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

时间:2024-06-17 12:44:25 制度 我要投稿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15篇(热)

  在现在社会,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15篇(热)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1

  信息中心工作职能信息中心是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部门,担负着学校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建设、管理、服务、维护的只能。具体的工作任务如下:

  1、总体工作:负责学校信息化的日常工作,负责对全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信息资源的收集、制作、利用、发布的过程、方法和手段,承担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2、职能范围:负责计算机网、广播网、电视网、电话网等校园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以及计算机、电教、图书馆、阅览室、文印室、广播站和校报等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3、教学任务:承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贯彻执行本校的教学计划,提高全省信息技术课汇考的通过率。

  4、培训任务:搞好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办公软件应用的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信息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信息化应用技能。

  5、校园网建设:负责校园计算机网、广播网、电视网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

  6、网站建设:负责学校网站的建设、维护和日常更新,做好网上宣传和网上办公。

  7、照相录像:承担校内宣传和教学工作的录像和照相任务,学科研究等专题片的制作,硬盘复制、光盘刻录、图片扫描、视频采集等。

  8、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的制作与保存。

  9、信息采集:负责学校信息资源的收集与采编,建立学校资源库(课件、教案、试题、教学光盘等),发布在学校内部办公网上,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也为学校领导及其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10、电教服务:准备好各教研组多媒体课堂教学任务所用的电教设备,负责学校各计算机室的上机安排、多媒体教室的使用。

  11、维护咨询:负责对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教室、各办公室、广播站、文印室、编辑部等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各班教室的广播和线路,负责为全校师生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12、团队建设:信息中心要逐步选聘、培养优秀人才,形成一支由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计算机硬件维护、软件开发、网站建设、教育教学、电教、管理及服务等各类人才组成的专业队伍,要有很强的业务经验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教师办公计算机管理制度教师办公计算机是学校实施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为保证其正常使用,充分发挥其作用,特制定本条例:

  1、各年级组的计算机,年级组长为该计算机管理责任人,各处室的计算机,处室主任(负责人)为该计算机管理责任人。

  2、使用者要妥善保管和维护好办公设备,设备丢失或人为损坏,使用者要负全部责任。

  3、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设置,尤其是不得更改计算机的IP地址和工作组名等。

  4、拆卸计算机外壳,或维修零部件,应在管理责任人的`同意下进行。

  5、不得随意调换他人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如鼠标、键盘等,也不能私自更换好的零部件作其它用途,如遇自己解决不了的故障,请与信息中心联系,由信息中心检查维修。

  6、计算机原则上不得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软件,严禁教师在上班时间利用年级组、处室计算机打游戏、聊天或做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不相关的事。

  7、教师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网络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预防计算机病毒,恪守信息道德,不得利用互联网进行任何违法活动,不允许浏览不健康网站。

  8、学生不得使用办公室的计算机,若帮教师进行录入等工作,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9、应保持计算机和电脑桌的清洁,注意防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清洁工作,搞卫生时,抹布要拧干,防止机箱、显示器内进水。

  10、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正常的关机方法关机,不得强行关闭电源,下班时务必切断插座电源,确保用电安全,关好窗,锁好门,以防被盗。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2

  为规范我局信息化管理工作,使信息管理平台更好更安全的服务于工作,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数据保密

  根据数据的保密规定和用途,确定数据使用人员的存取权限、存取方式和审批手续;

  禁止泄露、外借和转移专业数据信息;

  各科室应制定业务数据的更改审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已在局域内公布的业务数据; 各科室与因特连接的计算机不得录入机密文件和涉密信息;

  2、数据备份

  各科室对本科室计算机内的重要数据应制作备份并异地存放,确保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数据备份不得更改;

  数据备份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由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按规定的方法同数据保管员进行数据的交接。交接后的备份数据应在指定的数据保管室或指定的场所保管;

  数据备份保管地点应有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设施。

  3、操作规范

  ①计算机操作人员

  必须爱护电脑设备,经常保持办公室和电脑设备的清洁卫生;

  必须懂得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必须注意保护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己部门登录系统的口令要注意保密;

  不得让任何无关人员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不要擅自或让其他非专业技术人员修改自己计算机系统的重要设置;

  严禁利用计算机系统上发布、浏览、下载、传送反动、色情和暴力信息;

  严禁利用计算机非法入侵他人或其他组织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②维护技术人员

  维修计算机和软件的部门或个人,在出门、销售、出租以前和维修以后,必须保证计算机和软件无病毒和其他有害数据;

  ③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利用计算机信息络制作、传播、复制有害信息;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络,非法窃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资源;

  未经授权查阅他人电子邮箱,冒用他人名义发送电子邮件; 故意干扰计算机信息络畅通,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违反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干扰,对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复制,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刊登、出版、发行、销售、出租有关计算机病毒源程序的书刊资料和其他媒体;

  传播、制造、销售、运输、携带、邮寄含有计算机病毒及危害学校及社会公共安全的有害数据;

  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施工,从事其它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活动。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3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内部信息化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的一套规则体系,旨在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优化业务流程,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内容概述:

  1. 系统规划与建设:明确信息化目标,制定系统开发与实施计划,确保系统与企业战略的匹配。

  2. 资源配置:合理分配硬件、软件、网络等信息化资源,满足各部门需求。

  3. 数据管理:规范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保证数据质量。

  4. 安全防护:建立安全策略,防止数据泄露、病毒入侵等风险。

  5. 用户培训与支持: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有效使用信息系统。

  6. 维护与升级: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态,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7. 评估与改进:通过持续监控和评估,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4

  为规范我局信息化管理工作,使信息管理平台更好更安全的服务于工作,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数据保密

  根据数据的保密规定和用途,确定数据使用人员的存取权限、存取方式和审批手续;

