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5篇(优)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
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由取得当地环保部门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集中和处置单位同意收集处理,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废品回收站或交由其他任何单位收集处理。
2、医疗一次性废物应分类放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容器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由专人使用专用的转运工具按照确定的时间、路线转运到指定贮存地点。转运工具和容器使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破坏性废物、药物废物和化学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制药废物可与感染性废物混合,但应在标签上注明集中处理。
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病毒保存液等高风险废物,应当在产生地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然后作为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置。
5、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物品必须就地进行消毒毁形。放入专用收集袋进行集中处置。
6、利器不应与其他废物混合。使用后,它们必须安全地放在锐器容器中集中处理。
7、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各科室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禁止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9、定期每月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月报表,每年上报年报表。
10、严格管理,定期检查。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
1、医疗废物管理实行管理责任制,医院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
2、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部门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工作要求、组织培训、业务指导、监查考核,确保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3、各科主任或者护士长或者指定负责人为科室责任人,负责落实并执行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履行工作职责,预防、控制和杜绝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对意外发生能作出应急反应。
4、医、护、药、技、员工等均为医疗废物管理的执行者、维护者。自觉依法执行和维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各项相关管理制度。违规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5、医疗废物处理专职(兼职)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依法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度和实施办法,无故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将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3
为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
1、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2、要有严格的封闭措施,设专人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3、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做到防鼠、防蚊蝇、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4、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禁止转让和买卖医疗废物。
5、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6、专职人员必须按制定时间、路线,并使用专用密闭运输工具,收集、运输医疗废物。
7、从各医疗废物产生点收集回的医疗废物要分类放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
8、认真执行登记制度,收集医疗废物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并保存登记资料至少三年。
9、收集的医疗废物不能外流、泄漏、扩散,只能交给指定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焚烧处理。
10、将医疗废物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时,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11、每次收集完毕,在暂存点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先用1000-20xxmg/l含氯消毒液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12、当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及时对贮存点、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先用高压水冲洗,再用1000-20xx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
13、专职人员在收集或运送医疗废物时,要穿防护服、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穿胶鞋。接触医疗废物后,脱去手套要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的洗净双手。
14、在工作中要防止被锐器刺伤,一旦发生刺伤要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15、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即可向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16、因管理失误,发生医疗废物丢失、泄漏、扩散,要承担相应责任,并根据情况给予罚款处理。
17、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分别运送。医疗垃圾暂时贮存不能超过48小时。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4
1、医院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和兼职管理人员。
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全院医疗废物处置的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积极配合,做好各自管理范围和环节的.医疗废物处理工作。
3、严格按照“谁使用、谁主管、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各医疗废物产生点必须设兼职管理员进行管理,在医疗废物产生源头做好分类工作,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混装。
4、各科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时储存、运送与处理符合管理规范。
5、相关职能部门指定专职回收人员按要求做好全院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和临时存放工作。禁止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6、医院对专职回收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处置和防护知识培训,对各医疗废物产生点的分类收集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存放等各项工作的职责细化并落实到人。
7、医疗废物专职回收人员工作时,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按有关要求采取防护措施,佩戴工作牌。
8、专职回收人员每日收集医疗废物1~2次,在废物产生点必须做好双方交接登记手续,在废物袋上挂应的标识牌。
9、密闭式(容器、塑料袋均应封口)运送医疗废物,严禁超载运输,防止有害物质泄漏或掉落造成危害。
10、禁止在非收集、非临时存放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在处理医疗废物过程中,不能将医疗废物和非医疗废物混合,如有混合,整个混合物按医疗废物处理。
11、医院设置西南一排四房为医疗废物固定临时存放点,配备暂时存放设施,设备,存放容器必须加盖,不得露天存放,存放点必须加锁,设专人管理。医疗废物暂时存放不得超过2天。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5
一、医院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设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
二、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院产生的`废物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两类,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三、严格对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分类,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包装,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包装,损伤性废物用利器盒包装,放射性废物用红色垃圾袋包装,同时设有警示标识和记录标签。
四、隔离的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如包装物或容器的外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五、各科室按要求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按规定的线路和时间运送医疗废物。运送的医疗废物必须密封包扎,确保无破损、渗漏。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均统一运送医疗垃圾中转站集中存放,并进行交接登记。
