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20 20:54:1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5篇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几年的师范专业学习和研究生学习生涯,让自己渐渐走近了教育,渐渐明白了怎样去做一名老师,怎样去做好一名老师,但是我也清楚的知道这些理论知识要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要回归到教学实践中去。从走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做到“爱课堂,爱教育,爱学生”,一年的从教经验使我明白,做到“爱课堂,爱教育,爱学生”只是一种起码的教育情怀,对于一个渴望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青年教师来说,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就我们青年教师而言,要想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就必须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我们要向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为人师表的高尚风貌,刻苦的工作风格,精湛的教学技艺,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博大的爱生情怀。同时,学习还包括我们自己内功的`修炼。众所周知,教师应该读书,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作为青年教师就更需要读书,但是,有一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思考:青年教师应读哪些书?

  有人认为,教师应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也有人认为,开卷有益,不论读什么,只要读就行了。亦或是如一些学者所说,教师不同于一般的读者,读书不能完全凭兴趣,随心所欲,而应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即通过阅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表明,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所能达到的高度,真正的优秀教师一般应具备3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缺乏任何一个板块的知识,也许都将限制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是否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最终决定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读书“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如果只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势必会造成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出现大片的知识空白,使教育教学成为一门“孤立绝缘的学问”:在知识容量上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在思维方法上便没有受到应有的“训练”。这样我们站在讲台上,就会缺乏底气。

  广博而有计划的阅读是一种长远的眼光,是建立在普遍联系与宏观综合的视野下的自我锤炼。纵观真正在教育教学领域内取得成就的教师和学者,无不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正是完善的知识结构开阔了一个人的思维与视野,打破了封闭,学会了贯通,避免了单一,关照了多种生长的可能性。

  不论我们原有的知识背景如何,完善知识结构都应是我们青年教师基本的读书方向。总之,我坚信“阅读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通过读书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教育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我们的生命因读书而美丽,因教育而幸福,因超越而精彩。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2

  20xx年8月17日上午,我乡全体教师聆听了曾丽红老师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报告,报内容非常详实,非常贴近我们教师实际,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曾老师幽默生动的语言和振奋人心的事例,唤起了每位教师成长的迫切愿望。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我”、“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现结合自己的实际反思如下:

  “敬业、勤业、乐业”是我最大的收获。它让我明白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实践,去反思。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教学要求。必须脚踏实地学习他人经验,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渐渐成长起来。

  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我想,我们做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通过交流,教会我作为人师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与奉献,在

  生活中如何投入与面对,如何使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体现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让我学会自省,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回过头来看过去。我愿意做“教师成长”中的一名成长教师。我想,不只是我,我们全校许多同事都将在这次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

  以前我常忽略这样或那样的事情,通过学习后,让我了解到了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日益成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会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的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3

  听完后,感触颇深。何谓教师,林老师将“教师”二字进行分解,提炼出“品德”、“文化”、“思辨”、“价值”四种要素,定义教师为:培养有孝道、有文化、敢于思辨、对社会有价值的学生的人。他认为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影响生活的方式;选择了当教师,也就选择了承担一份社会责任。

  何谓名师,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识渊博,业务精湛,学科教学能力卓越,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在国内由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教师。

  何谓卓越,林伟老师提到卓尔不凡,越而胜己,他认为每天都比自己进步一点,这就是卓越。卓越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目标、一种期望、一种努力、一种过程,最终达到一种境界。

  1、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1)有目标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目标设定,我们要做一个有职业规划的教育人。林老师提出可以从专业理念与师德(应悟)、专业知识(应知)、专业能力(应会)三个角度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研修目标。

  (2)有行动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设定目标之后,还要付诸行动。要善听,;要善做;要善读;要善写;要善说。

  (3)能坚持

  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发展还需要我们朝着目标,持续奋斗,坚持到底。

  2、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林老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有三条路径,要成为名师,往往需要从路径一仿造开始,“做”—“学”—“问”;然后,通过路径二进行改造,“学”—“做”—“问”;最后通过路径二进行创造,“问”—“学”—“做”,先凭借自己的能力,敢问优化教学之路在何方,然后嫁接已有理论,并在具体实践中做出成果。

  最后,希望有更多的教师,树立教师发展目标,争取做懂职业、懂学科、懂课堂、懂学生、懂家长、懂发展的名师。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4

  王长远教师从x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基本情况(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与平台(有什么)、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怎么做)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从教师个人、国家政策等方面,全方位解读了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让我从全局更加了解教师队伍发展。

  第一,王长远教授从个人层面来说,教师队伍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位普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专业素质,通过教研、学习始终保持自身教育活力。从自身来讲,我还需要不断提升课堂组织能力。

  第二,王长远教授从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来说,站在国家政策层面来看,让教师职业规划更具方向性。也从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细化讲解,来为教师职业发展、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也为新时代教师专业指明前进方向。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平台、“大篷车”送教下乡项目以及STEM教育的'落地与推广,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等,为教师发展指明方向,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新要求。

