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1
今天,我参加党的活动-----参观鲁迅博物馆。我的心情很激动以至于久久不能平静。
静静地走进鲁迅博物馆的展览厅,站立在先生的遗像面前,用心去体验那个血与火的年代,去感受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个人勇气,看着用实物和图片记述的鲁迅战斗的历程:从绍兴到南京,再到东京......到最后的逝世地上海,先生战斗的足迹在我面前展现出来,我思潮起伏,心绪难平,不禁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所叹服。
在展厅里,鲁迅博物馆的讲解员向我们讲述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和鲁迅先生生前的许许多多的事迹。鲁迅——他伟大的精神和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鲁迅笔耕一生,战斗一生,始终为人民,为民族,为真理而战,他是一面鲜艳的战斗旗帜,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吃人的本质。揭露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精神创伤。祥林嫂,华老栓,孔已己......,鲁迅对民族与社会的清醒认识和批判,恰恰反映了对民族的关心和热爱,"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深厚民族情结的最真切的写照。
鲁迅先生给我们年轻的一代树立了一个榜样。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给人们指引方向。先生在几十年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指引人生的道路!甚至生活在现在这个繁华由高科技和网络组成的现代化社会的我们也能感觉到鲁迅先生的余热和精神!在他的书中我很清楚地了解到,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他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他一生探索真理,追求进步。他勇于解剖社会,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认错误,更不怕改正错误。他的每篇文章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他的确是把心交给读者的。人们说他的笔像刀一样锋利,但是他对年轻人却怀着无限的好心。鲁迅先生生前还经常介绍青年作者的稿件,拿出自己的稿费印刷年轻作家的作品。他长期生活在年轻人中间,同年轻人一起工作,一起战斗,分清是非,分清敌友。先生爱护青年,但是从不迁就青年。先生始终爱憎分明,接触到原则性的问题,他绝不妥协。这些难道就不值得我们年轻的一代学习和借鉴吗?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地了解到鲁迅先生生前也曾经历过许多困难,所有人的不理解,甚至污蔑和诽谤。但所有的困难,一切的一切也不会阻止他始终不停脚步地向着真理前进。
这难道不是我们当今现代人应该学习和坚持的信念吗?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去用心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古人、中国的领袖,反思当代中国、当今社会、反思自己,因为只有很好地了解过去,才会更好的创造未来!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2
假如你喜欢在都市中漫游,却忽略了光顾博物馆,你的损失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假如你喜欢到书海中遨游,内心深处肯定有过很多感动和追忆,会与“鲁迅”这个名字紧密相联。
那么,不妨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到鲁迅博物馆寻觅先生的足迹,你收获的将是意想不到的丰饶。
坐落在阜城门内的.鲁迅博物馆,是一个闹中取静的传统园林式庭院,绿草如茵,佳木葱茏。先生的白色半身雕像伫立在风中,长长的围巾似乎翩然起舞,触动着你的思绪翻飞。他侧目凝视着东南方——那是故乡浙江绍兴的方向。他的脸部线条呈现出一贯的硬朗,双眉微蹙,好像直到今天也一刻没有停止过思索。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我和妈妈来到了鲁迅博物馆,参观了鲁迅先生的生平。走进展厅的一层,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经典名句被镶刻在墙壁上。《阿Q正传》、《呐喊》、《狂人日记》……“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我还从未读过先生的书,我似懂非懂地看着……展厅的二层按照先生生活的足迹一一做了介绍:南京、上海、日本、厦门、北京……我知道了先生的童年、知道了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知道了先生用他犀利的笔对封建旧思想、旧传统的抨击。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在他病逝后,灵柩上覆盖着一面上海民众敬献的白色旗帜,沈钧儒先生题写“民族魂”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走出博物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和妈妈相约,有时间我们一定多去博物馆看看,能够增长我的知识,开阔我的视野,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3
今天我来到了鲁迅博物馆,里面主要讲解了鲁迅先生的一生。而其中又有不少东西是值得去铭记和震撼的,那是一些我若不来过就无法体会到的东西。比如说刚刚来到这个伟大的地方,我却只看到了外景的稍显寒酸。但进去后,自己就会被里面的.惊险所震撼。鲁迅真的是个伟大的人,他的一生都在救助他的国家。他在教书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他的学子被日本人抓获,他总是会想办法去营救,虽然很难以获得成功,但这已经足够表现他的爱国!
另外,在他的一生中也很难得会获得富足,但他作为一名爱国人士,他总是忘掉他的艰苦,他总是可以为中国,为与他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人们送上一份精神食粮。虽然他积劳成疾,但他却始终不忘创作,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都不会忘记为他的朋友写一部作品!虽然作品没有写完,但这足以说明鲁迅先生"曲线救国"和他为此的付出!