六、医院设立垃圾中转站,中转站为密封式,具有防鼠、防蝇、防盗功能,设专人负责。所有垃圾日产日清,医疗废物交具环保资质的垃圾焚化厂作无害化处理。设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联单和记录。
七、任何人都不得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八、医院对新上岗工作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岗前培训,定期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进行培训。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6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服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依法持证执业。
2、将本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悬挂于醒目处。每年按时申请校验一次。如机构地点、诊疗科目发生变化,应提前申请变更。
3、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处处为病人着想,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认真诊治每一个病人。
4、认真、规范、准确地书写门诊病历,填写门诊登记、处方。
5、严格遵守医疗护理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6、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发现传染病及时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不截留传染病人。
7、依据国家有关价格政策,制定合理的.各项业务收费标准并公示,收款后正规合法的票据。
8、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1、自觉遵守《执业医师法》,依法持证开展相应的医疗服务工作,不从事注册范围以外的业务项目。
2、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对待病人态度和蔼,检查认真,诊断正确,治疗得当。对诊断不明和危、急、重症病人进行必要的处置并及时提出转诊。
3、认真书写病历、处方和各种记录,发现传染病应按规定及时报告。
4、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5、参与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7
医院感染随着医院的诞生而产生,并随着医学的发展而日益严峻,由于侵入性操作、器官移植、化疗、介入术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加之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疾病患者的增加,使得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且呈现增多趋势。医院感染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也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为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医疗水平、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依法严格管理,采取预防医学措施,控制相关医院因素的影响来保证医患的安全和社会人群的健康。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1.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考核护理部及感染科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概念、消毒、灭菌、隔离知识与进展及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消毒、灭菌药械的合理使用与浓度检测。重点科室的医院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反应。
1.2发挥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作用每周有重点的抽查消毒隔离中的某项内容。每季度按消毒隔离考核标准逐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纠正,追踪检查,充分发挥质控职能。教育护士提倡"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制度。
1.3加强素质教育,护士在独立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都关系着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2、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监控网络控制医院感染
2.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各级医院都必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教科、护理部、临床相关科室、辅助科室、后勤部门等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床专家等组成,在院长或业务副院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从而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管理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我院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中,十分重视组织机构的建设,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网络组织结构。其中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包括主管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和各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科有专职监控医生、护士2名,每个临床科室都设立了1~2名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护理人员担任兼职监控员。从病房的建设、制度的制定、措施的落实到环境的监控各个环节都有护理人员的参与,形成了完整的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监控管理链,从而保证了医院感染控制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1]。
2.2建立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健全必须依照国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实施。与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制度有: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隔离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各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导管室、监护室等)的感染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以及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2.3制定消毒隔离考核标准护理部和感染科一道分别制订了重点科室和病房消毒隔离考核标准。从工作人员自身到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空气微生物监测及消毒等方面,均制定了考核标准,定期考核,量化打分,与绩效挂钩,并及时反馈整改,持续质量改进,使消毒隔离工作逐步完善。
3、落实护理管理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3.1严格无菌技术的管理护理技术操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护理部将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护士行为规范下发各科室,并经常下科室指导督促检查。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须注明时间,超过24h不得使用。
3.2加强重点环节的控制,确保预防医院感染各项措施落实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如手术室、供应室、ICU病房,根据各专科消毒隔离管理规范要求,从布局、洁、污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布合理。严把消毒灭菌关,加强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3.3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医疗废物,如各种污染的针头、纱布、管路等,这些医疗废物是传播艾滋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院制订了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置于防渗耐刺的利器盒中,盛装医疗废物的专用桶贴有警示标识,废弃物装满容器的3/4时扎口密封,贴上标签,运送到指定的医疗废弃物暂时储存点,各科室设有专用登记本,每日对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登记,并签名,落实到人。
3.4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素;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只有医生、护士、患者同时意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工作中密切配合,合理使用抗菌素,才能降低医院感染。
