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心得体会(精选20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本课程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脚步已经走到我们常规工作中,近日我也多次外出学习观摩聆听他们开发实施的方法和措施。校本课程是有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设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体现学生的需求: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先让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设申请,再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这样一来,课程开设与学生选课成了供求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2、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的办学目标是“让学生的人生更精彩”,我校除了开展阅读、书法、古诗文诵读还开设了体艺方面的项目。我校学生的篮球、足球、合唱在各级竞赛中的频频夺魁,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3、整合学校的师资优势:我校艺体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都是青年教师,他们不仅有朝气,上进心强,而且善于钻研,勇于实践,乐于奉献,他们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过硬,不仅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创新能力强,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通过学校的宣传发动,老师们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我校已经有了一年的社团活动经验,在社团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只要把活动的内容具体化、系统化,指定明确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评价措施即为校本课程。这些是我通过学习和思考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些体会,我将积极地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改革中。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2
教师是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一个因素。无论是校本课程,还是国家课程,亦或是地方课程,教师总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之一也是教师的个性化和专业化。个性化的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他能突破陈规而不因循守旧,他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教育思想,能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不断吐故纳新,真正具有现实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就是老师们。老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相关的课程内容。但目前老师们的工作量很大,确实无法抽出足够时间来应付课程开发方面的工作。一个相对完善的'校本课程应该有相应的教材、活动。但繁重的工作量可能会令老师只能流于表面地应付。还有些有些任课老师有可能会利用校本课程的时间来上自己的课,甚至变成自习课。所以如何监督其真正落实,也是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的。
避免校本课程免流于形式,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关键在于对校本课程的理解。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实现,一是开发主体对国家课程的整合,即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合理组织国家课程内容,使之符合自己的实际;二是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可以选编一些内容进入课程,以不同的形式教给学生。可以把选修课、活动课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一种载体。校本课程不是“加课”,而是合理上课。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政策导向,但并不等于是一种上级强加给下级的命令。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提倡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强调的是样式的各不相同,而不是追求“多”。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也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研究规划。并且要鼓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加与校本课程活动,激发其热情,建立相应的制度、形使之形成浓厚的氛围。努力创设一种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与交流的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与成为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共同体。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内涵,正确对待校本课程,端正态度,并且提高自身的水平,真正到达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3
12月24日,在教研室张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40多人参观了临沂李官小学和临沂北城小学,通过参观学习,感受很大,收获颇丰。
一、观而学
(一)“菊文化特色”的临沂李官小学
1、以菊文化为载体,全力打造“文化名校、文明强校”。
李官小学自20xx年开展菊花种植以来,依托多年来的菊花养植和对菊花文化的逐步理解,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菊文化,并开发了《菊花》、《菊韵飘香》、《菊香满园》、《阅读在左写作在右》等系列校本教材。学生不但学习菊花精神,而且还画菊花、栽培菊花,把菊文化深深的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教师也是一样。就这样形成了肯劳动、爱学习、讲礼仪的学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会工作、特别讲奉献、善于打硬仗的教师精神,学校文化展室是最好的证明。李官小学的学校文化展室、教师展室、学生展室都各具特色,令人震撼,让人羡慕不已。
2、同读书,共成长,师生大阅读,共享经典大教育。
李官小学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都可以看到警言名句、国学经典等,为师生充分营造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学校倡导师生“随时读”与“定时读”相结合,“规定读与自由读相结合”,“阶段展示和集中展示”相结合。“自由阅读大厅”“图书漂流站”“班级读书角”“校园读书节”,让每位师生在吟诗作画中,亲近经典;让每位师生在诵读经典中,享受人生。
3、搭建“社团”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李官小学结合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成立了“十个活动社团”、“两个常年训练队”和“一个综合艺术团”,给学生提供了发展艺术特长的平台,特别是该校的“花棍队”,非常有特色,很有实效。
(二)“弘扬个性化“的临沂北城小学
1、以“腾飞杯”为载体,深化师生综合素养提升。
北城小学自20xx年以来就举行“腾飞杯”教师展示大赛,有课堂教学、说课、教材内容考试、书法等。自今年开始,举行首届学生的“腾飞杯”展示大赛,并将持续下去。通过这一载体,让师生有充分展示的平台,同时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提高。
2、以“少年宫”为平台,推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北城小学的少年宫具有一定的规模,功能室齐备,设施齐全,各种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对学生的特长发挥,个性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多彩的天地。
二、学而思
通过参观李官小学和北城小学的校园文化、功能室建设及档案建设,让我深有感触。
反思一:学校的特色
学校的特色其实就是学校的文化,就是一种积淀,一种认可,一种传承。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学校就会没有长远的发展,更不会成为名校,但是学校的特色怎样创建?是凭空想一个,编造一个,还是静心思考一下呢?我认为,一所学校想有特色,想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立足学校的实际,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正如李官小学,他们学校的特色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师生的需求,以菊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提升教师自我发展的素质。
反思二:学校的主宰
学校的主人是谁?是学生?是教师?我认为,学生和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更离不开教师,只有学生和教师发展了,学校才会有大的发展。所以学校一定要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他们搭建平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快速的成长发展,成为学校的真正的主人。
