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子传》有感

时间:2024-03-23 07:22:2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优选)读《孔子传》有感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孔子传》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选)读《孔子传》有感15篇

读《孔子传》有感1

  孔子,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带着孔子为什么伟大,后人称他为圣人的疑问,我打开了《孔子传》。

  《孔子传》讲述了孔子的生平:“十而立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有沉浮。 在这个人生阶段,孔子却从未放弃自己的目标和抱负,可见其高尚的`品格。

  十之五为学——孔子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的父母双亡。 那时,孔子才十七岁,还是初入社会的孩子。 至于他在社会上仅有的“学者”身份,孔子又如何实现他的远大抱负呢? 唯有“以知”,而孔子之志何以立之? “所谓”需要学习。 正是由于这三者的关系,才造成了“不学不能广才,无志不能学”。 由于志向远大,孔子20岁就精通《形意》,并得到国君“鲁昭公”的赠“鱼”,可见“志”的重要性。 它能带来无穷的动力。

  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孔子“站起来了”。 书中还提到了两个站起来的指标:1.社会认可度,2.自我境界。 这也体现了一个道理:“努力总会有回报,最重要的是你努力的程度。” 一个人如果没有上进心,最后会被打败。 可怜的茅屋,什么会回来!” 我也从孔子创办的私塾中了解到“检讨”的重要性。 所谓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做到定期复习和持之以恒也是有前提的。 就是努力学习,只要你把学习当成乐趣,那么你就会随时学习和复习。 孔子到齐国后,体现了一个道理:“君若欲久,必以仁政”。 但是再好的人,也不能高调出镜。

读《孔子传》有感2

  美玉待沾这一小节中写到孔子为何一直不从政,我在看时也在思考:“为什么孔子不从政,而是把精力放在办学上?”

  孔子不去从政,把精力一直放在办学,学生们不断成长,孔子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他一直向着臻于至善的境界攀登。

  有许多人问孔子有这么大的学问,为什么不去做官,为国家效力?孔子的回答是:“孝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风气推广到政治上去。”孔子说可以从很多地方上从事政治,谁又规定一定要做官才算从政。孔子从事政治的方法不同,却也是在为国家。

  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的政治影响深远,是通过思想上去改变国家。孔子的.思想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且孔子的思想也是非常的高。鲁国的政治掌握在阳货手中,不是国君,所以孔子不愿与乱臣贼子合作。

  孔子这些行为告诉了我们:为国家献力,不单只是从政,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感化他们,并告知我们要为正确的国君效力,不可为想要谋权篡位的人效力。

读《孔子传》有感3

  一个人是否高尚不在于他是否拥有英俊的外表,而在于他是否有高尚的情操与内在的自身修养。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一个进阶阶段,提升自己的境界。而圣人孔子,虽相貌奇丑无比,但他的精神境界令人瞩目。

  孔子自幼孤苦,与母亲相依为命。但他接触到礼乐时,乐此不彼,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即使孔子在士族大家季氏的邀请中被拒后,仍是内心愉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青年的孔子受挫后并没有先责怪他人,而是立志温习学习的内容,继续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所以他才能在三十岁时创立私学,与学生亦师亦友。

  步入中年的孔子的知识沉淀量更加丰富,他能巧妙的回答五花八门的问题。但他坚决不接触有关神鬼的话题——他认为若倾于神鬼,则国亡。孔子此时的言论最具有力量,他常常权衡所有的方面和利弊断言,例如他会考虑到人性和法律;同样,决断也要有分寸,要节制。五十岁的孔子被流放在国外,然而他并没有为此悲伤,反而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传承礼乐文化,铸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孔子的思想隐隐告诫我们,要避人不避世。即使厌倦了世俗的一切,也要默默奉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献自己的一份力——这也是每个人的天命。

  孔子随岁月逐渐衰老,生活的经历也更加丰富。他能笑对别人的`任何言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冷静分析,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人云亦云。孔子曾道:“所谓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只有二字——忠和恕。忠乃对君子忠诚;恕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而此时的孔子内心自由,又有自身的行为约束……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不断提升自己。我们又该如何学习他磨练自己的情操呢?首先要心平气和,不得愤怒;其次,应要知礼,懂礼,守礼,用礼;最后要学会融会贯通,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巧变力,才能遇到任何困难时迎刃而解。读后感·与此同时,也要抓住所谓礼的中心——“忠”和“恕”,忠君子,恕他人,这亦是儒!