  第三,在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中,王长远教师从历史出发,从教师这两个字出发,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品德、文化、思辨、价值这四样,就会铸就学生一生的财富。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缺少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而过于重技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改进,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意识留存率,还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参与性学习。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反思、改进,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同时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向、新环境下,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5

  8月29日,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教师进修学校潘向明常务副校长为我们作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讲座。潘校长讲座的主题是教育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从教育的本质谈起: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服务"——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表述。教育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所以我们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是友善的。听到这里,回想自己平时和学生的关系,真是汗颜。学生时不时的被训斥,我总是居高临下地用那种所谓的师道尊严的目光瞪着学生。再谈到如今学校的所谓的"减负"和学生对学习缺乏的学习兴趣,无不刺痛我的心。作为一名教师,一位最基层的教育者真是难受,而面对如今的社会现实又是多么的无奈。我想今天的讲座在我心灵深处产生了震撼,那一定会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当潘校长谈到语文教学的课文欣赏课时,我体会真是感同身受。我们的学生是喜欢这一类的欣赏课的,但是"考试"这把利剑砍掉他们的兴趣。潘校长风趣地谈到兴趣课到底是谁的兴趣——家长的兴趣、老师的兴趣。他把我们的一些老师与"训兽师"作了比较,既深动又形象。我们有的老师确实是不把学生当人来教育,反复的`"填鸭式"的教学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到教育与社会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确实揭示了当今社会教育的要害。如今的学生家长也好,还是我们的老师也罢,只要你考试分数好,其他一切就不必理会,学生是高分低能。

  潘校长谈的第二个话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他把我们老师和医生作了比较,就显而易见了。医生的专业性很强,而我们老师目前相对而言专业性就要差得多了。中国教育名家窦桂梅曾说过这样让人深醒的话: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静心钻研。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们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庄子》上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而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要读书。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我们需要阅读很多书,就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科技的还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样教师才能底气十足地走向学生,走向课堂。读书已经改变了我们人生的起点,也定能改变我们人生的终点。让书之香韵像春天里鲜花之芬芳一样萦绕在身边,这不是我们老师应该追求的人生最爱吗?读书、思考、借鉴、成长必将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6

  林教授用“一轴双链八要素”双螺旋结构展示了教师的核心素养,何为名师呢?名师是“站起来是一座山”,内心始终坚定而自信,充满激情;“坐下来是一本书”,有丰富的涵养,让人读而不厌。名师懂职业、懂学科、懂课堂、懂学生、懂家长、懂发展,不断追求卓越。教师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呢?

  一、走进阅读——为自身成长奠基

  生命在于修炼,修炼是对完美的一种追求,不断修炼更是对卓越境界的一种追求。欧阳修曾说过:“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行至终身,有不能至者矣”。教师成长需要思维的激发、思想的营养。阅读是与他人思想交流、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开启自我成长的发展之门。

  读书可以吸收大师的智慧,可以读教育基础理论、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著或者期刊,通过专业阅读从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预见更美的未来,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二、智慧思考——为自身成长助力

  作为教师要学会智慧思考,学习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标”;钻研教材内容,做到腹中有“本”;阅读参考资料,做到脑中有“料”,了解学生实际,做到目中有“人”;设计教学过程,做到手中有“法”;编写熟悉教案,做到教中有“据”。只有适合才是最好的教育,经过智慧思考,可以通过专业写作来做一个自我的总结、凝练和分享。通过写作,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学会反思问题,并寻找改进的策略,真正走向“教学即研究”的美好境界。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教师,要高度认识到专业化发展的价值,有自主成长的意识,克服专业化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平庸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华丽转身。只有把自己开成花,那么你永远就在春天里!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7

  昨日,受邀在苏州和安徽的一些老师交流。交流结束,请老师们提问,先后有三位老师提出问题,当时对这三个问题做了回答,今早起来,再把这三个问题想一想,这里先把其中的一个问题整理成文字。

  一位老师问:“教师为什么会越来越没有幸福感?教师的幸福到哪里去了?”

  当时我有一个反问:“那你觉得哪一个行业,现在会有很强的幸福感?”记得今年3月在成都和一些中学老师交流,有老师看到PPT出示的标题是“创造教师幸福生活”就对我说:“如果教师的工资都达到公职人员的水平,教师也就幸福了。”听了他的话,我当时也问了他这样的问题:“那你是不是觉得公职人员就是最幸福的了?公职人员就没有不幸福的了?”这样的回应方式,是我自觉教育变革的关键“是从提供思想到促进思想,教师的角色要从思想的提供者到思想的促进者”。我以为,促进思想是促进自我教育,是促进反思、改善自己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式,是一种“价值澄清”的方式。我的提问也算自己的观念实践,知行要合一。

