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事故管理制度15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事故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事故管理制度1
事故报告调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1. 提升安全意识:通过制度化的过程,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2. 防止事故复发:深入分析事故原因,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减少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3. 保障企业利益: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
4. 法规合规: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事故管理制度2
重大事故管理制度是为了预防、控制和应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重大安全事故,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事故风险评估
2. 应急预案制定
3. 安全培训与教育
4. 事故报告与调查
5. 责任追究与整改
6. 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内容概述:
1. 事故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重大事故源,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应急预案制定:预先设定各类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计划,包括疏散路线、救援程序、通信机制等。
3. 安全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4. 事故报告与调查:规范事故报告流程,及时准确地记录和上报事故情况,开展事故原因调查,明确责任。
5. 责任追究与整改: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定期审查和更新安全管理规定,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事故管理制度3
1、 总则
1.1本《规定》适用于本线路工程监理项目部。
2、 事故等级及含义
2.1 人身伤亡事故
2.1.1特别重大事故:(一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一次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者。
2.1.2重大事故:(二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一次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者。
2.1.3较大事故:(三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者。
2.1.4一般事故:(四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者。
2.1、5一般事故:(五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无人员死亡和重伤,但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群体轻伤事件。
2.1、6六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无人员死亡和重伤,但造成较大影响的人员群体轻伤事件。
2.1、7七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无人员死亡和重伤,但造成3人以上群体轻伤事件。
2.1、8八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无人员死亡和重伤,但造成1-2人轻伤。
2.2 设备事故等级
2.2.1 特别重大事故:(一级设备事故)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者(500万元)
2.2.2 重大事故(二级设备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事故:
(1)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者;(500万元)
2.2.3 较大事故(三级设备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事故:
(1)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者;
2.2.4 一般事故(四级设备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一般事故:
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或者由于特种设备事件造成1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者;
2.2、5 五级设备事件:未构成四级以上设备事件,符合下列条件者
500千伏以上线路倒塔。
2.2、6 六级设备事件:未构成五级以上设备事件,符合下列条件者
220(含330)千伏以上线路倒塔、
2.2、7 七级设备事件:未构成六级以上设备事件,符合下列条件者
35千伏以220千伏以下输电线路倒塔。
2.2、8 八级设备事件:未构成七级以上设备事件,符合下列条件者
10千伏以上输变电设备跳闸。
2.3 其他事故
2.3.1 火灾事故
2.3.1.1 特大火灾:死亡10人及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合计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2.3.1.2 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下;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合计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事故。
2.3.1.3 一般火灾:凡不具备上述两项情形的火灾,均属于一般火灾。
2.3.2 道路交通事故
2.3.2.1 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不足一千元的事故;
2.3.2.2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一千元以上不足三万元的事故;
2.3.2.3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三万元以上不足六万元的事故;
2.3.2.4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六万元以上的事故;
3 事故报告
3.1 发生轻伤及人身记录事故,发生属于工程承包商的事故,承包商除按规定程序上报外,应及时报工程监理项目部;工程监理项目部接到轻伤事故报告后,应在当周安全周报中报出。
3.2 发生重伤死亡事故,重大及以上设备质量事故或发生施工原因导致一般以上电网事故,或发生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或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监理项目部接到事故单位的报告后,必须立即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向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本部报告。在一小时内将情况进一步核实后进行补充报告,并协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在16小时内提交书面事故报告。
3.3 发生一般事故监理项目部应要求事故单位24小时内向监理项目部报告,并在3天内提交书面事故报告,监理项目部在接到事故报告一周内,将事故报告及审核意见送交工程建设管理单位。
3.4 事故报告内容
