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研修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
“才饮洞庭水,又食武昌鱼。”一个很难得的机会,今天我和来自湖南14个地州市100多名优秀的教师一起来到华中师大进行为期10天的20xx年“国培计划”——湖南中小学校本研究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
来到武昌这个集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华中师大等众多中国名校汇集的地方,走在绿桂满园的校园大道,看到座座令人肃敬的学院大楼,还有手持书卷来往穿梭的莘莘学子,一股浓厚的书香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看到这些,立刻对自己这次来学习的目的和态度也有了一个很大的警示,虽然我们都是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离开大学校园也已多年的教师了,但必须充电、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的那种要求和需要才是此行的根本目的。
“校本教研”,在很多学校,特别是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学校,关于它的落实和实行,现在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不少教师对待自己的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让教什么就讲什么的状态下,很少也不愿意对教学前后、过程以及和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把它形成文字,变成自己的看法,或者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实践有什么反思的火花,也不愿动笔记录下来,习惯重复性的老驴拉磨式的工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越来越成为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和素质提高的需要。新的一轮教学改革,有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问题、新的教学行为等着我们去实践,去思考,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如何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而我们作为普通的教师却又缺乏专家们具体的指导,无从下手。而这次,湖南教育厅还有华中师大结合国培计划的契机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极好的机会,让我们与专家们面对面进行直接的对话和交流,无论怎样都要好好珍惜,并且也要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昨天和今天一共聆听了四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分别是华中师大雷万鹏教授的《公平质量体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湛卫清教授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武汉六中胡明道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行为研究》以及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武侯区教师技术教育中心副主任肖成全老师主讲的《合作研修与教师经验互助成长》四个专题报告。也许是自己刻意带着向专家学习怎样进行“校本研究”的目的去聆听的缘故,除了认真听取专家的报告内容,我还用一种别样的目光去揣摩这些专家在进行报告的同时从自身折射出来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优点与闪光之处。
几位老师中,不少学员对雷万鹏教授、胡明道老师和肖成全老师的授课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给予了很高评价,收获颇丰,同时也感觉报告时间太短,意犹未尽。从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成长和校本教研的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这些教授和老师自身显现出来的素质和能力就已经给我们这些即将走上校本研究的新手来说,就是极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效仿。通过他们,我觉得作为一名普通的校本研究教师,无论是自己从事教学研究还是将来带领团队进行校本研究,必须要着手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从教研型教师的角度来看,必须要具备静心和沉着的基本素质。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华和做作,作为一个真正的教研型教师,不能只做些表面文章,哗众取宠,东拼西凑剪裁一些文字堆砌起来就成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聆听一份好的报告,看阅一份好的教研成果,首先要给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实在——人实在,内容实在,意义也要很实在。所谓“字如其人”,这句话除了平时代表的文字书写能够看出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行外,从研究的角度看,从文字和语言中也可以研究者对待学问的态度和出发点。做好一份研究,应该要有“坐冷板凳”的恒心和决心,能够抛开周围的纷扰去做一份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果整天忙于酒事和人事,然后临时拼凑文字,我想是做不成什么好的研究的。
2、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必须要深入第一线进行实际调查和研究获得建立理论及研究的第一手真实材料和经验素。无论聆听哪一位专家的专题报告,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案例,我们都能够真的真切切地感受到每一个专家的研究报告中每一个文字都是来自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深入调查,每一个实例都让我们觉得亲临其境,许多的方法的指导都让大家觉得倍受启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们每一个教研人今后从事教研都应该具备的品德。
3、作为教研人,除了需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还需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聆听每一个专家的报告,几乎每一次都耳目一新,心头愉悦,从来没有感觉连续几个小时带来什么疲惫,好几次都是在不知不觉、恋恋不舍中结束中精彩的讲座。几天来,雷万鹏教授的博学、胡明道老师的亲和、肖成全老师的幽默和激情……他们的专业引领、侃侃而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较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和这些优秀导师的差距,这次国培更加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
昨天聆听了两场专题,晚上举行了一次圆桌论坛,感受颇深。来自几位专家的实用指导和众多同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它给自己今后的教研工作和教学实践带来深深的触动和启发。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不少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管机制等工作都面临亟待改善的境遇,教师的教学实践也遇到很多困惑和瓶颈,需要摸索、思考和解惑。往往,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校本教研作为基础和支撑去完成。但是,在我们的现实工作环境中,校本教研工作的气氛和力度都还很不够,很大部分教师平时工作之余只关心负荷累不累,教学质量和个人评价好不好,至于教学以外的研究工作就很少问津,不愿去涉及,还有不少教师则认为,按部就班、重复往始的教学上课没有什么好研究的。通过昨天的培训,比较我们自己教研工作中的不足,发现今后需要着手和开展的工作有很多,如树立全体教师的教研意识,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课程改革规划的完整构建,高效课堂的有益探索等,一系列的工作都等待我们去拓展,去完善。
学习是为了应用,学习是为了创造,通过国培的学习,内心真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好好地将专家传授给自己的系列理论观点和方法技巧尽快的吸收,想快点把这些经验方法带回去,尽快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加以实施和应用,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研工作和提高我们的教研质量,同时开创出具有自己的教研新天地。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当班级的文艺晚会进入尾声,全场的100多名师生唱响最后一首歌的时候,我的眼眶忍不住涌出热泪,感慨良多。我们100位来自湖南不同地区的'中学校本研修国培学员,经过10天的培训学习,由开始的两两陌生逐渐变成相互熟悉,几天来,不论是聆听讲座、班级交流、圆桌论坛、还是班级活动,都做到了服从安排、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和谐默契,还有几天的时间,马上就面临培训的结束,大家的心里都流露出深深的不舍。
8月26日,我们来到华师,接下来的10天时间,大家一起进行了隆重的培训开班仪式,聆听了华中师大雷万鹏教授、吴伦敦教授、雷实教授等15位专家的专题讲座,从详细地解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到本土课程教学的探索,从信息技术的运用到师生的沟通技巧,从教学行为的研究,到教育叙事的撰写,……那么多的专家从校本理论的认识到教学研究的实际操作,每一个讲座都是深入简出、精彩而生动,每一次讲座也都获得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听了雷教授的讲座,真正地感受到了他深入调查的学者风范”、“肖成全老师的激情授课和感恩之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吴伦敦教授、姜瑛俐老师的论文写作指导让我受益匪浅”……每一天都能够听到很多学员对学习讲座的激动点评。确实,通过国培全方位的课程培训,我们都明显地感觉自己在理论的补充和实践的帮助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和收获。来的时候我们也许很茫然,走出这个培训的时候,我们一个个都是满载而归。
