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时间:2024-07-17 11:58:29 制度 我要投稿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大全15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大全15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提升患者信任: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能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提高口碑和声誉。

  2. 防范医疗风险: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权益。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质量监控,医院能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4. 符合法规要求: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

  5. 推动医院发展:良好的医疗质量是医院长远发展的基石,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提升竞争力。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院诊疗工作,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确保医院质量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

  (一)医院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1、人员组成:由院领导、相关职能科室及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组成。

  2、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对全院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2)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本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医院质量标准,并对全院医院质量与安全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评价,促进医院质量与安全持续提高。

  (3)检查和指导各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落实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计划、效果评价及奖惩措施。

  (4)开展医务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对新职工和进修、实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进行质量管理教育。

  (5)定期对医院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向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反馈,提出提高医院质量与安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提出修订和完善管理规定的意见。

  (6)定期召开各质量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召开,研讨质量与安全问题,总结工作。

  (7)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执行部门是质量管理科,负责执行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

  (二)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1、人员组成: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及高年资医师、护师组成。

  2、职责:

  (1)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对本科室质量与安全进行经常性检查。

  (2)检查本科室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

  (3)依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与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挂钩。

  (4)定期向病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增强病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掌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分析探讨科内质量与安全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二、诊疗质量监督管理的方式

  (一)科级监控:即定点监控,每月进行一次,由各科室自我进行检查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二)院级监控:

  1、每一个月监控:每一个月一次,由质量管文科、医务科、熏染管文科、照顾护士部等科室进行监控,监控目标主要为病案质量、各种统计指标、病院熏染、传染病报告等;对科级监控情况进行汇总、评价;同时对住院病历进行抽查;对单病种质量及医疗缺陷进行监控;不定期对重点问题进行督查。

  2、每季监控:每季度进行一次,由院长对全院医院质量与安全进行考核与综合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并对科级监控情况进行评价;同时由医院病案室对已出院的病案进行检查。

  3、环节监控:对各项医疗活动中的质量与安全进行动态监控。

  4、终末监控:每一个病人诊疗活动终了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总评监控。

  三、诊疗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针对医院制定的各项制度进行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科级监控及院级监控,持续落实、检查、考核、评价、反馈、监督、改进。

  1、落实和检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转诊转院制度》、《手术分级制度》、《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核管理制度》等。

  2、对病历进行环节监控和终末监控,落实和检查有关病案各项制度,如《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住院出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病历管理规定》等。

  3、合理用药情况:《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制度》及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的各项相关指标的落实情况等。

  4、落实和检查《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与考核制度》。

  5、落实和检查《医患相同制度》和《病情告知制度》的执行情况。

  6、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院质量与安全和安全隐患,落实《医疗纠纷防范预案》和《医疗纠纷应急处理预案》等。

  7、增强院感指标的达标管理,落实和检查《突发病院熏染事件应急预案》、《病院熏染监测制度》、《病院熏染报告制度》等。

  8、加强传染病的及时报告,落实和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四、建立完善的诊疗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

  (一)现场反馈和处理:在平时的院科两级监控中,及时对发现的诊疗缺陷、精心整理

  错误进行指出并纠正。

  (二)院办公会通报:对在绩效考核检查中发觉的'重点及普遍存在的一些诊疗质量问题在院办公会上进行通报,通过《病院管理通报》反馈给科室,要求各科室及时改良。

  (三)每季度的病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综合绩效考核总结评价:病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每季度的质量考核进行汇总、评价,按照汇总成效一方面在院办公会上公布,另一方面与各科的绩效考核挂钩。

  (四)每季度的质量考核结果汇总与年度的评先、评优,年度考核及职称聘任相结合。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

  一、在质管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具体负责在库医疗器械的`养护和质量检查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医疗器械质量性质和储存条件的规定,结合库房实际情况,指导保管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合理存放。

  三、养护人员对在库医疗器械进行“三三四”循环养护检查,并做好温湿度记录和养护记录。在循环检查中,对下列情况的医疗器械进行重点养护(1)首营品种(2)近效期的品种。

  四、养护检查中发现质量有问题医疗器械,应挂黄牌暂停发货,并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填写“停售通知单”,经质管部门复检后,不合格的放入不合格品区;

  合格的摘除黄牌,填写“解停售通知单”,继续销售。

  五、做好仓库温湿度记录和调控工作,保证库房温湿度符合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

  六、正确使用养护、保管、计量设施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七、负责建立医疗器械养护档案。

