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管理制度

时间:2024-08-06 14:17:58 制度 我要投稿

药品管理制度精品(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药品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药品管理制度精品(15篇)

药品管理制度1

  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药店等药品经营单位的重要管理环节,旨在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止过期药品流入市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主要内容包括药品的.采购、存储、销售和报废等各阶段的管理规定。

  内容概述:

  1、药品采购:明确采购流程,强调对近效期药品的采购控制,避免大量购入即将到期的药品。

  2、库存管理:设定专门的近效期药品区域,定期盘点,确保药品有效期信息的准确无误。

  3、销售策略:优先销售近效期药品,防止药品过期。

  4、警示机制:建立近效期药品预警系统,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5、报废处理:对过期药品进行科学、安全的报废处理,防止其再次流通。

  6、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药品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其对近效期药品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药品管理制度2

  一、药剂科负责全院药品的采购供应(除放射性药品、临床检验试剂外)。其他科室无权采购任何药品。

  二、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为药品遴选与采购管理的决策机构。医院每季度召开一次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联席会,负责对本院药品采购制度的执行、药品质量与使用、药品配送企业的信誉度进行讨论与评估,并作相关的决定。

  三、遴选原则:医院所有药品,必须经过招标采购(除毒、麻、精、放、解毒类药品外),中标药品按合理用药、规范用药、一品两规的原则,在确保同种药品选用中低价位药品的前提下,兼顾不同的用药层次和药品的`质量层次要求,保证覆盖全部医保目录及农合目录,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医院“药品处方集”和“药品供应目录”。

  四、药库每月根据医院药品供应目录制定采购计划,经药剂科审核、分管院长审批后执行。所有药品必须经由药事委员会审核批准的配送企业采购供应。

  五、药品配送企业必须提供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书、业务员法人委托书、业务员身份证明及业务资格证明(医药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中级职称或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资格证书)等复印件并加盖企业红章交药剂科备案。首次进入医院的新品规药品,必须提供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GMP证书、工商营业执照、药品注册批件、药品检验报告及相关物价证明等复印件并加盖企业红章。进口药品需提供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并加盖企业红章。血液制品需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签发”证。

  六、对无审批报告自行采购的药品,药库不得入库。新药采购执行医院“新药临床使用审批制度”。特殊专科药品、急救药品经主管院长审批,可优先采购,但配送企业如非指定公司,必须资证齐全。

  七、严禁药品配送企业业务员的临床不正当宣传行为及药剂科人员的统方与收受药品回扣行为。发现配送企业有药品回扣行为,立即终止与该企业业务往来,不退还药品押款。发现药剂人员有统方行为及收受回扣行为,一经落实,按医院有关制度处理。

  八、药剂科主动做好新药信息收集及l临床药品质量信息的反馈工作,定期提交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以提高我院用药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药品管理制度3

  一、目的: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保证经营药品安全,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依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局令第29号)。

  三、适用范围:本公司经营的须召回的药品。

  四、内容:

  1、药品召回,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已上市销售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安全隐患,是指由于研发、生产等原因可能使药品具有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2、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药品召回的管理。完善药品不良发应(ADR)报告制度及相关制度,建立以质量管理部为中心,各相关部门为网络单元的药品信息反馈、传递、分析及处理的完善的药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

  (1)建立药品质量安全信息反馈记录,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2)建立和保存完整的购销记录,保证销售花纹路的可溯源性。

  (3)质量管理部门配备专人负责药品质量安全信息收集、汇总和处理,并负责对药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处理进行归类存档。

  (4)发现本公司经营的药品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停止销售该药品,通知药品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并通知使用单位召回售出药品,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药品安全隐患的调查与评估:

  (1)公司有责任和义务配合药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有关药品安全隐患的调查,提供有关资料。

  (2)药品安全隐患调查的内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包括:

  A、已发生药品不良事件的种类、范围及原因。

  B、药品使用是否符合药品说明书、标签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的要求。

  C、药品储存、运输是否符合要求。

  D、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批次、数量及流通区域和范围。

  E、其化可能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

  (3)药品安全隐患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A、该药品引发危害的可能性,以及是否已经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

  B、对主要使用人群的危害影响。

  C、对特殊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危害影响,如老年、儿童、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外科病人等。

