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管理制度

时间:2023-04-11 17:50:38 制度 我要投稿

移动管理制度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移动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移动管理制度

移动管理制度1

  营业厅管理制度

  1、营业前台现场管理制度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工作区域的卫生整洁状况要求。②受理业务时全面落实“四无”要求,即无忌语、无责难、无顶撞、无推诿情况。③“暂停服务”报告执行要求。④首问负责制要求。

  2、营业厅安全制度有价卡、备用金没有置于桌面,应立即将百元面值人民币投入投币式保险柜或放置抽屉中,面值百元以下零星钞票可临时放抽屉中,但总额不得超过500元。

  3、信息保密制度①各种统计数据、客户资料、业务资料、统计资料等由专人负责保管。②各类密码必须分类,按职责划分,严格保密,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坚守各自职责,要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工号与密码,不得相互探听、偷窥他人的权限密码。定期更改操作密码。③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将客户信息、系统信息和操作密码等公司机密,泄露给第三方或与业务无关的单位和个人。④营业受理等工作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若有参观学习者,须报请营业主管部门同意。若有维修等需求须报请营业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佩带工作证进入前台。前台电脑需在每周一、周五受理业务之前清理IE浏览器临时文件。

  4、交接班制度①值班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写好交班日志及各项文字记录单,点清卡品和现金,按时交接班,不得迟到、早退。②接班服务人员提前15分钟到班,值班长提前30分钟到达营业厅,做好当班票、据、物等各项准备工作,并与上一班值班长作当面交接。③若接班人未能及时到岗,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需向值班长请示同意后方能离岗,严禁出现无故脱岗现象。④各岗位交接完毕,分别在《交接班日志》上签名和签注交接时间。(全天班需在<<交接班日志>>中标注.)

  5、班前班后会及例会制度

  6、统计分析制度①每日填报营业日报表,当天账、款、票据存根三者相符,当日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②营业厅卡品、终端、票据等的出入库帐务管理、核对库存保证帐务无误。③每日的工单进行分类排序、装订,每月汇总整理存放。

  7、工号权限管理制度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服务人员使用自己的工号进入营业操作系统工作,并注意密码保管,严禁将工号、密码告知他人。②长时间离柜时,应将工号退出营业操作系统。③营业员离职后由营业厅值班经理及时按照流程注销工号。

  8、营业厅卫生管理制度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营业厅保持清洁、无杂物、灰尘和污垢(含键盘、鼠标、电脑等),卫生清理不留死角死面。②厅内各种用品摆放要整齐有序,营业员需随时整理台面,保证台面整洁,不凌乱。③不准在厅内外摆放个人物品。

  9、营业厅考勤制度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营业人员必须按照值班表当班工作,不得迟到或早退。一个月内换班不能超过三次。②工作时间未经批准不能随意离开工作区。经批准后离开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10、营业厅劳动纪律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工作区域内严禁打游戏,看VCD、打扑克、看书报,睡觉、化妆、抽烟及吃东西、随意开关工作微机等,禁止拷贝与工作无关的文件。②不得聊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和用户闲聊

  11、宣传物品、公示管理制度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各种宣传海报、单页、资料、碟片等实物由专人做好接收登记。②宣传品应摆放时应整齐、有序,不可乱堆乱放。③禁止在厅内外墙面张贴,每日查看宣传单页、资料数量,及时补充。④过期宣传物品及时撤换。

  12、培训制度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制订营业厅当月培训计划,定期上报,并按时执行,装订成册。②建立培训档案,将每次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效果及考试成绩记录在

  案,列入每月考核。

  13、营业厅应急排班制度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综合受理台等候的客户数超过5人并且时间持续10分钟以上,应合理引导、缓解排队现象。②月初、月末业务受理高峰期,应立即引导用户绑定易付通等其它方式缴费,并提醒用户缴费应尽可能避开高峰期。

  14、营业设备设施维护制度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实行“营业厅经理例行巡检,使用人员交接班检查”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报告设备设施维护负责人维修。②按照规定频次进行检查维护,填写检查记录。③出现故障后,以温馨提示明示用户,并在营业设施检查记录中备注送修时间。

  15、营业厅客户挽留制度:作为加分项①用户离网时,营业员是否有主动挽留意识(询问原因、主动推荐新套餐、通知维系挽留人员和营业厅经理)。②中高端用户是否能主动通知“一对一”客户经理。③采集上报月度离网数据是否留档记录。

  6、客户意见及建议征集制度:作为加分项①营业前台是否采用意见卡、客户意见簿、意见箱等方式收集客户反馈意见;②客户意见是否在24小时内回复。③是否定期汇总客户意见上报。

  17、营业厅紧急事件处理制度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营业员、保安、营业厅经理是否了解火警、抢劫、盗窃、斗殴、强行闯入以及其他紧急事件处理程序及各自岗位重要职责。②是否制定有培训计划和预演方案。③突发事件信息传递流程是否通畅。

  18、常客档案”资料收集制度是否有以下规定内容① “常客档案”记录,小型营业厅不得少于20个,标准营业厅不得少于50个,示范营业厅不得少于100个。②按期填写常客表格并及时进行汇总。③对常客到营业厅办理业务时,营业员能够直接体现常客服务细节。

  19、营业厅团队建设制度

  营业厅岗位职责

  营业厅经理:

  ①重点查看营业厅月计划、周计划和周例会会议记录。

  ②对营业人员的考勤记录、每日1小时巡检制度(巡检记录)落实情况。

  ③负责营业厅团队建设,加强与班组人员间的沟通,增强集体凝聚力。

  ④负责营业厅帐、款、物等的安全管理。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或上报。

  ⑤动态排班、重大投诉处理。

  值班长:

  ①落实考核营业员的着装、工号、仪容仪表及各项班前准备工作,并做好班组考勤登记。 ②其他人员按照规范抽查是否落实。重点检查交接班日志填写、台面整洁规范等情况。 VIP高端客户维护是否明确以下职责:

  ①接待高端用户投诉,解决用户投诉。

  ②对离退网高端用户进行挽留、维护及退网业务的受理。

  ③采集有离网倾向的高端用户及退网高端用户信息。

  ④向高端用户提供过户、补卡、转套餐、功能变更等综合业务的受理。

  ⑤高端用户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迎宾、导购是否明确以下职责

  ①新业务的宣传和推介,随时补充新的业务宣传单(每种类五张以上)。

  ②负责引导顾客到相应的柜台办理业务。

  ③引导有需求的用户使用便民服务。

  ④接受用户投诉,并跟踪处理进程,及时回复用户。

  ⑤随时关注厅外环境及现场卫生情况,及时清理。

  综合业务咨询是否明确以下职责:

  ①对顾客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

  ②引导顾客到相应的柜台办理业务。

  ③负责客户意见调查,及时将客户反馈的意见、建议汇总上报。

  ④接受用户投诉,并跟踪处理进程,及时回复用户。

  ⑤随时关注厅内多媒体打印机、自助打印机、触摸屏等营业设备的运转情况。

  综合业务受理是否明确以下职责:(一台清按综合业理岗对待,其余按相应岗位进行考核。)①负责对顾客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向顾客主动宣传、推广公司各项综合业务。 ②清理台席周围卫生,整理好当日所需零钱,各项用品摆放整齐有序。

  ③清点现金、卡品,做到营业款及时上缴,帐实相符。

  收银员是否明确以下职责:

  ①清理台席周围卫生,整理好当日所需零钱,各项用品摆放整齐有序。

  ②负责营帐系统存款操作、唱收唱付及找零。

  ③清点现金、卡品,做到帐实相符。

  投诉受理是否明确以下职责:

  ①耐心解答用户提出的问题。

  ②接待用户投诉,解决用户投诉。

  ③对离退网用户进行挽留、维护,退网业务的受理。

  ④对有离网倾向用户及退网用户信息的.采集。

  新业务区演示是否明确以下职责:

  ①负责对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并给予现场演示,指导用户如何使用,并详细宣传公司各种新业务的优势及资费标准。

  ②对新业务区演示的电脑、手机终端、上网卡、数据卡品进行保管,保证资产安全。 ③有义务帮助用户开通、关闭、或下载某项增值业务(包括SP/CP提供业务),并有责任教会用户使用。

  营业厅服务办理规范

  1.仪容仪表:男女营业员均不能染发、烫发,女营业员如有短发则不过肩,淡妆上岗;男

  营业员不能剃光头;面部自然得体。不符合规范的,每人次扣1分,2分扣完为止。行为举止:不符合下列规范之一的,每项每人次扣0.5分,5分扣完为止。坐:工作时就坐整个座椅的四分之三;

  立:不叉腰,不抱胸,不将手插入衣袋内、切忌歪脖、斜腰、曲腿,身体不要东倒西歪2.

