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管理制度

时间:2024-06-17 18:44:01 制度 我要投稿

科室管理制度15篇[合集]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室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室管理制度15篇[合集]

科室管理制度1

  一、各科室因工作需要增加或更换低值易耗品时应写出书面申请,报相应科室审核,科总务汇总上报主管院长、院长批准后,统一采购、供应、调配、管理。

  二、凡购入的器械和低值易耗品必须证照齐全,符合规定,按程序办理出入库手续。

  三、器械、易耗品按性质分类由专人保管,注意通风、防潮,防止损坏丢失。

  四、失去效能的器械由使用科室提出报告,按程序办理报废手续,旧品收到报废库,半年统一处理。

  五、维修人员坚持巡视临床,有问题及时解决。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耗材管理制度:

  一、医院各科室须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办法》,所用一次性无菌用品及高耗材、检验试剂必须由管理部门统一采购集中招标品种,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理由采购使用非中标品。各使用科室不得自行采购。

  二、加强管理、规范程序、严格索证、存档,按期签定合同,保证产品质量,确保临床使用定全可靠。

  三、医院各科室所用品种要计划采购,每月30日前上报到库管,由库管统计交采购员汇总,报总务科、院感办复核,由主管院长批准后实施采购。

  四、药库必须认真按规定进行质量验收,逐项填写相关的入库验收登记表,并查验产品质检报告、每种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灭菌日期及产品失效期,进口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有中文标识。

  五、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15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物品发至使用科室。

  六、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留样、取样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并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科。八、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用并及时逐级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退换货处理。

  七、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使用后,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回流市场。

  八、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履行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回收处理的.监督检查,对不合格和不规范的品种有权禁止购入。

  九、临床科室使用植入和介入的高耗材,应及时填写申请表,总务科从集中招标品种中以低价采购,使用科室有特殊要求时应详细填写申请单。

  十、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十一、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用并及时逐级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退换货处理。

  附:一次性医用卫材、消毒药械采购程序:

  药库保管员根据医院所需,列出一次性医用材料、消毒药械品种目录及一月用量,由采购员汇总制表,院感办、药械科严格审核,报主管院长批准后从统一招标目录中采购。

  流程:保管员按临床所需列品种目录及用量→采购员汇总制表→院感办、总务科同意→主管院长批准→采购。

科室管理制度2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一、内镜室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洲,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二、内镜室的医务人员按“标准预防”原则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操作。

  三、分设单独的内镜清洗消毒和诊疗室,保证清洗消毒与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毒室应保证通风良好,内镜诊疗室应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四、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应分开。

  五、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六、内镜及附件的配备数量应与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水平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七、使用后的内镜必须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水洗、酶洗、清洗、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保证消毒效果。

  八、内镜及附件应一用一消毒/灭菌。清洗纱布应一次性使用,清洗刷应一用一消毒。

  九、采用戊二醛进行内镜消毒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全部浸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胃镜、肠镜浸泡时间不小于10分钟,支气管镜浸泡时间不小于20分钟。并做好记录。

  十、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吸引管、清洗槽、冲洗槽等进行清洗消毒。

  十一、内镜储存柜应保持清洁,每周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一次,并做好记录。

  十二、内镜清洗消毒人员应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及操作者姓名。

  十三、每月对灭菌物品如活检钳、细胞刷进行生物监测,每季度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以及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监测,保留原始记录。结果超标时应认真查找和分析原因,并及时反馈。

  十四、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统一回收,做好交接记录,并签字认可。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制度

  一、艰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医疗废物目录分类》中医疗废物分类的要求,对医疗废物进分类收集,做好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工作。

  二、科室应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别置于医院有警示标识的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

  三、在装医疗废物之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四、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五、检验科、中心实验室及各科实验室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应当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六、放入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七、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表、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专门机构处置。

  八、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九、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十、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

  十一、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塑料袋用绳子扎口,容器将盖口拧紧,使包装物的封口紧实、严密。

  十二、专用包装袋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十三、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并有中文标签,填写内容包括:科室、日期、类别及特别说明等。

  十四、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每日与运送人员互相填写交接记录,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失,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门诊、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一、儿科门诊设单独出入口,建立预检分诊。

  二、门诊、急诊各诊室应设置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及手消毒设施。

  三、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四、各诊室应保持清洁整齐,桌面、地面、台面每日清水擦拭,必要时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每周大扫除一次。

  五、门诊常用的诊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应保持清洁,遇有污染时在清洁的基础上再用酒精或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六、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七、诊疗器械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八、门诊、急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立即转诊或指引到感染科隔离诊治,同时做好登记并报告院感科。

  九、疑似或确诊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及肠道传染病病人,分诊护士应立即指引到感染科隔离诊治或到传染病院就诊,并给呼吸道传染病病人佩戴口罩。

  十、疑似或确诊为特殊传染病的`患者用过的物品和诊室均要做好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一、医疗废物(包括传染性病人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专人回收,交接记录齐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案使用范围

  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液传播性疾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存在潜在感染的可能.

