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制度

时间:2024-09-23 09:09:07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诚信建设制度

  在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诚信建设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诚信建设制度

诚信建设制度1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20xx年7月23日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诚信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现就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如下简要阐述,提高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的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解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新中华为已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已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友善强调公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1.诚信建设主要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坚持制度保障、规范约束,坚持德法并举、刚柔相济,坚持政府有力推动、企业主动作为、社会共同参与、公民普遍响应,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治理,痛斥并依法依规惩处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偷排污染物、偷逃骗税、学术不端、弄虚作假等诚信缺失行为;深刻领悟诚信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培育诚信理念,营造诚信氛围,弘扬诚信文化,宣传先进典型,鞭挞失信行为,管理制度《诚信制度建设》。

  2.完善学校诚信建设机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把诚信建设融注于立德树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活动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诚信教育进课堂、进活动、进家庭、进头脑,引领师生把诚信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三严三实”,诚意正心,讲诚信,重然诺,以诚立身,诚信做人。

  3.丰富诚信建设活动载体。整合教育资源,在德育课、思想政治课、文化知识课以及道德实践中强化契约精神教育、专题法制教育,建立完善学生诚信评价考核办法,规范体现诚信内涵的礼仪制度,把诚信嵌入道德讲堂、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阅读活动以及入学教育、升级典礼、成人人礼、毕业典礼,高考誓师等仪式之中。

  4.干部带头作表率。践行党员干部“三严三实”日常行为规范:坚定信念强政治,严肃生活讲原则,履职行权重担当,守规执纪作表率,恪守公德知荣辱。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省委省政府十项、市委市政府十二条、县委县政府十三条规定,依法廉洁治校。

  5.教职员工做榜样。人人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依法从教、廉洁施教,立德树人,行为世范。

  6.建立健全激励诚信、惩戒失信长效机制,着力增强执行力。如拾金不昧、好人好事等及时通报嘉奖;若发现教师学术不端、伪造剽窃、弄虚作假等予以一票否决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学生考试作弊等违反中学生守则行为,一旦查实,均及时按相关规定予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

诚信建设制度2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问题食品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

  从实际情况看,问题食品案件主要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所造成的,而是少数生产经营者丧尽天良,见利忘义,造假售假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建设抓起,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诚信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诚信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对食品安全更具长期性、稳定性的作用。

  一、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信用意识不强。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利于实现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但在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中,众多的企业主没有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重要意义,积极性、主动性始终不高,工作敷衍,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较慢。

  二是缺乏统一的资料库,信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目前信用数据掌握在工商、质监等不同的部门,各有关单位按照各自独立的信用系统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级,评价标准不一,信用信息也不共享。单个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也比较单一,在准确性上存在缺陷。限于建立资料库对各种硬件、软件设施的要求也比较高,现在的评级咨询平台也不够专业,很难满足向社会提供信用服务的需要。

  三是食品安全信用惩戒机制不健全,作用不明显。企业是追究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利益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我们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缺乏对企业经济利益的调节作用,不能给企业带来现实利益,导致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信用等级社会认同度低。

  四是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法律强制的外在保障。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体现诚信原则,确立信用机制的法律法规无论在总体上的还是在食品行业专门领域都偏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目前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主要以企业的自愿为基础,企业若应付了事,信用信息的征集会不及时、不全面,相关制度的运行效果会打折扣,如此就影响了信用等级的评定。

  二、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途径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更是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未来!如何营造食品企业诚信经营的道德环境,是一项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

  第一,要营造诚信经营的道德环境。在诚信体系中,道德约束和法律规范是一对互补关系。在食品安全的覆盖领域,道德要比法律广泛得多,可以弥补法律规范的不足。良好道德环境对于食品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提高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企业管理者要坚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诚信教育培训,带头讲诚信,弘扬诚信,不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诚信意识,要加快建设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队伍。

  第二,要落实责任人主体地位。维护食品安全既是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循的理念。只有每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以诚信严格自律,才能保证生产经营秩序健康发展和产品质量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放心消费。与此同时,食品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建立全覆盖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三,要完善和落实诚信评价标准。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xx-20xx年)》以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QB/T4111-20xx》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QB/T4112-20xx》两个诚信体系行业标准。另外我国信用体系的首部法规《征信管理条例》也即将出台。

  第四,通过刑法加大处罚食品失信行为,提高诚信违法成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是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的主要原因。敬畏之心的缺失,既源自道德的滑坡,又因为违法成本过低。要想真正让生产者对食品安全充满敬畏之心,就必须在加强诚信和道德建设的同时,重拳出击,形成强大威慑力,真正从源头上管住食品安全。在对待失信行为上,就得建立起这样一套严格的制度一次恶意失信,终身禁入。

  第五,要建立完善的诚信信息共享体系。由专门部门牵头,统筹建立统一的社会诚信体系,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实现信息采集、信息交换的“对接”,实现互联互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向社会有序、分层次开放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数据库。在逐步建立统一的食品企业诚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实现面向社会的食品企业诚信信息查询系统和诚信信息公示披露系统。