1、教师的发展
对于教师的发展,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李官小学和北城小学,他们为教师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又为他们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如李官小学的教师读书,学校不但为教师提供免费的书本资料,而且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在读书的同时,收获成功的自我。北城小学的“腾飞杯”教师展示大赛,就是教师自我展示最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但得到了成长,而且收获了荣誉。
2、学生的发展
在学生发展这方面,李官小学和北城小学也做得非常好,他们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康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如李官小学的“社团”文化,学生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如果得不到发展,那么就会慢慢消失。而李官小学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组建了学生喜欢的社团,通过社团,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展,兴趣得到了提高。同时学校及时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李官小学的“四大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通过这样的平台,学生展示了自我,收获了自信。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发展的同时,收获更多的是成长的欢乐。北城小学的“少年宫”更是学生特长发展的天地,“腾飞杯”是学生特长展示的舞台。
这两所学校,在教师和学生发展上,可谓是各有千秋,但最终都是一个目的——为学生的发展终生奠基。所以,我们在学习他们的同时,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学校,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对于我校,我们准备以“智慧杯”为载体,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因为“智慧教育”是我校的特色,当然我们一切要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多开展适合本校师生的活动,塑造智慧儿童和智慧教师,点亮智慧,绘出彩人生。
反思三:教研水平的提高
在我看来,教研就是学校的生命,没有了教研,学校就没有了活力,一所学校教研搞得好,做得实,学校就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如李官小学的教研,扎实有效,有特色,有生命力。课程资源丰富多彩,社团课程文化大放异彩;常规管理有条不紊,检查落实具体有效;教师读书已成习惯,学生读书成为时尚,师生发展相辅相成;北城小学的教研,就是以科研引领发展,以特色导航未来。校本教材多种多样,活动、班会、家校和德育;常规管理严把“三关”,注重质量调研;教师读书感悟成册,自我发展成集;教研活动规范有效,“腾飞杯”成为师生发展的主流。
这两所学校,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教研马虎不得,要做就做最好。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特色鲜明,是我对教研的追求。我们要多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开展适合自己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研活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宣扬,而在于有效。
总之,参观了,学习了,思考了,最重要的是实践了。我们要沿着自己学校的实际,多学习名校的经验,多思考,多创新,为自己学校的发展,多想一点,多做一点。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4
听了汪主任的讲座,自己恍然大悟,原来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自己也曾做过多次,只不过是没有按照这样严格的格式和高质量罢了。但是,自己已经有了这种意识,只是不知道叫这个听起来觉得很高难的名字。为了使自己和同事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本次的培训的内容,现将培训过程中记录下的极少的内容整理如下:
一、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的行动计划的目的意义
(一)首先理解什么是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
1、我们所要建设或者说开发的是教师培训课程。不是学生学的课程,而是用于在职教师提高的培训课程,不能一般的理解为校本课程。
2、开发的人员:中小学教师、教师进修院校人员和其他培训者。其中,中小学教师是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的主体。
3、是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完成课程开发。要围绕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培训课程开发。
4、我们开发的培训课程是可以在网络上运行的。
(二)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的行动计划的目的
1、探索中小学教师的成长途径,使教师在培训课程进程中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的行动计划的目的。
实际上是用任务驱动法来激发教师研究问题的积极性。教师们在开发培训课程的过程中,要对自己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对其中散在的'实践智慧进行总结。
2、挖掘教师中蕴藏的巨大培训资源,形成分学段,分学科的教师培训原则课程,实现全员学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二、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的行动计划的内容与规范
(一)教师培训课程的基本要求
1、要选好课程内容。讲什么,讲哪个领域,讲什么问题。
依据教育教学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确定讲什么,越具体越好,越微观越好,具体到课最好。拓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实验操作、教学设计、教学技能、课标理解与实践等方面;选择的课程内容要有价值。细化到每个单元每课的具体问题题目,但要注意不能把给学生讲的原封不动的搬出来。要说清:整体地位?大部分人都是怎么上的?存在什么问题?所以,我着重解决什么问题?操作之后获得哪些效果?还有哪些没解决的问题?等。总之,选题越细越好。
2、要确定自己的课程名称。课程题目要平铺直叙,简明扼要。
有些课程名称具有文采飞扬的特点,没有必要,有的是“浅谈...”、“试论”等都不可以;还有的是带有副标题。如果把正标题去掉,副标题可能会好一些。总之,给大学生讲课,没有文采飞扬的课程,没有说“浅谈...”、“试论”的,更没有带有副标题的。另外,经验体会累的题目也不可以。比较好的题目比如“儿童诗欣赏与创作”、“小学生作文技巧指导”等。
3、要明确培训的对象。
4、明确培训目标,让培训对象学完后能达到培训目标。
5、明确课程长度。以4学时为基本单位,所以叫微型课。如果4学时讲不完,可以4学时为基数。
(二)教师培训课程的基本框架
1、课程概述(讲稿、讲座录像)
讲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概念界定或问题提出(背景、研究状况等)目的意义、实施策略、实施过程、实施效果或预期效果及尚未解决的问题等。
要注意文体,用课程文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允许有探讨,但是引导大家思考。注意千万不要念或背讲稿。尽量找一个号得环境。注意艺术性。时电子文本和录像光盘。
2、课例或案例(讲座本人或合作者的实施过程录像及评点等)
3、相关资料(阅读材料、课件)
4、作业与讨论(设计研讨题目、作业,组织互动探究,学习效果简评等)
汪主任在讲课过程中,讲了很多案例,我想,能养成收集细节的火花和智慧的习惯多么重要,我们往往会在细节中发现更为有价值的案例,为我们的校本研修及培训课程建设提供了更有研究价值的信息。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5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学习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并且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地去考虑和研究它。心得体会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优秀的,但没有被推广普及的必要。因为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方法的奏效是它与这个人相适应的结果。方法,也是个性化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找寻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由为大家整理的开发校本课程心得体会精选材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校本课程开发更是如此。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就必须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校长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课程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等方面的合作。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与校长、其他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课程专家等通力合作,这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合作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2、校本课程开发的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来从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还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研究素养。当然教师进行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不可能也不需要像专家那样,恪守严格的研究规范与操作程序。