  或依门靠墙。

  行:在营业厅行走时,两人以上行走禁止拉手、追逐、奔跑和打逗。

  手姿;唱收唱付,双手接递。

  微笑服务:营业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面含微笑,表情自然大方。

  主动服务:临柜1.5米站立迎接客户。

  暂停服务:如需整理头发或补妆等情况,应放置暂停服务牌离开业务办理区到后台处理

  3、服务过程

  服务用语:实行“五声”服务,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谢声(唱收唱付)、歉声、送声”。无禁语;

  不中断办理:为用户办理业务过程或介绍过程中,在未向用户至歉的情况下不得回答其他营业员咨询的问题,导致业务办理中断;

  耐心服务:为用户办理业务时应始终保持微笑、友好、和善;倾听客户需求,保持耐心、细致为客户服务;

  营销意识: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解答,向客户推荐适合的业务,赠送宣传资料;挽留观念:客户在办理销号或取消增值业务时,主动挽留,并询问原因,按照要求采取挽留程序。

  4、业务办理规范:

  1.接待规范:做到“接一待二”,请客户坐下办理业务;1人次没做到扣0.5分,1.5分扣完为止;

  2.首问负责制:对客户的咨询和投诉,禁止推诿,如确实需到其它台席办理,应负责指引客户到相应的柜台办理;1人次没做到扣0.5分,1.5分扣完为止;

  3.助销系统使用:熟练使用助销系统向客户推介业务,资费介绍;使用助销系统不熟练,每人次扣0.5分,1分扣完为止

  4.唱收唱付:与客户交付零钱时间,要唱收唱付,轻拿轻放;1人次没做到扣0.5分,2分扣完为止;

  告别规范:向办理完业务的客户告别,如无客户再办理业务,应站立告别。1人次没做到扣0.5分,2分扣完为止;

  5、业务素质:业务知识掌握准确,回答问题全面、无错误;逻辑性、灵活性强,不罗嗦,有条理,解释语言易于客户接受;受理业务快捷。业务掌握不熟练,迟疑时间超过30秒,办理过程中向其他营业员询问的超过3次的扣0.5分;术语过多,语言不够简练扣0.2分;缺乏条理性,不与客户充分沟通扣0.5分;总分4分扣完为止。

  6、抽查工单:对是否规范办理进行确认:工单每张必须均有三方签字(或盖章),必须于次日稽核完毕.无违规现象不扣分,未签字视为未落实,每例扣0.2分,最多扣1分;有违规现象发现一起扣1分,5分扣完为止。特殊流程必须以当地市分公司正式文件为依据,否则视为违规。

  7、营业款上交:每天17:00以前要将当天营业款存入公司指定银行账户,次日12:00以前必须将昨日尾款存入公司指定银行账户;无违规现象不扣分,有违规现象发现一起扣1分,5分扣完为止。

移动管理制度2

  一、实行24小时监视和巡察制度,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巡逻人员必须提高警惕,集中精力,大胆管理,防止不法分子盗窃和蓄意破坏,确保办公楼安全。

  三、对于行迹可疑的人进行证件检查,必要时检查其所带物品。

  四、对于带出办公楼或在办公楼范围内起卸的较大物品,要检查单位证明、本人证件,和有关单位联系核实,并予以登记。

  五、制止办公楼范围内打架斗殴等现象。

  六、制止办公楼范围内大声喧哗和无理取闹行为。

  七、接到客户报警,要立即向治安办公室报告,并立刻前往现场处理。

  八、看管好辖区范围内的车辆,防止偷车事件发生。

  九、指挥并监视好辖区内交通,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十、监视所看管区域,及时消灭火灾隐患。

  十一、回答访客的咨询,必要时为其向导。

  十二、夜间巡逻人员应按巡视路线和区域,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检查清理可疑人员,防止盗窃行为发生。

  2、检查火灾隐患,防止火灾发生。

  3、检查客户房门是否关好,并对人员进行登记。

  4、负责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设施。

  5、督促各业主单位加班人员在23点之前安全离开办公楼。

移动管理制度3

  (一)总则

  为规范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范围内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

  (三)管理职责

  生产运行部负责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定期检验,使用保管和维护管理的检查、监督。

  (四)管理内容与要求

  1。公司管理范围内使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有:

  1。1移动电气设备包括:电焊机、套丝机、切割机等。

  1。2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冲击钻、角磨机、手持式切割机等。

  2。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

  2。1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购买,未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生产线提出申请,公司经理签署审批,交采办管理岗购买;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车间向生产运行部提出申请。

  2。2生产运行部接到申请后应核实是否需要,报公司经理批准后交采办岗位购买。

  2。3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要求,选择具有资质且信誉度高的企业产品。

  2。4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随机携带相应的合格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有关技术和安全资料。

  2。5采办、库房均对购买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建立登记台帐和技术档案。

  3。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出入库登记和保管

  3。1正常情况下,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由车间库房负责管理。

  3。2生产线需要临时借出使用时,库管员应建立出、入库登记本,记录所有借出和还回情况。

  3。3生产线对部分经常使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需要长期借用时,征得库管员同意可以借出。库管员对借出情况应进行签字登记,并定期检查借出设备或工具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3。4长期借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由借出生产线指定人员负责维护和保管,并建立临时登记。

  4。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

  4。1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无故障和问题后再使用。

  4。2禁止使用外观破损、电线老化、明显存在隐患和没有经过定期检验的不合格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4。3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4使用后应及时收回库房或放置在合适的场所,并进行日常的简单维护和整理。

  4。5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检修应委托具有维修资格的单位进行,禁止私自拆解和修理。

  4。6每年定期由生产运行部安全管理岗负责联系对有关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进行检验。

  5。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前的检查内容应包括:

  5。1外壳、连接部位是否良好,有无松动和破损。

  5。2电气线路是否有严重老化、破损、断裂现象。

  5。3电气线路各处连接是否牢固、插头是否完好。

  5。4有无定期检验标志或确认经过定期检验。

  5。5转动部位固定是否正常,有无变形、裂纹现象。

  5。6带有防护罩的工具,其防护罩是否牢固、,有无缺失、变形和破损现象等。

  (五)附则

  1。本制度由生产运行部负责起草并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移动管理制度4

  (一)总则

  为规范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范围内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

  (三)管理职责

  生产运行部负责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定期检验,使用保管和维护管理的检查、监督。

  (四)管理内容与要求

  1.公司管理范围内使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有:

  1.1移动电气设备包括:电焊机、套丝机、切割机等。

  1.2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冲击钻、角磨机、手持式切割机等。

  2.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

  2.1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购买,未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生产线提出申请,公司经理签署审批,交采办管理岗购买;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车间向生产运行部提出申请。

  2.2生产运行部接到申请后应核实是否需要,报公司经理批准后交采办岗位购买。

  2.3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要求,选择具有资质且信誉度高的企业产品。

  2.4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随机携带相应的合格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有关技术和安全资料。

  2.5采办、库房均对购买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建立登记台帐和技术档案。

  3.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出入库登记和保管

  3.1正常情况下,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由车间库房负责管理。

  3.2生产线需要临时借出使用时,库管员应建立出、入库登记本,记录所有借出和还回情况。

  3.3生产线对部分经常使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需要长期借用时,征得库管员同意可以借出。库管员对借出情况应进行签字登记,并定期检查借出设备或工具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3.4长期借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由借出生产线指定人员负责维护和保管,并建立临时登记。

  4.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

  4.1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无故障和问题后再使用。

  4.2禁止使用外观破损、电线老化、明显存在隐患和没有经过定期检验的不合格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4.3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4使用后应及时收回库房或放置在合适的场所,并进行日常的简单维护和整理。

  4.5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检修应委托具有维修资格的单位进行,禁止私自拆解和修理。

  4.6每年定期由生产运行部安全管理岗负责联系对有关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进行检验。

  5.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前的检查内容应包括:

  5.1外壳、连接部位是否良好,有无松动和破损。

  5.2电气线路是否有严重老化、破损、断裂现象。

  5.3电气线路各处连接是否牢固、插头是否完好。

  5.4有无定期检验标志或确认经过定期检验。

  5.5转动部位固定是否正常,有无变形、裂纹现象。

  5.6带有防护罩的工具,其防护罩是否牢固、,有无缺失、变形和破损现象等。

  (五)附则

  1.本制度由生产运行部负责起草并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移动管理制度5

  用于分类和非分类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管理系统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可移动存储介质,是指可移动硬盘、软盘、u盘、光盘、磁带、存储卡以及其他具有存储功能的介质。

  第二条分类移动存储媒体管理遵循“统一采购、统一编号、统一归档、跟踪管理、集中报废”的原则,严格控制发行范围。

  第三条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分类和非分类移动存储介质的日常管理。

  机密可移动存储介质必须妥善保存。

  日常使用由用户保管,暂停使用由指定人员保管。

  第四条我院保密办公室负责加强对涉密移动存储媒体的统一管理,对非涉密移动存储媒体的指导、监管、检查。

  第五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用于涉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在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上使用机密移动存储介质。

  严禁非保密移动存储介质访问保密计算机或保密网络,严禁直接或间接访问政府内部网。

  第六条一般信息应当存储在非秘密可移动存储介质上、载体、使用。

  与秘密相关的可移动存储介质应存储相应秘密级别的信息。

  绝密可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存储绝密信息。当确实需要存储机密信息时,应按照最高机密级别管理绝密可移动存储介质。

