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燃灯者》有感

时间:2024-03-07 14:14:5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燃灯者》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燃灯者》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燃灯者》有感1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从哪本书中听说周辅成先生,当时的印象只是:哲学家、北大教授。

  直到看了这本《燃灯者》算是对其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千金易得、名师难求”,一生中能够遇一位肯于言传身授、指点迷津的业界名师可谓幸运之至。往往有这样一种体会,看书过后,脑中很多没有关系的人也会连在一起;周国平久负盛名早有听说、读《价值的理由》了解过陈嘉映,现在看了《燃灯者》才知二人皆是周先生门下弟子。

  20世纪既是危难又是盛产大师的一个世纪,随着国门敞开、西学东渐,一大批民族先知先觉就像饿了许久的野牛一下子钻入了西方世界的菜园子里饕餮大餐。

  周辅成先生出生于辛亥元年,属于较早接受西学浸淫的学人之列,同年出生的还有萧红、季羡林、黄万里、陈省身、钱学森等大批业界牛人。沐自由民主之风与名师贤人同行加之坚忍不折的'性格遂逐渐成就其学术之精,21岁凭借对哲学的敏锐与超感写下《康德的审美哲学》,成为引康德美学入中国第一人。记得书中有句对天才的论述:“一等的天才搞文学,把哲学也讲透了,像莎士比亚、歌德、席勒;二等的天才直接搞哲学,像康德、黑格尔;三等的天才只写小说了,像福楼拜。”我想没有宏观深彻的感受和觉悟决然不会叹发这样的议论,可见其学术研究之深广。

  回看历史,一个国家对思想与科学的尊重往往与其命运兴衰连在一起。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法国的先贤祠、德国的现代化教育都是最好的写照;特别是德国,尽管是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却能在战后迅速崛起、还造就了大批思想哲学家及诺奖得主,很大程度上与德国对科学和教育的崇信有关。就像普鲁士将领毛奇说过那样,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老师的讲台上决定了。腾讯曾出过一期系列节目《大师》,感叹大师远去,已无大师。前几天在微博看到石述思的《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书还没看,从题目看无疑是反映时下社会风气如何不良。学界巨子的产生无疑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但或许更多受制于教育。

  20xx年周辅成先生追悼会当天,北大没有领导前往吊谒,在场的只有先生一生培育的满园桃李和家人。与巨大的社会机器运转相比,知识分子的命运往往不值一提,但风骨往往随其煌煌巨著遗世长存,就像辅成先生所说的那样:精神与学问往往是一回事。其门下撰联泣诵其人其德曰:“百年仁者寿,生命伦理不出人民二字;孤夜醉乎神,腊梅品格堪入李杜全诗。”先生纯钢至仁,得百年之寿,可谓“仁寿者”;一生畅游书海寻根问道更是醉心迷神,腊梅品格诚然无愧。

读《燃灯者》有感2

  被教育部的课题追着,发誓必待完成之后才写博文——毕竟它是题外之事,不能用它代替结项。但周三晚上参加学术沙龙,我的一个“文青”学生,送我一本名为《燃灯者》的书,副题为《忆周辅成》。我不知道“周辅成”为何许人也,作者“赵越胜”也不认识。以为是我这学生的朋友,回答说不是,而是周国平、徐友渔、陈嘉映他们一帮的。周、徐二人很熟,买过、读过他们很多的书。去年徐友渔来川大,也去听过他的讲座。但赵越胜,确实不熟。问学生为什么想起了要送我这书,回答说是猜想我会喜欢。后来推测,他可能也把我当成了“文青”,因为时不时地和他聊些文学什么的。谢过他,把书带回家来,也没打主意马上看,心思仍被课题缠着。

  次日下午,难得的秋日阳光,很暖,却不晒人。坐在书房里写,总觉得有些辜负,最后还是移到了阳台,沏一壶朋友送的青城“韵味”,拿过《燃灯者》来读。这是一本时下难得的关于师生交谊的书。一个普通的青年工人(即作者赵越胜),在一个为工农举办的哲学学习班里,有幸与北大的周辅成先生结识了。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对知识的渴望,作者开始向周先生陈述自己读书遇到的困惑。也是带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风范,周先生开始孜孜不倦地给作者讲述西方哲学的要义,引导这位好学的青年步入西方哲学的圣殿。他们常常相约在饭馆,吃着聊着,以饭菜裹腹,以哲学铸思,每次都是周先生付账。相约以后,一个乘7路无轨电车去动物园换32路回北大,一个乘5路汽车去德胜门换车回清河,两路茫茫,以学为媒。一年年下来,到文革结束,作者已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工变成了一个深谙西方哲学奥秘的学者,并顺利地考进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工作。之后,他们又相约在北图,借书看书,每周的师生抵心交流不亦乐乎。在周先生无怨无悔的指导下,作者考取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研究生,又一步步地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一口气读完,半天找不回魂来。在作者的娓娓道来里,我总抹不开孔子与学生浴于沂、咏而归的场景,抹不开朱熹与蔡元定抵足共校《参同契》的场景。那是旧式知识分子才有的情藻,在我们这个老板与学工的时代已经成了令人艳羡的回忆。我很感谢周先生,让我看到了传统学人的纯正品格;我该祝贺作者,在动乱的年代遇上了一位爱才的尊师。这不仅仅是如何为师、如何为学的问题,而是为道的问题——于中贯穿了两千年来儒家的师道理想。