  八、自觉学习医疗器械业务知识,提高养护工作技能,日常工作中要指导保管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合理储存。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4

  1、围绕医院工作计划、任务的总要求,明确护理工作目标,做到年有计划、总结,季、月有重点,周有安排,日有工作程序,保证全院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2、院有统一的护理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制定疾病护理常规。

  3、部每天深入临床科室护理查房和业务指导。

  4、组织安排急、危、重、大手术病人的抢救工作,必要时组织特护,检查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5、全院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有条件是组织护理查房。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有远、近期培训目标,每年进行理论、技术操作考试各一次,成绩纳入技术档案,作为晋升、晋级的依据。

  6、推广新业务、新技术;鼓励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提高理论水平。

  7、各种护理管理记录本,及时掌握全院护理工作信息。

  8、各级护理人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行医德风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9、协调好与医疗科、防保科等部门的工作,完成预防保健、免疫注射、各项体检等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5

  为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按照我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完成各项医疗指标的控制、分析工作,诊疗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发现、整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二、医疗质量控制内容

  科室质量控制包括医疗指标、规章制度、病历书写质量、培训与考核、医患沟通及知情告知、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监控六个部分。

  (一)医疗指标

  1.麻醉人数≥医院对科室的医疗指标的要求;

  2.麻醉死亡率≤0.02%;

  3.临床及药物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3.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4.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5.甲级病案率≥90%;

  6.药品比例≤28%;

  7.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8.完成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9.各种神经组滞成功率≥90%;

  10.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

  11.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率≤0.04%;

  12.年医疗事故发生率0;

  13.非危重病人死亡率≤0.02%;

  14.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

  15.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发生率<10%;

  16.“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17.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98%;

  18.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100%;

  19.硬膜穿破发生率<0.6%;

  20.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21.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22.麻醉机性能完好率100%;

  23.麻醉效果评级100%。

  (二)规章制度

  1.落实科级质量管理组织建设制度

  (1)科室质控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全面评价科室质控工作。

  (2)不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内容应包括本科室医疗指标完成情况、遵守本科室诊疗、操作常规和执行核心制度情况,本科室医疗质量隐患分析、持续改进措施和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2.执行核心制度:医务人员应做到熟知核心制度内容,按照制度要求规范日常医疗工作。

  (1)首诊负责制:及时完成接诊、处置及治疗,及时完成病历书写。需要请相关科室会诊时及时联系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做进一步处置,并认真及时记录会诊意见。

  (2)查房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及时查房。负责麻醉者,在手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员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详细检查病员,了解思想情况,确定麻醉方式。重大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沦,共同制定麻醉方案。

  (3)病例讨论制度:复杂特殊的患者应当进行科内或多科参与的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做出估计,便于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4)会诊制度:严格按照我院会诊制度的要求执行,急会诊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院内普通会诊24小时内完成;强调履行会诊人员资质;会诊申请单书写符合医院要求;我院专家到院外会诊、邀请外院专家会诊应在医务处履行相关手续。

  (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严格按照我院相关制度执行,强调危重患者抢救一般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组织并主持,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并及时报告科主任;重大及特殊病例的抢救应按照我院规定及时上报医务处等部门。抢救中应遵循诊疗常规、医嘱制度,并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及时书写抢救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本科室危重患者抢救流程,抢救器械及药品完好率100%。

  (6)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按照我院相关制度执行,杜绝脱岗现象,及时有效处理门急诊及住院患者出现的各种情况;遇有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在及时处置的同时通知上级医师;每日值班人员按照科室要求在交接班记录本汇总记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6

  一、目的

  中医医院在护理服务中要突出中西医并重的护理服务模式。应用适宜的中医技术与知识,减轻或缓解住院病人的病痛,是中医医院护理服务水平与能力的特色与优势。加强中医护理服务的质量检查与评价是提高服务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二、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依据

  1.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06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试行

  3.护理部制定的`《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三、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内容

  (一)涉及中医护理工作落实的要素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

  (二)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实:

  考核科室护理制度、职责落实情况

  (三)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

  1.护士掌握常见病的中医诊断及中医治疗原则。

  (各病区制定3个常见病种中医护理常规、专病健康教育、专病评价标准)。

  2.护理内涵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实施情况。

  3.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服务的评价。包括病人的症状改善、病人的自我感受和病人对宣教内容的陈述为依据。

