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新产品管理制度
在当下社会,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产品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产品管理制度1
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求、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
(一)调查研究:
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用情况;
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二)可行性分析:
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论证发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及外购外协件配套等)。
(三)决策:
1.制定产品发展规划:
(1)企业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产品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技术改造方向、赶超目标以及企业现有条件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业产品发展规划。
(2)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经厂总师办初步审查,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慎密
的研究定稿后,报厂长批准,由计划科下达执行。
2.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赶超目标,为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方面的应用研究:
(1)开展产品寿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预测企业的盈亏和生存,为企业提供产品发展的科学依据;
(2)开展哪些对产品升级换代有决定意义的科学研究、基础件攻关、重大工艺改革、重大专用设备和测试仪器的研究;
(3)开展哪些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新材料研究;
(4)科研规划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交总师办组织有关部门会审,经总工程师签字报厂长批准后,由计划科综合下达。
二、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一)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订),其编号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1.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说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
(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态、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企业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的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设计时机上的必要性。
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3.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
4.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5.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廊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
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
8.标准化综合要求:
(1)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它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2)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
(3)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标准;
(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
(5)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分析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用标准材料后预测的经济效果。
9.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10.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11.组织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的方案进行(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2.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13.新产品设计试验,试用周期和经费估算。
(二)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试验研究(新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或模具试验),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研究试验报告。
2.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
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运用价值工程,对产品中造价高的、结构复杂的、体积笨重的、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5.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如传动、电气、液气路、联锁保护等系统);
6.提出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7.对技术任务书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8.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三)工作图设计:
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供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用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标准规程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设计绘制各项产品工作图。
1.绘制产品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
(1)零件图:图样格式、视图、投影、比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热处理要求及技术条件等应符合标准;
(2)部件装配图:除保证图样规格外,包括装配、焊接、加工、检验的必要数据和技术要求;
(3)总装配图:给出反映产品结构概况,组成部分的总图,总装加工和检验的技术要求,给出总体尺寸;
2.产品零件、标准件明细表,外购件、外协件目录。
3.产品技术条件包括:
(1)技术要求
(2)试验方法
(3)检验规则
(4)包装标志与储运
4.编制试制鉴定大纲(参照ZH0001-83):
试制鉴定大纲是样品及小批试制用必备技术文件。要求大纲具备:
(1)能考核和考验样品(或小批产品)技术性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规定各种测试性能的标准方法及产品试验的要求和方法。
(2)能考核样品在规定的极限情况下使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能提供分析产品核心功能指标的基本数据。
