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时间:2024-01-13 07:48:03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完整版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完整版,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完整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完整版1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都要本着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科学地给学生以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课辅导与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三、心理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心理发展为目的的群体教育与有特殊问题的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定期举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会议,研讨工作并提升专业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

  五、做好平时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特点和心理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六、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辅导记录、辅导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参考材料等定期存档。

  七、为保证档案资料的保密性,除心理教师外,其他人员不得单独呆在心理辅导室。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完整版2

  一、总则

  1、本辅导室的宗旨是辅导学生的心理卫生,以各种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为教职工服务。

  2、心理教师在从事心理辅导与治疗时,应遵纪守法、遵守心理教师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道德标准。

  3、心理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辅导工作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在自身处在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来访者。

  4、心理教师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总结工作实践,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5、心理教师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专业职能的界限,不作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对于自己没有能力辅导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辅导者,要及时向心理治疗机构转介。

  二、对来访者的责任

  1、心理教师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

  2、心理教师在治疗关系建立之前,应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和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教师在对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来访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教师应对来访者认真负责,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从正面促进其成长,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心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辅导教师辅导结束后,需及时整理、完善辅导记录。

  三、与来访者的关系

  1、心理教师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的潜在影响有清楚的认识,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2、心理教师应努力保持和来访者之间客观的咨访关系,一旦业已建立的咨访关系超越了客观的界限,应采取适当措施终止这一咨访关系。

  3、当心理教师认为自己不适合于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对来访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专业人员。

  4、 当心理教师在工作中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或危及他人安全的情况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保密

  1、心理教师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

  2、 本辅导室实行保密性的工作原则。心理辅导教师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如采用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得05-0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12-0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总结11-22

学校健康教育管理制度04-12

学校教育管理制度03-1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05-11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总结07-2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1-1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