今天参观了鲁迅博物馆,让鲁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重新生成,虽说以前也知道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人,但来到鲁迅博物馆,我的印象更加刻骨铭心!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4
在寒假期间,我抱着缅怀革命文人,继往开来的心态,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它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了无比的震撼。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给我们这些晚辈留下的,不仅是文章、语言,更多地是精神和灵魂得感动。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财富,无人能及的是他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带来的革命,谁也不能替代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其中有一件展馆是专门介绍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的爱情经历的。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坛的一段佳话。从1923年起,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执教期间,鲁迅发现许广平是最敢于淘气和放肆的一个。她坐在第一排,好提问题,有时竟会打断鲁迅先生的话。是她的聪明、才气以及肯动脑筋的好习惯打动了鲁迅先生,使鲁迅对她颇怀好感。后来与许广平相识、相知,并彼此倾心爱慕。
鲁迅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儿子,父亲过世得早,从小是母亲带大的。从小是母亲带大的。所以当他得知母亲骗他回国娶亲的真相后,也没有拒绝,他说过,他说过,与朱安结婚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个意外的礼物,是母亲在娶儿媳妇,“我只能好好地保养她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于是和朱安的名义婚姻一直持续到了鲁迅去世。
鲁迅的伟大体现在他的爱国上。他曾经立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言并为此而奋斗着,弃医从文是他意识到从精神方面改变国民的重要性所做的决定,为此迈出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当封建制度死灰复燃时,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沉重打击,有力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南京”、“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在这段时光中,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忠实伴侣许广平。可以说,正是有了许广平的大力支持,才有了先生在“在上海”,也是生命的最后9年时间内,留下了浩卷繁帙的文学作品。
鲁迅,这个名字永远烙印在我心里,每当听到这个名字,尊敬之情油然而生。如今有幸能够参观鲁迅纪念馆,兴奋之情难以言说。他的生活是如此的简朴,他把他的一生致力于唤醒国民、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之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5
北京鲁迅故居一处在阜成门内。旁边是北京鲁迅故宫博物馆。
看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网站,介绍自己是2014年两家合并,为国家文物局直属正局级一级事业单位。现在在网站上介绍自己级别的事业单位好像不多。
双休日去参观北京鲁迅博物馆,硬件条件很好,且免费,但参观的人很少。
展览布置似乎有点平淡,感觉不熟悉鲁迅的人难以引起共鸣,也许展览设计者对观众的定位是鲁迅研究专家或鲁迅迷?
展品也未按专业博物馆水准注明是原件还是复制品。在我看来,至少有一部分是复制品。标明复制品,能让原件更能吸引观众。
不是“旅游”热点,不影响根据现代观众的需求不断丰富、调整、完善陈设,不影响不断加强学术研究。鲁迅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对于博物馆来讲,研究实力、陈设水准、网站和现场服务水平是核心竞争力。
博物馆中有一句鲁迅的话: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博物馆一部分展厅给了一个皮影之类的展示宣传,未看。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6
今天7月8日,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参观了位于阜成门的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是基于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扩建而成的,位于阜成门东大街的一条小胡同里。胡同非常普通,和北京其他的胡同没有什么区别,以至于我们路过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竟然走过了,要不是有同学以前来过提醒我们到了,我们决不会意识到在这样普通的一条胡同里竟然曾经住着一位让亿万中国人民铭记的“脊梁”。
纪念馆的风格给人一种老北京四合院的感觉,中式,又很平民化。一进门就看见了一小片草坪中有一尊鲁迅半身像,用的是白色的大理石,雕的是大家最熟悉的那一个形象:一寸长的头发根根树立着,小撮胡子,和略现疲惫但非常坚定的眼神。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必做的.便是找景观照相,我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但这次当我站在雕塑前面对镜头摆出笑容的时候却心虚不已。不难想象:站在这样一个灵魂面前,背后有如此的目光审视着自己,感觉就像把手放进了真理之口一样,让你不得不反思自己过往的一切。
