘎山,但很快明白穷人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他住在贫民窖里,为了生存,他去当码头工人,又在面包坊中干活,这使他体会到受剥削压迫的'痛苦,除了痛苦的革命理论,他还劝说发动工人们与剥削阶级做斗争。即使革命斗争的挫折令他有时悲观失望,但是他经受了锻炼,革命思想逐渐形成。这部书是1923年完成的,作者高尔基本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经受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催而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小草般茁壮生长并绽放,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多么渴望他那样,在雨的洗礼中纯洁清新!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面对,甚至半途而废。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学习高尔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就将自己你塑造成一位对社会大有贡献的人才。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使我想到了家中一本本书,而我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读”?难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我的大学》之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而退”的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吸取知识的精华,沐浴智慧的洗礼。这部文学使我受益匪浅,铭刻在我的心中。

  成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如:唐·《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袁鹰《井冈翠竹》

  成语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如:清·《莅山西票商欢迎会学说词》:“夫旧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为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许舟,不进则退。”又如: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读《大学》有感5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哭了,我很同情阿廖沙,他十一岁就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谋生,他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画师,轮船上做过杂工,这段生活让阿廖沙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也把他锻炼成了一个坚强的人。

  1884年,阿廖沙怀着梦想去上大学,可是,没过多久,这个愿望就破灭了。因为生活需要,他迫不得已去伏尔加河码头去赚钱打工。他和工人、农民、流浪汉打交道,还跟一大批知识分子结识了。阿廖沙参加了民粹派小组的`活动,然后又和罗马斯到农村做启蒙工作,这段艰苦的生活阿廖沙感觉到了社会的丑与恶,善与美。

读《大学》有感6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也是一篇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 其中《礼记》中的《大学》等篇系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做,然而这中最让我记忆犹新是它的主旨内容“大学教育的内容、目的、步骤 、方法及指导方针。这中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论理观,而且洋溢着儒家学者治学修身颇有的价值教育思想。”这让我觉得若人能够依照“大学”的教诲,进德修行,专研学问,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身将受益无穷。然而现在有着大学成长的我,却是小学思想,让我深感惭愧!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人师表不仅要知道其中的道理还应该实践。大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看起平平几个字却蕴含着大道理,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就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诚实加上渊博的知识。

  在这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然而现在最缺失就是人们的道德品行。最近网上频繁报道女大学生失踪被劫案,这让我们在黯然失色的.同时又有几分毛骨悚然,这不仅让我们觉得人们的道德沦丧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不得不让我要向社会呐喊:“我们的道德品性去哪了?”然而这中又有当今大学生的一个问题:自己的内心一定要端正!《大学》把“慎独”作为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即“诚意”和“正心”的根本方法。”这中“慎行”就包括思想慎行和行为慎行。

  诚恳待人是我们评判人行为道德的标准。说到诚恳待人就是心意诚实,然而心意诚实就是自我满足。社会上的不公平激起一些人心灵畸形,这就要我们时刻保持心态平衡和自我满足。

  育人,首先自己应该饱受诗书的熏陶和拥有渊博的知识。然而又要做到“修己”即教育自己,“治人”即教育别人,修己治人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这时“大学”就告诉我们要“格物”即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万事万物,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教育好别人,这样才能达到“大学”的教育目标。

  我们做到了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诚实和拥有渊博的知识,难道还怕教育不好人,齐不了家,治不好国吗!我们这些学者就有重于泰山的责任与使命,然而社会就会出现相应的和谐!

  以上是碌碌无为的我在这时光荏苒下,读了“大学”一书所写下的感受,希望能在我今后的学者道路上我能带着“大学”的宗旨去“格物”那套教育过程。

读《大学》有感7

  借此机会阅读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本来对文字不感兴趣的我,看完第一篇文章立刻被深深吸引。一直肤浅地认为,儿童文学相当于幼儿园老师或主持人鞠萍姐姐的关怀和幼稚的文字形象。目前,一些视听剧误导了孩子的身心成长,一些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现象。这些现象与本书作者所赞美的真善美形成鲜明对比,让我感到深思熟虑。打开书卷,看到“冰心” — 1923年7月25日“这些有凝固时间的话:我的年龄逆行了20多年;看着,看着:周围的花草建筑发生了变化,时光飞逝,回到了和朋友争夺谁先玩滑梯的场景。

  冰心用博爱纯真的心,流畅易懂的文字,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各种情、景、人。就这样,我沐浴在这美丽诗意的微风中,冰心已经交替成为我的好姐姐、好老师、好知己。当我读到作者因为本能而拍打小鼠时,作者的焦虑和自责让我感到特别真实。然后,通过母亲的指导,让我们塑造一个健康的人格,珍惜生命,有同情心。就像读到一样——“朋友,我是赢家还是输家——你见过力士搏狮吗?“描绘了作者在病人中的真实心态,让读者以幽默的比较感同身受,产生了与作者对抗病灶的必胜信念”。