  周先生和唐君毅、牟宗三为同学,一辈子致力于道德哲学的研究。但在我们这个不讲道德或只讲伪德的社会里,他注定是要踽踽独行一生,不仅失名于我等文革成长起来的`寡闻之辈,即连他的相关著述也都很难见诸天日。但周先生是旧式学者,学问之于他不只是器,更是道,他耐得住寂寞和孤独,不会趋炎附势。他把陆游“独吟古调遣谁听,聊与梅花分夜永”的诗句写成条幅赠于作者,于中有他的孤独,也有他的坚守。他还曾将刘孝标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制成贺卡赠人,以此激励学生世道故乱、慎勿放逸。这是旧式知识分子的风骨,任你沆瀣满地、虎狼成群,“善人为善,岂有息哉!”

  作者将书名取为《燃灯者》,自叙来自《五灯会元》:“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又引《马太福音》:“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作者认为,周先生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照亮的不仅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也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还有辛劳于野的普罗大众。就此而言,周先生又是幸运的。灯之为光,不枉此生。可是这个时代,我就点亮了自己的灯,也找不到安放的灯台,因为除了灯,我已经是一穷二白了。再说,这个时代真的还有需要光明的人吗?

读《燃灯者》有感3

  “骊歌清酒忆旧时”,从阅读《燃灯者》开始到意犹未尽的读罢此书之后,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三十年,三个人,三种不同的人生,四段截然不同而又有着某种共同轨迹的命运。当读到那些述说过往的青葱岁月的潇洒肆意的文字,似乎耳畔真的想起了那个懵懂青年和友人把酒言欢,引吭高歌,似乎作者是在轻松愉快的骊歌清酒中写下了这写回忆。但是在回忆唐克的文章的末尾,作者写到“唐克,老兄弟,你如今在哪?那把老吉他是否已常悬崖壁上,久不作声?摘下它吧,请抚弦再歌一曲,在喑哑的歌声中有我想说的话:‘晚风轻轻送来,想念你的那一首歌’”。恍然间才发觉,原来我忘记了赵越胜所要书写的是他这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

  相比而言,“燃灯者”这个主题固然比不上“骊歌清酒忆旧时”的诗情画意。正如书中所言,所谓燃灯者乃是“是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言语间透入出的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但是仔细品读书中的三位,辅成先生是“我”哲学之路上的引路人,教我如何“哲学的生活和思考”;宾雁则是“我”一生敬仰的英雄,他的勇敢、睿智、担当,是“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生境界;而唐克,没有辅成先生的学识,没有宾雁的大义凛然,但是这个背着一把老吉他的不羁青年,在“我”最为懵懂的年纪,教会了“我”唱流行歌曲,他的洒脱、放浪形骸使“我”学会了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而这些东西,若不是在作者短暂的一生中遇到这三个人,也许及时是皓首穷经也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更有可能在那个喧嚣的年代,被淹没巨大的政治洪流之中。

  既然是这样一段充满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回忆,赵越胜为什么要用如此华丽的文笔将他书写的如此“自然”?所谓“燃灯”,燃烧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年的光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尤其是这三十年是中国变化最为深刻的三十年,但是在赵越胜的笔下却丝毫感觉不到随着青春消逝后的苍凉,理想幻灭后的失落。其实这三个影响了作者一生的人的三十年的际遇所折射是同一个人生的理念——“自由”。追求自由是伴随这三个人一生的宿命。辅成先生终其一生徜徉在哲学的“理想国”中,即便是在最动荡的年代,他渴望的仍旧是像希腊先贤一般思考哲学,哲学的思考;而宾雁,人生的起起落落,矢志不渝的为了社会的公正,个人的自由呐喊、抗争,捍卫每一个人的'自由权利;唐克,所有人的眼中最为卑微的一个,不管意识形态的宣传怎样的义正言辞,人们的目光多么的鄙夷和不屑,他依旧我行我素,从那个当初追求婷婷时在月下抚琴高歌的小青年到廿多年后在巴黎相见时那个挂着个破相机,不修边幅的中年老男人,始终如一的还是他身上那股子向往自由的冲动。