  禁止泄露、外借和转移专业数据信息;

  各科室应制定业务数据的更改审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已在局域网内公布的业务数据;

  各科室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不得录入机密文件和涉密信息;

  2、数据备份

  各科室对本科室计算机内的'重要数据应制作备份并异地存放,确保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数据备份不得更改;

  数据备份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由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按规定的方法同数据保管员进行数据的交接。交接后的备份数据应在指定的数据保管室或指定的场所保管;

  数据备份保管地点应有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设施。

  3、操作规范

  ①计算机操作人员

  必须爱护电脑设备,经常保持办公室和电脑设备的清洁卫生;

  必须懂得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必须注意保护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己部门登录系统的口令要注意保密;

  不得让任何无关人员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不要擅自或让其他非专业技术人员修改自己计算机系统的重要设置;

  严禁利用计算机系统上网发布、浏览、下载、传送反动、色情和暴力信息;

  严禁利用计算机非法入侵他人或其他组织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②维护技术人员

  维修计算机和软件的部门或个人,在出门、销售、出租以前和维修以后,必须保证计算机和软件无病毒和其他有害数据;

  ③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制作、传播、复制有害信息;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网络,非法窃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资源;

  未经授权查阅他人电子邮箱,冒用他人名义发送电子邮件;

  故意干扰计算机信息网络畅通,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违反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干扰,对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复制,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刊登、出版、发行、销售、出租有关计算机病毒源程序的书刊资料和其他媒体;

  传播、制造、销售、运输、携带、邮寄含有计算机病毒及危害学校及社会公共安全的有害数据;

  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施工,从事其它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活动。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全区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加强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和管理,规范项目建设活动,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促进全区信息化工作快速、协调、有序、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化项目,是指项目资金10万元以上构成系统的,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其它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网络建设(含楼宇综合布线和机房建设)、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网络设备购置等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工程项目。政府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申报。

  第三条区直各部门、单位的信息化项目建设,需要区、镇财政资金配套的其他信息化项目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全区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协调机构。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区经信局”)。

  第五条区经信局是本区信息化项目建设的主管部门,承担区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全区信息化项目的统筹、规划、初审、综合协调,组织可行性论证以及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区财政、发改、保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七条信息化项目申报

  (一)每年7月底前(即制定年度预算之前)向区经信局报送下一年度政府投资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填写《市吴中区政府投资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申报表》(附件1);

  (二)区经信局对项目进行初步评估;

  (三)初步评估合格,由申报单位提交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技术设计方案(报告大纲见附件2),如是设备或软件采购,需附采购明细,区经信局会同区财政局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复评;

  (四)经复评合格的项目由区经信局报请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按有关程序报经区政府有关会议审议批准后,区财政局将项目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八条未列入年度信息化建设计划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财政资金。特殊需要(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实施的项目或应急项目)的需经区政府有关会议审议批准后,到区经信局办理相关手续,由区财政追加预算。

  第九条属于国家、省、市统筹安排并拨付资金建设的信息化项目,使用单位在向上级有关单位办理申报手续后,需将相关项目资料报送区经信局备案。需区财政配套资金的项目,按本办法第七条之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条区直各部门、单位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且不需要区财政资金配套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相关单位需到区经信局办理备案手续。一次性购买办公自动化设备或单机版软件产品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相关单位需到区经信局办理备案手续。

  第四章项目评审

  第十一条项目评审坚持科学性、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原则。参加项目评审的专家及相关人员必须严格保守被评审项目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未经项目建设单位同意不得将被评审项目的有关文件、资料和数据以任何方式对外提供,不得利用评审项目的.非公开技术、商业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违者造成项目建设单位损失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项目评审范围及方式

  (一)对于总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由经信局召集组织专家评审会,评审会专家3~5人(应包括信息技术专家、监理专家、财务专家),由经信局通过专家数据库抽取确定。经信局、发改局、财政局、监察局和项目建设主管单位派员参加评审会。

  (二)对于总投资50万元(含)以下项目,由经信局召集,发改局、财政局和项目建设主管单位进行会审。

  第十三条评审主要内容

  (一)符合我区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

  (二)采用的技术成果在国内本行业技术领域中具有较高水平,建设方案切实可行;

  (三)对相关产业发展或本领域信息化建设具有带动作用,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解决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问题;

  (五)项目建设单位明确,建设资金合理;

  (六)遵守信息化项目建设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第十四条评审组给出评审建议、结论并确定是否要再次评审。项目建设单位须根据评审意见,对项目的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将修改后的设计方案报经信局备案。

  第十五条项目评审的费用,参照现行市经信部门标准实施,在区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五章项目建设

  第十六条信息化项目建设应当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法进行招标、投标。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要实行政府统一采购。

  第十七条为规范建设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凡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应实行项目监理制。其余项目根据需要参照执行。监理单位不得参与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不得参与工程监理。

  第十八条从事信息化项目建设、设计开发、服务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国家或省、市、区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相关资质认证,并经过区经信局(信息化办)确认备案。注册地和纳税地在本行政区域的单位优先。

  第十九条在进行信息化项目设计、建设时,必须同时进行信息化安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建设,必须保证和满足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需要。

  第二十条信息化项目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符合信息化项目建设合同的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实施方案进行,未经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同意,不得随意改变项目建设内容及相关技术标准。

  第六章项目验收

  第二十一条信息化项目竣工后,5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验收通过后将验收资料送区经信局备案,区经信局会同区财政局视情况抽查。5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及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联合进行验收。

  第二十二条验收应当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建设过程中有效的技术资料为依据。验收内容应包括系统建成后三个月的运行情况及相关数据资料。

  第二十三条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单位使用。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应按验收组提出的意见及时整改,经整改完善后再次提出验收申请,直至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条项目验收合格后,支付项目财政预算的90%费用;正式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价通过后,付清余款。