  第七条分类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确因工作需要占用办公场所的,保密等级由使用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以上保密等级由医院领导批准,报医院办公室备案,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严禁将保密的可移动存储介质借给其他单位或他人。

  第八条携带分类移动存储介质外出时,分类移动存储介质应始终处于承运人的有效控制之下。携带绝密信息的保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时,应当保证两人以上一起出行。

  禁止携带存储绝密信息的涉密移动存储媒体参与境外活动或出国(境);

  确需携带保密、保密的`移动存储媒体出国(境)的,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办理出国(境)审批手续。

  第九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存放在医院安全办公室。

  当收到分类可移动存储介质时,您必须办理签字手续。

  离开办公室时,工作人员必须将保密的移动存储介质存储在保密设备中。

  第十条每半年开展一次分类和非分类移动存储介质盘点、。

  如有混合或分类移动存储介质丢失,应及时调查处理。

  第十一条废弃分类移动存储介质前,使用部门应当进行信息清除处理。

  如因媒体损坏导致信息无法删除,部门领导应签署意见,并提交至局安全办公室销毁。

  第十二条对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销毁,研究所安全办公室应统一登记,并填写《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销毁登记表》。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三人负责销毁,任何个人不得擅自销毁。

  第十三条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媒体使用、管理人员违反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医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泄漏隐患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和非保密管理系统移动存储介质保密和非保密管理系统

  第一类移动存储介质是指分类信息、光盘、软盘、移动硬盘和u盘等的硬盘。

  第二条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必须粘贴由所在地区保密部门根据所涉及的保密等级统一制作的保密等级标识。

  第三条保密级别以下的可移动存储介质由用户保管,并存放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码文件柜中。

  第四条高密度保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低密度计算机或设备上使用,严禁在联网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使用保密移动存储介质。

  第五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本单位涉密计算机或涉密信息系统中使用,严禁转借给其他单位、转借给他人。

  确需携带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工作的,应经主管领导批准,并报单位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备案,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中的涉密信息应逐件登记。

  第六条涉密可移动存储介质的复制应经单位领导批准并登记。

  第七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传输应当按照《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

  第八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外输维护或数据恢复必须在安全部门指定的维护点进行,并有安全人员在场。

  第九条移动存储介质因用户岗位变动、使用期满等原因退回时,应检查移动存储介质、确认,并妥善登记、保管。要归档的机密可移动存储介质应与相关登记表一起及时归档。

  第十条不再使用的涉密可移动存储介质,应由用户上报,经单位领导批准后,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处理,确保相关内容和数据不可恢复。

  禁止将未经技术处理的保密移动存储介质转换为非保密环境使用或公开捐赠。

  第三条分类和非分类移动第三条分类和非分类移动存储媒体安全管理系统存储媒体安全管理系统1.分类移动存储媒体统一采购、注册、标识、设备。

  为实现动态管理,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保密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的保密管理文件。

  2.购买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进行公开招标,按照涉密采购的规定办理。应在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范围内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

  3.分类移动存储介质不得用于非分类信息系统;不允许在保密信息系统和非保密信息系统之间交叉使用。

  4.严禁使用保密移动存储介质将数据从互联网或非保密计算机复制到保密信息系统。

  分类移动存储介质的维护、报废和销毁参照分类计算机相关保密管理规定。

移动管理制度6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乐业发展迅速,游乐设施已成为人们享受现代美好生活的载体。目前除了“北京石景山游乐园” 、“深圳欢乐谷”、“苏州乐园”等近百个大型主题乐园在运营外,“嘉年华”等游乐活动也蓬勃发展。从20xx年上海“环球嘉年华”成功举办以来,境外移动式游乐设施纷纷进入中国,今年即有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十个城市举办“嘉年华”等游乐活动。

  游乐设施能给人们带来刺激和欢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危险性,如果不严格管理,可能给人们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及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大型游乐设施实行安全监察。

  一、游乐设施安全监察的范围和分级

  安全监察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所以只对可能危及游客人身安全的大型游乐设施实施安全监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纳入安全监察的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对于用于本团体内部使用,非经营的设备,以及不载人的设备,不做为安全监察的对象。以速度和高度两个参数设定管理的范围,把危险性小,基本不会危及游客人身安全的小型设备,作为一般产品管理,减少政府的管理成本和企业的经营成本。

  游乐设施种类繁多,型式多样,一方面要保证安全,一方面要减少管理成本,对不同的设备采取不同的'安全监督管理方式,所以纳入安全监察的游乐设施按危险程度分为A、B、C三级。分级的原则是速度、高度、摆角等技术参数。对于速度高、高度大的游乐设施,如过山车、大型观览车、飞毯等设备列为A级;对于速度较高、高度较大的游乐设施,如滑行龙、转马、自控飞机、水滑梯等设备列为B级;对于速度一般、高度一般的游乐设施,如碰碰车、小赛车等设备列为C级。对A、B级游乐设施,实行设计文件鉴定,从源头保证质量与安全;技术复杂、危险性高的A级游乐设施检验工作由国家级游乐设施检验机构承担,B、C级游乐设施的检验工作一般由各地省级检验机构承担。

  二、游乐设施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

  1.“嘉年华”等游乐活动计划的通报

  “嘉年华”等游乐活动承办单位当提前将有关活动计划书面通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通报内容包括:活动名称;举办时间和地点;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复;承办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活动使用的游乐设施清单等。

  2.设计文件鉴定

  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必须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鉴定。设计文件鉴定是指对设计文件的审查,以往称为图纸审查或设计审查,主要对设计的安全性能依据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审查。

  3.型式试验和制造许可

  对新建和改建的首台(套)游乐设施,以及境外设计、制造在中国境内安装使用的首台(套)游乐设施,必须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是为确认产品样品安全质量的可靠性,依照该类型产品型式试验细则和所执行的产品国家标准对该产品的材质、结构、强度或安全性能进行的审查、测试和试验。

  中国境内安装使用的大型游乐设施,其制造单位必须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制造许可。制造单位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许可申请并受理后,约请型式试验机构对样机进行型式试验,国内制造单位还须进行制造条件评审,型式试验和制造条件评审合格后,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制造许可。

  4.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和安装告知

  为控制安装、改造、维修安全质量,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取得安装、改造、维修的许可资格,主要安装、改造、维修人员应当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前,施工单位应将有关情况书面告知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装告知的目的是便于安全监察机构审查从事活动的有关企业的资格是否符合所从事活动的要求,审查安装的设备是否为合法生产的,同时也为及时掌握新安装设备和在用设备的改动情况。

  5.安装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

  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安装监督检验。监督检验是指在特种设备制造或安装过程中,在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制造或安装单位进行的验证性检验,属于强制性检验。

  在用游乐设施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应当向有关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

  6.使用登记和安全管理

  游乐设施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大型游乐设施的相关安全知识,并全面负责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游乐设施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游乐设施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大型游乐设施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游乐设施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将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每日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游乐设施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数量的营救装备和急救物品。

  三、游乐设施的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是依法对特种设备实施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的政府行政机关。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有关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的拟定和发布,对大型游乐设施制造、安装单位施行资格许可,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核准,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监督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大型游乐设施维修单位和作业人员施行资格许可,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大型游乐设施安装告知、使用登记和日常监督检查。

  检验检测机构是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设计文件鉴定、型式试验、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专业技术机构,为安全监察提供技术依据,是安全监察的技术支撑和基础,同时也接受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国家级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检测机构,主要进行大型游乐设施设计文件鉴定、型式试验以及A级游乐设施的检验;各地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游乐设施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开展B、C级游乐设施的检验。

移动管理制度7

  一、对办公楼所有设施及重点部位制定安全保卫措施,确保办公楼安全和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净化辖区内的治安环境。

  二、进入办公楼办公的单位和'四自'方针,即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管住自己的物、矛盾自己化解。

  三、各单位入住办公楼后,要建立治安安全组织机构和防火安全组织机构,以单位的行政主管领导为安全责任人,具体负责辖区内的治安防火安全工作。

  四、入住办公楼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到治安部门办理出入卡。

  五、非工作时间在办公楼办公的人员都必须出示出入卡,外来人员来访要进行登记,经门卫同意后方可进入办公楼。

  六、任何单位和个人携带物品出入办公楼时都必须自觉接受门卫的检查并进行登记。

  七、新单位搬进办公楼,退房单位搬出办公楼,都必须持有关部门的书面通知,物资按指定的电梯和时间搬运。

  八、办公楼内严禁留宿,较大及重要单位需留人夜间值班的`,应向治安部门申请,夜间若没有特殊情况不准进入办公楼。

  九、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进入辖区内必须服从车场管理员和安保人员的管理,按指定的路线行驶,指定的地点停放。

移动管理制度8

  1、目的与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移动电器的分类检查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规范移动电器的使用,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移动电器的安全管理。

  2、管理职责

  2.1公司总经理负责移动电器安全管理的领导工作。

  2.2设备安全课负责移动电器安全监督管理。

  2.3机械动力厂负责移动电器的技术指导工作。

  2.4各单位负责移动电器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工作。

  3、管理内容

  3.1移动电器的种类与安全接线

  3.1.1移动电器的使用面广泛,使用量很大,危险因素多。为了确保移动电器在使用中安全,杜绝触电事故,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加强移动电器的安全管理工作。