3、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要求教师具有教育行动研究的素养。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情境的不断反思,从而不断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6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承担着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步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编制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在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内容。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二、在教育教学上,探究方法,严谨执教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礼仪的基本内容,就不能使用单一的说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影视文化、礼仪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教学目标,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
(二)注重学习,严谨执教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应该不断补充,成为拥有自来水的新型教师。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总之,在这个学期的工作当中,有收获也有不足。影视和礼仪作为一个新开发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很多困难。但我会不断探索、研究,并大胆创新,使这一课程更加完善,在下学期再上一个新台阶。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7
立冬刚过,小雪正来。我校有幸分享了“如何开设校本课程”的专家经验,犹如收获了一缕冬日暖阳。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进一步挖掘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校响应号召,大胆实践,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之路,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强化校本课程开设意识
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更主动地发展。它改变了教师作为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拥有更多自主、创新的权利,为专业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整合资源,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整合了各科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在我们看来,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走进名人世界》。
(一)我校在学校大门墙壁上创设了与学生名人教育课程相匹配的多位名人画像及内容的文化墙。在教学楼的一层开辟了名人、伟人教育专区,以及每周每班的名人名言集。
(二)学校利用假期组织领导和语文教师收集、整理、编写名人教育校本课程。另外,本学期名人教育进课堂,让学生有书看,教师有书上,并将其列入学校的考核当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使学生学有所长。
(三)开学前,本校编写了《行为习惯养成手册》校本课程,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纳入考核之中。
1、要求各班认真识记相应年级的学习内容。在十月底,所有班级参加知识考核,并进行一条龙排队。
2、要求学生人人制定自己的小目标,以班公示,每个学期末要通过生评、师评、家长评,对学生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落实。从而,让学生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校本课程开设的展望
通过培训,我们了解到校本课程的开设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更要与国家课程互补。任何课程在学校教育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校本课程取得一定成效后,要不断完善、充实、提高,使之持续生长,形成特色课程,一路走下去。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11月23号至25号三天,参加了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研修培训,此次培训很重要,组织单位有:市教育局、市教科所、基教二处、莲湖进校等一起承办,在11月我还参加了由西安市组织的20xx年校本研修在线培训——《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促进校本研修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每次培训意义重大,我都有足足的收获。通过本次培训,我深深感到了一名教师终生学习的重要性。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包括了陕西省西安小学校长、书记兼省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办执行负责人吴积军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校本研修与教师职业幸福感》,市教科所贾玲老师的《校本研修与校本课程开发》,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校长马卫东的《尊重生命个性成长全面发展——以校为本,打造特色课程,提升办学品位》,咸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马莹老师的《教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成长》等内容,专家的新理念新视野就像一扇窗,为我带来外面广阔天地的一束灿烂的阳光。这些内容都是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学习的,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至始至终以为在一生的教师生涯中,应该不断地追求尊崇师道,锻炼师能,提升师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达到学生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从而享受生活,所以教师要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必然得重法于课内,才能使学生得益于课外。
教师的不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种培训,如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等的确是学习的一种好方式,有专业的师资团队,有的快捷,有时灵活,复习资料丰富翔实,对于忙碌在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们来说,有选择余地,帮助很大。
此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校本研修的意义和作用,懂得了校本研修的内容含义,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在教科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由学校和教师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内容、方式,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的一种教师学习方式。校本研修是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修”整合了培训和教研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包含了学习、研究、进修等含义。研修一方面强调以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为主要载体,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强调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通过专业发展去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因此,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主人,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得到共同提高。
吴积军老师讲到,校本研修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重要途径:
1、工作学习化—通过工作经历获得成长与进步。
2、学习工作化—把学习视作每天一项必要的工作。