  第七章项目评价

  第二十五条信息化项目建设实行后评价制度。区经信局制定年度新建信息化项目评价计划,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实施。

  第二十六条正式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可列入后评价项目。

  第二十七条信息化项目后评价主要的内容为:项目运行和维护情况、项目建设质量、施工方售后服务情况、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等。

  第二十八条财政预算安排300万元(含300万)以上的专项支出,纳入财政绩效预算管理。

  第二十九条全区信息化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由区经信局向区政府报告。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程序和要求的,由区经信局提出处理意见报区政府审定。

  第八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化项目管理

  第三十条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化项目,按照《市涉密工程保密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实施。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xx年12月31日。以前有关规定如与本办法不符,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吴中区经信局负责解释、修订。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由吴中区机要保密局负责解释。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6

  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是指一套用于指导企业或组织有效管理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的规则和程序。它涵盖了从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到废弃的全过程,旨在确保信息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内容概述:

  1. 信息系统规划:明确信息化目标,制定长远的信息化战略,并与业务战略相协调。

  2. 系统开发与采购:规范软件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同时管理外部供应商的采购活动。

  3. 运行与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包括日常监控、故障处理、性能优化等。

  4. 数据管理:保护数据安全,执行数据备份策略,管理数据生命周期。

  5. 用户支持与培训: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定期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

  6. 变更管理:对系统更新、升级或结构调整进行控制,降低风险。

  7. 信息安全:实施安全策略,防止非法访问,保护敏感信息。

  8. 审计与评估:定期评估信息化工作的效果,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信息化系统的保密管理,保护国家和社会机密的安全,确保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和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维护国家利益和用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信息化保密管理原则:

  1. 不泄露机密: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泄露或故意泄露储存在信息化系统中的机密信息。

  2. 紧急管理:当信息化系统遭受攻击或破坏时,相关责任人应立即采取行动进行紧急管理,防止进一步的损失。

  3. 完整性保护:保证信息系统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删除或损坏。

  4. 可用性保证: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服务,并在保密要求允许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可用性保证。

  5. 访问控制:应该为信息系统设置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确保仅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操作系统。

  第四条 信息化保密管理的组织架构:

  1. 建立信息化保密管理机构,负责信息化保密管理的规划和实施。

  2. 指定信息化保密管理的责任人,负责信息化保密管理的日常工作。

  3. 建立信息化保密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保密措施,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 信息化保密管理的工作内容:

  1. 制定和完善信息化保密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 开展信息化保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和技能。

  3. 建立信息设备的物理和逻辑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攻击。

  4. 强化对系统用户的访问控制,确保信息的合法性和保密性。

  5. 建立信息安全漏洞的快速补漏机制,及时修复系统中的漏洞。

  第六条 对信息化保密管理的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章 信息安全管理

  第七条 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信息泄漏、篡改和丢失。

  第八条 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包括:

  1.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信息安全的责任和要求。

  2. 划定信息安全风险范围,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3. 加强系统的物理安全措施,为信息系统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

  4. 对信息系统进行加密处理,保护系统中传输和储存的敏感信息。

  5. 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第九条 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1. 具体岗位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信息安全相关的工作内容。

  2. 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有权对系统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

  3. 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有责任向上级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报告和汇总。

  第十条 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

  1.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权限。

  2. 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加强对系统用户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系统。

  4. 建立安全审计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漏洞和问题。

  5. 提供信息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保证信息安全事件的快速处置。

  第十一条 信息安全管理的检查和评估:

  1. 对信息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发现问题和不足,立即进行整改和改进。

  3. 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和分享,提供工作经验。

  第三章 保密管理

  第十二条 保密管理的目标是保护国家和社会机密的安全,防止机密信息的泄露和损坏。

  第十三条 保密管理的原则:

  1. 保密责任:任何个人和单位都有保守国家和社会机密的责任。

  2. 保密知情权:任何涉密人员必须明确知晓自己需要保密的信息和责任。

  3. 保密措施:保密信息必须受到适当的保密措施的保护。

  4. 保密检查:不定期对保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四条 保密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1. 设立保密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保密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 指定保密管理责任人,负责保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设立保密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保密措施和工作的实施。

  第十五条 保密管理的措施:

  1. 制定和完善保密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权限。

  2. 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保密意识和能力。

  3. 加强对保密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设备被篡改和窃取。

  4. 设立保密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进行分类、归档和保管。

  5. 加强对保密活动的监督和检查,防止泄密和违规行为。

  第十六条 保密管理的检查和评估:

  1. 对保密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发现问题和不足,立即进行整改和改进。

  3. 对保密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享,提供工作经验。

  第四章 网络安全管理

  第十七条 网络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 网络安全管理的原则:

  1. 全面管理:对网络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没有漏洞。

  2. 持续改进:根据网络安全的新特点和技术,不断改进网络安全策略和措施。

  3. 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网络数据,确保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

  4. 紧急处理:当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能迅速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第十九条 网络安全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1. 设立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 指定网络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网络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设立网络安全小组,负责具体的网络安全措施和工作的实施。

  第二十条 网络安全管理的措施:

  1. 设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权限。

  2. 对网络安全人员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

  3. 设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止非法的访问和攻击。

  4. 建立网络安全事件的报警和处理机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5. 定期对网络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第二十一条 网络安全管理的检查和评估:

  1. 对网络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发现问题和不足,立即进行整改和改进。

  3. 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享,提供工作经验。

  第五章 数据保护

  第二十二条 数据保护的目标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的泄露、篡改和丢失。

  第二十三条 数据保护的原则:

  1. 数据的真实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防止数据被篡改和虚假。

  2. 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被删除和损坏。

  3. 数据的保密性:确保数据的保密性,防止数据的泄露和非法获取。

  4. 数据的可用性:保证数据的可用性,确保数据能够被正确的访问和使用。

  第二十四条 数据保护的责任和权限:

  1. 设立数据保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数据保护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 指定数据保护管理责任人,负责数据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设立数据保护小组,负责具体的数据保护措施和工作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 数据保护的措施:

  1. 制定和完善数据保护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权限。

  2. 对数据保护人员进行数据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数据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加强对数据库和服务器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数据。

  4. 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

  5. 建立数据安全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第二十六条 数据保护的检查和评估:

  1. 对数据保护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发现问题和不足,立即进行整改和改进。

  3. 对数据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享,提供工作经验。

  第六章 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

  第二十七条 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外部合作和合同的安全和合法性,防止信息泄露、侵权和纠纷。

  第二十八条 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的原则:

  1. 合同的公平性:确保外部合作和合同的公平,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 合同的保密性:对涉及保密信息的外部合作和合同要进行保密协议。

  3. 合同的风险评估:对涉及风险较高的外部合作和合同要进行风险评估。

  第二十九条 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1. 设立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 指定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责任人,负责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设立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小组,负责具体的措施和工作的实施。

  第三十条 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的措施: 1. 制定和完善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权限。

  2. 对外部合作和合同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对外部合作和合同的保密措施,防止合同中的机密信息的泄露。

  4. 对外部合作和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履约的合法性和及时性。

  第三十一条 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的检查和评估:

  1. 对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发现问题和不足,立即进行整改和改进。

  3. 对外部合作和合同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享,提供工作经验。

  第七章 处罚和补救

  第三十二条 对信息化保密违规行为的处理:

  1. 轻微违规行为,给予口头警告或书面通报。

  2. 严重违规行为,立即停止使用信息化系统,并启动相应的调查程序。

  3. 涉及犯罪的违规行为,移交有关机构进行处理。

  第三十三条 对信息化系统的保密漏洞和安全事件进行及时的补救:

  1. 发现保密漏洞,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防止漏洞被利用。

  2. 发生安全事件,立即进行紧急处理,防止进一步的损失。

  3. 对保密漏洞和安全事件进行彻底的分析和总结,完善系统的安全性。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本单位的信息化保密管理机构。

  第三十五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的若干问题尚未解决的,参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办理。

  以上为信息化保密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实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8

  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市信息化建设,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发展信息产业,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区域内从事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建设信息网络(有线、无线)及信息应用系统,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等活动,均适用本暂行办法。

  第三条信息化建设遵循统筹规划、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安全保密的原则。信息化建设应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第二章信息化管理机构

  第四条xx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我市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xx市信息产业局)。xx市信息产业局是本市信息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三章信息化建设规划

  第五条xx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由市信息产业局负责拟订,报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编制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应当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并经专家论证;应当符合国家、省、xx市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

  第七条市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市年度财政预算,以确保市信息化建设进程按计划实施。

  各镇、市直各部门也应将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本级经费预算。

  第八条各镇、各部门单位要根据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本镇、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并报市信息产业局审核备案。

  第四章信息产业

  第九条本暂行办法所称信息产业,是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业、通信业(有线、无线)及相关的信息服务业。

  第十条全市信息产业的发展计划由市信息产业局会同市经贸局、市科技局进行编制,指导信息产业的发展。

  第十一条鼓励境内外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到我市投资信息产业,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生产先进的信息产品。

  第十二条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软件、集成电路以及其它信息产品的开发、研发、制造的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规定的强制性标准。没有强制性标准的,鼓励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第五章信息工程

  第十三条本暂行办法所称信息工程,是指投资主体以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以及其它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网络、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开发等工程。

  第十四条凡使用市财政性资金建设的信息工程项目,均须经市信息产业局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非市财政性资金建设的公共信息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将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施工及质量监理方案报市信息产业局备案。

  第十五条信息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规定的强制性标准。没有标准的,鼓励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市信息产业局会同市质量监督主管部门共同编制信息工程标准目录及索引,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凡符合国家财政部印发的《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信息工程,统一由市政府采购中心会同市信息产业局进行公开招标、投标,择优确定开发建设单位。并由市信息产业局会同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对信息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要逐步完善信息工程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

  第六章信息资源

  第十七条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建设和整合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各镇、市直各部门应用系统的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

  第十八条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打破政府职能部门对可供利用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锁,建设跨部门的,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的数据信息库和办公信息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政府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办事程序、办事条件及依据等一切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资源,均通过政务公众网站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各镇、各部门对外公开的信息,允许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无偿地查询或索取。确需收费的,按市物价部门的规定执行。公共信息网络的经营单位和利用公共信息网络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要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公共信息网的经营单位和应用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网络运行安全保障制度,并接受公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国家所禁止的信息,不得从事危害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活动。

  第二十一条信息的提供者和者,通过公共信息网络信息的,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合法的`信息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信息所有者许可或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信息网络系统中储存的信息。

  第二十二条xx市信息产业局负责本市三级域名系统的有关管理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市范围内各级域名的注册使用情况;各镇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市属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GOV、ORG、NET下申请三级域名注册,必须报市信息产业局审核同意后,再报xx市信息产业局批准方可向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办理申请注册手续。

  第七章信息网络管道管理

  第二十三条本暂行办法所称信息网络管道,是指各类信息传输网络专用管道和市政综合性网络管道专用管孔,由管道、管道出入口、建筑物的引入管道和上引管道等组成。

  第二十四条市信息产业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市信息网络管道规划,并纳入市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管道的规范管理。