  思考和回答“那你觉得哪一个行业现在会有很强的`幸福感”这个问题可能会让我们悲观地发现:在当下可能已经很难有哪一个行业能说很幸福的了。为什么在现代科学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生活越来越简便的当下,人的幸福反而成了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但这很难获得一个比较完满的统一答案。很难寻找到满意答案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必寻求答案。我找到了这样一个答案:那就是今天的时代变化太快。因为变得太快,生活的稳定感越来越差,不安全感加剧了;也因为变化太快,社会财富的获得和变化也越来越多样,差距越来越大,比较起来,不平衡感也越来越强烈;变化还带来了社会对各行各业更加精细、完美、多样的要求,从业者工作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似乎也在下降……

  在看到各行各业都可能对自己生活吐槽的同时,我们又会注意到在各行各业有都有晒幸福的个体。比如,在教师队伍中就能发现很多享受幸福、表达幸福的老师。这让自己有这样的认识和结论:在任何时候可能都没有绝对幸福的行业,只有在这个行业幸福生活的从业者。

  观察幸福的从业者,我以为他们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知道自己是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他们不做让自己感到痛苦的攀比;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忘工作初心,能够有所坚守和坚持;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想要什么,知足常乐,悦纳自己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另外,是通过成长的过程和体验缓解本领恐慌、生存恐慌和生存压力,他们能干成自己想干的事……

  从他们身上获得一些启示,做出一些改变,或许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自己的幸福。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8

  我想每一位老师都会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也不例外,虽然“美女老师、帅哥老师、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等因为先天因素不可能做到,其他的象潮阳一中的张老师那种风趣幽默型的老师是我很想成为的类型,可是因为语言天赋不够也难以做到,所以就只好往其他类型去努力了。“充满爱心的老师”应该是最容易达到的类型。可是我觉得光有爱心好象并不足以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必须同时具有真才实学才行,怎样才能让自己多点才学呢?刘教授提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

  刘良华教授告诉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的行动研究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与教师发表。教师学习是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前提,教师发表是教师行动研究的动力。如果没有教师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没有教师发表,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行动研究也不会走得太远。

  一、教师学习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的第一反应往往会通过自我反思来解决相关问题。只是有时候,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刘教授告诉我们教师需要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往往保存在专家、书本或图像中,教师可以通过拜师、阅读和研修等方式获得专业支持。

  拜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水平和业余水平是有差距的。如果教师不具有专业水平,他可以谦虚地向专家请教。就某个学科的教学而言,真正受欢迎的专家往往是教研员、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这些专家的建议是重要的,而且往往是以非语言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师傅带徒弟”就是传统而有效的“隐性学习”。就象我们这次到潮阳一中的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向名师学习的机会。我们在听课议课的过程中就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可惜时间太短。

  阅读。教师曾经是“读书人”,可一旦做了教师之后,却少有人还在延续读书的习惯。我观察到工作室的`叶老师基本都是手不离书的,怪不得知识那么渊博。除了读书之外,教师还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读图”,可阅读的图像至少包括“教育电影”、“教育电视”和“教育录像”等。

  研修。除了拜师与阅读之外,教师也可以选择正式的学历教育。正式的学历教育常常因其形式化遭受指责,但正式的教育也有它的可爱之处。比如,它给人提供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这个地方往往是环境优美的大学;它让人可以系统地倾听讲座,还可能聆听到“大师”的声音。人才的评价标准之所以常常看重学历是有理由的。不能说拥有高学历就一定是高水平的人才,但普遍而言,正规的学历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是有积极影响的。

  二、教师行动

  刘良华教授告诉我们,只要教师有了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就会发现自己行动中的问题,就会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动,教师改变自己的行动就是行动研究。书中介绍行动研究主要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管理研究三方面进行。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现在提到比较多的一个名词,在我的感觉中这应该是一个很复杂和深奥的东西,看了刘教授的书之后,我才知道其实不然,对课本进行补充、更新,使整个课本完全变一个样,这就是课程开发。而狭义的课本课程开发就是国家课程之外开发的专门课程。刘教授举例说如果你有丰富的阅读量,课上的时候给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学生课堂时间不够用了,那么这些多出来的课外资料就可以成为一门校本课程。对我们历史课来说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研究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但目前就我自身的知识面来说要独立完成一门课程还有一定的困难。

  校本教学研究。研究具体的课堂教学是行动研究的一个基本追求,即教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这种校本教学研究常常显示为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学的个案,有人称之为“课例研究”或“教学个案研究”。“课例研究”指针对一节具体的课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尤为重要。教学反思指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回顾和回忆,但教师的反思又不只限于个人的回顾和回忆,还可以是观看录像的形式,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来思考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遗憾。除了个人反思,还可以邀请他人进入自己的课堂听课,通过他人的听课和评课来促进自己的反思。这就有些类似于传统教学研究中的“观摩教学”、“公开课”以及“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等形式。这种形式容易操作,只要我们多听、多想、多讨论,其实是很能促进个人的成长的。