  D、危害的严重与紧急程度。

  E、危害导致的`后果。

  4、实施“召回制度”的药品包括三大类:一是养护发现的在有效期内,产品质量不稳定,可能有质量隐患的药品;二是由于印刷校对等原因,造成产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药品;三是企业确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药品;四是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强制实施的药品召回。

  5、公司在作出药品召回决定后,第一时间通知到有关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停止销售和使用,同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启动药品召回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召回工作。

  6、公司对召回药品处理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并向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必须销毁的药品,应当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在召回完成后,应当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存档备查。

药品管理制度4

  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细则和相关法规要求,加强公司经营药品的质量管理,杜绝过期失效药品的流通,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近效期药品是指有效期在半年内的药品。

  二、采购部组织药品时,应根据市场变化需求,勤进快销,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三、购进有效期在三个月内的`药品,验收员应拒收,并填制(拒收单)。如果是客户急需的药品应入库。

  四、药品应按批号堆码,并在库内设置近效期药品一览表,有效期在三个月内的药品应挂牌,以便随时掌握近效期药品的变化情况。

  五、严格执行先产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凡近效期药品,保管员应每月填写《近效期药品报表》,及时报送经理、采购部、销售部、质量管理部。

  六、销售部应及时对库存近效期药品进行销售,避免过期失效而造成损失。

  七、已失效或距失效不足一销售单元用药期,经质量管理部确认后,保管员将其移入不合格品库,按不合格药品管理。

药品管理制度5

  储存库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的关键环节,旨在确保物资的有效管理和安全存储,防止损失,提高运营效率。它涵盖了物资的'入库、出库、盘点、存储环境控制、责任分配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入库管理:规范物资接收流程,包括验收标准、质量检验、数量核对等。

  2. 出库管理:明确物资发放程序,确保正确无误地分配给相关部门或项目。

  3. 库存盘点: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及时发现并处理差异。

  4. 存储环境:规定适宜的存储条件,如温度、湿度、照明等,防止物资损坏。

  5. 安全管理:设立安全措施,预防火灾、盗窃等风险,并制定应急预案。

  6. 责任分工:明确仓库人员职责,确保责任到人,提高工作效率。

  7. 系统记录:使用库存管理系统,记录物资动态,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药品管理制度6

  一、在销售药品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的`制度,向顾客正确介绍药品的功能、用途、使用方法、禁忌等内容,给予合理用药指导,不得采用虚假和夸大的方式误导顾客。

  二、药品不得采用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等方式进行销售。

  三、过期失效、破损、污染、裂片或花斑、泛糖泛油、霉烂变质、风化潮解、虫蛀鼠咬等不合格药品严禁上柜销售。

  四、处方药须凭医师处方调配或销售。审方员应对处方内容进行审核,处方审核完毕审方员应在处方上签字。处方调配或销售完毕,调配或销售人员应在处方上签字,并向顾客交代服用方法、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处方调配程序一般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给药。

  五、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处方审方员应当拒绝调配或销售。如顾客确需,须经原处方医师更改或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或销售。

  六、销售处方药应收集处方并分月或季装订成册,顾客不愿留存处方,应按要求作好处方药销售记录。收集留存的处方和处方药销售记录保存不得少于两年。

  七、药品销售应按规定出具销售凭证。

药品管理制度7

  为积极推进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医疗技术进步,规范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管理,维护医疗单位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应体现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符合社会需求并有利于基本医疗服务开展的要求。

  2、医疗机构申报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应提出正式书面报告,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新增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表》;

  (二)诊疗规范,内容包括:服务项目的规范名称(包括项目简称或英文缩写)、项目类别、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临床意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

  (三)省级及以上专业学会的书面推荐证明;

  (四)公开发表的临床应用资料;

  (五)国内或国际价格资料;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3、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实行技术认定和价格审批制度。

  4、对属于新增项目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成本资料进行初审,并对价格水平提出建议,向省物价局和省卫生厅提交正式申请报告及医疗机构有关申报资料。

  5、医疗机构开展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必须遵守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明码标价,规范服务,并接受价格监督检查。

  6、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价格违纪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收费行为,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提高收费价格管理的责任意识,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追究的范围

  1、不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价格明细清单;

  2、提前或推迟执行医药、服务价格政策;

  3、擅自增删收费项目或自定价格标准或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标准;

  4、超越“除外内容”的范围或增加卫生材料品种或重复使用医用材料按一次性材料收费或分解项目收费;

