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3-28 07:51:5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儒家文化的心得体会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儒家文化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儒家文化的心得体会

儒家文化的心得体会1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儒家文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从根本上讲,儒家思想认为,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于人心,因此,要从根本上达到社会的治理,就应当从人心的治理入手。这一点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人心缺乏治理而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统治者在百家中把以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原因之一。儒家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沿用了两千多年之久,为维持传统社会的安定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儒家文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应是有序经济。这种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除须依靠经济、法律等手段。还须有道德力量的维系。

  传统美德。对克服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背信毁约、尔虞我诈、欠债赖账等道德败坏、经济无序现象。更显出了积极意义。

  3、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既然如此只有发扬这个根本才可能发挥出儒家文化的作用。我以为就文化产业而言,首先应当有意识的将儒家思想注入文化产品中,并且扩展着这种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提倡和平中庸,提倡道德理性,积极将这些思想注入文学艺术作品中,提高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扩大中国儒家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其次,应当有意识融和其他的文化的精髓,补充儒家文化,使之更容易为其它国家接受。事实上,基督教、伊斯兰中的一些教义与中国的儒家文化还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如果将这些内容儒家化,在传播出去,未尝不是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一种良好选择。

  第一,求实乐观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孔子提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他的人本主义思想与天人观中看出,虽然孔子一生坎坷不断,但他自始至终都不曾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从孔子的生平事迹也可以反映出这一点。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自然灾害与人祸,让中国人一次又一次陷入苦难之中。尤其是在1840年后,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然而中国人民何曾放弃过?中国人民始终相信会有否极泰来之时。

  第二,宽容和谐的处事原则

  孔子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来面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对世界的爱,在他的心中礼治是唯一有效的治国治天下之道,因此他赞成王道,教化万民,反对以暴力手段取得天下。这一点与基督教的济世哲学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均认为自己有拯救世人的责任。但中国哲学是平易的,非暴力的;而基督哲学则可以通过一些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尽管孔子的思想有些理想化,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人是认同这一思想的,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人在骨子里就是热爱和平的,中国人不可能会在强大的时候欺凌他国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汉王朝,唐王朝,明王朝,清王朝何曾欺凌过他国(蒙古帝国未受汉化,不计入此列),东亚封贡体系的建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点。

  第三,崇文尚贤与革故鼎新的精神

  中国人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也是一个重视人才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中国能人辈出,中国的科技、艺术、文学等曾几千年里领先世界,创造出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国人又是具有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的。郑和下西洋,中国人对南洋的开发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孔子提倡理性社会的建立,必然要求对师长,对人才的尊重。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则体现了中国人的革新观念。

  4、儒家文化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孔子的天人观对于中国的环境保护也有着指导意义。孔子敬天,注重天人合一,他曾求学于老子,而老子的思想中是有顺应自然的成份的,孔子在构建他的哲学体系是吸收了这一思想的积极方面。因此以儒家的天人观中的优秀部分对待环境问题是积极而有效的。事实上中国的儒家思想的内涵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就有天人合一的内容,人类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在自然中生存。当今中国政府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说就是孔子天人观在当今中国环境保护中的体现。积极的将孔子的思想在人民大众中作宣传,使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与自然相适应的欲望,本能的顺应自然的发展,自然就会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这里也有例证,中国古代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天人合一的杰作。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爱,它的特点是重精神,轻物质;重道德,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儒家注重的是大方向,重视的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关心的是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正确人生观的建立,即教导人成为正人君子。

  儒家文化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化,这是追求进步的人们重新关注儒家文化的原因所在,这就是沉积了几百年韵儒家文化又被人们热情地发掘出来的原因所在。

  1儒家文化的“仁”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

  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人们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人们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

  人民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又没有造反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古今中外,凡是能够使国家达到太平的统治,事实上都没有违背儒学的仁和礼两大原则。

  2儒家文化的“礼”

  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所以,仁和礼是一刻也不可以分开的,这就叫作仁礼一体。

  人类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古代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特别严重,每个人都必须依赖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因为这个原故,所以每个人都惯于遵守群体共同的道德规范,而认为群体共性对个性的约束非常合理。但是越到后世,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不断减弱。因此,反对共性约束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发展起来。所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就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所以,礼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而有不同的内容。拿着古代的.“礼”来统治现代的社会,就会违背仁的原则。违背了仁的礼,一定会受到人民的反对和反抗。所以,礼贵在不违背仁的原则。不违背仁的原则,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而改变礼的一些具体内容。只有根据时代变化而改变和调整礼的一些具体内容,才可以达到不违背仁的原则。这就是仁礼协调,一体不二的要点。

