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行政内部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行政内部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行政内部管理制度1
会计内部牵制制度指的是将会计工作中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如果将不相容职务由同一个人来承担,则可能会发生舞弊或者是违规等行为,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会计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对经济互动的会计处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尤其是对现金和物资的会计处理,必须要经过两个或以上的相关人员,以此来保证会计活动的有效性。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中,由于缺乏对内部牵制制度的重视而导致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才能建立起科学的会计内部牵制制度,并且充分运用内部牵制制度来促进其财务管理的不断完善。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缺乏有效的执行力
在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更加无法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单位中都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却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大多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所以也只是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造成单位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权责不清的现象,相关的经济业务开支和费用等无法获得有效的控制,造成财务管理活动的混乱。
(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升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有的财务人员无法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有一部分年纪相对较大的财务人员,他们的知识结构老化,而且无法运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相关的`工作。而有一部分人员则是由其他人员兼任,并没有接受系统的财务知识的学习,因此无法协助单位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政府集中采购、集中支付制度下,缺乏对相关政策的深入了解,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错误,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有的财务人员无法有效的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在核算效率方面较低,无法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快速发展的趋势,而随着财务管理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显然这部分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缺乏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有效监管
无论是从国家政策方面还是从政府集中采购方面,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预算管理也随之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但实际的工作中,在预算管理方面却十分薄弱。从预算编制的环节来说,科学的预算编制是实施财务管理的基础,对预算的有效执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一部分领导缺乏对预算编制重要性的认识,在预算编制的时间、方法等方面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预算编制的质量不高,往往由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意向决定预算的方向,这样容易造成很多重大的项目无法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同时由于预算编制人员缺乏对单位经济运行活动全面的掌握,所以在预算编制时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导致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规范,无法保证其他财务管理互动的有效执行。从预算的执行方面来说,有的单位缺乏必要的节约意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超支和浪费现象,利用公款吃喝、满足个人私利等现象大量存在,甚至由于对公款的非法占用而导致了单位无法保证正常额运转。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始终无法获得大幅度提升,因此,内部牵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
(四)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不会完全地市场化,经费有时出现相互挤占的情况,部门的预算也够标准规范,支出费用无定额、无计划,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有计划定额但只是一纸空文,使计划定额流于形式。对经费进行事后的核算,没有做好资金的前期预算工作,考核经费收入与支出还停留在表面上。这些行为都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使用率低。
二、建立健全会计内部牵制制度的必要性
(一)为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保障
财务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只有真实和准确的会计信息才能为一切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一般要求其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可比性、合法性,只有通过科学的内部牵制制度的约束与控制,才能保证一切经济活动持续、稳定的运行,进而生成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单位的领导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是保证其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的每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必须要保证环环相扣,才能为经济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基础,从原始凭证开始,到会计凭证,到入账,每一个环节都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产安全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证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如果不能严格的执行会计内部牵制制度,则容易造成财产被滥用,被盗窃等现象,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容易滋生贪污、舞弊等违法行为,因此,必须要通过科学的内部牵制制度,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制度,来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如何建立健全内部牵制制度
(一)会计事务的基本牵制制度
在货币现金以及存货的管理与销售方面,主要涉及到的是收款与付款,这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和舞弊的环节,所以,要加强对货币资金、存货的付款与收款的全面管理。对于资金的收支与记账的岗位需要相互分离,而且在进行资金的收支时,必须要具有严格的审批和授权手续,定期对现金进行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在进行收款时,要保证收据、发票、验收单据等相关的手续齐全,建立出纳、记账、审批、稽核、采购、验收、保管、销售、赊销岗位责任制。货币资金与专用印章不得一人兼管、经办人员与审批人员不得一人兼管、赊销与销售折扣、折让和注销坏账不得一人兼管等。
(二)促进会计委派制度的完善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度,这也是防止舞弊的一种有效手段,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的减少单位领导对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的干预,避免使用职权授意或者是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等,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各种贪污、贿赂等行为。有的会计人员缺乏原则,或者迫于领导压力而无法正常履行自身的监督职能,所以实施会计委派制度能够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在加强会计监督与约束作用的发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对货币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为了避免发生的现象,设立单位内部银行,这样便实现了对资金的统一管理,不仅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能避免个别部门弄虚作假,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利于促进财务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强财务管理的效率,而会计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提升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内部牵制制度,并且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以此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持续、稳定的发展。
行政内部管理制度2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自身职责,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发挥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积极作用,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新形势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