  (四).中医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情况

  1.护士对本病区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的知晓情况。包括中医诊断、专科护理、中医护理、健康指导等内容,以《常见病护理常规》为主。

  2.护士针对所管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的中医护理措施情况。例如病人存在睡眠困难,护士是否采取了适宜的中医技术,如耳穴埋豆、穴位按摩。中药应用的注意事项,包括静脉、口服及外敷等。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康复知识的指导等。

  (五)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检查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书写体现中医临证施护。

  四、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检查方法

  1.现场提问2名护士,对所管病人实施中医护理的情况。

  2.现场检查2名病人,以确认护士的陈述及采取措施的效果。

  3.现场检查2份护理记录单,以确认护理实施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4.现场提问2名护士对本科常见病护理常规的知晓情况。

  5.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现场考试:护理部每月确定考核项目,到科室随机对当班护士1-2人进行考试。

  6.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的月报制度:每月底各病区书面上报护理部,

  五、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

  1.护理部作为医院综合考核小组的成员,每季度组织中医护理质量全面检查一次,每月有检查重点考核结果纳入每月科室综合考核中;科室护士长每月将各病区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上报,每季度有科室护理质量分析并上报护理部。

  2.护理部制定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3.每季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一次,对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分析,提出意见和下一步改进的措施。

  台安县中医院护理部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7

  科室医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

  1.保障患者安全:通过标准化流程和质量控制,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提升服务质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流程管理,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维护团队稳定:合理的.人员管理和绩效考核,能激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保持团队稳定。

  4.符合法规要求: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医疗卫生法规,避免因违规操作导致的法律风险。

  5.促进医院发展: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推动科室和整个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8

  医疗器采购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效率:规范化的采购流程能有效缩短采购周期,提高设备到位速度。

  2.保障质量:严格的供应商评估和设备验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节省成本: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和维护保养,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

  4.法规合规: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防止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和纠纷。

  5.保障患者权益: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9

  一、目的:

  建立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采用PDCA循环原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保障患者得到优质、合理、高效得康复服务。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得设立及职责:

  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科主任为组长,就是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决策人与领导人,决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计划与实施方案,持续改进科室得医疗质量与安全。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设以下管理小组:临床诊疗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病案管理小组、合理用药小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小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小组得设立及职责如下:

  1、临床诊疗组

  (1)小组职责:

  ①完成本诊疗小组得医疗工作。认真负责地评估本组每一例病员得病情及疗效;查瞧各种辅助检查得结果并分析;查瞧诊断就是否正确、治疗方案就是否妥当、

  ②完成每日查房。

  ③完成急、危、重、疑难病例得抢救处理;诊疗组长亲自参加、指导高难度得诊疗技术操作。

  ④对本组疑难或危重病例、特殊病例及死亡病例及时报告科主任,提出会诊申请或组织科内讨论,安排人员做好记录、

  ⑤做好医患沟通,发现医疗缺陷、医疗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立即报告科主任,并积极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⑥完成病历得质量控制。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时、准确地完成病历书写,及时审签,按时归档,确保甲级病历达100%,杜绝乙、丙级病历。认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及书写规范,确保处方合格率达100%。

  ⑦积极参加院内组织得各种业务学习,按时参加“三基”及实践技能考核,确保合格率达90%以上;诊疗组内得上级医师做好对下级医师得“帮、带、教”工作,不断提高本诊疗小组得医疗技术水平;制定小组得业务学习计划、科研工作,承担相应得专题讲座、

  (2)小组人员设立及职责:

  ①组长:组长为科主任,负责主持相关工作。

  ②小组成员:康复医师,负责完成相关工作。

  2、医院感染管理组

  (1)小组职责:负责开展科室得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室医院感染得预防与控制措施,培训、考核本科各类工作人员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与技能,针对科室自查及医院主管部门反馈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小组人员设立及职责:

  ①组长:组长为科主任,负责主持召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活动,组织落实科室得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相关任务。

  ②副组长:选取一名医生担任副组长,在科主任指导下,组织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科室医院感染得预防与控制措施,负责培训、考核全科各类工作人员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与技能,记录相关资料。

  ③小组成员:选取医师组、护理组部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与组长、副组长共同制定科室医院感染得预防与控制措施;协助副组长培训、考核全科各类工作人员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与技能;参与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小组成员中还包括院感监控医生与院感监控护士,负责履行主管部门对其制定得职责。