  校本管理研究。教师除了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之外,也可以研究学校的管理问题。当教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学校的.管理问题时,行动研究就显示为校本管理研究。

  三、教师发表

  教师通过行动研究会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需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才会有意义,这些东西不可能一一被发表在杂志或期刊上,但是,当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网络博客。在这里,教师可以任意的发挥,通过“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积累自己的财富。包括“我今天读了什么”,这是“阅读日志”;如果教师没有任何阅读,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看到什么”,这是“观察日志”;如果教师既没有阅读,也没有观察,那么,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做了什么”,这是“行动日志”。博客有个好处,能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做什么,只有发表之后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公开赞赏或者批评,如果不公开就没法得到别人的建议,也就没法去改善自己的教学行动。

  以前我没有发表过博客,曾经有上完课很兴奋的时候,因为觉得那节课学生很感兴趣,曾经也有听了某节课觉得非常有帮助的时候,这时就有想写出感悟的冲动,但有时只是刚开了一个头就因种种事停下了笔,再拿起笔想写时却没有了灵感。所以这次培训要求我们每天发表日志就是一种很好的鞭策。

  如何做一名出色的老师,这是我们每位立志当老师的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刘良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给了我启示,让我对教师如何争取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更好,并通过这个过程实现教师的成长。

  通过学习刘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我学习与理解到想做学生欢迎教师应该使自己成为有特色的人。刘老师提到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教师有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教师、像母亲一样慈爱的教师、年轻平等有激情的实习教师、宽容的教师、帅哥教师、温柔的美女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师、充满爱心的教师、以身作则的教师和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而在我看来,风趣幽默的教师、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能关爱学生的教师、以身作则的老师、实习老师和讲课有激情的老师是最受欢迎的。

  风趣幽默的老师在教学中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心地大笑,会心地微笑;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的心智,而且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最重要的是寓教于乐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掌握所学的知识。

  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知识问题,都可以较科学专业地帮学生解决;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补充适当的课外专业知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学生也能心服口服的听从教师的教导,并且可以更加耐心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也就自然而然在学生中树立起了威信。

  能关爱学生的教师会熟悉每个学生的名字、会主动地去接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会在做决定前听取学生的意见;不会向学生发脾气、不会体罚学生、更不会让学生赶到冷漠……这样的老师,让学生感受到爱,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亲近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能够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百分之百的爱来教育、影响他们。

  实习老师都比较年轻,有活力,有激情;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也比较小,比较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也比较容易和学生交心,所以在学生中的受欢迎度会比较高。

  以身作则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多而且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有同学,还有老师。老师的影响作用相对同学的影响来说,是具有指引的作用的。在对待家人、同学、生活与学习上,学生是需要老师的指导的。在指导过程中,老师说的就很难说服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同时,老师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与责任心也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以身作则做好自己,才能对学生有言传身教的作用。以身作则的老师更容易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

  学生和老师接触最多的时间是在课堂上的,若讲课的老师没有激情,平淡无味,则很容易令听课的学生走神发困,教师所讲授的内知识也较难令学生接受。而讲课有激情的老师则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是学生较容易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该要具有过人的智慧。

  教师的教学智慧概括为三点,这三点也可以视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第一是传道,第二是授业、第三是解惑。传道我们把它理解为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构成影响。这里所理解的授业,主要是传授学业,传授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技能。解惑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困惑之后,再引导学生解决困惑。

  传道是指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影响。即是教师生活态度、情感对学生的感染。或者用另一种说法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格教育。要求教师应以自身强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教育。教师要有科学的价值观、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行为举止要体现独立人格和对人的尊重,展现忠诚、明智、责任、勇气、正义、谦逊、宽容、真诚和利他的品质。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要求教师有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教师如果具有顽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乐观自信的上进心、宽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具有人本思想、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本领等品质,就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其人格也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授业主要是指传授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技能。这要求教师能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其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要及时的进行反馈和改正。比如我们的学生做了一个练习题,不知道自己做的对还是不对。我们老师让课代表把练习本收到办公桌上去,有时候一放就是两天、三天,有的放五天,放一个月。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多么渴望老师给我一个评价。可是,等了很久之后,等下次作文本发下去的时候,他的感觉全忘了,学生不知道当时写作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全忘了,因为没有及时的反馈。所以及时的反馈和改正是很重要的,及时的反馈和改正有利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巩固。另一个必须注意的是整体教学和细节教学的把握。任何一个细节知识,你一定要能够整体地教、整体地学。要把知识点放到大的背景下去让学生学习,让学生把握好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否则学生只会迷失在杂乱的知识点之中。

  另外,教师还必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所以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那种没有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所谓教学,严格地说不能称其为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表现在创设问题情境、明确任务、动员等定向活动;在维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常表现为引导者;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又表现为激励评价者。能够真正认识到教学这种内涵的教师,就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而不是以学科为本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工作。