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可以使其符合时展要求,并且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首先,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可以使其符合时展要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领域对内部控制管理问题都较为关注,行政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如果不能解决当前的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就会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防范工作中的错误,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同时,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要求较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采取科学手段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满足时展需求,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除了要履行自身职责之外,还要参与一些社会经济活动,但是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制度尚未完善,导致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甚至会发生违法乱纪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不能合理地制定管理制度,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1、人为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人为问题的出现,主要因为部分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认为会计工作较为简单,没有必要设置较高的要求,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混乱。如果聘用一些思考能力与分辨能力较差的会计人员,就会出现只听从领导安排的现象,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认识,只能开展简单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导致出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混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2、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经过实际调查可以得知,我国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只是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贴在墙上,无法将其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能发挥内部控制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优势,此类问题主要因为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缺乏合理的岗位设计体系,导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不合理的兼职现象,而我国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明确指出:要明确并且分离不相容的工作职务。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常出现一个人兼任多个职务的现象,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带来较大阻碍。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权限不明确,不能制定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严格的制度被经验式的工作方式所取代,导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出现一系列问题。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还没有明确自身责任与职务,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审批工作现象。最后,我国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规范内部控制事项的审批流程,无法有效提高控制效率,只关注结构而忽略过程,导致在出现经济事故的时候,无法明确事故责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造成损害。
3、缺乏良好的基础性工作
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基础性工作较为薄弱。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基础性工作难以达到合格标准,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实施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无法提高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另一反面,缺乏规范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无法按照相关规定提高财务管理严谨性,例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以及印鉴保管较为混乱,再加上一些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认为没有必要实施记账工作,对其经济安全性造成较大隐患。
三、新形势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策略
在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各类制度的制定,进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具体内部控制管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1、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首先,在招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时候,必须要严格考核其专业素质,确保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效率。其次,在聘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员之后,要对其进行阶段性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体系,提高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进而达到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效果。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重视工作职责。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还要重视提高财务会计专业素养,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业务效率。
2、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责任意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由负责人实施管理工作的,因此负责人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预测工作,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支出,保证每项支出都能符合相关标准。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将成本预算与现场方案整合在一起,并且分为几个责任区域,要求每个负责人都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进而提高管理效率。
3、完善经济活动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各类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成本控制特点,避免出现影响成本控制效率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部门要每个月召开一次经济活动会议,然后根据工程数量实际情况以及材料消耗情况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控制,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成本控制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成本控制体系,以便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质量。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建立成本控制考核制度,每个月都要在成本控制中心对账目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成本控制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处罚。
4、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关口”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关口”,进而优化相关管理体系。首先,要把好各类工程质量关口,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增强其经济效益,避免出现影响其发展的问题。其次,要把好物资设备关口,主要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各类项目的实际情况引进相关物资,进而优化管理体系,例如,在采购材料的时候,要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确保能够提高材料质量。最后,要把好安全关,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安全性进行控制,确保不会出现安全问题,避免影响行政单位的经济效益,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确保能够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出现影响长远发展的问题。同时,还要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体系。
行政内部管理制度3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所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如果仅仅是依赖固有的管理和控制方法,那么这样一来就极易导致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结构限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革新[1—2]。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将自身的内部控制提上日程,并或多或少地促进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存在着长时间缺乏内外部约束机制、单位管理不够集中等问题和不足之处,所以,就非常有必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为了更好的适应外部全新环境的变化,并提升自身内部控制管理能力,所以就非常有必要致力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以便可以促使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实施内部控制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加强对本质的改革,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范围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大,不但需要进行日常基本的工作职能,还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来,以此更好地维护我国公民所具有的基本权利,即政治和经济。因为在我国社会中,行政事业单位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其不但承载着人民所赋予的使命,而且还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基于此,这样就极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并无内部控制的情形下,发生非法地行使自己所拥有权力的情况,使得公民应有的权利和权益根本无法得到保证。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了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等问题,而针对所存在着的这些问题,仅仅通过政府设置的规定进行限定是根本不够的,还必须着手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通过内部控制,可以较好地明文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始终基于公民的角度上辩证地看待问题,奉公守法,公正地执行法律。
