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制度

时间:2024-08-28 15:13:28 制度 我要投稿

传染病管理制度(合集15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染病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染病管理制度(合集15篇)

传染病管理制度1

  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订本制度。

  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防保站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日常督导检查工作。

  2、门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部要填写出入院登记,当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站。

  4、疫情管理人员每日2次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相关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并负责检查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漏报者必须上报院部,根据规定给予处罚。

  6、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7、院领导小组每季组织有关人员对院内和辖区内卫生室进行传染病漏报情况检查,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漏报抽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传染病管理制度2

  一、凡诊治病人的医务人员均为法定责任报告人,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时,必须按规定及时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上报医院预防保健科。

  二、全院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发现传染病均有报告义务。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三、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四、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属地cdc的按要求报告)。

  五、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一)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在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并进行网络直报到国家疫情监测信息系统。发现其他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

  (二)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在诊断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三)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立即进行报告。

  六、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七、设专人负责疫情报告、登记核实、统计和分析工作。

传染病管理制度3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疫情网络直报,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和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通过疫情网络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观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配合检诊。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交医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病人时,要按规定作好消毒、隔离措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作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月一次传染病漏报自查,做好门诊日志、疫情旬报、传染病花名册、自查统计、奖惩情况等资料并存档。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反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传染病管理制度4

  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入透析室须更换工作衣、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

  2.工作人员不得迟到、早退、脱岗,不得在透析室内谈笑、会客、进餐及做其他私事,去其他科会诊时,须说明去向。

  3.热情接待病人,耐心细致地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紧张心理,不厌其烦地指导病人及家属做好饮食管理。

  4.医师要严格掌握血液透析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积极收治病人,组织血液透析治疗的实施和危重病人的抢救。

  5.医师在透析前后要认真检查病人并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

  6.严格查对制度,护士执行医嘱要三查八对,完成当日工作须认真复查,并做好次日的工作准备,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

  7.工作人员须有高度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及仪器监护系统,及时处理并发症,并做好记录。

  8.科室药品、手术器械、被服用具由专人负责保管,急诊手术器械、药品定期检查,以备应急。

  9.当天完成血透机消毒清洗工作。做二班时,换班前,血透机必须经过过氧乙酸消毒,更换床单。

  水处理间规章制度

  1.水处理间设定在清洁区。

  2.保持地面清洁,每天进行空气有效消毒。

  3.节约用水,每天透析机消毒结束后及时关闭水源。

  4.注意安全,谢绝外人进出水处理间,每天工作结束后及时关闭水泵电源,水处理间锁门。

  5.根据用水量和处理水质情况,确定每周对前处理设备的.反冲频率并记录。

  6.水处理设备的脱钙、消毒程序按厂家要求进行。

  7.水滤过芯更换根据洁净度及水表压力决定,一般半月一次。

  8.建立“水处理设备管理、运行、使用、维护登记本”,记录内容包括出厂信息、操作运转、维修记录及定期消毒等,对水处理设备进行规范管理。

  9.建立“处理水质量监控登记本”,每日及每周对透析用水的电导度、硬度、氯含量等进行登记。

传染病管理制度5

  一、咨询员对咨询活动的任何环节及交谈的内容、检测结果均要保密。

  二、咨询资料(病历、登记表、化验单等)均应存放在加锁的柜子内,专人保管。

  三、不得将求询者的姓名、检测结果、感染情况及所有相关信息透露给外界。

  四、未经求询者同意,不得记录与求询者个人识别特征有关的`信息。

  五、对求询者的陪同人员的任何信息也要保密。

传染病管理制度6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

  (一)配备专用计算机1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二)配备3名工作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1名为专职);

  (三)配备1名人员从事本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

  二、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三、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

  (一)直报人员之一必须为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

  (二)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收卡上、下午各一次;常规录卡应在17点30分前完成;特殊情况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三)在国家和成都市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按要求直接网报。

  (四)在国网录卡时,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以避免红卡的出现;如遇到现住地址不详的卡片,即作为市内、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处理:录卡操作时,在“现住址国标”栏逐级选中“不详”,并在“现住详细地址”栏填写“不详”或已获得的内容。系统会自动将此类卡片统计在本地流动人口发病数内;