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集体的温暖和友谊。100名同仁,100位朋友,组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大家在微笑中交流互动,在歌声中友情得到升温,在论坛上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提醒、结伴而行,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一种乡情的感动让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忘记了自己是身在异乡。
短暂的相聚,别离近在咫尺。真心地感谢华师给我们全体学员的全心指导和周到服务,同时祝福所有的学友事业有成,以后的日子交流无限,友谊长存。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2
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此,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学习方式,学习的优势已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学习是一种从个性出发的教学形式,学习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习充分发挥其优势,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学校改革课堂教学,对学习进行了应用和研究。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学习方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学习的认识。
一、学习是一种从个性出发的教学形式。
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习是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情感上,在合作技能上,能做到互相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学习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管哪种教学形式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分组学习也不
例外,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师要协调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和性别进行综合评定,然后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搭配成若干等质的学习小组。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情况分为两人学习或四人小组学习。两人学习是学习的最小单位,是其他合作形式的基础,一般以同桌组合为主。在两人组合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怎样发表意见,听取别人意见;怎样进行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等等。这种合作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展开,能够有效地缩短学生间的认知距离,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促进同桌之间情感的交流。采用四人小组学习,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等,同时要协调好小组内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着眼点出发,有目的、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选择恰当的组长。应该做到使小组内有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大胆、公平竞争的气氛。小组与教师之间应该有互相信任,平等交往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得好,才能好好学。”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目前的教学中,改善教学中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活动的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要给学生知识和学习上的指导。
学习虽然是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最终获得知识为主要形式,但整个学习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⑴知识指导。学习前,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认知规律先设计复习内容,为新课作铺垫,为学新知架桥梁,接着再出示渗透教学目标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教材。同时,教师要不断收集各位学生自学的情况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准确及时地加以调整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后,在小组中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则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各位同学和自己的意见,加以概括,归纳,得出结论。然后应用已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这节课的学习,获得什么认识,掌握了什么知识,学习中哪个地方学得较好,哪个地方学得不够好,存在着什么疑问,评一评哪位同学或哪个小组学得比较好。
⑵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不仅只是出示带有启发性的自学思考题就完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渔之技”、“学之法”。一句话,就是使学生会学。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画、动手操作、联想”等去理解所学的内容。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掌握了新知。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时,让学生自己的知识库加以清点、回顾,把可以解决当前问题的知识都抛出来综合思考,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能主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积的变化规律),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用旧知同化新知,充实和扩大了原有知识的认知结构,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总之,教学之道,贵在引导。只有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所以,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
三、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但是也要考虑“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的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的`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学习是否值得展开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讨论的问题要有探究的价值,避免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的采用。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时髦”盲目地采用,这样只有浪费时间,失去它真正的意义。
2、尽量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但也要适当地限制。我们在听课或自己上课时,常常也会犯这个错误。有时小组学生讨论刚刚投入,教师就喊:“停”;或者看到学生讨论热烈,就觉得不好打断他们的思路,而让他们无休止地讨论下去,这两种现象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应事先安排好时间,以保证在恰当的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
3、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学习的关系。
学习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后,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合作讨论。开展合作探讨学习,可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为全组共有,甚至全班共有的认识成果。
面对学习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对“学习”这一新课题给予更多关注和进行亲身实践。发挥其优势,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3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作者,务必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状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从自我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我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我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理论素养。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我,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我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1、用心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我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我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我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我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我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我的课堂,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用心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我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我的见识,开拓自我的视野,使自我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1、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我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潜力的方式。