  第六,以诚信为纽带,组成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网络。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同时,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媒体监督、消费者举报投诉等方式监督食品经营和生产企业的行为,督促食品企业不断提高诚信水平。

诚信建设制度3

  王良在其主编的《社会诚信论》中提出社会诚信体系可分为个人诚信体系、企业诚信体系和政府诚信体系,并指出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中的作用为:“政府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则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或者说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首要前提。; [1J(P15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极为关键,它不仅影响着本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认知度,为此,现阶段构建更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是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本义所在,而且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密切相关。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无法实现。首先,社会主义诚信体系构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以道德为支撑的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客观上对我国社会诚信水平的要求也越高。诚信缺失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其次,社会主义诚信体系构建是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必要条件。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石。要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建构一个促进道德体系建设的社会诚信体系,即借助完善的诚信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他律的控制层和自律的屏障层共同促进社会道德的健全完善。

  再次,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形成一种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利于我国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为社会秩序的规范、民主政治的建设作坚实的铺垫。由此可见,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是解决社会诚信问题及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二、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的职能定位

  社会诚信体系构建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结合世界各国政府职能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政府必须在社会综合发展方面发挥必要的干预和促进作用。根据我国建构社会诚信体系的紧迫性和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应发挥以下职能:

  1、健全有效的宏观调控职能。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很容易形成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就应该从宏观上进行调控,主要应该从法律制度上规范我国目前在建构社会诚信体系方面的窘境。“上海在1999年8月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个人诚信的试点以来,接着深圳、温州等城市也进行了社会信用建设,但至今我国仍没一部全国统一的规范诚信方面的专门法,如《公平信用报告法》、《企业信用管理法》、《个人信用管理法》、《公平使用信息法》和建构社会诚信体系方面的制度框架,致使我国各地在建构方面的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的尴尬现象。所以我国政府在今后的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应尽快制定宏观的发展计划和全国统一的诚信法规,以引领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少走弯路,朝着预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2、提供完善的协调服务职能。为社会诚信体系建构提供服务应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首先政府应加强服务于诚信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社会诚信体系得以存在、运作的根本前提和物质保障。包括建立统一的征信、评级和服务标准;集中力量打造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动诚信管理教育,培养诚信服务专门人才。其次,为中介机构及信用服务企业提供协调服务,创设供其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同时因为个人信息大都分布在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他们代表了各自不同的利益,因此,不同部门的利益需要政府去协调。最后,政府应加强诚信环境建设,加强诚信宣传和教育,逐步增强全社会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观念和意识,让“诚信守信”成为全体公民的基本行为规则。

  3、发挥应有的监督管理职能。监管职能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起着保障作用。监管职能的缺失将会使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前功尽弃。不管社会诚信法律制度多么健全,如果得不到执行或执行不到位,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规范和有序需要政府部门加强领导和监管,尽快形成行政性惩戒机制,政府各个监管部门要采取记录、警告、处罚、取消市场准人、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监管手段,切实保障社会诚信体系的有效运行,目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健全的市场和社会监管机制,为最终建立一个以市场规则为基础,制度健全,手段完备,管理有序的社会诚信体系作好铺垫。

  三、政府在杜会诚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方式

  如前所述,我国诚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在其中发挥正确的职能作用。政府在其中正确作用的发挥将有利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尽早地建立和完善,从而一个和谐诚信的社会才能最终形成。为此,政府可尝试以下方式:

  1、完善制度,健全法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2](P333)首先是政府应努力酿造一个有利于诚信体系形成的制度环境。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出现了空前的经济繁荣。但是,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中国在进入21世纪由开创“经济建设时代”的第一次转型走向开创“制度建设时代”的.第二次转型[’〕。我国目前由于诚信制度的缺失,我国社会已形成严重的诚信危机,不仅破坏了经济秩序,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多不稳定因素。人终究是环境的产物。因此,诚实守信的重建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个人的道德自律,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制度、机制和环境的强有力的保障。我国政府在保障诚信体系的制度建设中至少应该在以下制度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第一,规范市场运行的制度,以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二,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信用管理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各项制度还不完善,政府应该尽早成立一个全国范围的信用管理部门,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征信制度、信用评估制度以及失信惩罚制度等,以规范各地方政府的诚信体系建设。另外,对民间的行业信用管理也应该以制度加以规范。第三,正确进行政府职能转换,规范行政管理制度。只有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社会诚信才能最终深人到每个人的心中,也就是回归到个人的道德自律。

  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制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必然需要法律规范保障其切实可行。我国政府在诚信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快起草信用法规和行业信用规范,使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有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来支撑,这样就能有效地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信用服务行业进行规范管理,使信用管理和服务有法可依。

