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制度

时间:2024-05-25 13:17:05 制度 我要投稿

社区管理制度范例[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区管理制度范例[15篇]

社区管理制度1

  一、当前农村社区“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资”管理不完善。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管理还好一些,对机动地、“四荒”等土地资源的管理不严,没有登记造册,特别是社区成立以来,在发包中不召开社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不通过监事会成员同意,为承包方减免承包费,损失集体经济收益。交易管理不规范。一些村对集体房屋、耕地、林地、山地、水域等资产、资源的开发、承包、流转以及处置时,存在程序不合法、过程不公开、收入不入或少入账等问题,尤其是合同签订和文书档案管理方面问题突出,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对等、不全面,有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执行中随意更改、终止、延长合同,对合同等重要文书档案不归档管理,一旦出了问题很难分清责任,最终损害了村集体和群众利益。

  (二)相关制度建设不健全。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缺少社区“三资”民主管理程序方法的规定,目前,我国乡镇制度对社区组织的管理重点在换届选举、计划生育等方面,对社区集体“三资”的处理很少有具体的监督制度。社区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多数社区集体尚无切合本社区实际的资源资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不全,也未认真执行,致使社区“三资”管理杂乱无序。考核机制不完善,对农村“三资”管理和村务公开工作缺少量化考核标准,缺少村民考核环节,缺少动态监督机制。

  (三)审计、监督程序不规范

  一是群众监督乏力,村民意识淡薄,有的村民只忙于在外打工,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二是社区财务队伍不稳定,由于经费紧张,镇级机关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基层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低。有些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管理不规范,对开支的收据不审核、不把关。有的理财小组成员原则性不强,不敢发现问题;有的不懂财务知识,没有理财能力;有的没有责任心,不敢为群众说话,不履行职责。三是乡镇专职财务、事务审计人员较少,造成对社区账务、事务不审计,也有的审计人员缺乏严肃性,不能很好的监督集体资产,以致造成集体资产流失。

  二、社区“三资”管理的策略思考

  (一)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

  政府要整合充实现行的有关社区集体经营管理的法规和政策,形成完善的法律规定,明确产权关系、行为规则及其程序方法、执法主体等,使社区三资的经营和监督有法可依。指导社区集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社区资源资产发包、招投标、财务收支、“四务”公开等制度,规定切实的方式、方法,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

  (二)完善“三资管理的登记造册

  对社区集体“三资”清理后的资金、资产、资源建立台账,明确界定产权。建立“三资”产权明晰,动态管理档案,是保证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有效防止资产流失的首要前提。为此,基层乡镇成立社区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每年底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查,对因资产出售、征地、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加强社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社区财务队伍建设,对业务知识缺乏、年龄较大、责任性不强的财务人员及时调整,尽量健全财务出纳人员的从业资格,全面实行财务持证上岗制度。二是镇级机关要加强对社区财务负责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重点抓新制度、新规定的财务培训以及财务人员的上岗培训和后续教育,增强其依法行使民利、保障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社会“三资”的监督

  镇政府可设立“集中记账服务中心”,将资金、账目集中到记账中心代管,改为资金账目单方管理为社区村委会、监委会、记账中心、理财小组四方监督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在市设立高标准的“记账监督中心”,任何一个村民都可以凭身份证到“记账监督中心”查询本社区的财务、资产管理和处置的招投标,资源管理经营承包的情况。另外政府及部门要加强三资的监督。制定完善工作规则,审核指正,服务、审计监督,从机制上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

  (五)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各社区由社区村民投票选出5-7名村民代表组成民主理财小组,社区集体的资金收支、资产变化、资源管理等原始凭证必须经理财小组成员集体审核签字后才能生效、入账;重大资金开支、资产处置、资源开发等事项,还必须召开“两委”会、社区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通过做出决定。设立村务公开栏,按照形式专栏化、内容通俗化的标准,对财务收支、资产处置、资源发包、项目建设、一事一议等群众关心的事项及时公开;设立群众监督意见箱,及时收集、掌握群众意见,根据意见或建议及时整改。建立农经、审计、财政、纪检等部门联动检查机制,及时发现、纠正、查处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区“三资”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以来共同创造的财富,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对三资的管理、监督,增强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社区管理制度2

  孩子下午4点半放学,家长仍在上班,老人接回孩子又没法辅导功课,这是许多家庭面临的难题。高桥村留守儿童活动站开办“四点半”课堂,让放学了的.孩子们在这里免费接受作业辅导、兴趣培养、亲子活动等服务,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为规范管理课堂秩序,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坚持以本村留守儿童为主,人员相对固定。