  “吾十有五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诠释了孔子人生的精神写照,也将是我们磨炼情操升华内心的过程写照!作者:杨云烁 ,希望能帮助您!

读《孔子传》有感4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山东曲阜拜祭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爸爸为了让我更多地了解孔子是多么了不起的人,就在孔庙给我买了一本介绍孔子生平的书——《孔子传》,可惜我的眼睛散了瞳,所以只能麻烦爸爸妈妈帮我念。这本书主要写了孔子一生不平凡的的经历,他在鲁国做过“委吏”、“乘田”这样的小官,还当过大司寇,最后被排挤,“礼乐治国”的抱负化为泡影,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但是没有一个国君采用他的学说,迫不得已,他开了一个学堂,设教授徒,他有三千多个学生,其中七十二个很有名,比如颜回、子路、子贡等等。孔子73岁去世,一生修订了《诗》、《书》、《礼》、《乐》,写了《春秋》等着作,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读这本书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孔子青年时向师襄子学琴的故事,因为我也在学琴,孔子学琴让我感受到了孔子精益求精的求索精神。师襄子作为老师都夸赞孔子弹得很好了,孔子却说:“曲子我是弹熟了,但是指法、技巧还不纯熟,我还要接着练。”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领略到曲子的`内在含义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可是孔子觉得自己还没领悟出曲子的作者和他的志向情操呢,又继续练起来。师襄子见孔子聪颖过人,这样高难度的曲调不仅能精熟弹奏,而且能领悟到它的精义,激动的说:“夫子真是当今的圣人啊!”读完这个故事,我很惭愧,因为我学琴时很不认真,总是糊弄,学了点儿皮毛,就沾沾自喜,觉得很了不起,其实太不怎么样了,今后,我要向孔子学习,做每一件事都要认认真真去做。这是我读《孔子传》最大的收获。

读《孔子传》有感5

  孔子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祖先,并非仅仅是文化学术工作者才对他有兴趣并有敬意,无数的普通人敬重他,想了解他,了解他的生平、身世、思想、人格、思想。《孔子传》这本书让普通人也可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体会孔子。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传》就是从这句话里一共分了六章,每一张记录了孔子不同年龄段的事情,而每一章里又分三节或四节,每一节是关于孔子的一个小故事以及作者的评价与感悟,让我们也能深入的了解孔子。

  孔子的父亲是位英雄,立下了战功。并且“以勇力闻于诸侯”。但在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却不幸离世。只留下孔子和母亲,孔子小时候在母亲的带领下,已经懂得了许多礼节。但在孔子17岁时,以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不幸离他而去。而这时,阳货又否认孔子“士”的身份。孔子失去了昔日家族的荣耀。19岁时,服母丧期满的孔子,打点行装,仗剑出国,到宋国去了

  孔子回国之后,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因为孔子在20岁时就成了“六艺”专家,成了国家需要的人才。30岁时,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孔子凭一个人的力量,交3000弟子,而且以一个人的力量培养出70多位杰出人才,这种成功,从孔子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跟他相比。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了“八佾舞于庭”事件,鲁绍公被迫流亡国外,刚从洛邑回国不久的孔子,愤然离开了鲁国,去了相邻的齐国。

  孔子在齐国对齐景公有很不好的印象,说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名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怎样,道德水平如何,道德风气如何,责任不在人民,在于统治阶级

  孔子37岁回到鲁国后,接下来的40年里,一直教书育人,有很多人登门向他请教问题。这时的孔子,也迎来了人生不惑之年。《孔子传》里也记录了孔子的一个道德思想:孔子推崇道德,坚持道德,但他不会在道德问题上走极端。一个走极端的民族是很可怕的民族,一种走极端的文化是令人恐怖的文化。

  孔子一生中最杰出的弟子大多数都在孔子40到50期间聚集到了他身边:颜回(子渊)、仲由(子路或季路)、端木赐(子贡)、冉求(子有)、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除了言偃(子游)和卜商(子夏)孔门十哲都聚集在这里

  孔子在51岁时,取得了现实的成功,更为几千年的封建司法,提供了一种伟大的人道传统,直至至今这种传统仍然穿越历史的时空,熠熠生辉。但之后孔子公室衰弱,权力下移,政局动荡不休,孔子在鲁国政坛开始陷入了困境,鲁定公13年孔子已经被鲁国的政坛抛弃,孔子想离开鲁国,但一直不舍得,在孔子走时,唱了一首歌: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失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之后,孔子于公元前497年,开始周游列国,直到公元前484年,回到鲁国,40年里,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国家,在卫国呆的时间最长,居住了十年