  5、无医嘱或重复收费或超医嘱规定内容、范围和时间收费;

  6、自主选择服务项目或便民服务用品未征求患者或家属同意收费。

  7、不同批次的医用耗材和便民服务用品(如一次性便盆等),总务和医用耗材仓库未及时向物价员报告物品使

  三、责任追究程序

  1、物价员自查处理程序:物价员应根据《物价管理制度》,经常对医院整个医疗活动中所发生收费事项进行督查,若发现有违规行为,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

  2、患者与医院自行协商处理的程序:患者若向院物价管理部门提出收费异议或行风投诉,由物价员和行风投诉接待人员与收费科室对该费用进行核实,并将核实结果告知患者,如确有违规收费行为,应立即予以纠正,并全额退还多收的费用,同时对患者往返交通费给予补偿。

  3、患者通过政府部门处理收费争议的程序:患者与医院协商不能解决或直接要求物价部门解决的,相关科室应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的调查,并根据上级部门的处理决定,立即纠正违规收费行为,全额退还多收的费用,同时对患者往返交通费用给予补偿。

  四、责任人追究处理

  1、物价管理人员:物价员和各科室兼职物价员(病区为护士长,门诊及医技科室为科主任)未及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调整物价;物价员未履行《物价管理员岗位职责》;应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

  2、电脑中心机房:擅自接受科室或个人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或价格标准造成违规收费行为的;未按“医疗费用(医疗价格)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及时调整执行省、市物价部门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价格标准的行为,应追究电脑中心机房的责任。

  3、药剂科:未按上级物价部门规定时间调整药品价格而造成违规收费行为,应追究药剂科的责任。

  4、病区或相关科室:若有第二条事项的行为发生,所退还患者的费用和交通费用列入科室成本支出,并按第六条之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五、责任追究方式

  根据违规情节的轻重及对医院造成损失的大小,对直接责任人分别予以检讨、通报批评、扣除1~3个月绩效工资、行政警告、记过、直至解聘等处罚,并与本人年度考核挂钩。

药品管理制度8

  储存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确保物资的有效管理和高效利用,制定的一系列关于物品存储、保管、出入库、盘点、损耗控制等方面的规则和程序。它涵盖了物资分类、存储环境、库存管理、信息记录、安全防范等多个环节,旨在优化仓库运营,降低存储成本,保证物资质量和供应安全。

  内容概述:

  1. 物资分类与标识:明确各类物资的存储位置,采用统一的标识系统,便于快速定位和查找。

  2. 存储环境:规定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防止物资变质或损坏。

  3. 库存管理:设定合理库存量,定期进行库存盘点,防止过度积压或短缺。

  4. 入库与出库流程:规范物资的.接收、检验、入库、发放、退货等操作,确保流程透明。

  5. 信息记录与追踪:建立完善的库存信息系统,记录物资动态,便于追溯和分析。

  6. 安全防护:设立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措施,保障物资安全。

  7. 损耗控制:设定合理的损耗率,对异常损耗进行调查和处理。

  8. 供应商与客户关系: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供应链效率。

药品管理制度9

  一、化学药品保管室要阴凉、通风、干燥,有防火、防盗设施。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有火源(如电炉通电)时,必须有人看守。

  二、化学药品要由可靠的、有化学专业知识的人专管。

  三、化学药品应按性质分类存放,并采用科学的保管方法。如受光易变质的应装在避光容器内;易挥发、溶解的,要密封;长期不用的,应蜡封;装碱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等。

  四、化学药品应在容器外贴上标签,并涂蜡保护,短时间内装药的容器可不涂蜡。

  五、对危险药品要严加管理:

  1、危险药品必须存入专用仓库或专柜,加锁防范。

  2、互相发生化学作用的药品应隔开存放。

  3、危险药品都要严加密封,并定期检查密封情况,高温、潮湿季节尤应注意。

  4、对剧毒、强腐蚀、易爆易燃药根据使用情况和库存量制定具体领用办法,并要定期清点。

  5、危险药品仓库(或柜)周围和内部严禁有火源。

  6、用不上的危险药品,应及时调出,变质失效的要及时销毁,销毁时要注意安全,不得污染环境。

  7、主动争取当地公安部门对危险药品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8。剧毒药品,用后剩余部分应随时存入危险药品库(或柜)。