(4)批试鉴定大纲还必须提出工艺、工装、设备、检测手段等与生产要求、质量保证、成本、安全、环保等相适应的要求。
5.编写文件目录和图样目录。
(1)文件目录包括:图样目录、明细表、通(借)用件、外购件、标准件汇总表、技术条件、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其它。
(2)图样目录:总装配图、原理图和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包装物图及包装图、安装图(只用于成套设备);
6.包装设计图样及文件(含内、外包装及美术装潢和贴布纸等)。
7.随机出厂图样及文件。
8.产品广告宣传备样及文件。
9.标准化审查报告:指产品工作图设计全部完成,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经标准化审查后,由标准化部门编写的文件,以便对新设计的产品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作出总的评价,是产品鉴定的重要文件。标准化审查报告分样品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和小批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
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一)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以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
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ZH0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二)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帛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科、检验科进行。
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
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
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
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
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
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
(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
(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应备晒40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
(3)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
(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b.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
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及审批程序办理。
(四)新产品试制经费:
1.属于国家下达的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级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拨给经费;
2.属于工厂的新产品(科研)计划项目,由工厂自筹资金按规定拨给经费;
3.工厂对外的技术转让费用可作为开发新产品(科研)费用。
4.新产品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实行专款专用。费用经总工程师审查,厂长批准后,由研究所掌握,财务科监督,不准挪作他用。
(五)新产品证书的办理:
1.新产品证书归口由总师办负责办理。
2.研究所负责提供办理 证书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3.在新产品鉴定后一个月内,总师办负责办理完新产品证书的报批手续。
四、新产品开发周期
(一)对于简单产品,工厂已具有成熟制造和应用技术的产品以及由基型派生出来的变型产品,允许直接从技术设计或工作图设计开始,开发周期定为1~3个月。
(二)从大专院校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移植过来的经过试验考验的产品,必须索取全部论证、设计和工艺(含工装)的技术资料,并应重新调查分析论证,对于这类产品,开发周期定为2~5个月。
(三)属于老产品在性能和结构原理上有大的改变的研究以及新的类别产品的开发,开发周期一般规定为6~7个月,最长为一年(特别情况不得超过一年半时间),具体程序周期规定为:
调研论证和决策周期:一般产品1个月;复杂产品1.5个月。
产品设计周期(含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1~2个月
工艺(含工装制造)周期:
样试1~2个月(含样品鉴定)
批试2~3.5个月
产品鉴定和移交生产周期:1个月〖LM〗
五、新产品成果评审与报批
(一)新产品(科研)成果根据鉴定级别,按照国务院、国家科委有关科技成果与技术进步有关奖励条例和实施厂"关于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办理报审手续。
(二)为节省开支,新产品(科研)成果评审会应尽量与新产品鉴定会合并进行。
(三)成果报审手续必须在评审鉴定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
(四)成果奖励分配方案由总师办与研究所共同商定后报总工程师批准执行。
六、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 总则
1.新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具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建议书),由设计部门进行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经批准、审核、会签后进行样试。样试图标记为"S",批试图标记为"A",批生产图标记为"B"。A和B的标记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会议确定。
2.每一项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3.产品的主要参数、型式、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4.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测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试、批试均由总工程师主持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确定投产后与否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批试,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5.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有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质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性,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6.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经各方签字。
□ 技术资料验收
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
2.成套图册编号要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4.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5.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研究所负责。
新产品管理制度2
一、策划摘要
1、市场简介及分析
2、消费群体简介及分析
3、产品分析
4、营销方案
5、营销预测问题及解决
6、营销预算
7、效果预测
二、保定学院市场简介及分析