  冰心先生擅长各种描述,只能让场景自然生动地融合。例如,这一段写了几个大字:“别忘了小”。我的`心突然变酸了—— “上帝,让妈妈和我在一起`在体质上,有这样一种不模糊的联系。血红是我们的心。突然,整个身心都被冬天温暖的阳光般的亲情母爱包围着,久久不能释怀。

  因此,在冰心先生描绘的诗画之声中,我略带灰尘的心被我先生的话洗净了一次,重塑了我对世界真善美的坚定信念,迫不及待地与家人分享。

读《大学》有感8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读《大学》有感9

  关于明史的书所读过的数来有《万历十五年》,《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明朝那些事儿》,《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不同的书读来完全以不同感觉,《万历十五年》读完后感叹张居正之理想不复,李贽狂人之悲,万历身为少年天子宏图未展之悲,或许也是少年,对万历之满腔抱负因封建社会时势而无法施展尤感悲哀,又予之同情。

  《正说明朝十六帝》有一章题名为永远长不大的万历,是否符实姑且不说,但万历虽是皇帝,虽是封建帝王,但他同时又是一少年,意气风发,满腔抱负,希图大展宏图,小时被张先生与大伴及母亲管束,等脱离这些束缚后,没想到又受满朝文武的羁绊,综诉是封建制度造成了万历的悲剧。

  《正说明朝十六帝》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位帝王,从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到悲剧文弱的建文君,马上天子朱棣,促织天子朱瞻基,土木之变朱祁镇,万历皇帝朱翊钧,短命皇帝朱常洛,亡国之帝朱由检是我们所熟知的,可是历史又有多少谜团是我们所未知的,一位位皇帝的一生,细细品味,悟多少人世沧桑。

  每个皇帝的一生都有值得研究之处,不应简略带过,学历史所得到的启迪或许不仅在历史上,(希望我选择历史这个专业不是完全错,还是会有些用的吧)。附:明代帝王世系(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三十一年(1398) 惠帝朱允建文元年(1399)--四年(1402) 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二十二年(1424) 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1425) 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十年(1435) 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1436)--十四年(1449) 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1450)--七年(1456) 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1457)--八年(1464) 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1465)--二十三年(1487) 孝宗朱祐樘弘治元年(1488)--十八年(1505) 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1506)--十六年(1521) 世宗朱厚嘉靖元年(1522)--四十五年(1566) 穆宗朱载隆庆元年(1567)--六年(1572) 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1573)--四十八年(1620) 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1620) 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1621)--七年(1627)思宗朱由检崇祯元年(1628)--十七年(1644)本书主要目录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登上权力顶峰的农民领袖。

  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庆功楼前不离主,滥杀功臣和刚猛治国,动辄杀戮的严峻政治,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失踪,建文帝去向探秘马上天子朱棣,乃儿不花之战大捷,靖难之役的胜利,文治武功 雄才大略,智谋过人 计定江山,性格暴戾“文皇帝”, 人心难服最痛心,聪颖勤奋的宣宗朱瞻基,文韬武略的浪漫天子,守成令主盛世与隐忧,汉王朱高煦的叛乱,明代第一个废后的皇帝,促织天子的身世,被也先俘获最痛心,跌宕起伏的悲剧命运,错杀功臣于谦,天意与人事的成全,豹房与宣府的闹剧,淫、乱与无嗣的悲剧,皇权与军功的正剧,无儿无女 落水而亡,被皇权扭曲的怪物,迷信道教 荒废国事,有宠臣 无权臣的尴尬,不安的.边疆和海域,明代统治最久的皇帝,永远长不大的万历,罔上负恩与忘恩负义,平定杨应龙叛变,一个不平庸的皇帝,光宗:明中最不幸的皇帝,宫廷震荡 梃击一案,红丸案与朱常洛,野心女与糟糠帝,文盲皇帝与文盲太监,东林党的绝命书,明天下的“魏皇帝” ,熹宗开创的黑暗时代,性格最为复杂的思宗,平定阉党逆案,袁崇焕之死,众叛亲离 孤家寡人,末代帝王的悲惨结局个性鲜明的人物:朱元璋,朱标,朱允文,朱棣,朱翊钧,朱常洛,以及诸位活跃在政坛的人物,开国时各位功臣,如徐达,蓝玉,之后于谦,张居正……数风流人物由上面这些标题思索而来,好像看到了世间兴衰,人情冷暖-----以史为鉴