3、生活学习化——生活就是成长、生活就是进步、生活需要学习、生活的质量靠学习、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4、学习生活化——学习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学习可以改变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学习可以促进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一位快乐幸福的老师,既能干好自己的工作,也能照顾好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还能处理好与领导、同事、朋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与老师处理事情的方法有关,更与积极的心态有关,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切。有一句名言说到: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作为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人民教师,积极的人生态度,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收获,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能够通过整合教材、环境(隐性课程、校外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资源,刺激并满足(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认知与精神成长需求,使其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排斥苦、累等生理体验),综合素养(学科素养与人格修养)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聚焦教与学的成就感。教师教得更成功,学生学得更有效。
今天我们更多的提到素质教育,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增强交往及生存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自我教育、增强才干、和谐发展。
通过本次培训,认真学习,真正意识到,校本课程作为实现课程改革意义的关键性因素,它的开发是学校课程文化的一束炫烂的花朵,必将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纵深推进。为了更好的回归教育本真,践行素质教育,落实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我们应该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转变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改革。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9
通过本次学习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校本教研的实施。
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是众多的,这些因素,既有促进方面的,也有阻碍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校本课程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学校外部因素。
从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来分析,影响校本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校因素。当然学校因素是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多客观条件的综合。只有教师与领导,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密切合作才会使校本课程真正体现个性化的特点,以实现学生的内在价值,即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此为基础才能考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即实现教育的工具价值为社会服务。
作为一个基层的教师,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同样重要。因为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校本课程的评价者。教师素养的提高,不但是对课程的进一步开发,而且是学生视野的开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校本课程的合作者、参与者、研究者、推动者、引导者,而不是传统国家课程的转述者。所以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教师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行动研究的自觉性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素质。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0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
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提供了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引进了中国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简笔画》和《人文素养》第一册教材、《牛津英语》和《马宏英语》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书法(软笔、硬笔)、绘画(国画、简笔画、素描、色彩)舞蹈。英语沙龙1—3年选用《马宏双语》教学、教师自编常用口语练习,进行阅读、英语小作文等。4—6年级选用《牛津英语》,每周每班5课时英语课。《人文素养》第一册是由教师编写的学校生活、环境保护、磨难教育等教学内容的教材。
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取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中学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2、评价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通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由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时间短,对评价的研究还缺乏深度,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待于在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继续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1
新课程实施以来,以校为本的理念深入每个校长和教师的心田,校本研修、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校本开发等字眼时常见诸报端,应该说,这是新课程的贡献之一。我深深感受到,以校为本的理念是对学校、对教师、对同学作为教育主体的尊重,是对学校特色、对教师权利、对同学个性的尊重。
一提到校本开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开发某种校本课程。其实,校本开发是指一整套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理念、战略和技术。即使是像语文、数学等国家课程,也需要学校进行校本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中小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具有校本开发的理念、战略和技术。其次,校本开发具有不同的层次,我认为至少具有三个层次:一是基于课程研制的校本开发,二是基于课程管理的校本开发,三是基于课程实施的校本开发。第一个层次需要学校管理者具有课程领导能力,第二个层次要求学校具有课程制度建设能力,第三个层次则对教师提出了课程意识的要求。相比较于其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最能够体现校本开发功能,也是最需要依赖校本开发的课程,从而对学校管理者、学校组织和教师提出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所以成为新课程实施难点之一的重要原因。
校本开发,作为一整套课程开发的理念、战略和技术,不能仅仅指向某种开发的结果,即不能仅仅想到要开发出某一具体的课程门类或课程形态,我认为要从课程的内在要素和其整体关系的角度来构设。具体来说,校本开发必需从如下课程要素入手来展开。
第一,课程理解的确立与课程目标的开发。要有效地进行课程的校本开发,首先必需明白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以和同学为什么必需要经历这门课程的学习,即形成课程理解。我以为这是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提高教师课程意识的起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课程的实施,教师必需能够明确回答这些课程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同学为什么必需要学习这门课程以和同学学习这门课程究竟要获得什么等有关课程理解的问题。假如教师不能形成正确的课程理解,他的课程实施往往就缺乏明确的方向。
课程理解一旦形成,就要进入目标设定阶段,即通过同学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将国家规定的“普遍取向”的`课程目标具体化。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就是课程目标的校本化,是对课程目标的“二度开发”。课程目标的开发不只学校需要进行,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当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需要明确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需要分学段、分年级、分专题地研制学校层面的课程目标,把“普遍取向”的课程目标变成“行为取向”、“表示取向”和“生成取向”的课程目标。需要明确同学所要获得的在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和其达成的程度。