保定学院于20xx年11月18日正式迁入位于保定市七一东路的新校区办学,新区占地面积广大,环境优美,学生人数一万八千左右,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手机销售市场。据初步调查统计,基本每一位在校生都拥有一部手机,但大多人都有换手机活购买第二步收集的想法,这就为电信品牌的打入保定学院市场提供了契机。
三、大学生市场概况及分析
1、大学生目前市场状况: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信息通讯业日益发展完善,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而大学生是半只脚踏入社会的人群,手机便成为他们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迎接未来的工作,并与社会接轨的必须产品,因此手机的选择十分重要。
2、市场需求分析:手机在大学生人群中十分普遍,因为手机具有便携性、实用性、实惠性等特点。手机虽然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大小,但都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手机功能众多而强大,通讯、短信、网上冲浪、游戏、娱乐等功能都很符合大学生的需求。而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拥有强烈的购买欲望而受到自身消费水平的'限制,因此价格低将成为吸引大学生购买电信产品的一大优点。其对刚脱离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还没有足够能力完全支撑自己时,一部电信手机相较于电脑、PSP、MP4、DVD而言是非常实惠的。
再者,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主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掌握大学生消费市场,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将十分有利于今后多年内的产品销售。
四、电信产品特点及优势分析
1、电信产品特点及优势
2、竞争分析
五、产品推广营销方案
一)营销目标:
1、品牌宣传,扩大电信在该区的知名度
2、抢占市场,扩大电信在该区的占有率
二)营销方案
1、营销平台:针对企业和商家急于在大学校园中扩大市场,宣传品牌,创业者协会构建了由报纸平台、创业之声网站、群众性座谈、网络化代理、现场活动、展板宣传、校园广播平台等众多模块组成的校园终端销售网络,这些模块将全方位应用于电信产品的宣传。
1)报纸平台:名称为保定学院《创业者号角报》,依靠此报纸发行量大,内容可读性强,普及率高的特点,在报纸的相应版面加入电信产品基本信息、电信产品销售内容等,提高产品曝光率,扩大宣传。报纸将发送到学生宿舍,张贴到食堂前等学生流量大的地方。
2)创业之声网站:作为保定学院首个学生网站,此网站有充分自主性。协会将刊登相关电信产品及活动信息,是会员、游客浏览,拓宽宣传渠道。
3)群众性座谈:安排在校学生到达指定会场参加活动,进行产品介绍,使学生对电信产品进一步了解,有利于产品销售。
4)网络化代理:创业者协会拥有347名社员,遍布保定学院14个系、56各专业、103个班级,庞大的成员组成系统形成网络,将会把电信产品的信息迅速传播于学校的各个角落。
新产品管理制度3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加强公司新产品研制计划的管理,制订科学合理的研制计划,提高研发工作绩效,从而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水平,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研发与试制计划的编制、实施与调整等各项工作。
第3条 管理职责。
产品研发部经理负责组织制订新产品的研制计划,相关部门负责严格执行研制计划。
第4条 新产品研制计划的工作内容。
1.编制研制计划,包括研发计划与试制计划。
2.组织计划实施与计划调整。
3.检查考核计划执行情况。
4.建立研制工作的各项统计资料和数据。
第2章 计划编制
第5条 年度研制计划编制时间要求。
年度研制计划应于每年度预算下达之后的七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在十个工作日之内报主管副总与总经理审阅,并转交给各相关部门作相关的部门计划。
第6条 计划编制依据。
1.相关国家法律法规。
2.国内外市场分析数据。
3.公司经营发展战略与产品规划。
4.本年度研制计划执行情况预测及下年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实际耗用预测。
第7条 优先纳入研发计划的产品类别。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产品,应优先纳入新产品研发计划。
1.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创汇、防止环境污染的.新产品。
2.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的新产品。
3.符合国内外市场急需、应用量大的新产品。
4.国内高新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新产品。
第8条 研制计划的审批原则。
1.符合技术发展方向且技术经济效果良好的产品方可列入研制计划。
2.研制计划报批手续需完备,准备资料需齐全。
3.避免重复安排,新产品研制允许不同途径的探索,但平行进行的研制项目组原则上不应超过两个。
4.研制经费许可。研制经费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超出预算。
第9条 研制计划评审。
1.产品研发人员负责编制研制计划,由产品研发部经理审核签字。
2.主管副总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对经产品研发部经理签字后的研制计划进行评审,对其各项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估。
3.若评审通过,与会人员会签“研制计划评审表”,报总经理签字确认。若评审通不过,则将该计划退回修改。
第3章 计划实施与调整
第10条 执行研制计划。
1.研制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即应组织实施,以维护计划的严肃性。
2.研制计划的实施等相关工作,按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
第11条 研制计划执行控制。
1.产品研发部开始项目研发后,派出专员随时了解和掌握研制工作的实际现状和进度状况,如发生进度延误,应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改善。
2.产品研发部对已发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会同相关人员查明原因,并组织研制人员对每天的研发状况进行总结。
第12条 研制计划调整原因。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产品研发部可申请调整研制计划。
1.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大的变化,导致公司需改变经营策略。
2.公司内部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公司需改变产品规划。
3.行业内同类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策略发生重大变化。
4.出现其他影响因素导致研制计划必须进行调整。
第13条 研制计划调整申请流程。
1.产品研发部在遇到上述情形后,要对现有情况进行评估,以确认是否必须进行研制计划调整。
2.产品研发部确定需要调整研制计划时,应编写“研制计划调整报告”,报主管副总批示。
3.技术研发部根据批准的“研制计划调整报告”编写“研制计划调整通知单”。
4.与产品研制相关的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负责根据“研制计划调整通知单”调整本部门的计划。
第4章 附则
第14条 本制度由产品研发部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
第15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新产品管理制度4
(一)总则
第一条在进行产品开发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工作包括:
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用情况。
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第二条可行性分析的工作有:
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