  3.1.2移动电器包括:手持电动工具动(包括手电钻、手砂轮、电动冲击电钻、电动螺丝刀、电动铰刀、电动磨头、电吹风机、手电刨、电烙铁、电熨斗、行灯等),移动式电风扇(包括台式和落地式)、小型电炉、电烧水器、潜水泵、电夯、振动器、移动插座、移动清洗车、电动清洗机等,即称为移动电器。

  3.1.3移动电器不能用有接头的电缆线、交织的塑料线作电源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线长度限制在×××m以内,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及破损。单相电器用三芯软橡套电缆线,三相电器用四芯橡套软电缆线,并分别装三脚与四脚插头,使金属外壳有可靠接零,接线必须正确,插座内的保护接零孔必须和接零干线直接相联。

  3.1.4距操作者站立面×××m以下设备外露的旋转部件均应设置齐全、可靠的防护罩,其安全距离符合相关规定;裸露的带电部分应有可靠的屏护,并有警示标识。

  3.2移动电器的检查规定

  3.2.1移动电器的外壳、手柄应无裂缝破损;

  3.2.2电源线绝缘层应完好无损,手持电动工具至插头的电源线长度不应超过×××米;

  3.2.3插头与插座要配套;

  3.2.4开关应可靠,无缺陷;

  3.2.5机械防护装置应完好可靠;

  3.2.6转动部位应灵活,无障碍;

  3.2.7手持电动工具应有定期检验卡片;

  3.2.8手持电动工具绝缘电阻应定期测试(每季度一次)。

  3.3移动电器的管理

  3.3.1手持电动工具由物资部购买,采购和使用单位必须选购和使用具有国家强制认证标志、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移动电器。使用单位统一编号、建帐和发放,各单位手持电动工具由所在单位工具室集中管理。

  3.3.2物资部对采购的手持电动工具质量负责。

  3.3.3手持电动工具的借用期限,原则上当天归还.如因工作需要,应向工具室办理续用手续但借期不得超过一周,对特殊工种或执行厂外任务需要借用时,需经所在各单位主管领导批准,方能办理长期借用手续,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以便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工具室对在规定借用时间不归还者,负责追回。

  3.3.4手持电动工具借出或收回时,工具室负责人应对借出的手持电动工具完好性负责,严格做到不合格的手持电动工具不外借,发现问题立即清查原因,做出处理。对于有缺陷的手持电动工具,应及时送机械动力厂检修。

  3.3.5移动电器修理一律由机械动力厂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手持电动工具修理由所在部门工具室送回,同时送交手持电动工具检验卡片,修理后,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达到使用安全技术要求,对于无法达到技术要求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鉴定报废,报废后的手持电动工具,不允许再使用。

  3.3.6移动电器都要由各使用单位建卡、编号、登记。

  3.3.7移动电器不准外借私用,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经单位领导批准。

  3.3.8凡使用手持电动工具者要爱护手持电动工具,在接通电源后,开关闭合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合格后,做到正确操作,严格遵守有关电器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送交工具室。

  3.3.9手持电动工具的检验和保管由工具室负责,其它移动电器,由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检验和保管。

  3.3.10各单位工具室人员不准擅自把移动电器借给他人使用。

  3.3.11各单位应开展定期检测工作,其中设备的绝缘电阻值一般不小于×××M,使用前和在用期间每半年应定期检测绝缘电阻值,并保存记录。机械动力厂负责对全公司移动电器的使用进行技术指导。

  3.3.12移动电器在移动或修理时,必须切断电源进行。

  3.3.13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及合理选用

  a)手持电动工具共分三类即∶I类、II类、III类;

  b)I类手持电动工具:手持电动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体绝缘,而且它还包含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此方法使可能导电的`零件在基体绝缘损坏的情况下不成为带电体,更具体讲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是金属体,便于接零。在一般场所,为确保安全,应选用II类手持电动工具,不准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使用I类单相手持电动工具时,外壳必须有接零保护,并要有额定漏电动作,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秒的漏电保护器,使用者还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c)II类手持电动工具:手持电动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体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II类手持电动工具在明显部位称有II类工具结构符号“回”,II类应用于狭窄、受压电器、管道内、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良好的作业场所。使用中为了确保安全,还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秒的漏电保护器作保护;

  d)III类手持电动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低电压供电×××伏或更低电压必须采取双线圈的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但不得使用自、变压器供电,应用范围同II类手持电动工具;

  e)使用II类或II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控制箱和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必须放在受压电器外面,同时应有专人在场监护;

  3.3.14手持电动工具其它方面安全要求:

  手持电动工具所用的插头、插座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橡套软电缆或软线上插头不得随意改变规格或不用插头而使用,如有损坏应时更换。

  3.3.15手砂轮和薄片砂轮,必须装防护罩。

  4、相关文件

  GB/T13869-92《用电安全导则》GB3787-8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

移动管理制度9

  (一)除固定安装使用外的各类设备、风机、风扇、空压机、电杆机、起重等设备,均称移动电气设备。

  (二)移动电器设备,由各使用车间、部门负责日常保养检查,外表保持完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三)引线必须采用三芯或四芯橡皮线,长度不得超过5公尺,中间不准有接头。

  (四)使用时安放稳妥,在移动前,必须切断电源停止转动后,方可进行。

  (五)非防爆移动电气设备,不准使用在易燃易爆作业区。临时抢检修,必须办理手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六)在停用半年以上或受潮等时,必须经电工检查,确认完好,才能使用。

  (七)设备运转时,严禁做清洁工作或乱模乱动。使用人员离开,必须切断电源。

  (八)凡遇电线断裂、插头、座损坏,必须及时报告调换。在末调换之前,应停止使用,防止触电伤人。

移动管理制度10

  一、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由办公室建立台帐,信息安全人员负责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修。

  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

  三、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带离本单位,确因工作需要携带外出的,须履行登记备案手续,并经领导批准。

  四、严禁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借给外单位或他人使用。

  五、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需维修的,由单位技术人员送至有保密资质的单位现场监修,严禁维修人员擅自读取和拷贝其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如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无法修复,必须按涉密载体予以销毁。

  六、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存储任何涉密信息。

  七、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连接涉密计算机。

  八、不再使用或不能使用的.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要及时上交办公室,由技术人员对要报废的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进行进一步确认,并与领取时的类型,电子(产品)序列号,编号等进行核对,填写销毁登记表,经领导批准后,送有保密资质的单位进行销毁。

  九、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销毁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移动管理制度11

  1、移动电器面广、量大,危险因素多,为保证移动电器的安全使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加强移动电器的管理。

  2、移动电器有:手持电动工具(手电钻、手电砂轮、电烙铁等)、行灯、可移电风扇、电阻丝炉、电熨斗、潜水泵、移动油泵、电夯、振动器等以及类似上述的移动电气设备。

  3、移动电器都要由各使用单位(分厂、处)建立卡片,编号,登记,手持电动工具由工具室办理,此卡片一式二份,一份自留,一份报安技处,其它移动电器由各单位动力员或机械员负责,建立卡片或台帐。

  4、移动电器必须保持完好,绝缘可靠,其电源及插头都应完好无损。不要用有接头的电缆线,单相电器用三芯软橡套电缆线,三相电器用四芯橡套软电缆,并分别装三脚与四脚插头,使电器的金属外壳有可靠接零,接线必须正确无误,插座内的保护接零必须和接零干线直接相接,不得在插座(头)内短接。

  5、电动工具的管理:

  ①各单位的手持电动工具均由所属单位的工具室集中管理,工具室负责人应对借出的电动工具完好性负责,对在规定借用时间内不归还者,负责追回。

  ②全厂手持电动工具统一由工具处归口管理,并对所采购的电动工具质量标准负责,单相手持电动工具一律采购ⅱ类双绝缘或ⅲ类36伏安全电压的单相手持电动工具。

  ③手持电动工具的借用期限,原则上应在当天归还,如因工作需要,应向工具室办理续借,但借期不得超过一周,对特殊工种或执行厂外任务需要常借时,需要经过所在分厂(处)主管领导批准方能办理长借手续,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以便进行定期检查、测试。

  ④手持电动工具出借或收还时,ⅰ类手电钻(砂轮)应包括配套的漏电保护器或安全隔离变压器和绝缘手套,工具室必须逐一进行检查,严格做到不合格电器不外借,发现不完好的电器必须及时清查原因并修好。

  ⑤移动电器不准外借私用,非电工不准私自拆、接移动电器的电源线。

  ⑥凡借用手持电动工具者都要爱护使用,正确操作,发现故障及时送工具室或请电工及时检修;使用时严格遵守本制度及《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6、手电钻、手砂轮,角向磨光机,电烙铁,行灯的检查和保养由各单位工具室负责,其它移动电器,应由各使用单位指定专人负责。

  7、工具室及移动电器使用者,不准把移动电器借给无关人员使用。

  8、移动电器由各单位电工组负责,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验(电扇在每年夏季使用前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绝缘电阻的测定,电源线、插头是否完整,电线的联接及电源变压器开头的绝缘是否良好等;并做好日常维修工作,并在“手电钻检验卡片”上作好检验记录,并签名;动力员及电工组长应对移动电器的安全可靠负责,设备处负责对全厂移动电器进行技术指导。