2、研修资料丰富多彩、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3、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一样、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我的这节课到达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忙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这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4
xx年的xx月xx日至8月7日,短短的十余天的时间,却让我这个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19年的“老”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往的多次培训,主讲的口若悬河,听讲的昏昏欲睡,并且晚来早走者、窃窃私语者、借故请假者、不管不问者大有人在。培训结束时交篇东拼西凑的感想便万事大吉了。而本次培训却截然不一样,教师们放弃了暑假的休息时间却毫无怨言,准时到达培训地点,安静认真地观看视频,及时仔细的做好笔记,进取热烈地讨论,精心地钻研课标,争先恐后地完成作业,毫无保留的在线研讨,收获都十分大。
对于我来说,感受最深的方面是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是否反思,决定了你的课是常年累月原地踏步还是不断提高、逐渐升华;是否反思,决定了你教的学生是考试机器、书呆子还是头脑灵活的高素质人才;是否反思,决定了你是普通教师还是优秀教师直至教育家……
所以一个称职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一、反思之数学教学理念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课堂教学应当是和谐、XX、平等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数学课堂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此刻正轰轰烈烈开展的小组合作交流就是很好的方式。教师既是导演—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又是配角—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还是观众—教学活动的评价者。所以教师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的体现,就是是否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XX思考、创新思维的本事的构成。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有以下的转变:
(1)、由过去重“教”转变为此刻重“学”;
(2)、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此刻重“过程”;
(3)、由过去重“问答”转变为此刻重“对话”;
(4)由过去重“讲解”转变为此刻重“引导”;
(5)、由过去重“程式化”转变为此刻重“个性化”;
(6)由过去重“强记”转变为此刻技能的拓展。
二、反思之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每节课的必需环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课堂,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在设计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总之我们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好课堂,备教材、备学生。
三、反思之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中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
1、商场购物时怎样购物最合算
2、房贷还款时,怎样计算每个月要还的贷款
3、买XX中奖的概率有多大
4、操场的旗杆如何测
5、怎样设计遮阳板……如果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习劲头定会高涨。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当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后,要求学生做一名生活的'智者,大胆、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教师要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学生仅有尝试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进取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反思之发展运算本事
准确理解有关知识,熟练有关运算的方法、步骤,应当本着先慢后快、先后活的原则。随着运算技能的构成,逐渐简化运算步骤,灵活运用法则、公式。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和习惯。
五、反思之解应用题本事的培养
1、挖掘现有素材,应用进行变式改造
在应用题例题、练习设计时,教师应做到设计梯度合理、难度适宜,坚决舍弃无思维训练价值的题、合理改编很多相似题型,使题目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产生更好的效果。比如一题多问、变式训练、改题编题都能较好的发挥现成资源最大效能,促成学生的有效
2、重视课堂设计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应用本事
应用题探究活动即: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适度的空间交流。
3、把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起来
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因为数学应用题背景千变万化,有些知识背景的意义不是教师课堂教学所能全部传授的。而对相关知识的不理解,必然阻碍探究活动的进展。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时空范围,应突破课堂和教室这狭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一些切实可行的专题调查任务,促使学生参加课外实践。
4、平时应用题学习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心理训练
(1)要细心阅读、认真理解;(2)要耐心转换、精心调试;(3)要经常回顾、恒心反思。
六、反思之复习策略
用教师的集思广益,代替蛮干,帮忙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侧重教法、学法研究,遵循认知规律,力求课堂复习新颖的切入点,并本着“厚基础、强本事”的原则,在适量和优质上做文章,尤其要以探究为核心,淡化知识机械的记忆和重复,着力于学生体验过程,构成必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策略。
七、反思之测验的作用
测验过后,首先师生关注的是分数。其实不然,成绩好高兴理所应当;成绩不好便垂头丧气或怒不可遏,却不可取。必须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错误的根源,把错误当成宝贵的XX。教师要再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弥补学生的薄弱之处,学生要及时整理错题本以便于提高学习效率,“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综上是我这次培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5
透过寒期的这次学习,聆听了一中年级主任韩孟宽的《正能量解读》、班主任丁兆会《尽力做好班主任》的专题报告、于丹的《中小学人格教育》等视频,我收获很大,它是一次踏踏实实为教育服务的一次学习,收获颇丰。
一、深深感觉自我以后就应抽暇多读书,充实自我。
以前我总以为数学教师就教数学,学好数学尽力教育就能够了。透过这次学习后,我知道到,一个教师,不论是教什么科目的,都就应放宽视野,才学过人。只要这样,才能在讲堂上游刃有余。在听报告的过程中,领略到大师们诙谐搞笑,浅显易懂的解说,我叹服。一起暗下决心,尽力学习,让自我具有更多的常识,更好的去教自我的学生。
二、尽力打造优质高效讲堂。
几位名师专家报告中说到,要想“轻担负,高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尽力打造优质高效讲堂。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讲堂呢,教育局孙局长曾说到了四点,观念是魂灵,备课是功夫,激励是法宝,情感是载体。我要从这四点尽力做起,去抵达追求的高效讲堂的方针。其中尤其是第二点,我要更加尽力地去做,及时完结学习使命,让同学们能学好。真的是要把课备好。精备每一节课。台上一份精,台下十年功。要求咱们必须做好课前备课。教师要根据已有的常识储备和教材材料,重新建构贴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常识网络,充分体现学生怎样学。
本年咱们的初三数学教育使命很重,在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光要完结初三的体系温习。我计划了一下,具体到每一节课中去,时光真的很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完结教育使命,让同学们学好呢?那么就是精心备课。整合教材,把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让同学们自我去知道,了解,然后自我消化。把可有可无的东西删掉。让同学们轻担负,快速行进。
三、尽力做一个立异性的美好教师。
