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30 08:09:1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精选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然灾害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精选8篇)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 篇1

  今天中午,学校里播放了有关于安全知识和自然灾害的视频,通过这段视频,使我增长了许多的知识。

  先讲讲安全知识, 比如,上公交车时不应该拥挤,应有序地排好队伍,一个一个地上。到了车上,如没有空余的位置,就应该扶好把手,而不是讲话、吃零食,防止驾驶员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使得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放学途径栏杆时,不能因为抄近路而随意地翻越栏杆,这样做是极其危险的,如果马路对面正好驶来一辆小轿车,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周末,和同学结伴出去玩时,应做到在马路上不嬉戏打闹,不并排行走,而应该仔细的观察路况,观察交通指示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快速通过。这些都是有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再来讲讲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比如,当火灾来临时,要抓住有限的'时间,拿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快速逃离火灾现场。

  当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因快速走到空旷的场地蹲下。而当在家里遇到地震时,应沉着、冷静,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千万不可慌张。

  请同学们牢记安全、自然灾害的知识,拉响心里的警钟!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安全教育学习,我收益颇多,得到了很大启发,除了学校的安全事故以及校外的意外事故以外,让我们同样能在生命安全方面受到威胁的就是各种自然灾害,而往往最让人措手不及的就是自然灾害到来时我们的无能为力。

  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类,也常给人们带来种种危害。所以,我们学生应当积极去了解采取的`措施,以尽可能避免其发生、减少其带来危害后的严重性。近年来世界各地地壳及活动不稳定,引发多处地震和海啸事故,拿最近发生的日本地震来说,其造成的损失已经不是单单地震带来的了,还有海啸以及核污染。这么巨大的灾难,日本的人员损失数却不大,尤其是在地震中存活的人很多,这与他们平时注重地震安全教育是分不开的。

  总之,我们要培养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积极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的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给大家带来的损失。进而,我们也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从源头上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 篇3

  今年x月x日是我国第X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南漳县减灾委为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唤起社会各界对灾害事故的高度关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用心开展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

  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我县对“国际减灾日”宣传周活动进行早安排、早组织、早动员、早行动,成立了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南漳县20xx年“国际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宣传周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

  一是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突出今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开展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宣传,宣传报道全县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状况。

  二是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户外咨询宣传活动。组织各减灾委成员单位在南漳县水镜广场集中开展“国际减灾日”户外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展板和咨询台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透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理解现场咨询、现场答卷、现场提问等方式集中宣传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办法。

  三是开展“五进”活动。“国际减灾日”宣传周,南漳县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会、进家庭活动。x月6日至12日,全县共开展应急演练4次,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10场,排查灾害风险隐患260处,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3200户,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展板120块,发放防灾减灾图书8000册,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30000份,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挂图6000张,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标语32条,参加活动志愿者600人,参加防灾减灾活动15000人(次),活动资料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资料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效果显著,好处深远

  我县透过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有力的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度关注,增强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推动了全民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提升了综合减灾潜力,进一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 篇4

  通过本节主题安全教育课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同时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手段,以使得在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时,不会惊慌失措,能够有效应对。

  1、洪水自然灾害的应对

  在野外,山洪暴发时如不及转移,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在野外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不要游泳逃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更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在室内,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的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侧放上沙袋,满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里面装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洪水还会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少袋。

  如果洪水不再上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应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等高地暂避。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求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求生。被山洪困在山中,要尽可能快与当地政府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要尽可能握住固定的或者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求生。洪水水位未完全退却之前,不要到易被淹没的地带活动,也不要到淹没的地带围观。在通过受淹道路和下穿式通道时,要注意观察水情,树立警示牌,防止别人误入深水区或掉进排水口。

  2、大风自然灾害的应对

  在狂风中,不要在大型广告牌和大树下停留;在工地附近行走时应尽量远离工地并快速通过,要防止随风乱飞杂物的伤害。在家中,屋顶瓦片被大风掀起时,暂时先不要到室外查看,以免被坠落的瓦片砸伤;如果被雨淋湿衣服、手脚,则不要碰触电器开关。驾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密切注意路况;风太强烈时正在公路上行车可迅速转移至桥梁下或涵洞中。行人路遇到大风步行不稳时,可把衣服用带子扎紧,弯腰紧缩身体,慢慢前行;顺风时不要急跑,如眼进沙时,应及时清除后再走。骑车遇到强风时,应暂时停开躲避;停车时应远离楼房、广告、枯树处。当发现有被大风刮倒的房屋、广告牌和其他物品时,应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大风天气立即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并解散人员;遇到危险时,立即拨打当地防灾电话求救。