读《大学》有感10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就像一本连环画,页页都是那么扣人心弦,感人泪下;它又像一部电视连续剧,每个镜头都是那么催人奋进。然而,最吸引我的是其中的小镜头——《带着养母上大学》这篇文章中的孟佩杰在我的同龄时所表现出的孝顺,责任和担当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四千多个日日夜夜照顾好瘫痪的养母和学业两不误的善举执着深深地鼓舞了我。

  读了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当我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对长辈们嚷嚷着这个菜不吃,那个菜不好吃时,孟佩杰正在那冰冷的水中用冻得像红萝卜一样的小手洗着刚买回来的菜;当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要买最漂亮的衣服时,孟佩杰正端着热水帮养母擦身换尿布。十岁时的孟佩杰虽说是一个孩子,但她俨然像一个大人一样担当了照顾养母的重任。

  从孟佩杰的身上,折射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百善孝为先”的高尚品德,联系到我日前在家庭生活中对长辈的.态度,我深感内疚!

  记得今年十月中旬,我因肠道不畅,爷爷劝我多吃青菜及含有纤维素的食物,我非但不听爷爷的忠告,反而冲爷爷发脾气,坚持说吃荤菜营养好,蔬菜营养不好。我对长辈的态度与孟佩杰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孝敬长辈有时需要像孟佩杰那样有惊人的善举,但更多的是体现仅是一个眼神、一个问候,一个举手之劳。复兴中华,我要从孝敬长辈的点滴做起,争做孝敬长辈、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合格的五好小公民!

读《大学》有感11

  《我的大学》是部自传体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明显。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他成长的片段。这本书是1923年完成的,作者此时已有55岁,年过半百。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无论什么状况,多么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并且要懂事,学会随时随地为他人着想。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还使我懂得了如何从容镇静地去应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

  这本书叙述了主人公抱着上大学的念头来到嘎山,但很快明白穷人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他住在贫民窖里,为了生存,他去当码头工人,又在面包坊中干活,这使他体会到受剥削压迫的痛苦,除了痛苦的革命理论,他还劝说发动工人们与剥削阶级做斗争。即使革命斗争的`挫折令他有时悲观失望,可是他经受了锻炼,革命思想逐渐构成。

  这部书是1923年完成的,作者高尔基本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经受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催而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小草般茁壮生长并绽放,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多么渴望他那样,在雨的洗礼中纯洁清新!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应对,甚至半途而废。从此刻起,我必须要学习高尔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就将自我你塑造成一位对社会大有贡献的人才。

  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使我想到了家中一本本书,而我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读”?难道仅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我的大学》之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而退”的道理。

读《大学》有感12

  顾名思义,上帝就是神,是无所不能的神。在现实生活中,上帝就是你自己,只有你才能掌握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个童话但真实的故事:丹尼斯出生后不久·蒂托生病落下跛脚后遗症,经常被同学嘲笑。14岁时,他学会了画画,又因一场大病打水漂。退学后,他带着200美元闯入洛杉矶。第一年,他一无所获。1993年,他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今年赚了9000美元。最后,他在1995年投资100美元的管理咨询公司给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自费太空游客带来了机会。

  他靠什么?是上帝吗?是的,其实上帝就是他自己。在一个人的理想下,卑微和挫折根本不算什么,鄙视它,每个人都能成为拯救自己的'上帝。这是丹尼斯·蒂托经常对公司员工说一句话。事实上,他依靠自己追求理想、积极进取的精神。美国16任总统林肯依靠自己的努力从低层“爬”到名人。林肯的背景让人们对他的职位感到难以置信。他过去只是一个卑微鞋匠的儿子,但他宽容、大方、聪明。这些品质足以让他成为总统的宝座,这可能绰绰有余。

  我觉得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简爱》。这是灰姑娘的奋斗史。而现实生活中的“简”·夏络蒂就是爱·勃朗特。夏络蒂出生于英国·勃朗特的童年很穷,母亲早逝,所以她不得不照顾她的兄弟姐妹。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放弃学习,希望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然而,当她把她认为最好的诗寄给她尊敬的桂冠诗人罗伯特时·骚塞时,却被他嘲笑。然而,夏络蒂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以自己为原型,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字圣殿的大门,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万人关注的焦点。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人能随意成功。只要你对自己充满信心,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奋斗,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读《大学》有感13

  老师说:“《大学》是我国的“四书”之一,它积淀华夏五千年的魂,是中学生必读的经典之一。”我急忙周六就去图书馆借来看。之后,我去网上搜查资料,原来《大学》原本是名列《五经》的《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来单列,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他歪门邪道。明明德、亲民以及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都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一曰“大人之学”,二曰“为政之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要在社会上立足,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指但凡有成就的人,都具有光辉伟大的人格,他们修己安人,历练内圣外王之道,终成轰轰烈烈的事业。这两种含义具有同一思想——修身。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牢记在心,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时刻记住,只有做好一件小事,才能实现理想。