  9、移动电器在搬运和停止使用时必须切断电源。

  10、发热手持电器如电烙铁、电熨斗、电阻丝炉等使用时要放在耐火材料上。

  11、手持电动工具触电保护,有ⅰ类、ⅱ类、ⅲ类三种:

  ①ⅰ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导电零导线联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情况下不成为带电体。

  ②ⅱ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公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设有保护接零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ⅱ类工具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ⅱ类结构符号。

  ③ⅲ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电压高的电压(即36伏电压)。

  12、手持电动工具的合理选用:

  ①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的安全,不准使用ⅰ类单相手电工具,应选用ⅱ类工具。使用ⅰ类三相手电工具时,外壳必须要有接零,并要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3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触电保护器。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②在狭窄地点、锅炉、受压容器、管道内、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ⅱ类ⅲ类的工具。如果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3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触电保护器。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和ⅱ类ⅲ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外面,同时应有人在外监护。

  ③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腐蚀场所,要有防潮,防腐蚀措施;在爆炸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工具必须有防爆措施。

  13、手持电动工具对橡套软电缆或软线的安全要求:

  ①ⅰ类工具的电源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套软电缆或套护套软线。

  ②工具的软电缆或软线不得任意接长、并保持其完好。

  14、手持电动工具对插头、插座的要求:

  ①工具所用的插头、插座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②橡套软电缆或软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改变规格,如有损坏应及时调换。

  15、所有移动电器的'保护接零电阻值必须小于4欧姆。

  16、对手电砂轮和薄片砂轮,必须装防护罩。

  17、手持电动工具在发出或收回时,必须由保管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18、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由分厂电工组派专人按下列规定进行定期检查:

  ①每季度至少全面检查一次。

  ②在湿热和温度变化大的地点使用,要相应缩短检查周期。

  ③在阴雨季节前应及时进行检查。

  19、移动电器的安全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

  ①外壳、手柄有否裂缝和破损。

  ②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

  ③橡套软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无损。

  ④插头是否完好无损。

  ⑤开头是否完整、灵活,有无缺陷。

  ⑥保险是否符合要求。

  ⑦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⑧移动电器的转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无障碍。

  20、手持电动工具的定期检查,除17条和18条的规定外,还必须测量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

  表1移动电器绝缘电阻值

  测量部位

  绝缘电阻(兆欧)

  ⅰ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2

  ⅱ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7

  ⅲ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1

  注:绝缘电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

  21、长期搁置不用的移动电器,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和维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2、移动电器如有绝缘损坏,橡套软电缆或软线护套破裂,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脱落,插头插座破裂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

  23、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开和修理移动电器。

  24、使用单位和维修部门不得任意改变移动电器的原设计参数,不得采用低于原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或与原规格不符的零部件。

  25、在维修时,移动电器内良好的绝缘衬垫,套管不得任意拆除,调换或漏装。

  26、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气绝缘部分经修理后,必须进行下列测量和试验。

  ①绝缘电阻测量按表1。

  ②绝缘耐电压试验按表2。

  ③手持电动工具如果不能修复,必须办理报废销帐手续。

  表2:

  试验电压的施加部位带

  试验电压(伏)

  ⅰ类工具

  ⅱ类工具

  ⅲ类工具

  电零件与外壳体零件之间

  380

  950

  仅由基本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

  由加强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

  2800

移动管理制度12

  “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数量庞大,在零和竞争态势下,该类员工的工作热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公司的业绩发展、服务质量均影响重大,成为决定公司能否在与竞争对手肉搏战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意识提高,满意度调查,情绪感染理论浅探通信“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管理。

  1.前言

  随着3G牌照的发放和强劲对手的加入,移动通信市场已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在产品同质化、管理标准化的新形势下,保住老客户、争夺新客户等营销服务工作都更加依赖“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有效落地。

  “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数量庞大,在零和竞争态势下,该类员工的工作热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公司的业绩发展、服务质量均影响重大,成为决定公司能否在与竞争对手肉搏战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可是,现有的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逐级传递的衰减性,对该类员工约束或激励效应都不明显,员工感知较弱,生产部门工作的繁忙几乎使得对上百人的绩效指导流于形式,绩效杠杆作用难以发挥。

  2.“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意识提高

  2.1建立整体产品服务观

  “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必须突破产品有形实体的概念范畴, 建立起整体产品的服务观念。服务经济的市场环境要求“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必须明确自己的服务身份,并为自己找到合适的服务位置,竭尽所能以良好的服务理念,独有的服务方式,高度责任感的服务举措,去给客户创造温馨的购物环境,愉悦的购物体验和难忘的购物经历,最终才能以服务营销获取自身的竞争优势。

  2.2构建一体化服务: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

  实践中“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应做到不拘一格,围绕着以提高客户回头率和忠诚度为中心, 不断扩展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无形部分,加大服务力度,体现服务特色,使客户能切实感受到物超所值,以赢得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情感消费日呈主流的时代,通信运营商必须明白,服务不仅与商品使用有关,而且与客户的情感联系相通,要想把客户的一次偶然购买行为变为多次必然的购买行为,由“买谁的都可”变为“非此不买”,经营者与客户的关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买卖层次上,而要进一步视客户为自己一生的朋友来看待,去努力培养出“自己人效应”。

  2.3实施营销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

  美国消协主席艾拉。 马塔拉说:“我们现在正从过去大众化的消费进入个性化消费时代,大众化消费时代即将结束”。可以预见,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与众不同将成为众多客户追逐的时尚。对此,要求“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服务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即要由“客户请注意” 的传统经营思想转变为“请注意客户”的现代服务营销理念。在个性化消费时代,“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建立起与客户之间的“一对一”关系,根据不同价值的不同需求的客户喜好设计、定制他们想要的产品和服务, 凸现专门化、个性化特征,就能推动商品很快地普及和流行,从而提高通信运营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赢得市场先机和厚利,自然也就为通信运营商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3.提高“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服务的满意度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加强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已经成为通信运营商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客户忠诚度,树立品牌形象,通信企业纷纷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特别是针对“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3.1“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是客户对企业和“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的综合评价,是客户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认可程度。作为测评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客户服务满意度是衡量客户对服务认可程度的有效工具。客户服务满意度是以客户的体验来衡量员工服务水准的,服务水准越高,则客户服务满意度将会越高,反之亦然。“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服务直接反映了客户对员工的售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品牌等方面的认可程度。“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客户满意度可以分为外部满意度和内部满意度。

  外部满意度是由通信运营商聘请专业调查公司,设计专业的调查问卷,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完成。内部满意度是由员工的客户服务部门通过回访调查通信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跟踪并经过数学加权平均得出的,内部满意度关注的是客户体验。

  3.2“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内部满意度调查方法

  “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进行内部满意度调查可以及时衡量自身的服务水平,监控各个服务环节,及时发现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补救,避免造成恶劣影响并争取再次激发客户的热忱,加深客户对于员工的印象,增加机会,为此,员工需要实时监测客户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

  内部满意度调查方法有电话调查、手机短信跟踪、信件直邮、当面的问卷调查等几种方式。基于现在手机通讯的高度发达状况,以及电话调查方便、快捷、容易确认,双向沟通特点,大多数内部客户服务满意调查均采用服务后3 天之内的电话跟踪回访的调查方式。

  3.3“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客户满意度指标管理与提升

  为了有效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根据内部满意度调查结果,服务部门负责人应对服务部各岗位制定相应的内部满意度指标。对于内部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明细项目,需要结合外部满意度调查的劣势项目来确定。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外部满意度调查结果。对于内部满意度指标管理,服务经理应制定外部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各细分问卷的满意度指标,并落实到相应人员,应分别对前台主管、服务顾问、技术总监、客服专员等岗位制定满意度指标。对指标完成情况应定期进行分析,针对指标完成情况不好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客服主管应定期与服务负责人沟通,结合外部满意度调查结果中的劣势项目设计确定内部满意度调查的问卷。由客服人员在回访时做好记录,定期分析汇总客户反馈的意见,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编写《回访报告》。服务负责人要定期与相关人员沟通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措施,对于客户抱怨出现较多的项目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4.“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情绪感染理论运用

  情绪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得到了营销学者的广泛重视。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一种情感状态;情绪是与身体各部位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是明显或细微的行为,它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情绪是一种多维度、多形态、多功能的复合体,是人们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客户的情绪在其消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1 情绪感染理论

  Cacioppo和Rapson(1992)最早把这一现象上升为理论高度并加以研究,认为个体在交互过程中,会自动和持续地模仿和同步于他人的面部表情、动作、声音、姿势和行为等,并倾向于时刻捕捉他人的情感。他们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情绪感染”,并进一步将情绪感染定义为一种自动的模仿和同步于他人的表情、动作、声音、姿势和行为的倾向性,其结果往往使得情绪聚合并统一。