  二、离开时必须由家长亲自接回。

  三、写作业时不得喧哗、谈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听从活动站工作人员指挥安排。

  四、学生写作业如遇有疑问时,应先举手;注意维持课堂纪律,不得声喧哗打闹,破坏课堂纪律。

  五、在课堂内服装应整齐,不得穿背心、拖鞋。

  六、要爱护公共财物,课桌椅不得任意搬出室外或任意损坏。

  七、每天轮流值日,保持地面干净无纸屑,爱护公物,做到人走关灯。不得乱扔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严禁在课桌椅上乱刻、乱涂、乱写。不得随意在墙壁、门窗上乱贴、乱写、乱画,自觉维护课堂卫生。

社区管理制度3

  (一)社区戒毒人员守则

  1、认真履行与社区签订的戒毒协议,自觉接受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的管理,遵守社区戒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与社区签订的戒毒协议。

  2、接受社区戒毒监护小组的管理和指导。

  3、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宣传《禁毒法》,教育帮助同伴配合社区开展禁毒工作。

  4、定期向社区戒毒监护小组汇报戒毒情况。

  5、主动接受社区戒毒检测。

  6、参与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应遵守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相关规定。

  (二)社区戒毒人员定期报告制度

  1、社区戒毒人员应如实向领导小组提供个人身份和相关戒毒信息,不得编造提供虚假信息。

  2、参加社区戒毒人员,必须按照社区戒毒协议的规定,第一年每两月进行一次尿检、第二年每季度进行一次尿检、第三年半年进行一次尿检,并向社区戒毒监护小组提交尿检检测报告单。

  3、社区戒毒人员定期向社区戒毒监护小组报告戒毒情况。其报告内容应包括生理脱毒反应、心理状态、生活、就业工作情况、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

  4、因故变更社区戒毒地点或居住地,须提前15日书面报告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并将变更后的地址(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单元号)如实说明,以便顺利移交手续,未提书面报告的戒毒人员将口头告诫,告诫后仍不提供真实情况,且态度恶劣,社区戒毒工作小组依法报送强制隔离戒毒。

  5、社区戒毒人员因故需暂时离开社区戒毒点或戒毒居住地,及时向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提交书面报告书。详细讲明去向、联系方式,经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审查批准后方可离开,到达目的地3日内必须主动与社区戒毒小组报告,并将离开时间内的一切活动如实联系,返回后2日内向社区戒毒监护小组报到

  6、参加社区康复治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人员每月必须向社区戒毒监护小组如实报告服药情况,并接受相应的戒毒检测。

  7、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定期对社区戒毒人员的戒毒、康复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告之本人。

  8、对不遵守且不服从管理者,社区戒毒监护工作小组将给予1—3次告诫,严重违反规定又拒不改正者,经派出所告诫2次以上的,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将报送强制隔离戒毒。

  (三)社区戒毒定期检测制度

  1、社区戒毒监护小组要根据社区戒毒人员情况进行检测分类,及时通知、督促社区戒毒人员开展中心、具有检测机构资质的部门进行检测。

  2、社区戒毒人员要自觉、主动、依法接受社区戒毒监护小组管理和监督。

  3、社区戒毒人员要按照检测要求,按时完成第一年每2个月1次共6次检测,第二年每季度1次共4次检测,第三年每半年1次共2次检测。

  4、社区戒毒监护小组对社区戒毒人员戒毒情况有质疑的,可要求社区戒毒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社区戒毒人员要积极配合,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检测。

  5、社区戒毒人员因外出探亲、生病住院等特殊原因无法按期进行检测的,应向社区戒毒监护小组提供延期进行检测的书面申请或说明。

  6、社区戒毒人员拒不接受检测要求的',社区戒毒监护小组应下达书面督检通知书,派出所可强制检测。三次不按要求进行检测的,报请公安机关进行强制隔离戒毒。

  (四)社区戒毒人员家属职责

  1、社区戒毒人员家属应履行公民应尽义务,积极参与国家、社会及社区禁毒工作。

  2、戒毒人员家属是戒毒人员戒毒康复的监护人,必须主动承担戒毒、康复人员的主要监护工作,同时配合社区戒毒监护小组对其进行行为管理、思想教育、心理矫正和心理治疗。 3、与社区签订监护戒毒协议书。

  4、戒毒人员家属作为监护人,应积极密切配合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开展戒毒工作活动,保护其亲属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防止和阻止外界的不良行为影响对其亲属的诱惑。