  第二十五条信息网络管道建设工程应坚持先立项,后勘察设计,再施工、验收的原则。工程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等各阶段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城市道路工程和通信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为抓好全市的信息网络管道联合共建工作,信息网络管道建设工程在办理立项和规划手续前,必须报市信息产业局审查备案。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施工。

  第八章无线电管理

  第二十六条市无线电管理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擅自变更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或不按总规划内容制定专项规划,由市信息产业局责令其改正,并对责任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对违法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暂行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不执行强制性标准的,由市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对违法单位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可以对个人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处予以没收外,还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给予六个月以内停止联网、停机整顿的处罚,必要时建议原发证、审批机构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联网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违反本暂行办法其他条款的,按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处理。

  第三十一条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违反管理办法规定,或者营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依法对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对有关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行政相对人应自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市政府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第三十三条本暂行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规范公司信息化管理,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硬件、软件、耗材、系统、数据和安全等管理工作,指导公司的网络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设备和耗材采购配置引进流程,为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健全完善和数据安全工作带给切实有效的方案。

  第三条:公司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项负责、职责到人的管理机制。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职能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工作,生产技术系统信息化管理参照执行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及公司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及公司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第二章:管理分工及职责

  第五条:公司成立信息化管理小组(以下简称信息小组),负责建立健全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和实施公司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审查《信息化工程方案》,审核《信息化设备的配置计划》,监督、检查、指导公司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

  第六条:办公室是公司信息化管理常设机构。负责组织拟定公司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承办公司信息化设备的采购、调配与回收,组织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负责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0a系统)建设、运营、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统筹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公司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培训。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分别负责权限内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和软件系统维护及信息收集、汇总、整理、申报及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公司各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三章:软硬件管理

  第九条:公司因工作需添置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应先根据项目状况和公司计划管理规定编写《信息化配置需求计划》,计划应详细说明使用目的、使用软件状况、配置计算机及外设数量、设备设施配置标准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及公司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常识。提交到办公室审核后,履行公司及中煤龙化公司采购计划审批程序。

  第十条:需求计划经批准后,公司权限内采购依据公司管理分工和采购规定,硬件设施采购由办公室负责办理,软件由申请部门会同办公室办理,所有信息化设备设施的型号、性能数据、厂商、供货商、购买日期等详细数据及软件信息,各使用部门均应以书面的形式带给给办公室备案。

  第十一条:各使用部门应加强信息化设备设施(含软件)的管理,落实专责制,严禁私自处置。

  第十二条:公司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计算机及辅助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在使用期内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计算机及辅助设施在使用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损坏,损失由当事人所在的科室进行赔偿或由当事人赔偿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及公司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及公司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第十四条:公司各个科室因工作需要,添加或更换设备,应向办公室提交《信息化配置申请》,经办公室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批后,办公室负责组织购置或进行调剂。

  第十五条:公司各部室的计算机及辅助设施变更后,办公室应登记备案。

  第十六条:公司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由办公室负责,维修和更换部件相关费用列入申请部门费用。

  第十七条:办公室应维护计算机及设备的注册信息和分布信息,确保每一设备的信息真实可查。

  第十八条:信息设备的淘汰、报废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办公室审核,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办公室负责淘汰或报废设备的回收、处置。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10

  高校信息化管理制度是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和应用进行全面规范的体系,旨在提升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这一制度涵盖了硬件设施、软件系统、数据管理、信息安全、人员培训、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硬件设施管理:包括校园网络建设、数据中心运营、智能设备配置和维护等。

  2. 软件系统管理:涵盖教学管理系统、科研平台、行政办公系统以及各类应用软件的选购、安装、升级与技术支持。

  3. 数据管理:涉及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保护和共享的'规范。

  4. 信息安全:制定并执行网络安全策略,防范病毒、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等风险。

  5. 人员培训:为教职员工提供必要的信息化技能培训,提升其信息化素养。

  6. 政策法规遵守:确保信息化工作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11

  一、基本要求:

  我们应该加强对教育管理平台、教学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各个层面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我们可以探索并推动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在我们学校,教育信息化不仅要影响教育的外在形态,更需要影响教育的核心因素。我们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从而推进教育的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

  1.教育应用团队。要求学校将55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纳入信息技术培训计划,使他们能够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灵活运用网络环境开展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师的学科教学和绩效评估也要与网络环境的应用相结合,以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2.资源开发队伍。鼓励教师能较熟练地自主开发设计多媒体课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研究活动。

  3.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为了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益,我们要求教师通过校本培训、在职进修和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更新观念并提高业务能力。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将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最新趋势和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这些课程,教师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此外,在职进修也是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便与同行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和最佳实践,并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教研活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我们积极组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小组,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互相学习。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并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案。通过以上形式的持续学习和专业成长,我们相信教师们的观念将不断更新,业务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益,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加大教育信息化科研力度

  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指导教育信息化实践沿正确方向发展。积极鼓励教师以科研为先导,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和学的规律研究;在教育决策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个环节全方位实现信息化,实现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

  (三)建立 评价 体系和激励机制

  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监督和引导,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各项评估范围。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学校学期考核,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素养之一。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积极组织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教学观摩活动,以及教学软件征集评比活动。通过现场交流、经验总结等形式积极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1.常规考核:

  (1)所有教师都需要在学校的网站上注册,并且熟练使用报修、留言、教育电影评论、网上评课以及教研组内发表文章等各种功能。

  (2)部门中层领导负责本部门校园网站对应栏目的版面设计和新闻更新。

  (3)教学一线教师会熟练使用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教学教研活动研讨、交流。

  (4)教学一线教师能熟练掌握学科网,能充分利用学科网资源进行教研活动。

  (5)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运用多媒体课件上一节校内公开课。

  2.激励办法:以下获得奖励的在学期年末综合评优和奖励中优先考虑。

  (1)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或获奖的。

  (2)教师参加各级、各科教学软件、课件、 论文 竞赛评比评选活动中获奖的。

  (3)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信息化竞赛中获奖的。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12

