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论文(汇编15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制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制度论文1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不断深入性改革,我国医院会计制度现已难以满足现代医院发展需求、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式。故本文主要结合现代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及医院会计理念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不断促进医院会计的完善性建设,促进医院的有效管理及发展。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新理念
医院会计制度是反映医院运行情况的重要手段,会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经济活动的运行及管理。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制度的深入改革,我国各医疗机构呈现多样化形式发展,目前各医院现有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发展理念已相对滞后,故于现阶段加强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及新理念研究尤为重要。
一、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及医院会计新理念的必要性
(一)医院会计制度性质不明确
目前,我国会计制度以单位性质可划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及预算会计制度两种基本类型。就以医院事业单位角度而言,其在会计制度选择时多采用预算会计形式[1],但现阶段,我国医院在会计工作具体操作中,会计核算基础形式所采用的记账处理方式是建立在企业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基础上,故在具体应用时与预算会计规定收付实现制相互冲突,影响医院会计的有效管理。
(二)医院会计内部核算缺乏科学性
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内部成本核算相关内容及操作方法进行了系统规定,但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该规定中对于医院相关会计制度等的部分要求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同时各医院在内部成本具体核算时多缺乏科学性,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会计管理体系及操作规定缺乏统一性[2],在医院会计内部具体核算时资产不计提折旧导致医院虚增资产及专用基金账户现负数净资产情况时常产生,影响医院内部会计有效管理,难以实现医院成本合理控制。
(三)会计制度缺乏公益性
现阶段,我国各医院会计制度缺乏一定的公益特征。医院在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公益类会计科目基本内容的体现,在具体操作中现有会计制度难以向任何医院提供公益性质会计信息,故此类性质的缺陷导致医院难以有效发挥自身公益功能。对于我国非营利医院而言,此类医院在运营中承担对于需要医疗援助的患者的救助,同时也承担社会公共事故抢救及国家自然灾害抢救的职责,但此类社会责任目前尚未形成合理的公益补偿机制,在会计制度中缺少对社会公益资金的`资本化处理,对于社会公益资金应用及处理仅以一般费用形式进行记录开展。
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及医院会计新理念
(一)加强绿色会计实施
绿色会计是企业社会资源成本核算的重要形式及手段之一,指相关单位在会计管理中采用合理方法对自身所持有的货币进行计量并结合货币数量及性质进行综合性管理判断及应用。此类形式在具体应用中,各会计管理人员需结合不同资源消耗情况以资产形式追加补偿财务信息,应用于医院会计管理中可有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目前,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多采用计提修购基金方式,故此类管理方式在具体应用中无法对医院固定资产净值进行合理反映及管理。对于医院而言,所有医院固定资产在购入及报废阶段所需的时间较为漫长,在应用期间会产生一定资产耗损故其可带来的相关效益会逐渐降低[3],但医院固定资产多以原值形式反映于具体社会现实中,在固定资产评估中无法得知其新旧程度,导致资产虚增,故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可在会计制度改革中加入折旧及累计折旧项目,采用此项目对固定资产耗损情况进行衡量并将其耗损体现在会计报表累计折旧中,取消现有固定设置基金,增加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避免因制度问题所造成的资产虚增现象。
三、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改革措施
(一)加强无形资产具体改革
以医院性质而言,医院作为服务行业具有高风险及高技术特征。因此对于医院自身而言,其无形资产主要包含医院声誉、形象及专利、非专利技术等。故在现代医疗体制及经济体系发展下,各医院必须加强与自身经济收益相关的科研项目研究管理,此类无形资产在医院运行中资产数额较大,若无法实现资本化并将其在当期支出中反映[4],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收支与结余信息失真现象出现,难以实现医院资产的有效考核及管理。目前,随着现代医疗业的不断发展,更多合资医院出现,在此类医院形式中,除可对相关医疗设备、技术等合作外,各自良好的信誉也是合作的基础,因此加强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及改革,对医院会计核算及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费用改革
医院管理费用主要体现于行政部门及后勤部门中,在各医院业务支出中所占比例较高。目前,各医院现行的医院费用管理形式大多采用分摊方式,即将各管理费用按人员分配至药品及医疗支出中,此类费用管理方式在具体操作及应用中无法对医院现有的医疗服务及药品成本进行准确计算,故在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中,各医院可在会计管理中增设财务费用科目形式[5],将医院筹资及结算费用与管理费用进行划分,取消分摊管理费用,从而在具体医院财务管理中实现对医院相关医疗及药品等结余情况的真实反映。
(三)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目前,我国各医院经济活动范围及种类逐渐增多,财务活动日益频繁,在此期间由于医院管理问题导致资金安排出现较大缺陷,影响医院经营。现金流量管理主要是指以现金角度为基础反映医院实际收支情况,对目前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在权责发生制下无法有效反映的内容进行反映及管理,故各医院可通过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及时了解医院现金收支情况,实现资金合理安排,提升现金应用效果及应用质量。
(四)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在现代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中,除需加强医院财务相关项目管理外,还需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管理。在具体财务管理中,各管理人员不仅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完善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还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具体工作中根据自身岗位需求,及时准确的进行财务信息管理,从而为医院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促进医院的高效发展。
(五)医药分开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入性改革,我国国家相关制度明确规定逐渐取消药品加成现象,实行医药分开,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国内各医院在会计核算中仍存在严重药补医情况及药品收支核算不合理现象,不利于医院财务管理,故基于此,各医院应逐渐取消现有药品进销差价项目,增强与药品费用相关的会计项目并对其进行合理核算,改变药补医现象,实现医院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真实性,为财务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制度作为医院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发展及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各医院会计制度仍存在制度性质不明确、内部核算缺乏科学性及制度缺乏公益性等问题,故基于此,在绿色会计及固定资产管理等新理念基础上,应加强医院无形资产、管理费用改革,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建设,实行医药分开,不断促进医院会计制度的完善性建设。
参考文献:
[1]阎力.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J].现代经济信息,20xx(8):129-129.
[2]徐文芳.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J].科技致富向导,20xx(7Z):253-253.
[3]陆玲.探讨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J].财经界:学术版,20xx(22):155-155.
[4]樊嵘.浅谈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J].现代经济信息,20xx(16):181-181.
[5]李丽.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3):13-14.
会计制度论文2
摘要: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变更,以此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发展。新会计制度是对旧会计制度的一种完善和发展,其提高了高校资金利用效率和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因此,高校应当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切实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新会计制度下学校财务管理展开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高校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改变和完善了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确保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序稳步的开展。当今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完善,以往旧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而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满足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有效的解决了各种财务管理问题,从而推动了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从“核算型”转向“决策型”
新会计制度,从多个方面对旧的会计制度进行了创新和变革,满足了高校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以及预算等工作的需求,是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种完善,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当今时期,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经费来源也更加的丰富,如财政拨款、科研收入、社会捐赠、或者是产业收入、贷款收入等等;同时高校具有更加强大的自我筹资能力,所以更加需要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基于此种情况,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重心,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将以往的日常事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财务管理工作,向高校的各项经济业务的预测、计划、监督、控制、以及考评评价等方向转变,切实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新会计制度强化了高校的受托资产管理责任
新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内容方面新增了非常内容,比如说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等等;同时,更加关注政府将决策权、或者是资源委托给高校管理的效果;也对结余分配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全面的规范,由此保证教育领域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新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高校必须科学的核算受托管理的资源,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相关的管理条例,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效益性和效率性。
三、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在现行的《高等高校财务制度》中,对“核定收支、结余按规定使用”等内容的预算管理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在新的会计制度中,也对高校事业支出科目进行具体要求。原有的“教育事业支出”科目核算的内容被进一步细分,主要有行政管理支出、教育事业支出、以及后勤保障支出等几项。通过合理的分层设置,确保了高校的各种支出方式、信息充分真实的反应出来;更加关键的是,可以对高校事业支出情况做到清晰认识,满足了高校的核算管理需求,保障了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的管理和效益的获取。除此之外,新会计制度对收入支出表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纳入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一方面可以将高校的收入、支出总额信息进行直观展示,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不同来源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映,由此实现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高校预算目标的顺利达成。
四、新会计制度高校应重视财务风险管理
当今时期,国家和社会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教育。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实现了蓬勃发展。很多高校多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断开展高校建设工作,以推动自身的持续稳步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不可否认的是,国家财政部逐渐增加对高校的教育拨款比例,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导致财政拨款与高校的学费收入,只能够高校维持正常的支出,所以很多高校会选择向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如购买一些教学设备、教学仪器等等。但是,向银行贷款,高校需要偿还利息。在保证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以及其他收入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础上,高校为了偿债,唯一的途径就是压缩教学支出,由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增加了高校的财政风险。而新的会计制度,要求高校必须夯实资产负债信息,能够在高校的会计账单中体现出基建投资业务,并将会计信息体现在高校的年度财务报表中,以此使高校的会计信息更加的真实和完整。只有如此,才能够展示出高校的债务构成和债务总额,促进高校资产管理能力和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五、新会计制度强化了高校成本核算与控制
新会计制度是对旧会计制度的一种完善,其对高校的收入核算管理实现了进一步规范,要求高校在处理收入和支出信息时,做到分类核算;并且合理的配比相应的收入和支出,以此提高成本控制效果。除此之外,在新会计制度中,创新性的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无形资产摊销,由此将资产价值更为真实的反应出来。可以说,新的会计制度,是高校进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资产使用效果考核、以及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评价的重要依据。
六、新会计制度强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决策分析功能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的财务报表体系进行了完善,细化了会计报表内容,将其详细划分成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以及附注等四项内容。同时,详细说明了附注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新会计制度对高校的财务报表体系和机构,进行了适当的优化,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满足了高校财务预算、财务规划、风险防范等需求。所以,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大局观,能够将高校的整体战略发展目标与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预算、核算、以及决策分析做到紧密结合,切实优化高校的教育资源配合,走持续发展道路。同时,构建能够反映出高校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以及财务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体系,做到定期分析和评价,从而更好的把握高校财务发展方向,实现开源节流,不断推动高校财务的管理水平。
七、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只是进行简简单单的数据计算,而是紧抓新会计制度的契机,充分落实好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及时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强化内部控制,加强财务风险预控和管理,从而构建出符合高校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为高校的持续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禚能斌.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xx(30):195-196.