  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多次遇到灾难,遭遇生平最大一次磨难是他们被围在陈国,蔡国之间的荒野,绝粮多日,病饿交加。孤绝境之中,孔子与弟子们进行了一场“君子亦有穷乎”的讨论

  孔子回国后,将全部精力投入教学和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中,他自己,在古稀之年达到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造就了辉煌的成绩。

  鲁哀公16年,73岁的孔子病倒,唯一的儿子已经去世,最爱的弟子颜回子路也死了,面对匆匆赶来的弟子子贡,孔子百感交集,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七天后,伟大的圣人孔子去世,弟子们以父丧之礼安葬孔子,并守丧三年,三年期满,相向痛哭而别,而子贡又在墓前搭间草屋,独自守着老师又三年才离去。孔子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一面旗帜,凝聚着一个民族,将立新的光辉照向四面八方。

  孔子真是个奇迹!

读《孔子传》有感6

  孔子,一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怀着对孔子为何伟大?为何被后人称为圣人的疑问,我打开了《孔子传》.

  《孔子传》讲述了孔子的一生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孔子在这个人生阶段中有兴有衰,但孔子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志向,可见他高尚的品德。而孔子被称为圣人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他那高尚的品德吧!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出生于一个“士”家族,但随着时间的流去,孔子父母皆逝,那是孔子才十七岁,还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孩子,也就是以至于他在社会中唯一的依靠“士”的身份没有了,孔子还如何实现那远大的志向呢?只有“靠学识”,但孔子的志向为什么要立下呢?“所谓”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因为这三者的关系而立下的,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孔子在二十岁时就成为了“兴艺”专家,得到了国君“鲁昭公”的礼物“鱼”就是揭示了“志向”的.重要性。它能带来无尽的动力。

  三十而立--经历了十五年难得磨炼孔子“立”起来了,书中也提到了立的两个指标

  1、社会的认可

  2、自身的境界,在这其中我不由得感到孔子这些年的勤奋,努力这也反映了一个道理:“努力总会有收获,重在于你努力的程度”一个人如果没有上进心那将会是一败涂地最终“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我还从孔子创办私学中学到了“复习”的重要,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达到按时温习并坚持下去,也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好学,只有把学习当成乐趣,那你随时就会学习、温习。而在孔子到齐国后,又反映了一个道理“统治者如果想要长久统治就须用仁政”。但无论一个人多优秀,也不能张扬高调。

  四十不惑--四十不惑这一篇中,我感触最大的就是“不惑”这一词的理解,当我自己第一次看《论语十二篇》时心里就有个疑问,四十不惑指的是什么都知道,无所不能吗?可是看了《孔子传》一书我才知道不是的,毕竟只是是无限的,身边的一切,确切的说是万物内皆含知识,拿叶子来举例,它就有生物学中的知识。所以知识是学不完的,无论你悟性有多高。其实不惑指的就是

  1、确立志向,对人生方向不再动摇。

  2、有判断力,在大是大非不再迷惑。这也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要去培养的东西。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上天的旨意,其实这并不是天命,比如我们生在哪,好学或不好学都是天命,孔子在五十的这几年也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去实践了为就是当上了乡长,毕竟孔子早已靠自己的学识名振远扬从孔子把地方治理的有规有矩,从最后当上司寇来看更能体现“仁”的重要性,也就是“仁政”,孔子的核心思想。

  六十而耳顺--耳顺指的是

  1、尊重别人的意见。

  2、听到顺耳之言不会沾沾自喜会坚定自己的立场,从这对耳顺的解释就可以看出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进所达到的境界之高,其实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听得意见。这也侧面体现了耳顺与判断力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后文所说怒比忠更重要,这些可以体现出孔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因为学习他的境界才会提高,因为境界的提高,孔子才会称为“圣人”高尚的人。可见学的价值。

  七十而从心所欲--在十七岁的孔子对“学”已成化镜经常与学生讨论自己已在政治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命运”弄人,从他17岁父母皆逝,又到现在又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的弟子也一个个逝去。可见孔子命运的悲惨,但他一直保持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孔子在外十四年中也无时无刻不忘回到祖国连自己逝世后也要求按殷商的礼仪在安葬他,这就是高尚的品德!