  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1、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事件的处理、备案、记录,防保科登记备案,并根据相关制度预防注射疫苗。

  2、职业暴露处理指导专家组负责评估和救治。

  3、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追踪监测。

  三、应急处理程序

  1、完整或有破损的皮呋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充分清洗;

  2、粘膜暴露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3、扎伤或割伤,应及时挤出污血,同时用流动水清洗伤口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包扎。

  四、报告

  1、对暴露部位紧急处理后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详细了解暴露的发生过程、严重程度等情况后,必要时通报医务部、护理部,组织专家对职业暴露进行评估。

  2、非工作时间由科室负责人电话报院感科。

  五、预防性治疗:由专家评估决定是否实行。一旦决定实行预防性治疗,应尽早执行,最好在1—2小时内开始,尽量不超过24小时。感染危险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时间已达1一2周,也应考虑预防用药。

  六、血清学监测统一由院感科出项目单据,体检部开具化验单,血样送检验科。具体监测内容根据暴露情况进行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暴露惰况按规定追踪监测。

  七、临床医护人员预防性治疗及血清学监测费用由医院负责。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止医院感染的继发和蔓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实行分级预警、动态管理

  实行三级预警,分别采取控制措施

  1、三级预警:①短期内一个病室同时或连续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病例;②微生物室检出传染性强的病原体,尤其是从非传染科病人标本分离出;③发现新的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出现。

  2、二级预警:①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③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一级预警: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1、在分管院长领导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下,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及各科室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工作。

  2、在启动应急预案时,各部门应无条件接受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指挥。立即成立调查、监测、控制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赶赴现场,开展救治、调查、预防、控制工作。

  三、预案启动程序

  1、三级警戒,由院感科和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工阼,经证实是医院惑染暴发时,应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领导,由院领导批准后启动该预案。

  2、二级警戒,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和落实各项防治措沲及疫情控制工作。

  3、一级警戒,由分管院长亲自指挥,院感科、医务部、护理部、总务科、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预防控制救治工作,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必要时请派专家协助开展工作。

  四、综合控制处理程序

  (一)指挥程序

  预案启动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具体情况,组织、协调、安排工作人员及必需物资。

  (二)报告程序

科室管理制度3

  1、在学校行政领导下,对学校教育科研进行组织、管理、指导并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全面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日常工作。

  2、参照省、市、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指导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使学校的科研工作责任落实,任务明确,确保课题顺利实施,为学校教育决策当好参谋,为教育实践服务。

  3、建立健全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科室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4、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学期及学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

  5、组织和指导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及时介绍有关教育教学信息和科研知识,向教师推荐,提供并选编有关学习资料,为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咨询服务。

  6、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为目的,对课题进行有效管理(申报、审批、论证、研究、总结、结题)和指导,负责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总结、推广和奖励。

  7、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抓好学校科研队伍建设,以此带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

  8、收集、管理并推荐教师论文着作,组织编辑《星海教育》(教师优秀论文集含德育科研)、《星海》(学生优秀文集),定期办好校刊《星海潮》。

  9、定期组织学校教育科研的研讨、经验交流和学术年会。

  10、建立健全学校的教育科研档案。定期向主管校长汇报工作。

  11、按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组织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

  12、配合学校办公室,做好学校的对内外宣传。

科室管理制度4

  难免褥疮定义:以强迫体位,如: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昏迷等)、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高龄(≥70岁)、白蛋白小于30g/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等5项中的一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褥疮。

  一、凡发生阶难免褥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登记并上报护理部。

  二、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人员到科室核查。

  三、填写难免褥疮观察表,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情况,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四、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五、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转交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六、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备案。

  七、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质控成绩挂钩,按院内发生褥疮处理。

  八、护士长应于褥疮发生后实地查看病人,检查责任护士褥疮监控措施是否落实。护理记录记载是否客观,监控措施是否得当,并给予相关指导。

科室管理制度5

  急救护理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社会医疗保健需求得提高,急诊医学和急救护理愈来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层医院的急救护理同样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所以科学、合理、快捷的急救护理管理决定了急救的成功和社会效益。

