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制度15篇【合集】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消毒隔离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消毒隔离制度1
一、消毒制度
毛巾1次/日1∶250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
水杯1次/日消毒柜消毒45分钟
餐巾1次/餐洗干净后消毒柜消毒45分钟
桌椅1次/日1∶250的`84消毒液擦洗
门把、水龙头1次/日1∶250的84消毒液擦洗
厕所1次/日1∶250的84消毒液冲刷10分钟
空气1次/周紫外线照射30分钟,冬季每半日通风10--15分钟
玩具1次/周1∶250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
床单、枕巾、被套2次/月1∶250的84消毒液浸泡20分钟,清洗,然后用洗衣粉洗涤,用清水洗净。
被褥1次/月阳光暴晒4-6小时图书1次/月阳光暴晒
二、隔离制度
1、儿童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要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班。
2、对发生传染病的幼儿,以及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均要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幼儿,幼儿不混班,老师不串班,检疫期满无新病人出现即解除隔离。
3、工作人员及幼儿家中有传染病时,要及时报告医务室,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消毒隔离制度2
1.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选择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2.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紫外线每日消毒2次,每次1小时。
4发热门诊候诊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进行,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
5、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6、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1)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病区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2)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3)每个诊室、隔离留观室备单独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4)病人离开救护车后,应当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7、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管理
(1)使用后的一次性带血注射器直接丢入利器盒内;(2)注射器、输液器,单手在利器盒上去掉针头;其残留部分丢入黄色塑料袋内。(3)其它一次性医疗用品一律丢入黄色塑料袋中。
8、终末消毒
(1)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房间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消毒隔离制度3
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行前戴口罩。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换,保持清洁。
2、诊疗,护理操作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4、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后备用。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
5、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安置。
6、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可消毒。
7、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8、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9、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凉干,定期消毒。
10、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随意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就诊。
12、护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问题提交院感员会研究解决。
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进入室内时应衣帽整洁,带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防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5、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名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6、碘酊、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有记录。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地面湿式清扫,清洁用具要专用,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根据工作流程穿戴隔离衣、防护用品,只能在限定的区域操作,不能随意违规走动。
2、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3、不同感染症病人应分开安置,挂隔离标志,特殊感染病人单安置,教育病人在限定的区域内活动,不互串病房,食品、物品不混用。
4、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用品要先消毒,后清洗,再根据要求消毒或灭菌。
5、每日按常规做好病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消毒工作,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病房污水经消毒后排放,固体污物防入双层感染性污物袋,封闭后送焚烧炉焚烧。
7、严格探视陪伴制度,减少探视、陪伴人员,并做好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手术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域间标志明确,符合功能流程。
2、进入手术室要换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换鞋,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
4、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5、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6、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8、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间尽量减少流动人员,减少手术间开关门的次数。
9、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0、手术废弃物品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
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奇放间。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近地墙面。
7、各区域清洁用具应区分,用后消毒处理后备用。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划分明确,标志明显。
2、所有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换鞋。
3、一般产妇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保护产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细菌监测,保留监测结果。
ICU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ICU应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2、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安置,诊疗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两次,对室内空气应定期进行消毒监测。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5、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6、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7、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8、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9、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室内保持安静、整洁,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消毒,湿式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洁具专用,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并记录结果。