  (五)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六)在国网录卡时,艾滋病、HIV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副卡;

  (七)建立完整的'计算机工作日志、通讯日志、维修记录等;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八)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三年备查。

传染病管理制度7

  1、学校应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成立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方案,落实校长负责制及各部门相应职责,规范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内实施。

  2、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①规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保证传染病发病信息获取渠道通畅、及时。

  ②学校卫生老师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主要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③学校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徐汇区学校传染病报告卡>,在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内上报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④建立学校传染病登记专册,做好传染病病例的'登记工作。

  ⑤学校发生师生集聚性发热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按照<徐汇区学校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传染病)应急处理规范>要求落实相应的措施。

  ⑥禁止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3、加强学生健康情况检查工作

  ①开展每日学生晨检工作,掌握学生传染病发病信息,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建立晨检工作登记专册,做好每日晨检记录并执行相关工作制度。

  ②每周一次由卫生老师对全校师生健康、传染病发病及出勤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定期巡查记录。

  4、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①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并严格掌握患病返校学生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在校内传播。

  ②按照“徐汇区学校消毒隔离制度”要求,健全和执行学校消毒管理制度,实施预防性消毒和传染病终末消毒工作。

  5、利用学校教育网络对师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6、严格学生预防接种凭证入学制度,积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保证学生完成各类疫苗预防接种,提高学生免疫水平。

传染病管理制度8

  一、确诊法定传染病应填写传报卡,发现淋病,梅毒等,及结核(肺内、外结核)、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需分别选用性病、结核、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报告卡,根据要求认真填写。

  二、发现可疑肝炎、伤寒、副伤寒等疾病,应在传染病报告卡的疾病名称后方格内划“?”符号,但在第二次复诊时要作出确定或否定报告,猩红热、菌痢、麻疹等疑似病例可不必填写疑似传报卡,但在第二次复诊时要作出确定或否定诊断,肝炎要填写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或戊型病原学诊断。

  三、原已报告的病名需作更正报告时,在更正病名栏内填写更正病名,同时在报告的病名后小方格内作“×”符号表示。

  四、发现鼠疫、霍乱、副霍乱、禽流感、非典型肺炎、天花、白喉、流脑、乙脑、炭疽病、脊髓灰质炎,出血热等传染病,以及肝炎住院病例应先向洪山区疾控中心或病员户口所在地的卫生防疫机构电话报告后,再填写传报卡立即发出,如未确诊应作疑似传染病报告。

  五、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死亡的急性、慢性迁延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例,均应作传染病报告。并在备注栏内要注明急性、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疑似或输血后肝炎,如做病原学检查的,应在传染病卡注明阳性或阴性,对肝炎疑似病例经确诊或否定后应在一个月内更正报告,对迁延性、慢性肝炎发作一次,要报告一次,如慢性迁延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发作后尚未痊愈病例,每隔十二月报告一次。

  六、在临床特征一项内,要填写阳性化验结果。找寄生虫结果和肥达氏反应等诊断依据。

  七、凡外院诊断的传染病,在我院就诊时认为依据不足可作疑似诊断,在病史卡中要写明外院诊治情况,在病史封面诊断项内可写疑似病名。

  八、凡疑似法定传染病所开的.大便培养,沉淀孵化血培养,肝功能等化验申请单,必须要写明病员家庭地址,防止错报。发病地点是指疾病症状开始出现的地点,发病日期是指疾病开始出现的日期。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诊断可分别圈划“发病”、“死亡”,对已填报过“发病”的传染病人在订正诊断,出院或死亡发生时,必须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一次,填写时分别圈划“订正”、“出院”或“死亡”栏目,如同时属于其中一个以上栏目,可同时圈划,如死亡、出院时要同时圈划“出院”和“死亡”两项。

  九、传染病报告卡一律填写实足年龄,婴儿用周月,年龄不足周月者,可将“月”字划掉改为“日”字。

  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必须详细逐项填写、字迹清楚,必要时应核对门诊病史卡地址,防止错报、迟报、漏报、便于及时做好疫点调查处理工作;在门诊发现法定传染病,就诊医生应将传染病诊断写在病史封面上,注明“传染病已报”并签诊治医生全名。在住院期间发现法定传染病,除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外,在临时医嘱内要注明传染病已报,并在病史封面上再要加盖“传染病已报”图章。

