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4-04-06 07:35:5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汇编14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后感【汇编14篇】

  《论语》读后感 篇1

  “得半部《论语》者,得天下”。这句话我也忘了是从哪里听到的。以前,我粗略地看完一本唐宋后注译的《论语》,觉得这句话太过夸张。不过,自我看了《论语别裁》后,我对《论语》有了新的理解。我推翻了自己的认识,有了新的见解。

  我看《论语别裁》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能力。不过,当我接触了《论语别裁》后我对“做学问”,“作人”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由于我每天只有一小时,所以现在我并未完全看完《论语别裁》上册,更别说整部《论语别裁》了。我只是阅读了《学而篇》,粗略地翻阅了《为政篇》和《公治长》。

  我下面所有的感受,只是对《学而篇》的读后感。

  首先,读了《论语别裁》给了我新的认识。现在读《论语别裁》,不像以前那么枯燥乏味,那么难懂,而是有种与南怀瑾先生面对面交谈一样。原来读《论语》这类四书五经的书也能这样有趣。同样,我也推翻了以前所认为的古人读书都得“寒窗苦读”的见地。

  然后,是我对“三家店”的认识。南怀瑾老先生生动形象地比喻,让我明白了原来“五四运动”时,那些自称“知识分子”的人竟这样理解孔子的话。

  还有就是南怀瑾写这本书是用心在写。他把自己原本的认识与现在的理解,毫无保留地都说出来了。

  这是我在读“学而有何乐”时理解的。首先,南老先生是通过字面来解释。说“悦”应改为“苦”。朋友来家是“包袱”,虽然很真实,但我当时就认为这些认识仿佛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不想读书的学生在钻“牛角尖”。

  不过,当我接着看下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男老先生把这一切都分开做了解释,而且真正懂是看了“谁来懂得你”这一小节。南老先生在这一篇中对孔子的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将所有自己的解释都总结在了一起。尤其是这篇中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真是恰到好处。不但说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还告诉了读者,做人做学问成功的途径。

  还有,我觉得写得很妙的是南怀瑾说,现在的人读《论语》不能依靠朱熹的注解。

  刚开始,我认为这只是南怀瑾的.片面之解,不过在询问父亲后,才明白这是告诉读者,看《论语》要自己反复品读原文,而不是单单看注释。至于不懂,接着看下去,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

  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

  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论语》读后感 篇2

  《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代。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可以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前途。时间老人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时间老人对每个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的收获却不同。所以我始终相信“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珍惜他‘”这句话。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会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因为他们知道时间是宝贵的。如果你会把握时间,你就会把握生命,你才不会虚度人生,如果你虚度人生,那么在你虚度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里,你可能不会感觉到什么,然而有一天你去计算,你会觉得浪费的时间可以干很多你没时间干的事情。这时,有的人懊恼,有的人想祢弥补,但这是无济于事的。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后后悔,那么现在你就要珍惜时间。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时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朋友约会,他站在桥头一边等一边在纸上写着,雨淋湿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觉。朋友来了满怀歉意的说“不好意思,耽误了你宝贵的时间。”爱因斯坦却兴奋地说:“我非常有意义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因为在这些时候我又想起了一个出色的想法。”时间是宝贵的,它总是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流走。你是想把它当作日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后只留下一个生锈的日历夹吗?因此我坚信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诵读《论语》,就像在与圣人谈话,可以从中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就如盛开的百花,散发迷人的芳香……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我们指点迷津;在我们迷失方向时给我们指引方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深。有一次,我在家做妈妈给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我一见到有点难度的题目就空着,写好后回头看了一遍,竟然有五题不会,但又不能就这么空着交给妈妈,只好乱写一通,然后硬着头皮将作业交给妈妈。妈妈仔细看了我的作业,她指着作业上的错题问我:“这些题目你有没有认真思考?”“我——我——我……”妈妈见我支支吾吾的,便语重心长地说:“你最近不是在背诵《论语》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我听妈妈的话对《论语》中的这句话了解的更深刻了,便对妈妈说:“请你指导我这几题的解题思路吧。”妈妈听了我的话点点头,指着错题,一一向我讲解。