  4.2 情绪感染在服务消费中的理论解释

  客户模仿“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是人类的本能,是基于大脑基础结构的一种先天性适应功能。 “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真实内在的情绪更容易被客户捕捉并模仿,僵化的职业化笑容并不能起到感染作用,只有从内心产生的真实情绪才能感染客户。另外,“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内心真实的情绪也不能被隐藏,常常会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语言、行为等表露出来,而这种情绪往往更容易被客户感知。个体间具有不同的情绪感染敏感度,而女性对他人的情绪状态更加敏感,男性更加理性,思维更具逻辑性,所以女性客户比男性客户更容易受到“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感染。

  4.3 服务企业激发客户积极情绪的策略

  树立管理客户情绪的意识;加强“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管理;将情绪感染理论运用于企业内部营销管理;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

  5.总结

  “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数量庞大,在零和竞争态势下,该类员工的工作热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公司的业绩发展、服务质量均影响重大,成为决定公司能否在与竞争对手肉搏战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加强移动通信“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管理。

移动管理制度13

  营业厅管理制度(非常详细)

  班组例会管理制度

  一、建立班组例会管理制度的意义

  1、实现有效管理,促进室内部上下的沟通与合作

  2、提高室内各小组执行工作目标的效率,追踪各小组工作进度

  3、集思广益,提出改进性及开展性的工作方案

  4、协调室内各小组的工作方法、工作进度、进行人员等的调配

  二、班组例会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客户经理组每日例会制度

  1、会议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9:00

  2、会议地点:合作服务室前台会议室

  3、会议参加者:客户经理组全体成员

  4、列席人员:姚琨、后台相关同事

  5、会议议程:

  (1)前日工作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实现经验共享

  (2)本日工作安排:相关政策的传达、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本日的工作分工

  6、会议主持者:当天值班经理

  7、会议记录者:当天值班经理

  (二)客户经理组、合作支撑组、合作管理组周例会制度

  1、会议时间:每周五下午15:00—16:00

  2、会议地点:合作服务室后台会议室

  3、会议参加者:各小组全体成员

  4、会议议程:

  (1)各小组成员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可共

  享的经验

  (2)组长对各小组本周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3)组长对各小组下周工作进行安排和布署

  (4)自由讨论时间:各小组成员就本周工作的心得体会、工作流程的改进等进

  行自由讨论

  5、会议主持者:各小组组长

  6、会议记录者:由各小组组长指定

  (三)合作服务室全体会议

  1、会议时间:每月最后一日15:00—16:30(遇节假日提前)

  2、会议地点:合作服务室大会议室

  3、会议参加者:合作服务室全体人员

  4、会议议程:

  (1)各小组组长就本月的工作进行总结:本月的工作业绩,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共享的工作经验、典型案例

  (2)各小组组长就下个月的工作计划进行汇报:下月的主要工作任务、具体事

  项的相关负责人等

  (3)室经理对各小组本月的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并就下月的工作提出要求和期

  望

  (4)沟通环节:各小组就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可共享的经验进行自由沟通。

  5、会议主持者:姚琨

  6、会议记录者:许求情

  三、会议记要管理

  1、客户经理组每日例会记录:于当天上挂BBS合作服务组中的晨会记录里,并在QQ群上公布

  2、客户经理组、合作支撑组、合作管理组周例会记录:于下周一上传至BBS各组的周例会记录下,并在室内传阅。

  3、月全体会议记录:于会议后的一个工作日整理完毕,由室经理确认后上传至BBS会议纪录中,并在室内传阅。

  4、各与会人员均应记录会议要点,与本身工作相关内容应详记,以便对日后工作有指导意义

  四、会议相关规定

  1、与会者提前5分钟到场,做好会前准备

  2、会议发言应言简意赅,紧扣议题

  3、遵循会议主持人对议程控制的要求

  4、遵守会议纪律,与会期间应将手机调到振动或将手机呼叫转移至部门另一未与会人处,原则上不允许接听电话,如须接听,请离开会场

  班组计划管理制度

  一、建立班组计划管理的意义

  1、事先拟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步骤,从而更好的达到预期的目的。

  2、通过优秀的计划管理,使班组计划既产生与工作目标又服务于工作目标,切切实实给班组以及个人的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确保实现班组的总体发展目标。

  二、班组计划管理主要内容

  (一)班组周工作计划表

  1、工作计划提交时间:每周五下午

  2、工作计划提交依据:三个小组提交下周的'工作计划,姚琨经理汇总成合作服务室周工作计划

  3、工作计划内容:下周日常工作计划及项目性工作计划。项目性工作计划应另附具体工作安排表

  (二)班组月工作计划表

  1、工作计划提交时间:每月28日(遇节假日提前)

  2、工作计划提交依据:根据数据业务中心的整体计划,结合合作服务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参考三个小组的周工作计划表),提交合作服务室下月计划表

  3、工作计划内容:下月合作服务室的日常性工作计划及项目性工作计划。

  (三)年度工作计划表

  1、工作计划提交时间:根据公司规定

  2、工作计划提交依据:围绕公司和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制定

  3、工作计划提交内容:填报班组的年度关键目的、关键目标、关键策略(项目)、指标、

  项目时间计划等

  三、计划管理相关注意事项

  1、计划实施:班组长要定期对班组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发现计划有缺陷要及时与其它部门或班组成员进行沟通。

  2、计划的评估与考核:

  (1)班组长必须随时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采取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以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

  (2)班组长应对上月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合理调整分工,科学制订下月计

  划

  (3)班组长对班组成员上月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须报上级主管部

  门复核

  班组质量管理制度

  一、建立班组质量管理的目的

  质量是企业管理的生命。班组要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来推动班组工作的完善和深化,逐步建立起适应本室需求的服务新体系,使梦网品牌向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的方向发展。

  二、班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质量管理实施的时间和频次

  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全体班组成员日常工作中紧紧围绕班组标准化工作即流程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这个中心。

  2、班组质量管理的适用对象

  班组质量管理适用班组全体成员,班组长(或班组长指定的成员)要求全体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班组质量管理的流程、制度执行,并对执行的情况进行打分,适当给予奖惩。

  3、班组质量管理的内容

  注重SP的窗口服务质量,严格依照《移动梦网信息合作服务中心服务公约》提供日常服务;紧抓廉政建设不放松,时刻以《移动梦网信息合作服务中心廉政公约》律已;进行工作流程的梳理,进行相关规范的制度。

  4、班组质量管理具体措施

  (1)质量流程记录的填写和管理

  贯彻TL9000、ISO14001、ISO18001要求,对各项班组质量管理安排专人进行的质量检查并纪要,定期对纪要进行更新和维护。

  (2)定期召开班组质量分析会:班组内各小组按周进行各项工作的总结,班组按月召开质量分析会

  (3)每月对创新提案转化率、QC小组活动成效、班组活力指数等在月质量分析会上进行总结

  (4)将基层管理做为团队基础建议之一,由专人进行问题管理建设,定期汇总班组内各类问题,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过邮件、BBS等形式知会到班组所有成员。

  (5)要充分运用QC小组改善工作质量,全室每年拟定两个攻关课题,成立QC小组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解决措施、行动方案进行改进

  (6)采用标杆法,每月选出服务明星和创新能手,并组织服务明星和创新能手作经验分享,以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

  班组创新管理制度

  一、建立班组创新管理制度的意义

  通过对创新活动的管理,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机制,倡导学习和提升个人工作技能,利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加强班组成员创新方面的训练,提升员工创新技能。

  二、班组创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原则:要建立人人有创新、时时有创新、事事有创新的创新制度,争取做到每人每季度有一条创新提案;全室每年申报一个创新成果。

  2、班组创新的适用对象

  班组创新适用对象为班组全体成员,每个班组、每个员工都负有创新的使命。班组长(或班组长指定的成员)、班组创新管理员负责引导班组的创新文化和成员的创新理念

  3、班组创新实施的时间和频次:班组创新活动应渗透于班组活动的每一时刻,贯穿班组项目工作、日常工作的始终。配合公司开展的创新活动,与公司创新活动保持同步。

  4、班组创新制度的具体内容:

  (1)不定期召开创新沟通会,并针对特定主题或非特定主题通过创新接龙比赛、头脑风暴、水平思维法、六顶思考帽、日常用品创意讨论法等形式激发班组员工的创新思维,员工可在会上介绍本人最近的一个创新点子,所有员工进行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完善;

  (2)全室设立一名创新管理员,负责初审本班组的创新提案,并检查该提案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模板要求、是否与公司创新提案库的提案雷同、重复;

  (3)定期购买相关的创新书籍,并请专家不定期进行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训。

  (4)班组管理员及创新管理员根据班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创新成果等评选出班组本月的创新之星。

  (5)建立本室创新激励制度:凡是创新提案居本室季度前三位的奖励50元购书卡;凡创新提案被公司采购的,奖励100元购书卡。

  班组学习制度

  一、建立班组学习制度的意义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班组内部学习,促进班组成员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班组学习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为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班组奠定良好基础。通过组织班组学习,可以使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体验到工作中的生命意义;扩展未来能量。

  二、班组学习制度的主要内容

  1、晨会学习制度:各小组在本组例会时,传达最新公司文件,并对最新业务做简单培训,传达小组最新工作动向,并就前一天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或就经验进行共享。班组晨会记录需进行有效的存档。