[2]刘一民.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8):136-137.
会计制度论文3
【摘要】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给医院的财务管理、科学决策都带来了一定的改变,为其成本核算问题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保障,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时刻刻影响着医院的财会管理。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研究,首先认真分析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成本核算的作用及影响,其次总结了在目前情况下成本核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医院;新会计制度;成本核算;财会管理
眼下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医院会计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旧制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需要,我国于20xx年开始试点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经近几年来各地的时间可以看出,新《医院会计制度》相较于旧制度来说成本费用科目更加合理,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成本费用的支出,对医院财会成本核算的改革和实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对此作了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成本核算的积极影响
(一)对成本核算进行了有效规范
新会计制度中对医院会计权责给出了明确规定,并将其作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会计要素,其中包括有资产、负债、收入净资产以及费用支出。彻底取消了收实现制,对费用和收入实施了科学合理的配比,有效改善了传统核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高了医院成本核算的规范化、谨慎性、配比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避免虚假信息造成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定会计科目也发生了变化,促使科目可以和成本相互对应,例如:将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扣科目关联到一起,这样可以直接且明显的反映出固定资产地损耗和使用情况。取消部分会计科目,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精度,例如: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改变了“药品支出”和“药品收入”的核算方式,调整了传统的药品售价核算,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控制了医院的虚假开支,大大提高了药品的根本职能。
(二)实现了科学化的成本核算
新制度的实施也进一步强调了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每一项费用的支出都要严格执行相应的预算说明。新制度对于和国家的对接比较注重,这种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成本核算的实施。除此之外也完善了财务报表内容,加强了成本核算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审计报告等相关资料一一俱全,有效提高了医院财政报表的合法性以及所发表文书的.公允性。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成本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成本核算的基础较差,成本核算意识严重不足。甚至有些职工一致认为成本核算工作是财会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业务扯不上丝毫关系,使成本核算工作遭到了严重忽视。导致在医院管理过程中频频出现注重收入忽略支出现象。不利于医院财务工作的管理和发展。
(二)医院成本管理尚未明确职能,成本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在绝大多数的医院对于成本核算都不是很重视,并未全过程的实施,只是事后在进行核算,这样一来成本核算所反映的信息也只局限于事后成本,对于事前和事中成本来说并未有清楚的揭示和分析,同时缺乏严格的成本考核。对于药品、材料、物资等的耗费没有控制,一味购入,不计产出,导致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占用、资源浪费等现象。
(三)医院成本核算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极具多样性和专业性,分工较为精细,使得成本核算包含超大的数据信息量,同时众所周知医疗服务是按照项目收费,成本要素一时难以界定,导致传统的手工核算无法适应目前的需要,只能使用计算机程序来完成相关工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医院在成本管理体系上尚未完整,缺乏科学性,有待改进。
三、对于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缓解成本信息的局限性
新制度规定成本价格必须要在医疗服务价格之上,道理上来讲成本不能完全决定医疗服务的价格,定价太高群众肯定无法接受。但是如果为了降低价格而降低服务质量也是违背伦理道德与医疗改革要求的,再一点如果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价格也不利于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因此医院可以据此实施“差别定价法”,以成本为基础,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实施“统一定价法”,根据差别进行买单,根据基本原则提供医疗服务,对于难以解决的费用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则由政府来解决。除此之外新制度的实施也重新规定了药品的核算方法,实施个体计价方法,这种方法的实施影响着药品的生产效率,对于这种现象,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对药品采购进行计量。
(二)重点培养工作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由于医院职工对于成本核算工作缺乏较高的认识,因此领导层必须要将财务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培养作为重点,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现在有很多的医院职工
都认为成本核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毫无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工作,相互之间缺乏沟通,成本核算工作就会难以完成根本目标,严重者会影响到整个医院的未来发展,对此,工作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医院必须要从多方面实施,大力提倡相关人员学习新会计制度的重点知识内容以及最新要求,从多方面增强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会计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定期组织相关教育培训,加强计算机等信息软件的技能教育,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得到顺利实施。
(三)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医院新会计制度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建立在旧制度之上的,尚未完善,基础较为薄弱,导致整个医疗系统缺乏严格的控制,严重影响到了最终的核算质量。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应该在很多方面结合国家相关制度的要求,以医院的实际事务为基础,不断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尽可能的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从根本上满足新制度的最新要求。
四、结束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制度的实施虽然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仍旧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医院内部必须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有效改善,使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筱芬,医院新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xx(4):170-172.
[2]胡静,李诗,李长庭.简论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J].华人时刊(中旬刊),20xx(5):48-49.
[3]刘敬华.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14):88-90
[4]蓝艳娜.试论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J],经济生活文摘(上半月),20xx(5):91-92
[5]李菊.新两制实施视角下医院提高成本核算信息决策价值的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xx(19).
[6]李俊.新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实践与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xx(04).
会计制度论文4
一、我国原成本会计制度体系的缺陷
我国原成本会计制度体系是由《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构成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迁,该制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成本核算实务的需要,其缺陷和弊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成本核算方法落后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
颁布的成本管理条例和成本核算办法是在国家推广经济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下制定的,它确立了定额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中的主体地位,而没有提及作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
第二,制造费用分配方法过于简单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产品成本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制造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但原产品成本核算规范体系中所规定的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方法又过于简单,这就直接导致了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第三,过度依赖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对产品成本核算进行规范近年来,随着成本管理条例和成本核算办法的名存实亡成本核算实务中大多依据现行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来进行处理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侧重于规范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对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报告所需要的成本信息只是进行间接规范,所以它不能完全代替成本会计制度或成本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实务。
第四,与国际成本核算惯例的要求差异较大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以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美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急剧增加,且又大多以我国企业败诉而告终,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与国际惯例差异较大,企业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未被反倾销调查机构所普遍认可不无关系。
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创新及作用
为了弥补我国原成本会计制度体系的缺陷,加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真实完整,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财政部于20xx年8月颁布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鲥会〔20xx丨17号),并规定于20xx年1月起在大中型企业试行。
(一)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创新点
1.对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义,即产品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以及企业提供的劳务或服务。
2.将行业划分为制造业农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业以及其他行业共11类,并对各行业如何实施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3.规定制造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4.规定企业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对直接材料进行曰常核算,但在期末应将所耗用的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5.对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作出了规定,即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6.提出了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还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地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多维度,是指以产品的最小生产步骤或作业为基础,按照企业有关部门的生产流程及其相应的成本管理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合出产品维度工序维度车间班组维度生产设备维度客户订单维度变动成本维度和固定成本维度等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多层次,是指根据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划分为企业管理部门工厂车间和班组等成本管控层次从中可以看出,成本核算制度打破了单纯以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传统思维,拓展了包括以作业为基础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新思路,并实现了分层次管理成本的新手段。
(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产品成本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久治不愈的顽疾”成本信息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信息质量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笔者认为,由于原制度层面上的缺陷所导致产品成本核算方法陈旧产品成本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中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了作业成本法来核算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由于作业成本法是按照成本动因,并基于受益原则在不同产品间分配制造费用,所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能够保证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我国成本信息乃至整个会计信息的质量。
2.有利于促进我国成本核算与国际成本核算惯例相趋同
由于目前国际上仍然有不少发达国家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地位,所以国际上时有进口国调查机构藉产品成本核算问题对我国某些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规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行为,如合理地解决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问题,以及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核算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促进我国成本核算与国际成本核算惯例的接轨和趋同,提高我国出口产品成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并使我国出口企业提供的成本信息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能成为国际反倾销调查机构的“最佳可采证据因此,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实施,对于谋求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以及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政府价格监管部门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有效的价格监管