  1急救护理组织管理

  1.1急救科护理组织管理形式

  医院业务主管院长或护理副院长分管护理部,急诊科护士长接受护理部和急诊科主任的双重领导,护士接受科主任和护士长双重领导,以护士长为主。

  1.2急救护理人员编制标准

  综合医院急诊科应设副主任护师一名,主管护师、护师人员占护理人员20%-30%。护理人员要求正规护理专业学历,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急诊护理技术。急诊科应配备足够的护士和卫生工作人员,负责护送病人检查、拍片,减少中间环节,实施全程服务。

  2急救护理质量要求

  护理管理在急诊科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急诊护理质量是急诊科护理管理的核心问题。良好的护理质量是急诊科取得良好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站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立场上对急诊护理工作制定管理目标,根据目标确定急诊护理管理的规划与措施,并认真落实。做到有监督、有检查、有评价。

  2.1急救护理管理的质量标准要求

  急诊科要建立各项完整的护理规章制度和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要求常规物品消毒合格率为100%,急救物品准备完好率为100%,使护理工作达到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要求。

  2.2制定护理技术标准和业务考核内容

  急诊科护理管理要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严格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护士掌握规范的抢救工作程序,熟悉抢救药品、仪器的使用,达到与医疗水平相适应的专科护理技术水平。这不仅是成功抢救危急重症病人的重要保证,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

  2.3制定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标准

  护理文件包括各种急诊登记本、护理病历、四测单、长期和临时医嘱、抢救和监护记录、交班报告等。护理文件的书写是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及专业水平的客观反映,也是护士的基本功。

  因而,要求护士书写工整,病情描写确切、重点突出,记录及时、可靠,书写合格率应在95%以上。

  3急救科主要管理工作

  医院规章制度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医护人员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急诊科的规章制度是从急诊工作的服务性、责任性、技术性原则出发,根据其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主要包括预检分诊制度,首诊负责制度,急诊留观制度,急诊治疗室、处置室、icu的工作制度,出诊救护制度、救护车使用制度以及各部门消毒隔离制度等。

  3.1首诊负责制

  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就诊病人的科室和医生为首诊科室和首诊医生。遇到病情复杂的多发伤、跨科疾病、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人时,首诊医生和首诊科室应首先承担诊治责任,请上级医生分析病情,作出肯定性指示。或邀请其他科室会诊、协助治疗。在没有确定接收科室前应全面负责,严禁相互推诿病人。

  3.2急诊留观管理

  需留观的病人,由接诊医生通知观察室值班医生和护士,并与值班医生和护士当面或床头交代病情。建立交接班制度,应到病人床旁交接,共同观察病人。

  3.3注重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病人对医院急诊科的满意度代表着其对整个医院的评价,它取决于医院全体人员的合作,主要是要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在职人员象投资者一样把病人看成是顾客和收入,确立以病人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作为急诊科每个工作人员努力方向,为此从各方面满足病人的需要,有几点可借鉴。

  3.3.1护士具备高度责任心,要求护士要有急、准、稳、快的观念和应急能力。要实行“没有任何借口拒绝病人”的政策,急诊科不断完善管理和检查制度,规定值班护士每班至少2次探望病人,以利交接班与处理病人。

  3.3.2为使急诊科实行人道主义和解除神秘化,按病人需要和感觉进行护理。开创“软愈合”环境,隐藏轮椅、抢救车和其它设备,减少病人的恐惧和噪音,使用暗淡柔和的灯光,在病房及候诊室里摆设鲜花,减轻病人的忧虑,儿童要有活动乐园或环境缓解儿童紧张心情。

  3.3.3为使病人缓解或消除疼痛、焦虑和无助感,采用引导想像法,它是通过想象在精神和身体方面建立一个桥梁,使人产生各种美好的感觉和情景,排除那些令人不快的情绪和事情。针对引导想像法的特殊效果,现已有标准的引导想像法的语言心率、血压、焦虑和改善情绪,因而促进生理调节。在危重病例中音乐疗法的完成需要经常不断地进行评估,因为一个病人的音乐爱好可能根据病情和情绪变化而发生改变。

  3.3.4改变急诊候诊时间过长,提高病人周转率。急诊病人有绿色通道保证各辅助检查部门应尽量缩短时间,改进方法,如可通过传真方式将病人化验报告及时传递,替代电话传递方式等,以避免病人等候过久的不满心理。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是一门新兴学科,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生命的安危。急诊与急救是医院工作的前线,急诊医疗护理质量最能反映一所医院的文明建设和技术水平。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增强护士急救意识,不断学习新的急诊护理措施,努力提高医院的急诊护理质量和水平。