  从那以后《论语》成了我的忠实伙伴。

  《论语》读后感 篇3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考虑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间、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

  于丹老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犹如高山上一颗劲松不可攀,只是仰望而不可触及。而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他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他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格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采成佛。

  我们过去总是喜欢与他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起参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辉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视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辉煌、肩负的责任、承受的压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不起来我的内心就平和多了,怒气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

  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去。<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到: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好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过这一回。淡薄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读后感 篇4

  三千多年前,有一位周游列国的老人拥有弟子三千,为人学而不倦,诲人不倦,留下千古永恒的警句为后人“提个醒”。然而,这位老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为人标准,在《论语》中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就是孔子没有这四个缺点: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每每读到这句的时候,我不禁慨叹:这才是大师的胸怀与智慧!

  臆测指以主观的形式猜测,也就是毫无根据的猜测,与主观意思相近。臆测他人向来是矛盾的起点,而臆测事实往往引导出错误观点。朋友之间往往会有对于对方的猜测,而在孔子眼中,这则是小人的表现,可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然而世上也是常有小人,少有君子。他们能够明察秋毫,然后迅速作出自以为聪明之极,实质毫无根据的判断,并且以主观蒙蔽了洞悉世界的双眼,最终也落不得好下场。欧阳修则是一位性情敦厚的君子,他先后推荐了三个人做宰相,而其中吕公著父子都攻击过他,司马光与他政见不合,王安石则固执己见,不同他交往。欧阳修却没有像小人一样猜忌而记恨他们,用自己的主观蒙蔽他们在政事上的才华,而是推荐他们为官从政,留下千古美名。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摩擦而去过分敏感而质疑他人,然后产生偏见,这些都是毫无道理无君子之腹的作法。其实,在真理面前亦是如此,臆测与主观也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没有求证的根据就不要轻易向一边倒戈,错误的结论往往会在心中扎下根基。

  武断与固执也是现在年轻人常常会出现的错误,拿到一个问题总是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简而言之就是冲动,不懂“三思而后行”,使得多少人失去机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并且一路错误直到撞墙吃痛才明白自己其实已经走上歧路。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他败给刘邦就只在“固执”二字。可想,一位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有力量却没有头脑,所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能成为一员莽将,成为一国之君则是妄想。“固执己见,必失人心”,西楚霸王因自己的一己之见蒙蔽双眼,难以真正的了解到人民的疾苦,很难真正了解到别人的想法,但每每自以为是,真是可笑!导致最终乌江边的自刎,留千古唏嘘。大摆鸿门宴,酒席上刀光剑影他是否想过最终聪明的刘邦安然无恙,最后将他逼到江边?他只懂一成不变的计谋,却不明白计划不如变化快。火烧阿房宫,当他愤怒的脸庞被跳动的火焰照的通红的时候又是否想过铸造它的匠人?愤怒下冲动的'决定是有多么可怕!正如这四字“毋必毋固”,不要持必定的态度处理事情,因为事情的正确发展,未必如你想象的那样必定,所以不要固执地去想事情,更不要在情绪化的时候下决定。

  “子绝四”流传千古,对现在如何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做了一个智慧的引导,孔子则以他自己的一生像我们诠释了究竟如何做人,不己见,不莽撞。穿越两千五百年,当我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时依然感到那份文化的厚重,然而这“子绝四”也不过是《论语》的冰山一角,其中深远的意味绵长而悠久,字字都是智慧的结晶。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读后感 篇5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就应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此刻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样着也算得上是个性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主角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样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此刻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就应与他的潜力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再看他对他自己的看法:

  “非日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再看孔子对他志向的评价:

  “宗庙回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呵,连孔子也不得不服了吧,如果公西华只能做小司仪,谁又能做大司仪呢公西华的志向就算没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样慷慨清廉,也没有“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那样自信、勇猛,但作为战国时期最好的外交官,他那英俊的外表和伶牙俐齿下包含的心,何不是温暖善良的呢即使他没有象颜渊那样受人敬仰,也没有像曾子那样留下千古名句,他在这个群体中,绝对是最风光,最潇洒的,这样有什么不好呢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是我在这本《论语译注》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欢的弟子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何必那样束缚自己呢

  《论语》读后感 篇6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哪怕是在当代,《论语》对于中国人而言仍旧是一本不得不读的经典。我读《论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孔夫子对孝的解读。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初读此句,不甚求解。何为色难?色难为何?脑海中突然记起从前看过的一句话:我们总是把最糟糕的态度和最不好的情绪留给了最爱我们的人。细细品味,才不得不为孔夫子的智慧所折服。

  在我们的内心里明明白白地知道,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就算闹别扭,就算吵架,父母也不会离开我们。几年前一次和爸爸吵架,倔,谁劝都不听。我姑姑来找我,她说,人和人之间都会有摩擦,但无论怎么说,他是我爸爸。可能我没有为人父母不知道,她和我姑父再怎么吵架,气头上的话吵过就算,但是如果我哥说她几句,哪怕只是一句小小的抱怨,她也会难过好几天。事情过去很久了,这几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我在想为什么呢?看着一个孩子,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究竟是什么感觉?我们对父母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龙应台在她的文章里写道: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天地,他们看着我们一点一点长大,我们可能只能在某一个瞬间,或许是妈妈眼角的皱纹,或许是爸爸微微躬起背,发现,原来他们老了。会不会有一天猛然回头,却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

  我们在父母几遍又或者几十上百遍一遍又一遍的传授中学会了语言。长大了,教父母用手机、用电脑,一遍,两遍,你又有耐心教几遍呢?如果我们真如孔子说的那般,面对父母,和颜悦色,多点耐心,那不就是孝吗?在孟非主持的一档节目《四大名助》上看到一个老奶奶,花了几十万买了搁都没地儿搁的保健品,还认了一个卖保健品的小伙子当干儿子。女儿没有办法,上了节目求助。说到最后,老奶奶说,她不傻,她只知道老伴身子骨也弱,她生病的时候都是那个小伙子去照顾她,背着她上下楼,跑进跑出。女儿不在身边,她就是想要有个人说说话。她知道她买的保健品可能贵了,但是她一点也没有觉得被骗。在父母心里,再多的钱再多的东西都比不上一次回家看看。我们的每一句抱怨、责难,每一个不耐烦、嫌弃的眼神,都有可能成为父母心头的倒刺,去除不得。色难,两个简简单单的字,要做到谈何容易?中国人羞于表达,色难,或许就是爱的`最高境界。

  在外求学,开学到现在短短的日子里,我竟也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学着做一个成熟的人。每次苦了累了,我都咬咬牙坚持。中秋节那天,一个人在食堂吃饭。妈妈在微信上拍了她做的一桌子菜给我看,我也发了我打的饭。她说你怎么吃这么少都是素菜。我看着那满满一盘饭,鼻子有点酸酸的。因为她是妈妈,所以我不在她身边的日子,再怎么丰盛的菜她还是觉得我吃的不好,回去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你怎么瘦了?我不知道能够为她做些什么,少惹她生气,回去的时候带些特产,放假在家按时起床按时吃饭,陪她散步陪她逛街……为她做着这些小事的我,可能离孔夫子说的“色难”还有好一段距离。但是我只愿尽我所能,孝顺父母,当一个懂事的人,真正的人。

  《论语》读后感 篇7

  学者朱光潜先生说。“《论语》是一部绝妙的书,可以终身咀嚼,学用不尽的。”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论语》,领悟到许多人生哲理。

  孔子,即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被世人尊称孔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之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为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人,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论语》也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仁、义、礼、智、信。