我国对煤气水电热力石油电信等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通常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方法,即这些行业产品的价格不是通过市场竞争决定,而是由政府价格监管部门依据各种产品的成本和一定的加成比率来予以确定在成本加成定价法下,产品定价依赖于企业提供的实际成本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供需双方博弈关系的存在会使得自然垄断企业很可能通过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等手段来推高成本甚至亏损进而要求涨价因此,依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成本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审计,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产品的实际或标准成本来确定其价格,能够防止政府价格监管部门被自然垄断企业普遍存在的亏损现象所蒙蔽,保证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价格趋于合理,并以此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不被损害,以及推动自然垄断企业杜绝乱挤乱摊成本的行为,增强其通过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等途径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降低政府采购成本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取得成功,我国也引入了政府采购制度有效的政府采购制度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益,而且还具有调节国民经济保护民族产业促进技术进步等功能。
然而,由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在我国的政府采购过程中经常出现成本失控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怪现象颁布和实施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举措在该制度中,明确了哪些支出可以计入成本,哪些支出不能计入成本,以及成本费用的确认计量分配方法等这样,一方面使得各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成本口径保持可比,为政府对采购合同的谈判和标的价格的`确定提供了一个更加充分的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工作的有效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成本会计制度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制定成本会计准则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是我国成本会计制度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它对于我国成本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成本会计制度建设的国际惯例来看,制定成本会计准则依然是新时期我国成本会计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上看,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都有成本会计准则尽管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与我国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其制定成本会计准则的主要目标与我国却是完全一致,即都是为了加强对政府采购军品采购以及自然垄断行业产品的价格管制成本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成本会计实务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以及加强特殊业务的价格管制方面,比成本核算制度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国成本会计准则建设的步伐,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和等效的大势所趋。
(二)扩大标准成本法的应用范围
标准成本法亦称标准成本制度,是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通过制定成本标准,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对比,分析成本差异,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它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标准成本法自20世纪20年代形成以来,在美国等西方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标准成本法进行应用,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对标准成本法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
如前所述,引入标准成本法是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一大创新,但遗憾的是制度中仅规定企业在直接材料的核算中采用标准成本法,这似乎表明准则制定者对标准成本法的应用仍然顾虑重重。
笔者认为,尽管标准成本法对企业成本会计信息化水平和成本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但从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来看,全面应用标准成本法的条件基本成熟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标准成本法在成本控制自然垄断行业产品定价方面的优势,建议我国在成本会计制度建设中,进一步扩大标准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即标准成本法不仅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核算中可以采用,对于期间费用的核算也可以采用适时引入变动成本法对外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受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所影响,我国的主要出口地尤其是美国及欧盟纷纷以反倾销等方式,对我国某些产品的出口实施限制甚至致命打击据统计,自20xx年起我国平均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量,以及平均每年被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数量均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毫无疑问,频繁的国际反倾销已严重损害我国相关产业利益,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正视国际反倾销的严峻形势,深入研究我国在反倾销应对中所面临的成本会计制度层面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无疑是当前我国成本会计制度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国际反倾销调查中所需要的产品成本信息通常是基于变动成本法,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对于固定制造费用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我国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中规定的产品成本核算仍然采用的是制造成本法,即产品成本中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项目其中制造费用不但包括变动制造费用,也包括固定制造费用由此不难看出,只有引入变动成本法的成本会计制度或成本会计准则,才能真正实现我国会计规范的国际趋同和等效,并使我国成本会计核算实务能够直接生成国际反倾销调查所需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彻底摆脱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对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当然,引入变动成本法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方面的协调和配合,这就要求准则制定者既要知难而进,又不能操之过急,方能实现我国成本会计制度建设的又一次飞跃。
会计制度论文5
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压力十分巨大,在医疗设备、医院改造升级甚至于日常医院收支的财务工作中,都需要认真规范的做好财务预算、审计工作。要解决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细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医院财务账目的记录,针对不同设备制定不同的折旧年限,增加固定资产项目下的“装修费用”,针对不同科室医疗风险程度,建立医疗风险等保险费用和计提科目,帮助医院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随着国家对人民医疗事业投入的增加,以及国民对自身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我国的医院设施、设备、医疗技术等得到了到了较大发展,医院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财务会计工作的制度、会计要素的认定、固定资产的核算等重要的基础科目出现了不够细致的滞后性的问题,从而暴露出了不少内部管理的不足,管理覆盖不全面的问题。本文从医院实际出发,分析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一、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压力十分巨大,在医疗设备、医院改造升级甚至于日常医院收支的财务工作中,都需要认真规范的做好财务预算、审计工作。从医院财务工作的实际来看,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固定资产即医疗设备的使用折旧的计提问题。随着国家对医院软硬件设施的持续投入,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在医院的整体资产中占得比重较大,固定资产增加的同时医院财务部门大多只是计提维修费用,没有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年限布置计提累计折旧科目,这就极易造成账面上医院固定资产的实际年限与记账折旧年限相冲突,而实际上医院的设备有的已经进入淘汰阶段,相应的部门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如果设备使用的频次过多,设备计提的维修费用使用殆尽,那只能从别的费用中比如进行抵减,而这些设备有的使用责任人因为医院的管理模式大多是科室费用单独核算,那对科室的管理人员就会造成设备使用费用越来越大的现象,而医院的设备净值没有减少,设备实际的管理者的经营效益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在对旧的医院建筑改造过程中的装修费用的记账问题。众所周知,医院近年来的投入有的进行了现代化病房楼、门诊楼的建设,但是因为受到土地使用面积的限制,大多数的医院都将旧的医疗楼进行了装修改造再利用,旧的医疗楼大多年代久远,需要全面的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所以进行旧楼改造的费用大多数额庞大。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里的记账要求对装修的费用要计入装修费用,而不能计入固定资产的增加上,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医院帐上的医疗楼装修费用巨大,而固定资产很少的现象,这样的记账方法不能真实的反应出医院的资产状况,形成真实的资产实际净值的反映。“其他支出”成了各种无法记账项目的“收容所”。在医院的财务科目中“其他支出”大多是指各种管理费用、医疗支出等主要支出以外的记账方式,它主要的记账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物资毁损、捐赠等项目的支出记账。在实际的医院运营过程中,因为出现的新事物、新的支出等项目的增多,没有进行相应的科目调整,比如近年来的医院与患者的医疗纠纷逐渐增多,医院在赔偿病人的数额上也是逐渐增加,但是在财务记账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相应的记账科目,只能将其计入其他支出,这就造成了其他支出这一科目的数额较大,不能真实的反应当期的医院成本控制和真实的运营指标完成情况。同时较高的医疗赔偿会对医院的运营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医院的抗风险能力降低。
二、细化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建立完备财务会计制度的对策
要解决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细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医院财务账目的记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针对不同设备制定不同的折旧年限。医院的设备因为技术进步的原因有的设备淘汰年限会比较快,但是财务人员对设备的使用年限与使用频率无法掌握,这需要医院相关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细致的调研后进行折旧的年限计提,根据原来的《医院财务制度》生化分析仪器计提折旧在五年,随着医院的病员增多,设备的使用频率也大大增强,加上生化医疗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五年的计提折旧就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医院财务部门结合相关部门,在账目上减少生化仪器的折旧年限,才能满足医院高速发展的财务记账需要。增加固定资产项目下的“装修费用”。在固定资产下增设科目“装修费用”,并且在装修费用的明细科目具体到装修病房楼、装修门诊楼等单项资产科目中去。医院在实际的装修旧的基础设施时,费用花费较大,如果只是增加装修费用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整体运营建筑平台的使用,容易混淆简单装修和重新升级装修的概念,只有将升级装修单独计入装修费用才能够真实反应医院的运营情况。同时在设置这一科目的同时需要注意要区分到每座建筑的装修费用,不可统一计入装修费用,造成项目区分不清。针对不同科室医疗风险程度建立医疗风险等保险费用和计提科目。针对近年来较高的医疗事故风险程度,医院应根据不同科室的医疗风险程度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险制度和计提医疗事故准备金科目,在建立医疗事故准备金的实施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科室进行风险评估,比如外科手术较多的科室要进行重点的手术保险的购买和风险基金的跟进与坚持,在计提风险科目的设置过程中需要严格专款专用,严格计提使用制度,严格使用集体决策制度,避免因为缺乏有效管理,失去它的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我国正在医疗事业逐渐正规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快步前进,医院在设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置上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随着快速发展,医院在管理上,特别不少现代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中出现了跟不上发展节奏,账目不能真实反应医院实际经营情况的现象,医院的财务人员应当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根据自身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找出问题所在,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通过不断的财务管理创新和财务制度完善,有力的帮助医院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会计制度论文6
摘要:在原会计制度中,中小学校基本建设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另设会计账套核算,与之相关的资产负债未在单位会计报表中得到全面反映,造成会计信息不完整,很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在完工若干年后,实物资产已经交付使用,而基建竣工财务决算还未办理,或是验收后资产未能及时交付单位资产部门统一管理,造成单位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严重不符,形成单位资产管理的漏洞等。不利于加强中小学校的资产负债管理,进而不利于防范和降低财政风险,迫切需要全面修订,20xx年财政部修订了财务会计制度,对中小学校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提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原则遵循新事业单位准则并以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与新中小学财务制度相配套,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正确导向,经费全额纳入政府的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基建投资业务相关数据定期并入中小学校会计大帐,增强了中小学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增加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报表披露内容。本文根据新会计制度的具体细节标准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中小学基建并账会计工作效率提高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会计制度;基建账并账;问题探讨;模式优化;审计
中小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基建账并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建设资金到位,才能够维持正常的施工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显著提高施工活动的建设效率,满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最优质的施工建筑工程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学校应该不断提升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的思想意识,完善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分析出发,对原有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相关的补充与调整,从而保证中小学会计核算工作逐渐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及完整化。同时要明确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最后,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不断地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
