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操作制度

时间:2024-06-28 10:13:36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无菌操作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无菌操作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无菌操作制度

无菌操作制度1

  在病区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病区的护理工作。

  1、 参加晨会、晨间护理及床头交接班。

  2、 严格做好交接班和查对、登记工作。

  3、 保持病房及床单位整洁、整齐、舒适、安静、安全。

  4、 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负责重病人的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及生活护理,掌握重病人的病情变化。

  5、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全麻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并准确记录。

  6、 了解病情,对新入、手术、重危、特殊检查或病情变化者,书写接班报告,并认真床头交班。

  7、 按医嘱给患者点眼药水。

  8、 与治疗班共同完成静点拔针工作。

无菌操作制度2

  抢救工作是否迅速,及时,有效,是衡量医院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各科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指挥,对重大抢救及时提出方案,立即报告有关领导,涉及法律纠纷,要报告有关部门。

  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

 二、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三、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口头医嘱执行时,应加以复核。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七、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八、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九、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医生未到之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止血、人工呼吸等应急处置,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无菌操作制度3

  为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使病员能得到充分休息与及时治疗,应严格执行探视、陪住制度。

  1、探视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15:00 — 18:00,周六、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15:00——18:00。

  2、危重病人的'家属可随时探视。如病情不宜探视者,医护人员需做好解释工作。

  3、为防止医院内感染,探视人员进入病区必须戴口罩,学龄前儿童不得进入病房探视。

  4、危重及大手术病人需家属陪护者,经主管医师同意由护士长办理陪护证,每位病人留陪住一人,凭证进出,无陪住证者不许留陪。

  5、在查房及治疗时间,陪护人员主动离开病房。如需了解病情,待查房结束后,向医护人员询问。

  6、陪护和探视人员需听从医护人员指导,遵守病房制度,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禁止吸烟、高声谈话或卧在病人床上,不可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也不可串病房、翻阅病历和谈论有碍病人健康和治疗的事项。不可自请院外医生诊治或自行用药。

  7、陪护和探视人员必须爱护公物,节约水电。如损坏公物,需按制度赔偿。

无菌操作制度4

  1、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观念,自觉执行各项消毒隔离规定。

  (1)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

  (2)操作前应戴帽子、口罩、穿工作服、洗手。

  (3)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污染无菌区。

  (4)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5)特殊情况或进手术室时按不同要求执行。

  2.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按消毒日期放置在固定柜内,与非无菌包分开放。无菌包用前应再次检查是否过期,已过期的无菌包严禁使用。

  3.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每月进行细菌培养一次,进行监测,并做好消毒和细菌检测记录。

  4.各类消毒的`无菌容器、无菌包、器械包、无菌罐、输血器、输液器等,要有明显消毒标示并有无菌监测手段,有效期一周,超过一周未消毒再次灭菌后方可使用。

  5.各类无菌物品使用时注明开启时间,24小时更换,干缸4-6小时更换。无菌溶液应根据要求避光保存或冷藏,酒精棉球罐每周更换消毒2次,不可装得过满以免在取物时接触容器外部而污染。

  6.消毒物品要有明显的标志,要写明物品名称、消毒日期及有效期,一般消毒日期为7天,灭菌物品要定期进行1次细菌微生物监测。

  7.遇有传染病和特殊感染时,病室或手术室及衣物、药品、器械需进行特殊消毒。

  8.呼吸道感染或有明显感染病灶的医护人员不得进行无菌操作。

  9.将乙肝表面抗原监测列入所有住院病人的常规检查项目,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做隔离红“十”标志。

  10.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无菌操作制度5

  1.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图书馆、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疗护理处置前后要洗手,执行注射一人一针一管一使用,换药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晨间护理湿式扫床一床一刷,床旁桌做到一桌一巾,体温表使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

  3.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干燥无菌持物钳及镊子筒每4小时更换一次,2%戊二醛液浸泡则每周更换二次,疑污染随时更换,注明更换日期、消毒液名称和浓度。

  4.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为7天。

  5.消毒用碘酊、碘伏、酒精注明浓度并每日更换,消毒瓶应加盖每周灭菌更换2次,无菌溶液注明开瓶时间及用法。

  6.冰箱每周消毒保养1次,做好记录,物品放置有序,无过期物品。

  7.治疗室、换药室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污物与垃圾分开。

  8.病室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每日用湿拖拖地二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每周空气消毒一次。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及重症监护室每日空气消毒二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和监测1次。紫外线消毒要有时间登记与强度监测,监测不合格的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超过1000小时或2强度低至70uw/cm时应更换。

  9.便器每次用后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消毒池加盖,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并有标牌。

  10.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要严密隔离,使用的.器械、被服、房间进行严格终末消毒处理,敷料进行焚烧。

  11.凡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必须严格按医疗垃圾分类标准分类,每日包装密封后贴好标志,集中处置。

  12.医务人员及病人换下的脏被服应分别放入污物车并分开清洗消毒;凡出院、转院、死亡病人床单应进行有效的终末消毒处理。

  13.门诊、病区等工作场所,下班前均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14.连续使用的受水器、氧气湿化瓶、吸痰器、雾化器等,每日均应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用毕终末消毒。

  16.门诊应设发热及肠道传染病隔离诊室,一旦发现或疑有传染病员应立即就地隔离,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

【无菌操作制度】相关文章:

操作票制度11-10

安全操作规章制度12-15

操作管理制度08-10

加工操作管理制度04-21

设备操作管理制度03-25

操作管理制度【实用】06-26

安全操作管理制度04-10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04-07

(优选)安全操作管理制度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