  解惑解惑意味着先让学生有困惑,然后教师才去引导。解惑实际上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总结适合学生本身的学习方法,引导其自主学习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了刘良华老师的课之后,我明白了自己的前进方向,我要做一个有爱心,有真才实学,讲课有激情的,收学生欢迎的教师。我将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阅读、学习来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9

  最近有幸阅读了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撰写的一本书《怎样做小学教师》,受益匪浅、感慨颇深。每位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及学习能力也不同,因而对同一事物持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倘若教师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实施题海战术,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个性,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却不具有消化吸收的功能。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怎样做小学教师》,本人再次意识到关注学习个性,因材施教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教师应如同春风一般,让每位学生都沐浴其中,又伸展自如。在关注全体学生学习共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和关照到不同学生的学习个性及差异,提出分层次的问题,由易到难,呈现有梯度的教学过程,由复习巩固旧知向引入新知转变,布置可选择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完成相应的作业,实施个性化评价,如good、great、cool、wonderful、excellent等,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位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充满爱心的职业,只有真正走近、关爱学生,学会蹲下身子看学生,才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差异。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习个性,实施因材施教,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课内外的示范与观察,及时调整教学结构,以学案定教案,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相长。一个理想的教师,第一要有健全的体格,良好的心境;第二要有爱护儿童的心肠,认识小孩的个性;第三要有研究的态度,要能多方采取新的教材与教法。对于一切,要假定它是错的,然后用证明的方法,找出对的地方,那才是真对。一个教师,他整天的跟学生生活在一块,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形之中,学生都受着莫大的影响。所以有人说,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行为习惯、学养人格,都可以在学生们的行为上反映出来。因此,一个教师如果希望学生有好的表现,自己一定先要有好的表现。

  作为一个老师,都应时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才有可能及时纠正错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也才有可能步入真正的教育殿堂,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教师应当以负责任的态度,带着爱心去实践因材施教,为那些在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援助,做到有教无类,实现教育的公平。《怎样做小学教师》精选陈鹤琴现代教育学说中关于小学教育的理论学说, 文字简明,内容详细,道理深刻。由于结合了陈鹤琴先生多年的教育经验、研究所得,文中所例举的大量的教学实例,为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今后还值得细细研读。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0

  这个学期在陈校长的带领下,为了让孩子们更快乐的学习和读书,让学校年轻的教师更好地发展,我们学校开展了各项关于读书的活动,孩子们排练了经典诵读,诗情画意,老师们手捧教育书籍体会教育的生命与价值,整个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气息。在这个朝气蓬勃美丽的校园里,我感受到了一个学校的温暖和工作的幸福,虽然每天都很辛苦忙碌的上班,但每天都很充实都有收获。

  在读肖川教师写的一本《教师的幸福生活与专业成长》这本书后,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年轻的老师该怎样去做好工作。一个老师如果她生活很幸福很快乐那么她的工作也必然很幸福很快乐,我想我是的,生活给予我很多幸福,那么工作也是我很幸福。幸福的工作不光使工作干的好还可以传染给学生,也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幸福的滋味,带给学生学习的乐趣。从毕业到现在已经四年了,工作了四年,让我体会到了一位老师的价值是多么的重要,不光是融洽到一个学校的团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要。毕业后我所带的.高年级比较多,对高年级的孩子比较聊得来或更好地去教育他们,虽然他们都小学毕业了但都还和我联系,给我打电话发qq寄贺卡,让我感受到师生之间那种师生情。而今年我从一年级教起,刚开始有点手忙脚乱的,慢慢地对一年级小朋友开始了解,知道怎样去教育他们。一年级学生刚开始进校他就是一块无暇的玉子,就看老师怎样去雕刻他,让他成为一块美玉。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

  老爸总告诉我说:孩子都是被夸出来的。的确,就像肖川教师讲得那样,用赞美的眼光去发现孩子身上的美。一个孩子学习虽然不够好,但是他能主动劳动这也是美,也是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那么老师就应该去读懂他们身上的优点改正他们的缺点。我们班一共62个学生,俩个单亲,一个家庭低保户,一个母亲残疾,一个孩子体质弱,四十多个孩子都在学屋吃饭学习,有时候让我感到很寒酸而有时候让我很头疼。寒酸的是孩子都这么小都被爸妈留在家中由老人照顾,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在身边的温暖,看到他们脸上脏兮兮的衣服也脏兮兮的时候,我就会责怪家长的不负责,打工挣钱为了孩子,但结果呢?孩子没能照顾好学习也得不到及时的补救。头疼的是那么多的留守儿童我该怎样去教育,而且都那么小,和他们沟通他们也不理解,家庭作业也做的一塌糊涂的。所以我就想了好多点子,让孩子们在我的教学管理下在整个班级中能够感受到温暖,而不失落。所以每节课不管采用什么办法我都会奖励给孩子们糖果盒和作业本,作为对他们的鼓励,同学之间表现好的都用掌声和大拇指向他投出表扬和激励。批改作业时我会用星星和笑脸画个大拇指来表扬鼓励他的作业很工整很优秀。等等的这一切我都想把更多地温暖和幸福传达到每一位孩子身上,让他们更快乐幸福的成长和学习。有一次我把孩子们带到学校新建的塑胶操场上,和他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正好讲到学习乐园的一个数学题目也是有关老鹰捉小鸡的,我让孩子们先围成一个圈,找几个孩子师范,给他们讲这道题目。在空旷的草坪上孩子们都围在我的身边趴在我身上说啊笑啊,让我感受到了温馨。