  2、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中个人诚信是基础,企业诚信是重点,政府诚信才是关键闭。在社会转型的当代市场经济时代,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中,政府诚信的建设意义非常大b政府本身所担负的引导、监督、管理社会信用的职责,决定了它是基本社会信用制度建立和维护的主体。作为社会规则的主要制订者和监督管理者,作为诚信环境最重要的建设和保障力量,政府的许多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因此,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体系,首先要从政府做起,行政诚信原则的具体内容应包括行政立法中的诚信原则和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诚信原则阁。政府要在社会诚信体系中真正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必须要做到:第一,切实转变自己的职能做好职能定位。第二,政府摹用法律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现代社会的信任模式已由传统的人格信任转为现在的制度信任模式,人们更相信制度的规范作用。我国政府也应该用法律制度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规范,使政府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第三,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公共信息信誉与维护公民知情权的高度统一,是提高政府诚信的要件之一,“政府如果想取信于公众,取悦于民,最省事、最少耗费的途径就是开放政府信息,开放公众参与政府政策制定过程渠道。”

  3、监管保障,协调共进。社会诚信体系的法律制度无论多么完善,如果缺少了监督管理,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国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之初,必然少不了政府对各种信用制度的监督管理。

  首先是成立全国统一的信用行业管理部门对全国的信用建设进行统一管理;其次是监督保障在诚信过程中,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由于我国诚信系统在个人信息保密法上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因此,在诚信途径、诚信信息的公开上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甚至出现损害诚信者利益的行为,政府在此过程中要监督诚信及公开信息严格按程序进行,切实使隐私权在内的公民的人权得到保障;最后,政府要参与失信惩戒机制的建设与监管,政府应设专门机构监督失信惩戒机制的执行,这样才能使社会诚信的刚性制度保障真正落实,也才能真正达到用社会诚信体系规范人们行为的目标。

  4、以人为本,重在教育。着名学者茅于轼说:“道德比法律更重要,最明显的原因是道德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而法律则很少介入到生活中来。道德是一种鼓励人们向上的积极力量,他促使人们去关心别人;而法律则是对侵犯别人利益行为的消极制裁先生的话不是在否定法律的作用,而是在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开展诚信道德教育非常必要,政府应在公民的道德教育中起引导、设计规划作用。

诚信建设制度4

  一、工作目标

  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药品企业诚信体系,基本形成“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的良好风气,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1、建立工作机制。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食品药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县工信局负责牵头,会同县发改局、监察局、科技局、财政局、人社局、农业局、卫生局、人民银行县支行、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水利局、畜产局、城管局等部门抓好具体实施。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负责日常工作。

  2、加强宣传教育。县级各监管部门要在食品药品行业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提高自律意识。有关行业协会要在食品药品企业大力倡导依法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普及食品药品安全基本知识,宣传诚信企业典型,提高全民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3、开展企业承诺。各监管部门要与企业签定食品药品安全承诺书,企业要通过媒体公布负责人联系方式和质量承诺内容,接受监督。行业协会要制定完善行规行约,引导、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4、强化内部管理。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建立内部诚信管理体系,成立诚信管理工作机构,完善原辅料采购查验、索证索票、产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产品追溯退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在车间、班组开展诚信达标评比活动,签订诚信承诺责任书,积极开展诚信文化建设。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诚信记录档案。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监督、指导和检查,督促企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5、完善监管措施。各监管部门要组织企业针对不同产品和工艺,在自查自纠基础上,更新关键设施设备,改进工艺流程,制定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方案,并审查备案。年底前,各监管部门要按行业建立所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监管档案,包括企业登记注册信息和日常监管信息。县工信局要建立食品药品企业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制度,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供社会免费查询使用。

  6、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三品一标”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水产品生产;严格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认定,加快推进星级屠宰企业建设;大力推进“定点供应、农超对接、场(市场)厂(屠宰场)挂钩、厂(屠宰场)店(饭店)挂牌销售”等现代流通模式,引导生鲜农产品、水产品、畜禽产品直采(产)直供,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确保质量;依托“万村千乡”工程,鼓励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乡镇、农村开设连锁店、直营店,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逐步建立起以县城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络。

  7、实行分级管理。由县工信局负责,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服务机构对企业进行诚信评级,信用评级结果在主要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按照企业诚信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对诚信优秀企业(A级),加大扶持力度,在技术改造、资金扶持、名牌评选、社会宣传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对诚信良好企业(B级),有针对性地做好监管和服务,鼓励和帮助企业加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对诚信基本合格企业(C级),列入监管重点,加大监督抽查和检查力度,督促整改到位;对诚信不合格企业(D级),纳入黑名单,向社会曝光其违法违规情节,依法予以取缔。对企业诚信等级实行动态管理,企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负责人要向社会公开道歉,整改结果要及时公布;造成较大事故或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取消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资格,依法从严从快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从事食品药品行业。

  三、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按照分类指导、逐步推广的原则,在国家规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肉制品加工企业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制定工作方案,进行安排部署。