  而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学派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就连商业大亨马云也说:“《论语》是人类真正的智慧,是我重复看,不断看,受益最深的书。"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仔细查阅了其中的解析与背景,唯恐忽略了细节。我还会时常做上一些笔记,勾画些重点内容,以便理解。果然,我发现了一些妙笔生花之处。

  如《论语》中"学而篇第一”子日:“不患人知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在生活中,也的确如此。别人如果不了解你,不会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了解自己,并去努力配合别人就行。但如果不了解别人,就会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从而产生许许多多的分歧,还会造成沟通上的不便。因此,只有多了解他人,才能与合作者产生共鸣,在工作和学习中配合的更加默契,做出更好的成绩。

  “为政篇第二”中,有些关于学习的名句,也让我体会颇深。“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含义是:子路!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我认为,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在面对难题或知识点时,如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应该去请教老师、同学或家长,而不是不懂装懂。有一次孔子去参加祭祖典礼,时不时向人提问题,有人就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却道:“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像孔子这样的人都可以做到不懂就问,何况是我们呢?

  今天早上,我做了一道阅读题题目叫《古鲁的三位老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肯诚心学习,世界上就到处都有老师。这与《论语》中“述而篇第七”里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颇为相像。这句话是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教授我知识的人。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而我们则要去学习别人的优点,政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可以进步。其实,老师就存在于我们身旁,关键是我们能否善于发现和学习。

  《论语》,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它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凝结着历史的烟云,记载着岁月的沧桑。我相信精读《论语》会影响我今后的学习生活,让我走上一条正确的路。我愿与它为伴,时时与之对话,省自身也。

  《论语》读后感 篇8

  当坊主郝毅老师将《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一书发给每位教师时,正值疫情期间,我将其作为居家学习的精神读物,得闲便与坊内教师交流心得体会,研读温儒敏教授所提倡的先进语文教学理念,也拜读了其他老师的杂谈和感悟,深觉共读一书之举使我获益匪浅,思绪翩翩。

  新媒体时代的语文教学策略。刚刚过去的假期,可谓是难忘又具挑战。在全国人民居家隔离的日子,“网课”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高频谈资。有话谈,正说明它一改昔日课堂的传统形式,是时代背景下“新与旧”改革创新的产物,学生、教师所接受新角色的定义。一时间,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规模之大、之广前所未有。

  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在此背景下,新媒体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新课标的结合成为一种时尚。两种“新”的碰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课外学习的成果,通过线上的多种检验方式进行验收,比如,教师建立微信群、QQ群、腾讯会议进行指导交流和讨论。新媒体这一平台的运用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将“被迫发言”变为“主动讨论”,给学生平等表达交流的机会。合作学习就是尽可能多的探求知识的多样性,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人。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大家都处在新媒体使用的初期,在课堂之中摸索前进的教师也不一定一味的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而忽视了教师自己引导者的身份,教师要将线上培养学生有效、规范的实现语文素质的培养作为目标。

  备教材。去年12月份,市教科所贾玲老师对毕业班的老师进行“统编九年级语文教师培训”。贾老师在基于部编教材整体性的基础上,提出“大语文”的概念。“大语文”是一种视野开阔、教学内容宽泛、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观念。在培训会上,贾老师强调,目前语文教学要以课本为中心,注重教学示范和知识能力的训练,全套教材中把握九年级的整体框架和特点,重视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预习、练习和旁批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其中有一篇详细讲到中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课的内容,里面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单元教学”,这也是我在教授九年级教材时最先把握的整体目标。单元整体性对本单元看似独立,实则内有联系的课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师备课则不能零敲碎打一课一课的背,而是参照课程标准,然后再寻找自己备课的内容与目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需要对实际的学生情况进行考量,对于我来说,学生基础不扎实、兴趣点不明确,所以我在备课时,除了按照课标内容授课之外,也会加入学生好“消化”的识记和理解环节,不会将知识点硬塞给学生,让他们从“学习语文”变成“感受语文”。久而久之,我与教材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教学方法,受用至今。