第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严格意义上的课程必定拥有特定的课程内容,没有课程内容的课程是不存在的。课程内容开发的核心工作是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对于国家课程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由课程专家经过科学研究的过程完成了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基本工作,但这一工作是针对全体同学的一般状况来完成的,且以静态的形式来出现,它往往表示在具有纲领性的课程规范和具有可替换性的教材之中。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课程实施过程还需要进行动态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即对预设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拓展、延伸、补充、替换、修正等加工工作。这些工作可以看作是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内容开发的过程。而对诸如综合实践活动等开放性课程而言,学校和教师所要做的工作则远远不止于此,还需要将同学纳入内容的选择、确定和组织之中。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角度来看,还要进行活动主题的提出、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内容的分解与描述。
第三,设计学习活动方式。只有学习活动方式的参与,课程开发才干由静态的设计真正走向动态的实施。学习活动方式和其活动程序、基本规范和方法论的设计,实际上是除课程理解和目标设计之外的又一重要环节。学习方式的经历过程,是同学发展最真实的过程,也是体现课程价值的过程。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学校和教师进行学习方式的开发。学习方式的开发,不只仅是一个优秀教案的过程,更不是仅仅指备课或写教学设计。我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学习活动方式的程序、方法规范和过程价值的落实上,要保证让同学完整地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学习方式的设计并不要求一节课、一个活动主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或活动方式越多越好,学习方式的设计要克服这一误区。
第四,课程资源的开发。这是人们在课程开发上最容易考虑到的一点。其实这一工作是课程开发的一个方面。课程资源开发,主要目的是为课程的实施、同学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持条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一方面是由同学来完成的,即同学自主地搜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素材。另一方面是由学校和指导教师来完成的。对每一个具体的活动主题来说,指导教师需要为同学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方法引导、程序性知识的指导,学校应有意识地组织相关的环境资源。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2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学校及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自行设计和研究、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是开发本校师生潜能、发展师生个性的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课程;是一种提升学校品位的新型课程。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是众多的,这些因素,既有促进方面的,也有阻碍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校本课程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学校外部因素。以前对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最大的疑惑是:当学校现有的利于校本开发的资源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冲突时,作为开发者我们该怎么办,侧重于哪方面比较合适?准备在讲座完后交流环节提出来,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而且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具有局限性,没有条件的限制。像崔教授说的一样,只要那位老师兴趣爱好,他的兴趣爱好就可以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以前我一直错误地把校本课程局限在一定的框框里,而且认为一所学校都要围绕某个主题去开发。所以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教师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行动研究的自觉性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素质。
2、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知识、技术、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因此,首先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水平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以强烈的责任心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其次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课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对长期以来习惯于接受教材的法定地位、维护教材的权威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革命。这要求教师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必须转变角色意识,从教材的使用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第三要转变教学方式,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面向课程改革。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使教师们对课程价值的认识,由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对课程功能的认识,由给出结论向引出活动转变;对课程资源的探讨,要求老师们告别仅仅依*教科书教学的历史,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第四要提高素养形成研究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钻研教育理论,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学会并运用教科研方法,培养探究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通过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开设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素养、培养完满人格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成功,使每位教师都幸福。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3
一个优秀教师除了具有学习精神、实践精神之外,还要有反思精神。这种反思能促使教师与他人的交流。有了反思,才有了继续探究的动力。学习、研究、反思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动精神。教师的专业态度、自我发展的意识,也都离不开这种主动精神,这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在网络研修过程中,我收获颇多先将网络研修总结如下:
一、网络研修让我转变了思想
更新了观念这一段时间学习下来后,看看其他老师的作业、评论、文章;看看课程团队专家的指导意见、建议,我深深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这次网络研修中,我投入很多的精力和热情,也取得丰硕的成果。正是由于意识到这一点,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地渺小,才知道这次机会是多么地珍贵。所以,在以后的随时研修中,我还会认真的观看视频资源、课程文本、拓展资源,努力从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以之来充实自己。
二、网络研修让我开阔了视野
扩展了见识网络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发表文章和评论,他们的文章:观点独特新颖、方法行之有效、行文优雅俊秀。在和这些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浅薄,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网络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些经验和教训,对我来说真是弥足珍贵。
三、网络研修让我认识了自我