3.5重视监测和监控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可准确查明和及早预防感染的发生。护理部要协同医院感染办一道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随时抽查和每月的大检查,及时发现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例如:护士操作中不洗手或洗手方法不正确、用后一次性物品及各类管道处理没按要求执行、消毒液浓度不够等情况,及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科室每月做好对空气、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的细菌培养监测,上报感染办。感染办每季度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监测,每6个月对紫外线使用过程中的强度进行监测,并把监测结果反馈到各科室。护理部根据感染办反馈的各种监测结果及统计数据,对不达标的科室要求写出细菌超标原因及整改措施上交到护理部,并要求重新消毒灭菌监测[2]。总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加强护士素质管理,加强医疗用具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的管理,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各项制度,对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8
一、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感染性废物放置于黄色塑料袋内,生活垃圾放置黑色塑料袋内,有传染性的废物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利器放置于利器盒内,装满3/4时应封袋和封口,专人回收后集中处置。
二、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胎盘等高度污染的病理性废物,应放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用密闭容器运送。
三、特殊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应放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专人密闭回收。
四、针头、刀片等利器使用后必须稳妥地置于利器盒内,不得与其它医疗废物混放,利器盒禁止重复使用。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五、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立即毁型,放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密闭存放,针头放置于利器盒,3/4满扎封袋、封口,由专人回收集中处置。严禁盗卖和随意丢弃。
六、使用后的一次性采血、穿刺用注射器等,应连同针头一起放置于利器盒内。3/4满时封口,由专人回收后集中处置。
七、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由专门机构处理。
八、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由专门机构处理。
九、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十、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做到不泄露、不扩散、不污染环境。
十一、建立医疗废物分类登记、交接制度,科室与专职收集人员双方签字,资料保存3年。
十二、收集和运送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穿工作服、带口罩、帽子、厚质手套等,必要时穿胶靴、戴防护眼镜。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9
1、全体工作人员应自觉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2、任何人发现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的现象,可直接报后勤保障部或院总值班室,接报人应立即向分管院领导汇报。
3、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对现场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和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在48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县环保局报告。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消毒工作从感染性废物污染最轻的区域向污染最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消毒。
6、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7、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8、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健康损害的,应在1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若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健康损害的,应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
9、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伤后的处理方法:
a)可用肥皂水、清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的重力挤压。
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d)保留物品,以便辨认其传染性。
e)向保健科汇报。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直接参与人及其相关的情况。
f)根据具体情况尽快采取医疗措施,医学观察。
10、对破碎体温计、血压计泄漏的水银收集方法:
①收集人需佩带口罩、手套,用硬纸片做成小套,收集散落的水银珠;
②将套内收集的水银珠放进有盖的小药瓶中,药瓶中须放有一定量的水;
③将小药瓶送医院设备科仪器维修部保管。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0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护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6、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7、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8、医院内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9、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10、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11、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储存地点。
12、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者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13、医院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储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
14、医院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市卫生局指定的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15、医院要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16、医疗废物转交出去以后,应当对暂时储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17、医疗废物有医院统一回收,禁止任何工作人员转让、买卖。
18、医院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在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1
一、医疗废弃物必须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二、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要求建立医疗废弃物专用的密封贮存室,标明标志并加锁,防止医疗废弃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
三、由门诊指定人员对输液管和注射器(消毒、销毁后)、玻璃器皿、组织血样、试管或其他类别进行分类,分别用易燃、无毒的软包装袋密封,并贴上分类标识卡。
四、分类包装后的医疗废物由清洁工人送至存放医疗废物的储存室的专用密封桶中。
五、定期由后勤人员将医疗废物送至县卫生局指定地点,针头等类物品定期焚烧处理。并如实填写收运交接时间、种类、数量的医疗废弃物转移联单和经办人签名。六、医疗废弃物贮存室每天由清洁工人清洗,并用2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七、对接触医疗废物处理人员进行定期知识培训。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2
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以下工作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一、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块及其他各种敷料物被视为感染性废物。
三、将医疗废物置于黄色垃圾袋或垃圾箱内,将放射性废物(放射源、同位素等)置于红色垃圾袋内。
四、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五、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六、传染病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七、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八、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示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类别、日期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九、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交接工作。
医疗废物院内运输管理规定
一、运送人员每天下午4时30分从各科室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从高楼层到低楼层的路线从楼梯走道送至垃圾贮存间,并锁好门窗。
二、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垃圾贮存房。