  由“燃灯者”,我想到了顾准,那个至今还躺着我们大多人的视线所不及的角落里的灵魂,那个曾被人用泰戈尔的名言来形容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光里“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路”。固执的为了自己的信念,在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中,冷静、理性的思考民族、国家、历史问题。所谓“燃灯者”,亦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从来就不是希腊人的无端臆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同样的故事总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舞台”上上演,从苏格拉底为了唤醒民众的从容赴死,到纳吉为了自己的社会政治理念请求政府赐他死刑,从布鲁诺为了真理踏上火刑架,到卡斯特里奥为了捍卫每个人的信仰自由与加尔文大战…。其实这本《燃灯者》写的何止是作者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也是千千万万人的燃灯者,更是献给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人类的事业,点燃自己,照亮人心、照亮历史的先驱者们的赞歌。也许作者没有如此宏大的情怀,我们也不缺少那些充满了宏大历史叙述的著作,但是经过这些过于复杂的解构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任务,早就模糊了他们原来的面貌。而“燃灯者”可以看做是大背景下的一段“小故事”,那种随着历史的波纹一同起伏的人生遭遇,虽然由于夹着个人的情感有有失客观的嫌疑,但是弥漫在笔端的那种隽永的人生体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生儿”最为缺乏的。这或许对于我们理解我们的历史的一种读到的方法、方式。

  一本好书,就是能让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莎士比亚。而让一个读者从一本书中读到一千个人的命运,也许也是文字的另外一种玄妙。《燃灯者》就是这样一本书。我觉得完全可以用李慎之的观点来解读这本书,所谓燃灯就是启蒙,燃灯者所书写的三十年就是中国新启蒙运动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一百多年的启蒙史的一个缩影。鉴往知今,启迪赵越胜的辅成先生和宾雁正是近代以来,无数启蒙者的写真,从严复、梁启超到胡适、陈独秀,从顾准、林昭到李慎之、孙家栋、陈乐民等。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和继承人,我们可曾想过:他们“为谁燃灯”

读《燃灯者》有感4

  读完陈立群老师的故事,我深刻感受到了时代楷模的教育初心,纪实文学《燃灯者》的主人公是从杭州跨越1400公里到贵州贫困地区支教的陈立群校长。作者在开头写道:“陈校长退休后,婉拒了多家学校的高薪聘请,在同是当老师的妻子陪伴下,不远千里,来到贵州黔东南贫困地区,担任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苗族孩子、教育基础相当薄弱的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而他开出的唯一的条件是:分文不取。”

  他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而在退休前,他是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的校长。名校校长为什么在退休后没有选择安稳地享受晚年之乐,为什么又拒绝民办学校的高薪聘请,远赴千里之外的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支教、分文不取?有人揣测他的动机:“不为利即为名。”在今日,好像追名逐利才正常,无私奉献却不正常了,师者仁心竟然并不被人相信。读到这里,陈立群校长的形象无不令读者为之动容。伴随着作者细腻的描绘、动情的述说,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将陈立群的形象塑造得鲜活丰满起来。

  教育工作者陈立群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他深知扶贫首要靠教育。他时刻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着想,大到学校环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小到一个孩子的家庭困难和苦闷心理,他都会关注并一一解决。

  作者追寻陈立群校长的脚步,通过讲述这样一位有情怀,有思考,有经验的'教育专家的感人事迹,深度挖掘人物背后的心路历程,生动展现了不忘初心,始终用真心,带真情办教育,从而成为一名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在“寻找马背上的女孩”一章里,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五兄妹的动人故事。苗寨里一家邰姓五兄妹,父亲去世,仅靠母亲几百元的收入维持生计。兄妹们上学住校,带走了家中的棉被。家里仅剩下一床棉被,孩子们回家,加上母亲全家六口人,一床棉被怎么盖?二姐为了省钱买棉被,竟天天不吃晚饭。陈校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自己掏钱给她买来饭票,对她说,今后她的饭票由校长负责,要求她一定要吃晚饭。接着,陈校长又自己掏钱买来三床厚被子给她家送去。不久,当陈校长看到另一个仅有17岁的女学生辍学嫁人,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教育不单纯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品德教育、立志教育。“扶贫先扶志”,不仅扶学生的“志”,还要扶家长的“志”。