(二)通过内部控制实现经济效益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在追求社会效益目标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致力于经济效益目标的追求。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仍然处于传统的状态,所以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发展的难度,致使行政事业单位无法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目的,甚至会出现资金浪费等情况的发生。但通过内部控制,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更具有规范性,加快工作速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平衡其内外部的关系,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水平,最后保证其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实施内部控制可以防止资产流失
事实上,可以这样说,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基于此,就非常有必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以此来防止私吞等情况的发生。并不断地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可以根据财务制度的要求有效开展,提高财务工作的严谨性,尽可能地防止因为工作失误而导致的单位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在根源上遏制私吞公款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实施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适应时展的要求
现如今,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生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面临巨大的压力,对于行政管理部门而言,内部管理机制的健全是有效履行好各项行政职能的前提。一旦市场经济发展到相应的程度,那么内部控制的问题就会越来越显著。所以,为了更好地优化工作方法,提升管理效果,就非常有必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提升。事实上,要想更好地实现改革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的目标,就离不开内部管理控制的支持,只有致力于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才可以在时代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最大程度上提高社会效益。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管理模式的限制
现阶段,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内部改革的目标,但纵观实际情况来看,其管理模式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得到创新,所以致使内部控制无法更好地实施[3]。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的是“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虽然此种模式可以较好地提高其的工作效率,避免权力分散的情况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极易造成判断错误的情况发生。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约束,所以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內部机构之间制衡作用的发挥。而且与一般的企业不同,通过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较好地监督企业的决策等。所以纵观行政事业单位来看,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机构,但因为深受“金字塔”模式的影响,所以就限制其应有作用的发挥。
(二)会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事实上,可以这样说,会计管理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对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从我国的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仍然存在造假账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会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现状,势必会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无法更好地开展评估和监督其预算等各项工作。
(三)对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具体以财政资金的使用和支出为主。尽管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设置了管理层,但由于其对部门的控制并不严格,所以就造成一些部门并未严格根据批准流程申请资金,最终造成财政经费管理缺乏条理性。同时,也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的难度,使得其财务数据无法得到更好的管理。
(四)不具备有效的监督机构
基本上,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是以横纵向来实施的。横向主要是指审计部门,而纵向则主要指的是管理层的监督。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审计部门仍旧无法脱离其他部门的约束,由此一来就导致审计部门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自身所具有的监督职能。另外,管理层对下层部门的监督经常存在滞后性,再加上其隶属关系,所以就出现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任其所为的情况,最终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得到更好的监督。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要想更好的迎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就非常有必要改革产权制度,并加快对自身现有管理模式改革的脚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积极学习我国企业法人内部管理制度,创建和完善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真正意义上实现各项权利的分离。通过各级管理机构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另外,给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充分的重视,避免发生管理不当的情况,明确划分和规范不同机构的职能和权力,有效管理资产,保证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和职责可以分配得更清楚。
(二)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归根结底,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在于完善会计管理制度[4]。而会计管理制度的健全则必须着手于预算的审查和批准制度,并且只有经过层层的审查和申请流程,才可以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对于预算的内容等都需要充分地反映在申请表中。财务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再由上一级负责部门审核批准。同时作为会计事务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必须要有效的监督和评估预算使用的情况,并不断地改善会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化发展,会计事务的管理也相比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趋向于信息化方向发展。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致力于对会计管理技术的改善,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创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以此来达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质量的目的。
(三)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执行力度
事实上,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而言,要想切实的达到制定的目标,不但需要着手于制度本身,还离不开行政事业单位各方人员的支持。创建完善的领导责任制,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并将责任风险与主要负责人的决策联系起来,促使负责人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可以慎重做出正确的决定。另外,针对有关项目,有必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和外界公开信息,方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工作部门和公众可以对其展开更好的监督。不但如此,还必须加强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并对于参加行政单位应聘的人员,要制定相对应的筛选标准,对于综合素质高的应聘者要优先录取,避免招聘人员出现非法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等情况。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员工,则必须实施相应的培训,以便提高员工自身的整体能力,同时定期对员工的表现实施评估,促使其可以依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
(四)加强审计制度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制度,提高审计制度的独立性,切实的发挥其所具有的监督作用。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审计制度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审计制度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监管的过程,离不开会计制度和经费使用的支持。所以,为了确保审计制度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其他部门做好配合的工作,以便能够有效地监督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内部管理制度4
为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学校合同管理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国家法律的规定,循序渐进与顺势而为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一、学校合同管理的目标: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学校合同行为,努力做到低成本控制、低风险运行,高起点定位,高效率管理,确保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二、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类运行,责任到人,全面监督的`合同管理体制。
三、学校可根据合同承办部门的需要,联系法律专家参加合同的起草、修改和审核重大合同,参与重大合同谈判、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并根据具体法律服务明确双方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费用。
四、校长负责学校合同综合管理,负责协调合同承办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
行政内部管理制度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对策