三、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四、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五、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六、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00ppm/L)对运送工具(推车及容器)进行擦拭或浸泡,运用医疗废物的专用车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医疗废物集中存放场所管理规定
一、在一楼垃圾专用房间暂时贮存医疗废物,有严密的封闭措施,加盖、上锁,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二、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三、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四、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00ppm/L)对垃圾房的墙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期喷洒防蚊蝇、防蟑螂药物。
五、设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交接工作要求
一、运送人员收集各科医疗废物要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二、科室实行登记记录。禁止工作人员及清洁工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三、运送人员将医疗废物交于指定的垃圾处理公司时应进行交接点数,详细记录重量、袋数、时间并双方签名。
四、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要求
一、为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胶鞋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必要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并上报院感科。
三、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进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医疗废物管理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一、立即报告院感科。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三、组织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成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的区域和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五、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六、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七、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应当对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3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医护员工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环保意识和自身防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所产生的危害,进一步保障人类健康。
二、培训对象
1、医疗废物管理的专职人员
2、全院各科室医、护、药、技、工勤等全体人员
3、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
三、主要培训内容
1、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国家相关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3、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职责与责任;
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
5、医疗废物交接及登记制度;
6、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自身防护措施;
7、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报告处理制度及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四、培训方式
1、下发有关国家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和本院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供全院医护员工自学或部门负责人组织学习。
2、分期、分批、分层次、分别采用多种形式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与考核。
3、结合实际工作对有关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程序逻辑和操作方法的指导和演示。
发生医疗废弃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
一、总则
1、目的:为了防止医疗废物在处置过程中发生流失、泄露、扩散而导致传染病播散或污染环境的事故,提高我院医疗废物专职工作人员的现场应急能力,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2、使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院院内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的应急处置。药物性、化学性医疗废物的意外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二、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由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药剂科、设备科主要负责人组成
职责:负责对事故处理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成立事故现场调查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现场处理组、后勤保障组
具体分工:
1、事故现场调查组(院感科):负责勘察事故现场,组织人力对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调查记录。
2、安全保卫组(总务科):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及时疏导事故现场围观人群,保障安全,防止事态扩大并负责应急所需后勤物资的保障。
3、医疗救护组(医务科、护理部):负责现场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4、现场处理组(院感科、护理部):对现场消毒处理工作及个人防护工作进行指导,并组织人员对泄露现场进行消毒处理。
5、后勤保障组(总务科、设备科、药剂科):负责应急处理所需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器械、药品的保障。
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报告程序
1、医院任何工作人员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上报院感科,节假日及夜间时间报告总值班。
2、院感科或总值班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同时对污染现场进行封锁。
3、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向现场调查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现场处理组、后勤保障组组长进行通报,同时启动本预案。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医院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市卫生局及环保局报告。
(1)一般情况下应在48小时内报告;
(2)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12小时内报告;
(3)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
四、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预防及紧急处理措施
1、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上报。
2、事故现场调查组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3、如有人员伤亡,医疗救护组立即对伤员进行急救。
4、现场处理组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污染扩大。
5、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7、若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事件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的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总结与奖惩
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同时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卫生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简要经过;
2、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型、数量,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
3、事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4
1.当前在医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缺乏,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处理成本核算与院内感染的关系,单一追求经济效益,应该由供应室统一供应的灭菌再生物品而自行消毒处理。
1.2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处理不规范,多数由各科室自行洗涤,包装后送供应室灭菌,清洗物品不规范,洗涤后的物品甚至还有血迹,质量意识欠缺。
1.3部分科室准备的灭菌物品包装质量不合格,包内无监测卡,包外无3M指示胶带,无灭菌日期、有效期、包布反复使用不清洗。
1.4灭菌后的`物品部分科室储存条件差:布类、一次性物品、各种消毒剂混放一起,导致布类灭菌物品被污染。
1.5科室间发展不平衡,使质控达标起伏不定。
2.院内感染监控中质控护士的作用重在对环节质量的管理