3、各种医疗用具用后必须消毒,新生儿用具每日消毒,每月食具细菌监测一次。
4、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5、新生儿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带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洗衣房消毒隔离制度
1、、洗涤区、压熨、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
2、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消毒、清洗。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为20xx分钟。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4、清洁被服专区存放。
5、工作环境保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毒,每周扫除。
6、工作人员作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
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
1、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2、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
3、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4、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症病人应专机透析。
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
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2、不同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3、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6、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
7、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符合要求。
8、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在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如果导管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3、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门、急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ICU、手术室应执行相关部分的消毒隔离制度外,做好以下几方面:
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疹治,并及时消毒。
2、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3、医务人员的手要随时流水清洗和消毒。
4、急症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5、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应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份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污染区。
2、管理要求:
1)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2)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储血冰箱应每周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5)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抗体水平。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6)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后集中处理。
消毒隔离制度4
一、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预防知识培训,为其带给必要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二、医务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进入手术室、产房应换专用鞋;不得穿工作衣随意出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标准预防,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日常工作中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五、治疗室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进入时应戴口罩、帽子;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h,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h,并注明开启时间。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也可使用一次性小包装消毒液,使用时间为7天)。门诊、换药室、手术室、分娩室的干缸不超过四小时。其余处置室不超八小时。
六、医务人员应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粘膜、组织的'医疗用品务必到达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物品务必到达消毒水平。
七、根据物品性能选用消毒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可选用低温灭菌;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八、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务必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做好记录。配制好的84消毒液不超过24小时。戊二醛不超过一周。更换灭菌剂时,务必对用于浸泡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4) 九、病人使用的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里应加灭菌水,每日更换。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等可拆卸部分应每周更换2次。
十、体温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应持续清洁,如有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清洗,并用内含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
十一、普通病区的物品表面、地面无污染时,需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污染时先去除可见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擦拭布巾、拖布按要求清洗、消毒,干燥备用。特殊科室如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检验科等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持续清洁、干燥,每一天进行消毒,用内含效氯500-1000mg/L消毒剂湿拖或湿擦,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各室抹布要分别使用,不得混用。
十二、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务必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各科室需监督检查保洁员的清洁消毒工作,有特殊要求时应向保洁员交待清楚。换下的被服放入污物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
十三、病房、治疗室、厕所应有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使用,悬挂晾干,并定期消毒。
十四、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十五、按照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合理处理医疗废物。
消毒隔离制度5
一、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
二、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三、医务人员务必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务必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务必消毒。