  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孩子们也都成长了许多,由原来不会打扫卫生到现在都能把教室打扫干净,桌椅板凳摆放整齐,因为一道题不会做而哭,知道向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这就是他们成长的第一步,让我感受到了幸福。所以作为老师的我更应该去好好的教育他们,雕刻他们,爱护他们。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1

  青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一个年轻人都充满着激情与活力;都充满着对生活的向往,对事业的追求。每一位青年教师就像是一颗“火种”,只要让他们发光、发热,他们就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担负起教育的重担,传承优良的作风,开创美好的未来。我们深知青年教师身上蕴涵的潜力与能量,我们始终把对年轻人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长抓不懈,从细入手,以情感人,抓实、抓活。

  近年来,我们东港学校小学数学教研组涌现出一批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这些青年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东港人”的风采,这些老师的成长离不开他们个人的努力,但同时也得益于教研组为这些年轻人所做的大量的细致入微的工作。

  引导

  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有着对新工作、新角色的新鲜与冲劲,愿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是青年教师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但是,他们毕竟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工作经验上的缺乏总会让这些年轻人在教学过程走一些弯路,经历一些失败。这时的他们是无助的.,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往往会让他们承受更大的打击。如果此时,没有人在一旁去及时正确的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也许他们就会失去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自信,失掉自己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团结的群体。互帮互学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对于每一位新入校的老师,大家总会主动、热情地去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的紧张、茫然心理,共同解决教学过程的困惑与难题。

  为了使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更有系统性,成效性,也便于教研组准确把握每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我们开展了以“结对子”为主题的师徒帮教活动。每一位3年教龄内的教师以自愿结对的方式与一位“老”教师合作。一年一个周期,在教研组的主持下,签定《师徒结对合同书》,在这份合同书里,要求师徒双方从四个方面努力。

  1、树榜样,育师德;

  2、教常规,学入门;

  3、导教艺,练教功、

  4、讲奉献,创佳绩。

  每一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有层次的要求。如,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一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应在指导教师具体辅导下参加赛课,一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应以自己钻研为主,指导教师点拨为辅参加赛课;已满两年教龄的教师,应独立设计参加赛课。在隆重的“师徒结对的拜师会”上,有的老师为师傅献上一束鲜花,表达了对师傅的佩服与喜爱;还有的老师给师傅送上一把“戒尺”,希望师傅今后严格要求。平时的工作中,年轻的老师虚心好学,年长的老师不耻下问,教师间相互学习蔚然成风。青年教师在这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中健康发展,稳步提升。

  压力

  20xx年,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时代的需要,成为一名为素养高、业务精,有思想、敢创新的教师呢?我们认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数学教研组本着“悉心帮教,创造机会、适当加压”的原则,从多方面、多渠道对青年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养。

  1、落实常规教学,提高运作能力,

  教研组把教师的基本功作为青年教师成长的第一课,配合学校的“文墨书香满东港,正直博学做真人”分学期开展了“三字一画(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为了促进教师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的全面了解与把握,去年,我们教研组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对每册教材的重难点,教材前后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对学科单元计划的书写进行了培训。一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某一学段的教学经历,确实感到有些压力,但他们能够积极应对,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数学全套教材姜雪老师一有空,就到各个班级听课。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少青年教师逐渐成长起来了。

  2、加强理论培训,更新教育理念

  数学教研组精心设计每个学期的培训内容,每次培训力求做到主题性明确,有实效性,并要求教师对培训内容作好记录。20xx年,袁道林校长作的“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学校也经常利用校内资源,请学校的区级骨干教师讲述他们成长的历程,凡是外出学习听课,一般都安排青年教师;同时,我们学校广开渠道,“请进来,送出去”。定期邀请外校专家来校讲课,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省、市教研机构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同时,要求教师每个月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教学心得笔记,每学期写出不少于10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反思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剖析,不追求文字的多少,力求反思的真实与价值。