  信息技术专用室负责人工作职责

  1、在分管校级领导的领导下,根据信息中心的职责范围,全面主持本中心工作。

  2、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信息化的制度与规定,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工作。

  3、带领本部门老师,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和信息技术开发工作;带领各个管理教师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信息服务。

  4、制定和组织实施全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负责教育信息化的日常管理工作。

  5、负责学校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网、闭路电视网、网络教室、语言室、电教室等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指导用户做好教育教学信息的获取、输入、储存、处理、分析、利用等工作。

  6、加强网络教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配合学科教师一起制订网络教学实验计划,完善电子教案、课件等音视频教学资料。

  7、负责组织全校教职员工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技能培训、考核等工作。

  8、负责制订有关管理规章制度,检查落实制度的执行情况。指导、督促、协调、检查全校电教设备的使用情况,负责重要精密仪器和贵重设备的效益管理。

  9、统筹全校电教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维修工作,落实责任到人,确保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10、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按照各级政府采购规定程序组织制定全校电教设备采购方案,做好电教设备的报废、报损、调拨以及控购商品核查和报批工作。

  11、负责组织本中心人员的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了解和掌握人员的思想动态,协调各岗位之间的协同工作,及时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12、制定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做好本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13、负责网络信息中心经费的预算、申报和管理工作。承担财务报帐以及部门的资产设备管理。

  14、部门各类资料的归档与管理。

  15、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临时性工作。

  电教管理教师工作职责

  1、电教管理教师负责管理好学校的电教仪器、设备及影音资料,要做到分类存放、布局合理、摆放整齐。

  2、协助学校制定并贯彻电教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3、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每周编制出任课教师使用教室、器材的教学活动计划,协助教师上好电教课。

  4、协助任课教师设计、制作电教教材及辅助用具。

  5、认真钻研业务,熟悉各种电教设备的性能、用途及操作方法,并能做好教师的应用培训和辅导工作。

  6、保持室内卫生,器材柜、实验架里外要干净。电教室使用后要组织学生及时打扫干净。

  7、每学期期末,对所管理器材全面清点、检查、维修,因保管不当损坏或丢失器材,要予赔偿。

  8、对学校的电教设备及所管专用教室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对损坏设备能及时做报修或报损处理,保证其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

  9、配合学校的财物管理工作,管理好电教物品,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对新购进的各类仪器、设备、影像资料等及时入帐。总帐和分帐完备,做到帐、物、签相符。

  10、完成学校领导及教导处布置的临时性、突发性任务,每学期期末做好电教工作总结。

  网络教室管理教师岗位职责

  1、负责管理计算机室内的所有设备及环境,为学校信息技术的课程开设提供保障。

  2、负责计算机室内所有设备的登记、保管、建立设备台帐和设备交接清单。

  3、负责计算机室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经常巡视计算机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质保期内的设备,出现故障,及时与相应公司联系,质保期外的设备,必须要同时两人确认设备的损坏部件,由信息技术负责人报请采购,及时完成维修,要有维修的完整记录以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保证上机教学的正常开展。

  4、提前10分钟打开计算机室门窗,协助授课教师做好上机的各项准备工作。

  5、保管好自己所负责计算机室房门的钥匙,不能随意转借,如有遗失及时上报。

  6、严格遵守用电规范,及时发现用电隐患,及时排除。离开时要关闭各种机器设备和照明灯、空调等设备电源。要关闭并锁好计算机室门、窗。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允许学生私自开机、关机或做与课程无关的操作,不得让学生乱调、乱试、私自拆卸微机,特别是不允许带入个人的优盘、和光盘进行使用,如出现上述情况将追究管理人员责任。

  8、编排指定学生在微机室上课的座位,不得允许学生擅自调换座位及机器设备。

  9、按照教学要求安装好所需软件,保证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正常使用。微机室管理人员要管理好各种软、硬件设备,不得违规外借或挪用。

  10、禁止和防范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计算机室。计算机室及周边地区严禁烟火,计算机室内不得明火作业。计算机室一律禁烟。

  11、计算机室工作人员要掌握防火技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断电源并报警,积极使用灭火设备扑救。

  12、定期负责清扫计算机室卫生,保持整洁、禁止在计算机室内吃食品、吸烟或随地吐痰等,严禁学生在桌子、墙壁上乱写乱画。

  13、计算机室管理员负责计算机室的管理与维护,并负责建立工作日志。认真做好各种记载(计算机室使用记录、计算机室设施维护记载、教学软件的添置与损坏记载等)。

  14、认真钻研,不断积累,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掌握本行业的发展动态。

  15、严禁利用计算机室从事非法活动,严禁访问不良网站。

  16、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确保计算机室安全运行。

  校园网管理教师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2、负责组织制定校园网的各项规章制度、协调校园网内部的关系、监督保证校园网的安全、正常运行。

  3、负责审定校内信息标准,审查上网信息,保证信息安全。

  4、做好校园网的普及和上网人员培训工作。

  5、承担校园网各种网络设备的设置、配置、调整与系统管理,对网络性能进行实时监控。

  6、承担校园网络信息中心的各种服务器的安装、运行与管理维护(服务器主要包括:WWW/MAIL/代理/NAT/其他应用服务器)。

  7、承担校园网网络设备的操作、运行、监视、状态检查、故障检测与排除,并记录操作日志。

  8、承担分析日常网络运行状况,提出优化方案,动态调整网络结构。

  9、负责各种服务器数据的备份与存档。负责各种用户访问日志的记录与备份。

  10、负责校园网系统的定期检修,确保校园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11、承担协同网络外线维护人员进行故障检查与排除工作。