  今天我坐在桌前,一气呵成的写下了我对《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一书最基本,最直观的想法。共读之事对于正在成长的教师来说大有裨益。能在此略谈一二,与大家分享心得,实属幸事。(李璐)

  《论语》读后感 篇9

  这句话也是许多艺术门类的高妙的境界。

  拿围棋来说吧:初学围棋,一定要学定式,要背、要记各种变化,但围棋手无不向往“行云流水”的境界,可是,新手却只能老老实实地用定式来应对种种变化。

  但一个新手渐渐成了高手的时候,他可能有一天就开始自创新招了,开始不走定式了,可能一开局就往天元随手下一子呢。对于对手的招式,他不会背定式去应对了,他会分析这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决定下在什么地方。这时,他会觉得棋怎么下都可以,于是很可能走出许多定式上所没有的东西,让人大吃一惊。这时他就能体会出行云流水的意境,也能享受从心所欲的快乐。

  但是这个高手继续成长,也许有一天,又到另一境界:下棋时,依旧是从心所欲、见招拆招、行云流水,但是应对的招数,在别人眼里,就是某定式中的招数——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早已忘了定式。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再比如,初学琴的人一定要练习种种姿势,种种指法,这令初学者非常痛苦。但是真正的大师在弹琴的时候,会时刻留心指法或姿势之类的规矩吗?不会的,他只是全身心投入到曲子里,享受音乐的美妙之旅了。但是,从别人的眼睛来看,他的指法不会错,姿势也不会错。这也是“从心所欲不逾”的表现吧。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是孔子在论孝道,关于孝道,在论语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了。”

  朋友,你发现没有: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埃

  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须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二十四、五岁了。记得再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样,这种操心往往太过份了。我反而觉应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

  所以论语也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须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那你可是试试,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

  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检讨一下吧,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论语》读后感 篇10

  近读于丹《〈论语〉心得》,感觉如一挚友,用轻松的语气、自然的语言,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等向你娓娓道来,不经意间让智慧得到增长,让心灵得到净化,让品性得到升华……作为一名组工干部,细细读来,又有些许新的启发和思考。

  勤学立本

  《论语》开篇即讲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纵观全书,对学习有着较为深入的阐述。关于学习态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关于学习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关于学习目的,孔子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同样,对组工干部来说,学习力也是一项核心竞争力。组织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常干常新的工作,需要主动加强学习,及时关注和学习最前沿的理论知识,自觉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并广泛涉猎、汲取各学科有利于组织工作发展的先进知识,不断拓宽视野和眼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眼界最宽、思想最新、知识最丰富的干部。

  实干立功

  对待工作,孔子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 每个人不管干什么首先要干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工作中,要讲求原则,一切按照本岗位的要求合法合规地处理日常事务,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即所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工作的方式上,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即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样才能多一些成功,少一些遗憾。当前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非常繁重,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组工干部具备创先争优的意识、争先进位的激情和勇于开拓的魄力。要始终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和要求,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奋工作,高标准地完成工作任务。要坚持原则,规范严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程序规定办事,努力做到细致、周全、稳妥,确保各项工作没有漏洞。要经常深入第一线创新思、办新事,善于把握组织工作的新形势,发现新问题,探询新思路,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修身立德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在他看来,君子不仅是个好人,还要是伟大和高尚的人,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即是说做人要正直磊落。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孔子还提醒我们,要结交益友,就是对我们有用的人,所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而对组工干部来说,就要胸怀大志,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实现党的伟大事业、服务人民群众作为自己一生不懈努力和奋斗方向,孜孜以求、无怨无悔。要始终保持一身正气,对上尊而不谀,办事公而不偏,与人交往做到言谈有据、举止有度、自信从容。要多交事业、工作和生活上的益友,提倡积极、健康的友谊,远离庸俗、低级的关系,时刻展示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论语》读后感 篇11