  5、戒毒人员家属应积极帮助提供亲属在社区戒毒的费用,积极支持参与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康复治疗。

  6、督促戒毒人员定期接受检测,定期向社区戒毒监护小组报告戒毒情况。

  7、若发现戒毒人员有偷吸或复戒毒品的可疑现象,要立即给予制止,并及时报告社区戒毒监护小组。对行迹可疑的陌生人与其正在戒毒的亲属接触要及时给予阻止,同时报告社区戒毒监护小组。

  8、在戒毒人员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受到侵害或发生民事纠纷、刑事诉讼时可接受委托代理,进行诉讼。

  9、戒毒人员家属应与社区戒毒监护小组工作人员保持经常性沟通,随时将戒毒人员的情况向社区戒毒监护小组汇报。

  中共拉达乡党委

  拉达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日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日

社区管理制度4

  一、社区书屋陈列的图书、报纸、期刊等出版物全部实行开架借阅,在书屋内读者可自行取阅,每次取阅一册,阅毕放回原处。

  二、外借图书、报纸、期刊等出版物,读者凭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办理借阅手续。办理外借登记手续后,方可带出室外。未办理外借手续私自带出室外的`图书等出版物,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三、报纸、工具书只供现场阅读及查阅,一般不外借,有特殊需要的,凭借书证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外借时间不超过30天。

  四、借阅图书、报纸、期刊等要按期归还,如需续借,应按规定重新办理借阅登记手续。

  五、自觉爱惜图书、报纸、期刊等出版物,不得折页、勾画圈点、撕割,如有遗失、损坏,按定价1至、5倍赔偿。

社区管理制度5

  一、档案库房的档案资料,要按门类载体进行科学排列、编号,框架排列要科学有序。

  二、库房内严禁明火装置和使用电炉。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摆放电脑等电器设备。库房应配备灭火器,并常常检查。

  三、非档案室的工作人员不能进入档案库房,库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存放食品和寄存任何与档案无关的杂物,保持库房内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整理,以防虫、鼠害。

  四、维护档案的安全,库房做到“八防”,即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有害生物、防污染,发觉档案灾情时应适时处理,并在档案箱、柜里放置防虫药,定期检查使用情况。

  五、每年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检查现存档案与帐目是否相符,档案是否损毁,档案的'收进、移出是否精准,并适时做好记录工作,发觉问题适时汇报适时实行措施,解决存在问题。

  六、每天应对库内的温度、湿度进行登记,对温度超过14℃-24℃,相对湿度超出45%-60%,要实行措施,使之保持在掌控要求范围。

社区管理制度6

  1、负责本社区内的中医医疗、中医用药指导等工作;开展中医药参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

  2、按时做好门诊及出诊工作,坚持首诊负责制。

  3、负责做好病人的会诊或双向转诊工作,负责病人紧急情况的抢救和应急处理。

  4、规范中医医疗文书书写,检查、修改和签署下级医师书写医疗文书。

  5、运用中医药理论,负责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慢性病干预措施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协助做好预防保健等

  6、运用中医传统方法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及技术开展社区康复、家庭康复等工作。

  7、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保健及计划生育指导工作。

  康复医师岗位工作职责

  1、负责社区的康复医疗、咨询、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按时参加门诊及出诊工作,坚持首诊负责制。接到出诊要求,尽快前往病家询问病史检查和治疗。

  3、对诊断不明确的病人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协助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必要时做好陪伴护送;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

  5、严格医疗文件规范书写,包括门诊病历、门诊处方、转诊记录、死亡登记、家庭病床病历、会诊记录

  6、做好病人康复评定,制定康复计划及康复处方,指导康复治疗师进行操作。

社区管理制度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组织的管理,维护社区的稳定和和谐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社区组织是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以发挥社区居民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

  第三条社区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小组、志愿者团队等。

  第四条社区组织必须依法履行职能,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第五条社区组织的管理原则是民主、公开、透明、有序。

  第六条社区组织管理的目标是促进社区居民在政策制定、事务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参与,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管理机制。

  第七条社区组织管理应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第二章社区组织的设置

  第八条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在社区内由社区居民主动组织成立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九条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应通过自荐、组织推荐等途径产生,经社区居民投票选举产生。

  第十条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可以采取全员议事、代表制等形式,其人数不超过50人。

  第十一条社区业主委员会是指由业主自愿组织成立的,履行业主代表职能的群众性组织。

  第十二条社区业主委员会的成员应通过自荐、组织推荐等途径产生,经社区业主投票选举产生。

  第十三条社区业主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可以采取全员议事、代表制等形式,其人数与社区规模相适应。