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论证发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
第三条制定产品发展规划: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经公司总工程办公室初步审查,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缜密研究,定稿后报公司批准,由计划科下达执行。
第四条产品开发研究所的主要职责是:
1、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预测企业的盈亏,为企业提供产品生产的科学依据。
2、开展对产品升级换代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科学研究、重大工艺改革、重大专用设备和测试仪的研究。
3、开展那些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新材料研究。
第五条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第六条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或数十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以考查产品的性能和设计的合理性。此阶段应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第七条小批量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以研究所为主,由工艺室负责技术文件和工具设计,试制工作部分转移到生产车间进行。
第八条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
按zh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三)新产品试制工作程序
第九条进行新产品简单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流程。
第十条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做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第十一条进行产品生产图的工艺性审查。
第十二条编制试用工艺卡片:
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第十三条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第十四条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第十五条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做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
第十六条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量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量试制鉴定用。
第十七条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室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
第十八条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第十九条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部协作零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编制。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四)新产品鉴定准则
第二十一条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应对社会和用户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
第二十二条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
第二十三条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系列的,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
第二十四条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进的各项测试。
第二十五条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
第二十六条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
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
(1)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2)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
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
(1)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具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2)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
(五)产品开发周期管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对于简单产品、公司已具有成熟制造和应用技术的产品以及由已有产品派生出来的变型产品,允许直接从技术设计或工作图纸设计开始,开发周期定为1―3个月。
第二十八条从高等院校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引进的经过实验考核的产品,必须索取全部论证、设计和工艺(含工具)的技术资料,并应重新调查分析论证。这类产品的开发周期定为2—5个月。
第二十九条属于已有产品在性能和结构原理上有较大的改变的研究以及新类别的产品的开发,开发周期一般定为6—7个月,最长为一年(特别情况下超过一年半时间),具体程序周期规定为:
1、调研论证和决策周期:一般产品一个月;复杂产品一个半月。
2、产品设计周期(含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1―12个月。
3、工艺(含工具)设计周期:1—2个月。
4、产品试制(含工具制造)周期:1—2个月。
5、样品试制周期:1—2个月(含样品鉴定)。
6、小批量试制周期:2—3、5个月。
7、产品鉴定和移交生产周期:1个月。
(六)新产品成果评审和报批规定
第三十条新产品根据鉴定级别,按照国务院、国家科委有关科技成果日与技术进步有关奖励条例和本公司《关于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日办理报审手续。日
第三十一条为节省开支,新产品(科研)成果评审会应尽量与新产品鉴定会合并进行。
第三十二条成果报审手续必须在评审鉴定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
第三十三条成果奖励分配方案由公司研究所共同商定后报总工程师批准执行
第三十四条新产品开发都必须具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建议书),由设计部门进行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经批准、审核、会签后进行样试。样试图标记为“s”,批试图标记为“a”,批试生产图标记为“矿。a和b的标志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会议确定。
第三十五条每一项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第三十六条产品的主要参数、型号、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统化和通用化。