读《孔子传》有感7

  阳光明媚,水波温柔,于万千光辉之下,我手捧鲍鹏山先生所撰写的《孔子传》,细细品读其中所蕴藏的深意与道理。微弱的光影打在泛白的扉页上,洗刷过“十五志于学”的高远,“三十而立”的大道,“四十不惑”的开明,“五十知天命”的参悟……字里行间无一不是对人生是非的理解与通透,而如今我仅以少年的身份领略其中的奥秘,在心间留下最深印象便是那“十五志于学,少年方始终”的感悟。

  在鲍鹏山先生的叙述中,孔子自小便聪慧过人,更是在颜母的教导下汲汲而学,掌握了礼乐等基本知识,那又为何称十五才志于学呢?原因有其三:

  一为“志于学”即心之所向为大学之道。在《大学》中曾指出“大学之道”指的是我们要发现自己内心中本来已经被蒙昧了的德性,从而让自己成为君子,然后在达到真正的至善后止步。孔子十五志于学便是立足于至善的目标,从这一年起坚决而又明确地为学而不倦。

  其二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清代经学大师刘宝楠曾谈及孔子是“生而知之者”,是圣人。然而孔子却常以“学而知之者”自居。因此孔子称自己“十五志于学”也是一种谦虚,是希望自己能够戒骄戒躁,初心前进。

  其三则是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他认为圣人并非真在十五志于学,因为圣人是天生聪慧的,并不需要像常人那样慢慢累积,但圣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圣人,因此孔子仍然称自己“志于学”是想以此来让后学者自我勉励,奋发前行。

  读懂了为何“十五志于学”,我们便可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岳飞矢志报国的慷慨﹑徐霞客志在远方的无畏……漫长历史中也还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昂……尽数其间,均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底气与信心,更激励着我们向先辈学习,志存高远,德才颖超。

  岁月匆匆,转眼间,蹒跚学步的小儿也要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新时代青年。高考近在眼前,我们的征途也需要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与志向,奋勇向前,无畏险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孔子传》有感8

  孔子生于春秋时代,距今已经2500多年,虽然每个人都会念几句《论语》,但是孔子的形象却模糊不清。

  《孔子传》通过讲述孔子一生的经历,将孔子遇到的事、说过的话串了起来,一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孔子向我们走来。孔子被尊为圣人,但圣人并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反而比常人的情感更加充沛丰满!

  孔子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比如他提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但是孔子并不是一个拘泥于规则的人,比如:“言必信,行必果”一般是好的,但如果过于执着于此,也只是“硁硁然小人哉”。

  同时,孔子也是一个有亲和力的人。

  子游把武城管理的井井有条,孔子会和弟子们开玩笑说“割鸡焉用牛刀”。

  孔子在郑国与弟子走失,被人说成“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欣然一笑:“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也会骂人,对白天睡大觉的宰予,破口大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对僭越礼制,八佾舞于庭的季氏,他更是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怒吼。

  01

  陈蔡论道

  鲁哀公六年,63岁的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

  孔子与常年跟随在身边三位弟子——子路、子贡和颜回,进行了一次关于道的讨论。

  一心秉持德行和操守,却陷入窘困的境地,作恶多端的人反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直率的'子路率先发难:“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路出去,子贡进来。子贡认为夫子之道过于高深,天下莫能容,建议孔子降低标准适应社会(夫子盖少贬焉),而孔子不为所动,反而教育子贡志向不够远大(赐,而志不远矣)。

  最后是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他也认同现状是夫子之道过于高深,天下莫能容。但颜回认为道如果不够完善,固然是自己的问题(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如果道已经很完美,是别人不识货(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听完颜回的话,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02

  仁者与智者

  孔子一辈子追求的道,主要包括仁与智,通过逐个提问的方式,探讨“知者若何?仁者若何?”接下来出场的还是熟悉的三位弟子,出场顺序也没变。

  子路回答:“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

  孔子评价:“可谓士矣。”

  子贡进来,孔子问了同样的问题,子贡答:“知者知人,仁者爱人。”

  孔子评价:“可谓士君子矣。”

  最后,颜渊回答:“知者自知,仁者自爱。”

  孔子评价:“可谓明君子矣。”

  03

  学习路径

  如何达到道的标准,孔子为弟子们指明了一条学习的路径——学文与躬行,两者相辅相成。

  起初以行为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学的过程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04

  一点思考

  孔子期望通过规范礼仪来教化民众,是否真的有用?