  2、组织实施阶段:县诚信办协调有关部门,对诚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12月底前进行总结,形成经验。

  3、全面推广阶段:召开现场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在全县食品药品行业全面推广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诚信建设制度5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环保诚信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是社会主义诚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排污企业环保诚信是建立在环保诚信制度基础之上的顶层设计,社会许多环境破坏事件造成的原因追根溯源至企业排污不诚信、不遵守法律。因此,要想使排污企业做到环保诚信,应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排污企业环保诚信制度建设。

  1环保诚信的含义

  环保诚信,是一种以底线思维模式进行思考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将人大脑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主观意识植入环保理念,使人的实践行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人的生态理念的道德化、理性化、人性化。企业生态理念的终极追求就是环保诚信。传统企业的诚信理念则主要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现代企业的诚信理念不仅讨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更加重要的是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

  2排污企业环保诚信存在的问题

  2.1遮掩实情

  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比较大的项目,在报批阶段,排污企业经常会考虑污染因素会影响项目审批的结果,往往会不报或少报排污量和排污种类。环保诚信意识消失殆尽。在排污企业没有据实申报的情况下,有一少部分企业确实是对工艺不了解,无意少报污染物种类和排污量,但大部分企业都是有目的的不据实申报。在信息不对称理论背景下,使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变成了“天方夜谭”,更是极大的剥夺了老百姓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2偷排暗排

  一些排污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扩大企业利润,一方面使本应该在运转状态下的污染处理设备处于停工状态,工业废水不加或者少加污染治理药剂直接排放,更为严重的是,排污企业私自设置暗管,工业废水直接通过暗管(或者雨水管道)向外排出,有的排污企业干脆在夜间用潜水泵将积存已久的未用污水处理设备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向外排放,这些违背环保诚信行为的现象在政府监管部门节假日期间或夜间突击抽查中时有发生。

  2.3逃避责任

  一些排污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首先想到的是尽量封锁相关信息,尽可能内部消化。不但未能及时运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信息,反而相互推卸责任,有的甚至在事实面前还推诿扯皮,拒不承担法律责任。漠视法律的制裁和社会舆论的谴责,从而导致排污企业社会上的名誉受到影响。

  3排污企业环保诚信的重要性

  3.1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排污企业环保诚信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表面上看是排污企业缺乏环保意识,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缺乏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不道德、不诚信的问题。排污企业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众知情权和破坏了公民环境权,而且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从长远来看影响了排污企业生存和发展。因此排污企业做到环保诚信,不但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3.2实施环境有效监管的必然要求

  排污企业尽量隐瞒排污种类和排污量从而造成了政府监管部门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对企业排污行为未能及时进行调控,不仅危害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而且对公众的身体健康也造成极大危害。如果排污企业把环保诚信的理念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日常运转中就能自觉遵循环保诚信的义务,更加自觉地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因此环境的有效监管力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使有限的行政资源实现帕累托最优。

  3.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环境污染事件(或者环境纠纷)影响扩大化的直接原因就是排污企业践踏诚实守信的道德底线,如果排污企业运用环保诚信底线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就不会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相互推诿扯皮,即使偶尔发生超标排放情况或谎报排污情况,只要排污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立即整改,就能争取到公众的了解和支持,避免引起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4推进排污企业环保诚信制度建设

  4.1推进公众参与制度建设

  公众参与环保,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一环。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环境污染丑行必将遭人唾弃。完善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公民监督举报制度、听证制度、信访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参与制度,制定更加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更加可行的程序,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监督权、诉讼权、知情权,使排污企业接受公众的监督,彻底改变乱排乱放的局面。政府要善于聚集民意、团结民力、表达民意,让公众以主人翁的角色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浪潮中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信息公开加上公众参与的广泛化就等于环保诚信制度常规化。

  4.2推进新闻媒体参与制度建设

  新闻媒体被冠以“无冕之王,布衣宰相”之号,由此可知新闻媒体监督力量之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媒体开展对企业污染事故的公开报道,建立和完善媒体参与排污企业行为治理的法律和相关法规制度;另外,经媒体报道的污染事故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立即展开调查,并且对污染处理情况要及时向媒体公开信息;最后,政府执法部门也应保护报道事故记者的生命安全,确保记者敢于报道污染事故,维护记者的合法权益。

  4.3推进非政府组织参与制度建设

  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环保领域发挥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强化非政府组织的环保参与程序,提高政府环境规制的公信力和外部监督能力,比如在政府的应急决策议事机构中应有慈善部门、红十字会的相关人员代表,这不但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而且有利于非政府组织深入了解政府的决策目的,从而更好协助政府开展减轻污染处理事故的活动。

诚信建设制度6

  安全诚信既是对企业安全工作的承诺,也是以道德范畴和企业信用规范来约束自身的安全行为。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人们尤为关注企业的安全诚信和广大职工的工作环境、生存环境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重要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建立企业安全诚信机制,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保证,对于推动安全生产稳定好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诚以贵”。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起码原则,而且已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个重要内容。诚信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长远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从安全生产工作层面来讲,诚信又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一个重要表现。

