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1-12-30 10:04:4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关于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板汇编十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心得了。但是读书心得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板汇编十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做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知识渊博,这就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读书,用一生来学习相关知识,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有教育方法、心理学等,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能力。打铁需得自身硬,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潺潺不断的小溪。用终身的时间来扩大知识的海洋、持之以恒地体改自己的教育技巧,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用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的货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徐家湾乡松木学校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史海涛)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读后感 今天晚上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二条,这一条是一位前苏联女教师给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封信中的事,内容却带着质疑的味道,我觉得很有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是要教育孩子的,也要做家务,还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等。学习的时间从哪里来的呢?但不学习,不充电是不行的,是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的,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甚少,不学习是绝不行的;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中感到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学更不行。要想教好学生,只有做到天天学习。那我们怎么学呀?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每天要不间断地读书,只有每天不断地读书才能汇成思想大河。

  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学习、读书,上好每一堂课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准备,打铁需得自身硬,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育教学一书的提高,就要靠不断的读书,不断地学习,这样才可能达到乐中求学。

  (徐家湾乡松木学校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师秦运虎)

  读《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有感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列举了很多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生动精辟,给广大教师排解烦恼、指点迷津。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学习、读书。上好一堂课,要靠平时的知识积累,要用一辈子来备课。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不息的小溪。教师要把教育工作当成自己的一生去努力的事业去奋斗,而不是简单地当做谋生的途径。所以。作为教师要用一生来学习相关的知识,不仅是文化知识,还有教学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随时解决学生的疑惑,让学生爱上自己和自己所教的学科。

  (徐家湾乡松木学校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师马新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一.面对新课标三个目标”的思考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深知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这段话,我反反复复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实现三个目标呢?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之间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都要考虑到,好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下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保持,学习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教师必须有新的学生观。过去,衡量学生好坏之依据成绩的高低。现在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努力的学习了,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了(可能成绩还不够优秀),我们都要认定该学生是个好学生。

  二.有感于“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的第二章,作者阐述了“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这一观点。在讲述教学方式的综合化拓展时,作者谈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来教”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多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了,教材编排的内容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就教材而言,其知识、技能的覆盖面是有限的,但是,如果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来对待教材,教材的外延可以说相当广泛。围绕教材,我们可以做数学史、数学信息、先进教学手段乃至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准备,在课堂上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是教材由死变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每个章节当作一个系统,每到立体看作一个课题,每一个定理、原理看作是蕴含哲理的智慧结晶,才能使“减负”落到实处,才能使数学教学变成培养创新的天地。教材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它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好好把握并灵活运用它。这不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才只能作为新课的依据,要做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吗?

  三.谈“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

  我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不如语文课生动、有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学生之所以还要强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学习数学实在是为了好的分数,教师的教学无疑也已经离开了数学的真谛。素质教育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讲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兴趣、应用和过程”,我认为这正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觉激发。比如,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多给学生创设游戏的情景,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重视应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通过运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过程”领悟知识的逻辑关系,体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在数学学习和省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过程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学期教学的过程、评价的过程,发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育作用。

  四.有感于“‘ 要我学 ’到‘ 我要学 ’”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即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怎样学习才是自主学习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中给出了精准而又通俗的解释,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它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作为现代人,必须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会学习的能力,并且终生都要不断地学习。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做某一件事,如果他是主动自愿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轻松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大;如果他是被动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痛苦的,疲惫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小。学生的学习也如此道。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优势领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要求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头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关联的学习要素组成,即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

  第二步:解疑导拨合作探究。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又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

  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方法、概念、道理要言简意赅、清清楚楚。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

  第四步:激励评价引深探究。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这个暑假,读到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惑受颇涂、受益匪浅。书中写的很实在,里面讲述的一个个案例更是折射出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无穷智慧。

  正如书本开头的序:永远的班主任中所写:“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读了这本书我在思考我常常为他的一些别出心裁的教育设计,教育艺术所打动,例如他向学生索要教师节的“礼物”,例如他创意编写的“班级史册......”序作者的这些思考带动了我确实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智慧为何这么多,源于哪里,读完书本,我有体会,也得出了答案:这一切都有源于李老师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以融入学生当中为快乐,以从事教育劳动为幸福,当他攸着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他的内在积极性便被充分的调动起。他的心里理潜能便被激发出来。它的教育才能便很好的发挥出来。而当他的工作取得成就以后,当他得到学生们的爱戴以后,他享受着学生们给予的关爱。体验着教育劳动的幸福,并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而这些又激动着的他更进一步的发挥他的`智慧,如此往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对照李镇西老师我想了想自己当班主任的时间很短,但感受依旧颇涂,这两个月的时间极其的充实,看着孩子们为跑操比赛而不断练习,听着他们一声声嘹亮的口号,我很开心开着他们为了装扮教室而比量着各种尺寸,开动各自的智慧来想格局分布,我更开心,看着他们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而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人脉,不断的拉票,看着票的数据从倒一一路追升到第二,我开心更多的是差异,我爱这些孩子们,不讨论名次结果,我更享受的是看到他们为一件事全班凝聚,奋力拼搏的过程。确实,我从中得到了乐趣,也取得了继续为他们努力下去的决心。确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深深体会到了。