  检测人员行为规范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务实进取;

  2、科学检测,严格执行标准、遵守检测程序,保证检测质量做到数据准确、有效;

  3、遵守法规讲廉洁、拒腐蚀、不徇情、守公德、讲文明,做到五不准;

a。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礼品礼金或有价礼券;

  b。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的邀请娱乐活动;

  c。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宴请;

  d。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或个人的营销活动;

  e。不准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

  4、遵守检测工作程序,做到:

  a、持证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检测;

  b、检测完毕,要清洗好器皿和仪器,清理剩余样品垃圾;

  5、遵守保密规定,妥善保管检测资料。

  为用户保密和保护技术所有权制度

  a、全站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保密制度,做好技术保密工作。凡系绝密、机密、保密文件,必须按规定范围传阅,不得随意扩大传阅范围;

b、本站重要技术和正在研究中的分析方法,重大事故有关报告及处理记录,各种保密技术资料,一律不准随意查阅、外借;

  c、采样计划、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和数据未公开前,未经有关部门许可,一律不准以任何形式向无关人员泄露扩散;

  d、凡用户提供的产品技术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等,一律不准向外公布或转让,也不得用于个人或单位的经济开发;

  e、监测分析室谢绝无关人员参观来访,必要时经监测分析室负责人批准; f、全站工作人员都有保密的义务和责任,凡违反保密规定,要追究责任并视情况轻重进行处理。

  监测分析室职责:

  1、负责编制本室的年度工作计划、物资需求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并提交综合技术室,完成业务工作总结;

  2、完成大气、水、噪声等项目的常规监测和污染源监测;

  3、负责监测数据的填报,并接受质控人员的质控、考核及培训工作安排;

  4、负责监测分析室内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并实施;

  5、负责检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及其计量仪器设备的`送检任务;

  6、做好环境记录、设备使用记录和检测原始记录;

  7、服从综合技术室调配工作安排,做好监测分析方法的研究、改进及新方法的建立工作,完成站长交给的其他任务。

  技术负责人职责:

  1、负责本站全面技术工作;

  2、负责解决监测技术,规范,方法等的执行过程出观的问题,指导各项监测业务工作;

  3、批准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计划;

  4、负责技术资料、文件等的签发。秉公办事,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5、审核《质量手册》并监督检查《质量手册》的执行情况;

  6、批准发布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7、负责技术资料保存期限和销毁的审批;

  8、对因领导不利或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致使检测工作出现重大技术问题而造成的严重损失负责;

  9、当质量负责人不在时,行使质量负责人职责

  质量负责人职责:

  1、负责全站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2、负责本站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审核质控数据,对监测报告的质量进行抽查;

  3、协助站制定环境监测计划、指导质控室对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

  4、组织编写质量手册,使之贯彻与执行;

  5、负责审核对用户的抱怨处理结果;

  6、对新增监测项目的认证申请进行审核;

  7、对在监测工作中的不规范监测行为有权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

  8、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并制定管理评审计划;

  9、对因领导不利或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造成监测工作质量失控负责;

  10、当技术负责人不在时,行使技术负责人职责。

  监测分析室负责人职责:

  1、监督管理监测分析室内务,对本室工作全面负责,协调室内人员的分工,安排落实检测任务;

  2、负责审核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对检测的质量负责;

  3、组织实施本室监测质量控制、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

  4、及时向站长汇报本室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5、负责有关检测实施细则、技术规程的编制、实验室安全、卫生、事故查处;

  6、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检定、安置、调试和日常使用、保养和管理;

  7、编写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玻璃器皿、化学试剂等物品的需求计划,报综合技术室汇总;

  8、研究验证检测技术与方法,负责比对试验的实施;

  9、完成站长交办的其它工作

  监测员职责:

  1、必须持证上岗,正确熟练地掌握本岗位监测分析的技术和有关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2、遵守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检测规范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计量器具,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按时报送检测结果;

  3、严格执行分析质量控制有关规定,检测前做好充分准备,检测过程中坚持控制好准确度和精确度。检测时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主动提出合理建议,对自己出具的检测数据负责。测试完毕及时整理、清洗器具;

  4、搞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认真填写使用记录。不得使用未经检定合格或超迟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进行样品检测;

  5、坚持原则、忠于职守,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做到科学、求实、公正、廉洁,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自觉遵守保密制度,维护用户权益;