3.4.1 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肇事)单位。
3.4.2 伤亡人数、伤亡者姓名、性别、年龄、伤害类别。
3.4.3 事故简要经过及事故原因初步判断。
3.4.4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4 附则
4.1 监理项目部应在事故发生后监督渝1施工项目部和渝2施工项目部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4.2 监理项目部应按规定进行工程安全事故统计,保留事故报告、处理、统计的所有记录。
事故管理制度4
第一条各企业应根据本规定,制订本单位的实施细则。
第二条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1:
事故报告内容
一、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
二、发生事故的下属企业及车间名称
三、发生事故的时间
四、事故类别
五、事故经过(附事故现场示意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图)
六、事故伤亡情况
伤亡人数;
伤亡者姓名、性别、年龄、工种、级别、本工种年龄、文化程度、直接致害原因、伤害部位及程度。
七、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附计算依据)
八、事故原因
九、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十、事故责任分析及处理情况(包括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管理者责任的.分析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事故管理制度5
1、发生事故,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分明,依法处理。
2、在施工现场内发生除轻伤事故外的伤亡事故,应立即按规定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工会、行业主管部门,并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事故概况(含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类别、经过、伤亡情况、损失情况、初步原因分析)。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好现场,组织抢救、施救。
3、发生轻伤事故,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和重特大伤亡事故,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上级安全监督部门、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工会、行业主管部门等组织成的伤亡事故调查进行调查。
事故管理制度6
医院药品质量事故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预防和控制药品质量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其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药品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2. 药品采购、存储、调配和使用的质量控制
3. 药品质量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流程
4. 员工培训与教育
5. 质量事故的`预防措施与持续改进机制
内容概述:
1. 质量监控:设立药品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药品进行抽样检验,监控药品的质量状态。
2. 采购管理:实施严格的供应商资质审核,确保药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3. 库存管理:保持适宜的储存条件,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防止过期或变质药品流入临床。
4. 调配使用:规范药品调配流程,确保准确无误,严格执行处方审核。
5. 事故报告:制定明确的药品质量事故报告程序,鼓励员工及时上报可疑问题。
6. 调查处理:组织专业团队对质量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7. 培训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药品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8. 预防措施:通过数据分析,识别质量隐患,制定预防策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9.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制度执行效果,根据反馈进行修订和完善。
事故管理制度7
药品质量事故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保护公众健康。它通过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质量监控,提高药品质量事故的应对效率,防止小问题升级为大危机,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市场信任。
内容概述:
1、预防机制: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风险。
2、事故报告:设立明确的报告流程,确保任何质量异常或事故能迅速上报,并进行记录和追踪。
3、应急响应: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对突发质量事故进行快速响应,控制影响范围,减少损失。
4、责任追究:明确各级员工在质量控制中的职责,对因疏忽或违规行为导致的质量事故进行责任追究。
5、整改措施: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6、培训与教育:定期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提升员工对质量控制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事故管理制度8
1、目的
为了鼓励、发动职工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对发现、排查、举报和事故隐患整改治理过程中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2、范围
全体从业人员。
3、职责
3.1
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事故隐患报告途径和设立举报箱;负责批准对发现、排查、举报和事故隐患整改治理过程中有功人员的奖励。
3.2
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接收本部门、车间的事故隐患报告;负责建议对发现、排查、举报和事故隐患整改治理过程中有功人员的奖励。
3.3
安管部负责接收公司范围那日的事故隐患报告或举报;负责审核各部门、车间对发现、排查、举报和事故隐患整改治理过程中有功人员的奖励。
3.4
全体员工有权向公司相关部门或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告或举报事故隐患项目。
4、程序
4.1
事故隐患报告或举报范围
公司或部门、车间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公司或部门、车间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
4.2
事故隐患报告或举报的接收与处理
4.2.1
事故隐患报告或举报的接收
4.2.1.1
安管部负责接收事故隐患的报告、举报的接收,对接收的.事故隐患应有记录,报告人与接收人均应签字确认。
4.2.1.2
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车间事故隐患报告、举报的接收,对接收事故隐患应有记录,报告人和接收人均应签字。
4.2.1.3