记得于丹教授说到的安静的`心态吸纳有用信息,我深有感触。咱们要不断吸收由教育科学所带给的新常识,在讲堂教育顶用心肠加以运用,而且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办法。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考虑,不断发明和运用立异学习的教育办法。能把吸收由教育科学所带给的新常识,在讲堂教育顶用心肠加以应用,而且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在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常识的传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常识和信息的贮存、堆集,尽可能多地吸收前人已总结出的思想效果。在教给学生常识的时分,咱们要更多地教给他们办法、思想、技能,给他们带给立异的时光。一起要克服懒惰心理,随想随写。写一些讲堂轶事,写一些教育心得。让自我也成为一个长于联想,长于研究的立异性的美好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具备一个水源。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事实的确如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努力工作,使自己在校本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点体会:
第一、在业务上,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第二、在思想上,拼弃老的教育思想,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就地取材,时刻向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比如,当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终不肯起来,非得要母亲或父亲去扶她起来时,我们就该想到: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过多表扬,一味赏识学生,正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经常处在一片“好好好”的赞扬声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
第三,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跟进策略,使得课堂在动态生成中充满生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有价值的知识,成绩得到逐步提高。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6
一、端正思想,高度重视。
在校本研修期间,本人是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完成这次任务的,我相信任何的收获都离不开辛勤的付出,校本研修是我们提升专业水平的平台,也是把知识转化为力量的平台,只有在校本研修中认真实践从培训院学到的理论知识,我们的进步才能与日俱增,我之所以去学习是因为我渴望进步,进步还需要在一步一步的扎实的教学实践中去实现,我很珍惜校本研修的机会,即使会遇到困难,也在所不辞,即使很辛苦,也不埋怨,不退缩。为确保研修任务的顺利进行,我一开始就制定了研修计划,在研修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来实施,不管是个人的任务还是小组的任务,我都积极参与其中,尽最大的能力去完成,从不因为私事而耽误研修的进展。
二、团队携手,共同进步。
校本研修是集集体和个人的智慧的修行之旅,要做到带动一方的教育,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我们的队伍不是很庞大,但大家是同心协力的,每次的集体活动都不可缺一,集体备课,集体评课中进行了智慧的碰撞,给我明亮的火花,这火花不能照亮天和地,但能照亮一间教室,一个课堂,也照亮我的心,能在这个集体中找到灵感,收集智慧,是我的幸运。
三、刻苦钻研,激流勇进。
(一)听课评课
作为一项校本研修的基本要求,听课评课是我的研修中最平常,最频繁的一项工作。每周一至两节听评课记录,我都按时完成,整个研修阶段听课共20节。听评课除了在本校进行,还在校外进行,比如“名师大篷车”教学活动、校际赛教、交流学习,另外还在组里的集体活动中听课,每一位主讲老师的课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所缺少的淡定和从容。在听课的过程中需要敏锐的眼光,敏锐的眼光可以发现别人有的而自己没有的优点,也可以发现自己有的而别人没有的优点,便于课后相互交流,促使双方都得到进步。
(二)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我每上完一次课,都会静下心来对自己的课堂来一次深刻的反思,而且,平时的教学中就每一节课都会做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等,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调控,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去进行反思,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作为以后的教学经验来储存。
(三)网络远程研修
网络远程研修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研修学习方式,在一个平台上,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交流经验,获取知识,交流环境轻松自在,我很喜欢这样的研修方式。在这一学年里我参加了四次网上在线研修学习: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陕西省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华东师范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和国培计划20xx—陕西省农村教师“自主选学”培训。在这些次的校本培训与研修过程中,(1)课程总学习时间不少于200小时;(2)完成两个学习回顾题;(3)阅读所有简报;(4)完成本研修总结;观看所有视频答疑;(2)发帖、回帖,参与答疑区、问题共研讨区和论坛中的讨论与交流。)提交“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和研修作业。
四、收获与体会。
经过一年的研修学习,我深深感到自己在教学上有着很大的不足,也感受到教育的复杂。教学设备的或缺,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师的思想没有提升,是整个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本,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农村教育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会一如继往地把自己的汗水洒在教育这片热土上。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7
从开学一直忙到现在,天天忙,手不停,脑袋却越来越空。还好,这几天被安排去参加暑期校本研修管理者培训班,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写一些心得体会。
先来说说自己总的观点,我觉得开展暑期校本研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具体说:对于教师而言,平日里忙于教育教学,能用于提升自己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时间并不多,加之时代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不知不觉我们很多教师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因此必须开展暑期校本研修补充“营养”;对于学生而言,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学生群体,有的学校以城市独生子女为主,有的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有的以本地农村子弟为主,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就必须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但是我们在师范,以及书本中学到的都是统一的,无差别的技能与方法,因此必须通过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进行细化与完善;对于学校而言,它的发展完全依赖于教师的发展,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一个学校的未来,因此开展校本研修是关系到一个学校命运与前途的大事。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认识,那就是作为教师队伍中的老教师也必须参加到校本研修中去。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听到一些领导对于老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有着不同的意见,比如说,年龄大思维定式难以改变,知识结果老化不容易培训等等。但是我坚持自己的观点,校本研修是全校教师的事情,作为教师队伍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老教师也应该积极参加,认真学习。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也从实际工作中得来的。最近几年,学校的青年教师多了起来,但是他们往往来校不久就会染上懒散、懈怠甚至无目标无理想的毛病。一开始,我也觉得奇怪,渐渐的我发现问题还是出在他们与老教师的相处上。说实在的,学校这些老教师的敬业精神一直让我崇敬,有些老教师临近退休依旧奋战在网教育一线,但是我们有些青年教师,往往是看不到老教师身上好的地方,却总盯着他们身上的一些毛病,比如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工作业绩,上课相对较少,工作任务相对较轻,钱却拿得不少。时间一长,这些青年教师的冲劲很快就会被消磨光了。因此,如果放松对老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要求,就是为消极培训开了绿灯,青年教师势必将难以管理。所以,我觉得老教师参加校本研修不但是提升他们自身的素养,也能为青年教师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一口气写下来,都是自己的`一些浅薄的看法,没有认真整理过,而且很多是我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谈的一些思考,希望不要误导他人了。
最后,我说说自己对于校本研修的几点疑虑:1、市教育局要求的统一内容经过两次甚至是三次的辅导传授,到达教师耳中的时候,还能不能保证质量;2、对于校本研修与绩效工资挂钩,我是赞成的,但是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如何体现,如何考核,看来依旧有很大的难度。3、对于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在没有空调,甚至是没有电风扇的教室中进行长时间的集中学习,是否有一定的困难?