科室管理制度6

  会议制度

  (1)负责组织每个季度的职业卫生办公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研究任务分配、汇报工作情况,专人负责会议记录。

  (2)组织科室内部会议。由科主任主持,全科人员参加,每月一次,主要议程为传达上级指示、布置工作、研究业务动态和汇报个人工作情况,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

  科室印鉴使用及管理制度

  (1)职业卫生管理科设职业卫生业务合同、职业病诊断鉴定等公章,专人保管,并按科室印鉴管理制度,由科主任授权使用。

  (2)公章原则上只作职业卫生业务合同和职业病诊断鉴定专用,不作行政公章使用。

  (3)各类公章用于职业卫生业务合同签署、职业病诊断鉴定、职业卫生管理业务等工作,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不得用于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职业卫生档案室管理制度

  (1)健康监护中心的厂企健康检查资料、评价检测中心的厂企评价和检测资料、诊断办公室的职业病诊断材料和诊断鉴定办公室职业病诊断鉴定材料可在本部门存放一年,第二年六月前向职业卫生档案库移交归档。

  (2)档案材料进库或调出必须进行登记和统计;

  (3)每年对库房档案数量、质量和保管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报告分管领导并妥善处理。

  (4)除保管人员,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库房;

  (5)库房门窗必须坚固安全,箱柜锁匙专人保管,保持库房清洁整齐;

  (6)严禁在库房内吸烟和存放易燃物品,注意放火、防潮、防高温、防虫、防光、防尘等;

  (7)职业卫生档案资料的借阅必须遵守:

  ①凡查阅档案资料一律填写《档案借阅登记本》,并填写利用目的,

  ②查阅档案一律在档案室内查,原则不外借;

  ③查阅档案时不得吸烟,桌面不得放水,不得撕毁、折叠、拆卸、涂改、污损和在档案上作任何标记,否则追究责任;

  ④查阅重要材料,需经主管档案工作得领导批准;

  ⑤各科人员查阅非本人职责范围内得档案资料需经本科室和职业卫生管理科科长得同意;

  ⑥非本单位人员查阅档案,必须持单位介绍信,查阅人员必须与介绍信上的姓名相符,否则不得查阅;

  ⑦查阅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按照批准范围查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阅其他档案材料。

科室管理制度7

  一、医疗仪器设备入库

  1、要安排相关人员负责医疗仪器管理工作,并且建立资产入账登记。

  2、由相关管理人员每年根据医疗仪器使用情况,与相关科室讨论,提岀申购。再由采购部门和医院大型设备管理委员会综合评估后进行申购。

  3、医疗仪器设备到货后要由仪器设备处、厂家和相关使用科室负责人共同开箱验收。

  4、新买的医疗仪器设备在安装调试后,要及时粘附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编号。

  5、相关科室要妥善保存仪器设备的配套资料,如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

  二、医疗仪器设备使用

  1、在使用新医疗仪器前必须进行操作培训,由相关仪器公司的技术人员负责培训仪器的性能特点、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新医疗仪器设备必须张贴或悬挂明确的操作流程和应急电话。

  3、50万元以上的高值医疗仪器设备要建立使用登记本,由使用人员记录运转的情况。

  4、对于医疗仪器使用管理要做到“四定四防”。“四定”指定人管理、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和定期维护;“四防”指防尘、防潮、防蚀、防盗。

  5、对于医疗仪器的日常使用由专科护士负责管理,使用后处于备用状态。

  6、对于医疗仪器原则上不外借,如需借出需经科室相关负责人同意,办理相关手续,凭借条借出与收回。

  三、医疗仪器设备维护

  1、对于医疗仪器设备要建立维修保养电子档案,由相关医疗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登记。

  2、对于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査要由医院内部的技术人员负责。

  3、仪器设备厂家的工程技术维修人员应根据维护保养合约约定,于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记录。

  4、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人员要及时反馈仪器设备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四、医疗仪器设备报废

  1、对于医疗仪器设备报废原则:医疗仪器在功能上存在损害,不能满足手术和使用需求。

  2、相关医疗仪器资产管理员应根据医疗仪器的实际状态,填报报废申请,由设备处评估后决定。

  3、小型医疗仪器设备由手术室工勤人员将报废仪器送至指定地点存放,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由仪器设备处通知相关人员移走,并填写报废登记单,并在电子档案上做相关记录。