2.1院内感染监测:按照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检测,要求各科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检测意识。
2.2消毒灭菌效果检测:质控护士应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标准,对临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护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内窥镜室、透析液、牙钻、高压灭菌锅等进行定期和随机抽样检测。及时反馈,对检测不合格的地方协助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3改建部分重点部门的布局:按照《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投入资金,重新规范、改建了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等重点部门,增加了辅助用房,做到了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物品定位放置。
2.4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制定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配置了医疗废物回收车,专人回收、管理,要求所有科室使用有规范标示的容器、包装袋,医疗废物分类存放。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处、车辆、工具及其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洁,对负责收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并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应急措施培训。
2.5垃圾分类处理:严禁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院外转运时,严格履行交接登记手续,按照要求资料保存3年,严禁买卖医疗废物和随意倾倒医疗废物。
3.质控护士在院内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笔者认为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积极配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科室制度的落实情况,对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措施。积极配合科主任、护士长建立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监控医师和质控护士组成,在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上下协调,结合各科特点进一步修定和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措施,完善医护人员技术操作流程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保洁制度,做到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并提出了在院内感染监控中质控护士的作用重在环节质量的管理。强化了质控护士在院内感染监控中的作用,在预防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5
医院感染管理贯穿于医疗活动始终,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深入,感染管理越来越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已成为医疗安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院自20xx年起对临床科室定期督查,严格控制,确保了医疗安全。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保证医疗安全
1.1实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科科室感染小组三级管理体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1.2制定并持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法规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实施细则》的要求,及时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并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督查,使医院感染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重点环节加强管理,提供安全医疗环境
2.1做好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每月、季按规范对灭菌器、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剂、内窥镜、透析系统、重点部门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等消毒效果进行生物学监测,每半年对紫外线灯强度进行监测。对不合格者立即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同时做到每季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2.2落实质量规范化,按照质量标准,对感病科、口腔科、手术室、ICU、血透室、新生儿室、产房、导管室、内镜室、供应室、清洗房等重点科室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科室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检查感染控制方案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每月进行全面质量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方式,深入科室,对医院感染控制执行情况、无菌技术操作监督检查,检查出问题集中反馈,当场指正,科领导记录。每月感控科对督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通过院质量考核分析会进行讲评,全院通报,结果与科室经济挂钩,当事人按规定质控扣分,院长、科主任、护士长负领导责任,按比例扣分,形成了落实医院感染制度人人有责。
2.3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依照条例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及开污梯的人员进行相关法规、技术、安全防护、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实施医疗废物全程控制,从科室产生、分类、贮存、运送到处理均由专人负责;回收人员与临床科室严格填写交接记录并签字;按规定时间、专用通道、车辆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贮存处;针头等锐器置利器盒内避免职业伤害;收集容器、包装袋、运送车辆、暂存点、集中处理焚烧处均有医疗废物明显警示标识,防止个人转让、买卖、丢弃或混入生活垃圾,确保医疗安全。
2.4管理严谨,大事件反应迅速发现临床科室有特殊传染病、感染流行趋势或某种特殊菌感染等情况反应迅速,做好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动态,采取有针对性控制方案,有效阻止传染、感染的发生;对院感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制定措施并指导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强化院感管理工作并持续改进,对问题采取追溯调查,召开现场会,问题严重者及时通报,以杜绝院感暴发流行。
2.5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等相关证明进行审核,采取定期与随时检查方式对设备科、药材科购进其索证复制备案,对存贮环境、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医疗安全。对有质量问题或改进意见认真记录,及时反馈给生产厂家。
3、协调各部门间工作,开展多样培训
3.1医院感染管理涉及面广,搞好部门间协调工作,也是保障医疗安全重要部分。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医院感染管理必须取得各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不但要在医务部、护理部、总务科、药械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还要在临床医技科室的协同配合下,才能使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开展形式多样培训
随着医院感染新的办法出台,我院安排重点科室人员外出培训,更新知识;在院内分批对各类人员进行电教培训;利用下科室机会对特殊岗位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交流;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将医院感染规章制度、诊断标准、手卫生规范集中印刷成册,使培训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在人人参与中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培训加深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感染新规范,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技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环节质量,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7-28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6-12
[精品]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2-24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热)07-06
[精]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7-08
【优】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7-26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精】07-25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精)07-25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9-24
【通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