以上三点,我在大组交流发言中,也做过详细的阐述,尤其是第二条,我认为要想办好校本研修必须要将教师的学习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只有当绩效工资不但再是新时代的“大锅饭”,能真正以绩效准则,那么校本研修必定能成功的推行下去。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8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 “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我镇中心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全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校本培训通过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
一、重视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1、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2、注重学习型团队的打造和教师终身学习力的激发
教师只有始终保持继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把不断更新观念、汲取新知、开阔视野作为适应形势发展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必须,才能正确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走上新的台阶。近年来,学校把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当作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来抓。我们精心讨论制定了“二期课改”精神的学习方案,引领教师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并通过教师成长袋的形式激励教师静下心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如今,本校教师新课程的核心理论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对校本研修中的重要环节——“校本研修”所要遵循的几个环节“自主反思、伙伴协作、专业引领”更是津津乐道,为教师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实践新型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能。
3、帮助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我们把指导和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我们不断提高教师对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意义的认识:每个教师都明确,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是不能退的底线,以牺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健全身心的培植做代价来换取的语数外学科成绩的提高是不值得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教育道德的沦丧。
其次,我们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角度,对“质量观”作了如下的界定: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学校的综合教育质量达到中上水平。在日常的教学常规管理上,每学期,我们对任何一门学科都进行“质量监控”,从整体上来把握学校的教学情状况。
二、“校本研修”要重视倡导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
1、“校本研修”的内容选择要根据学校中教师的原有基础、工作现状和实际需要而展开,充分体现“校本研修”出它植根于学校的特征。
由于学校中教师发展的不平衡,培训的.内容必须体现具体性、针对性的。如:我校教师队伍中原先存在着“出力不讨好”的现象——教师有良好的意愿,也肯付出,但有时急功近利,方法简单,从而导致家长、学生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不开心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曾作了专题的培训,不仅从法律意识角度帮助教师完成角色意识的转变,而且,从为师者的责任、目标、从形成教育合力的角度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掌握让学生真心顺从、让家长理解的技能(如:与家长、学生沟通,谈话技巧的培训)。现在,很多教师都在自己的反思中提到了这方面的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每学期的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上对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率非常高。特别是一些转学而来的学生及家长更是对我们的教师赞不绝口。
2、“校本研修”中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必须与其实际的工作紧密结合
我们认为,“工作与学习的不可分”是设计“校本研修”的具体活动的原则之一。 “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应当之无愧地成为“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和根本点——在这种探究与研讨的过程中,每个参加的人员都经历着学习的过程。而往往这种培训更易受到老师的认可和欢迎。我校语文组在工作中发现作文教学难于把握,大家就此问题作为学习研究的专题。
总之,教师只有始终保持继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把不断更新观念、汲取新知、开阔视野作为适应形势发展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必须,才能正确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9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校本研修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线教师的呼唤,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阶梯!借着校本研修的春风,我来到宝鸡文理学院参加为期十天的“高中地理校本研修骨干引领者省级培训”活动。通过听专家的学术讲座,使自己不但从理论知识得到提升,同时也使自己在专家的案例教学中得到洗礼,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才真正弄明白了校本研修的核心——校本研修是集学习、教学、教研、培训四位为一体,基于教师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行为。经过这段时间的校本研修集中培训,使自己受益匪浅,下来我把自己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分享、指导,以求共勉。
一、通过培训使自己从思想观念上发生根本改变
1、以前传统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工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而教学研究是专家们的“专利”,并逐渐形成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是教师虽然在岗位上踏踏实实进行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却不敢公开陈述表达自己的研究,也没有人去理会自己所谓的研究。二是即使参加某些教学研修,往往只是在辅助地位,自己没有真正的参加研修过程,教师当然也没有什么受益。
2、如今,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打破了传统的格式,具体地提出教师是教育教学研究主体,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我懂得,从事教育需要一腔热情,更需要每位教师去认真研究,研究学生各个方面,包括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设计出最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教师职业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其中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从传承走向创新和从奉献走向发展!教师不再仅仅是春蚕、蜡烛,而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始终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既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
三、养成反思的习惯。
美国学者波斯纳就曾十分简洁地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为“经验+反思=成长”。但我认为这里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其实也具有研究的性质。我们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应该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准备好上课了吗?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了吗?学生在知识以外,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吗?我的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在课堂上又落实得怎么样?我的教学还存在那些未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还应该做哪些调整,使之更加有效?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还是合作探究式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这是这次培训班给我感受截然不同的地方是培训班的浓厚的学习气氛感染了我。校本研修一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和依托,这样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所以我也会从现在开始,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校本研修
教研从课堂上来。在我看来,教学即教研,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解决教研时间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我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我体会到: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六、不断提升合作的能力。
现今的校本研修,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以及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因为,教师专业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师的合作中,还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实现,使教师摆脱职业孤独,形成教育合力,从而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例如,我们的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听评课、执教公开课等,都是我们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展现,我们都应该好好地把握!
总之,在校本研修培训的这段期间内,使我认识到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校本研修是教育改革的呼唤,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它是立足于学校,解决学校教育实践问题,充分发挥教师专业能力,通过“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去适应变革,学会生存,使校本研修之路越走越宽!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校本研修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线教师的呼唤,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阶梯!
一、养成学习的习惯。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教师职业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其中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从传承走向创新和从奉献走向发展!教师不再仅仅是春蚕、蜡烛,而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首先,我们要读书。“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重要的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校园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学校”、“读书是教师生存必须、完善人格、拉长生命和终生奠基”等等这些闪烁着哲理灵光的语言,带给了我们内心深深的震撼,让我们兴奋地看到了读书的巨大魅力!但是,我们教师读书,一定要博览群书,不能拘泥于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而应广泛涉猎,如教育名著、唐宋诗词、中外名著、学术精品、散文童话等。当然,我们也要注意消化吸收,要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和学以致用。我校在此方面营造了极好的氛围,每期的读书交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书香真正地飘满校园。
其次,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校本培训。因为,校本培训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了学校,以新课程实施目标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是非常具有针对性,也是更能体现有效性的途径之一。我校每期都坚持开展了各种校本培训活动,如计算机的培训、普通话的培训、英语培训、简笔画、钢笔字的培训师德的培训、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等,让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
再有,我们要虚心拜师。“学问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更必须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拜“能者”为自己的老师。“拜师”,可以是我们常见的师傅带徒弟,也可以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虚拟专业引领人”,如魏书生、于永正、李镇西、窦桂梅、支玉恒等名师以及身边诸多的优秀教师。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专业长过程,阅读、研究它们的论文、论著,还要通过博客、网页、论坛、信箱或者是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我们要熟悉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等,并就自己困惑的问题和想法随时进行讨教,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要力求做到在融会百家中发展创新,继而自成一家。
二、养成反思的习惯。
当前,我们除了学习,还非常需要养成反思的习惯!美国学者波斯纳就曾十分简洁地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为“经验+反思=成长”。但我认为这里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其实也具有研究的性质。我们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应该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准备好上课了吗?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了吗?学生在知识以外,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吗?我的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在课堂上又落实得怎么样?我的教学还存在那些未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还应该做哪些调整,使之更加有效?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还是合作探究式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三、增强研究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教教材,而应该学会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只有教师增强了研究意识,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思想,让教育教学跟上新课改和时代的步伐!因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是对过去陈旧课程的彻底变革,更是对我们已经成为习惯的教学方式的严峻挑战!要想在教育领域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必须充分认识时代发展的特点及其要求,努力实现教育与时代、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共进。即,要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其实,纵观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需要我们教师深入研究的话题有很多。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习惯的培养、学生作业的指导等等。就我们学校而言,开展教研活动、写论文随笔、实施课题研究、落实集体备课等,都是有效的研究途径,我们都应该积极而认真地参与其中,并力求取得发展!