  通过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可以切实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使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自觉恪守职业道德。近年来,一些企业积极探索加强安全诚信建设的途径,为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如邯郸矿业集团云驾岭煤矿,把诚信观念引入安全管理,逐步建立了安全诚信机制,通过对区队、班组和职工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和安全能力进行量化考核,进行安全信誉度评价,使之与安全信誉警示、安全信誉激励相互联系,促进了内部管理,基层区队和班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安全基础管理和现场作业管理也得到进一步的.夯实。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大力推行安全自主管理,积极创建安全诚信企业,有力推动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xx年全集团共生产原煤1936万吨,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为0.15,创企业历史最好水平。

  但是,从全国看,一些企业安全诚信缺失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屡禁不止,漠视生命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安全投入不足、基础管理薄弱,等等。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尚未建立企业安全诚信管理相关制度,对一些失信行为缺乏监督,缺少相应的惩处手段,加之尚未形成企业安全诚实守信的大环境、大氛围,致使企业缺乏恪守诚信道德的自觉性。因此,解决企业安全诚信缺失的问题势在必行,必须探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

  今年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全国“质量和安全年”。为认真做好“质量和安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张德江副总理提出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突出抓好“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进一步降低事故总量,降低伤亡人数,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总局党组也对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做出了专门部署,要求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督促企业公开向社会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健全重大事故企业“黑名单”制度,重点加强监管,促使企业树立安全诚信意识和落实安全措施。

  企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人的生命安全为核心、以道德教育为主线、以制度管理为抓手、以各种实践活动为载体,扎扎实实推进企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要从安全意识、行为、环境、能力等层面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诚信落实、考核、奖惩机制。

  一是建立企业安全诚信落实机制。要制定建立企业安全诚信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导企业在安全诚信机制下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研究建立企业安全诚信监督管理法规制度,完善安全评价、社会保险、安全监管监察、安全生产信息以及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系统的安全诚信机制的支撑体系,推动安全生产诚信机制的落实。

诚信建设制度7

  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作为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xx-2020年)》专门提出,要构建守信激励机制,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这些顶层设计,彰显了“用制度为守信者撑腰”的制度导向,将为诚信中国建设带来新的正能量。

  放眼现实,诚信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陌生人社会已经形成,市场交易和守信成本过高,守信激励不足,“老实人”吃亏的现象屡见不鲜。扶老者被讹,助人者被骗,守法企业成了一些人爱捏的软柿子,老实排队的经济适用房申购者望眼欲穿……曾几何时,老实人、诚信者在社会上几乎成了“傻”的代名词。在此前的一项网络调查中,面对“您是否因为坚持诚信吃过亏”这个问题,选择“有过”的受访者高达88.4%。

  这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守信成本太高,诚信者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和鼓励,甚至还要付出沉重代价。而相比之下,失信无需成本,失信者反而可以“食信而肥”。诚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这种强烈的反差,直接冲击的是价值底线,导致是非标准的颠倒。市场经济尤其是网络交易使人的交往范围空前扩大,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们很难在这无限多的交往——交易对象和行为中辨别真伪,决定取舍。这就为失信者甚至恶意作伪者扩大了生存空间,也扩大了失信行为的受害面。对整个社会来说,诚信空间被压缩,失信空间被扩大,将导致社会的运行成本、交易风险大大升高。

  经验和教训告诉人们,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唤起“内心的道德律”,让诚信成为一种有感召力的价值观;又需要借助外在的制度环境,形成守信用、讲诚信的社会风气。一方面是让守信者有荣誉感,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对诚信企业和模范个人给予表彰,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守信光荣的社会共识;另一方面则是让守信者尝到甜头,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

  近年来,国家层面的道德模范评选,各地对“最美人物”的.褒扬,“信义兄弟”“油条哥”等诚信标杆脱颖而出,已经在不断传播诚信的正能量。在制度支撑上,一些城市出台“好人法”为扶老者免除后顾之忧;税务总局将对纳税信用进行评级,让诚信纳税人上“光荣榜”,可享受相关优惠待遇;不少地方纷纷建立守信企业“红名单”“红榜”,加大扶持和优惠力度,让守信企业“有肉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守信激励机制也需因时而变,不断创新完善,提高制度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才能持续释放提倡诚信、守护诚信的正面效应。

  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现在,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认识到,信用是“基石”,诚信是每个人不能缺少的另一张“身份证”。知易行难,建设诚信的社会,让陌生人充满放心托付的信任,需要公民的思想自觉,更需要制度力量的激励和护航。只有内外兼修,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守信用”的好风尚。