安管部在公司的多个位置设立举报箱为员工报告、举报事故隐患提供方便条件。安管部应定期打开举报箱,接收员工对事故隐患的报告、举报。对员工投入举报箱事故隐患的报告、举报没有署名的以匿名举报处理,由安管部在报告人栏内署名“匿名举报”。
4.2.1.4
安管部负责事故隐患的举报处理,对举报材料应进行登记,无论是实名举报或匿名举报的事故隐患,均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举报的项目进行核实。并将举报、核实情况报告公司主要负责人。
4.2.1.5
安管部对所有报送、报告、举报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汇总,建立事故隐患报送、报告、举报档案,将《事故隐患报告书》(见附件1)一同存档。
4.2.2
事故隐患报告或举报的处理与责任
4.2.2.1各级负责人根据职责范围,立即对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情况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与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4.2.2.2
接收事故隐患的责任人应当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接收的事故隐患进行核实,不得延误,否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2.2.3
凡因人为原因,对事故隐患报告或举报的处理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刑事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责任人应承担刑事责任。
4.3
事故隐患报告或举报的奖励
4.3.1
安管部或部门、车间负责人对事故隐患报告或举报,经相关部门或人员核实的,提出奖励建议,填报《事故隐患报告(举报)奖励审批表》(见附件2)报送安管部。
4.3.2
安管部对部门、车间提出的事故隐患奖励的建议进行审核,经审核属实的报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予以奖励。
4.3.3
根据事故隐患的危险等级奖励标准
4.3.3.1
重大事故隐患,奖励1千元;
4.3.3.2
较大事故隐患,奖励500元;
4.3.3.3
一般事故隐患,奖励50元~100元。
4.3.4
事故隐患报告、举报的其他项目按《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5、相关文件
5.1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与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管理制度》
5.2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6、记录
6.1
《事故隐患报告书》
6.2
《事故隐患报告(举报)奖励审批表》
附件1:
事故隐患报告书
报告人
所在
部门
报告书
编号
报告事故隐患名称
事故隐患存在部门
事故隐患存在工序
事故隐患存在部位
事故隐患的类别
事故隐患状态描述
事故隐患整改建议
接收后的核实情况
核实人:
xx年xx月xx日
核实后事故隐患确定的等级
报告人签字确认
接收人签字确认
签字:
xx年xx月xx日
签字:
xx年xx月xx日
安管部
接收记录
接收记录人:
xx年xx月xx日
注:“事故隐患类别”栏填写事故隐患属: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中的其中一项。
附件2:
事故隐患报告(举报)奖励审批表
姓名
所在部门
审批表编号
报告(举报)事故隐患的名称
事故隐患所在部门
事故隐患所在工序
事故隐患所在部位
事故隐患的类别
事故隐患状态描述
事故隐患整改方案
事故隐患整改完成验收评估
负责人:
xx年xx月xx日
建议奖励金额
部门负责人
安管部审核意见
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意见
负责人:
xx年xx月xx日
审批:
xx年xx月xx日
事故管理制度9
医院差错事故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医疗质量:通过预防和纠正差错,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2. 保护患者权益:减少因差错导致的'患者伤害,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3. 促进团队协作:明确职责,加强团队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4. 遵守法规要求:符合国家医疗法规和行业标准,避免法律纠纷。
5. 维护医院形象:有效管理差错事故,降低负面影响,维护医院的社会形象。
事故管理制度10
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生命安全:快速、有序的应急响应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减少财产损失:及时的应急措施可降低事故对生产设备和设施的`破坏。
3.维护企业声誉:有效应对危机,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管理水平。
4.保持业务连续性:通过快速恢复,减少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
事故管理制度11
一、质量事故,直白说就是指在药品管理使用过程中,因质量问题导致威胁到人民群众健康的严重事件。这事故按其恶劣程度和造成后果的大小,被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二、重大质量事故
1、若违规购进并使用假劣药品,酿成严重后果的,属于重大质量事故。
2、如果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规定,导致不合格药品流入柜架,也属此类事故。
3、凡是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差错或其它质量问题,且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已实际造成医疗事故的情况,都算重大质量事故。
三、一般质量事故
1、虽然违反进货程序购药,但幸好还未造成严重后果,这类情况则视为一般质量事故。
2、由于保管养护不当,让药品质量发生变故的,也算在此列。
四、报告流程与时限
1、一旦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响,要在12小时内火速上报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单位。
2、务必查明事故真相,并在7天内以书面形式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汇报调查结果。
3、对于一般质量事故,也要查清原因,及时妥善处理。
五、应急响应与补救
事故发生后,记得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和补救措施哦!
六、事故处理原则
处理事故时,坚决贯彻“不查清原因不罢休”的'原则,并制定整改预防措施,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药械质量责任事故追责制
一、药械质量责任事故是指药械使用单位因采购、保管养护不当、设备问题等原因,导致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产生的行为。
二、若药械采购过程符合管理制度,但购进的是假劣产品,相关单位应积极配合市局稽查科追踪查处供应商或生产厂家的责任。
三、若药械采购程序不符合管理制度,导致购入假劣产品,则主管领导和采购人员要负主要责任。受到处罚时,他们应根据各自责任大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因养护保管不当,致使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未能按规定销毁,仍在药房存放的,将追究主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责任,并视其责任程度责令承担相应经济赔偿。
五、若是因设备缺失导致的问题同样如此,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并按照责任比例承担相应的经济处罚。
六、上述行为若触犯了法律,必须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绝不姑息!