四、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五、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务必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状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六、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净。
七、科室应持续环境清洁,空气清新。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1、各科室应定时通风,必要时根据不同状况选取其他的空气净化措施。
2、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拖洗工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3、墙面一般不需常规消毒,受到病原体污染时,采用适宜浓度的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处理。
4、病房各类用品表面应持续清洁,一床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后及时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务必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八、洗衣房回收污染被服不应在各科室走廊内请点,以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九、各科室布局、流程应合理,洁、污区域划分明确,防止人流、物流交叉。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指证和方法。根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并穿戴适宜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十、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在病区末端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对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收治于感染性疾病科;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十一、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出医院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十二、医疗废物处置应贴合我院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
消毒隔离制度6
一、具有相对独立的健康体检场所和候检场所。
二、健康体检区域布局和流程合理,环境整洁,通风良好,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健康体检人员与就医人员分开,遇污染时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三、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每日做好各种物表、仪器等的.清洁擦拭或消毒,并有相应记录;耳鼻喉科的各种检查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认真执行手卫生制度,掌握洗手及手消毒指征,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六步洗手正确率95%;洗手肥皂干燥保存,快速手消毒剂应标明开启时间。
五、采血室每日清洁,采血前后做好通风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六、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巾,采血前后应进行手消毒。
七、所使用的消毒器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八、样本运送按照生物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执行,密闭运送,如有遗撒及时消毒处理。
九、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熟练掌握自我防护知识,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并上报院感科。
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严格分类收集,利器置于锐器盒内,医疗废物周转桶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每日对桶表面进行擦拭,保持洁净;交接有登记、签名。
消毒隔离制度7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手术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域间标志明确,贴合功能流程。
2.进入手术室要换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换鞋,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
4.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5.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6.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8.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间尽量减少流动人员,减少手术间开关门的次数。
9.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景,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0.手术废弃物品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经过,不得逆行。
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
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一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近地墙面。
7.各区域清洁用具应区分,用后消毒处理后备用。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划分明确,标志明显。
2.所有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换鞋。
3.一般产妇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保护产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细菌监测,保留监测结果。
ICU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ICU应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2.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诊疗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坚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两次,对室内空气应定期进行消毒监测。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5.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6.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7.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8.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9.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室内坚持安静、整洁,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消毒,湿式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洁具专用,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并记录结果。
3.各种医疗用具用后必须消毒,新生儿用具每日消毒,每月食具细菌监测一次。
4.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5.新生儿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到达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
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坚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2.不一样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一样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3.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到达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6.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
7.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贴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贴合要求。
8.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消毒隔离制度8