提高了水平网络研修平台的课程资源当中的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和新方法理念运用上的不足,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次研修给我的教学思想注入了新的理念,通过专家的视频讲解,丰富的理论指导及鲜活的案例让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让我对新课程有进一步认识,新课程改革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式更新我们原有的陈旧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来更好的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接班人。
总之,这次的网络研修活动给了我一个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我本人也在这次研修中收获颇多。在这里,我要感谢小学语文课程团队的所有老师和其他老师的指导,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指导。这次网络研修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为我今后的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环境。我要把吸取到的先进理念、思想运用到工作中行动起来。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4
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无论是校本课程,还是国家课程,亦或是地方课程,教师总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它对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好坏会产生直接影响。具体地说,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教师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行动研究的自觉性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素质。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以便从学生的要求出发,开发和实施适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其次,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倾向,个性特长,以便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课程实施方案;再次还必须考察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条件。
学生既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归宿。因为不论是社会取向的价值追求,还是个人取向的价值追求,都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点。没有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把教学方法分成若干种类。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应该依据以下原则选择教学方法:
1。学生发展性原则。即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
2。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原则。
3。充分发挥学校教师优势,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创造条件的原则。
4。重视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
5。注意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资源,使之服务于校本课程实施,服务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的原则。从我国传统课程繁、难、深、旧的特点出发,也没有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可能性,从传统课程的评价要求出发,也没有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必要性。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灵活性决定实施校本课程的方法的多样性,校本课程尊重学生差异性的特点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5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及这段时间我们对全校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培训,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一、几点思考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
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
近年来,考试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仅不会影响考试升学率,反而会促进升学率的提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待升学率,我们的策略是“不为考试,赢得成绩”,满意的升学率应是素质教育的结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标。
3、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为了有效地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
⑴课程制度观。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
⑵课程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
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
二是过早专门化与职业化,以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价值。这些是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但课程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增进个人的幸福,也就是说要考虑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育毕竟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其逻辑起点。
⑶课程类型观。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单一的国家课程,三级课程的试行,意味着课程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中将是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
⑷课程开发观。三级课程政策把部分课时留给学校自己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认可的前提下要自己确定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如此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单一的教授者、课程的消费者的角色,而要把自己定位为既是教授者同时在一程度上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此同时,教师的课程知识得到积累,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即将约束在单个学科中的教师的专业特性扩大到学校教育的主体;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的“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之间的“讨论”方式;教师既是教学的实践者同时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而大大增强了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几点思考
1、课程观念需更新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3、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4、需要强有力的校内、校外的大力支持。即良好的校内沟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参照系,课程理论与技术指导等方面。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6
校本课程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新兴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观,更是一种学习观,这种观念对各门学科课改的推进,对素质教育的促动有着深远影响。我校的校本课程在不断的调整中日趋完善,以便能更好的展示“爱心建构民主教育,和谐促进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一)研读理论,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建构包含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一种国家课程计划框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2、我校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辖区内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如:有广东省东纵烈士革命陈列馆、荔枝种植基地、蜜蜂养殖基地等,这些基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资源。另外,辖区居民文化层次高,关心和重视教育,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3、校本课程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形成特色的关键,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科研意识增强的有效途径,同时还会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