  3、病案质量管理组

  (1)小组职责:负责开展科室得病案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科室病案质量监控管理流程与方案,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病历检查,针对从科室自查及医院主管部门反馈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科室得病案质量。

  (2)小组人员设立及职责:

  ①组长:组长为科主任,负责每月主持召开科室病案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落实科室病案质量管理工作及相关任务。

  ②副组长:选取一名高年资医生、护士长担任副组长,高年资医生负责科室医生书写得电子病历、纸质病历得病案质量管理,护士长负责护理病案质量得管理。

  ③小组成员:设立医生组其她人员与一名护理组高年资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参与病案质量管理活动。各医疗组上级医生负责检查、修改下级医生病历,对本组出院病历进行质控、在医生组中再选取一名医生担任科室病历质控员,负责自查科室所有环节病历、终末病历,针对自查存在得问题及医院主管部门反馈得问题通知责任医生及时整改,记录相关资料,每月对病案质量存在得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为小组得病案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

  (1)小组职责:负责开展科室得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针对科室自查及医院主管部门反馈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科室抗菌药物得合理应用。

  (2)小组人员设立及职责:

  ①组长:组长为科主任,负责每月主持召开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活动,组织落实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及相关任务、

  ②副组长:选取一名医生担任副组长,负责培训、考核科室医生抗菌药物应用相关知识,自查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记录相关资料,针对科室自查及医院主管部门反馈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为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③小组成员:设立医生组其她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参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活动;各医疗组上级医生负责检查本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

  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组

  (1)小组职责:负责监督、自查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得上报,并对科室发生得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总结、分析,提出科室质量与安全得改进措施,促进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得到持续改进。

  (2)小组人员设立及职责:

  ①组长:组长为科主任,负责主持召开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活动,组织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工作及相关任务。

  ②副组长:选取医师组、治疗师组、护理组各一名人员担任副组长。担任副组长得医师组人员负责监督医师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得上报与登记;担任副组长得治疗师组人员负责治疗师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得上报与登记;担任副组长得护理组人员负责护理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得上报与登记;

  ③小组成员:选取医师组、治疗师组、护理组部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协助副组长监督各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得上报与登记并参与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活动。

  6、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

  (1)小组职责:负责科室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得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与安全。

  (2)小组人员设立与职责:

  ①组长:组长为护士长,在护理部及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组织落实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及相关任务、

  ②成员:选取护理组部分人员担任成员。负责协助组长进行护理质量与安全得管理,记录相关资料。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方法

  遵循PDCA循环原理,P即计划(Plan),D即实施(Do),C即检查(Check),A即改进(Action)。

  P—计划:在医院领导下,制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确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及目标、

  D-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各小组根据自己得职责与任务,按计划要求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并落实到具体得人员。

  C-检查:根据计划对监测项目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发现缺陷、提出改进措施、重新设计流程,纳入新得内容,并试执行、

  A—改进:根据检查结果,将成功得经验加以肯定,形成“标准”;对缺陷程度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并对遗留得问题转下一循环解决。

  四、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监测项目

  平均住院日、平均病床周转次数、病案质量、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传染病报告、输血管理、康复治疗有效率、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技术差错率、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五、康复医学科保障医疗安全十大原则

  1、严格掌握入院指征不属于康复医学科诊治对象门诊患者,特别就是恶病质患者不能收入住院,应介绍到相关科室。诊断依据不足者,不能草率诊断,应待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再下诊断。

  2、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院时护士应向患方讲解住院须知,主管医师让患方签署康复治疗知情同意书。

  3、医患沟通患者入院后,医患之间应保持良好得沟通,主管医师应耐心给患方讲解治疗或检查得意义与必要性,如患方仍然拒绝医师建议得治疗或检查,主管医师应在病历上记录并要求患方签字。

  4、保护患者隐私医师、治疗师、护士、进修生、实习生、研究生、住院医师、护工在检查、治疗、护理患者时应严密保护患者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病情与隐私。

  5、先评定后治疗医师、治疗师与护士共同确立患者得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目标与治疗方案,先进行评定再确定具体治疗方法,治疗师对主治患者实施初(入院)、中(住院时间大于2周)、末(出院)3次定期评定并由主管医师在病历中记录评定结果。