1、设置相对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有明显标志。清洁工具严格分区使用。
2、工作人员及清洁物品由清洁路线出入,患者及污染物品由污染路线出入。
3、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必须穿隔离衣、裤、鞋,戴帽子、口罩;离开污染区应脱去隔离衣,消毒双手。隔离衣按要求挂放,隔离衣、裤每天更换一次,隔离鞋每周清洗一次,口罩每班更换,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4、留观病人应单间隔离,不得互串病室,不可随意外出,所需的物品、药品、治疗、饮食等均送至床旁。原则上禁止陪伴及探视,特殊情况经医生或护士长决定。
5、留观室的医疗器械及用物未经消毒不得放入治疗室、办公室或携带外出;病历本、医嘱本不可带入病室,出院病历消毒后方可送出病区。
6、室内空气每日定时消毒二次;地面、桌椅、门拉手等生活、办公用具和医用仪器表面每日消毒一次;留观室门口备出入口垫,每日用消毒液浸湿,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7、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及剩余饭菜必须先倒入备有漂白粉的容器内按漂白粉与其1:5的.比例放置2小时,方可倒入厕所。其它的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装入双层黄色废物袋物并密封,由医疗废物专人上门收集统一焚烧。
8、确诊为传染病患者按传染病消毒隔离有关要求执行。
消毒隔离制度9
一、护理人员上班时必须着装整洁,下班、就餐、开会时脱去工作服。
二、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三、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筒、持物钳定期清洗、消毒、灭菌和更换,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时间。
四、治疗室、换药室每日通风换气,定期清扫,工作人员进治疗室要戴帽子、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人室内,抹布、拖把应有标记,专物专用。
五、病室定期通风换气,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式扫床,一床一套;一桌一布,用后浸泡 消毒、清洗晾干。
六、被服每周更换一次,如有污渍随时更换。换下的脏被服放于污物袋。
七、暖瓶、痰盂、便盆等用具专人专用,出院时消毒后带走。
八、采血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直接焚烧。
九、体温表一人一支,用后浸泡消毒。
十、输液操作一人一针一管一止血带,用后消毒。
十一、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十二、隔离单位
1.严重感染及传染患者要单独安置,病室门口挂隔离衣,放洗手盆,内盛消毒液。
2.为隔离患者进行操作时要穿隔离衣,操作完脱去隔离衣并消毒双手。
3.隔离患者物品专用,一次性用物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4.隔离患者用过的血压表、听诊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浸泡在含氯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5.传染患者应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不得外出。
十三、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患者,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被服要灭菌,用过敷料焚毁。
十四、各种内窥镜使用后必须认真清洗,彻底消毒;乙肝患者应固定内窥镜,用后严格 消毒。
十五、患者转科、出院或死亡后要进行终末消毒。
消毒隔离制度10
一、新生入园必须进行体检,体检合格方可入园。
二、新生入园前进行家访了解疾病史、传染史、过敏史、家庭史和生活习惯。
三、新职工必须持体检合格证明,方可就职。在职职工每年进行体检一次。
四、幼儿连续一个月缺勤,返回时必须重新体检,方可进园。
五、幼儿患传染病,返回时必须严格执行隔离检疫期,并进行体检合格方可进园。
六、幼儿每年年测量身高、查血色素一次,每年全面体检一次,每年检查视力一次,龋齿一次。
消毒隔离制度11
一.肠道门诊要做到专人、专室,专用医疗器械、专用厕所,有专用的治疗观察室。
二.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自觉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不漏报、不迟报。
三.要做到“逢泻必采”,样品合格。就诊病人要逐个登记,写明家庭详细地址等,上下班要与值班医师认真做好交接班。
四.肠道门诊采得的`样品要有专人及时送检,检验科对送检样品要验收签字。五.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工作帽,诊治病人后必须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六.肠道门诊室每天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和消毒。
七.肠道门诊如发现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时应立即隔离,并报告防保科及院领导,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消毒隔离制度12
1、医护人员必须定期接受消毒灭菌技术培训,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标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手术区域布局、流程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每日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3、医护人员进入室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对每位病人操作前要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窥器、棉签、棉球、纱布等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启封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
5、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行随意丢弃。
6、无菌物品标识规范、清楚,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柜或无菌物品容器内。未经灭菌物品不可与无菌物品混放。重复使用的消毒液盛装容器每周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剂。
7、使用无菌手术包时应查对名称、灭菌日期及指示剂、指示剂未达标或消毒过期等不符合无菌标准的严禁使用。
8、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对室内的`空气、环境物体表面实施一次的消毒灭菌工作。并详细记录完整消毒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9、医务人员在诊治传染病病人时,做好个人防护。被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做到无害化处理。
消毒隔离制度13
一般消毒隔离制度
1.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和执行注射、采集标本,检验、制剂、介入治疗、检查,手术、接生等科室均应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的措施。
2.医务人员上岗应穿工作服,无菌操作应戴帽子、口罩,禁止穿工作服、鞋、帽上街和去食堂,接触病人前后、无菌操作前后应洗手。
3.传染病人污染的环境、设备、家具、用品、被服、餐具、便器等必须严格消毒,其排泄物、引流物必须经消毒、净化后倒入下水道。
4.接触传染病人应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禁止穿隔离衣、鞋等进入非隔离区。5.凡接触血液、体液、组织、器官的器械、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应消毒,注射、针灸要一人一针一用一消毒。
6.凡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焚烧,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要采用清洁---消毒---灭菌的处理原则。
7.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等物品的处理,必须执行毁形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8.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齐、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9.治疗室、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二次,每周熏蒸消毒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10.每次操作结束后必须用消毒液擦操作台、治疗车等,无菌柜、窗台等经常用消毒液擦拭。
11.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纱布、棉球等无杀菌能力的无菌物品应每天更换。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12.治疗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
13.无菌容器、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表用后要浸泡消毒。
14.治疗室的抹布、拖布等用具应专用,用后消毒悬挂。
15.换下污染被服,放指定的地点,不随便乱丢,不在病房清点。
16.各种医疗用具,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必须用后消毒再用。病人被、褥、床单、被套定期更换。