一、目前中小学基建账并账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目前,中小学基建账并账工作做得不够好,各项会计数据缺乏有效的整合,并未能及时地形成完整的会计数据分析系统。基建财务工作与工程建设管理衔接较差。在基建财务核算中,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基建工程款的支付和结算,很少有机会对基建工程的实体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和核实工程的进度项目总体进展情况,无法将工程款的支付和结算与项目工程的进度相匹配。基建工程财务竣工结算不及时,结算手续不完善等。基建竣工后,不能按规定办理竣工手续,不及时办理交工验收手续,期间所发生的维修费及其他费用都在基建投资中列支,扩大基本建设支出,很大程度上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在纳入固定资产时,只是预估入账,事后又不能及时修改固定资产价值,导致账实不符。使会计信息应有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漏洞,不能有效的监管国有资产的正常使用。
二、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的优化手段
(一)深入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前期调研工作
学校领导人应该安排会计部门参与到施工前期等的相关工作中去,避免施工单位利用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结算的知识了解较少,不能对建设工程结算进行有效地监督的情况,采用多计算工程量,高套定额,编制假预算和假结算,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高估工程造价,有的因项目成本本身设计深度不够,概算粗略,中途变更较多,有的承包商通过中途变更来实现利润,增加工程造价,导致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工程造价失控。监理监管不到位,导致监理单位形同虚设,影响最终工程项目财务决算审核。其次只有参与到施工工作中,才能了解工程造价、工程建设的一系列程序、工程计量规则、专业定额、招投标知识、合同管理等,履行其监督、核算的职能,对工程预结算的严格审核、明确工程材料等的用量及各种费用的分摊。为基建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不断规范基建账并大帐的实施细则
因公共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在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的编制、政府收支分类及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现行《中小学会计准则》及《中小学会计制度》中已经将基本建设预算包含在本部门预算中,调整了政府经济收支分类科目,在政府经济收支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下新增了“基本建设支出”及“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科目进行核算反映中小学基建帐并账的会计经济业务。为了向管理层提供全面的会计信息,必须要保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来处理财务数据,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学校财产的安全,确保成本与效益达到比值合理,从而降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成本,要求会计部门、审计部门要组织力量对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工程的预决算进行监督审查,建立项目审查制度,要在学校财务机构内部建立以“会计部门监督”审查、“社会监督审查”和“管理会计监督审查”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审查体系。使学校领导更加重视财务内部“管理会计”的地位,走出传统会计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只重视账面工作的严重误区。
(三)提高基建账并账会计工作的具体效率
针对存在的现有问题,要想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会计信息决算的质量,减少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而造成的错账问题。会计人员首先一定要把好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建设的资金预算关,会计部门必须参与可行性分析和论证,确保立项准确性,科学性,项目建设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可行性、规模上的适应性。合同签订、资金拨付、价款结算以及成核算等重要项目。将项目基础工作以及支出、收入等具体内容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会计活动的预见性和财务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其次一定要把好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关,建设工程项目完工后,会计部门要同审计部门等建设单位实行“三堂会审”。以设计概算和工程预算为依据,认真审查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和交付使用资产情况,审查建设成本、费用开支,结余资金等,全面分析投资效果,做好交付使用资产部分的审查。
(四)积极接受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基建账并账统计活动中,财务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不“假账”,将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整个基建项目工作审计报告都需要由基建处、审计处同时签字,并且报批给学校领导审批,才能够生效。因此,中小学基建账活动中的内部控制应该严格遵守《会计法》的各项要求,结合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切身实际,保证内部各机构依据其职权合理设置和分工。这就要求中小学加强对会计准则相关内容进行学习,财务工作人员除了具备会计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其参与到工程建设工作中。财务工作人员除了学习基本建设项目程序、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造价、招投标、合同管理等知识。还要深入了解权责发生制的具体内涵与实践策略,再结合本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选择适合的账务处理方法与核算方式,确保其原则上的一致性。
三、推行中小学基建工作模式创新的措施
为了保证基本建设项目财务审计报告的科学性、真实性。基建帐并入大帐数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中小学会计队伍方面、外包工程的施工队伍方面,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讨活动,不断完善会计账目信息的具体操作方式,学校应该不断提升中小学基建账并大帐的思想意识,并且尽快出台基建账并大帐的实施细则,确保不同单位基建并账工作有章可循。除此之外,会计信息化是符合社会发展和学校现代化管理需要的一种方式,采用更高效率和具有更高精准度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开展账目处理工作。
四、结束语
根据财会(20xx)28号《中小学会计制度》的要求,基本建设项目的账目审查活动需要配合基建部门报送工程预算资料的复核,审计人员应该认真检查送审资料是否齐全并且做好登记。对于中小学基建帐并大帐会计核算的规定,基建及财务部门应该按照“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的工作方法来开展基建项目工作,确保整个基建工程处于良性循环。保证账目审核工作的正确性。保障基建项目并账数据的真实有效及完整。
参考文献:
[1]李俭梅.关于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基建账并大账的问题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xx(8):120-121.DOI:10.3969.
[2]邓安香.新会计制度下的中小学基建账并大账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xx(4):135-136.DOI:10.3969.
[3]陈瑾.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下学校会计工作要点[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2):160-165.DOI:10.3969.
[4]齐丽娜.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中学教育成本计量问题研究——关于基建账并入“大账”问题[J].经济师,20xx(4):113-113,119.DOI:10.3969.
[5]陈琪斌.中小学基建账并入大账核算方法探析[J].时代经贸,20xx(5):112-112,115.
会计制度论文7
[摘要]日本作为东南亚国家,在文化上与我国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会计制度的独特体系和内容,对于我国会计制度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善于创新的国家。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了建设现代国家的道路,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1890年制定的商法受到了德国的深刻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要向美国学习,1948年参照美国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为模式,制定了证券交易法,1949年参照美国的会计原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原则》,加上1947年修订的法人税法,构成了以商法为中心,辅之以证券企业交易法和法人税法的“三法体制”的会计制度,但商法采用德国模式、证券交易法采用美国模式,从而其会计目标使具备了既保护债权人利益又保护投资人利益的双重特性,形成了基于法律规范的、由商法会计、证券交易会计和税法会计构成的会计制度体系,包括会计原则方面的会计制度、商法方面的会计制度、证券交易法方面的'会计制度、税法方面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职业方面的会计制度五个方面,其中会计职业方面的规范不属于本文探讨的范围,下面仅就其他四个方面所涉及的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记录与保管、会计信息披露等有关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与评价。
(一)会计目标
日本的会计目标大致有三:一是反映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二是计算企业的可分配利润,三是为投资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其中第一、二项为商法所关注并予以规范,第一、三项为证券交易法所关注并予以规范,第二项则为税法所特别关注。无论是日本的企业界(包括股东、经营者等)还是政府、地方公关团体,都更加重视第二个目标,认为可分配利润的多少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标志,也是国家税收确定的基础。而对于第三个目标,由于个人股东的比例较低,人们对证券市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与日本资本结构中银行债权的比例较高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这一点上与德国十分相似,在会计目标上也偏向于德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会计原则
日本的会计原则由大藏省所属的“企业会计审议会”制定、由大藏省以整套集中发布的方式颁布,这与英美的会计原则由民间机构制定、发布大不相同。1948年日本经济安定本部设置了“企业会计制度对策调查会”,作为咨询机构,该机构的成员来自注册职业会计师、企业家、证券交易所代表、学者以及政府官员,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原则、成本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会计教育的研究,1953年经济安定本部解散后,该机构移交给大藏省,改称“企业会计基准审议会”后更名为企业会计审议会。可见,该机构实际上是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在会计规范上的影响日益增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为了加强与国际会计标准的协调,日本将大藏省分解为财务省和金融厅等单位后,将原来大藏省下属的证券局和银行局合并成金融厅,会计准则的制定权便由这一金融厅行使,经过金融厅的批准,20xx年7月又设立了日本财务会计准则基金会和日本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两个民间机构,具体负责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指南的制定工作,但最后决定权仍在金融厅,由此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制定由政府部门向民间机构的转移,进而转向美国模式。所制定的企业会计原则包括一般原则、损益表原则、资产负债表原则和会计原则注释四个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
1、一般原则。一般原则是其他原则的基础,包括以下七项:
(1)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必须真实,只要符合各项会计原则提供的信息,就认为是真实的。
(2)正规簿记原则。企业必须按照正现的记账方法将所有交易正确的在会计账簿中登记。这里包含了全局性和重要性原则。会计原则注释1中指出,对于不重要的会计业务不必要按照严格的会计处理方法处理,可以采用简便的方法按照正规的记账原则处理,如对于不重要的低值易耗品可以在购入或支付时作为费用处理,对于不重要的有关存货的交易费用、关税、采购费用、运输保管费用等可以不计入存货成本,对于重要的并变动的会计政策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包括有价证券计价标准和计价方法、存货计价标准和计价方法、折旧方法、递延资产处理方法、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
(3)明确区分资本交易与损益性交易原则。要求区分资本性交易和收益性交易,尤其要分清责本公积金与盈余公积金,不得相互混淆。
(4)明了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必须通过财务报表向利害关系人提供必要的会计事实,使他们对企业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在贯彻这一原则时,也必须考虑重要性。
(5)连续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将所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手续在各个会计期间连续使用,不得随意更改。这一原则是基于对同一会计事项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的选择而设立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6)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财务状况可能受到不利影响时,应采用适当的会计处理加以预防,但不得进行过分的会计处理,以免破坏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7)单一性原则。要求为了满足不同目的(向股东大会报告或为了满足信贷、纳税)的需要,必须编制不同形式的财务报表时,必须以单一、可靠的会计资料为依据,不得出于企业政策性考虑而歪曲事实。可见,这一原则是对真实性原则的补充。
上述各项原则是围绕真实性原则而从不同角度作出的规范,包含实质上的原则和形式上的原则两个方面(图略)。
2、损益表原则。
(1)发生主义原则。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收入与费用。
(2)总额主义原则。对于收入和费用必须分别按照总额反映,不得将收入项目与费用项目直接报销。
(3)实现主义原则。销售收入必须在实现时才能确认入账,如委托代销以受托者销售商品日作为销售收入实现日,分期收款销售原则上以商品交付日作为销售收入实现日等。
会计制度论文8
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制度都是跟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制度也是归属于会计制度的,因此,也随之不断变化着,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这使我国的地勘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但同时也使我国的地勘会计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勘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一直都是跟紧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不断进步,但由于地勘行业本身具有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所以,尽管地勘行业一直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还是远远不及国家一系列的重大的改革,这使得地勘会计制度的改革不得不走上一条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探索之路。
(一)地勘单位初期的会计核算
1991年以前,我国的地勘行业没有统一的全行业的会计制度,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地勘行业改革开放步伐的滞后效应的影响。在当时,地勘单位往往隶属于不同的单位或行业,其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大多是隶属行业的会计制度,因而很难实现同行业间的会计数据的比较与交流。
(二)我国行业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地勘行业的封闭性土崩瓦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就越来越看重地勘经济的变革与发展情况。在1991年1月1日,国家财政部和地质矿产部就制定并开始实施《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这也是我国地质勘查行业中的第一部全行业统一会计制度。