  2、成立学习互动小组:学习互动小组定期(一般是每月25日)开展小组活动:(1)可就推荐书籍进行头脑风暴,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2)各成员就最近的学习体会、读书心得等进行介绍。

  3、培训及二次培训:室成员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多种培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专业知识;同时参加培训的同事会对室内其它同事进行二次培训,以达到知识共享。培训的资料及时上传至BBS和博客,培训管理员进行培训资料的整理存档。

  4、案例的学习分享:室成员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关于管理和学习方面的典型事件,写成案例进行分享和学习,并及时上挂至班组博客。

  5、新业务体验:做为数据业务的前沿部门,要积极进行公司新业务的体验,并向公司积极反馈意见。由专人负责本室的新业务体验,并进行意见的汇总上报。

  7、专题讲座: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就本室成员关心的话题邀请专家前来演讲,提高工作视野。

  8、班组博客知识库的更新:博客管理员要了解公司最新政策,把握知识宣传方向;日常多与小组成员沟通,了解组员知识需求,完善博客上的知识库内容。及时收集小组内部提交的各项投稿,发表在博客对应栏目上,并备案保存。

  9、内部考试制度:为了更好的巩固成员的业务知识,室制度了月考试制度,并根据考试结果,及时巩固不足的知识点。

  班组文化建设制度

  一、建立班组文化建设的意义:

  班组文化是整个班组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调动成员积极性,激发成员工作热情,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从而打造团结高效、蓬勃向上的团队。

  二、班组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班组文化墙建设:

  将本室的人员照片及工作感言、基层团队建设进度表、班组口号、班组活动图片等上挂于班组文化墙上,并每季度更新一次。

  2、定期举行文化体育活动:

  (1)每月进行一次户外活动,如烧烤、踏春等

  (2)每周举行一次体育锻炼活动:男生可参加足球、蓝球等活动,女生可参加每周五的瑜珈练习。

  3、每月的生日会

  每月举行一次集体生日会,为当月的寿星过一次集体生日,并准备精美的生日礼物,并于12月底汇编成本室的生日影集,赠送给本室的全体员工。

  4、班组流行语

  室内各小组定期更新本小组的流行语即班组口号,并提倡班组成员提出班组流行语,对获用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5、班组新闻宣传

移动管理制度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手持电动工器具和移动式电动工具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

  Ⅰ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Ⅱ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提供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它可分为绝缘外壳和金属外壳Ⅱ类工具,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Ⅱ类结构符号。

  Ⅲ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材料员

  负责领用班组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电动机具以及工具定期送检(每年一次)。

  第五条安全员

  建立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清册台帐并对工具实行定置管理;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并与台账对应;对工具的使用、保管、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

  第六条操作人员

  熟悉工具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对工具进行绝缘检查。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动机具管理

  第七条手持电动工具(电钻、电砂轮、电动螺丝刀等)和移动式电动机具(抽水泵、砂轮锯、小型汽柴油发电机等),不得随意外借,以防损坏和丢失。

  第八条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电动机具要编号定置管理,建立设备台帐,并保证实物与台帐相符。由安全员管理、维护。

  第九条应建立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检查记录,由安全员定期(半年)相关要求逐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检查人姓名、检查日期记入安全检查卡中。

  第十条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应时刻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第十一条若工器具发生故障或损坏后,及时进行修复,并将工具损坏情况汇报安全员和材料员。

  第十二条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使用人员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电动工机具性能和有关安全要求,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随意使用。

  第十三条电气工器具的电线不准接触发热体,不得存放在潮湿的地方,在运输途中,要妥善装运,避免因与车辆上的其他重物挤压而损坏。

  第二节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动机具的使用

  第十四条手持、移动式电动工机具应检查内容

  (一)外壳手柄无裂缝、无破损。

  (二)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连接正确、牢固。

  (三)电缆式软线完好。

  (四)插头完好、开关动作正常、灵活、无缺损。

  (五)电器保护装置完好。

  (六)机械防护装置完好。

  (七)转动部分灵活。

  第十五条工具在使用前,操作人员应熟悉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

  第十六条使用前,操作人员应对其外观、绝缘、机械转动部件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使用时,操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接入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开关;使用后,应及时整理归位。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使用前应再次检查工器具导线绝缘、外壳接地线是否完好,导线绝缘或外壳接地线存在缺陷的工器具不得使用。

  第十八条使用时应确保电源与手持电动机具接触良好。使用中若发生故障必须立即停止使用,严禁使用带缺陷手持电动机具。

  第十九条使用手持或移动式电动机具时,操作人员应双手握在指定位置,严禁接触电气工机具的电线或转动部分。

  第二十条在梯子上使用电气工器具时,应做好防止触电坠落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在使用手持、移动电气工器具工作中,若因故需离开工作场所或暂时停止工作时,必须切断其电源。

  第二十二条在一般作业场所,应使用Ⅱ类工具;若使用I类工具时,还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

  第二十三条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应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

  第二十四条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作业场所,应使用Ⅲ类工具或在电气线路中装设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Ⅱ类工具。

  第二十五条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及Ⅱ、Ⅲ类工具的电源控制箱和电源耦合器等必须放在作业场所的外面。在狭窄作业场所操作时,应有人在外监护。

  第二十六条在湿热、雨雪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工具。

  第二十七条I类工具电源线中的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接地线(PE)。

  第二十八条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当电源离工具操作点距离较远而电源线长度不够时,应采用耦合器进行联接。

  第二十九条工具电源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

  第三十条工具的插头、插座应按规定正确接线,插头、插座中的'保护接地极在任何情况下只能单独连接保护接地线(PE)。严禁在插头、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保护接地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起来。

  第三十一条工具的危险运动零、部件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盖等)不得任意拆卸。

  第三十二条长期搁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

  第三十三条工具如有绝缘损坏,电源线护套破裂、保护接地线(PE)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

  第三节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动机具的检测

  第三十四条电动工机具的绝缘电阻应定期用500V兆欧表进行测量。若带电部件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值达不到2MΩ时,必须进行维修处理。

  第三十五条电动工机具的电器部分维修后,必须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绝缘耐压实验,试验电压为380V,试验时间为1分钟。

  第三十六条手持电动、移动式工机具的单相电源线应使用三芯软橡胶电缆,连接手持电动、移动式工机具的电器回路应单独设开关或插座,并装设漏电保护器,金属外壳应接地,电动工具应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严禁一相接多台设备。

  第三十七条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流不得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得大于0.1秒,电压型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压不得大于36V。

  第三十八条移动式电动机具的操作开关应置于操作人员伸手可得的部位,以便随手关断电源。

  第四章检查考核

  第三十九条安全专责负责对班组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动机具的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若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提出予以纠正。对班组拒不执行或整改不及时的应予以考核。

  第四十条由于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动机具使用方法不当,或超期未检测造成操作人员发生触电等人身严重伤害的,安全专责需要对当事人进行培训教育,同时要对班组材料员、安全员进行考核。

  第四十一条ban长应检查班组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动机具的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时修改制度。同时,需要监督其使用过程,对不按操作要求使用的操作人员给予批评指正,对不服纠正的行为给予考核。

  第四十二条工具达到检测周期未能按时送检的,或已检测完毕需要使用时未能及时取回者,ban长对材料员进行考核。

  第四十三条若使用中工器具发生严重故障或损坏,属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且无法修理修复的,ban长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

移动管理制度15

  第一章

  总则

  一、为加强仓库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仓库运营管理相关人、财、物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中国xxxx通信集团ss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ss公司”)物流管理部门(含省公司及各市分公司)所属各仓库(以下简称“仓库”)的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

  三、中xxxxss公司物流管理部门所属仓库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分为省、市二级,省公司采购物流中心负责省级物流管理部门所属仓库安全工作的统一管理,并对市公司物流管理部门所属仓库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市公司物流管理部门则负责其所属的市级各仓库(含县、区分仓)安全工作的统一管理。

  第三章管理原则

  四、各级物流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体观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开展仓库日常安全生产及管理工作。

  五、各级物流管理部门必须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组织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人员、物品出入登记管理;

  做好消防及治安防范管理;

  做好燃气及相关设施、发电机油库、各类配电用房、高压锅炉、气体防护区、危废品(如废旧蓄电池等)存放区等各类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对进入危险源场所的人员进行安全提示、防护准备和引导;

  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预防食物中毒等情况;

  做好信息安全管理;