四、提升合作的能力。
现今的校本研修,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以及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因为,教师专业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师的合作中,还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实现,使教师摆脱职业孤独,形成教育合力,从而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例如,我们的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听评课、执教公开课等,都是我们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展现,我们都应该好好地把握!
总之,校本研修是教育改革的呼唤,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它是立足于学校,解决学校教育实践问题,充分发挥教师专业自主的教师自我教育形式。在当代社会变革中,教师必须通过“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去适应变革,学会生存。所以,校本研修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1
校本教研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通过学习培训以后,就我学习到的校本研修的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要解决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师培养、学生辅导等一系列问题,要细化具体的措施,就要进行校本研修。
因为很多学校一个年级的班级有很多,也分成了几个层次,这样的校本教研对任教低层次班级的教师针对性就不强,甚至还会误导他们,这就要求校本教研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也必须开展分层研究。集体研究主要研究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进度等年级教学的统一问题;而分层教研是同一层次的教师针对本层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研讨教学目标、教材的处理、作业和训练的取舍等问题。
课堂训练的效果比学生作业的效果好,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同。但很多学校所采用的课堂训练题不是随机拼凑就是原题“下载”,质量普遍不高,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就是校本教研中不重视,一般就是随便委托一位老师找一套试题就了事。细目表协作模式是要求组内骨干教师作为负责人,先根据确定的训练内容制订课堂训练的双向细目表,然后将出题任务分配给每位教师,让他们根据细目表的要求去选择或编写习题,最后由负责人统一定稿。这样可以提升教师的参与热情,减轻他们的工作量,提高课堂训练题的质量;同时也可以通过训练效果反馈教师出题的水平,提升教师的`能力。对于不同层次的班级,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教育科研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容易在教育科研中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状况。在校本教研中开展教育科研,首先应同大家一起商定本组要开展的课题,同时要求每位教师选择一个小课题。要让教师学会研究,感受研究,喜欢研究,组长就要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要让研究工作制度化,注重研究的过程,应用研究成果,达到“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理想效果。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2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培训胜利完成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网络视频学习以及听取专家们的精彩讲座,收获可谓是犹如金色的秋季一样硕果累累。
这次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专家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录;还有耐人寻味无穷的经验之谈。本次培训,让我们有机会聆听众多专家、学者权威人士的讲座,倾听他们对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思想方法等。从规划自我--课堂设计--实施教学--自主研修等几个阶同步段的学习培训,让我们从各个层面更新理念,从如何做个好老师,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却带给我们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推动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对于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校本研修模式的创新,优化研修内容,保持校本研修的常态化持续性和系统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积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本次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
一、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有效平台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条件。过去教师要想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信息,只能靠学校或个人订的有限几本教育教学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已陈旧的理论书籍,学习渠道极为狭窄。网络的优势在于拥有无限的信息资源,而且不受时空限制。网络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条件。
二、网络为教师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
教师交流是校本教研中的关键环节。合作与交流可以把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进行加工凝结在一起,最后综合成远远大于单个教师研究的简单相加效果。校本教研中的同帮互助,就是教师群体之间相互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在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将全世界融合为一个大家庭,让我们同处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校本教研中的互助同伴不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教研组或课题组,还可扩展到校际教研活动、网络上的教师群体,给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三、网络为教师专业引领提供了有效平台
强大的网络平台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要积极建立网络平台,鼓励教师走进网络,构建自己的舞台和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息通
道。网上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实现了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网上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资源,教师们不用走出家门,就能观摩到大量优秀的课例,吸取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在网络时代,每位教师的成长与网络发展息息相关。教师要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能力,积极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和网络交流工具,充分地进行网络交流和学习活动,为校本教研开辟新的舞台,促进自身专业更快发展
四、建立基于网上学习的以校为本的研修平台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体现了当代最伟大、最活跃的生产力。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巨大优势在学校教育领域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鉴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网上学习就成为研修的有效手段。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教师交流、专业引领等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台。
五、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是难点
研修模式的创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结构性变化,使网络研修的广度与校本研修的深度有机融合提升研修工作的力度;教师学习行为的改变,从个体被动的接受培训到网络社区主动参与交互式学习研讨实践,从固定的学习变为常态化学习;组织机构和管理指导的落实,学校层面制度不健全,组织管理层面任务设计脱离实际,校本资源和专业指导都遇到发展瓶颈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未来的教师应该是懂网络,并能熟练运用网络为我们教学服务。充分整合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将会成为未来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我们今后应该做到:
1、关注教师的发展
以往我们常说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我认为教研也要关注老师的`发展,现在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许多老师没有自我提升的意识,
以至于“回回上新课,次次走老路”,这样教一年书的老师和教二十年书的老师没有什么区别。有一位校长对老师们说:“你一天不学习,不知道教什么,两天不学习,你要向学生学,三天不学习,你就得离开讲坛,下岗走人”。与其抱怨工作的不如意,不如认真学习,从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因为心态决定状态,停止抱怨你会站在成功的十字路口,你改变不了现实就学会适应现实。
2、重视教研的作用
从事教育叙事研究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教育叙事就是就是写解决教育问题的故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把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遇到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写小论文和做小课题研究有助于教研工作的开展,而且也能促进教师个人发展。
3、探究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整合的方向