  4、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拿走报废的医疗仪器设备。

科室管理制度8

  我科是胃肠胰疝科,病种多、病例杂,医疗、护理工作繁重,质量不过关,简单造成对患者损害、服务质量下降,及社会效益下降。质量管理可以提升服务的技术,内涵,增加病人对医疗环境的平安感,质量管理可以督促青年工作做好、做细。特制定以下制度: 科室三级质控网:三级质控(护士长/科室护理质量掌握与持续改进小组)→二级质控(护理组长)→一级质控(责护士) 3、科室三级质控组织职责:

  三级质控(护士长/科室护理质量掌握与持续改进小组):通过监察核心制度、工作标准的落实以及行政查房、信息报告、非惩处性不良大事报告制度/rca/专项调查、护士培训教育、质量分析等,实现质量掌握。

  ①不断完善科室质量掌握小组的'岗位职责。

  ②不断完善专科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③仔细组织对各项质量标准的学习、并落实。

  ④仔细履行职责,按方案定期进行各项护理质量检查。

  ⑤质量掌握小组准时将检查结果汇总,并上报护理部。

  ⑥每月定期召开评估会,反馈信息,针对检查发觉的问题进行分

  析,查找缘由,并提出改进措施,做好追综记录,持续改进。

  二级质控(护理组长):通过监控本组护士执行核心制度、工作标准的落实以及组织查房对护士进行指导,实现对责任护士的质量监察。

  1)帮助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做好病区管理工作。

  2)督促本组护理人员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工作,对护理不良大事准时上报。

  3)全面负责科室危重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确爱护理质量。

  4)准时记录、检查、修审下级护士的护理记录。

  5)组织或主持护理业务查房、护理教学查房、重危病人护理睬诊和护理个案争论。

  6)担当实习或进修护士临床教学任务。

  7)完成本职称范围连续教育,参加护理科研。

  8)担当二线值班。

  一级质控(责任护士):护士遵循技术规范和工作指引,正确执行医嘱护嘱及核心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实现护士自身质量掌握,成为质量管理的主体。

  1)严格根据医院及科室制定的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指引进行工作。

  2)严格遵守科室专科护理工作指引及流程,按护理质量标准完成护理工作。

  3)参加临床教学工作;帮助高级责任护士指导实习护士或进修护士完成临床教学任务;参加并指导助理护士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

  4)娴熟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工作。

  5)按要求完成病情观看及护理记录。

  6)参加急重危病人抢救协作,娴熟地保养、使用各种急救器材及药品。

  7)参加常规性护理查房、护理教学查房,参加重危病人护理睬诊和护理个案争论。

  8)参加病区管理,确保病区环境干净、舒适、宁静;为病人制订平安防护措施(如防坠床、防跌倒、约束等)。

  9)按时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完成本职称范围连续教育;完成院内在职培训。

科室管理制度9

  一、发现患者出现皮肤压伤,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登记上报。

  二、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人员到科室核查,当日护士 月质量总分加1分

  Ⅱ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2分

  Ⅲ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3分

  Ⅳ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4分

  未愈或治疗护理1周内出院或死亡不加分。

  三、院内不可避免皮肤压伤

  严重低蛋白症、全身高度水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褥疮,但有发生褥疮的.危险,护士长要及时上报护理部及质控组确认。通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未发生皮肤压力伤,根据护理时间长短给予加分:月质量总分加1分。

  四、院内皮肤压伤

  入院后病人出现皮肤问题未及时报告质控组确认,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被质控组检查发现,视情节轻重给予减分及处理:

  Ⅰ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1分

  Ⅱ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2分

  Ⅲ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3分

  Ⅳ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4分

科室管理制度10

  普通科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xx年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相关制度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望各相关科室认真组织学习,依照执行。

  一、组织管理

  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感控医师和感控护士组成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感染控制工作和本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制定,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登记表》。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登记表,普通科室至少3个月一次,重点科室每月一次;及时登记、黏贴环境卫生化验报告单,登记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多重耐药菌病例和员工职业暴露情况等。至少每季度组织1次针对各项医院感染控制法规、文件的学习,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实施各项感染控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完成整改意见,并跟进、评价整改效果。

  二、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临床经治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应在24小时内从医生工作站直接报告;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及特殊的感染性疾病时,应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人员管理

  (一)医务人员要求

  1.手卫生:遵守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完善手卫生设施(如水龙头、烘干机功能完好,保证干手纸及皂液供应),不方便洗手处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按要求做好洗手和卫生手消毒,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按要求做好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感染及疑似感染病人正确留取相关微生物标本,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接受并配合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指导和督导,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严格遵循《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不得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3.无菌操作及常用无菌物品管理: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各类无菌物品开封后及各种液体开启后应标注时间。