  第十四条居民小组是指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的`,负责组织居民日常事务管理的群众性组织。

  第十五条居民小组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其成员应由居民共同推举产生。

  第十六条志愿者团队是指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的,为社区公共事务服务的群众性组织。

  第十七条志愿者团队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其成员应通过申请、审核等途径加入。

  第三章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力

  第十八条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代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供居民的需求信息;

  (三)监督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情况;

  (四)协调处理社区内部纠纷和矛盾。

  第十九条社区业主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代表业主参与物业管理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二)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协助解决业主权益纠纷;

  (三)监督物业服务质量,促进物业管理的规范化;

  (四)组织社区业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第二十条居民小组的职责是:

  (一)协助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供居民的需求信息和反馈意见;

  (三)协调处理居民之间的日常事务纠纷和矛盾。

  第二十一条志愿者团队的职责是:

  (一)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服务和管理;

  (二)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三)推动社区居民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社区文化。

  第二十二条社区组织可以依法建立委员会、办公室等机构,以便履行职责和权力。

  第四章社区组织的运行机制

  第二十三条社区组织应制定工作计划、年度报告等文件,向社区居民公示并接受监督。

  第二十四条社区组织应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居民座谈会、大会等形式的民主讨论。

  第二十五条社区组织应定期对社区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进行巡查和监督,及时反馈问题并协助解决。

  第二十六条社区组织应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社区政策,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七条社区组织应加强与社区各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二十八条社区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履职不力的成员进行纪律处分。

  第五章社区组织的资金管理

  第二十九条社区组织应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收入、支出进行登记、核对和报表。

  第三十条社区组织可以通过社区居民自愿捐助、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经费。

  第三十一条社区组织应公开向社区居民报告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对于违反社区组织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追究责任。

  第三十三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属于社区委员会。

  第三十四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以上所述为社区组织管理制度的范文,旨在规范社区组织的运行机制,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社区的稳定发展。

社区管理制度8

  1、社区范围内实行预约出诊和急诊出诊服务。

  2、医务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居民的合理出诊要求。

  3、接到急诊出诊请求后,医务人员应尽快前往患者家中进行诊疗。

  4、出诊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无法处理的病情应及时转诊。

  5、禁止在出诊过程中使用易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

  6、做好出诊病人的.详细出诊记录,要向患者和家属交待好各项注意事项,并随时保持联系。

  7、对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医务人员应在治疗过程中全程陪护。

  8、严格执行出诊服务收费制度,禁止收受病人和家属赠送的钱物。

社区管理制度9

  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辖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专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资料管理制度

  一、各种文件、计划、宣传资料等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管理好,由专人负责管理,专室存放。

  二、资料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多媒体、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等,应分类存放分类管理。

  三、文字资料中的教材、参考书、工具书等应按图书分类统一编目注册登记,期刊杂志、报纸、合订本、宣传折页、海报等均须统一登记编目。

  四、音像资料中的录音带、录象带、软盘、光盘等必须分类登记编目,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其质量变化情况。

  五、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等应按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等分类管理,注意用时升级、更新等,并配备相应的杀毒软件。

  六、资料必须始终为卫生工作服务,其他人员均可借阅有关资料,但必须履行以下手续:

  1、每借阅一次登记一次,每次限借5盘或5本或5盒,如遇多集多本连续资料也只能依次归还后再续借。

  2、每次借阅期限不得超过一星期,如因工作需要继续借阅者必须办理续借手续。

  3、孤本资料或数量较少的资料均不外借,可临时使用。

  4、借出资料归还时,资料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如发现有损坏者必须照价赔偿,如资料丢失,应借阅人重新购买完全相同的资料进行赔偿,或处以原资料价值的3—5倍罚款。

  5、所有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为别人借阅本单位的资料。

  6、声像资料其版权所有,借阅人不得翻版,如有未经许可私自翻录的,责任自负。

  7、外的部门或人,如因工作需要借阅资料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办理正常的借阅手续。

  8、宣传资料收发做到每张(份)出入库有登记有签字。

  卫生院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在街(乡)政府健康促进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信息管理制度