  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抱怨生活的劳累,工作的乏味和压力时;当财富已经不能带给我们直接的快乐和满足时,我们一直在叩问自己:幸福到底有多远?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成功?怎样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我们也许可以从20xx多年前的孔子身上找到想要的答案……

  我是个热爱文学的人,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因为它是一座思想的宝库,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民族之魂,它以从容淡定,宽容豁达的胸怀感召着众人,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修身之道,贵在自省”了。里面讲述了:一个男生和女生去参加某公司的招聘测试,该公司将测试分为三次。在第一次考试中,男生考了99分(第一名),而女生考了95分(第二名)。第二次考试试卷放下来时,男生惊讶地发现这张试卷与第一张的一模一样,就懒得去想,按之前的又重做了一遍。第二次成绩出来后,他还是99分(排第一),那位女孩还是第二名,不过,这次她考了98分。又过了几天,第三次考试开始了,结果还是一模一样的,两位考生老实的又做了一遍,男孩用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他瞥了一下那位女孩,她似乎还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着,她时而修改,时而补充,直到考试结束时,她才把试卷交了上去。第三次的成绩下来了,男生依旧考了99分,女孩这回也考了99分(并列第一),可他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会被挤下来,因为他认为自己足够优秀了,最后公司却只录取了这个女孩。这个男生很不服气,便找到了经理,经理笑着对他说:“我们很欣赏你的考分,但我们没有承诺过谁的考分高就录取谁。不错,你的考分是最高,可惜你每次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的员工不仅要有才华,更应该懂得反省,善于反省善于发现错漏的人才能有进步,职员有进步公司才会有发展,我们之所以用同一张试卷对你们进行考试,不仅靠你们知识,也在考你们的反省能力。”这一番话说的他哑口无言,羞愧难当,低下了头。

  一个不会反省,甚至不去反省的人,是不会有所成长的。所谓反省就是指通过思考来审视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举止,看自己在哪里犯了错,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好为以后做出准备,尤其是当同样的事情再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改正,要做的比上一次更好。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人之所以能不断地进步他,在于他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的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省,也只有反省只能使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生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很少有人会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经验,并以此来鞭策自己,指导未来。如果每个人都能反省,都善于总结过去的教训,能够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古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往为鉴,以自己失足的地方为鉴,就一定能把握好未来。凡是取得一番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善于反思过去的,善于总结过去得失的人。如果一个人两次在同样的地方跌倒,那么他显然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只有反省,才会使人更加成熟,让人生之路越来越顺利!

  《论语》读后感 篇12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

  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许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 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 的个性视角出发解读《论语》 。但毕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 感悟。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然,孝 道在逐渐褪色。 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 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 “父在, 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当他父 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 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 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 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从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 这些。 孔子提倡仁爱, 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仁者, 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 而恶人之有祸也; 生心之所不能已 1 也, 非求其报也。 故曰: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所谓的仁, 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 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 报的情感。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其实也就是恕这个字的本意。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 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 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我对孔子的仁爱之道尤为触动,孔子曾经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 是 修 身 的. 首 要 任 务 。子 曰 : 弟 子 ,入 则 孝 ,出 则 悌 ,谨 而 信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 “ 行 有 馀 力 ,则 以 学 文 。 ”说 的 是 ,先 要 懂 得“ 孝 悌 ” “ 谨 信 ” “ 仁 爱 ” 、 、 ,然 后“ 学 文” ,这 就 明 白 告 诉 我 们 ,应 以 修 德 为 先 。论 语 中 ,修 德 之 道 无 处 不 在 。 “ 非 礼 勿 视 ,非 礼 勿 听 ,非 礼 勿 言 ,非 礼 勿 动 。 “ 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 ”已 是 家 喻 户 晓 ” 的 至 理 名 言 。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 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 治学的方法他讲究 “温故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 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治学与做人, “做人” “治学” 乃 之本,德才兼备方能至于至善。