事故管理制度12
一、生产安全事故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1、监理部辖监标段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及其向上级报告,等待事故调查组调查处理。
2、监理部辖监标段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当严格遵守有关事故报告程序的规定: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监理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所属单位、急指挥部总指挥,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业主负责人,同时(于1小时内)向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并立即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2)相关人员在接到事故发生单事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发单位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对事故情况确认后,要以最快方式(10分钟内),向负责人简要报告事故过程和发生事故的原因、人员伤亡、抢险救援等情况。
(3)负责人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对事故发生情况,做出较为详细的了解并得出初步判定事故等级后,通报属地政府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每一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可越级上报。
3、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
(1)事故反正的简要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和当前状态;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
(6)对事态发展的初步评估(如果有);
(7)报告人(或单位)姓名(或名称)、联系方式;
(8)其它应报告的情况。
三、事故调查以及处理
1、在事故调查处理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发生一般事故及以上等级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由相应级别政府组织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领导、部门要做好积极配合工作,对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发生轻伤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项目部负责组织调查。调查组由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领导、安全管理机构、事故部门以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事故调查的成员要求:应当具备有事故调查所需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3、调查组职责有:查明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害情况、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总结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等。
4、做好事故档案保管工作。对事故调查过程中形成的材料都应存入档案,以便备查。
事故管理制度13
1、质量事故具体指药品使用活动各环节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危及人身健康安全或导致损失的异常情况。
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两大类。
2、重大质量事故:
①购进三无产品或假劣药品,受到新闻媒介曝光或上级通报批评,造成较坏影响或损失在20xx元以上者。
②发药出现差错或其它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者。
3、一般质量事故:
购销“三无”产品或假冒、失效、过期药品,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在20xx元以下者。
4、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
①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的,必须在1小时内逐级上报有关部门。
②其它重大质量事故也应在3小时内逐级上报有关部门;查清原因后,再作书面汇报,一般不得超过三天。
③一般质量事故应在8小时内报单位领导,并在五天内将事故原因、处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5、事故发生后,要紧急通知各有关责任人采取必要的制止、补救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后果。
6、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前往现场,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协助各有关部门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7、以事故调查为根据,组织人员认真分析,确认事故原因,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和处理措施。
事故管理制度14
一、各单位定期对安全监管责任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应在48小时内通过局安办向区安监局报告。
二、各单位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事故隐患,要及时研究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重大安全隐患、重大危险源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三、存在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落实治理目标任务、治理机构人员、治理完成时限、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和整治资金(即“五落实”)。
四、各单位对安全监督责任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承担监管责任,应设立重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或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对其实施监督管理。
五、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由隐患单位筹集,必要时报请主管部门支持。
六、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隐患单位及监管单位要书面报请区安监局审查验收。
局安办建立安全生产监管台账,包括安全隐患排查台账、隐患治理台账、重大隐患消号台账;将各级安全生产文件、资料分类建档保存,包括上级下发的安全生产重要文件、下发的'安全生产文件、领导讲话材料、安全培训资料、图片及音像资料。
局机关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相应安全生产监管台账,包括安全隐患排查台账、隐患治理台账、重大隐患消号台账,并将相关资料抄送局安办存档备案。
年终将全年所有安全生产的文件、资料、表册、总结、台帐分类,按档案整理的要求装订成册。
事故管理制度15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特制定本制度。
一、 事故统计报告
(一) 发生重伤事故后,受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当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报告企业主管部门。
(二) 发生一般死亡事故,即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镇安监站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等部门。
(三) 发生伤亡事故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报、虚报、瞒报或故意拖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阻碍和干预企业执行报告。
(四) 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应积极抢救伤员和财产,保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因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一定物件时,必须无条件提供。同时对事故现场必须做好标识、记录、拍照或摄像。死亡事故的现场需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清理。
二、 事故调查:
(一)1至2人的重伤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镇综治办、安监站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二)一般死亡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镇综治办、镇安监站会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组织调查,企业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
(三)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必要时,也可以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事故调查组成员与发生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者,应予以回避。
(四)事故调查组应查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建议。
(五)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分送到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调查组成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事故发生的经过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
2、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的性质及认定依据;
3、 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及处理意见;
4、 事故的教训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5、 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
6、 事故调查工作应当于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内完成,遇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60天。
7、 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应给事故调查组提供工作上的方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或干预事故调查工作。
三、 事故处理:
(一)、企业发生死亡事故,企业分管领导、企业主管部门、安监站、企业负责人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协助企业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并指导和协助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二)、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三)、企业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处理作业、玩忽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或事故发生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报告,破坏事故现场及擅离职守逃匿的,将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企业发生特重大伤亡事故,按国家、省、市、区有关规定执行。
【事故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事故管理制度-事故统计05-24
事故管理制度02-07
事故应急管理制度03-19
事故调查管理制度05-06
事故与应急管理制度03-20
生产事故管理制度11-18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11-21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02-09
工伤事故管理制度06-17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