  6、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收集和掌握与本人有关的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与动态,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7、爱护公共财物,节约试剂、水电,保证室内清洁整齐,维护公共场所卫生,时刻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样品管理员职责:

  1、负责对采样人员所采集的样品进行接收、编号、检查登记。

  2、负责按照正确的保存方法对接受样品进行保存,防止水质变化影响测量结果;

  3、负责及时将所存样品与监测分析人员进行交接;

  4、负责样品室环境条件的维护、记录;

  5、负责对监测结果进行解码,并将现场数据与监测结果交报告编写员出报告。

  报告编写员职责:

  1、负责报告格式的编制;

  2、熟悉国家环保标准,并运用得当;

  3、负责根据观场资料与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

  4、负责将写好的监测报告交综合技术室

  仪器设备管理员职责:

  1、负责所管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2、仪器设备到期时,提前报综合技术室申请检定;

  3、仪器设备损坏后,及时报综合技术室,申请维修或提出降级申请。。

  实验室管理制度

  1、监测分析室是分析实验检定的工作场所,为保证环境清洁、安静,不经允许外人不得进入;

  2、严禁在监测分析室内吸烟、饮食、会客,不得晾晒衣服和放置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3、监测分析室的地面、操作台应经常打扫、擦拭,保持无灰尘,实验台抽屉内试剂架柜、仪器架柜,通风橱内要摆放整齐有序,标志清晰、规范;

  4、各监测分析室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各种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妥善管理,保证随时可以供应,注意实验室用电安全,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室内电线管道设施,应安全、规范,不得随意布线;

  5、分析人员进入监测分析室应身着白大褂,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则,认真执行本人所承担的技术操作规范,工作要集中精神,严禁玩忽职守;

  6、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安全使用规则;

  7、监测分析室内的药品、试剂标签清楚,存放整齐,各种玻璃仪器应分类保管,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8、凡属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经专人负责保管,不准在监测分析室内随意存放;

  9、实验完毕,及时整理仪器设备和清洗实验用具,正确处理废弃物,及时切断电源、气源和火源,下班前检查水、电、气及门窗安全方可离去

  测站工作职能职责:

  1、负责制定全县各环境要素的年度监测计划和年度常规监测工作,并定期上报监测结果,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书。

  2、负责对辖区污染源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监测,建立污染源监测档案。

  3、负责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和污染治理项目验收监测。

  4、参与对环境污染事故纠纷的调查,并及时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

  5、负责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完成局下达的各项监测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制度

  1、要遵循既有利于使用,又要保证安全的原则,管好用好化学药品,加强安全教育;

  2、化学药品必须根据化学性质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品不得混放;化学药品要存放在专用橱(柜)内,有存放专用橱(柜)的储藏室;有阴凉、通风、防潮、避光等条件;有防火防盗安全设施;

  3、存放药品要专人管理、领用,存放要建帐,所有药品必须有明显的标志;对字迹不清的标签要及时更换,对过期失效和没有标签的药品不准使用,并要进行妥善处理;

  4、试验药剂容器都要有标签,对分装的药品在容器标签上要注明名称、规格、浓度;无标签药品,不能擅自乱扔、乱倒,必须经化学处理后方可处置;试验室中摆放的药品如长期不用,应放到药品储藏室,统一管理;

  5、化学药品盛装容器应封闭,防止漏气、潮解;见光容易起变化的化学药品应装在深色的玻璃容器或避光的容器里,对化学药品包装和药品质量要定期检查;

  6、要加强对火源的管理;化学药品储藏室(橱)周围及内部严禁火源,实验室的火源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有火源时,不能离人;

  7、储存的易燃易爆物品应避光、防火和防电等,实验室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要确定合理的储存量,不许过量且包装容器应密封性好;遇水能分解或燃烧、爆炸的药品,钾、钠、三氯化磷、五氯化磷、发烟硫酸、硫磺等不准与水接触,不准放置于潮湿的地方储存;

  8、危险物品的采购和提运按公安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剧毒、放射性物体及其它危险物品,要单独存放,由双人双锁专人管理;存放剧毒物品的药品柜应坚固、保险,要健全严格的领取使用登记;

  9、要经常检查危险物品,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自爆事故;对剧毒物品的容器、变质料、废渣及废水等应予妥善处理;