  1、凡在项目活动中形成的,已经办理完毕,具有保留价值的信息资料均应及时整理、立卷、归档保存。

  2、项目办应指定专人负责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存档、更新和查询。

  3、项目信息资料整理实行分类负责,规范整理、集中管理。

  4、信息资料收集要完整齐全,如何条件,要收集电子版文件保存。

  5、信息资料整理要严格执行一事一卷的规定、分类整理、按时间顺序归档。

  6、信息资料归档要科学分类。

  7、各项目实施单位的信息联络员要定期与县项目办公室信息管理员直接联络、汇报、交流各地信息。

  8、信息管理员要确保信息提供的准确性和信息流通的安全性。

  督导评估制度

一、旗项目办公室建立督导评估领导机构。

  二、督导评估工作由旗项目办公室主任负责主抓。

  三、督导评估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要落实到位。

  四、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按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自查。对乡村每月进行一次督导评估。

  五、在督导过程中,要及时写好督导情况记录。

  六、由旗项目办督导领导小组研究评定合理打分。

  七、如有不达标的项目,要有改进及提高的措施。

  八、旗项目办做好年度督导评估工作总结。

  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要求:目录条理分类清楚,档案要存放有序,有专门存放地点和管理人员,内容丰富,有价值。

  2、档案管理科学规范,细致全面。

  3、档案管理原则:根据档案形式和内容,注重档案间的横向联系(同一时间联系)纵向联系(同一目标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参照对比)。

  4、管理方法:

  (1)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将文件分门别类。

  (2)采用目录制,即总目录、分目录、文件名。

  (3)案卷内任何文件都须有封皮、名称。

  (4)可设专档,如:特色活动档案等。

  5、档案管理具体内容

  (1)本项目办年度工作计划。

  (2)本项目办阶段性工作汇报及工作总结。

  (3)大型活动计划,具体实施方案资料及总结等。

  (4)例会签到表,会议记录本,上级来文及发文备份。

  (5)各季度工作计划、工作汇报及工作总结。

  (6)办公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门诊健康教育制度

  1、门诊部主任、总护士长必须重视并主管门诊健康教育工作。

  2、门诊各科要根据患者及家属的.不同要求,在诊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3、门诊各科护士在接待病人时,需开展就医指导、相关疾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包括饮食营养和运动)、缓解心理压力的健康教育,使其配合治疗,促进其康复,采用口头讲解、宣传栏、发放卫生宣传资料、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

  4、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针对病人的病情对其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正确引导,将主要的内容记录在病历中,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5、各楼层候诊区设有资料架,资料免费取阅,工作人员应随时保证各种资料的齐全。

  6、各楼层候诊区设有视频电视,滚动播放健康教育知识。

  7、根据病人及家属要求针对某病开展教育大课堂或义诊。

  8、门诊健康教育发放量应达到年门诊病人就诊量的20%。

  医院住院健康教育制度

  (1)、各临床业务科室主任必须重视并主管住院健康教育,将此项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住院区设立健康教育专栏,并经常更换宣传内容;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督促检查医护人员对病人入院、住院和出院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工作。

  (2)、每月召开医患(或家属)座谈会或咨询会,根据住院病人情况选定时间由医生或护士进行集体讲解。内容带有普遍性。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简单的急救常识、妇幼保健等。讲解时注意语言通俗易懂。

  (3)、医生利用查房和值班时间,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医药卫生保健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把指导内容和行为目标提供给责任护士,由护士长督促实施,并指导护士开展本科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4)、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系统搜集资料,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了解其心理需求,进行心理护理和遵医行为教育,及时向主治医生反馈病人信息;协助医生开展综合性的健康教育,督促和指导病人实现行为目标;为病人提供出院指导和康复指导,如疾病复发的预防和护理方法,辅助器械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康复训练、随访等。

  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考核奖惩制度

  1、每季召开一次由分管院长主持,各部门、科室负责人参

  加的健康教育例会,并同时对各部门、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

  检查。健康教育职能科室或专(兼)职健教人员及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在例会上通报检查情况;必须分别建立例会记录本和检查登记本,及时记录每次例会、检查的情况;按时上报健康教育工作报表

  2.检查内容:

  (1)检查视频电视使用情况;健康教育专栏内容每季度更换

  情况,记录其主要内容;健康教育处方及宣传品的发放情况。

  (2)检查各部门、科室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

  记录;检查医患座谈会、社区居民座谈会等活动安排及实施记录;检查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3)检查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及落实情况;

  医务人员是否参加本院举办的健康教育讲座等培训,活动必须签到;检查控制吸烟情况。

  3.医务科、护理部负责人和门诊部主任、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门诊健康教育工作,抽查10位门诊病人接受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情况,以此作为门诊健康教育评估考核依据。

  4.医务科、护理部负责人和临床业务科室主任、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该科室住院健康教育工作,抽查各科室5位病人或家属,该科医务人员是否对其开展入院、住院、出院健康教育,并了解病人对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反馈信息,以此作为住院健康教育评估考核依据。