  《孔子传》说效果显著,但我认为要么年代久远,真实情况已不可考,要么是作者有意夸大其词。在诸侯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的情况下,礼仪既不能帮助底层百姓吃饱饭,也不能帮助诸侯攻城略地。或许这也是孔子传道一生也不得志的原因。

  2500年以后的我们,可以站在上帝的视角来说,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导致农业种植效率大幅提升,竹简的出现导致文化传播的成本大幅降低,原有的封建社会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是说孔子提倡的礼仪没有用,只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礼仪很重要,但需要在吃饱饭的基础上。

  在当代社会,孔子的思想能给我们什么帮助?

  我们不能否认礼仪(道德)的重要性,亚当斯密告诉我们,在市场制度下自由交易,每个人只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能增加整个社会的福祉。但市场制度也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我们依然需要有道德的追求。

  或者这样说,在自由交易的前提下,不要求其他人都讲道德,追求个人利益即可,但具体到自己,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基础上,需要讲道德,才能生活地更幸福。这也符合孔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

  孔子大事记(以下均为虚岁)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出生,父叔梁纥、母颜徵(征)在。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六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51岁: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子贡操办后事,待之以父礼。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

读《孔子传》有感9

  话外音:老师,如果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骄傲,您说这怎么样啊?

  嗯,还可以,但是最高的境界在于一个人能够安于贫贱,并且能够乐在其中。

  他的学生,还是那个子贡曾经问过他,子贡说:老是啊,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何如?如果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骄傲,您说这怎么样啊?逼着老是说这好啊,老师也很宽和,子曰:可也,老师说还可以,但是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老师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老师说:最高的那个境界就是一个人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没有抱怨,他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仍然不能从他的生命中被剥夺。大家想想,这是一个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在贫贱之中还能保持着把他的日子过得觉得很有尊严,有他自己的快乐。其实这说的就是象陶渊明那样的隐士。

  话外音:孔夫子教导他的学生们要安贫乐道,但是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的多少似乎就成为了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意味,那么我们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应该如何为人呢?能不能有一个很简单的、在我们现代社会中也能起作用的为人之道呢?其实,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就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希望有一个字就可以受用一生,这个字是什么?孔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这就是孔夫子他跟学生在交流中,学生非要苛刻的问他。子贡,老是这个子贡刁难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就跟我说,这一辈子,您就告诉我一个字,我就可以终身受益。问他老师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告诉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就遵守它。你说什么教育能缩成一个字,老师呢也能说出来,老师还特宽和,商量的口气说:岂恕乎,就是宽恕的恕。他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这个字就是恕字。然后老师又为这个恕字加上了八个字的解释,这八个字我一说大家人人都知道,其实这是圣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叫忠恕,什么叫宽容,就是你自个儿觉得不想干的事,你就别强迫别人干。你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就这一个经验够你活一辈子。这就是老师告诉他学生的话。所以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几个字就够你一辈子用了,所以真正圣人不会说让你去背《千字文》,记住那么多你才能活明白,记住一个字有时候就够了,就是宽容一点。所以他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而已矣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真正的道理也就是忠恕而已。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宽容有时候多不容易啊,我们这个社会上,现在有多少事情,就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在你的心头过不去。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困顿,有多少都是自我的折磨,有多少时候是一个事情过去了以后我们老在那里想,觉得这个事情深深的伤害了我,然后我就不断地在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总想着说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他呢,我每天早上醒来想的都是复仇。

  其实当你一次一次玩味这个痛苦的时候你被折磨得就太深了。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一个小和尚一个老和尚,两个人出去下山化缘。走着走着到了河边,这个小和尚因为刚入道,什么事情都必恭必敬看着他师父,一看那有个姑娘要过河,他师父就过去问她,说姑娘你想过河呀,那你过来我把你背过去吧,就背过去了。小和尚就瞠目结舌看着,然后被过去就放下了,姑娘谢谢老和尚,他师父领着他接着走。这个小和尚也不敢问,说我师父怎么这样呢,走啊走啊走了20里地,觉得太憋得慌了,终于就问了,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他师父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把她放下了,你背了她20里地还没放下。这个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就是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有什么事老搁在心里放不下,所以上面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就像我们客观的生活中,你说一个人要是遭遇事业呀婚变呀,朋友背叛哪亲然离去哪,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他对你算大事还是小事,这个没有客观标准。这就像说一寸长的口子算是一个大伤还是小伤呢。如果在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身上那肯定是个大伤,她能邪乎一星期,她老疼老上药老看着;如果是一粗粗邋邋大小伙子不小心踢球碰破了,他可能从伤到伤好一直就不知道,这也是个伤口就完了所以其实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邋邋大小伙子,这件事情靠我们的修炼就能做到。这就是孔夫子的意义,他告诉你你可以做得到,无非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去强加别人,自己快乐的事情自己就更多做一点。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更多地去帮助别人。