(三)《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地质勘查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新兴业务与服务领域扩充的需要先后做了多次修改和补充。1997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新的会计制度体系,该体系以《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基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会计制度,再以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制度作为辅助的工具,并对会计模式作出一个全新的改变,这样会计体系就会逐渐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同一时期,为适应地勘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地勘会计体制也进行了新的改革,通过众多的专家和广大地勘会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对1991年制定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改进,在1996年1月1日,财政部又重新制定并实施《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地勘会计制度》)。自从新的《地勘会计制度》实施后,就没有改变,基本一直沿用至今。这其中,地勘单位根据实际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完善,使得地质会计核算和地质会计工作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地质勘查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地质单位参与市场化竞争,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地质勘查会计制度》改革再度提上工作日程
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资源需求量持续升高和地质单位的改革也不断深化,我国的地勘经济领域不断扩展,特别是地勘队伍属地化改革,对地勘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地质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对地勘会计制度的影响
自1999年起,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法令条文,调整了相关部门的管理权属,正是这次重大的体制改革,地勘管理单位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是某些权属地方管理的地勘单位划分为省级单位直接管制,二是中央国资委管理的地勘单位也采取不同层次的分级管理模式。由于管理的体制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各级管理层次的单位在执行制度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样地勘单位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在地质成果不断向市场化和商品化发展的今天,新兴事物和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加之国民经济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促使了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和促使了地勘会计制度不断的推出新的内容和对策。越来越多的会计处理问题和地勘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使现行的地勘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于地勘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但在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制度的情况下又不能抛弃现有的会计制度,所以,对现行的地勘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
三、目前我国的《地勘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地勘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随着地勘经济体制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我国的地勘经济已经变得空前的繁荣。首先,地勘单位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不断拓宽,管理也变得愈加的复杂;其次,由于地勘单位的管理层次不断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管理层次,有一些单位甚至达到了五级管理层次,这样显得管理比较繁杂,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再者,地勘单位的经营种类的不断增多造成多业混营的交叉局面的现象。正是因为这样,现行的地勘会计制度就显得十分局限了。
(二)《地勘会计制度》具有时限性,无法与时俱进的解决问题
《地勘会计制度》自1996年实施以来到现在已有18年的历史,这一时期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市场环境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勘单位涉足的服务和经营领域越来越宽广,其涉及的会计处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而《地勘会计制度》由于时间跨度太长,制度长没有依据实际情况而改变,已经难于与时俱进的解决现实问题。
(三)《地勘会计制度》与新会计准则的不相符
现行的《地勘会计制度》出台于1996年,而在十年后的20xx年,国家财政部为与国家会计准则接轨又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然而《地勘会计制度》还在保持着传统的会计准则,并没有根据新的会计准则作出相应的改变,因而也无法应用全新成果的优势,且也不能应对新的问题,这显然与国家制度惯例是相悖的。
三、地勘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趋向和改革措施
《地勘会计制度》的过渡性、实用性等都决定了其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所以,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地勘会计制度并不是盲目的改革和创新,必须要结合实际的发展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应对新一轮的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地勘单位应该符合企业化经营的定位要求,其次,应该保持地质勘查行业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以便于和其他企业、事业明显区别开,最后,应该废除地勘单位综合性财会制度,以满足事业企业分离的需求。
(一)要充分体现地勘队伍改革的特点和地勘行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目前我国国土资源部要求地勘队伍改革的思路和定位是不仅要提高工作的效率,更要做出业绩。因此,地勘会计制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这点必须要得到重视并要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与此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地勘企业不同于其它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特殊性。
(二)符合国家会计准则且与地勘经济的改革开放相协调
地勘会计制度改革和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地勘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地勘会计制度也是属于国家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因此,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必须服从国家会计制度的改革。
(三)地勘会计制度的改革要以实践经验为基础
改革经验来自于实践,对地勘会计制度的改革要从其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并对相关的、典型的地勘单位的《地勘会计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科学、合理,有据可依的改革思路和规则。
四、结束语
地勘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地勘会计制度是国家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国家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地勘经济的发展,而地勘经济的发展,则要以与之相适应的地勘会计制度作为保障。减少沟通障碍,减轻财务工作人员负担。会计语言应该是普通话标准,而地勘会计还在说方言,每年财务决算,国资委决算编报说明会有一个单列的地勘单位转表说明,对会计科目转表做出专门要求。最简便的变更可以以转表说明做蓝本修改,除保留工作手段等特殊科目不变外,其他资产负债类完全可以统一,无需再进行转表。
会计制度论文9
我国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性组织会计习惯称为预算会计。我国的预算会计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本文阐述了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若干建议,以期为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做好理论准备。
一、目前我国预算会计制度
(一)预算会计及预算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发展和事业发展为目的,非营利性、广泛性、宏观性、政策性是预算会计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是由预算会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预算会计制度是以预算会计核算规范、法律法规等有机组成的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对国家财政、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一种规范制度。
(二)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在变革了一些财政预算制度外,在财政治理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财务会计制度的深入改革,相关部门为了满足变革的要求,也做了相应的内容变动,现在,我国在创建经济资源和现实义务与义务活动中还没有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在一些规范、管理学以及其他的预算管理等方面,它们与期望的目标还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更加严重的错误。
收付实现制提供的财务信息难以将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绩效的情况完整地表达清除,不利于正确地管理政府部门使用公共资源的效率和经济性,也不利于集中支付或当局采购等活动。因此,努力探究政府会计工作,加强深化财务改革,增强财务科学,对提高事业成本以及合理安排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预算会计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预算会计不适应当前的预算改革
最近,随着财务会计预算的不断变化,一系列制度陆续出台,如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政府预算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好多改革后的制度对加强预算改革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之也带来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实行集中国库支付、政府采购制度,我国用单一的账户或者运用采购专户按一定的规定分发到职工的工资卡里。有些行政或者事业单位需要按照规定对会计核算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但不论怎么修改,最后都要在总预算中核算和反映这项资金的去向。
(二)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会计信息是收付实现制存在的弊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采用收付实现制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错综复杂的政府经济业务,以此为基础存在明显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过于简单的会计资料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由于社会和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的经济业务逐渐增多,经济形势也在不断扩大,一些财政部门的经济业务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
2.反映政府的债务状况上有所欠缺。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反映的主要是实际支付的现金,那些当期已发生的不反映,对于未使用现金支付的资金易导致人们忽略不是用现金支付的债务情况。
3.当前的财务会计制度在业务成本上不能很准确地计量,不便考核政府部门的业绩。出现的错误采购、成本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企业不能正确地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消耗状况,这也是导致成本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前的预算会计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及时,这样很容易导致信息失真,老百姓不能清楚地了解政府部门的债务和债权情况。在养老保险金、社会保险金等方面的负债当局部门只能是在支付中体现,而不是在形成过程中进行确认,从而低估了政府的财务状况。
(三)会计制度的核算范围过于狭隘
1.财务管理制度仅限于当期的付出,当局不能满足其各种各样的要求。政府逐渐加强了在基础建设设施方面的合作,也增加了参股投资。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实施资本化运营化的政策,可以实行买卖行为(有价证券),不能对国有股权进行会计的四大要素核算,因此很难得出正确的单位的资金状况,而且也不能管理其所有权、收益权。
2.不全面地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核算,尽管一般的会计单位对它持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核算,只是反映了它的原值,在会计报表上根本无法反映它的真实情况。账面价格与现实价格相矛盾,不能看出行政单位的公共服务的消费资源状况。当它付出后就远离了政府和群众的视线,不便核算其财务资产,也不便对其加强管理、监督。
3.资金预算不同于财务支付核算管理的要求。首先,不允许实施内外预算、资金分别运行、各自平衡的预算方法。其次是不符合财政编制部分预算的需求,其实施的是“大收入、大支出”的办法,这样不便于部门的预算编制。最后在财务会计中,它的会计列报付出不同于行政事业会计列报付出的口径。财政总预算采取的口径是以拨列支的方法,其表示预算内资金在当年的拨款状况,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表示预算内、外资金的支出,因此它们决算和支出的范围不一致。
三、完善我国预算会计制度需注重以下环节
(一)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要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务服务,政府是否真实地为居民提供真实可信的福利,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财务的收支情况,首要任务是为预算会计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二)合理引入权责发生制是完善预算会计核算基础
我们实施预算会计核算改革之前,要充分估计在改革进程中将会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做好改革前工作,也要提前做好相关措施,降低改革的风险和成本。按照跨级核算确认相关基础原则,总结并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再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改革。
权责发生制必须要与特定的内容预制相适应,它应该满足当局的工作人员,很多情况下,领导的想法和意见关系到财政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如果真的想要更好地实施权责发生制,相关人员就要团结一致,一心一意地为政府的成本做好规划。一旦领导缺少这种意识,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施行的预算制度就不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在指定的交易中比较侧重于收付实现制,如捐款、奖励、赞助等业务。企事业单位大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很多情况下,不能一味地施行这种制度,而要有收付实现制相配合。
(三)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报告制度体系
总的来说,单位的预算由报告目标、原则、内容、范围等几个方面构成。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它能够进一步评价预算的执行情况的有效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对政府产生的资产负债应及时向上级提供相关信息,使其可以凭据信息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实行正确的判断和精准的点评。按照信息的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以及准确性等报告原则,政府的财务报告范围主要包含当局机构、群众以及相关的评估机构。对于财务报告的内容要参照企业会计管理的相关经验,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量表、损益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等相关内容。
四、结语