科室管理制度11

  1.1设置要求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照管理年的要求,急诊科用房面积达到了500m2。设有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及其他辅助配置。抢救床位四张,留观床位十张,符合管理年标准。

  1.2设备要求急诊科配备了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切开设备。抢救车上物品齐备,抢救药品齐全、充足,其他基本的诊疗设备也很完善。

  2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

  2.1人员数量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1.0~1.2∶1(每班至少1人),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

  2.2人员资质要求护士长:为主管护师,在急诊科连续工作3年。护士:均有护士执业证,4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3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急诊科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全面的人员培训制度。

  2.3.1制定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包括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进修护士的培训计划,定期复训。新进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方能上岗。

  2.3.2制定本科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规划科内不满45岁的副主任护师以下职称的护士必须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每季度参加一次“三基”理论考试,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院级“三基”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急诊科所有仪器的使用,常见故障的排除,组织经常性模拟抢救配合演练,熟背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2.3.3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科内每月业务学习至少1次。

  3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

  3.1快速反应观念这是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

  3.2院前急救观念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

  3.3现代监护观念包括:

  (1)首先要具有现代监护设备;

  (2)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3)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

  (4)各种管道的观察;

  (5)病情观察,这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观察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

  3.4现代服务观念现代服务观念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病人及家属满意是现代服务的最高标准。服务就是效益。

  3.5现代效益观念这是现代急诊急救的突出特点。救治病人应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但人道主义不是不收钱,而是以抢救病人为主,按规定、按标准收费,效益好有利于扩大“再生产”。4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

  4.1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切实保证急、危重病人的就诊治疗。

  4.2成立急诊工作领导小组以主管医疗的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员有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护理部、质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检查急诊环节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以改进急诊科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4.3制定并执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制度,落实各工作单元工作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等,并有相应的实施记录。

  4.4制度紧急医疗护理救援预案制定大批病员抢救预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并将组成人员备案在册,定期演练,保持24h通讯通畅。

  4.5提供多种便民措施如轮椅、开水、茶杯、手纸、便器、拐杖等;为无陪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病人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并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用物,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2]。

  5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预案

  (1)急救物品、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可用。抢救药品齐全、充足。

  (2)完善管理制度。急救物品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3)班班交接,各班下班前及时补充本班消耗的药品、器材,对损坏的器材及时报修。

  (4)一万元以上设备登记建卡,并有使用和维修登记。

  (5)建立危重病人交接班认定卡,使口头交接与书面交接相结合。

  (6)制定每周工作重点和每周工作程序。

  (7)制定急诊科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如:抢救仪器故障防范预案、护理投诉防范预案、护理文书缺陷防范预案、医护配合不协调防范预案等。

  6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急诊科质量控制以“零缺陷”为最高目标,并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管理。

  (1)成立院方、科室、自控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科内定期对护士进行质量管理教育,随时进行护理质理检查,建立检查登记和质量控制信息反馈制度。

  (2)质量控制指标:预检分诊正确率≥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急、危重症抢救记录和监护记录合格率≥95%;三测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准确、全面,合格率≥95%;年护理事故发生数为0;年褥疮发生数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抢救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率≥95%;三基考试合格率100%。

  (3)制定常见急、危重症抢救规范或程序,抢救室有抢救规程备查。

  (4)制定并落实急诊病人告知制度,如:入院告知、出院告知、特殊诊疗和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等。

  (5)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按要求登记上报并及时处理。特殊(毒、麻、限、剧)药品应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品种、数量正确,有用药情况登记,药品合格率100%。

  (6)抢救室原则上实行封闭式管理。

  (7)治疗室设施完好,布局合理,操作规范。

  (8)处置室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志。

  (9)洗胃室单设,符合规范,污物处理符合要求。

  7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我院通过加强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抓住“抢救病人生命”这个主题,在“急”字上做文章,在“快”字上下功夫,在“救”字上多研究,在“高”(效率、效益)字上多思考,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使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急救技能有了不断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了更进一步地增强,科内管理也日臻完善。

科室管理制度12

  一、药房将把平时演练情况、业务学习情况、日常消防工作、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作为药房各部门、个人考评、奖惩的'依据。

  二、每年度药房将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对未依规定履行职责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相应处理。

  四、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造成火灾事故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理。

科室管理制度13

  医院急救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输注泵等。以上设备是医疗领域里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强,急救设备已成每个大型医院中的基础配置之一。设备本身的特殊性和设备使用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很多弊端的产生,如部分设备的闲置问题、设备维护间的困难程度增加、重复引进带来了巨大预算等。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的确立,不仅能完善设备的监管,而且能优化设备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一、医院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的必要性