  5.医务科、护理部负责人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护士长以《阿旗社区健康服务工作方案》为标准,每月检查一次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抽查5户居民健康档案,并了解建档对象对接受健康教育的反馈信息,以此作为社区健康教育评估考核依据。

  6.按季度根据每月评估考核的结果,进行总结,并给予相应的奖惩。

  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信息管理制度

  1、应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范化管理要求,严格按档案分类标准收集整理归档;

  2、医院应按要求收集汇总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信息,及时向市或区健康教育机构上报健康教育计划、总结,宣传日活动报表,季度、年度报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报表等;

  3、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按统一规定的格式,缩小分类入档,以年度装订成册保存

  医院职工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1、健康教育培训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医院应定期分批组织各科室健教骨干参加市级、省级或国家级健康教育专业培训;

  2、医务人员每年必须至少参加由本院举办的健康教育专业理论培训讲座一次,系统学习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健康教育专业水平;

  3、医院组织的岗前培训内容必须包括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等;

  4、医院将在培训时对被培训对象进行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掌握情况的测试。

  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例会制度

  1、医院每季度由主管领导主持召开一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例会;

  2、例会上应总结上季度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通报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发出整改通知;

  3、计划、安排、落实下一步的健康教育工作;

  4、年度有计划、考核、总结。

  医院岗位人员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制

  导医员:解答病人就诊疑问,做好病人就诊指导工作,向病人或其家属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门诊护士:引导病人按照就医程序正确就诊,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向病人或其家属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引导病人观看医院健康教育视屏;

  门诊医生:对病人进行口头健康教育,为病人开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

  病区医生:对住院病人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在查房时,针对不同的病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实施行为干预;

  责任护士:住院责任护士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病人做好相应的入院、住院、出院健康教育,并实施行为干预;

  医技岗位人员:向病人做好检验检查中应注意的事项等健康教育工作;

  药剂岗位人员:向病人或家属做好服药注意事项等健康教育工作;

  挂号收费工作岗位人员:告知病人就诊地点,准确地让病人到相应科室就诊;

  其他岗位医务人员根据自身岗位特点,及时有效地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

社区管理制度10

  物业项目社区文化活动管理制度

  1.0适用范围

  1.1适用于客服部组织开展的各类社区文化活动.寓教育于社区文化活动之中,创建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其职责包括:

  1.1.1客服助理负责编制社区文化活动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1.1.2客服经理负责审核、批准社区文化活动计划。

  1.1.3本部门其他部门员工有责任配合社区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2.0工作程序

  2.1每年年初客服经理根据管理处具体情况拟定本年度社区文化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总经理批准后对计划做适当调整。

  2.1.1较大型社区文化活动

  2.1.1.1客服经理在每次较大型的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前,应拟定活动的实施计划,并报公司领导批准。

  2.1.1.2客服助理根据上级审批意见制定活动的'具体方案。

  2.1.1.3客服经理应组织协调部门完成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向客户及有关单位于发出活动通知。

  2.1.1.4活动进行时,应注意安全防范工作,保障消防通道的畅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1.1.5客服部相关部门人员在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

  2.1.1.6在较大型的社区文化活动完成后,项目客服助理应及时填写《社区文化活动记录表》对活动进行总结。

社区管理制度11

  社区图书室是为社区群众提供读书、学习的场所,凡进入本室,请自觉遵守以下规定:

  1、入室读者须文明,自觉接受管理,保持室内安静及卫生,禁止随地吐痰,禁止乱扔杂物,爱护室内一切设施。

  2、本图书室实行开架阅览。

  3、书刊应分类编号、摆放整齐,并有醒目的标签;新书须及时登记编号,损坏图书及时修补。

  4、应指定一名专(兼)职管理员进行管理。

  5、读者阅览完毕须将书刊放回原架;如需借阅需在管理员处办理相关手续,每次限借2本,期限30天,可续借一次。

  6、本室书刊为国有公共财产,读者应爱惜,如有划线、描影、批点、污损、剪裁、撕页、遗失等情况,酌情赔偿。

社区管理制度12

  1、领导值班制:社区书记、主任应在便民服务站窗口轮流值班,加强窗口之间协调管理和监督。

  2、集中办事办公制:社区除书记、主任外,其他“两委”干部一律到便民服务窗口集中办事办公。

  3、规范办事制:办事大厅要设置工作人员牌、办事指南、公开审批顺序、服务事项及收费依据等告知牌。建立统一的登记簿(表)、受理单,按规定的流程和时限传递办理,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