诚信建设制度8

  一、指导思想

  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xx-20xx年)》的要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按照市、区、街办的统一部署,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载体,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主要内容,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手段,以培养诚信文化为根本,大力加强社区诚信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初步构建我社区诚信建设配套制度,使我社区诚信环境有所改善,群众对诚信建设满意度得到提高,为构建完整的诚信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点领域及重点工作

  (一)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制度化。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制度。进一步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申请政府资金支持等领域率先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逐步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

  (二)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制度化,建立安全生产信用公告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承诺和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及安全生产失信行为惩戒制度。

  (三)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制度化。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政策实施中的申请、审核、退出等各环节的`诚信制度,加强对申请相关民生政策的条件审核,强化对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及保障房使用的监管,将失信和违规的个人纳入信用黑名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制定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示办法,建立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违法行为公示制度,健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办法。建立环境管理、监测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企业对所排放污染物开展自行监测并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制菠健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规范社会组织信息公开行为。

  三、当前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会信用机构和信用制度化建设。将信用管理机构和信用信息工作机构及其能力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完成机构的设置和挂牌工作,做到人员职责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发布诚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发布失信企业和个人惩戒措施,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信的良好氛围,使诚信的人受益、不诚信的人受到惩戒,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社区在内部网站上发布“红黑榜”。

  (三)加快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社区信用信息工作机构要加强社会信用信息的征集。积极做好信用信息的报送和更新工作,逐步实现辖区企业及其他社会法人信用信息共享。

  (四)构建奖励诚信、约束失信工作机制。和辖区各金融部门建立社会诚信建设制度,加强合作,推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信息系统。社区在9月底之前建立和完善本辖区的信用奖惩制度,重点加强对个人失信、商业欺诈、违法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等失信行为的监督。

  (五)开展“诚实劳动、诚信经营”创建活动。开展“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活动、“诚信经营示范店”活动、“诚信做食品”活动,推出一批市场认可、群众信任的诚信示范企业、门店。

  (六)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重点在食品药品、社会服务(窗口行业)和公共秩序(公共场所)三大领域,针对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要突出“以信为本”,集中梳理和整治制造、包装、销售等各环节中诚信缺失问题,大力整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现象。要突出“以人为本”,梳理和整治窗口行业存在的服务质量差等突出问题。要突出“以礼为本”,大力开展整治公共场所不文明现象,劝阻不文明行为。要切实做好“道德教育、道德评议、道德引导、道德治理、道德宣传”工作,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四、领导机构。

  为加强社区诚信建设工作,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社区成立诚信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陈永福

  副组长:陈红莉

  成 员:蒲小英 苗敏周 赵 瑞 杜文利

  刘菊霞 申丽萍 焦婷婷 贾 丹

  五、实施步骤

  20xx年我社区诚信建设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准备阶段。制订完善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工作动员会议,启动诚信建设工作,诚信建设工作进行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社区根据实施方案的内容,对照工作任务,逐项落实,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积极开展工作,并根据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工作进度情况,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社区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社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本社区诚信建设实施方案、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务必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大力宣传。要部署社区诚信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辖区大力宣传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重大意义、具体安排和要求,让本辖区所有涉及的企业、人员及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到诚信建设活动中来,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氖围。

诚信建设制度9

  他们始终秉承“讲诚信、重服务、提效益”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亲情服务、情满旅途”为载体,坚持以“标督评”数字化管理考核、“巡管督”检查机制为手段,开展诚信服务,不断加强人员素质教育,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改善旅客出行环境,充分展示出鸡西公路客运总站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

  强化文明创建,构建“诚信客运”

  为争创诚信站场、服务质量信得过企业,该站完善了五项创建举措: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负责制,提出了以“亲情服务、情满旅途”为诚信建设载体,坚持认真落实“六条承诺”、教育引导职工使用“32条文明用语”、落实“首问责任制”等服务理念。

  二是创新监督机制。接受社会、旅客、车辆经营者的监督,规范文明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坚持诚信服务,同时建立站务人员诚信建设培训学习考核登记制度。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建立诚信建设激励机制,实施开展了“岗位之星”评选活动,建立诚信建设惩戒制度,对在年度诚信建设方面有失信用、造成人为责任的服务质量纠纷的,给予口头批评外,并根据“标督评”奖罚细则内容进行处罚。

  四是创新诚信理念。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组织职工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全站人员的诚信服务意识有了全面增强。在对外结算上,总站能够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自建站以来总站从不拖欠、不占用经营者票款,做到按时足额结算,让旅客和经营者感受到了诚信服务所释放出的温暖和正能量。五是创新服务技能培训。制定了诚信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教案和培训内容,仅20xx年就进行了常规的站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480多人次,一年来,全站职工为旅客做好事8220多件,返还旅客遗失物品123件,价值4.79万余元,服务质量做到了零投诉,收到旅客、经营者表扬信28封、锦旗3面,受到省市级新闻媒体表扬50多次。

  强化安全诚信,构建“安全客运”