  3、丰富教研活动,促进实践反思

  为了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和理论素养,数学教研组精心设计和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让青年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参与活动,为他们搭建起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每次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其中磨课磨人活动,求真务实,立竿见影。即:年轻教师先备一节课,然后备课组对这节课再进行集体备课,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年轻教师再去根据吸收组内意见,对本节课进行再认识,重新备课,然后设计一篇最佳教案;再上课。组内教师到场听课,听完课后,再集体评议,指出不足之处,然后由年轻教师在备课,再上,直到合格为止,这样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对年轻教师的成长相当有好处。

  4、深化课题研究,提升科研素养

  课题研究是推进数学教学整体改革,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教研经验系统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科研者”转变的重要手段。数学教研组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课题研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东港学校小学数学组承担了“如何培养学生及时改正作业习惯”的小课题研究,老师们群策群力,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习惯,想法,以及改正作业中存在的困难,。然后形成一系列的措施。学校在经费上给与了大力支持,同时,鼓励和邀请青年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中来,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细致、科学的指导,使青年教师分析研究能力迅速提升。同时,学校通过定期召开课题“跟踪会”;建立科研验收考评体系;给予成果突出的课题及实验教师物质奖励等多种方式,让青年教师投入课题实验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

  东港学校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在学校领导,教导处的关心和培养下,正一天天走向成熟,娇艳的盛开在教育的花坛中。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2

  幸福到底是什么。母亲的关怀、丰收的喜悦、平静的温馨、神秘的巧克力、林间的小路、远离尘嚣的静土、自由的跳路、温柔的抚摸、不经意间的感动、重温听潮的时刻、开满鲜花的、一生的信仰、更多的时间、美妙的梦、丰富的想象、寄托在纸上的希望、自己的感觉、勇于攀登、独立的梦想、下一步的欲望、朋友的关怀……幸福无处不在。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在我看来,幸福就是充实,就是闲适。所谓充实就是没有空虚感、困乏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所谓幸福,就是指内心的平安,可以自由的,自在的,享有幸福的平安。

  幸福人生需要什么?一是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一定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最美妙的东西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把学生的人生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人生前景,唤起学生对人生的热烈向往。二是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岗位,爱岗敬业。三是身边有亲友。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有情感的'归属。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会培育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我认为,今天我们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艰巨,教师自身的素质不仅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全面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发展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怎样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呢?

  首先要加强学习。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书本,网络掌握英语学科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英语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吸取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其次,认真参加每一次教研活动。向学校有经验的英语老师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我是教师,我享受着教育。看着同学们因为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而争论,主动积极的学习时,看到一批一批的学生健康成长,看到他们汲取知识的营养所绽放的如花的笑脸,联想起他们日后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时,我的心中会充溢着无以言表的幸福和快慰;为了让这种快乐更加持久,我觉得应该用丰厚的文化充实自己,走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我是教师,我明白------教师的幸福源于能与学生一起成长,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创新;教师的幸福源于踏踏实实的生活,孜孜不倦的追寻。

  杨和平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给了我很好的启迪,特别是教师如何获得幸福感,对我的触动很大。

  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纯个人的纯直觉的感觉,那么这种感觉跟精神就是一致的。所以教师的幸福,也就不能简单的从物质和金钱的角度来衡量。充实而又闲适,从容自主地面对。这才是我所理解的幸福生活。

  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如果当时我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在面对诸如气氛沉闷、不交作业、上课讲话等情况时,我就会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理智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作出恰当合适的决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美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如果我也能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而不是一味盯着他们所犯的错误不放,我也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幸福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你也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没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教师,一定是时常面带笑容,挺直腰板,给学生们力量与信心的教师。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容易产生幸福感,而我刚开始从事教师这份工作时,却仅仅是准备把它当成自己维持生计的职业去做的,可是当我接触到一个个十三、四岁的朝气蓬勃的学生,和一个个年轻的、鲜活的思想不断地相互交流、学习,生活,我发现我逐渐爱上了我的工作,越来越能从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记得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是感动,他说:“人的一生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

  我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首先是基于学生对老师的肯定、信任、敬仰,来源于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学生获得健康的身心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其中幸福感是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沉淀下来的亦师亦友的情感!其次,另外一种得到肯定的重要途径,那就是工作中或领导或同事或学生的赞许。大家都是在肯定和鼓励中才能有足够的力量继续前进。当周围的人,他们能够把你做的努力看在眼里,并且由衷的肯定时,这是一个非常幸福的时刻。

  可以看出,享受教师的职业,欣赏你的学生,这样教师的幸福感才会源源不断。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我们必须身体力行。因为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自己的幸福越来越远。

  总的说来,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作为普通人,教师同样也需要同学们的爱护和关注,希望关爱成为我们沟通的桥梁,见证每个人的幸福人生。