  制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应急准备。

  六、各级仓库必须设置安全管理员。

  安全管理员必须认真学习各项安全防范规定,组织开展日常应急预案演练,熟悉各项应急准备方案。

  七、如通过外包方式由合作方开展仓库各项管理的,应在外包合同中包含相关安全协议,明确合同双方安全工作职责。

  以下按照不同专业和内容,分章节对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规定。

  第四章库区人员、物品出入管理

  八、仓库工作人员凭有效工作证件进出。

  九、各级仓库对提货、送货、来访人员以及各种车辆实行出入证准入和放行条管理制度,出入证和放行条由各级仓库发放。

  十、仓库出入证和放行条必须专人(车)专用,一人一证(条)、一车一证(条)。

  十一、提货、送货、来访人员需凭有效证件,在仓库设置的传达室或登记处进行登记,领取出入证后方可进入仓库库区。

  离开仓库时须登记离开时间,并交还出入证后方可离开。

  十二、放行条由中xxxxss公司物流管理部门或仓库现场管理单位开具,并在仓库现场备案。

  放行条须填写具体清晰的放行物资内容,并由中xxxxss公司物流管理部门或仓库现场管理单位加盖公章。

  十三、提货、送货人在库区等候提货、送货时,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仓库库区,如因故需进入仓库库区,需经仓库现场主管批准且在库区工作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仓库库区。

  十四、非提货的来访人员如需进入库区,需经中xxxxss公司物流管理部门仓管主管批准且在库区工作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库区。

  十五、所有车辆进入仓库时,如车内已载有货物并需携带出去的,须自觉在传达室处详细登记携带货物的`详细情况,以便门岗进行查验。

  车辆离仓库门口时须接受门岗的开厢登车检查。

  十六、凡有车辆出库,不管有无携带仓库内仓储物资离开的,须凭仓库出具的放行条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并记录离开时间后方能放行。

  十七、办公、来访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只可停放在库区指定的停放区域,禁止进入库区。

  第五章库区安全及消防管理

  仓库必须遵循明确的安全及防火规定,具体如下:

  十八、仓库的主要领导人(主要指省市公司物流管理部门)为安全及防火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仓库须设置安全管理员(我公司物流管理部门和仓库管理外包单位均需设置),组织开展仓库日常安全生产及防火安全管理工作。

  十九、仓库安全管理制度须张贴于仓库明显位置。

  二十、自建或租赁仓库必须至少符合丙二类消防等级安全要求,并按照有关规范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

  二十一、消防值班室须满足每班2人的值班规定,并实现724小时值班。

  值班人员必须持证(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建(构)筑物消防员证)上岗。

  二十二、仓库管理外包单位作业人员在库区内必须身穿工作服,所有进出仓库存储区的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物资堆放较高及多层货架区域(托盘散件物资需用打包膜缠绕后才能上架)必须配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头盔。

  二十三、仓库管理人员(包括物流管理部门管理员和仓库管理外包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要熟悉储存物质的性质,参加过消防业务知识培训,做到“四知”,知物资性能、知灭火方法、知物资养护、知物资管理制度。

  二十四、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五要”、“五不准”。

  五要:

  1、要严格遵守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

  2、仓库电源要装分闸,电源开关要装在库外;

  3、电线要穿管、敷设;

  4、下班要切断电源;

  5、对电器设备(空调、配电箱、应急灯、抽风换气设备、电动闸门以及各类开关电源等)要经常通知电工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电工必须持证(相应高、低压电工证)上岗。

  五不准:

  1、不准在仓库内使用碘钨灯或大于60瓦的灯泡,在储存易燃、可燃物资或建筑耐火等级在三级以下的仓库内使用日光灯;

  2、不准架设临时线路;

  3、不准使用不合规格的保险装置;

  4、不准在仓库内使用电熨斗、电炉、电烙铁、交流收音机和电视机;

  5、不准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内安装普通电器设备。

  二十五、制定防火应急预案,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消防演练,培训员工逃生、自救和灭火技能。

  二十六、必须配备充分、完好、合用的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明显且使用方便的地方。

  放置消防器材的地方严禁堆放其他物品,并须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持完整可用。

  二十七、贯彻执行《xxxx通信集团ss公司消防设施维护实施细则》,做好消防设备日常维保(每月至少一次)和定期(每天一次)检查的工作,并登记备案;

  维保应聘用有资质、有实力的公司,确保任何时候消防设备、设施都是完好、有效运作。

  二十八、仓库物质的存放应做到按类别整齐、规则,坚决执行“六不准”:

  1、不准在仓库内吸烟及使用明火;

  2、不准随意进行动火作业;

  3、不准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设备;

  4、不准在库内住宿和让无关人员进入;

  5、不准将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混存在一起;

  6、不准堵塞库内的消防通道。

  二十九、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分别存放在专用区域中,不得随意乱放,存放对进入危险源场所的人员进行安全提示,告知其危险性并配足消防器材。

  三十、各类废旧蓄电池必须划定专区集中保存。

  废旧蓄电池必须正放,不能叠放,做好防短路、防渗漏、防爆炸等措施,避免阳光暴晒。

  各类废旧蓄电池不得存放在室外堆场或半封闭临时建筑内。

  三十一、严格安全管理制度,严禁火种入库,严禁在库内吸烟及动用明火,仓库内应设立禁火和逃生标志;

  库区因施工需动用明火时,须到物流管理部门办理临时施工审批手续,并制定妥善的防火措施,隔离易燃、易爆物品,施工过程有专人监护,做好各种防护措施,施工期间要及时清理现场。

  第六章库区治安防范管理

  三十二、仓库必须有明确的库区治安防范管理规定,规定具体如下:仓库主要领导人(主要指省市公司物流管理部门)为治安防范责任人,全面负责仓库治安防范的安全管理工作。

  仓库须设置安全管理员(我公司物流管理部门和仓库管理外包单位均需设置),组织开展日常治安防范安全管理工作。

  三十三、仓库须根据环境安装必要的安全防范设施,如监控摄像头、红外报警等装置,监控录像保存时限必须满足一个月内可查阅要求。

  三十四、仓库管理人员要做好对库区内门、窗、锁的日常管理,末班人员下班后,应将钥匙交到专职值班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可以是仓库主管或者仓管人员,需724小时值班)。

  三十五、仓库要做好库区安全防范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每月至少一次)和定期(每天一次)检查的工作,并登记备案;

  安全防范设施的维护保养应聘用有资质、有实力的公司,确保安保实施运转正常。

  三十六、仓库必须制定治安防范应急预案,发生治安防范事件时按预案处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七章各类应急预案管理

  三十七、仓库要根据相关预测做好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监控和应急工作,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三十八、仓库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周边环境及形势的评估,制定具体防恐应急预案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三十九、仓库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全面检查,检查情况要向xxxxss公司物流管理部门进行汇报;

  每半年至少组织和参与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四十、仓库如发生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并根据相关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第八章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四十一、库区内货物运输要做好安全保障及出发前的各项安全检查工作,货物装卸要确保人员人身安全,严格按规定装卸,严禁超载。

  对易燃、易爆产品须按规定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运输途中安全。

  四十二、库区电梯应按设计标准使用和维护,使用单位应按时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严格按时聘请劳动安全技术部门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测。

  四十三、叉车操作人员必须持特种设备操作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则,加强对叉车日常维保和操作前检查,叉车维护、保养及检查情况要登记备查。

  第九章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定

  为支持仓库园区开展连续生产工作,仓库园区可根据情况设置合理生活配套设施,如食堂、餐厅等。

  如相关生活配套设施日常运营属于物流部门负责管理,则相关设施除应严格执行前述各项安全规定外,还应严格执行相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定,具体如下:

  四十四、做好预防食物中毒等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食堂工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期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各种厨具、餐具要固定放置并标明位置,使用工械具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各种物品不得随意乱放,生熟食品及加工用具要分类置放,有咳嗽、腹泻、发烧、呕吐等疾病厨房工作人员必须离开食堂工作岗位,防止传染、中毒。饭食需留样存放冰柜保存三天。

  四十五、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厨房。

  厨房等重要部位须安装摄像装置。

  易燃易爆等物品要按规定放置,燃气管道、用具须安装泄漏报警装置并配置足够消防器材(面积在100平米内配置泡沫灭火气瓶3个,每增50平方米配置多1个)。

  四十六、食堂工作人员离开厨房前,必须将厨房内各种食品放置好,关好门窗,并检查各类电源开关、设备、炉灶煤气等设施。

  四十七、应制定食品中毒应急预案,一但发生食品中毒事件须及时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第十章信息安全管理

  四十八、各级系统操作人员应按权限进行操作,并保护好各自账号,严禁账号外借和公用。

  四十九、严禁使用系统或设备等进行与物流管理无关的活动。

  五十、仓库人员(包括物流管理部门人员和仓库管理外包单位现场人员)严禁私自下载、留存、篡改、买卖、交换与仓库生产运营有关信息。

  五十一、对离职、离岗人员要及时进行权限调整或删除。

  第十一章安全培训和档案归档管理

  五十二、仓库管理单位应按照xxxxss公司安全培训管理办法规定,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新员工(包括外包公司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员工(包括外包公司人员)每年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培训教育结束后要本人签名确认。

  五十三、仓库管理单位应按照本制度及相关法规要求,全面建立本部门、班组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应急演练等有关工作档案并进行归档,对日常工作中的通知、签到、图片、总结等资料也需妥善归档。

  第十二章附则

  五十四、本制度的解释权属省公司采购物流中心。

  五十五、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移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移动通信管理制度03-26

移动实习证明05-09

移动实习报告03-24

移动实习报告11-03

移动公司的实习报告02-22

移动自我介绍12-17

移动毕业实习报告12-15

移动自我鉴定07-07

关于移动实习报告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