读《孔子传》有感10

  “人要快乐,先要培养正当有益的爱好。好学是一种爱好,好学更是一种素质,好学才能有所成就。而且,好学才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读书不仅仅是长知识,它还能够让我们度过一些无聊寂寞的时光。很多快乐都需要他人在场,有一种快乐却不需要,只要有书就行,那就是读书!所以好学之人,等于给自己找到一条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快乐之道。”这段激励人读书、好学的文字出自鲍鹏山老师的《孔子传》一书。这段话告诉我,要想时时刻刻快乐,就要坚持天天读书,做一个好学之人。这一点我要向孔子学习,他老人家最好学。好学,给他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快乐。尽管他学识渊博,仍不断完善自己,在他二十岁时,就成了“六艺”专家,成为国家最需要的人才了。孔子以他的学问,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有原因的;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有让别人尊敬的理由。孔子本来一无所有,到二十岁时,就得到国君的认可,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的学问的水准。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都这么好学,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书,不去学习呢?

  孔子的好学还体现在他的“实事求是”,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老人家尽管已经很优秀了,但仍然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没有觉得不知道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向孔子学习,不要不懂装懂,要及时地向有经验的老师提出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给自己解惑。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耽误所有。

  孔子不愧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指出的许多做人的'道理,也正是我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印象最深的就是“损之又损之道”。他告诉我们,人生要学会做减法。我们总是想着往我们的人生中填充什么,务求填满,做加法;实际上人生更重要的是做减法。一个完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有了什么,更多的是看你没有了什么?一个人有了钱就幸福吗?有了权就幸福吗?这些东西有了未必就幸福。如果除去我们内心的“浮躁、焦虑、贪欲、嗔怪,蝇头小利”,我们的内心达到一种平静,那就是真幸福。因此,接下来的日子,我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再那么冲动、浮躁。要想改变这一点,唯有读书。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所以我要坚持读书。

  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快乐,也很充实,那是因为读了《孔子传》这本书。如果不是读它,我怎能从这本书当中重新认识了孔子,了解了孔子,并读懂了孔子。如果不是读书,我怎能知道是孔子给我们传下来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他对学生能耐心诱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确实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作为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善于引导我们的学生发现他们的兴趣,并积极培养,才能树立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以至学而不厌。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怎么能知道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读书给我带来知识的同时也带来无限的快乐,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着这份快乐。虽然读书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但我觉得只要肯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爱上阅读的,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

读《孔子传》有感11

  寒假生活已经结束,谈起充实,可算是读了本好书,开始在网络中收看热播的《孔子》电影,后有在书架上找到这本《孔子传》。以前,我只以为孔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只会读读古人的诗、读些论语。现在,我通过这部电影和书籍了解了他不仅是个书呆子,还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教育家和一个会用兵打仗的人,这让我重新认识了他。在战场上,他,是一名军师;在宫殿里,他,又是一名教育家;在家中,他,是一名合格的父亲。在战场上,孔子只用了一千多名士兵吓退了对方五万多兵马。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孔子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同事吧。在这个近80人的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幼儿教师,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

读《孔子传》有感12

  寒假生活已经结束,谈起充实,可算是读了本好书,那就是鲍鹏山老师的著作《孔子传》。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在家搁置了好几天,都不曾翻开,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介绍孔子的书无外乎“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堆砌,看起来艰涩难懂。另外,圣人的思想高高在上,非我等平凡小辈所能理解的,所以我有些抵触情绪。终于有一天,我闲来无事,翻开了《孔子传》,它竟深深地吸引了我,再难合上。