传染病管理制度9

  为了及时妥善处理学校发生的各类事故,全力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事故报告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校内各部门、年级、班级

  二、需要报告的事故包括触电伤害、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饮用水污染、安全伤害事故等。

  三、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

  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班级、人数、家长姓名、单位、原因、主要症状、采取的措施和处理结果等。

  四、事故报告的程序和要求

  1、班主任、教研组长、任课教师、处室主任直至校长室,在获悉突发事件后,应详细了解情况,取得第一手资料,在处理过程中及时向校长室报告。

  2、当事人应积极配合协助有关单位和部门对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

  3、班主任、任课当事人、工作人员、校医、部门主任应积极主动配合校长室开展工作。

  4、事态严重的,校长室应在最短时间向区教育局、区政府报告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班级、人数、家长姓名、单位、原因、主要症状、采取的措施和处理结果等。事态一般的应在一小时内向区教育局、区政府报告。

  五、处罚

  1、学校应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2、对隐瞒不报、谎报或者缓报的,严格追究有关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石灰窑小学

  20xx年9月

传染病管理制度10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种染性非典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防疫站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管理制度。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观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防疫站并配合检诊。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交医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病人时,要按规定作好消毒、隔离措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作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月一次传染病漏报自查,做好门诊日志、疫情旬报、传染病花名册、自查统计、奖惩情况等资料并存档。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反以上规定,按<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传染病管理制度。

传染病管理制度11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分析医院传染病房不安全隐患,并分析其应对措施。笔者对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传染病房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及医护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传染病房的不安全隐患。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传染病房患者756及相关护理人员50人。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5例、43例次。感染者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46.2岁(18~79岁)。其中肝病患者21例,其他传染病患者4例。护理人员包含医生和护士,其中中级及高级职称人员xx人次,初级及其以下职称人员38人次。另外,医护人员感染病例1人次。

  1.2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根据医院制定的医院感染登记表,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登记,然后进行汇总分析。另一方面通过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含:消毒隔离原因、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自我防护意识差、执行制度不严以及其他原因,分析医院护理人员所发现的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

  1.3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4资料分析

  应用SPSSxx.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医院感染情况统计

  75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5例,感染43例次。医院感染主要病种肝脏疾病21例(84%),其他传染病患者4例(16%)。在43例次感染中,呼吸道感染最高为20例次(占46.5%),其次为消化道感染xx例次(占30.2%),腹腔感染8例次(占18.6%),占医院感染前3位。

  2.2护理人员的调查分析

  传染病房中感染的不安全隐患主要原因初步分为:病房环境、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管理、患者管理、及医疗废物管理,具体调查结果。

  3、讨论

  3.1病房环境

  按国家传染病法的有关规定,医院应加大硬件设施改建,规范病房布局,严格划分区域,按病种分室收治患者,并设立醒目标志,尤其肝病应设专门病区,以防其他传染病的侵袭。病区的划分和病区的布局等病房环境直接影响传染病的传播。

  由于我院收治的传染病中以肝病为主,肝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抵抗各种微生物的能力低下,较其他传染病患者易发生感染,其发生率高达95.83%;住院时间较长与病区内呼吸道传染病接触机会增多;中央空调集中供冷供暖,病室内空气流通差,过滤器未定时更换;这些都是本病区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3.2消毒隔离

  消毒、隔离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不仅保护患者,同时可保护医护人员,认真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切断外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这是切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消毒隔离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环境物品的消毒、住院期间患者、陪护的消毒、出院后的消毒管理等。

  3.3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包括科室医护人员及卫生保洁人员。医护人员的管理分为病患的感防护和自身的防护。

  作者单位:450000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在传染病房消毒、隔离中,不仅工作人员医疗操作在病房感染中非常重要,而且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在病房感染中也是重中之重,为了做到有效防护,接触患者时应尽量戴口罩,处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物时应戴手套,穿隔离衣。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防止交叉感染。中心静脉置管、操作人员不熟练、插管部位皮肤破损、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屏障,是病原菌进入人体的最大入口,潮湿可以增加感染的发生率。本组5例血管相关性感染者中,1例是由于洗澡后局部受潮、2例是由于穿刺部位渗液引起的感染。