(二)、广泛研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借助一个周期的“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探索、试验、研讨提炼、总结经验,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地域风采时代特征,力求让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踏上开发—————运行——————管理——————评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2、学生发展的目标
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具备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以及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生存本领。
3、教师发展目标
教师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拓宽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和谐人际关系,增强合作意识,激活探索热情,触摸时代信息脉搏,促进自身专业水平提升和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4、学校发展目标
通过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争创市级模范学校。
二、选修为主,必修为辅,科学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我校语文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的.资源、地理条件的分析拟定开发人文素养、健康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生活技能五大类结构的校本课程,分成必修和选修两在板块。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于我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努力做到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倡导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摆脱学习的疲惫感、倦怠感。
注重中小学课程内容的衔接,尽可能避免同内容的重复开发,即使有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意侧重点的不同。
三、研修导向,积极实践,崇尚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
我校自进入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以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先后进行了多次校级的现场研讨活动。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一内容都必须通过科组研讨———学生选择———学校考核三关,才能说明这一内容是一次成功的开发。
1、科组研讨。由课程开发教师小组报送课程说明以及课程纲要,科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进行集体研讨,充分论证其可行性,决定其是否参加课程发布。
2、学生选择。由课程开发教师小组精心组织课程发布形式及内容,吸引学生积极加入。学校根据学生参与数来确定该课程是否有开设的必要。
3、学校考核。课程进入实施一定时间后,学校领导小组深入学生活动中,通过访谈、量化等多种形式了解课程实施的实效,根据考核成绩决定该课程是否有效。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7
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校本课程早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探索和研究也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对于已经用惯了国家颁布的现成教材的老师们来说,一下子要求他们自己写纲要、编教材、搞开发,未免有些惶惶不安,无从下手。因此,在实施学校课程时,除了对学校、学生的需求和多方现有资源进行系统评估了解外,还要做到以下三个“注重”:
1、注重理论导航,通过讲座、学习班等,提高对学校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为老师们揭开校本课程的“神秘面纱”,帮助老师们做好必备的理论积奠。
2、注重人文关怀,消除实施校本课程“繁、难、杂”的心理障碍。通过情感交流,和一线的老师们多沟通,努力激发他们的热情,树起他们的信心。让老师们的个性特长在学校课程中绽放光彩。
3、注重身体力行,校本课程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最终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希望工程”。所以,实施校本课程是一线老师们的事,更是学校的事、行政的事。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行政人员既是一个引导者、指导者,更应该是一个同行者。要蹲下来,与老师们潜心研究,及时了解需求,努力解决困惑,让学校课程在大家的努力下顺利进行。
另外,在实施之前,还要做好三方面的充分准备:①学校要提供充分的场地设备及相应的电教、电脑设备等。②老师为该学科课程准备的经多方查寻而获得的信息资料和良好心理状态的调整。③学生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乒乓球班的孩子要注意带好球拍、球等实践工具;美术班的学生要带好美术工具等。总之,要尽力做到胸有成竹,切不可临阵磨刀。与此同时,实施校本课程的班容要适中,人数控制在25—35人最为适宜。在课时内容安排上要注重小起步,稳步走,前后衔接,但不必过于追求完整、系统,只要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这才是最关键的。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8
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把自己当成一个“演员”,扮演的就是和学生一样大的孩子,希望更贴近他们的思维,从而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教他们一些知识,下课时我也总在反思,学生到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校本课程的最大好处就是,教师可以发挥一些主观能动性在一定范围内去选择一些知识,也可以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时而改变一些授课方向,所以,在领同学们读了一些绘本之后,我决定用一节课的时间去了解学生,我布置下去小任务,下一节校本阅读课可以自己带喜欢的书来,介绍给大家,然后自己阅读。
我充满期待和担心,期待着孩子们的表现,通过一节课去更了解现在孩子们的喜好,但又担心孩子们会在一周后把这个小任务忘掉,但结果还是好的`。
一周后,刚走进教室,孩子们就开始挥舞手中的书,脸上满是骄傲和开心,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让我知道他们的喜好,我也充满期待的一一了解,走过半个班,我看到的几乎都是漫画说,不得不承认现在孩子们的选择确实很多,比我们小时候的书精美,我们小时候流行的也就那么几款,现在却在一个班找不出相同的两本书来,我先是感叹,后是担心。
我转过全班,只有一本科学类的书、一本介绍恐龙的书、还有一本忘记带书的同学拿出来了一本三字经,这样的结果我不知该怎么收拾自己的心情,我以为会出现名著,我以为孩子们会很骄傲的跟我说“老师,我知道四大名著”,我以为孩子们会喜欢一些可能难住我的外国作者,但都没有,我设想了很多种可能,我没有规定题材就是想看看孩子们到底平时都在看什么,结果却真的让我意外了。
回想一次课上,我给同学们放《夏洛特烦恼》夏洛回到学生时代1997年的片段,班里竟有同学脱口而出“我的天,穿越到古代了”。虽然是句玩笑话,但说的也是事实,香港回归离他们都那么远了,更何况那些名著出世的时代。他们对于历史、地理、政治的理解都局限与热点,热点问题也许会有同学听说或者了解,但排除掉热点,很少同学会因为兴趣爱好而去探索、研究和发现。
也许是因为课外班太多,有限的课余时间也被眼花缭乱的漫画吸引,也许是因为考试并没有涉及那么广泛,不在备考范围内的遥远的、过去的事不想去了解,也许就是引导不到位。
名著在大部分孩子眼里就不是课外书,因为图片少,内容不搞笑,我小时候也这么认为,可是真的读了,读进去了,会发现另一个世界,我很急切的把这个规律告诉孩子们。
在课上剩余的十几分钟里,我带着同学们一起看了西游记,大部分都被吸引,我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由此看来名著也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当时作者想象力的丰富,也可以学到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更可以知道只要有信心、有毅力终会达到目标。我的目的不是给孩子们灌输心灵鸡汤,而是想让孩子们对名著感兴趣,从而主动的去阅读名著,之后引发自己的思考,思考的内容和方向与我相同也好,不同更好,重要的是读过这些经典,有了自己的思考,那本书才真正变成了“自己的”。
在发扬经典国学的今天,不仅是把经典加进课本,更是让孩子们爱上国学,向经典致敬!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19
早上刚到办公室没多久,邢老师就告诉我,让我去调课,然后参加今天的“校本课程”听评课,难得听他说是校本课,我赶紧去调了课跟他一起去学校的录播室听课,这次听课的不仅有我们学校的全体语文老师,还有原来培训过学校老师的领导们。讲课老师是高老师,他讲的是八年级第三单元《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整节课的讲解,高老师都紧扣着学校五环节,讲得很精彩,也让我通过这节课收获了不少,高老师讲解的内容是这样的':