读《大学》有感14

  前段时间在朋友的口中得知了《小游戏大学问》这本书。它是伊莉莎白琼斯和格雷琴瑞诺兹两人的合着的,它描述了美国两所不同幼儿园中老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

  书本中作者将儿童游戏分为:0-2岁探索阶段,3-5岁社会扮演游戏阶段,6-8岁是求知阶段。重点分析了教师在社会扮演游戏中的作用。在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儿童游戏时,教师的作用就是组织游戏、设定规则,并在游戏场面失控的时候中断游戏。然而3岁之后的幼儿书序日常生活的节奏、行为等,教师仅仅起到了传统的作用。

  而《小游戏大学问》不仅说明游戏之所以是儿童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的原因,而且为成人提供了各种支持并提升游戏的方法。在书中介绍了教师在支持与提升游戏时所担任的各种角色——舞台监督者(安排环境,确保儿童有足够的空间、材料和时间进行游戏)、斡旋者(利用示范及解释教给儿童解决冲突的技能)、观察者(仔细观察游戏中儿童的表现)、记录者、执行者(直接参与儿童的游戏)、游戏者(回应儿童的想法,协助维持游戏)、评量者(评价儿童的游戏)、沟通者(与家长、儿童进行沟通)与计划者(审视环境、为游戏命名、介绍新主题)等。

  中国的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遇到困难往往寻求帮助,在书本中针对这样的情况举例了几种做法:1.教导解决冲突的技能。当孩子游戏中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将焦点集中在游戏内容而不是聚焦于规范。应对孩子的意图表示尊重,运用话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本质,并得以持续原来的游戏。停止游戏、罚坐、反省等行为只能是毁了游戏。2.让游戏复杂化以维持其安全。教师在斡旋时并不只是管理行为,而是在教社交技巧并给予建议,让游戏更丰富。

  在普遍的幼儿园当中都会有幼儿对这种材料不感兴趣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我在书本中找到两个策略。

  1.巧妙结合游戏活动迁移和提升主题活动内容:比如幼儿的从众心理使孩子们喜欢模仿别人,一种新的材料被投放下去,如果一个孩子对游戏角力的游戏感兴趣,并且玩得很开心,那他会无形之中带动别的幼儿,幼儿争相的要加入这个游戏,那么材料就投放的很成功了。

  2.通过观察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观察是教师进行游戏之道的基础,通过观察,教师才能了解给幼儿提供的游戏时间、游戏空间是否合适;游戏材料的投放是否有利于游戏的发展,幼儿需要丰富哪方面的生活经验才能推动游戏的开展,幼儿游戏中的兴趣点在上面地方等等。

  作者在书中将游戏比作“泡沫幻影”,我觉得这一形容非常贴切,它抓住了游戏产生于结束的方式。的'确,孩子的游戏有时很短暂,往往在我们老师几乎没发觉之前就消失无踪了;但有时又复杂而较为持久,还会跟其他的“泡泡”们堆叠在一起,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区角与区角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教师并不是光坐着看幼儿游戏。他们也得让幼儿有游戏的可能。

  书本中介绍了成人为使自己能自由观察游戏中的幼儿所采取的的种种行为。复杂的扮演游戏通常发生于没有成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即幼儿自个儿处在事前计划、设想周到的环境中,运用成人之前已经协助他发展出来的技能,并探索兴趣。

  只用了一段时间对书本的阅读就能让我对幼儿游戏又有了新的认识,更加意识到了游戏在幼儿期的重要性,了解了幼儿游戏的本质。最主要的是在游戏中我意识到自己平常的处理是错误的,想要解决问题的策略应优先考虑继续游戏。相反地,停止游戏、罚坐、反省等行为只能是毁了游戏,既没有给幼儿有用的策略去解决当下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接踵而至的问题。要是对书本细心反复阅读一定会受益更多。

读《大学》有感15

  军训很辛苦,但我们很幸运,指导员是可敬的,同学是可爱的,班主任是美丽的,辅导员是可亲的,一切都很美。齐步、正步、跑步......都是熟悉的动作,不能再熟悉了,但为了追求共同的目标,我们不在乎脚痛腿酸,嗓子嘶哑。所有学生在短短七天的军训中都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目标是坚定的,因为我们有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竞争力,我们坚信我们的金融04(4)会走得更好更远。

【读《大学》有感】相关文章:

读《大学》有感04-19

读《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有感05-10

大学生读名人传有感07-03

读《无臂少年用脚考大学》有感05-25

大学生读巴黎圣母院有感1000字06-23

大学读书心得05-10

大学读书心得02-12

大学读后感04-01

《我的大学》读书心得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