  6、疑难病例讨论对疑难病、诊断不清与疗效差得患者,各治疗组医师必须与相关治疗师一起,在组内、科内讨论,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安全第一治疗师、护士、医师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对瘫痪、骨折、儿童、骨质疏松、老年等感觉运动障碍患者到治疗室必须要求患方专人接送,以防跌倒、骨折、再卒中等意外发生,患方陪护不在时,必须由治疗师亲自接送、 8、岗前培训对新进员工、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与住院医师,各组组长应先进行病历书写、康复治疗技术规范操作等与本组工作相关得部门规范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9、医疗文书质控医师、治疗师、护士必须及时、准确记录各类医疗文书,各组组长负责质控,科室病历质控员负责审核全科病历并通知责任医师整改。

  10、医疗应急成立科室医疗应急小组、职责:处理科室发生得医疗纠纷、差错、事故、急重症抢救与各种医疗应急;原则:风险共担、集思广益、沉着冷静、团结协作、及时正确应急、

  六、康复医师医疗与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1、接诊制度门诊医师负责接待门诊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开处方与治疗单,介绍患者到相关治疗室治疗。住院部医师负责接待住院患者,与患者主管治疗师及主管护士确定患者康复方案,开医嘱,送交治疗单与安排患者到相关治疗室治疗并请治疗师在治疗单上签字,协调患者每日治疗时间,并告之注意事项;主管医师因上课、门诊与休假不在病房时由住院总医师或值班医师负责。

  2、医疗安全制度医师必须向患者说明病情、诊疗计划及医保报销情况,签署自费协议书、授权委托书、康复治疗知情同意书;对瘫痪、骨折、骨质疏松、老年、儿童等运动感觉障碍患者必须在病历中强调专人陪护,以防跌倒、骨折、骨质疏松、再卒中等意外情况发生;遵循医院得三级查房制度查房,各组医师应与患者主管治疗师、护士共同制定新入院与疗效差患者得功能诊断、康复目标(出院目标)、康复治疗计划。

  3、交班制度住院总医师、各医师与值班医师必须参加每日晨交班;值班医师必须在交班本上记录本班特殊情况并亲手移交给下一班值班医师。每日交班内容如下:

  (1)新入院患者。

  (2)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变动交班。

  (3)因故临时停止治疗患者交班。

  (4)上述(2)、(3)项交班对象就是主管治疗师。

  4、修订医嘱制度各组医师完成每日查房后,根据病情需要修订医嘱,并及时通知护士与相关治疗师实施。

  5、病情反馈制度熟悉主管患者得病情,及时了解治疗后反应,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及时将各种检查报告向患者与上级医师反馈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疗效差者,组织当天评定,并修订治疗方案,于次日实施。

  6、康复教育制度医师对出入院患者进行康复教育,交代出院注意事项。

  7、医师质量保证基本程序

  (1)专题讲座日:每周至少1次。

  (2)定期康复评定:每周1次;各组住院1个月与疗效差得患者每周1次评定,具体时间根据情况决定;新入院患者24小时内评定;出院患者,出院前72小时内评定,各主管医师负责主持(医生因故不在病房时,指定负责人),主管治疗师负责评定,并将结果记录在评估表中,主管医生负责将评估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3)病历审核制度:科室病历质控员负责审核全科所有病历并通知责任医师及时整改。

  8、执行其它医疗核心制度相关规定。

  七、康复治疗师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定

  1、组工作制:治疗师与患者主管医生、护士共同制定患者得康复治疗计划/方案,确定患者出院目标。

  2、治疗前安全宣教:治疗前告知患方:患者到治疗室必须由患方专人接送,以防跌倒、骨折、再卒中等意外发生;治疗期间患方要积极配合治疗师实施康复治疗方案,所有治疗由治疗师进行或在治疗师得监护下进行,未经治疗师许可,患方不能擅自进行治疗或康复活动。

  3、治疗师告知患者每日治疗时间;每日治疗前确认患者病情及所能承受能力,与患者说明当日训练内容及需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尽量与患者沟通。

  4、交班:每日晨交班,交班内容如下:

  (1)新入院患者。

  (2)因故临时停止治疗患者得交班。

  (3)治疗方案变动得交班。

  5、熟悉所治疗患者病情,及时了解治疗后反应,因病情变化或其她原因需修改治疗方案,及时跟主管医生沟通,待医生开具医嘱后方可实施;治疗效果差者,晨交班时汇报,并与主管医生力争当天评定并修订治疗方案,并于当天实施、