在我国经济财政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改革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断发展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效率以及管理的水平,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开销。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方面来分析其现状,进而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强化内部控制行为以便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效率,降低存在的风险。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旨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安全以及相关信息真实有效,能够顺利有效地执行。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和日益增多的经济活动等方面来说,加强和健全内部的控制制度以及规范和强化经济活动势在必行,可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来制定方针和政策,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并有序地发展。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还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能力,提升管理者内部控制的意识。在工作中,单位领导人要认识到内部控制构建的重要性,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管理意识,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提升管理效率,并逐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还不够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依赖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强化制度并完善制度能够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序的健康发展,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得到强化和完善的原因是:其一、缺乏相关的政策制度,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出现缺失。其二、管理制度得不到完善,管理者只是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管理,对内部控制难免出现遗漏,不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其三、权责不明确,导致出现一人独大的现象,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代替制度和政策,忽略了权责相制衡和利弊相扣等关系,不利于行者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制度的强化和完善。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会计的基础薄弱
健全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地壮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基础薄弱不利于工作及活动的有序的开展,特别是会计的基本功,主要指会计的基础知识、核算能力以及会计人员的素质等。基础知识不强,不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核算能力差,不能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在基础较薄弱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工作运行时是依靠惯例以及经验,并没有成文的规定,因而操作时很随意。因此,在行政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和提升素质并独立的解决问题,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以及制度和措施的施行,依赖于内部的监督。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的质量,从而加强工作人员的监督意识。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监督意识不强,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使内部的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起不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导致内部控制的执行力较薄弱,而影响到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也没有出台相关的监督制度,使监督人员在发现问题时无权处理,导致行政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管理势在必行,通过强化监督机制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的能力。
三、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管理者的意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需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管理者的意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顺利进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主要表现在:
首先,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让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把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在工作中领悟并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作用,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能力。或者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思想教育的方面来增强管理者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主动投身到行政管理工作中。
其次,在工作中培养和锻炼行政工作者内部控制的管理能力,让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行政工作有效地开展。
最后,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做到管理有章、奖惩有度,使内部管理井井有条。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创设良好地工作氛围,积极主动地参与内部控制的管理,不断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管理者的能力。
(二)健全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保障,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的发展。因而必须健全和完善刑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根据岗位的需求编制,合理的安排工作,并遵守相关的岗位原则,使工作人员明确职责,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来工作。第二、通过学习和培训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条例,让员工理解并掌握制度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从而提升个人的思想意识。第三、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情况来制定运营分析、监督执行、财产保护及资产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立章法可依,制度完整以及操作可行的制度体系。第四、岸边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寻求最佳的方法,不断地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的基础
在行政工作中,会计的工作是关键,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便会计工作人员做到职责明确,不断提升工作的效率。
加强会计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岗位的需要合理的编排会计的岗位,让会计工作人员明确职责,使行政工作能够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衡。其次,不断学习和培训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法规政策、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提升个人的会计理论基础,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验,来提升会计的操作能力,从而激发行政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再次,制定相关的制度进行管理,以便会计人员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工作,使会计的业务规范化、专业化以及标准化。
(四)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行政工作难以开展。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主要是在运行、效率及管理等方面,以便保障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督制度的完善不仅能够调动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使工作人员积极地配合完成相关的工作。
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要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尽量加大控制力度,防止,还要加强决策和审批等环节的监督力度,避免决策一人独断,采取响应的措施,按照事前防范及事中控制,最后评价的过程,不断增强和完善监督制度。在工作中采取定期监督或相互监督的方式,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早解决,从而提升个人的监督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学习专业的监督策略,在强化内部监督的同时也要完善外部的监督体制,使监督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顺利进行。还可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监督能力,保障行政工作合理公正及客观独立,并能够有序、健康的发展。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虽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是它的发展潜力却不容忽视,改革并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住中管理者的意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健全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提供保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的基础,提升行政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使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并有序的发展。
【行政内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09-07
内部食堂管理制度04-08
内部讲师管理制度02-19
内部管理制度08-29
内部管理制度10-13
内部培训管理制度12-04
车辆内部管理制度02-14
内部银行管理制度02-14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