  现在推崇素质教育,何谓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首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同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同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法谈起。所以,重李老师的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的是在育人,教会本领,所以,未来的班主任生活中,我要调整,传授孩子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是孩子们怎样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人。

  李镇西老师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的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知识的人。

  通过学习李老师的经验之谈,我明白了,作为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孩子的喜爱,自己的态度摆正了,工作起来就愉悦了,工作愉悦了,好多问题就自认而然也就好处理了,李老师的这本书是一本李老师亲身实践所所铸的书,书中李老师所提及的典型事例也正是我们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所常碰到的,李老师通过记述自己如何做班主任的的教育故事和相关教育理念,所以,这本书对作为班主任的我颇为受用,所以,之后,我会继续研读,推敲李老师的这本书,继续学习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学习他的教育境界,教育精神,再合理的将李老师所述的方法融进日常工作中,希望在我们的日后工作中也能拥有更多更好的教育故事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在这里共同探讨与交流读书的好处。我给大家带来的题目是《读书应伴随教师的一生》。

  为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我县教育局从20xx年秋学段开始在全县教职工中开展了“读百部教育名著,做专家型教师”的读书活动。经过近三年的读书学习,感触颇深,现在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多读书!“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读书,是积累和内化语言的重要途径,不少教育界的名家大师都十分重视读书。教师读书,既是一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也是自我提高、自我成长的一个途径。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同时,读书也是新课改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通过开展的读书活动,我有幸阅读了《做最好的教师李镇西教育教学艺术》、《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李镇西教育教学艺术》、《做最好的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55个途径》等教育专著。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研究思想和教育理论,对我启发很大。“学习、工作、思考”是李镇西老师走上教育科研道路的三大法宝。他认为,教育科研活动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处处是问题,处处是研究的源泉。只要教师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会感到富有价值的课题源源不断的。

  李镇西老师把转化后进生工作当成是最好的科研课题。“对于每一个老师来说,教育教学中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后进生’转化了。因此,研究并转化‘后进生’便成了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李老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途径,将“后进学生的成因做了大致的归纳: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行为不正。家庭离异;学校教师的歧视,教学的失误,多次尝试失败;学生不正当交友,身体状况,智力状况等。

  李镇西老师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思考,才积累下来这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他把“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吸光、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转化他们的种种对策,当成了一种诱惑,一种来自教育的诱惑,任何一个有教育事业心的教育者都难以抵挡这种诱惑。

  对于写作,他认为,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自然朴实,不能故作高深;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

  学习、工作、思考是我们教师每天必做的最平常的事情,怎样让自己平凡的`教育工作焕发光彩,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在最日常的工作中去努力地学习,认真地思考,做教育的有心人!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谈书。”饥之以当食,寒之以当裘,忧患以当安乐,孤寂以当金石琴瑟也。——这就是读书的境界!

  读书,的确是我们教师应该大力弘扬的好传统,他应伴随我们的一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现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满希望与理想。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

  2,自我增进

  3,改善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靠进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须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教师节的礼物是《我的教师梦》这本书,我为自己有缘接触《我的教师梦》而高兴。

  细细回味此书,印象最深的是钱教授的几个观点:

  “我现在退休了,回顾自己一生的教师生涯,真的是想想要哭,很多次让你要哭,想想又要笑,很多事让你笑,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教师生活的真实。……”

  好真实的感受,深有同感。从教这些年来,我回忆起来,教师生活真的是“想想要哭,想想要笑”。还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总是微笑着面对学生,宽容犯错的学生,从不严厉批评。而这样的结果是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太好了,同学们都不怕你,上课还做小动作。”听到这样的话,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失败,好想哭,难道我的一片真心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当时真后悔选择了这个职业。

  而钱老的遭遇却改变了我的想法。曾与他打成一片的孩子,在文革时,把他曾经的好心与关怀当成了伤害,与他划清界限……当时的环境,这些真是致命的打击。然而他却靠着自己的梦想“不管怎样,我就要当老师”坚持下来了,始终容忍学生的幼稚,坚持自己的梦想。确实,人生有了梦才会美丽,没有梦的人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你付出了就会有收获,你耕耘了就会有快乐。当我看到学生给我留言:我喜欢您的课,因为老师您教给我们很多知识……真的是在睡着的时候也会微笑。教师生活的价值就在这里,想想要哭,想想要笑,我们正视它,又摆脱不了它,形成生命的一种缠绕,而生命的真实意义就在这缠绕中。

  “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智慧等等这些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育和升华,以此来压抑人的内在的恶因子。学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发现自我的'过程。”

  教育的本质不是分数,不是成绩,更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对,而是唤醒。唤醒学生心目中的真、善、美,唤醒学生向前进的动力,唤醒学生完善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前行,教师也在前行,或许在这一路上,有很多很多美丽的风景,走近了学生,也就走近了他们,唤醒了学生,也就唤醒了自己的心。

  所谓“教学相长”,这确实不是一句空话。教学就是这样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不仅教师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也对教师的精神状态、精神发展产生影响,教师与学生确确实实是共同成长的。“教学相长”是一个非常高、非常美好的教育境界。