17.病人出院后必须终末消毒,床、椅、桌等用物消毒液擦拭消毒,床垫必要时晒或更换。死亡病人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
18.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的辅料、被褥、房间均严格消毒处理,辅料焚烧。19.传染病病人俺病种分别隔离,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根据要求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手套。接触不同病种是应洗手,更换隔离衣或隔离衣后手消毒并洗手。
普通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新入院患者(除急、危重患者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
2.病房环境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应定时通风换气,床头桌、地面每日二次湿式擦拭,拖布要专用,定期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3.传染病患者不准和普通患者住在一个病室。对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4.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窜病室及外出。出院、转院、死亡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对其所用的物品必须消毒处理,未经消毒不准带出,更不能给他人使用。对其所用的被服、衣服等出院时要熏蒸消毒后在进行清洗。
5.病人的被服应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不少于一次,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换下污衣被服严禁在病房、走廊抖动或清点,放于指定处,不得随地乱丢。
6.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房事先消毒。
7.凡遇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患者,应严格隔离,用过的房间要用化学消毒剂溶液熏蒸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立即焚烧,对其被、褥、衣服必须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没出入一次手消毒一次。
8.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二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不得少于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
9.病人用的被服要定期清洗,有污染严重的要随时拆洗,被服服装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每出院一个病人要更换一次。
10.病人出院、专科或死亡后,即使对床单进行彻底消毒处理(终末消毒),床、桌、椅及墙壁应用消毒擦拭,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
11.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严重时随时更换。
12.大、小便器没用一次消毒一次,病人用的大小便器由工勤人员放在含氯消毒剂塑料桶内浸泡30分钟后再用。
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并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进入注射室的人员必须穿着工作服,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不得在注射室内闲谈、会客和做非治疗相关事情。
2.注射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应有过期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去除中包装,分类放在柜内。
3.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
4.静脉输入药液必须现配先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超过24h不得使用。
5.治疗车上物品排放有序,上层为消毒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房的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6.无菌物品不得放在污染区,如窗台等。
7.注射室无菌物品要定期消毒更换。持物钳或持物镊与容器的尺寸应配套,手持部分应在罐外,使用中污染应及时更换。浸泡持物钳的消毒溶液根据性质定期更换,浸泡深度在1/2~2/3或关节以上,容器和持物钳每周消毒更换二次。
8.注射室应湿式清扫,清扫用具要专用,悬挂,每日通风,紫外线消毒二次,并记录消毒时间。
9.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枕头、针管及一次性输液器等分类收集,焚烧。
10.体温计应在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后冲洗备用。
11.治疗室每月作空气及物体表面细菌培养一次,工作人员手部细菌培养一次。空气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个/m3,物体表面细菌总是不得超过10个/m2,手部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个/m2。
12.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先处理一般病人,后处理特殊感染病人。
换药室(处理室)消毒隔离制度
在治疗室、注射室的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无菌伤口于污染伤口必须分室(区)换药。
2.换药器械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或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
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操作者必须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处置后敷料放入双层黄色收集袋内,即使焚烧处理,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4.使用无菌包时,必须严格检查消毒日期,在有效期内使用。一套无菌包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
5.换药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6.处置包用后清洗消毒后冲洗,擦干,立即打包,灭菌后存放。打包处置包的包装物必须保持清洁,没戏用后送洗衣房清洗。禁止在处置室内清洗、晾干。
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检查患者前后洗手,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是应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各种抢救、检查、治疗用的器械必须高压灭菌,超过一周重新灭菌方可使用。
3.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严格按《可重复使用医疗用品使用规范》消毒灭菌。洗胃机等设备用2%戊二醛或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备用。
4.各诊室每日湿式清扫二次,每周大扫除一次,如有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时用消毒液消毒后清洗。
5.清洁用具各室分开使用,并有标记、悬挂。
6.一次性医疗用品只能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院医疗废物处理规范》进行分类、收集、集中焚烧。
7.留观室扫床一桌一块一消毒,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
8.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转诊,病人接触过的医疗器械必须彻底消毒后,方可第二人使用。
妇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合理分区,设预诊区、诊察室。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2.医务人员要在诊治传染病、性病病人是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
3.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毛巾专用或使用一次性纸巾。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操作规程,诊治病人必须一人一单一窥阴器一手套;采集标本必须一人一部位一棉签一波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5.无菌物品如窥器、棉签、棉球、纱布等机器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起开后使用不得超过24h。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6.处理传染病病人后应及时进行床单位及房间消毒。
7.无菌柜内只放无菌物品,柜内保持清洁。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凡进入分娩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产房的衣、帽、鞋、口罩,非工作人员不许进入分娩室,非工作用品不许带入室内,不得在分娩室内闲谈、会客和做非工作相关事情。