  4、接待责任制:群众来服务大厅或电话要求服务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应主动热情,对具体事项内容予以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相关信息;在接待服务对象办事申请时,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5、岗位委托制:当窗口主办人员因事外出,应委托其它窗口工作人员代为办理或解答。

  7、限时办结制:对社区本级服务应即时办结或在一个工作日内办结;需到街道、区两级办理的审批与服务事项应在5个工作日内上报办理,如遇特事急事,应及时给予代办帮办服务。除法定的'规费外,不得另行收取代办帮办费用。

  8、全程代理制:需到街道、区两级办理无需本人到场的审批与服务事项,按照谁分管谁负责代理的原则实施全程代理。对业务量大、涉及面广的窗口增派1-2名工作人员作为代办员,以保证办件的快捷高效。

  9、办件月报制:社区为民服务大厅应在每月初向街道上报各项业务办件情况,由街道汇总后整理存档。

  10、延伸服务制:拓宽服务渠道,促进为民服务由大厅内向大厅外延伸,设立服务公开热线:86878073,建立服务后备队伍(专业人员、志愿者、村干部),满足群众的各类需求,为群众排忧解难。

社区管理制度13

  为了进一步加强村、社区财务规范化管理,促进街道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财务管理制度

  1、财务预决算制度

  (1)村社区财务实行预决算制度。编制预算应坚持统筹兼顾、增收节支、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

  (2)年初预算由村、社区提出,上报街道政府审核,经村(居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报街道财务托管中心备案,并在村务公开栏和村情发布会上公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变化必须提请村(居民)代表会议对年初预算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预算应在发布会上进行公布,并按原规定程序做好会议记录和公示、报送、备案工作。

  (3)村、社区财务负责人必须在预算确定的项目、范围内,根据有关财务制度和相关规定把好财务支出的审批关。

  (4)年终决算,会计年度为每年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年度终了必须按财务决算的有关要求办理决算,年度决算的情况要在公示栏公示。

  2、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1)村、社区货币资金一律由街道三资托管中心监管,村、社区现金收入必须于收款当日存入集体帐户,若遇特殊情况收到小额现金可于次日存入集体帐户。

  (2)每个村、社区只能开设一个基本帐户,不准多头开户,帐户实行支票户管理。

  (3)不准私设小金库。不准公款私存,不准座支现金,不准擅自出借或放贷公款,不准挪用公款,不准为个人和外单位提供经济担保,不准出借、出租银行帐户。

  (4)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条例》和库存现金限额规定制度。

  (5)严格执行钱、帐、印鉴分管原则,空白支票、收款票据、有价证券由街道三资财务托管中心会计人员保管,银行印鉴分别由村、社区财务负责人、报帐员、街道三资财务托管中心会计保管。

  (6)街道三资财务托管中心在每次结报核算后,应及时与村、社区报帐员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余额,并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盘点。

  3、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1)村、社区财务负责人在授权范围内实行“一支笔”审批。村、社区的开支由主任审批,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并签字同意,报街道相关人员签字同意后,由托管中心负责审核的人员审核,并在每张票据上签字或加盖已审印章后,方能在财务托管中心结报入帐。数额较大的支出事前必须经村(社区)两委讨论,召开代表会议表决后方能实施。

  (2)村、社区原则上不产生生活误餐费和接待费开支,确因工作需要必须产生生活误餐或接待的,要从严控制标准,接待后要注明事由。

  (3)村、社区常职干部不得以任何理由用集体资金发放津补贴、误工费、加班费、值班费等。

  4、收入管理制度

  村、社区的一切收入(除上级明确直接发给个人的奖金)都应交入在银行开设的集体帐户进行统一核算,严禁收费不开票,收入不入帐行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

  5、票据管理制度

  (1)村、社区所有收入一律使用规范的收费票据。村使用“南溪区农村集体经济统一收据”,社区使用“四川省非税收入缴款书、四川省政府非税收入通用票据”,禁止使用外购、自制的收据收款。

  (2)统一收据的使用、核销,实行专簿登记制度,统一收据由财务托管中心会计负责领、销登记,村、社区报帐员在财务托管中心会计处办理领用、缴销手续。每本使用完毕,将存根在财务托管中心核销归档后方可重新领用。收据不得出借、不得遗失,作废收据不得缺联、缺份。

  (3)统一收据必须保持整本连号,按时间顺序先后开具,年度末财务托管中心应进行票据盘存。

  6、财产物资管理、处置制度

  (1)村、社区无论从何种渠道取得的财产、物资,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100.00元以上的都要列入固定资产,会计帐务上要进行固定资金产核算。