第三十七条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量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量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验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试、批试均由总工程师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决定投产与否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变化很小的新产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批试,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第三十八条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工程办公室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由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做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第三十九条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具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第四十条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
第四十一条图纸大小和制图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
第四十二条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具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第四十三条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具图纸资料应由工艺部门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部门签收归档。
第四十四条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第四十五条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管理由研究所负责。
新产品管理制度5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推动公司技术进步,加强新产品研发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新产品定义。
本制度所称的“新产品”是指在结构、材质和工艺等方面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或扩大了产品使用功能以及采用了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的产品。
第3条 新产品研发遵循的原则。
1.产品具有先进性、适用性、适销对路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产品符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以及国家技术政策和技术装备政策。
3.产品设计标准化。
第2章 管理机构与责任
第4条 组织管理。
为了促进公司新产品研发,有效地进行系统管理,公司特成立新产品研发小组,专门负责研发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5条 小组构成。
新产品研发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及组员构成。组长由主管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产品研发经理担任,其他小组成员依个案性质不同,由主管副总(兼组长)指派公司内其他现有人员或招聘新员工担任。
第6条 相关人员的职责。
1.组长。
(1)负责新产品研发工作开展事宜。
(2)负责召开新产品研发会议及主持研发会议。
(3)负责指派其他小组成员。
(4)负责拟定及呈报新产品全部投资及利润分析方案。
2.副组长。
(1)负责拟定研发时间规划、产品研发计划。
(2)协助组长做好研发会议联络及记录。
(3)协助组长对新产品研发工作进行追踪。
(4)负责提供研发所需的材料及物品。
3.其他小组成员。
听从组长的安排,做好研发项目中的各项专职工作。
第3章 编制新产品研发计划
第7条 研发计划编制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国内外市场分析。
3.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发展战略。
第8条 优先纳入研发计划的产品类别。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产品,应优先纳入新产品研发计划。
1.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创汇、防止环境污染的新产品。
2.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的新产品。
3.符合国内外市场急需、应用量大的新产品。
4.国内高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新产品。
第9条 研发项目申请。
申请列入新产品研发计划的项目,应提交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计划任务书,报上级领导审批同意。
第4章 研发调研与分析
第10条 调研范围。
新产品可行性分析必须对产品的社会需求、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资源效益5个重要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及科学预测。
第11条 调研内容。
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客户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第12条 可行性分析内容。
1.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3.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等)。
4.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5.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5章 新产品研发与试制
第13条 研发与试制要求。
1.新产品研发经过市场调研后,确定试制目标和实施方案,由产品研发部人员进行研发和试制。
2.经过小批量试制、试销,稳定工艺、完善工装和检测等程序,制定产品标准后,才能大批量投产。
第14条 研发标准。
1.国家级、省级新产品设计必须采用国际标准或采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的标准。
2.新产品定型投产前必须通过标准化审查,未经审查不得投产。
第15条 试制。
新产品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1.样品试制。
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或数十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以考察产品的性能和设计的合理性。此阶段应完全在产品研发部进行。
2.小批量试制。
小批量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的工艺性,以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以研究所支持为主,由工艺室负责技术文件和工具设计,试制工作部分转移到生产车间进行。
第6章 新产品鉴定
第16条 新产品鉴定。
1.新产品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和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应对社会和客户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
2.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产品研发部方可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
第17条 鉴定的类别。
1.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跨流程进行。
2.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系列的,经过批准,样品试制鉴定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
第18条 新产品样品鉴定必须具备的条件。
1.符合试制计划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有检测验证报告。
2.有产品研制任务书或合同书、产品图纸、标准、研制报告等技术文件。