  对医院急救设备进行配置,需根据各科室住院人数波动、设备对于患者抢救的影响程度、设备使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对病人的治疗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需确定医院配置的床位数。其次,确定不同程度疾病救治中对急救设备的应用。最后,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在各科室中合理配置不同数量的急救设备。例如,在心脏科住院部,主要病人心率不稳定,需要随时观察,那么心电监测仪的数量就要比别的科室多。医院通过运用急救设备共用模式,对全院的急救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各科室采用租赁或借用的方式从医院设立的专用库房中得到急救设备。在模式确立中,需设立相应岗位,对设备租赁或借用过程进行登记,并及时做好设备质量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为保证急救设备的全天供应,相关人员还要做好交班工作。

  为提高急救设备管理的工作质量,需结合医院的工作制度,使专管共用制度管理与医院其他管理制度相协调。对于供应中心的职责权限、租赁程序、设备损耗核算等工作做好细致安排。充分考虑到各临床部门、医院管理部门和急救设备管理部门的不同要求,使制度清晰化、可行化和人性化。在设备的租赁过程中,科室人员与设备管理人员需当面检查设备,以保证在治疗中急救设备能正常运行。

  二、运行情况与效益分析

  (一)设备管理分析

  某些科室相应的急救设备供不应求,而其他科室对该设备的使用需求却很少,设备长期搁置。同时,在使用急救设备时,因为各科室不能对急救设备做到阶段性和专业性的检查,不能保证急救设备功能的.稳定,降低了急救治疗的成功概率。而专管共用制度不仅合理分配了急救设备,而且完善了设备的管理制度。医院通过统一管理急救设备,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保证设备在急救治疗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

  (二)设备使用效率分析

  医院各科室的医疗性质不同,患者例数不定,所以部门对相应急救设备的需求不定。若让医院各科室都配置相同种类数量的急救设备,由于部分科室对急救设备需求较少,会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降低设备的利用率,并且重复购置还会提高医疗成本。例如,呼吸机和监护仪这两种设备,在普通的病房使用率可能为10%~20%,而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率则是90%以上。专管共用制度能合理地安排急救设备,提高急救设备使用率,节约购置设备需要的医用资金。

  (三)专管共用制度的社会效益分析

  每个医院都必须具备大型医疗救治事件的应对能力。通常事件发生突然,受伤群众较多,医院各科室对医疗救治设备的需求会高于日常。由于没有合理的急救设备管理制度,在调用设备时,科室间还要进行协商。科室在救治中需要设备的数量可能会产生分歧,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协调,严重耽误急救治疗。在设备使用后,由于设备不能得到专业的清洁,可能会造成患者通过医疗设备交叉感染,增加了医疗救治任务。急救设备的专管共用制度能节约调用时间,在突发事件中保证医疗设备配置充足,使救治治疗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医院的应对能力。医院的社会地位也会因为在重大事件中人员治疗的及时、有效处理而得到提升。

  三、医院急救设备专管公用模式有点分析

  (一)制度优势

  结合医院运用专管模式后的实际情况,与旧的管理制度相比,该制度的优势如下:

  (1)专管共用模式提高了设备质量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既保证了各部门对设备的紧急需求,又提高了急救设备的应用价值。在设备应用率增加的同时,也为医疗救治设备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保障。

  (2)通过对急救设备的统一管理,医院能更好地掌控部门间对设备的需求情况,为急救治疗及时提供帮助。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阶段性检测,以保障质量,并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对损耗设备进行修理,避免了部门间对设备使用的矛盾纠纷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损耗无法应用的情况。

  (3)专管共用模式能够缓解由于大量采购急救设备产生的资金紧张问题。在设备没有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医院对于设备需求情况没有很好的了解,使部分设备重复购置,加大了医院的开销成本。急救设备的专管共用管理能减少不必要的进购,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收益。

  (二)管理安排

  结合医院对急救设备运用的实际情况,专管共用管理制度的安排细则如下:

  (1)要合理安排相关人员的工作时间,使设备管理中心能全天开放,以保证各部门在各时段对设备的租赁或借用。工作人员及时将租赁或借用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和上报,通过记录单据,人员定期查询设备去向,核对账目明细,了解各类设备在库房中的剩余数量,防止急救设备在某些部门中闲置。

  (2)可聘请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对归还和库中放置的各设备在日常进行维护,使设备能得到清洁和质量监控。并且及时对设备的损耗和故障进行排除和修理,杜绝在临床运用中遇到设备出现故障的问题,降低该问题造成的医疗隐患。附件的消毒清点也能避免医疗救治中病人通过设备受到感染,使急救设备运用可靠。