  客运运输安全是头等大事。有了安全做保障,才能有企业诚信。在安全管理上,他们坚持七个强化: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在抓“五级五覆盖”,“五落实五到位”网格化管理工作上。即做到明确领导班子、分管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同时担责;领导班子成员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了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

  二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完善了各岗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严格执行了《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要求、“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管理原则,做到了保证安全制度健全、网格上墙、人员到位、责任到人,确保推动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和补充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流程图,制作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图版,使安全生产管理达到了科学化、智能化、常态化。

  四是强化安全检查监督。全面加强日常的考核监督,加强了车辆安全配置检查、安全知识宣传检查、车辆安全技术检查、“三品”检查、消防安全检查,有力遏制了安全隐患事故发生。今年以来,该站共开展车辆安全技术检查4890多台次,杜绝安检不合格、手续不合格车辆13台次。对600公里以上双班驾驶员情况的、“七证一牌”、安全配置、安全带、安全宣传情况等进行检查2.78万次。“三品”检查工作坚持逢包必查、逢液必检、逢寄必检,严格落实了三品检查责任,仅20xx年检查旅客携带行李包裹866875件次,查处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175件,没收175件。

  五是强化安全宣传。在抓安全宣传上,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屏幕、条幅、宣传栏等不定期向社会、旅客、车辆经营者宣传国家、省、市、局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条例和规章要求、内容,与新闻媒体合作随时宣传安全信息。

  六是强化安全教育。今年以来,客运总站共组织站务人员开展安全知识培训280多次,组织10多人次参加了市局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法》等知识培训,组织8人次参加了省局组织的安全技术岗位知识教育培训。

  七是加强安全投入。今年以来他们共投入资金12.89万元,更新灭火器等消防灭火设备130多件、老旧线路改造1200多米、安全用电设备50多件、新安装了一套GPS安全监控系统,新购置安全培训教材10余套,新购置安全教室桌椅60套,制作安全宣传图版6块,印制安全宣传单(画)1000余份。更新安全检查设备3台,新进一台“三品”检查仪器,安全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诚信建设制度10

  为加强律师诚信制度建设,规范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行为,保障全市律师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律师法》和司法行政规章、律协行业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法律援助中心的执业律师。

  第二条 推行律师诚信建设考核制度,是加强律师管理,提高律师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对有关单位和群众投诉,要重事实、重证据,做到不枉不纵。

  第三条 建立个案查处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违反诚信规定的行为受到及时严肃的查处。

  第四条 市、区、县应建立由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事务所组成的律师诚信制度建设考评小组,负责对所属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考核工作。

  第五条 律师诚信制度建设考核实行a、b、c、d等级制。a级为优秀等级,b级为合格等级,c级为基本合格等级,d级为不合格等级。

  第六条 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分别实行双百分考核,总分减去扣分为考评分值。具体标准:考评分值在95分以上为a级,81分-94为b级,60分——80分为c级,59分以下为d级。

  第七条 考核内容:

  (一) 队伍建设情况;

  (二) 政治、业务(培训)学习情况;

  (三) 执业活动情况;

  (四) 法律、法规、司法行政规章和律协行业规范执行情况;

  (五) 内部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六) 财务制度建立执行情况;

  (七) 团队精神情况;

  (八) 其它情况。

  第八条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加倍扣分:

  (一) 同一律师事务所一年内发生二次以上违反诚信规定行为的;

  (二) 一名律师一年内发生二次以上违反诚信规定行为的;

  (三) 违反诚信规定行为发生后,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隐瞒事实真相,不及时向司法行政机关报告的;

  (四) 有其它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九条 考核办法及程序:

  (一) 对律师事务所的诚信考核程序为:当年12月上旬,由律师事务所在总结年度工作基础上按考核评分标准自评打分;将本所年度工作及自评报告报主管司法行政机关考评小组;各区、市、县考评小组应在当年12月中旬按照本考核办法对该所进行考评,并提出考核推荐意见,将律师事务所内自评报告及考评小组的考评意见,一并上报市考评小组;市考评小组12月底前最终确定每个律师事务所的考评等级。

  (二)对律师的诚信考核程序为:当年12月上旬,各律师事务所召开律师大会,由各律师进行自我总结,并填写《律师诚信年度考核表》,对照考核办法自评打分;各律师事务所对本所律师本年度诚信表现进行考评打分,上级主管司法行政机关的考评小组;各区、市、县考评小组在12月中旬前对每位律师进行考评,并作出考评推荐意见,将考评材料上报市考评小组;市考评小组在12月底前最终确定每位律师的'考评等级。

  第十条 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对考评等级不服的,可在3日内向市律师诚信制度建设考评小组申请复核。

  第十一条 对律师诚信考核等级的处理:

  (一)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诚信等级,由XX市司法局通报或公告。

  (二) 对被评为d级的律师事务所或律师,由市局根据违反诚信的事实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三) 对被评为c级的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市局将视其情况,给予训诫或通报批评,并责令其写出整改措施,限期予以整改。