  (2)村、社区的财产、物资要建立资产管理辅助帐,资产的使用、管理要落实到人头。

  (3)村、社区要定期进行资产盘点,核对帐簿,做到帐实相符,对盘盈、盘亏财产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村、社区的财产、物资要进行处置,事先应向街道提出书面处置资产申请,待街道研究同意后方可进行处置,未经同意进行资产处置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7、征地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1)集体土地被征占用的社,在获得土地征占用补偿时,应事先在银行开设集体存款帐户,该帐户应加盖街道财务托管中心负责人的印章。

  (2)使用土地征占用费时,应召开组代表或户代表会议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形成书面材料,组代表或户代表要在讨论形成的书面材料上签字。组代表或户代表会议由组长主持,必须要有村支两委的'主要干部和街道驻村干部参加,讨论形成的分配方案报街道包片驻村领导、分管征地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

  8、收支结报制度

  (1)村、社区经济业务较多的报帐员应当于每月底到街道财务托管中心报帐结算。

  (2)村报帐员每逢公历双月26日至31日必须到街道财务托管中心报帐结算;社区报帐员每逢公历单月26日至31日必须到街道财务托管中心报帐结算,年度末,村、社区报帐员都必须到街道财务托管中心报帐结算,协助办理年终决算。

  二、财务监督

  1、村、社区财务必须接受民主理财组的监督,民主理财组应定期对村、社区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审核,审核后应当签名,并加盖审核监督章,民主理财组在审核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向村、社区和上级部门报告。

  2、村、社区财务原则上每季度公开一次,并在村情发布会上进行发布。

  3、财务托管中心对原始凭证进行合规性、合法性、完整性审核监督,对手续不完备、内容不真实、用途不明确、开支不合理的应拒绝报帐、入帐。

  4、街道村级财务审计组每年对中心的财务进行不定期的指导和检查,对重要经济事项应实行专项检查,对涉及财务的违规行为应予以制止和纠正,并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纪工委,直至上级部门报告重大财务事项和违法违纪事项的责任。

社区管理制度14

  为规范应急值班秩序、及时有效处置重大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有效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建立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街道办事处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值守电话: ),应急管理办公室具有负责指挥调度和指挥保障功能。各社区应设置应急值班室,值班室有值班设施和必要休息设施,各救援力量有固定值班电话。

  第二条各社区应根据各自情况制定具体值班室制度、工作登记制度、保密制度、辅助性制度和值班职责。

  第三条执行值班岗位责任制,各社区应有专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每班应有值班领导1人,由单位领导干部担任,值班员1至2人,负责具体的值班勤务。

  第四条值班领导必须熟悉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掌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程序和方法,能及时正确处置紧急情况,值班领导应经常检查值班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第五条值班员必须坚守值班岗位,履行值班员职责,熟悉接、处、警程序和有关规定,熟练使用值班设施,把握好“接、报、传、跟”四个环节。

  接:就是接警。要问清事件报告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和事件种类性质、发生时间、地点、危害范围、危害程序、现场处置情况、请求救援的事项等。

  报:就是报告。值班员接警后,要首先向值班领导报告,然后按照值班领导的指令,报告有关值班室,通知相关应急工作人员。

  传:就是传达领导的指令。值班员必须及时、准确地将领导的'指令、指示传达给指定的对象。

  第六条严格保密制度,增强保密观念。各种信息材料的保管以及传递都要遵循保密原则,值班日记和值班报告无关人员不允许随意翻看。

  第七条加强值班室办公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持室内物品摆设整齐和环境整洁,不准在值班室进行与值班无关的活动,保持室内肃静。

  第八条严格交接班管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交班的主要内容是:接警、处警情况;待办事宜;文件资料;值班记录;值班室设施、设备、物品完好情况。

  第九条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随意擅离职守。凡因值班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漏岗、错报、漏报等,给应急工作造成损失的,要追究值班人员责任。

社区管理制度15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

  2、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

  3、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4、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诊疗记录按soap(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要求书写。

  5、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记录四次,进行动态管理。

  6、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存放的,应在家庭健康档案中标明其存放地。

  7、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社区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社区管理制度03-17

社区管理制度05-25

社区消防管理制度04-08

社区居民管理制度01-15

健康社区管理制度05-08

社区保洁管理制度03-30

村社区管理制度03-30

社区考评细则管理制度02-18

社区档案管理制度03-21

社区卫生管理制度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