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

时间:2022-02-02 18:07:4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1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而《大国工匠》这部记录片,正好给我们诠释了国家富强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母们不停的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潜意识中就绝对的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人头地。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多数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存在的',我不能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能认为它完全的正确。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这天,时代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仅仅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奋战,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未曾上过学,并没有什么出色学历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让国际能站在国际上,让总理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抬头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专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浮躁的社会,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2

  八个劳工,八个工匠。热爱自己的工作,脚踏实地,勤奋认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他们的成功之路就是追求自己专业技能的完美和完善。通过继承和学习,通过专注和坚持,他们成为了国宝级的顶尖技师和某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钳工胡双倩,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老胡工作30多年,创造了抛光零件100%合格的惊人记录。在中国新一代大型飞机c919的第一架原型机上,有许多“前所未有”的由老胡亲自打磨的新零件。

  2、纸钓工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他用手捞出晒干的'宣纸后,每张纸的重量误差不到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坚持100%良品率的记录,他加工的纸张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和国家画院的“皇家画纸”。

  3、港珠澳大桥贯穿延安。工作时,严观安应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头处的间隙误差应该小于一毫米,但他可以做到零间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通过自学成为了这份工作的第一人。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海底隧道16次对接。

  4、孟剑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在北京APEC会议上,——“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我国赠送外国领导人及其夫人的国礼之一,是孟大师经过百万次精雕细刻,在仅0、6毫米的银片上创作的“丝巾”。太空英雄、奥林匹克运动员和汶川地震纪念馆的奖牌都来自孟剑锋。

  5、张东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银瓦焊接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银瓦板薄如牛皮纸。液化天然气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针眼大小的泄漏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张东伟的焊接工艺不仅质量100%有保证,而且外观完美。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磨床,也是国内第一个从事高速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磨削的工人。他被同龄人称为“鼻祖”。中国从事这一过程的工人不超过10人。他磨的转向架上装有644辆高速动车组,运行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他是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

  7、高凤林,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焊机。焊工高凤林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已有35年,被称为焊接火箭的“心脏”。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的焊接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长征3A系列火箭将嫦娥卫星送上了月球。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中挑战的最薄记录。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3

  《大国工匠》宣传片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艺术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理解艺术的熏陶。我是的专业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确实很难掌握,每一天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重复练习一首曲子,专业老师对我也十分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首曲子便会十分的开心与自豪,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学校的优秀学长他们的技巧娴熟,拉的曲子委婉动听,十分值得我学习,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更上一层楼!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务必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一天要对自己说:“我必须能成功,我必须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取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向走下去。在那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此刻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4

  纪录片中的“伟大的乡村工匠”都是在生产第一线奋斗的优秀工人,他们高超的技艺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令人惊叹。

  精湛的技术结合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常被人们誉为“德技结合”。因此,基础和资本将来自两种能力,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了普通员工在普通岗位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令人肃然起敬、感人至深的“德才兼备”的真实故事。一点都不夸张,平时的叙述都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燃烧。

  三百六十行,行出状元。从《大国工匠》,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看到了生成的劳动精神和美好。《大国工匠》对观众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尤其是电视上的一些故事和人物,让我们的记忆穿越时空。似乎就在昨天,这些普通工人才有了我们老一辈劳动模范的精神再现,才有了今天高科技建设者的劳动创造。这些史诗般的人物,不仅在普通的作品中,而且在精彩的艺术画面中,通过电视纪录片的载体,我们都感受到了共和国的历史通过劳动改变着国家的命运。

  有的人可以在薄如牛皮纸的钢板上焊接,不会有任何渗漏,有的人可以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发际线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中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研究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最常见的工作经历。他画过火箭焊心,是第一个焊接发动机的人。0.16 mm,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焊接的'允许时间误差。不管你看了多少遍这么难的焊接技术,你都不禁会想,这到底是技巧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是在这样的岁月里,被雕刻到了共享美与美的极致。

  李政道博士说:“你走得越远,技术就越有灵性。”《大国工匠》播出的这八位工匠,就是在生产第一线奋斗的优秀工人的代表。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敬业和勤奋,描述了一线工人的非凡工作。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谱写了“德技兼备”的大美,都是令人惊叹的。我们希望我们的新闻媒体能够借鉴《大国工匠》的成功经验,给广大劳动者和一线劳动者留下更多的镜头、画面、时间段和版面,把劳动者的故事讲好,展现劳动者的风采,让更多的劳动转化为创造,让更多的技术转化为艺术,让劳动变成一场“匠心打造梦想”的旅程。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04-26

观看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05-04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7篇03-26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7篇)03-26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9篇04-26