课堂的在职学习,要建立在反思与行动联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是业务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网络研修是培养合作教师文化,构建学习型团队的必由之路。
4、终身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加强学习。一是学习专业教学理念,强化专业发展意识;二是积累学科专业知识,奠定专业成长基础;三是磨练自身专业能力,促进自身不断发展。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作为教师的提高学习永远不会结束!相反,这是继续教育一个新的起点,今后希望能够多参加类似的培训。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学习,时刻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发现问题深刻反思寻找解决问题途径;同时注重协作。积极参与学校教研组开展的一切活动。
针对本次培训认真做好反思,整理学习笔记,把我们在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3
一、重视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1、注重学习型团队的打造和教师终身学习力的激发
教师仅有始终坚持继续学习的热情和本事,把不断更新观念、汲取新知、开阔视野作为适应形势发展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必须,才能正确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使自我的教学水平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走上新的台阶。近年来,学校把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当作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来抓。我们精心讨论制定了“二期课改”精神的学习方案,引领教师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并经过教师成长袋的形式激励教师静下心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如今,本校教师新课程的核心理论能够说是耳熟能详,对校本研修中的重要环节――“校本研修”所要遵循的几个环节“自主反思、伙伴协作、专业引领”更是津津乐道,为教师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实践新型的教学行为供给了可能。
2、帮忙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我们把指导和帮忙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资料之一。
首先,我们不断提高教师对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意义的认识:每个教师都明确,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是不能退的底线,以牺牲学生综合本事的.培养和健全身心的培植做代价来换取的语数外学科成绩的提高是不值得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教育道德的沦丧。
其次,我们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角度,对“质量观”作了如下的界定: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学校的综合教育质量到达中上水平。在日常的教学常规管理上,每学期,我们对任何一门学科都进行“质量监控”,从整体上来把握学校的教学情状况。
二、“校本研修”要重视倡导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
1、“校本研修”的资料选择要根据学校中教师的原有基础、工作现状和实际需要而展开,充分体现“校本研修”出它植根于学校的特征。
由于学校中教师发展的不平衡,培训的资料必须体现具体性、针对性的。如:我校教师队伍中原先存在着“出力不讨好”的现象――教师有良好的意愿,也肯付出,但有时急功近利,方法简单,从而导致家长、学生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不开心的状况。针对这种情景,我们曾作了专题的培训,不仅仅从法律意识角度帮忙教师完成主角意识的转变,并且,从为师者的职责、目标、从构成教育合力的角度帮忙教师转变观念、掌握让学生真心顺从、让家长理解的技能(如:与家长、学生沟通,谈话技巧的培训)。此刻,很多教师都在自我的反思中提到了这方面的转变。异常是近年来每学期的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上对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率十分高。异常是一些转学而来的学生及家长更是对我们的教师赞不绝口。
2、“校本研修”中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必须与其实际的工作紧密结合
我们认为,“工作与学习的不可分”是设计“校本研修”的具体活动的原则之一。“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应当之无愧地成为“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和根本点――在这种探究与研讨的过程中,每个参加的人员都经历着学习的过程。而往往这种培训更易受到教师的认可和欢迎。我校语文组在工作中发现作文教学难于把握,大家就此问题作为学习研究的专题。
总之,这一年的实践,带给了我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尽管我们尚没有产生过“跨越式”的飞跃,但我能够自豪地说:这种立足于教师不竭动力挖掘、立足于学校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校本研修”,却使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感到扎实。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4
经过一个学期的校本教育和其他培训方式、持续教育方式,本人谈谈校本教育的三个问题。
一、校本教育的重要性
校本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深化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校本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和水平。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观定》明确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性格和目标:“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获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而进行的培训。”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
教师参与继续教育表示:“其学习目的不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直接为教育服务。”
“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价值最终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来体现。”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体现优质教育服务、直接教育服务、对当前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继续教育的资料和形式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应该有助于解决中小学目前的问题。
(二)校本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参与进取心。
在成人教育中受教育的人主体意识强,没有意识到参加训练是必要的,效果会不好。也就是说,如果主体活动不足,就没有主体的发展。
由于教师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认知结构必须达到水平,向教师揭示的学习者必须是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索、自我解决、不断进取的个人,在意义上是具有较强自我教育能力的自我教育者。利用教师的主体经验发挥主体作用是参学者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前提。实际上,教师们在教育机构和培训中心参与持续教育,参与学者们经常抱着“我会理解教育”的被动心理。信息流主要流向“教育家、参学者”。基本上,“参学者质子”、“参学者参学者”的信息沟通和信息交流很少
校本教育的环境有助于构成教师的主体意识。在训练过程中,第一个教务组在午餐时间不准备上课,分校研修人数少,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做不是明确教师参与的义务和责任,而是增加教师参与的机会。同时,校本教育主题集中在学校问题上,与目前的教育及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师的经验和问题更容易受到重视和关注,教师的参与进取心更强。更重要的是,校本教育有助于满足不同程度的教师学习需求。教育结果可以直接内部化为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能力,可以转化为实际的教育和教学利益,有助于构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部动机。因此,校本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进取心,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三)校本教育有助于弥补继续教育资源的不足。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不能去高校参加继续教育或社会机构的培训,所以校本教育以学校为阵地,发掘交际、内向和潜力,因此,学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选择适合需要的资料,有的还可以射箭完成教育任务,是机动灵活的训练方式。
(四)校本教育有助于学校学习组织建设。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求,必须开展终身学习。在许多社会职业中,教师是最先感受到终身学习必要性的社会工作者之一,学校要以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理念顺应形势变化。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不再是孤立的'活动。人们不必把工作放在一边抽出时间学习。相反,学习是工作的核心,学校是教师学习的场所。因此,要改变过去脱产才能学习的陈旧观念,在教育和工作过程中学习,培养自我,充实自己。”“要刺破组织中可以学习的很多团体,才能发展成善于学习的组织。”校本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学习和工作的有机统一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工作能力的变化和工作效果的提高体现学习的价值。同时,通过校本教育,加强组织和管理,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团结和友谊,互相帮助,互相教育,互相鼓励,提供学习支持,成立学习型教师小组,促进教师从忙于上课、咨询、出题、判断的事务性组织发展为学习型组织。
二、以学校为基础的教育组织