  10、管理人员要建立化学药品(化学药品)各类帐册,药品购进后,及时验收、记帐,使用后及时消帐,掌握药品的消耗和库存数量;不外借(给)药品,特殊需要借(给)药品时,必须经领导批准签字。

药品管理制度10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高危险药品包裹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二、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三、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四、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五、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注射剂稀释和护士临床使用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六、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七、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八、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药品管理制度11

  效期管理制度知识培训旨在提升员工对产品有效期管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效期管理定义与原则:阐述什么是有效期管理,以及其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性。

  2、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讲解从采购到销售各环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产品有效期跟踪。

  3、库存控制策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库存管理减少过期产品的风险。

  4、标签与记录管理:介绍正确标注和记录有效期的方法,以及相关法规要求。

  5、应急处理机制:制定过期产品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6、员工培训与责任分配:明确每个员工在效期管理中的.职责,提供必要的培训。

  内容概述:

  1、法规合规性:了解并遵守国家关于产品有效期管理的法律法规。

  2、系统建设: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系统,支持效期管理的实时监控。

  3、质量标准:设立严格的质量检查标准,确保产品在有效期内保持质量。

  4、合同管理:在采购合同中明确供应商对产品有效期的责任。

  5、客户沟通: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及时更新产品效期信息。

  6、持续改进:定期评估效期管理制度的效果,不断优化流程。

药品管理制度12

  1.药房必须凭本单位执业医师的处方调配、使用药品。

  2.药剂科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处方调配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或岗位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处方须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签字后方可调配和发放。

  4.处方审核人员收到处方后,应对处方的姓名、年龄、性别、科别、药品剂量、配伍禁忌及处方医师签章等内容进行认真审核。

  5.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6.发药时应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

  7.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留存备查。

药品管理制度13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一制度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应急预案制定:包括各类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的预测和应对策略。

  2、应急组织架构: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3、培训与演练:定期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4、设备与设施:确保应急设备的完好,设置清晰的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

  5、信息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

  6、后期评估与改进:对每次应急行动进行总结评估,不断优化应急管理体系。

  内容概述: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1、灾害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2、应急预案编制:详细描述每种情况下的应对步骤,包括报警、疏散、救援和恢复阶段。

  3、应急资源管理:确定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和资金,并确保其随时可用。

  4、应急演练计划:设计定期的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5、应急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6、法规遵从性:确保制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

  7、应急通讯系统: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传递渠道,保证命令的传达和反馈。

药品管理制度14

  1、目的:建立产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2、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4、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要求,适用于本企业经营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的管理。

  6.1.1、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6.1.2、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6.1.2.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6.1.2.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6.1.3、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6.1.4、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6.2.1、质量管理部质管员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6.2.2、获知或者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或通过纸质报表报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由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代为在线报告。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准确;

  6.2.3、主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获知或者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详细记录、分析和处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报告;

  6.2.4、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报告该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其他国产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6.2.5、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6.2.6、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在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在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及时报告;

  6.2.7、获知或者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立即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行政部门和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对每一病例还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

  6.2.8、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立即告知药品生产企业,同时迅速开展自查,必要时暂停药品的销售,并协助药品生产企业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6.3、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并提供调查所需的资料;

  6.4、质量管理部建立并保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档案;

  6.5、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6.6、省级以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根据分析评价工作需要,要求提供相关资料的,应当积极配合。

药品管理制度15

  门店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预防药品变质、损坏,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品储存条件的设定与维护

  2、药品的定期检查与养护

  3、库存药品的分类与标记

  4、药品过期与破损的`处理流程

  5、员工培训与责任分配

  6、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内容概述:

  1、温湿度控制:根据药品性质设定适宜的储存温度和湿度,并定期监测记录。

  2、光照防护:对光敏感药品采取避光措施,如使用遮光包装或存放于暗处。

  3、防潮防虫:采取防潮、防虫措施,确保药品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4、药品有效期管理:设立药品有效期提醒系统,及时清理即将过期的药品。

  5、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情况(如火灾、水灾)的应急预案,确保药品安全。

【药品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药品的管理制度02-15

药品管理制度10-13

药品采购管理制度04-13

[经典]药品管理制度07-25

药品库房的管理制度10-16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10-17

药品仓库的管理制度11-23

药品仓库管理制度06-30

药品管理制度07-13

药品盘点管理制度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