  12、承担出口防火墙的安全管理。

  13、负责网络用户信息的计算机管理,用户基本资料的存档。

  14、协助网络规划建设人员完成拓扑结构资料的收集,及时提交拓扑结构的变更信息。

  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员工作职责

  1、班级设备管理员协助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电教设备使用和管理,并直接对班主任负责。

  2、班级设备管理员协助任课教师使用班级电教设备,班级设备管理员是班级中唯一被授权使用班级电教设备的管理者,其它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班级电教设备。

  3、班级设备管理员由班主任选拔,经学校设备管理部门培训合格后任命并上岗,没有经过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不得任用,并定期参加学校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

  4、班级设备管理员负责《电教设备使用情况记录簿》的管理工作并负责记录。

  5、班级电教设备出现故障、异常等情况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汇报。

  6、监督并制止班级其它同学有损班级电教设备的行为,日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班主任老师及时沟通。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13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创设一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人人参与、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根据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

  要加强教育管理平台、教学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学各个层面的运用,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由影响教育外在形态向影响教育核心因素转变,推进教育创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等的创新。

  二、具体措施:

  (一)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

  1.教学应用队伍。要求学校55周岁以下教师100%接受信息技术培训,能够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应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科教学, 能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科教学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2.资源开发队伍。鼓励教师能较熟练地自主开发设计多媒体课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研究活动。

  3.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要求通过校本培训、在职进修、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更新观念,提高业务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整体教学质量、效益的提高。

  (二)加大教育信息化科研力度

  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指导教育信息化实践沿正确方向发展。积极鼓励教师以科研为先导,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和学的规律研究;在教育决策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个环节全方位实现信息化,实现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

  (三)建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项评估范围。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学期考核中,并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素养之一。建立激励机制,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积极组织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软件征集评比活动。通过现场交流、经验总结等形式积极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1.常规考核:

  (1)全体教师要会在学校网站注册,会使用报修、留言、教育电影评论、网上评课、教研组内发表文章等功能。

  (2)部门中层领导负责本部门校园网站对应栏目的`版面设计和新闻更新。

  (3)教学一线教师会熟练使用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教学教研活动研讨、交流。

  (4)教学一线教师能熟练掌握学科网,能充分利用学科网资源进行教研活动。

  (5)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运用多媒体课件上一节校内公开课。

  2.激励办法:以下获得奖励的在学期年末综合评优和奖励中优先考虑。

  (1)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或获奖的。

  (2)教师参加各级、各科教学软件、课件、论文竞赛评比评选活动中获奖的。

  (3)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信息化竞赛中获奖的。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14

  一、电子备课室微机要安排专人管理,并负责微机的日常维护及相关软硬件的`安装、管理。

  二、为了保障文件、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系统设置,以保障信息正常交流;非本校人员严禁操作微机,各教师使用后要做好记载。

  三、电子备课室由专人负责按时开放,操作者应严格按规范开关、操作微机,关闭微机后应关闭电源。

  四、严禁边饮食边操作微机或湿手开启、操作微机。

  五、电子备课室必须保持清洁、通风、干爽,应勤快拖地。严禁吸烟,避免阳光直射微机,如遇到强雷雨天气,禁止使用微机。

  六、微机出现软硬件故障,必须及时向管理员报告,由专人维修,否则,造成不良后果,按其损失照价赔偿。

  七、电子备课室管理人员应及时对重要数据用软盘作好备份并作好标识。

  八、管理人员应定期(建议每隔2-4周)用杀毒软件对磁盘作例行检查,并用系统工具整理硬盘。

  九、严禁使用外来磁盘,如一定要使用,必须先杀毒,再使用。

  十、禁止在微机上玩游戏,观看影碟,发现一次对相关人员处以警告。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规范信息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结合公司实际和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特制定此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硬件、软件、耗材、系统、数据和安全等管理工作,指导公司的网络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设备和耗材采购配置引进流程,为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健全完善和数据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

  第三条公司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项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分工及职责

  第四条综合部是公司信息化管理常设机构,职责是:

  (一)负责组织拟定公司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二)承办公司信息化设备的采购、调配与回收;

  (三)组织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

  (四)负责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0A系统)建设、运营、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五)统筹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公司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培训;

  (六)负责公司硬件、网络设备维护维修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的职责是:

  (一)保证公司信息化工作任务在本部门的执行;

  (二)上报本部门年度信息化需求;

  (三)负责本部门所使用的信息化设施日常维护和保管工作。

  第六条公司各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七条信息化人员管理:

  (一)对信息技术管理机构实行定岗、定编、定责,明确各岗位的人员素质要求;

  (二)建立重要岗位的双人负责制,并加强对单人单岗的监控;

  (三)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重要岗位应签订保密协议书;

  (四)建立信息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

  第三章信息化系统管理

  第八条服务器管理

  (一)公司所有信息化系统涉及到的服务器主机应按照国家服务器设备的管理标准,保障服务器主机在合适的环境中运行。

  (二)信息化管理员对服务器主机的运行进行监控,依据服务器资源的占用情况,及时对服务器进行调整。在必要的情况下,信息化管理员对服务器主机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进行升级,安装补丁程序。

  第九条计算机管理

  (一)综合部负责公司各类计算机、工作站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升级管理。

  (二)综合部每年初应根据需求,对存在故障无法解决、设备老化、市场无配件更换的老旧计算机设备进行集中统计并上报备案。

  (三)在未经综合部许可的情况下,各计算机使用人不得随意更换、拆卸计算机内的零部件及网络设备。

  (四)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相关知情人员必须及时报告综合部,由综合部安排人员进行现场技术处理并修复,对不能进行现场处理并修复的设备,由技术人员明确故障原因,出具鉴定结果,送相关外部机构进行维修处理。