3.有产品应用功能试验报告或用户试用证明。
第19条 新产品定型或投产鉴定必须具备的条件。
1.工艺稳定合理,具有正式投产必需的工艺规程、操作规范、工装、设备、检测手段及质量保证能力。
2.符合标准化要求,试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稳定。
3.有试生产的技术文件,原始记录健全,数据可靠。
4.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符合设计要求,试销用户反映良好。
5.符合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第7章 新产品成果评审和报批
第20条 成果报审。
新产品根据鉴定级别,按照国家有关科技成果与技术进步有关奖励条例和本公司“关于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办理报审手续。
第21条 评审时间。
为节省开支,新产品成果评审会应尽量与新产品鉴定会合并进行,成果报审手续必须在评审鉴定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
第8章 研发周期管理
第22条 简单产品的研发周期。
对于简单产品,公司已具有成熟制造和应用技术的产品以及由基型派生出来的变型产品,允许直接从技术设计或工作图设计开始,研发周期定为 个月。
第23条 经过试验考验的产品的研发周期。
从大专院校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移植过来的经过试验考验的产品,必须索取全部论证、设计和工艺(含工装)的技术资料,并应重新调查分析论证,对于这类产品,研发周期定为 个月。
第24条 新类别产品的研发周期。
属于老产品在性能和结构原理上有较大改变的研究以及新品类产品的研发,研发周期一般规定为个月,具体程序周期规定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调研论证和决策周期,一般产品为 个月,复杂产品为 个月。
2.产品设计周期(含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为 个月。
3.工艺(含工装)设计周期为 个月。
4.产品试制(含工装制造、样品鉴定)周期为 个月。
5.批量试制周期为 个月。
6.产品鉴定和移交生产周期为 个月。
第9章 研发项目财务管理
第25条 新产品研发资金来源。
1.科技研发贷款以及需要固定资产投资支持的技术改造贷款。
2.公司利润留存中的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
3.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基金按规定允许使用的部分。
4.按国家规定范围摊入生产成本或经财政部门批准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从成本中提取的研发费用。
5.属于公司的新产品(科研)项目,从公司自筹资金中按规定拨给的经费。
6.可作为研发新产品(科研)费用的公司对外的技术转让费。
7.按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集资得来的费用。
第26条 新产品研发资金的主要支出范围。
1.新产品设计、研制及在设计、研制中购置所需仪器、仪表、工模夹具、专用设备。
2.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样机样品以及实现国产化的研发。
3.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产品研发软课题研究。
第27条 新产品经费管理。
新产品的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账户,实行专款专用。经费经主管副总审查、总经理批准后,由产品研发部掌握和财务部监督,不准挪作他用。
第10章 奖励与惩罚
第28条 优秀产品研发奖。
本公司设立优秀新产品研发奖,每年评比一次,对评选出的在新产品研发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给予奖励。
第29条 惩罚。
对于在新产品鉴定工作中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者,由各相关业务部门宣布其鉴定结果无效,并对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给予行政处分。
第11章 技术文件资料管理
第30条 技术资料管理。
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公司标准。
2.成套图册要按顺序编号,蓝图应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连贯。
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保存。
4.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5.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及管理由产品研发部负责。
第31条 新产品证书的办理。
1.新产品证书由产品研发部负责办理。
2.产品研发部门负责提供办理 证书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3.在新产品鉴定后一个月内,产品研发部负责办理完新产品证书的报批手续。
第12章 附则
第32条 本制度由产品研发部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
第33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新产品管理制度6
一、总则
1、在进行产品开发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内容有
a、调查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b、调查同类产品的价格、质量、市场及使用情况。
c、广泛收集有关产品的信息,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2、进行可行性分析,工作有:
a、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
b、论证该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及具备的技术优势。
c、论证生产该品种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
3、制定产品发展计划:由研发中心提出草拟计划,经主管领导初步审查,由主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缜密研究,确定后安排生产。
4、新产品研发人员主要职责是:
a、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企业提供产品生产的科学依据。
b、开展对产品升级换代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技术研究、设备改造等。
c、开展那些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意义的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
二、新产品试制工作规定
1、新产品试制是正式投入批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
2、样品试制是根据客户要求或自主研发的品种,由分厂配合试出小样,然后按要求进行试样,以考察产品的性能、风格和设计的合理性。
3、小批量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改进工艺设计,进一步考察产品的可纺性或可织性。
4、试制品种要求新产品研发员全程跟踪生产并指导生产。
5、试制品种结束后,研发员要书面总结试制过程、问题分析、试制结果及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新产品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简单工艺设计或确定初步试制方案。
2、召开分厂及有关部门会议,进行生产工艺分析。
3、确定上机生产工艺并审核。
4、新产品研发员要全程跟踪试制生产过程并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5、试制结束后,要及时总结。
【新产品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06-09
新产品试用协议书01-20
最新产品销售合同范本11-01
新产品发布会主持词11-06
新产品发布会主持词07-13
新产品上市发布会主持词06-18
新产品发布会主持词5篇02-17
新产品发布会主持词(精选7篇)03-11
新产品上市发布会主持词5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