  书的扉页是孔子讲学的一幅图画,更吸引我的是另一页附的一首诗《仲尼》,它顿时把我领进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知识的殿堂。感谢作者鲍鹏山老师,把我们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祖先孔子的思想这么深入简出地介绍给我们,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本给普通读者看的”。在文中既有孔子思想精髓的原文,也有通俗的文言文翻译,还有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孔子不再是只能顶礼膜拜的大人物,而是洋溢着人间气息,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的广博学识和伟大成就,后人固然难以企及,却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可以产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愿望。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虽然他有治国之才,但他一生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不为国君所重用,最终周游列国,兴办私学,设教授徒,培养出许多有用之才。通过读《孔子传》,我对孔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孔子传》以完整的传记形式讲述了孔子从青壮年时期到七十多岁去世的事,包含遵循母训、立志学礼、兴办私学、周游列国,到政途失意、潜心授徒、著作春秋等故事。

  在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孔子坚信“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他坚持道义,为理想而奋斗终生。仁义礼智信,如果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当时的'鲁国政局混乱,孔子对此很感失望,这才带着弟子开始周游列国,生活十分艰辛。我们甚至可以体会到孔子与其弟子们的艰难处境,特别是当他们到达陈蔡交界处时,已无丁点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即使是在没有粮食可吃,而且有人病倒、有人离开的情况下,孔子仍不间断地弹琴歌唱来鼓励弟子们。在弟子们的疑问声中,孔子说到: “没有经历忧患与挫折,就不会思考得久远;身体没有受到节制,就不会智慧深广。怎么能说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困境不正好是我们的幸运呢?” 在困境中,孔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乐观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天, 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之后尽管遭误解冷落而被迫周游列国,历经磨难十四年,但最后鲁国迎请他回国时,他还是非常乐意地带弟子们回国传授正道。孔子回鲁后,鲁哀公和季康子都对他尊崇有加,季康子尊他为国老,朝廷给他以优厚的待遇。但孔子却依旧“不知老之将至”,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实践。孔子——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家园!

  也许很少有哪一本书像《孔子传》这样深深地震撼我的心。孔子的形象,谦和敦厚而又聪敏睿智,如大地能承载一切,如天一般刚健进取,如水一般真诚明澈能照万物,我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形容,只能如《中庸》上说“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与其说孔子是一个思想上的名师,不如说是我心里的一盏灯,现在的我,坚决坚持自己的教育梦想走下去,只要选择了,就要无悔的走下去,像孔子一样为理想而奋斗终生!

读《孔子传》有感13

  孔子一生,最重要的业绩是: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崭新格局;创立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脉;整理典籍,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播居功至伟。他是人类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对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持续两千余年而不灭的伟大先哲之一。因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孔子历经沧桑,饱尝忧患,却始终坚持对清平政治的追求,对苛政暴君的批判,对传统美德的固守。他宏毅坚韧的人格、“仁者爱人”的胸怀、好学不倦的品质、见贤思齐的襟抱、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原则、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堪称我们民族精神的'化身。

  孔子生活的时代,战争频仍,礼崩乐坏,社会矛盾尖锐,诚信受到挑战。在这世事变幻无常,变革与创新并存的时代,有的人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有的人佯狂避世,明哲保身;孔子却以罕见的担当精神,周游列国,广收门徒,大力宣扬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施政原则、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际关系。尽管他的思想中有空想的成分,但可以说,他不懈追求大同世界的一生,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渴望正义与公理,向往和谐社会的象征。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自己的需要,为孔子加上一个又一个神圣的光环,把他抬到吓人的高位;后世的一些理学家又不断地附会甚至扭曲他的学说,把他神化为高高在上、面目严峻的儒家教主。但从《论语》等早期文献中,我们看到的孔子,却是一个宽厚仁爱的长者,一个雍容大度的君子,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师,一个可亲可敬的老先生。

  ——他是哲人,却充满了生活情趣,决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只知玄思默想的象牙塔中人。

  ——他是圣人,却是来自民间,由长期实践而博学多能,由平凡而超凡入圣,决非那种天生神圣、远离尘世的怪异角色。

  ——他是伟人,却是在教书育人、反思历史、传播文化的漫长经历中成就了空前的伟业,决非那种平民大众无法理解,只能顶礼膜拜的大人物。

  这样的孔子,洋溢着人间气息,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的广博学识和伟大成就,后人固然难以企及,却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可以产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愿望。他的言行举止,已经跨越千年历史,还将继续跨越时代,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让后人效法、学习,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逐步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文明水平。