  我坚信,我努力,我就会幸福。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3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这个古老的“短板理论”正好可以用来说明教师“知识结构”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问题是中小学教师的“知识之桶”里到底装着多少水?又还能加入多少水?肖教授讲到,教师的知识之桶,应包含三方面的知识:通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为丰富教师的通体性知识,肖教授始终提倡“我读书 我快乐”、“问渠那得清如许——呼唤书香校园”,提倡教师要通过阅读来获得通体性知识,以此获得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文化视野,“诗书满腹气自华”,要通过阅读让教师成为知识的真正拥有者和创造者。

  对于教师该读哪类书,肖教授也指出教师的阅读既要广泛,又要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特别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搭配与多学科内容的融合,要与经典为友,做有思想的教师。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的“身份”知识,要求教师具备特定的学科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的主干和核心,对此要求甚高,不仅要对知识融会贯通,还需要有个性化,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条件化知识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要求教师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认识教育的本质问题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先教会学生学习做人,然后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最后肖教授提倡教师们从实践出发,行动起来,从写详案开始,从学写反思收获,积极参与教育叙事的研究,参与教育实验着手,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

  回顾这一年多的教育教学,似乎一直忙忙碌碌于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职业倦怠使我们早就远离了书本,日常教学工作几乎就是靠着吃老本来完成,所谓的专业培训离我们的实际工作太遥远,往往起不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而感觉《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讲述的就是我们需要的,通体性知识的`获得正是需要这类书籍的营养,指明了条件性知识补充的方向,让我们意识到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拨开了以往教学工作中的团团迷雾,真正起到了指导专业成长的作用。

  让我们充分利用闲暇时光,沉淀自我,宁静关照,从读书中汲取营养,享受属于教师特殊的幸福人生!在教学中也带领我们的学生徜徉书海,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4

  今天下午我们听了吴老师的的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九颗钻石,吴老师用自己一个个视频和故事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给我们分享班主任的经验。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的“干货”。

  首先吴老师把教师专业成长分为三个阶段:站在讲台,心中有规则;站稳讲台,教学有效果;站好讲台,脑中有理论。并强调:要学生做的事情,教职员躬亲共做。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的确,教育,不能没有虔诚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级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伟大的成员产生伟大的动力。勤学习让思想腾飞。吴老师强调要勤学习,让思想腾飞。向书本学习: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向生活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伴学习,像网络学习。特别是在向网络学习方面,重点讲解了要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建立博客。参与网络论坛,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而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有的时候经验是成功的法宝,有时也是前进中最大的敌人,只有冲破经验才能突破壁垒。并且吴老师强调走的快不如走的远。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特别重要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在繁忙的工作之暇,一定要注重身体锻炼。除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另外做事要主动,善抓机遇。任何事情都是一想二干三成功;一等二想三落空。做要事,要学会放弃。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去断舍离。只有有所取舍,才能走的更远。在教育这个行业,要想走的更远,就要学会坚持,学会结伴而行,更要勤于写作。在专业发展这条路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想走得快,就独自前行,要想走得远,就结伴而行。仰望星空,有梦想就有激情,就会充满成功的希望。好的习惯坚持去做,就会有成效。这也是我一直需要学习和坚持去做的。

  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一朵生命之花都绽放自己独特的光彩。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5

  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深刻感受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更需要在时间中磨练,认真反思,积极进取。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师德修养。

  一个师德不高尚的人,很难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也很难对教育事业有什么追求和奉献。我将努力建立尊重、赞赏、宽容的师生关系。我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人人都能学好,个个都能成才。能善于发现和及时赞赏学生的成功及其闪光点,要学会宽容和等待。同时,对学生的发展和评价保持适度的宽容,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批评转化为期待,避免过多地苛刻地评价学生的“对”与“错”,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抓住骨干教师培训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二、刻苦钻研,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人们都明白这么一个道理:要给学生能量,就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能量。因此,我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给学生以恰当的启发,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奋进的正确引导。

  二、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研能力。

  不断的磨练自己,在挫折中不断的成长、完善。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同时,做好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实践教学。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随时审视,随时修正。不断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总结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四、持之以恒,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

  在这个学习型的.社会里,不学习自然会落伍。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会抽时间读更多的书,让自己的底子再增加点厚度;另一方面,我会在业务上持续不断的学习,多吸收多借鉴,博采众长;更要在工作中多积累多砺练,笃学慎思,不断进步。

  俗话说: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在课堂教学中时常感觉知识储备缺乏,急需给自己充电。想想以前不管是读书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课本是“经”,老师和学生都是课本忠实的追随者,这就导致我在上课时总是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认认真真、方方面面的讲解;导致课堂教学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脱离了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第一,我过多的讲解挤占了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第二,我过细的指导钳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我为中心,跟着我的思路走。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学会挤时间向图书室借阅一些书籍,拓宽自己的视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从教书匠向研究型老师转变。首先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多看一些教学论著,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把课堂教学当作一门艺术。

  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专业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1-25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06-21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07-20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心得体会07-16

专业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5篇)02-03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体会04-23

专业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5篇12-01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心得体会08-12

教师专业成长个人心得体会01-31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15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