  (3)通过对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的管理,全面获悉医院各科室对设备的需求量,对设备购置数量重新做出安排。该模式的应用避免了重复购置的高额花销,可以利用省下的开支引进些其他的新型医疗设备,顺应科技的同时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

  四、结束语

  医院专管共用模式的运用保障了设备的运用质量和运用安全;降低了医院购置设备的成本;节约了重大事件时对设备运用安排的时间;提高了设备运用的安全性;提高了急救设备在医院的利用率;节约的成本使得医院有条件引进新设备从而使自身医疗水平得以提高;专业化了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对于该制度的实施和安排,我们要充分考虑医院自身管理制度,结合实际运用情况,对医院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不断地改进、补充、创新和探索,使其充分发挥对医疗服务的优势。

科室管理制度14

  图书室安全管理制度

  图书资料严格编目登记制度,借出收回账册齐全,不定期检查防盗防湿防霉防鼠害防虫害防火等设施是否完好。

  图书资料分等级存放,特别贵重书刊的借阅实行校长特批制度,贵重书刊要有专人专橱收藏,保管人应定期核查。

  门窗要有防盗设施,离开工作岗位,应随手关好门窗,防止书刊被窃。

  严禁将火种带入图书资料室,内部消防器材应摆放明显位置,便于救急使用,平时注意检查,保持性能良好。

  节日寒暑假期间应切断内部电源,实行封闭式管理。

  对现有报警器材定期检查,发现报警失灵应及时报修。

  电子阅览室是电子设备重地,为维护网络安全,上机者不准私自装卸删除随机软件。不准自带设备入内连机操作,严禁烟火,不准吸烟,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及放射性物品;严禁在可燃物上使用电热器具,电器易发热部位必须做好隔热处理。室内电器设备及线路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工作人员应都会使用消防器材。下班前认真清查关闭各终端机,关好门窗,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科室管理制度15

  一、教科研队伍建设

  学校教科室由校长室直接领导,一名教科室主任全面主持学校教科研工作,各教研组长均为教科室的成员,全体教师是教科研的主力军。学校要求人人有教科研意识,人人有教科研课题。

  二、课题申报

  1.课题由教科室根据本校教学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向校长室或市区级教科室申报,经获准后成立课题组,课题成员在全校范围内抽调组成。

  2.组级课题的申报。各教研组向教科室申报课题,经获准后成立课题组,一般由教研组长任课题组长,课题组人员基本上为本教研组成员。

  3.教师课题的申报,由教师个人或备课组长向教科室申报课题,经获准后成立课题组,教师个人或备课组长负责:

  三、建立教科研档案

  1.一个课题一个档案,包括申报、审批、人员、实验班级、、数据记录、统计研究、经验报告、总结论文,评估结果等全部材料。

  2.建立教师论文档案。按教师编袋,一位教师一个档案袋,教师发表在各种报纸、刊物上的.论文,以复印件存袋。

  3.建立科研专题公开课,档案:按教师编袋,一位教师一个档案袋。公开课档案内汇集了听课教师的量化评估表,教研组评议意见和教科室评课总结:

  4.建立教科研获奖档案:

  四、定期召开课题组组长例会

  教科室负责召开每月课题组组长例会,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方面的报告或文件,学习省、市教科研领导部门的指示,交流研究情况和阶段性成果,互通最新教育科研动态和信息,探讨课题研究中克服困难的措施和方法。

  五、建立定期的教师论文交流和教科研课题成果交流制度

  教师论文每学期期末交流一次,交流论文打印出来,人手一份,便于大家学习和评比,教科研课题成果或阶段性成果,每学期期末交流一次。

  六、及时推广教科研成果场,凡学校各级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后,即教科室以书面形式及时报告校长室,经批准后,即在有关教育教学领域实施,实施后教科室将实际效果总结反馈给校长室。

  七、奖励机制

  学校把教科研工作的实绩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教科室的领导人员可参加各类考评领导小组,包括职称评审小组:评选各级各类先进的教师应符合“能及时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经验,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撰写和交流论文‘’这一条件。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中有”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成绩“两项内容。

【科室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科室管理制度06-13

科室管理制度09-02

医院科室管理制度01-06

(推荐)科室管理制度06-17

科室管理制度7篇04-22

骨科科室管理制度-101-13

科室质量管理制度07-21

[热门]科室管理制度15篇07-24

科室管理制度实用[15篇]07-23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