导入语的设计摒弃了原来的直接进文的方式,以解说词为导入方法,显得新颖、独特,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加之幻灯片的辅助作用,同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导入语的设计很好地实现了校本特色中的导入,使人觉得焕然一新。还将目标都放在幻灯片上,让学生有侧重点的去看文、读文。这一展示,体现了第二环节的目标导入。
其次解决前置作业:简单跟学生们解决了文中不会的词语,并对题目进行了解读,并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标出段落。为下面的讲解做铺垫。
第三步,他提出了三个问题,并进行分组,让每一个小组依据自己的问题进行回答,然后小组进行展示,不足的老师做补充,这一环节上,高老师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也实现校本环节中的第三环节。高效互学,值得在场的我学习。
第四步,紧扣着所提出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课外拓展为文章的中心主旨:环境保护做补充,以此激发学生们的感情,继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并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写出一定的小标题,去呼吁别人保护环境。
最后,高老师做了总结,整节课在高效率中结束。
高老师的上课内容,既实现了学校所提倡的五环节,也实现了“读”与“写”的结合,在讲解中还穿插了一定的道德方面思想教育与朗读所需要的技巧,很值得别人借鉴与学习。总而言之,通过这节课的听课,我收获颇丰。知道了一节高效课所要具备的各项条件,他要的不仅仅是老师的讲,还在于学生们之间的互学与自学,只有把老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结合一起来,一堂课才能被上好。我会加油不断的去跟她学习,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篇20
无论如何,对中国学生来说,有三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一是在所有科目的学习当中,写作文是最令人难受和难堪的一件事情;二是在所有科目的辅导当中,作文是最让老师犯难和犯怵的一件事情,三是在所有设置的学科当中,写作文是最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一件事情。大量的中小学生由于不会写作文失去对写作的兴趣,他们面对题目不知所云,下笔艰涩,言不由衷,考试起来,胡乱拼凑,应付了事。面对极为普遍而又严重的作文障碍,大家都在努力,语文老师竭尽所能传授字词句,学生勤奋学习字词句,然而努力的结果是:学生们茫然,家长们愕然,教师们哑然!那么作文到底该怎么教才能真正有效突破呢?本学期在教科室领导特别是袁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本人在此方面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在高一学生中开设体悟式快乐作文校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作文的快乐来自激情
作文教学首先要在激情上下功夫,只有通过老师教了之后学生想写了,作文教学才能成功。没有体验的作文教学是枯燥的。有人说现在的人除了说到“钱”还能有点兴奋,什么都打动不了了。不管此话对否,但我们以为教学要找兴奋点应是一个大方向,作文教学尤其如此。兴奋点在哪里?就是要千方百计让学生产生生命体验、生命顿悟。如果你只是为了一些体系而按部就班,那就少了生动,多了死板;少了感悟,多了任务;少了激动,多了沉闷。
所以我首先把作文突破的重点放在“激情”上。
激情于教。情感是能感染的,老师动情了,学生也会心动。老师不只是在黑板上写一个题目,而是通过系列的文字呈现,用课件激情,“迫使”学生思维活跃:想写。
激情于听。作文教学不再是被动的了,而是让写作者内心体验。我为这次校本课程设计了大量课件,作文课件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而产生想写的内心冲动。
激情于写。没有激情地硬写是没有文气的“挤牙膏”,挤牙膏的文章是缺乏审美因子的。通过课件呈现,让多种感觉器管受到“刺激”,学生会冲动起来,想写文章。如果长时期多角度地培养,“我手写我心”的理想就能成为现实。
我坚持:
(1)美文是教出来的。
(2)好作文是在精到的指点下写出来的。
(3)美文是鼓励出来的。
(4)“教”作文是经济并有效的。
一般同学写不出好的作文,总是埋怨自己缺少写作天赋,其实作文与天赋关系不是很大。他们之所以写不出好文章,是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需要的是一种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的方法来进行高中三年的作文训练,学生需要高雅地阅读并坚持有效写作,否则,至多只是在无效的数量上完成了任务罢了。
通过这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作文教学变得实在而不神秘,清晰而不模糊,有序可循而不变幻莫测。不仅可以有效地高质量地完成作文教学的任务,而且可让学生得到切实有效的人生本领,从而一路风景引人,还能让自己身心得到修养,境界得以提升。
二、作文的快乐来自赏识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参加这次校本课程的学生,很多都是基础非常差,作文无从下笔的,他们平时在作文课上得到的只有批评,绝少有老师的赏识,他们怕写作文,在作文方面很自卑,所以不愿意写作文,作文课上也是沉默寡言,课堂气氛沉闷异常,一潭死水!因此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他们写作的自信心,而树立自信心的唯一法宝便是赏识!
而要赏识学生,先要坚定地相信我们的学生行,他们每个人都是写作的天才,只不过现在还没被发现,他们目前写作中的缺点,只是象花苞,迟早会盛开鲜艳美丽的花朵!在这次课程中,第一堂课我就尝试教会他们掌声,告诉他们:一个舍不得给别人掌声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掌声!咱们的快乐作文,就是掌声中的作文,我们不会去评价哪个学生写得好与不好,没有不好!只有更好!快乐作文课堂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写作天才的舞台!
每节课,我都要发现并隆重推出几位才子才女,大声读出他们的作文中精彩的句子,高声地评价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号召全班同学送给他们最热烈最真诚的掌声!当然每次发现的肯定是不同的人,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都会被发现是天才!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原来十分沉闷的写作课堂开始充满生气,每个同学上课都特别快乐,特别活跃,学生写作的信心慢慢建立起来了,写作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了,作文开始变成一件轻松而快乐的事情!参加一次课后,有很多原来最怕写作文的同学开始期待作文课!他们把校本课程开课的星期六叫做美丽的周末!
三、作文的快乐来自思维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确实使我们承受了太多的失落和无奈,其根本原因是重字词句,轻能力,重技巧,轻思维,多半只解决了知识层面或技术层面的问题。这次开设体悟式快乐作文课程,我尝试从对作文本身的研究中跳出来,以一个新的视角,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打开研究思路,尝试着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结构,真正从能力层面和心理层面来解决问题。把传统的字词句的训练变成感觉能力训练,把传统的布局谋篇训练变成思维能力训练,把传统的主题训练变成情感能力训练,从感知物到感知人再到感知事,从特征到关系到矛盾,从爱自然到爱人类到爱社会。从理论训练到操作训练再到成型训练,从能力培养到文体突破。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正确的,虽然只有短短的六次课,效果却很显着!学生们惊喜地发现,他们写作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拿起笔来有话说了,虽然还达不到下笔千言,挥洒自如的境界,但写几百字对付考试却绰绰有余了,中考的作文分也提高了,原来,他们不会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无从下笔,并不是他们缺乏词汇,缺乏材料,最根本的是他们不会想,也就是缺乏一种作文思维能力!
每一堂作文课都是一次思维的体操,都可以感受思维的快感!作文的快乐就来自这里!
四、作文的快乐来自体悟
体悟式教学,关键就在于“体”和“悟”。这两个字,恰恰是现行教育最缺乏的东西,因而它是对现行教育、教学的一次重要的补充和扬弃。“体”强调身体的活动,它是对传统教学只会讲大课,满堂灌,只重视课堂知识和抽象认识的改造和发展;“悟”则强调顿悟,它体现了学习者智慧发展所应有的爆发力和高峰体验。“体”和“悟”加起来,就是要达到一个身体的悟性即身体的全面融合!本次课程,在训练学生各种写作能力的过程中,采用了体悟式教学模式,每堂课都精心设计了游戏活动环节。“掰手腕比赛”、“潜意识摔”、“阅读风暴”、“迷失丛林”等项目要求每一个学生充分运用知识、发挥出思维和心理上的潜力,经受一定难度的考验,体悟式作文教学让学生从身体的全面活动到头脑的全面的活跃!由全面的活动开始,到人性的分享,从个体思维的突破、到集体意愿的融合。既学作文,更学做人,学习恢复了人性成长的本质,教学成为学生人性成长的助推剂和加速器!在欢歌、笑语、甚至尖叫声中,成就作文!成就人生的辉煌!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01-27
开发校本课程心得体会08-13
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09-04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03-28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15篇)01-28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02-11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5篇03-28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5篇)03-28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通用11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