  《燃灯者》一书不仅生动描绘了主人公陈立群,同时也描绘了支教地区中学生的生活、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以及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书中通过主要学生人物,如吉玛、邰家二姐、少女藕、陈水珠、高坚强、陈玲玲、董永军、朱华彬和张巧月等,抒写了中学生之间的交往、心理以及青少年性格的发展变化,勾画了具有青春期少男少女特质的一个个闪光的艺术形象。

  《燃灯者》是一部励志的文学作品,内容感人,时代感强,叙事翔实、流畅,一气呵成,在表述陈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入木三分。作者是用真情实感来创作,这种感情,流淌在字里行间,像一首打动人心的诗。

读《燃灯者》有感5

  读罢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心中感慨良多。

  同样类型的书,之前有所接触。之前曾读过陈来先生的《燕园问学记》以及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同是对过往求学道路上师者的追思和记录,但是论文风,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对我的心灵震撼更为强烈。

  与其说这是一部哲学学人追思恩师的回忆录,倒不如说这是两代学人思想激荡、相知相伴的成长史。

  追随作者的视角,让我这个后生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如饥似渴的学人一道重温他们求学问道、探寻人生真谛的成长历程。

  尽管这些学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就像越胜先生能够遇到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一样,他们的求学经历却都往往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面对艰辛、清贫的生活条件,面对珍贵稀有的学习资料,心中没有丝毫杂念,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执着、坚毅却又乐观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否经历那样一段岁月,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对过往的'求学成长经历是很受用的。

  而这一切,在越胜先生的笔下,是那么地熠熠生辉,栩栩如生。情之切、爱之深,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渲染,读后感同亲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令人颇为感动。犹记得越胜先生与辅成先生踏着雪走在鼓楼东大街交谈的场景,步行两站多地的距离固然算不上遥远,或许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相伴而行,但是这幅画面在作者内心深处却激起了千层浪,因为他们彼此已经超越了学术层面的探讨和追问,直达内心深处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在政治背景不甚明朗的岁月里,谈国事,论人生,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充分信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事后越胜先生如此挂念先生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半夜心不安”,当收到辅成先生“雪夜漫步京城,心情大好”这寥寥数语的回信后,才终究放下心来。

  越胜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能够得到辅成先生的教诲和指导。辅成先生对越胜先生而言,犹如他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长明灯,不知疲倦地照亮远方。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是纯粹的,不夹杂丝毫功利之心的,从1975师从先生思想启蒙开始,到后来在学术道路上站稳脚步,三十四年间,彼此始终将对方当做最为尊敬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彼此是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的,是知音,是灵魂伴侣,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

  写到此,想到曾经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朋友犹如路灯,它照亮了你的前程。你一直往前走,会一直有路灯亮。一生中,你会遇到不同的朋友,与周遭的一切发生着莫名其妙的关系,有的朋友依旧伴随在身边,而有些,却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无论怎样,他们都见证了你的成长历程,那些幸福美景,那些辛酸往事,人生大喜大悲的时候总是有朋友在你身旁的,如此我们才不会孤独地或是享受快乐或是承受痛苦。也许始终陪在你身边的路灯并不多,三两盏,甚至一盏就足矣,人生得一知己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读完《燃灯者》,此种感觉更为强烈,物化时代,真正的朋友不多,知己就更难能可贵。这种情谊犹如美酒,越陈越香,越有滋味。

读《燃灯者》有感6

  看着封面,突然有一种心亮的感觉,既温暖又轻松,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孤独的人,走着走着忽然发现一个驿站,这里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三三两两的拿着书在欣赏,脸上绽放着灿烂的光彩。我毅然抉择——这里就是需要停留的地方,有这样一群能相互启迪的团队,我的心愿跌落于此,坚守一名老师的神圣职责。

  翻开封面,由朦胧的画面自然过渡到清新温情的燃灯者一页,寓意着孩子的成长和成功是需要教育者的引领和付出。从陈立群校长的微信头像(一张破烂木板房的照片)到他生病(也就是文章中说到的生死时速)时的逆向思维,冥冥之中反射出他爱自己,但更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但若能在有生之年为改善西部落后的教育做一点事,生命会更有价值。

  陈校长对教育的高度认知和探索实践,来源于一个有远见和思想睿智的家庭。上学期间,他虽然因为一些原因未能顺利读书,但对学习的渴望一直没有间断过,致使后来成为一名教师和校长后,那种内心对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为那些渴望读书而没得书读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为孩子们搭建一把成才的梯子,用知识让他们从精神上站起来,活得有尊严。又从陈校长和孩子们的一张张合影照片中看到,他脸上自内而外透露出的笑容绝不是应付或勉强展现的,是一种幸福活力的呈现,又是一种包含爱的幸福的流露,更是一种对未来期许的盼望和寄托。这是一个只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呈现出来的吧。