  3、雷电自然灾害的应对

  在室内时,不应冒险外出;将门窗、电闸、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关闭;不接打电话,也不上网;不接触金属和带电装置;不要在雷电交时用淋浴喷头洗澡。在户外遇到雷电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野外停留;在空旷野外无处躲避时,要尽量寻找低洼之处藏身,或者弯腰低头,抱膝抵胸,双脚合拢,尽量减少身体与地面接触。如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挤靠,以防被雷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导。旅游、划船、钓鱼时,遇到雷雨,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大树下,也不要在突出的岩石下或悬崖下躲避雷雨。如果发现头发竖起或有蚂蚁行走的感觉时,可能要被雷击,要立即趴在地上,并迅速撇下身上的金属物品。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 篇5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1、雷电防范

  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臵。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外出。

  2、暴雪、冰雹防范

  暴雪天,要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要减少室外活动,避免冻伤。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避免砸伤。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 篇6

  根据区和街道办事处关于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系列活动方案,x月10日至16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围绕活动主题“城镇化与减灾”,街道职能科室会同社区单位有关部门并组织居民区共同参与,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宣传活动,推动防灾减灾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切实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主要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

  为提高居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宣传周内,x网站开设防灾减灾专栏,通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发送“灾祸的预防与应急知识”,宣传普及火灾逃生办法和减灾知识和技能。

  x月10日,生活服务中心在小游园开展防灾减灾大篷车宣传活动。

  在28个居委会、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发放系列防灾减灾手册。居委会利用宣传栏、宣传橱窗、黑板报出专题宣传板报、张贴宣传海报。有液晶显示屏的`居委会滚动播放宣传公益片和“防灾减灾”宣传口号,组织社区居民学习收看公共安全科普宣传视频,通过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宣传和基本技能的普及,引导居民关注并识别身边的各类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自救基本常识,提高防灾自救能力。

  二、开展排查,清除隐患,减少灾害损失

  结合创全工作、“美丽楼道”创建工作,居委会在街道有关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发动社区居民、平安志愿者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居委综治干部、物业经理、社保队员、消防志愿者、平安志愿者等一起对社区内、楼道内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消防栓在发生意外时能正常使用,水流量达到要求。灭火器在有效期内,能安全使用。按照创建标准,为确保楼道整洁、过道、逃生通道畅通,组织市民巡访团和志愿者开展楼道检查,对可能存在隐患的地点进行实地排查,动员、组织人员拆除公共通道部位的私装铁门和鞋箱。

  街道综治办联合派出所重点对社区的纸盒十七厂和城中村姚家塘进行了防火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予以整治,预防火灾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与派出所、房地办对居民区群租情况上门进行了集中检查和整治。

  街道红十字会在x路开展“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对社区居民以及社区中学开展救护知识培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 篇7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

  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

  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

  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

  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

  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

  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

  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

  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

  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 篇8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我认为小学生在防震减灾中能发挥作用。只要我们多看有关书籍,把知道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知道听到地震来了要镇定,不要胡乱传谣。地震时不要惊慌,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只要我们平时多向人们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在地震时,人们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样便减少了地震的灾害,减少了死亡率,减少了财产的损失,还让人们懂得地震知识及地震科普常识。

  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为了不让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为了不让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变成孤儿……我们从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居住在地震区的每一个人,必须时常慎重地考虑到为未来地震要做那些准备工作?无论你在家里或正在工作,在商店里、在街上、车上和你所去的其它地方,如你事先考虑了发生地震前该做些什么,那你就更可能保持镇静而理智地采取行动。

  下面所叙述的条文是地震到来前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每个人必须尽快采取的简单行动,另外还提出更为安全的措施。常备几个手电筒和备用电池,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也可在你的床边放一个手电筒。随身备好最基本急救用品,"并掌握急救的.程序(严重的灾害之后,各家医院将挤得水泄不通,医务人员则忙于抢救更严重的伤员)。最好能备有你和你在一处的其他人所需的足够特效药品。在你的电话机旁写下救护队、救火队和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

  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通用11篇)05-31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通用14篇)04-19

预防自然灾害口号精选06-09

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11-25

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01-19

申请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04-30

2021年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12-01

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10篇11-25

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11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