预算会计是会计领域的热点和焦点,从我国全年改革预算会计制度后有关人士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对预算会计制度、理论的研究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会计预算能够提供公正、全面、完整、反映财务收支状况的报告有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使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由会计的收付实现制逐步过渡到权责发生制有巨大的影响,这对我国财务领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会计制度论文10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深人发展,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的诸多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一、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一)难以真实反映核算结果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可是,事业单位运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范围有限,一般不待摊和预提费用。预算单位的收人是指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只要单位已提供了需求并已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就应确认为收人,如按收付实现制处理,则把本期的事业收人计人下一期;同样,事业单位的支出,只要接受了对方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并已取得支付款项的权力,就应确认为支出,按现行规定处理,则会把本期支出转到下一期,不能真正反映本期收支结余的真实情况。再如,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会出现采购环节和付款环节相分离,由于政府采购对物品的验收、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存在时间上的差异,一些工程项目的余款支付一般要到工程全部结束验收合格,甚至在保修期结束后才能支付,按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规定处理,在支付款项跨年度时,会带来较严重的账实不符。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来讲,会出现预算支出信息未能如实、完整地反映政府支出的真实情况。
(二)难以进行绩效分析和考核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预算会计具有的核算、反映、监督、预测、调控和参与决策的职能也随之相应拓宽和发展。但是预算会计长期受“资金无偿使用”和“不核算成本”的观念影响,只讲使用,不求效益的现象普遍存在。
长期以来预算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来完成行政和事业任务,主观上强调的是社会效益,往往难以用经济效益来衡量,但不等于可以忽略经济效益。
客观上,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处理上有问题。如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原则上不提折旧,且固定资产发生的大修理费用也是在发生时形成支出,这种处理的弊端是:(1)在固定资产形成后,一次性打人费用支出,不能如实反映当期的收支结余,会在一定时期内的历年结余中出现长时期赤字。(2)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是原始价值,没有体现净值,虚增了资产;再如,按规定,只有在经营性业务的会计处理中进行成本核算,而按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要求预算单位对预算执行要进行绩效分析和考核,就要在当期的收人和支出相配比的原则下,才可进行较完整、全过程的分析,但往往收人与支出发生不在同一时期、而支出发生和实际支付也不在同一时期,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效率。
(三)一些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不相适应
按现行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收人”类科目的设置只有三个:一是“拨人经费”科目,核算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人的预算经费。二是“预算外资金收人”科目,核算财政专户拨人的预算外资金和经财政部门核准留用的预算外资金。三是“其他收人”科目,核算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以及利息收入等,而对于上级单位拨人的业务和专项经费等需要单独反映的无法核算,致使单位只得纳入“暂存款”核算;对“预算外支出”只是采用统计口径,按比例来填制会计报表,脱离了实际支出;对“专项支出”的核算,是按用途分布到支出的各级科目,对在《财务规则》中要求专项“单独核算”,而《会计制度》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新的制度又没有及时跟上,给实际操作带来问题,也给财政部门进行专项跟踪管理、对公用经费开支的调査等监管带来了难度;目前,事业单位接受外单位投资的业务也日益增多,而现行制度中,没有接受投资的核算内容,只能放在“其他应付款”核算,混淆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界限。
二、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措施建议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中国加人WTO的情况下,预算单位的会计要进一步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已势在必行,对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不相适应的部分尽快进行修订和完善。笔者就这一方面的改革措施提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部分地引进权责发生制的收支确认原则对行政机关和一些没有其他资金来源、全部由政府拨款补助的事业单位,可继续实行收付实现制。
对资金来源实行政府部分补助形式的事业单位,可采用半权责发生制来处理日常收支业务,即对政府拨款的收支部分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对自行组织的一些事业业务收人和发生的支出引进权责发生制的确认原则;对完全靠自行组织收人、政府不补贴的事业单位,如一些改制后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学校、私立医院等可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事实上,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设计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会计科目,为上述单位实行权责发生制奠定了条件。
对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的款项,由于按照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对当年度的预算安排,无调整因素的`在年终决算前必须全部执行,不得跨年度支付,预算单位在作财政拨款收人的同时,也作相应支出处理。引进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后,上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可正确反映预算年度结余的真实结果。
(二)对预算会计引进管理会计的理念
由于预算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性资金,国家作为最大的出资者,理应十分关注这块资金的核算、使用、管理和效益,应站在国家利益和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考核和重视经费的使用效果。
长期以来,预算单位会计主要为预算管理服务,而对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因此,建议引人管理会计这一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来渗透到预算会计管理中来。
首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这将成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经济活动、提供经济信息,考核经济效果的基本手段;其次,预算单位在运用管理会计时,可利用标准成本、定量分析、差异分析等科学方法来加强内部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和分析。
(三)对一些会计处理和科目设置进行修订
1.建议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采用折旧政策。可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下设置一个“贷”记项目“折旧”,购进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每月按年限法计算出折旧额,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折旧”科目。这样既能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又能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结余,也便于与税收政策衔接,减少不必要的纳税调整。
2.对行政单位按业务需要增设一些“收人”、“支出”类科目。如“上级补助款”、“对下级补助”等科目,避免将“暂存款”、“暂付款”作为收人、支出的“防空洞”和“调节器”。
3.可在“事业基金”科目下设一个“实收资本”科目,事业单位在接受投资时,可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材料”等科目,贷记“事业基金——实收资本”科目。
4.“收支总表”上“预算外支出”项目的设置已不符合改革的方向,按照收支统管的原则,收人按来源、支出按用途,不管什么资金来源,应统筹使用,不再一一对应来源。再者,按统计口径来计算预算外支出,也不尽合理,因此建议在会计报表上取消“预算外支出”项目。
会计制度论文11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变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基于此,原有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实施。在此背景下新会计制度应运而生,并成为了当前财会工作部署的理论基础。那么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相比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呢?对于事业单位的财政工作又有哪些变革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新会计制度对于财会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会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意识崛起,以往的财政管理的诸多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而新会计制度的出现,则为公共财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1]。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更加明确了财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也使财务统计更加系统和科学。这一改变,既体现了依法治国对公共财政事务的基本要求,又能更好的实现财会独立,让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更加公开和透明,更让公众满意和放心。
一、何为新会计制度
(一)新会计制度的内涵
新会计制度是指在原有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适应公共基础财政改革需求的核算要求,明确了财务审计中会计报表的使用形式,增强了对国有资产的进一步监督与管控,规范了财务事务的办事流程与规章。从制度上明确了财会工作的范围并做出了新的核算要求,督促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能够更加严谨与明确。能够从制度层面上更有效的杜绝国有资产的不良消耗与模糊监管,符合时代对于公共财政基础管理的要求。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符合公共事业对财政事务改革的需求,更能够使事业单位从自身加强对财政支出与资产管理的监管力度,避免国有资产遭到滥用。
(二)与旧会计制度的区别
与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具体有哪些新的要求呢?由于旧会计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关于固定资产的审核与监管工作,导致国有资产管理不明并且存在很多漏洞,因此新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有了更加细致的要求,不仅结合了财政改革中提出的固定资产损耗计算还增加了无形资产的项目统计。旧会计制度中对于会计审核的主体只包括财政预算的统计[2],以往的会计工作只简单的记录预算的收入与支出,对于其他的非补助性支出并不能在会计报表中明确体现,审核的范围太窄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评估不够全面,也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那么新会计制度根据此问题在这方面明确了更加具体的审核主体,增加了财政投入与财政支出的对比,同时也要求将财政支出与预算的项目一一对比明示。为了更加科学的规划事业单位的资产投入,将数据做了统一的上传与建设,能够更清晰直观的利用数据分析看到单位资金的利用状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新会计制度还对于财会报表的使用有了更加明确具体的使用标准,规范了事业单位的财会审计与统报,改善了以往报表使用的混乱状况,使财务工作更加明确具体。
二、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
(一)明确核算主体
新会计制度在财政预算核算的基础上增加了关于补助性支出的核算,不仅明确了如何制作补助性支出的剩余资金的结余报表,而且也将各个环节的支配目录做了详细的整理,核算过程有了明确的依据,相较于旧会计制度只针对预算收入与支出进行统计[3],新会计制度扩大了审计的范畴,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能够更好的得到监督,对于国有资产的消耗与管理也创设了具体的项目进行处理。弥补了事业单位资产审计中的诸多空白点,能够更好的更科学的.实现对公共财政的建设与监管。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存在着监管不力的情况,而这一情况并未在财务报表中得以体现,而将核算主体进一步明确后,则可以更加客观全面的面对这一状况,使财政状况更加真实的反映出来。
(二)增加会计要素
新会计制度不仅增加了审核的会计主体,对于会计要素也做出了新的要求。由原来的预算收入与支出两方面,增加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补助性资金,非补助性资金等多个会计要素,增加了资产的动态分析与评估依据,能够更好的使国有资产得到监管,使财务工作之间更加系统和连贯,弥补了资产管理中的不足。增加会计要素能够让财务报表多层次的展示财政支出情况以及国有资产的利用情况。新会计制度相较于原有的会计制度更加全面具体,能够让国有资产的消耗与经营状况得到全面的体现。
(三)完善财会报表
新会计制度完善了财会报表的使用规范。增加了固定资产消耗率以及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统计表,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转化图。规范了财会报表的使用情况,使财务数据能够得以更加直观的展现。由于财务报表的使用情况不规范,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十分困难。新会计制度统一了报表的使用,增加了多个项目的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以及资产的动态分析、资产评估等,有效的防止了国有资产的监管空白,从制度层面上杜绝了国有资产不良使用的情况,能够使财务工作更加完善。
三、如何落实好新会计制度的工作
(一)当前新会计制度下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会计制度涉及的会计理念更加新颖,核算过程和报表分析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会计工作人员难免有消极懈怠的情绪,导致新会计工作制度的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某些单位仍然延续以往的会计制度[4],导致事业单位的资金流转情况仍然缺乏监管。新会计制度实施的监督力度较小,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缺乏动力,因此新会计制度的目前的实施情况仍然有许多问题,例如财务情况不公开不透明,财务报表制作不规范,财务统计环节缺乏监管。因此事业单位在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保证新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素质培训
由于新会计制度提高了对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开展对财会人员针对新会计制度的业务培训,组织老师进行理论讲解,可以适当组织考试,调动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考试优秀者应当给予奖励,对于消极懈怠不能完成工作要求的人应当给予处分与惩罚。加强培训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还要在业务层面加深会计工作人员对于新会计制度的理解。可以适当组织业务竞赛,调动工作人员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领导也应加强对业务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保证业务培训落实到实处,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必须明确只有做到努力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的促进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三)严格实施会计监督工作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离不开严格的制度监督。不仅要做好外部监督[5],还要做好自身的内部监督。在会计部门内设置监督机制,保证会计制度规范的业务要求能够得到落实,让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同时还要做好上级部门的临检和抽查的监督工作,时刻以新会计制度的业务标准严格要求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应当及时做到向社会公示财政预算的使用情况,对于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做好记录工作,虚心接受社会的批评,才能更好的完成财政事业的管理目标。
四、结语
随着公共财政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公众对财政管理开始有了更高的标准和期待。如果一味的按照原有的财务工作方式,必然不能满足现有的工作需要和公众的了解需求。而新会计制度的出台正解决了这一困境,能够使财政管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深化,事业单位的资产流转和预算分配都能更科学更有效率的完成,从财政方面实现了对公共基础事业建设的大力支持。为此,我们应该全面看待新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建设中的作用,不遗余力的推动会计事务的变革,从制度层面上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应当努力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财会人员,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加强对财政管理的监督工作,努力做到财务状况公开透明,同时虚心接受公众对财政支出的问责,做到让人民满意让人民放心。
参考文献:
[1]李为民.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6).
[2]周春礼.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比较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05).
[3]卢五洲.浅谈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xx(09).
[4]窦淑娟.新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研究[J].企业研究,20xx(14).
[5]王琼.论现行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xx(13).
作者:胡波 单位: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会计制度论文12
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执行独立的事业单位性质会计制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在1980年时,我国对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要求水利单位做到自负盈亏,合理收取水费。也就是说水利管理单位不再受政府管辖,自己收入多少就支出多少,政府不再予以补贴。1981年,为了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财政工作,又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对该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要求按制度办事。
(二)执行独立的生产性事业单位性质的会计制度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以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会计制度已渐渐不能适应其发展,在1992年时,政府颁布了新的法律条例《企业财务通财》和《企业会计准财》。在这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施行企业化管理。我国对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从古代一直存在,经过数千年不断的改进,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态度,但仍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传统农业大国,改革开放虽然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也仍然存在许多转型期矛盾,早在1985年再次颁布了《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在这个制度中规定水管单位要实行经费包干和经营承包责任制。1987年又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对水费电费以及各种必要的收支经费管理做出规定和补充了以前制度的不足,虽然这时候该单位的性质仍然是事业单位,但是已经逐渐在向企业化管理过渡了,其中也包括水利工程管理的会计管理制度。在此主要介绍以下必要性:第一,先进行我国财政本身的改革入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会计制度在很多地方与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能够更好的结合,进一步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这是必要的手段,在财政改革阶段,分别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管理以及政府采购多个方面入手,从根本实施改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这些改革变化中影响深远,一般在算术时最容易体现,并且要按照水管单位报表调节,这样财政报表的真实度、可靠性才有所保障。第二,在水管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展开分析,尤其是分级管理方面,根据不同的水管单位在收益产生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对财务政策展开调节,但是方法不具有灵活性,导致水管单位资金累计环节、抵抗风险能力较为不足,会计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第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是在企业财会制度的'前提下展开,对收入、成本核算以及折旧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较多。
三、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建议
虽然我国在对水利工程单位进行管理时一直坚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但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水管单位的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现行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水管单位的性质包括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两种,不同性质的水管单位,应该根据其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会计政策。
(一)努力建设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针对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应该根据我国在1994年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来进行革新。可以采用和事业单位相同的会计管理制度,对水利工程管理会计制度进行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
在对资产进行审核和评估时评估的内容主要有流动资产、有形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及负债金额,投资金额等。只有了解该单位资金流动和配置才能制定合理的会计制度。假设12月31日并不是水管单位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的时间,也许在收支转换上有问题;如是经营性收支,在展开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期间,能划分到所有者权益科目中,若是财政拨款性收支,针对所有者权益科目清算不能全面,应与“年度财政总决算”联系在一起,建设一个临时科目(像“专项支出”类型)在水管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主要是归纳在财政拨款性支出中,再按类别划分为“事业支出”或“专款支出”。所以,将相应的财政拨款性收入转入财政补贴收入即可。
2、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变
纯公益性水管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主要作用是为人民服务,在进行资金审核和评估时应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非以前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财政拨款是单纯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中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维修养护资金也在其中,计提折旧并不实际性意义。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固定资产科目已将固定资产净值纳入,同时将固定基金科目在其中建设。原累计折旧金额是为查账提供参考。毕竟,水利事业与人民生活具有相关性。作为水管单位,应对固定资产的情况有所了解。所以,累计折旧科目应保留。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纳入固定资产科目,将“累计折旧”科目置入其中。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水管单位正在转化,且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固定基金及事业基金等科目也是其中内容。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规程,实际收入资本可能是货币资金与固定资产两类,都是单位注册资金主要体现。此外,水管单位在建工程中,会计应参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工程建设资金情况应与事业账区分,可两种账务分开处理。
(二)努力建设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掌握经营性质与公益性质的水利工程单位是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单位,对水、电两方面展开作用的是经营性质的水利工程单位,在对防水患灾害等方面是属公益性水管单位。所以,单位应将其作为重点划分明确,水管单位下属部门应将供水、电作用的经营性部分纳入其中,并且对财务展开计算的时候采取企业性独立核算的方式。在这个背景下,两种类型单位的界定可按有无建设下属门作为参考因素。其实水管部门本身就是存在公益色彩,促使财会制度要根据纯公益单位性质展开,在最后的核算阶段进行明确的划分。在事业单位转化阶段只是对公益性报表展开转化,主要方法步骤参考上述所阐述的原理即可。
(三)努力建设企业性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中存在自收自支条件的单位是企业性水管单位的主要类型,所以规划为企业。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不管是运转还是维修与管理,其资金都是水管单位自行解决,政府无责任扶持。在会计管理中,采取企业性会计制度与财务规财。
会计制度论文13
摘要:现阶段,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科学有效地引导其内部财务行为、实时监督单位内部的财务运行及管理状况、内部资金利用率的提高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快更好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应当与时俱进,自觉遵循新会计制度,完善财务报表及其核算模式。该者针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情况
1.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不够紧密
在过去实施旧会计制度的背景下,通常存在任意设置多种账目的现象,从而造成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账目不规范的出现,所以在处理账目问题时产生了很多模糊的状况。如此一来,行政事业单位贯彻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以往的旧账目便失去了精确处理的契机。换言之,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充分执行新会计机制,同样会对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限制作用。
2.单位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众所周知,财务工作者是行政事业单位中专门负责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工作的人员,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观念及理论的创新,而表现出财务数据管理不力、甚至诱发各类违法乱纪现象。除此之外,还存在因基本职业道德及法律意识不足而造成的单位内部执法不严格、无法可循的不良风气,进一步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陷入被动。
3.财务管理观念较为滞后
我们都知道,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己任的机构,其平时的经营运作需要依赖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对内部资金监管方面给予更多关注,那么很可能令自身的财务管理蒙受非常大的风险。此外,财务工作者缺乏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同样会造成单位在清算资金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问题,遇到很多困难。
4.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财务资金的时候,往往比较随意,不够严谨,资金超额开支以及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屡禁不止。实际上,目前财务资金管理方面的不严谨,甚至出现了大量未得到充分利用被闲置的'资金,都表明了在财务资金的保管环节中缺少一套强有力的资产管理保障机制,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盘点和清算资金,最终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5.财务预测及财务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一般而言,国家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财务来源,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预算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中有些财务工作人员的预测及管理水平并不高,也难以做到坚持整体性及全局性的原则实现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资金预算编制精确程度的提升,并且降低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可靠性,长此以往,财务资金的实际运作效率便会慢慢下降,预算资金被任意挪用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
二、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改善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迎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推动记账方式的变革
当前,新会计制度给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资金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继续推动财务记账形式、会计等式的变通,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旧会计制度的记账方法,目的是令本单位更好的满足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标准,从根本上突出单位的资产、净产值以及负债情况,同时明确单位内部会计间的联系,最终有效提高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
2.进一步增强财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要想保证新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得到更有效的贯彻落实,就应当依靠全体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考虑到财务工作者财务管理意识十分不足的基本状况,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打破自身管理范畴狭隘的局限,积极引入更多更优秀的财务管理工作者。举个例子,像为了发扬财务工作者的“主人翁”精神,单位可以对全体财务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专业培训,令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深入领悟新会计制度的精髓及实质。与此同时,财务工作者也应当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学习,在脑海中牢固树立强烈的财务管理意识,并合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仅仅是良好培训条件的创造,激励机制的完善同样关键,经过财务工作者之间的激烈竞争,能够更加有效的刺激财务管理者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自身工作当中。
3.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现阶段,新会计制度要想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获得有效的贯彻执行,就必须依据《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使单位全体人员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影响;同时,在深化财务工作者对财务管理工作认识的同时,也应当适当淡化该项工作中的人为因素。这样一来,便对单位内部审计、财政、监督等部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4.推动内部资产管理的正规化
资金的管控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任务之一。在旧会计制度背景下,往往会发生大量挪用内部资金的不良现象。所以说,为了进一步提高内部资金的利用率,合理管控资金,保障内部资金的专款专用,就必须加强内部资产管理的规范化。除此之外,单位还应当合理划分专用资金和日常开支资金的区别,目的是有效防止资金被挪用情况的出现;还有一点,就是及时总结同时仔细归纳资金的使用情况,展开有效的追踪和评估工作,最终提高单位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5.改变会计主体,真实体现资金的流动情况
和之前的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的推行令会计主体出现了不小的变动,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它当作财务预算进行普及。在行政事业单位现今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由于新会计制度的影响,财务管理水平迅速增强,包括财务内部算账、报账及结账等环节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流动情况等方面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承载着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两项职能,它们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但是,我们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现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仍旧找到了不少问题,这就要求在新会计制度下,单位应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黎笋.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xx,7(18).