  中庸现在给人的感觉是,不温不火,不够积极,认为这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一个原因。我觉得这是对中庸的误解。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对于处在社会中的人,我们需要依据人性来进行修养。所以才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见,儒家不是压抑人性,而是承认人性、顺应人性、以人性为根本的,并要根据人性来进行修养,体现了儒学思想的社会性。

  在现今有人批评中庸,说它让人不思进取,限制了人们的手脚。儒家是入世的学说,怎么会让人不思进取呢?中庸没有人让人进取也没有让人不进取,而是告诉人无论强弱、无论进退应持的态度。所谓持两用中,过犹不及,是“中”,不是前也不是后,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一个外界与内心、形势与实力的平衡点。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狭室之中奔跑只会撞得头破血流。审时度势才能掌握平衡,掌握平衡才能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综上所述,仁、礼、中庸,都有促进和谐的意味,它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当我真正的认识到儒家文化时,都会为中华民族儒文化之璀璨巨著所叹服,而把儒家的思想精髓传承下去,使之广泛的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去,则可以在反复的经验总结中不断受益。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能不断地从思想、品格、知识、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给自己充电,从不断的感悟中迅速提升自己的素养。我深信,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坚持不懈的去努力学习和实践儒家文化的精髓后,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使儒家文化不断地得到创新和发展,完全展现其超时代的价值,使我们的人生会过得更有意义的。

  1现代清明节的意义

  2古典诗词的现代意义

  3压岁钱现代的意义

  4游学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5五四运动在现代的意义

  6五四运动对现代的意义

  7中西方现代舞创作意义

  8现代饭店成本管理意义

儒家文化的心得体会2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power of cultural forces)“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儒家文化的心得体会3

  1、儒与商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两千多年来,每一位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商人所秉持的做人、处事、经商的原则,无一不受其影响。

  儒家文化传统中关于劳作有时、勤勉刻苦、锐意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企业家吃苦耐劳的品质。

  2、千古至儒,今日名商

  儒家思想强调锐意进取的积极入世,从古至今的名儒无不诚意、正心、修身,以求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抱负。今天,许多深受儒学影响,有着振兴民族企业理想的企业家,崇尚儒商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儒学进企业,是有着远见卓识的中华名商。

  儒学是一种人学,儒家的核心价值是做人的道理。儒学同样可以看作是“内圣外王”的社会管理学,而对社会的管理和企业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1、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的管理学说,它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在现代管理中突出了精神和文化的力量。现在,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与强大助推力。

  2、适合中国的企业文化——儒学盛,企业兴

  西方企业文化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并不能完全与中国文化精神相融。中国的企业文化要走向成熟,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将西方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深深积淀在我们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之中的儒家文化,必然将渗透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

  1)企业哲学

  2)企业的价值观

  3)企业精神

  4)企业道德

  以“人”为本,是儒家所倡导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企业建设发展的根本。“得人心者得天下”,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建立一支凝聚力强,向心力强,能打硬仗的队伍。

  1、如何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仁为本”、“以德为本”,只有“以仁为本”关心人、重视人,“以德为本”尊重人、凝聚人,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

  2、忠诚等于一切

  以儒学的“忠诚”思想教育员工,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并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忠”是儒学人格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千百年不易的信仰。以企业家自己的人格魅力,培养员工以企业为家的归属感以及对集体的忠诚,是企业凝聚力的保证。

  以“和”为贵,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制度。儒学所倡导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了儒家追求的礼的最高境界。而和谐所产生的巨大的、无形的促进作用是难以用数字来衡量的。“和”是一种“无剑之剑”的高度,是儒学之于企业文化的至高境界。

  优秀企业文化的打造,离不开企业领袖的人格魅力。企业家能够以“信”为基,以“德”服人,以“礼”交往,不仅将为企业赢得千金难易的信誉,也将赢得企业员工的信任与爱戴。

  企业领袖超凡的个人魅力,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也是成就优秀企业文化,成就完美企业的巨大力量。

【儒家文化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心得体会06-23

心得体会12-07

心得体会06-07

最新孝道的心得体会 孝道篇心得体会01-28

艺术采风心得体会 艺术采风心得体会01-16

法制与纪律心得体会范文_心得体会范文10-02

供应心得体会 供应室心得体会优质02-17

木工心得体会 做木工心得体会模板02-17

新课标心得体会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