2.产房每天湿式清扫二次,每次分娩结束后彻底消毒清扫,所有台面用消毒剂擦拭消毒。3.产房无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设专人管理,每天进行检查是否过期。无菌物品必须注明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超过7天重新灭菌。无菌持物钳干式使用,一人一用一消毒,无菌棉签等每天高压灭菌。
4.每个产妇分娩即使更换床单、橡胶单和气垫。橡胶单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5.分娩用过的器械及时清洗、消毒、灭菌后备用,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消毒后清洗。
6.产房每周大清扫一次,用高效消毒剂喷雾消毒一次,拖鞋一用一清洗消毒。
7.空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二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fy/m3。
8.传染病病人或感染病人分娩后所用物品均按传染病消毒处理,同时进行隔离,产房做终末处理。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达到以下要求: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诊疗室和清洗消毒室单独设立。
2.设专人负责清洗消毒,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前后工作台、诊椅、诊室进行清洁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3.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戴口罩、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一人一套一换,更换时洗手。
4.一个病人治疗结束后,必须充分冲洗痰盂池不得见血丝。
5.凡接触破损粘膜、血液、穿破口腔软组织或骨组织的器械(手机、车针、扩大针、牙钳、解剖刀、挺子、骨凿、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根管器械、银汞充填器)必须灭菌。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6.与皮肤粘膜。可能暴露在体液或唾液飞沫中的器械以及可能被污染的手接触的器械应当进行消毒。
7.不能高压的可采用2%戊二醛液浸泡消毒。口腔检查器械如镊子、口镜、探针、碗盘、漱口杯等,应高效消毒。
8.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备用或使用避污袋一次性使用。
9.修复用印膜、模型等接触血液、体液后送技工室钱必须进行消毒;蜡块、石膏及各种修复体使用中效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10.棉签、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抽出的药液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11.反复使用的口腔器械必须先去污染、加酶浸泡、清洗注油、干燥,然后再灭菌。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按消毒、清洗、注油、干燥、灭菌。
12.医疗废物处理按医疗废物处理细则执行。
13.消毒锅每月做一次生物监测,合格方可使用。清洗消毒每月一次做空气、物体表面细菌含量监测,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cfu/m3,物体表面细菌不得超过10cfu/m3。
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在普通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还达到以下要求:
1.传染病病人按不同病种分室收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拖布等。
2.严格掌握并实施各种消毒隔离规范。医务人员在侦查不同病种的病人之间严格手消毒。传染病区使用检查单据、病历和其他物品及病人永无均要用0.2%过氧乙酸熏蒸2小时或紫外线照射消毒后才能送出病区。
3.各类病人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不能请假外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4.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用84消毒液配制成20xxmg/L浓度放置2小时后倒入下水道。
5.病人出院,病房先熏蒸消毒后进行擦拭消毒,再做紫外线照射1小时后方可收住新病人。
6.传染病房产生的生活垃圾也按医疗废物处理。
7.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用两层包装袋包装,统一回收,集中焚烧。
重症监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监护室内应有安静、舒适及隔离的环境,以保证患者的休息,防止交叉感染。
2.监护室内谢绝家属探视,有特殊情况随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3.进入监护室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拖鞋,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患感冒及其他传染病者,不能参与特护工作,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监护室。
4.每天湿式清扫二次以上,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二次以上,每月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部细菌含量监测一次,呼吸机管道、氧气湿化瓶等也每月一次监测。
5.每日检查各类治疗包的有效期、器皿急用无,每周大消毒一次。
6.各类穿刺导管放置器限不超过3天。穿刺处皮肤在保留穿刺管期间每个2~3天消毒处理一次。
7.各类输液管、引流瓶每天更换。非一次性各种引流管、吸痰管、导尿管使用一次后消毒灭菌备用。
8.呼吸机管道清洗后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冲洗干燥备用。感染症病人现金派还氯消毒液30分钟后再清洗用2%戊二醛浸泡10h后备用。停用呼吸即使,将起导管清洗干净,消毒、冲洗、晾干备用。
9.医护人员每次接触病人时洗手或戴塑料手套,手被污染时先手消毒后洗手。
10.ICU一对一护理病人,如护理另外一个病人是必须先洗手。
11.使用后的一次性卫生材料等医疗废物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分类收集,集中回收,统一焚烧。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识明确。
2.手术室内应设有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个例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考进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3.进入手术室人员更换手术室拖鞋、衣、帽、口罩,头发、内衣的衣袖、衣领不可外露,方准入内。
4.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5.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清扫,地面、手术台,每台手术结束后用消毒液擦拭;紫外线消毒每天三次以上,手术时间过长时,书中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月做空气培养一次,空气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3。
6.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术间进行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手术结束后彻底消毒、清扫。
7.各种手术物品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由专人负责,无菌物品必须标明消毒日期及失效日期,并每天手术之前进行检查,超过7天重新灭菌。
8.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9.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辅料先浸泡后清洗,执行双消毒,辅料应注明“感染”标记后送洗衣房;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医疗废物双层包装及时焚烧,手术间严格终末处理。
10.严格控制参观、学习、进修人数,并不准随意进入其他手术间或无菌间。手术刷应一用一灭菌。
11.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一人一用一更换。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用后严格消毒。
12.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13.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随意窜其他书剑,术间门应关闭。
14.手术废弃物品置黄色塑料袋内,专人封闭运送,集中焚烧。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保存和隔离制度
1.手术室设有无菌敷料室,专为存放无菌物品,所有物品均注明灭菌日期、失效日期。
2.高压灭菌的物品,可存放7天,过期则不可使用,应重新灭菌。
3.已打开包皮的物品和容器等,只限24小时内存放手术间使用,不可再回无菌敷料室。已铺好的无菌辅料,只限4小时内有效,过期应冲洗灭菌。
4.无菌敷料室应每日才是框架和地面1~2次,每周消毒一次,定期做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标。
5.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物品充足可靠。无菌敷料室不得放入非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不得放在窗台、柜上层等非无菌区域。