[2]王微.新会计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xx,14(21).
会计制度论文14
基层卫生机构是我国最为基础的医疗卫生单位,在广大基层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其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卫生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卫生单位并不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导致财务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改革的不断进步,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出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全面的改善。
一、分析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补助力度,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运转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资金保障。一方面,这有助于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更充足的资金完善自身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基层人民带来更多的便利。
其次,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优化内部绩效管理,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基层医院的财务管理素质并不完善。在医疗改革不断进展的过程中,这种问题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影响了基层医院发展的进程。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将会进一步实现公开、透明化,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更加的清晰和明确,提高了医院内部的公平性,更有利于基层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也能够得到更有利的维护,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基层医院有更加充足的资金完善医疗环境、基础设施、人员团队等,继而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切实为百姓服务。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基层医院财务管理的具体策略
为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需要让基层卫生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财务创新对医疗改革与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基层单位需要积极招收具备财务管理经验和能力的专业人才,突出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本院的财务管理者,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其财务管理的专业性,打造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另一方面,为保证医院财务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考核制度,定期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业绩成效进行考核与评估,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予以相应的奖励,反之则要接受适当的处罚。
其次,基层卫生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确保财务的收支平衡,尽可能扩大盈利空间。预算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的前期编制以及后期执行两方面,而编制的合理性也直接影响了预算的执行度。为此,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基层卫生机构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因素,包括基层的经济水平、国家政策、市场状况、医院业务水平等。同时,预算编制者需要结合医院今年内的基础设施使用情况,科学预测阶段内医院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并套用人事部门工资定额标准和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计算生成,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严谨。在预算执行阶段,财务管理者需要严格把控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如果实际支出与预算不符,需要及时找到具体原因并进行记录,提高下个阶段内财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再次,基层卫生机构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收入、支出和结余的管理水平,确保医院资金的充分利用。财务人员可以将这部分工作分为财务支出、财务收入、财务收支结余三方面管理内容。基层卫生机构的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医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财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标准,对这几项内容进行分别的核算,为保证准确性,每天都要进行收入清算,并在月底对收入情况进行总体的分析。财务支出同样需要在新财务制度的框架下展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出主要包括医疗支出、公共卫生支出两部分,进一步明确阶段内医院的成本及收益情况。收支结余的计算需要充分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循新会计制度的相关标准。当收支结余为正的情况下,需要按规章制度提取专用基金。当收支结余为负的情况则需要通过事业基金弥补,不可以进行其他分配。
最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充分的做好对负债资产的管理,主要从负债和净资产两方面展开,为确保基层医院的正常运行,财务人员需要定期对医院的资产状况进行清查,并将负债情况调节到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基层卫生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固定资产的报废手续,尽量减小医院面对的财务风险因素。同时,需要对医院的专用基金、事业基金、财政补助结余加强管理和统筹,将其应用到适当的地方,保证基层卫生机构的正常、顺利运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改变与活力,文中重点讨论了现阶段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展开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望与同行工作者一同交流探讨。
会计制度论文15
摘要:
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是关系到医院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必须要重视和不断改进优化的重要管理工作。在新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克服过去存在的弊端,切实提升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新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新会计制度;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否高效、优质是影响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公立医院必须要在新会计制度下做好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升竞争和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医疗体制中的优势。
一、新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是十分积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会计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思想,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和优势注入到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中,比如通过权责发生制度代替过去的收付实现制度,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效率,而且还创新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方式。二是新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的会计科目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梳理、整合和完善,公立医院的会计科目系统更加符合新时期公立医院发展的特点,财务管理工作与医院的日常工作有效结合在一起,这对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更大,这不仅能够提高医院会计工作的信息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医院财务分析工作准确度的提升。
二、目前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突出矛盾
新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公立医院将大部分的管理重点集中在医疗业务管理方面,注重病患管理、医疗业务管理,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甚至有的公立医院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重视不足、体系混乱的问题,这不仅导致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无法科学、有效开展,而且由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不足,公立医院的其他业务科室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公立医院整体效益的提升。
(二)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制度有待完善当前,公立医院仍然属于事业型工作部门,在财务审计制度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方面,很多公立医院没有设置独立于财务管理部门之外的财务审计部门,导致财务审计工作比较被动。另一方面,财务审计工作划分不够细致,而且相应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面对问题的时候互相推诿、处理效率不高。最后,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有待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基于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进行的,是为医院的日常工作服务的,可以说,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是否高效,依赖于医院内部环境的主动性。但是由于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与绩效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管理,大部分职工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不足、主动性不高,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缺乏必要的内部环境。
(四)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队伍有待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一项持续性较强、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并且随着外部环境制度的变化和公立医院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改进,这些都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目前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并不理想,是下一步需要切实改进的主要问题。
三、新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内
部控制管理工作优化的措施和建议根据新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从改进和提升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效能角度出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全面提升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公立医院,从领导者、管理者到基层工作人员,都要在思想上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重新的认识,在整个医院内部形成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一方面,要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与自身的利益、个人发展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要将财物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作为医院头等重要工作来开展,并且结合公立医院业务实际,形成财务内部控制常态化管理机制。领导者要切实起到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以身作则、宣传教育来提升全体职工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比如通过开展定期的宣传讲座、专家培训、会计准则专题考试等方式加强宣传,提升认识,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新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一是要结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特色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规章制度完善、环境建设、流程方法再造等方式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客观性、高效性。二是要尽可能的将日常业务工作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将日常的控制工作进行迁移,通过预防管理、监督管理等方式提升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效率。三是要注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透明度的提升,定期向全体职工、社会公众公布权限内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结果,主动接受职工、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和审查。四是要成立独立的审计部门,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五是要将财物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进行结合,将内部机构、内控工作量、内控工作效果等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样既能够提升全院的内部控制意识,又能够促使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常态化。
(三)搭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信息化平台当前公立医院应当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质量。比如对于医院内部重大的预算项目,在设置分配比例参数的时候,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医院各个科室的预算计划进行初步的审查,结合往年数据和资料对严重偏离工作实际的预算方案进行修改。利用信息平台还能够对预算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核,有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四)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队伍人才是工作开展的保障,公立医院应当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队伍上下功夫,通过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培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员、加强交流学习和经验分享等方式来构建优质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队伍。
四、结束语
面对竞争日益增加的医疗行业竞争,公立医院需要从提升自身竞争力角度出发,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崔博.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践[J].财经界,20xx(22):100-101.
[2]谭虹.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内控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xx(12):241.
[3]唐彤.新会计制度下加强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途径分析[J].财会学习,20xx(23):245+247.
[4]梁武.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xx(32):236-237.
【会计制度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制度论文02-05
会计制度论文精选15篇02-08
会计制度论文15篇02-05
会计制度论文(15篇)02-07
会计制度论文(集锦15篇)02-07
会计制度论文(合集15篇)02-27
会计制度论文(通用15篇)02-20
新财务会计制度论文02-09
会计制度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