  在现在社会中,孝道、仁爱、修身和治学,每每被人忽视,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 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论语》读后感 篇13

  说实话,看《于丹论语心得》之前,我是怀着走形式应付的心情。没想到开卷有益,越看越想看,这本书仿佛有一种魔力引人入胜,所以我也就下决心要读好这本书。于是手捧该书,我都觉得自己好像高大了许多,仿佛自己变得有学问了。读后虽不能大彻大悟,但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

  感悟之一,比如:“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这是于丹给我们讲述《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如果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后的遗憾,将使你错过弥补遗憾的最好时机。承认现实的不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感悟之二: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你的整个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可以看到他内心的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是好朋友;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是坏朋友。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朋友的人格可以映照、校验你的人格,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可以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大多数时候是一种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和批评,都不如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堪的态度。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修养,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诱导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论语》读后感 篇14

  好读书,是一种享受,《论语心得》读后感。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大抵来说也需要缘分。缘深,似乎是书呆子,愚不可及;缘浅,开卷无益,掷书而茫然。我们时代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越来越丰富了,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在此背景下与书结缘真是前世修来的福份,让人格外珍惜。

  认识于丹其人大约始于央视一娱乐节目,她做评点,其貌不扬却精神飒爽,引经据典机警敏锐,年纪轻轻的陌生面孔却成了众人纳罕的对象——亮,亦有点酷。那个时候有种欲望:做女人做到这份上,也应算得尽情尽兴了!此为何人?竟然如许渊博而语惊满场?——其实不知,那时她已在《百家讲坛》里火了半边天……

  然后去书店,抱回一摞书来,就有她在其间。因为生活的琐屑只是大致翻翻,一直没有时间去认真品读,如同那些诸子百家的大部头书,晾在书架上搁浅,只是想:等到来日空闲细看吧……

  后来终于忍耐不住,因为网络媒体及报纸杂志又蹦出些许博士,把个火了一时的于丹“论语心得”蔑称为“厕所”。一个天堂、一个地狱的.悬殊评价实在诱惑我,重新从书架中抽出于丹的作品集,拂去尘埃,捧读一夜,再一夜……

  虽然只是看了她的部分心得,虽然只是“论语与孔子”的一点略影,然而足够。一来我不想斟酌古人学问,二来我不想咀嚼其文其人,只是随心翻看她的作品,只一眼就被吸引,就迫不及待地提笔,不完全是因为孔圣人的原因……读书是为了安身立命,是为了不断的精神追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读后感《《论语心得》读后感》。现代社会人类越来越失去自己而成为空心人,我曾经体验到冰凉彻骨的虚无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带着这种强烈的困惑,我开始读圣贤书,从他们那儿我体会到了人生的智慧。我努力修建自己的精神后花园,这个花园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天地间最伟大的事业在于做一个人。

  提及《论语》,提及孔子,这大约是令布衣百姓头痛之事,虽然也知道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虽然也晓得它千百年来的影响,虽然也记得其中的片言只语,然而于此之前都是师道解说硬生生得塞进脑袋里的,知之不用或用之生硬——读于丹的心得则不,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把一个老朽千古的名人活生生地话活,把世代景仰却懵懂的枯燥言论激情地演绎在我们的生活里,工作、学习甚或情感里,读之思之,频频点头以示赞许、敬意,因从中深受启迪……用易中天教授的话来说,于丹眼中的孔子与论语是最具“普适性”的,而正是这种朴实(普适)性,让敬畏孔子的进一步亲近了孔子,让远离“论语”的进一步了解了“论语”,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不仅仅是“孔论”的魅力。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论语心得于丹读后感03-30

论语座右铭11-10

《论语》的教案02-10

《论语》教案02-11

论语的心得04-14

论语读后感05-26

论语的读后感05-21

《论语》读后感04-11

论语读后感04-13

论语读后感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