6.每月无菌物品监测一次,使灭菌合格率达100%。
7.对特殊患者污染的`敷料、器械,应双消毒,再放入无菌室。
8.一次性无菌物品应有专柜,按照《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特殊感染患者手术间的处理规定
1.对特殊感染患者进行手术,术前向疾控科报告,应不影响其他正常手术的前提下安排专门书剑,并有明显标识。
2.工作人员进入手术间更换拖鞋,衣帽整齐,有特殊隔离衣(用一次性隔离衣),并专门管理。术中工作人员尽可能不外出,更不能窜其他术间,如有事外出时需更换衣帽,以免交叉感染。
3.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所有地面、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擦拭消毒,必要时空气熏蒸消毒后再湿式清扫。
4.术后一切污染物品,应含氯消毒剂中浸泡消毒后,再高压灭菌。
5.所用物品器械双消毒,并注明日期。
6.对污染敷料,及时送焚烧。标本送至病理科时,注明特殊感染。
7.凡参加手术人员离开手术间前,要手消毒、脱下污染衣服、拖鞋、更衣后方可外出。
洗衣房的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分为洗涤区,压烫、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
2.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庆典,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对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毒、清洗。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250㎎/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L,煮沸消毒为20~30分钟。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4.清洁被服专区存放。
5.工作环境保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
6.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设普通病人血液净化间(区)、隔离病人血液净化间(区)。治疗室、水处理室、储存室、办公室。更衣室、待诊室等分开设置。
2.工作人员入透析室穿工作服,操作时戴口罩、手套、更鞋、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3.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上机、脱机是应戴手套。
4.对血液透析定期消毒,严格检测;透析器、管路应一次性使用。
5.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6.病人透析前常规进行肝功能、肝炎病毒、艾滋病等化验检查。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或送专科医院),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7.透析液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A液细胞总数不得超过200个/cm2,B液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xx个cm2。
8.每月空气培养一次,细菌含量不得超过200个/cm2。
9.血透室每天湿式清扫二次以上,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2次,并记录,各种无菌物品定期消毒。
10.一次性卫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1.使用后的各种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分类收集。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严格分诊查区、清洗消毒区、清洁区。
2.进行内镜检查操作、清洗时,应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口罩、手套。
3.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内镜必须灭菌。胃镜、肠镜、支气管镜、喉镜等必须高效消毒,活检钳灭菌处理。使用后的内镜立即擦去表面污物后多酶清洗,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内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4.内镜和活检钳一人宜居一用一消毒灭菌。储存钱先干燥处理,在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
5.凡接触病人呕吐物、分泌物的碗盘、牙垫等用后先清洗,再浸泡1000mg/L含氯消毒液30分钟以上,取出清洗,消毒灭菌。
6.床单、枕套每周更换2次,发现特殊感染病人或传染病病人应安排每天检查的最后,并把内镜2%戊二醛浸泡消毒45分钟以上。发现肿瘤患者,用后用75%酒精擦拭。
7.地面及其他物体表面每日清扫二次,紫外线照射消毒二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cfu/m2。
8.操作和清洗消毒内镜室应穿防渗透工作服,带橡胶手套,取消毒后的内镜室应更换无菌手套。
9.每日检测使用中的消毒液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时立即更换。
10.使用后的各种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分类收集。
导管的消毒隔离制度
1.导管室严格按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管理,入口处设过渡清洁区,术区拖鞋与区外拖鞋严格分开存放。
2.进入导管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拖鞋、衣帽、口罩,头发、内衣衣领及袖口不可外露,方可准入内。
3.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地面、手术台、操作台、灯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次,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2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空气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fu/m2,每月做物体表面检测一次,物体表面细菌含氯不得超过5cfu/m2。
4.各种无菌包和无菌容器定期灭菌,无菌包必须标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并定期检查,超过7天一律重新灭菌。无菌容器内的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
5.严格按照卫生部有关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的要求,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材料必须符合卫生和有关规定要求。
6.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按去污、清洁、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7.使用后的各种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分类收集。
消毒隔离制度14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详细内容:
1.入室人员的管理
(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衣、帽、裤、鞋,不准带私人用物进入工作区。
(2)入室人员进入限制区必须戴圆顶帽、戴口罩。
(3)工作人员每年一次体检,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患有传染病者不得入室工作。
(4)手术病人入室前,必须更换清洁衣、裤、戴帽及穿脚套。
(5)进入手术室的推车轮须经消毒后进入半限制区。
(6)工作人员外出必须更换工作衣、帽、裤、鞋。
2.参观制度
(1)非本室人员及非手术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进修、实习人员必须遵照上述规定执行,实习人员须由带教老师带领,不得单独进入手术室。
(3)参观人员须经医教科或护理部同意后,更换衣、帽裤、鞋、戴口罩,并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任意穿行。
(4)除每日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外,每周固定一日为卫生日,彻底清洁消毒手术室。
(5)专用拖鞋每日用消毒液浸泡后,清洗晾干备用,鞋柜用消毒液擦试,每日一次。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划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区间有明显标志,严格遵守三通道原则,手术间按无菌、非无菌、污染手术分室。
2.认真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每月对手术医生、洗手护士手指培养一次,要有据可查。
3.浸泡液及酒精,每日测比重,每周更换容器及消毒液1~2次,要有记录。
4.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戴上无菌手套后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巡回护士应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外出和走动,手术间的门不要随便打开。
6.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
7.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
8.