(一)校本教育制度化
1、教师开发不仅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条件,而且应该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学校要认真规划学校教师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实现途径。这种计划不能只停留在学校领导层的头脑中,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成为明确的具体计划方案。要成为所有干部和教师的共识,鼓励学校成员为这个目标奋斗和努力,让各教师在其中找到位置和方向。
2、学校领导要发掘和协调持续教育资源,实施校本教育。
3、教师参与业务培训提高不仅是中小学教师的义务,也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学校要将教师参与培训提高为依法治教的重要资料,并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政策法规创造条件,保障教师持续教育供给的条件。
4、校本教育制度化:(1)通过校本教育工作系统,即什么时候、在哪里、什么资料、什么人、什么人参训练、什么要求等制度,固定下来,成为教师群体和个人必须遵守的规范。(2)对检查评价制度、每学年(或学期)、教师的继续教育检查评价,提出了实施什么、由谁实施、如何实施、如何处理检查评价结果的明确要求,使之成为制度。
(二)、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紧密结合是校本教育的基础。
校本教育以学校和教师目前及发展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教育、学习、研究、整合、即即时传达、相互教育相互学习为主要教育方式。
(三),继续教育活动要有其他培训活动的改善和改善。
三、校本教育模式
校本教育的模式要多种多样,要大家聚在一起学习,不能称为校本教育。
1、专题讨论会仪式:
参与学校研究活动是各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活动不仅是中小学改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普遍的措施和手段,而且还要教育教师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教育、教育、教师有机结合,首先要提高教师对目标的追求和功能定位,其次研究资料要主题化、小型化,一次性解决好几次。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例,首先要用系统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要素及环节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根据最佳教学原则,通过一项或多项教育活动集中解决一个要素或环节的优化问题。最后,将优化的各种要素和链接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解决中小学教育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2、个别指导式:
个别指导式是传统的“指导”教育方式。理解地图的教师一般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掌握教材教学方法,掌握基本教育技术,尽快适应教育教育教育的新员工。第二类是教育能力较弱的教师,目标是改变教育概念,改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第三类是新调入学校的教师,旨在熟悉学校,尽快融入教育体系和教师群体。第四类是有开发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旨在继承和发扬名优教师的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教育风格及特长。
3、课题讨论式:
课题讨论式校本教育是指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学习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探索新模式、实践新方法、创造新成果、提高教师精神追求、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能力。课题讨论式训练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的唯一途径,最适合促进骨干教师的晋升和发展。对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证明:1、教师成长有两个重要的过渡期。一个是从教育初学者转变为教育能者的时期。二、教育专家转变为学者型教师的时期,教授专家转变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的根本途径是参与教育科学研究。
4、主题训练仪式:
比较主题训练仪式和主题讨论仪式。主题研究仪式主要作为研究活动进行,目前侧重于解决教育教育问题。主题教育主要以集中班级和专题讨论会的方式进行,侧重于全球、共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侧重于信息交流。是比较集中的教育活动。专题教育在时间上可以很长很短,可以是一个小时的学术报告、专题讨论会、持续几个月的计算机学院和英语会话学院。资料中可以针对师德建设讨论和报告、新教材、新教育法训练、系统规范的研究生课程听课班等突出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导教师可以是先了解信息或有自己研究成果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外勤教育干部和专家。
5、资源共享式:
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学校的学校建设为很多教师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学校有很多名词和先进的榜样,也是我们很多教师的学习榜样。
6、学校管理的个别自学方式:
在学校教师成长的总目标指导下,学校明确规定学习任务,由教师个人实施,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确立自我成才目标、自我定位、自我导向、自我修养、自我发展。促进教师自学,学校要以教师的内在学习进取心为根本,必要时完善制度、检查、奖惩。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参加月考是一种很好的自学形式。学校要进取地向教师提供个别自学条件。所以教师可以学习资料,可以学习时间,可以学习场所,可以学习良好的心境。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5
通过本次《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的远程教育培训学习,使我获益非浅,本次培训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并结合着40个实际课例对我们老师的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课外知识的的效延伸、如何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考核、检测等多方面、立体式的培训。目的是想以新的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变化。而教师是这场变革的'决定因素,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新课程得以落实。
一、大胆探索,既要求实,更要创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唤起学生的需求,激活学生所必需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运用多种手段,刺激思维。尝试开展了课堂讨论,组织课堂竞赛,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示一些练习,并说明思路,让学生讲解解法,利用多媒体,把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真实呈现。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学生不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努力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如:在教学中使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让学生课前依据课本内容提出相关疑难问题,上课时由学生充当记者对老师进行采访,最后由老师总结新课并对学生进行评价。此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为了能主动表现自己,个个踊跃提问,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发展了学生思维,有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面向全体,既有展示,更有深华。
每节课前轮流请一名学生在讲台前展示才华。该环节是从教学整体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个体进行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在开学初的绪论课“与同学们谈地理”上做总体部署,其呈现的内容一般是要求学生自己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去收集、整理地理知识资料,然后以各种方式在全班展现,并可就讲述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请全班同学课下思考。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保守性,并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思维的开阔性。
三、打破常规,既有顺应,更应逆取。
长期以来的思维形式是求同思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闭塞,甚至机械学习,死记硬背,而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打破定势,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设计些无法在教材直接找到的答案且学生能接受的创新问题,引导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上问题不需要有统一的答案,但可以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我做起,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变“教”学为“导”学,使学生具有自主摄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适应学生走向社会后再学习的需要,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03-29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2-06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03-19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热门】01-09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精】01-19
【热】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1-25
【推荐】校本研修心得体会03-10
【热门】校本研修心得体会03-10
【荐】校本研修心得体会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