再向前便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了。一座庄重的中式建筑,踏进大门,迎面的是两面浮雕,雕的是鲁迅小说里的情景,有百草园,有三味书屋,还有一面是一组镏金的行书。纪念馆分两层一层地上一层地下。馆藏依时间顺序排列着各件藏品,有鲁迅的手稿、三味书屋的桌椅板凳,鲁迅收集的古董,鲁迅的写字台、摇椅,还有他用过的日历,这些物件被复原了原貌,看起来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细细品味的是鲁迅的故居:一座别致的小四合院。青砖绿瓦,带门槛的木质大门上的油漆已经剥落,门里有两棵白丁香树开的正是时候,小院里飘着丁香的淡淡香味,很清雅。正北房和西厢房是锁着的,但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老旧的家具,上面落着淡淡的浮尘。正当我看着北房里的家具时,一个声音打断了我,回头一看,是一个中年女人蹲在南房门里,在脸盆里洗着抹布,“东厢房没锁你进去看看吧!”她说的那么自然让我觉得她就住在这个小院里一样。其实她是一名工作人员,在他的故居里,工作员也完全没有其他馆里的循规蹈矩。
出了四合院,这次参观结束了,我们又走回了那条胡同里。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7
自然体育课——鲁迅故居
这周二,赵老师告诉我们今天的自然体育课将上一堂语文课,只不过教学地点有所改变,是去鲁迅博物馆。大家都迫不及待,据说我们要在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了解鲁迅精神。
不久,我们就到达了博物馆。我们列好队,在赵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开始声情并茂地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终于可以进入展馆参观了!大家都在奔跑着寻找答案。我们三五成群地寻找答案,在展厅里跑来跑去,开动着自己的脑筋,凭借自己的真本事来找答案:有的人翻书;有的人看展板;有的人翻手册。我们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尽快完成练习题。同学们的这股认真劲儿,赢得了许多老师和家长的夸赞和围观。
做题时,大家都扎堆在一起,热情的讨论着关于鲁迅的简介。最有意思的就是画图部分啦,所有人都守在一块展板旁,细心地画着鲁迅故居的`平面图,大家还开动着脑筋,思考着鲁迅故居里面树木的种类。最考验眼力的就是寻找在展板上的秘密信息啦,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展板上的信息,生怕漏掉一个字符,一心一意地阅读着展板上的内容。
叮咚!时间到了,大家匆匆忙忙地写完最后一题,再写好名字,急忙交给刘老师,赶紧跑到大厅去集合。
最后我们绕过了展厅,参观了鲁迅的故居。故居是小四合院型的,中间的院子里有郁郁葱葱的树木,非常美。风轻轻的吹着我们,我们一起读了鲁迅最有名的一首诗《自嘲》。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希望我们也能像这首诗所说的一样,自信、乐观。更有无所畏惧、韧战到底的决心。不管形势怎样变幻,前途如何艰险,努力逆风前进。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8
去年暑假,我来到了鲁迅博物馆,这里没有华丽的建筑,也没有引人注目的红墙,却有无数人慕名而来。
走进鲁迅博物馆的大门,左侧有一灰墙小院,门旁刻着“鲁迅故居”几个苍劲的大字。迈进那窄窄的门,便看到了两棵枣树,这两棵枣树是鲁迅先生亲手种植的。在微风吹拂下枣树摇曳着,似乎让我看到了鲁迅先生的那铮铮铁骨。枣树前面有一排房子,中间的是鲁迅先生的会客厅兼藏书室。西房是厨房,北方有三间屋,正中间的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人称“老虎尾巴”,而鲁迅先生叫它“绿林书屋”。左侧是鲁迅夫人朱安的卧室,右侧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透过明亮的窗户,我看到了屋内的摆设,朴素的桌子,古老的油灯,老式的长衫、布鞋,一切都是那样的简单。看着看着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一个脸色黄带白,像个大病初愈的病人,胡须长的像隶体“一”字,但看起来却严肃倔强,只见他坐在书桌前,正在专注的写着……
直到妈妈叫我方才回过神来。走出小院来到了纪念大厅。这里展示着鲁迅先生生前写的日记、手稿、书籍……鲁迅生前收集的古代画像,墓志等石刻。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深深的体会到了鲁迅先生那拳拳的爱国之心,他曾用自己的笔锋深深的刺向敌人的心脏,对劳动人民进步的'青年则给与自己真诚的爱心,鲁迅先生想蜡烛一样用自己的光芒,引导中国人民走向希望。展览馆里平铺着曾盖在鲁迅先生遗体上的绸缎,雪白的绸缎上写着“民族魂”这个字。
参观完鲁迅博物馆我对鲁迅先生更加的尊敬了,被他的爱国之心深深的感动了。做为中国人,我们也有像鲁迅先生一样更加爱自己的国家。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9
今天我们小组组织参观了鲁迅博物馆,出发前,我就已经激动万分了。
其实很早就在课本上读过鲁迅的文章,但对于鲁迅先生,更多的是在历史教科书上的认识,知道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但终归是课本上的认识,敬畏心十足。记得当时读他的文章,有极大的震撼,但震撼之余,就少了几分平易感。
这一次去鲁迅博物馆,参观了鲁迅先生的故居,原来他们这般伟大的人物,也有生活的烟火气,让我从尊敬变成了热爱。这段时间重复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又多了一些思考。鲁迅书写的种种事物,反礼教、解剖国民性、提倡白话、反对强权等等,当时也有许多人在写,但我唯独对他的文章“情有独钟”。
通过这次参观鲁迅博物馆,我对于他的小说集《呐喊》也有了新的.认识,小说中所描绘孔乙己,华老栓等这些底层平凡的人物,因为封建观念戕害,或人的思想麻痹无知,或社会风气腐朽败坏,最终走向死灭的命运。这样一个一个的故事揭露出当时的黑暗,也在不断呼唤着人们觉醒。他们都在铁屋子里,面对着精神逐渐麻木的大众,鲁迅希望通过这些文章唤起这些沉睡的精神。
一个批判者,写出力透纸背的文学,唤醒一个时代。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参观鲁迅博物馆心得体会10-31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10-11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10-23
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06-10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04-03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经典]04-02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01-27
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01-02
参观鲁迅故居心得体会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