  第十条网络管理

  (一)综合部负责公司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公司网络线路和网络设备均要由综合部统一组织安装、管理、维护。

  (二)公司所有网络使用者应对公司网络的安全、完好负责。未经允许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更换线路和设备,不得擅自拆卸网络设备、改变设备配置。

  (三)信息化管理员应定期对网络线路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当出现网络中断故障、网络传输速度异常、设备或线路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公司综合部,由专人负责解决。

  (四)任何本公司人员不得向其他外部人员泄漏公司网络结构、网络布局、布线系统及软件结构、代码、软件注册码或序列号等有关网络方面的任何机密。

  第四章办公系统平台管理

  第十一条组织管理与职责

  一、综合部负责OA服务器的管理维护和日常运行。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管理OA软件的开发升级管理;

  2、制定、落实OA有关规章制度;

  3、组织公司各部门及员工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4、负责服务器、操作系统和硬件的维护,确保服务器安全运行;

  5、保障公司各部门和各用户与服务器网络的正常连通;

  6、负责OA系统用户注册管理,包括现有用户、新增用户的开通和使用权限及对需注销的人员及时办理注销。注销前应备份用户OA内的文件;

  7、负责日常运行的技术维护、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

  二、其他部门主要职责为:

  1、负责制定本部门OA相应管理制度;

  2、负责本部门OA的日常维护、人员培训等技术支持工作;

  3、负责本部门参与OA人员权限变更时,及时提供给公司行政部申请调整。

  4、负责根据本部门工作需要,提出优化需求。

  第十二条OA的使用

  一、公司各部门的公文原则上统一采OA传送,对于未经OA传送的文件,原则上不予书面审批。

  二、如因出差而无法及时处理待办事项的,可通过短信、邮件方式等方式先行办理,出差任务完成回到公司后需及时将待办事项办理完成。

  三、文件发送后,发送文件的人员要对发送的文件情况要进行检查、催办、督办,确认发出的文件已落实到位。

  四、严禁利用OA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五、未经许可,严禁管理员利用管理员权限私自查看他人文件。

  第十三条登陆规范

  一、系统正式运行后,系统所有用户原则上必须在每个工作日保持在线状态,以保证公文的正常流转和信息的及时传送。

  二、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如暂停使用时需及时注销或退出管理协同模块,以免他人介入工作环境。

  三、登陆OA用户口令应经常更改并保守秘密,以防他人有意或无意打开系统获取信息。

  四、涉及公司秘密以及其它密级文件不在管理协同模块上进行工作流转。

  第十四条应急处理

  一、对公司制度、报告、公文、档案等有价值的内容、信息,在发布的同时,发布人还应进行备份,以避免信息丢失;

  二、需要进行归档管理的资料、信息由综合部指定相关人员进行备份;

  三、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公文与信息无法在系统中进行正常流转的,应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应尽快组织相关单位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在2个工作日内作出相应。

  若24小时内仍未排除故障,可报请公司总经理同意,采用纸质文件进行处理。

  第五章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公司网络使用人员要加强自身修养,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要从主观上避免可能造成信息泄露的行为,提高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网络操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网络管理操作,根据公司网络相关制度与手册,保证信息化网络畅通。相关操作人员要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按工作权限进行操作,严禁利用计算机技术超越权限访问或私自修改他人信息。

  第十七条各部门(单位)计算机操作人员应经常进行病毒检测。发现病毒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病毒清理,新发现的病毒类型和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

  第十八条信息化管理员要坚持原则,遵守国家保密法和信息工作纪律,认真履行工行职责,确保不泄密。对于掌握公司核心秘钥和超级权限的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其秘钥和权限进行备案和测试,确保秘钥及权限的安全。

  第十九条如公司员工的岗位变动、离职等情况,要提前上报综合部备案,收回其掌握的秘钥和权限,重新修改后方可下发。

  第二十条数据安全

  各部门(单位)对计算机数据及存储数据的载体必须进行安全、妥善地管理。OA办公系统、用友NC财务管理软件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必须定期、定时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和数据下载,予以保存。综合部负责组织各类信息系统的备份工作,保证系统故障后能及时恢复。

  第六章机房管理

  第二十一条凡涉及部署信息化机房和设备的部门须建立健全必要的安全防范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负责对使用和管理信息化机房和设备的人员进行教育管理。

  第二十二条严禁非机房工作人员进入机房,特殊情况需信息化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批准,并认真填写登记表后方可进入。

  外来人员未经综合部负责人同意严禁擅自进入信息化机房并操作相关设备。

  第二十三条加强信息化机房室内火种、电源的管理,不得擅自动明火,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电源必须保证安全。信息化机房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予以配备完善,人员正常操作后应及时离开,并确保门禁系统安全。

  第二十四条信息化管理员应每日检查计算机房集中监控系统运行情况,保证计算机房温度、湿度等环境符合信息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定期检查硬件线路,排查线路隐患并予以及时处理。

  第二十五条建立机房设备调试登记机制,对本地局域网络、广域网的调试,建立档案。未发生故障或故障隐患时相关人员不可对中继、光纤、网线及各种网络、系统设备进行任何调试;若有故障应对所发生的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等做好详细登记。

  第七章涉密信息及密码管理

  第二十六条公司各类信息化设备和系统应严格依据公司保密管理制度要求,做好保密工作。

  第二十七条公司OA、各部门等核心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设备、安装有涉密软件的计算机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必须设置符合要求的账号和密码,并由综合部统一管理。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制度由公司综合部制定和解释。

  第二十九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02-19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05-16

信息化管理制度05-20

信息化管理制度09-25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04-06

(实用)信息化管理制度07-17

信息化管理制度(优)07-17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范例(15篇)06-17

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优选[15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