手术间紫外线要求:功率≥30W/m3,灯距地面<2.5m,配有紫外线反光罩,辐射强度>70uw/cm2。
9.凡需手术病人术前一律查肝功能、乙肝全套抗原抗体,阳性者按传染病隔离技术要求对待。
(四)一般感染手术
1.器械、敷料、针筒、手套、引流瓶等均应浸泡消毒后按常规处理。
2.手术间开窗通风,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推车、物体表面、拖地,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五)特殊感染手术、隔离手术
1.就地手术为原则,采用一次性敷料、器械、针筒为好,门口挂隔离牌。
2.术中的纱布、敷料及其他能燃烧的物品应全部焚烧。
3.器械、针筒、搪瓷盘应浸泡于0.5%过氧乙酸中30分钟,经2次高压蒸气灭菌后再处理,包上应贴有红色传染病标志。
4.未使用过物品集中打包,贴上红色传染病标志,高压灭菌后作常规处理。
5.一切接触患者的用物包括推车、被褥,放置手术间内(布类要松散,带盖的盒要打开),用甲醛加热法熏蒸消毒,12.5ml/m3封闭24小时。
(六)无菌物品的管理
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集中管理,室内通风、干燥、环境清洁、无杂物无蝇无尘,应有纱门纱窗。
2.
无菌物品柜清洁通风应有专人检查,无菌包按顺序排列,标记清楚,无过期物品,无菌物品有效期7天,霉季5天。
3.无菌包体积不应超过30×30×40cm,包布大小合适,容器无破损,大、中型包中间及包布的反折处各放规定的化学试剂一枚。
4.浸泡器械消毒液量足够,关节打开,每周更换一次,标记清楚,细菌培养每月一次,要有据可查。
5.敷料灌、泡手酒精桶,碘酒、酒精瓶要消毒,每周1~2次。
6.
酒精浸泡液测试每日一次,比重保持在0.70~0.75之间,并有记录、签名。
7.肥皂水、指刷、消毒毛巾等用物每24小时消毒一次。
消毒隔离制度15
一、按季节开展卫生防病工作,不断提高幼儿健康水平,减少发病率。
二、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室内外卫生分片包干,每天两扫两拖,每周大扫除,并进行全园消毒。
三、茶杯架、桌椅、水龙头、门把手每天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四、幼儿玩教具每周消毒一次,一巾一杯天天消毒,餐具餐餐消毒,活动室寝室每日消毒,图书每月日光爆晒一次,每学期翻晒被褥两次。
五、厕所每次用后即冲水,每天用消毒液消毒做到无臭味。
六、活动室及寝室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一次,时间为60分钟。每周用苍术消毒一次。
七、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报告,所在班级物品要彻底消毒。
八、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应及时报告园领导,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九、要求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漱口,每周剪指甲
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午睡后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消毒隔离制度】相关文章:
(经典)消毒隔离制度09-03
消毒隔离制度05-19
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03-09
诊所消毒隔离制度04-24
消毒隔离规章制度02-05
消毒隔离制度15篇04-03
消毒隔离制度精选15篇04-09
消毒隔离制度(通用20篇)09-04
消毒隔离制度汇编15篇04-03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