读《孔子传》有感14

  在QQ群里参与小打卡读书,是缘于小歪老师的引领。这种读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不累、不烦,易于坚持;有声、有伴,便于交流。

  历经近六十多天的阅读,鲍鹏山版的【孔子传】即将接近尾声。每天五页的阅读速度,有时候真觉得不过瘾。读过论语,又读过史记中的(孔子世家),眼睛从生涩难懂的古文中艰难爬行过,读这本书仿佛忽然踏上了笔直平坦的大路,真想迈开大步,一口气读下去,读个畅快淋漓。但这次读书方式不一样,俺也是有团队的人了,必须保持和队友步调一致,匀速而稳定地向前,这是我们的节奏!

  鲍鹏山笔下的孔子,活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困顿少年,迷茫又倔强,思路清晰又缜密。看他为谋生做鄙事,从而多才艺。为合葬父母尽孝心,圆满完成葬礼。看到他十五志于学的志存高远。听他说“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的儒家宣言。仿佛眼看着这个胸怀大志的'少年为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迈着坚定沉稳的脚步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立志好学,传播大道,践行大道。走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依照孔子自传式的线索,我们跟随着鲍鹏山的一一解读,理解了三十而立不只是社会的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求索、思考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理解了四十而不惑,不是什么都懂了,是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动摇,有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力。理解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孔子的天命观,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接受关系,就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到了六十而耳顺的阶段,孔子儒家的思想理念越加明确而执着了,就是避人不避世。他永远是积极入世的。尊重别人,了解自己,更加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这些理论在孔子的人生经历中都一一践行了。践行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他的深广博大和宽容愈加显示了这个年龄的人该有的气度和风范。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我的心仿佛随孔子一起感到了安详。感受着圣人的胸怀,他的心已经和社会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自己的大道已经实实在在地在世间发挥了作用而且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这应该是孔子向往的有秩序又极度和谐的状态吧。

  深邃的思想,广博的知识,坚定的信念,博爱的情怀,不知不觉间孔子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在深广的历史时空中,他闪耀,明亮,生生不息,引领着我前行。

  圣人之所以为圣,除了人生经历,最重要的就是学识和思想了。这些天读孔子,每天咀嚼着他的时而深邃时而浅出的话,好像那个青衫长须,满嘴之乎者也的老人就在我眼前,话不多,但你得仔细琢磨,一知半解的时候,他好像笑着对我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完一本书容易,读懂孔子也许穷其一生也做不到,就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一样,我等心智安能抵达圣人的高度。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仰望他,膜拜他,有这盏明灯在前面引路,我心里透着光亮,有光明,真好!

  读书真好!

读《孔子传》有感15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有些人会说孔子他从来都不是政治家,因为他在鲁国当政也没有当几年,去别的国周游时,想发展自己的一些地方,却没有国君愿意重用他,所以他不是。曾经有一位人说过一句话,很好:真正的有影响的人物是对社会一直产生影响的,只不过他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缺席者。而这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当中,儒家学说不是被历代王朝所引用?不是一直处于思想学说的主导地位吗?所以说孔子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中国的几千年,孔子的精神文化是一直影响着我们的。

  在某种意义上,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来源。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的政治,理想的人格,理想的'价值观。都是来源于孔子。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当洪水滔天的时候,西方人有方舟,我们有什么?我们有杏坛--孔子的杏坛就是中国的思想方舟,就算我们的思想一败涂地,那么孔子的思想永远一直引领着让我们到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他终身兢兢业业,百折不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敬仰的圣人。小半生周游列国,寻找被贤君赏识重用 的机会,却终未实现,令人唏嘘。

  好好活,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人,坦坦荡荡,兢兢业业,孜孜吃吃,努力努力在努力,勤奋勤奋再勤奋,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话,这不能体现孔子他伟大的精神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下求而上达。坚持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要做到无愧无悔,为苍生谋求幸福,为天下谋求太平,尽心尽力,死而后已,这不能体现孔子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吗?孔子他一直都在,孔子的精神流传至今,孔子精神永垂不朽

【读《孔子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孔子传》有感12-25

孔子传读后感11-17

《孔子传》读后感12-22

读《孔子游春》有感06-08

读《孔子学堂》有感04-20

读《孔子拜师》有感05-25

读名人传《贝多芬传》有感05-18

读《霍金传》有感06-06

读《巨人传》有感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