  我们面对的是天真的孩子,是最活跃的生命,是渴求知识的稚嫩面孔,我们可以从这些孩子身上不断汲取活力,从他们单纯的心灵里不断学习善良,从他们天真的眸子里不断提炼年轻。这样,我们就能永葆童心,永葆青春。孩子们呢,他们从我们身上学会成熟,从我们这里汲取知识,从我们这里学着独立行走。我们要呵护孩子们的成长之美,维护他们成长的权利,培育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孩子们给予我们的特殊幸福。

  中小学的第一职责是呵护成长之美,保障成长权利。中小学教育的最大任务就是创造一切条件,使孩子能够尽享“成长之美”。首先是“好奇、探索、发现的权利。”其次,还有“自由成长”的权利。其三,还有欢乐的权利。……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在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中小学生应有的欢乐。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几代青少年,没有尽享童年的欢乐,有的甚至“失去了童年”。

  如今,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质量一直是通过可以有明确的百分比来确定的,尽管这个不是唯一标准,却是一个重要的标准。究竟有多重要,我知道这可以决定我们学校的声誉,可以决定一个教师是否是个好的教师,可以让家长是否信任这个教师……如此的重要,让我们的教师一点都不敢松懈,更是让学生缺少了很多快乐。看了钱老的见解,我不再迷惑,虽然我不能改变现实,但是我可以为了我的理想,可以让我的梦做得更美,我有方向可以努力。我们要细心体察,充分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的欢乐,以及成长的烦恼,甚至是痛苦和挣扎,我们要让他们尽享“成长的感觉”;我们还要保护他们“成长的权利”:好奇、探索、发现的权利,自由成长的权利和欢乐的权利……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起步的地方打好基础,在通往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帆风顺。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现在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

  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

  最近买了一本李镇西教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李镇西教师心声的《做的教师》一文时,时时被李镇西教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教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本事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能够和自我比呀!也就是用今日的李镇西与昨日的李镇西相比——我今日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日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日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今日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今日我组织班团体活动是不是比昨日更趣味?我今日帮忙“后进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细心?我今日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丰富?我今日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今日我应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提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日更虚心?我今日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静?每一天都不是,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我和自我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第一应当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

  李_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9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当然,现今社会,不单单可以从书本中获取知识,通过网络读书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当然因为我专业的特点,所以,平时我较少进图书室读书,我大多数的读书时间,都是在网络上看书。

  今天,什么“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情怀”“读书能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这些大道理我也不再说什么,相信老师们都了解,如果要讲,你们肯定比我还讲的多。

  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我平时读书几种做法,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书本的知识,走进书的海洋,理解书本的精髓:

  一、要确定一个读书坐标。

  书海卷轶浩繁,读无止境。必须把书籍分类,规划。从而一类一类的循序阅读。

  二、在时间上要善于挤和钻。

  要养成手不释卷,巧用点滴时间的习惯。

  三、在态度上要敢于下吃苦的决心。

  面对书籍的知识高地,要敢于横下一条心,以冬战三九,夏战三伏的韧劲,以头悬梁,锥刺股的拼搏毅力,攻破一个个知识高地。

  四、要勤于动笔,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遗忘是读书的大敌,动笔则是加深记忆的良方。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把读书心得、启迪随手记下来,把重点语句圈点划线,是深化大脑记忆痕迹的有效途径。因此,手中的笔墨是苦攻书籍最直接的利器。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网文上的一段话,相信很多老师都看到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体会.txt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就算是一坨屎,也有遇见屎壳郎的那天。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今天的自己有太多担忧。那么,怎样搞好幼儿教育呢?关键应该根据幼儿的特征“对症下药”。幼儿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幼儿施教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为老师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平时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比如可以说“来,老师跟你们一起想看这倒底是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画画好不好!”等等。因为孩子胆小,如果做为老师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为幼儿教师,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不能随便乱来,因为幼儿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时分辩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大人们都教育孩子,到学校后要听教师的话,所以孩子们都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老师做的永远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无形已经树立了伟大的形象,你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孩子们面前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

  再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们生性好动、贪玩,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才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否则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多,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教学内容,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等都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做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有极大的忍耐力,要有足够的耐心,人们常说“六月的天气,孩子的脸”说明孩子们的表情变化无常,经常说变就变,一会儿笑哈哈,一会儿又哭又闹,刚

  刚还是很乘很听话的,一下子就调皮起来,说什么也不听了。常常让老师升起一股又一股的无名火,恨不能伸手就给两耳光。当然,这时做为教师是不能发脾气的,只能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温柔的说一声“你再这样,老师真的生气了”,然后还是耐心地引导,说服他们。

  总之,从事幼儿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们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他们吗。 心得体会网为您提供读书学习心得体会服务,希望[《幼儿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能给您带来帮助,本站永久唯一域名: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11-17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1-09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04-24

教师读书主题心得体会11-17

教师在假期读书的心得体会11-07

教师读书分享心得体会04-28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8-24

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08-25

教师读书个人心得体会11-09

小学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