  6、患者因故要求临时停止治疗,治疗师应向主管医生说明并记录、签字、

  7、对出入院患者进行康复教育,交代出入院注意事项。

  8、定期康复评定:每周1次;各组住院1个月与疗效差得患者每周1次评定,具体时间根据情况决定;新入院患者24小时内评定;出院患者,出院前72小时内评定,各主管医师负责主持(医生因故不在病房时,指定负责人),主管治疗师负责评定,并将结果记录在评估表中,主管医生负责将评估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9、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10、注意各种治疗设备及电源安全使用、

  11、保持治疗室床、椅子得稳定,若有损坏,及时维修,以防患者摔倒。

  12、治疗患者多时,易拥挤,易出意外,注意疏导患者有序治疗、

  13、注意特殊患者得安全保护,并向家属或陪护作特别交代。

  14、执行其它医疗核心制度相关规定。

  八、康复医学护士医疗与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等相关规定。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0

  一、在总经理领导下,进行本公司行政事务和办公事务的质量管理日常工作。

  二、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方针、政策,研究制定落实措施。

  三、协助总经理进行公司组织结构的设置及职能分配,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传达、落实公司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任务。

  五、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对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集体或个人提出奖惩意见。

  六、组织开展对公司员工进行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方面的.教育或培训工作,并建立档案。

  七、每年组织在质量管理、验收、养护、保管等直接触医疗器械的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1

  一次性医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医疗质量:通过规范操作,降低因医疗器械问题引发的医疗事故风险。

  2.防止交叉感染: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器械,防止病毒、细菌的'传播。

  3.保护患者权益:保障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免受潜在的健康威胁。

  4.符合法规要求:遵守相关医疗卫生法规,避免法律风险。

  5.提升医院形象:良好的管理制度能提升医疗机构的专业性和公众信任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2

  1、对危重的孕产妇抢救必争分夺秒,及时到达,展开急救施治。

  2、对危重的`孕产妇抢救的医师和护士必持执业证书,具备单独处理危重症孕产妇的能力,对疑难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危重孕产妇的伤害,及时把危重孕产妇的情况上报科室和医生。

  3、对所有需要抢救的危重孕产妇,要无条件进行紧急救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及时上报医院。

  4、对危重孕产妇的抢救记录要及时完成,对因进行抢救未能及时书写的各种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2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及补记时间,书写应具体到分钟,一式两份,及时上报科室和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

  医疗废物内部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的核心部分,旨在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有效、合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内容概述:

  1. 分类收集:明确各类医疗废物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制定相应的收集容器和标识,确保废物准确分类。

  2. 储存管理:规定医疗废物临时储存的设施条件、时间限制和安全措施,防止泄漏和不当接触。

  3. 转运规定:设定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转运流程,包括包装、标记、运输工具和人员防护等。

  4. 处理操作:详细说明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方法,如焚烧、消毒、填埋等。

  5. 记录与报告:建立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转运和处理的全程记录制度,定期进行报告和审核。

  6. 培训与教育:为员工提供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

  7. 应急响应:制定应对医疗废物泄露、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快速妥善处理。

  8. 监督与评估:设立内部审计机制,定期评估制度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4

  一、认真学习并执行上级质量方针、政策、法规和指令。严格遵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确理解并积极推进本公司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二、牢固树立“合法经营、质量为本”的思想,按照“按需进货,择优选购”原则指导业务经营活动,当经营数量、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求数量和进度,严把“计划采购”第一关。编制购货计划时应征求质量管理部门意见。

  三、检查督促本采购部门工作,坚持采购的医疗器械必须是从具有法定资格的供货单位购进的,并收集供货单位的合法证照等资质的.证明材料,严禁从私人及证照不全的单位进货,建立供货单位档案。

  四、督促检查本部门签订质量保证协议,配合质量管理部门搞好首营企业、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并检查收集有关的资料,经质管部门审核合格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货。

  五、在掌握经营进度的同时,掌握质量动态,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质管部门联系,对重大质量的改进措施在本部门的落实负责。

  六、制定采购部门员工的业务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并进行质量意识考核。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5

  1.保障员工福利:良好的医疗费管理制度能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2.控制企业成本:通过合理的费用标准和预算管理,防止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保持企业财务稳定。

  3.遵守法规:符合国家关于员工福利的法律法规,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4.提升效率:明确的报销流程和标准可以提高报销处理效率,减少管理负担。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03-16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09-05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05-24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08-19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10-02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5篇03-23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通用20篇)08-02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汇编15篇04-03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常用15篇)07-24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通用15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