  另外,卫生保洁人员,他们是医院培训和管理的重点人群,她们文化水平有限,生活水平较低,且流动性大,而她们接触污染的机会较多。

  3.4患者管理

  患者的管理包括患者入院的管理、患者外出管理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管理。患者入院由护士向患者作入院介绍,并发给健康指南及入院须知,每月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病友讲座。让患者自觉尊守消毒隔离制度和一切规章制度,密切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严格控制患者外出,避免患者到公共场所传播病源微生物的机会;防止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劝阻患者之间不得串病房与密切接触,探视患者不准进入病区,尽可能减少陪伴率,因为陪伴也可能成为院内感染的媒介。

  3.5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必须设有专人保管医疗废物,设有专门房间存放,从而保证了医疗废物不流失、不扩散。

  首先每个医护人员掌握医疗废物的概念和分类,明确传染科患者日常生活中所弃物品也属于医疗废物。所有医疗废物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的3/4时,及时扎口密封,并注明传染科及日期。用专用的印有“污染性医用利器”字样的硬质黄色塑料桶收集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由病房专人负责送至回收点(不得由保洁人员运送),并由回收点人员检查登记废物,转交专业处置技术人员处理。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与传染病区设置、管理不当直接相关。需要医护人员坚持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从而从源头上切断医院感染的发生。

传染病管理制度12

  一、接待患者,耐心解答问题,遵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文明行医。

  二、仔细询问发病经过,了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注意为患者保密。

  三、认真填写门诊病历,按规范要求注意内容的完整性,提高首诊符合率和及时率。

  四、采集标本操作应规范化,使用正规的'检查方法和试剂。

  五、男医生给女病人检查和取材时,必须有女医护人员在场。

  六、采用卫生部推荐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科学合理用药,减少病人负担。

  七、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安全套使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联系卡。

  八、保持诊室清洁,改善就诊条件,创造轻松良好的“一对一”就诊环境。

传染病管理制度13

  第一条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第二条

  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第三条

  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疫情网络直报,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和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通过疫情网络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第四条

  责任报告人发观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配合检诊。

  第五条

  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交医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员。

  第六条

  诊治传染病病人时,要按规定作好消毒、隔离措施。

  第七条

  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作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月一次传染病漏报自查,做好门诊日志、疫情旬报、传染病花名册、自查统计、奖惩情况等资料并存档。

  第八条

  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反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传染病分类

  甲类传染病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并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并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并淋并梅毒、钩端螺旋体并血吸虫并疟疾。

  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并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并包虫并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并手足口玻

  其他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传染病管理制度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确保传染性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加强传染病的科学管理制定的专业性部门规章制度。

传染病管理制度14

  一、疫情报告制度:

  学生在校期间如有传染病的发生,应及时、准确地报告市疾控中心(在经医院确诊或实验室检查)。

  顺序:学生---班主任---卫生室---校长室---市疾控中心、市教育局

  二、晨检制度: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检工作。对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已发生传染病班级的其它学生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服药,如板兰根、维生素C等。

  三、消毒制度:认真做好教室、专用教室消毒工作,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和住宿部要重点消毒,勤洗晒衣被并用紫外线消毒车和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

  四、病愈后复课要求:

  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隔离期限,隔离时间未到的必须要有医院传染病科证明,并由卫生室复检后学生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未愈不能来校上课。

  五、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这一内容的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勤洗手,及时做好学生的.计划免疫,防止交叉感染。学生离校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六、对患传染病的学生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进行检疫,隔离、观察、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七、工作人员家中及学生家长发现传染病人应报告学校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传染病管理制度15

  1、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诊疗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诊治病人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诊疗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诊治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及治疗。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6、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传染病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传染病管理制度07-11

传染病管理制度02-11

(合集)传染病管理制度07-12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06-21

门诊传染病管理制度08-16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02-18

传染病管理制度20篇08-16

传染病管理制度15篇04-06

传染病管理制度(14篇)04-07

[必备]传染病管理制度15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