观看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7篇05-04

观看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7篇)05-04

《大国工匠》心得体会03-01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通用30篇)05-31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集合9篇)04-26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1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而《大国工匠》这部记录片,正好给我们诠释了国家富强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母们不停的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潜意识中就绝对的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人头地。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多数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存在的',我不能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能认为它完全的正确。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这天,时代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仅仅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奋战,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未曾上过学,并没有什么出色学历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让国际能站在国际上,让总理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抬头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专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浮躁的社会,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2

  八个劳工,八个工匠。热爱自己的工作,脚踏实地,勤奋认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他们的成功之路就是追求自己专业技能的完美和完善。通过继承和学习,通过专注和坚持,他们成为了国宝级的顶尖技师和某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钳工胡双倩,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老胡工作30多年,创造了抛光零件100%合格的惊人记录。在中国新一代大型飞机c919的第一架原型机上,有许多“前所未有”的由老胡亲自打磨的新零件。

  2、纸钓工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他用手捞出晒干的'宣纸后,每张纸的重量误差不到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坚持100%良品率的记录,他加工的纸张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和国家画院的“皇家画纸”。

  3、港珠澳大桥贯穿延安。工作时,严观安应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头处的间隙误差应该小于一毫米,但他可以做到零间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通过自学成为了这份工作的第一人。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海底隧道16次对接。

  4、孟剑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在北京APEC会议上,——“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我国赠送外国领导人及其夫人的国礼之一,是孟大师经过百万次精雕细刻,在仅0、6毫米的银片上创作的“丝巾”。太空英雄、奥林匹克运动员和汶川地震纪念馆的奖牌都来自孟剑锋。

  5、张东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银瓦焊接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银瓦板薄如牛皮纸。液化天然气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针眼大小的泄漏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张东伟的焊接工艺不仅质量100%有保证,而且外观完美。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磨床,也是国内第一个从事高速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磨削的工人。他被同龄人称为“鼻祖”。中国从事这一过程的工人不超过10人。他磨的转向架上装有644辆高速动车组,运行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他是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

  7、高凤林,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焊机。焊工高凤林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已有35年,被称为焊接火箭的“心脏”。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的焊接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长征3A系列火箭将嫦娥卫星送上了月球。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中挑战的最薄记录。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3

  《大国工匠》宣传片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艺术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理解艺术的熏陶。我是的专业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确实很难掌握,每一天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重复练习一首曲子,专业老师对我也十分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首曲子便会十分的开心与自豪,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学校的优秀学长他们的技巧娴熟,拉的曲子委婉动听,十分值得我学习,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更上一层楼!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务必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一天要对自己说:“我必须能成功,我必须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取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向走下去。在那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此刻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4

  纪录片中的“伟大的乡村工匠”都是在生产第一线奋斗的优秀工人,他们高超的技艺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令人惊叹。

  精湛的技术结合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常被人们誉为“德技结合”。因此,基础和资本将来自两种能力,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了普通员工在普通岗位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令人肃然起敬、感人至深的“德才兼备”的真实故事。一点都不夸张,平时的叙述都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燃烧。

  三百六十行,行出状元。从《大国工匠》,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看到了生成的劳动精神和美好。《大国工匠》对观众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尤其是电视上的一些故事和人物,让我们的记忆穿越时空。似乎就在昨天,这些普通工人才有了我们老一辈劳动模范的精神再现,才有了今天高科技建设者的劳动创造。这些史诗般的人物,不仅在普通的作品中,而且在精彩的艺术画面中,通过电视纪录片的载体,我们都感受到了共和国的历史通过劳动改变着国家的命运。

  有的人可以在薄如牛皮纸的钢板上焊接,不会有任何渗漏,有的人可以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发际线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中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研究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最常见的工作经历。他画过火箭焊心,是第一个焊接发动机的人。0.16 mm,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焊接的'允许时间误差。不管你看了多少遍这么难的焊接技术,你都不禁会想,这到底是技巧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是在这样的岁月里,被雕刻到了共享美与美的极致。

  李政道博士说:“你走得越远,技术就越有灵性。”《大国工匠》播出的这八位工匠,就是在生产第一线奋斗的优秀工人的代表。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敬业和勤奋,描述了一线工人的非凡工作。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谱写了“德技兼备”的大美,都是令人惊叹的。我们希望我们的新闻媒体能够借鉴《大国工匠》的成功经验,给广大劳动者和一线劳动者留下更多的镜头、画面、时间段和版面,把劳动者的故事讲好,展现劳动者的风采,让更多的劳动转化为创造,让更多的技术转化为艺术,让劳动变成一场“匠心打造梦想”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