  在看到宏志班学生的故事时,我是眼含着泪,内心哽咽着看完一个故事又一个故事的。看故事的过程中,脑海里时不时的闪现出陈校长那慈爱的笑容,还有一双传递教育及关爱的大手拉着一个个渴望读书孩子小手的样子。十几年如一日,为孩子添衣增食,为孩子的未来做周全安排。正因为陈校长对教育的执着,以足够大的信息量不断敲打着每个孩子对未来的向往,以新的视野告诉每一个学生努力的方向,使得宏志班的孩子一个个越来越坚韧、奋进、拼搏、吃苦耐劳。这其中陈校长赋予学生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挑战,点点滴滴都融化到孩子们的骨子里,他是名副其实的燃灯者,不为自我甘愿照亮他人的燃灯者。

  心已静,多年热爱教育的心怀至今未改。教育追梦追教育,追寻燃灯者的情怀,坚定走向心亮的那方,以不同的方式点燃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正如书中所说,做一个静默的智者,善于在细枝末节处发现问题,从问题上寻找根源,进而深挖出形成根源的土壤,思考和探索如何从源头上改变土壤的成分。使教育更丰富化,让教育生活更具多彩化。

读《燃灯者》有感7

  教育如同火炬,燃烧的是中国薪火的传承,生生不息的教育之火古往今来都是民族富强的根本。在经历了百年屈辱后的中国,国家独立,民族富强。采用了改革开放的制度,人才强国的战略,使东方雄狮一跃而起。在教育的不断进步中,出现了一个个为社会无私的奉献者。

  扎根苗乡的教育者陈立群,作为一名老师,怀揣着对未来的期望,不慕名声与利益来到了偏僻的大山教书,只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民族富强的渴望,对发掘人才的向往。而作为一名支教,最快乐莫过于点亮大山里孩子的梦想,看着他们走出大山,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闪闪发光。这需要爱与责任,而这也是陈校长演绎的淋漓尽致地高尚情操。

  在扎根苗乡之前,他是城里重点中学的校长,在多年兢兢业业的培育人才后,毅然决然的.决定与妻子一起不求回报的来到了贫困县的学校教书,没有人明白为什么,也总有人认为这是为了追求名声,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可又有谁想过在支教的背后,他们晒得脱皮的手背,因没有护手霜而干裂的双手,厚重的老茧......人世间有那么多得到名声和爱戴的方式,陈校长偏偏选择了最苦最累的方式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培育人才一定是他毕生的事业,点亮大山孩子心里的灯,才是作为无私教育家所燃烧的最耀眼的火焰。

  在来到大山教书后,他深知大山里的孩子渴望走出去,但思维有限,创造力有限,对未来对现实的想象有限。所以他将孩子的智力和精神成长放在第一位,关爱学生,融入学生,尊重学生,让他们爱上课堂,爱上老师。所谓“课堂大于天”莫过于此,不仅是为了教育,更是为了生活的丰富与快乐。古有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拒绝了百万年薪的陈校长来到贫困县,一干便是数年,这一切的成功都要建立在良好的情感基础之上。在刚到学校时,作为名师,并没有在学生面前摆出架子,而是选择融入其中,无论路途的遥远与坎坷,陈校长依然冒着风雨去家访,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情况,对他们给予关爱和信任,这自然换来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尊重。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当陈校长知道一个患有尿毒症的孩子准备辍学后,自掏腰包给了学生生活费,还给予心灵上的关怀,每次遇到还会询问是否还有生活费。一个小小的故事,蕴含了太多太多精神与品质,而这应该是每一个社会教育者应该拥有的爱与责任。

  陈立群校长仅仅是无私奉献者的一个缩影与代表,中国还有数千名支教大学生和老师,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选择到生活艰苦的地方帮扶人民,教育学生。深知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他们,是传承薪火的火炬手,他们高举着耀眼的火炬,点亮了大山孩子心中的烛灯。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时代楷模。应该尊敬的高尚品质。

  若在多年后需要后生报效国家的重要事业,我殷切期盼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够不求名利且义无反顾。

【读《燃灯者》有感】相关文章:

读《舞者》有感05-22

燃灯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06-28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04-23

读《木屋下的守护者》有感06-05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05-07

读《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者》有感06-09

舞者读后感04-19

《孤独者》读后感04-15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心得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