  (四) 被评为b、c、d级的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当年不纳入评选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的范围。

  第十二条 建立律师信用档案制度,将考核材料装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个人档案,作为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和创先争优的依据。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XX市司法局负责解释。

诚信建设制度11

  【关键词】诚信建设;解构;诚信监督;企业形象

  早在先秦时期,诚信就已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被广为提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市场经济下是否能形成良好的诚信经营的社会氛围对企业能否良性竞争至关重要。当代企业的诚信建设关乎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展开,关系到我国经济的伟大复兴以及良好国际形象的建立。

  一、浅析诚信

  “诚,信也。”(《说文解字》),诚之一字,从言,从成,意为对待人们要诚实讲信用。《礼记·中庸》中提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

  “信,人言为信”(《说文解字》),“信”的基本内涵即为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看,“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在一般意义上,“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信二字相结合,构成了一种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经商之魂、心灵良药。步入现代,诚信依然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法则,而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更是企业生存发展、形成企业良性竞争环境的必备条件。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诚信属于道德伦理的范畴。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诚信内在的人文精神对人们的的行为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可以促使人们自觉按照法律、道德的要求行事,守诺言、重承诺、遵纪守法、言而有信。只有做到诚信,才会在经营合作中得到经营伙伴的信任、得到市场与受众的认可、得到竞争对手的尊重,从而获得利益,使企业健康的运营成长。而在企业经营中不守诚信,那么至多只会赢得占时的的蝇头小利,最终只会走向破产倒闭。在今天这企业林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我们只有把诚信经营作为立足之基、经营之本,才能不被竞争对手击倒、不被消费者抛弃、不被市场淘汰。

  二、当代企业的诚信现状

  (一)诚信建设的成就

  经过政府的大力提倡与企业经营者的不断努力,我国企业的诚信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诚信环境改善。企业诚信建设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社会环境与企业诚信建设相辅相成,企业诚信建设为社会良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社会环境的好坏也影响着企业诚信建设的成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我国各级政府通过积极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使社会诚信氛围不断改善,企业诚信度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不断完善的社会信用法制环境。第二,社会诚信奖惩机制的建立健全。据有关方面调查显示,各地区各单位正在建立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在内的省市信用信息数据库已初步建成并在逐步完善当中。第三、诚信服务市场的完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信用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市场上活跃开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xx年为止,各类信用调查机构大约为100家,信用评估企业约为80家,信用担保单位则达到了20xx家之多。可见,目前市场上的信用服务业作发展之蓬勃。

  2.企业诚信建设显著提高。现在,企业的诚信建设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道德范畴的层面上了,而是上升为企业管理的层面中,成为一个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关调查显示,在发展战略方面,企业中把诚信作为企业战略因素之一的约有95%,而将诚企业诚信建设作为企业工作的首要任务的约有90%,认为诚信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达88%,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更是达到97%之多。在诚信建设目标方面,将诚信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当中的企业达83%,将诚信作为员工准则的企业达61% 的,有明确的社会责任目标的企业 占总数的64%。而在诚信管理体系方面,约有72%的企业都会设立企业诚信管理部门(一般包括行政部、营销部、公关部等),但有兼职和专职之分。在体系的结构上,相对于外资企业偏好于多建立独立部门而言,国有企业通常都是由相关部门来兼管。

  3.对诚信管理观念的普及明显提高。目前,已有近5%的企业开始对合作伙伴采取信用管理的手段,通过进行信用评级、建立信用档案以及计算机信用数据库等方式衡量合作伙伴的信用度。目前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来获得合作伙伴的信用信息:(1)银行或金融机构(约占75%),行业协会(约占69%),同行口碑(约占66%),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约占53%),政府主管部门(约占34%),信用评级、审计机构等其他渠道(约占13%)。同时,对于失信行为企业同样会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1)法律诉讼(约占88%)。(2)双方协商(约75%)。(3)放弃合作(约占60%),(4)向有政府主管部门举报(约占38%),(5)自行采取措施(约占13%)。

  4.以职业道德管理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目前,企业通过培训教育、激励约束等职业道德管理的方式来加强企业员工的诚信度,甚至许多企业从国外引进目前流行于国际的Moral Supervision System(道德监察官制度)来进行职业道德管理。从数据上来看,有82%的企业对员工的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做出要求,可见职业道德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越来越重要。

  5.企业越来越重视履行社会责任。接近87%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重要环节之一便是社会责任的履行。而且,有96%的企业认为自身已经很好的履行了社会责任。

  6.做到了诚信管理的创新式发展。关于企业诚信管理创新,有关部门做了相关调查发现,认为企业的诚信水平可以通过管理的加强来提高的企业达到63%, 并且有41%的企业认为企业管理的主要难题是诚信管理。所以,面对管理的难题——诚信管理,许多企业开始积极寻求创新之路来解决此问题。

  (二)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诚信建设主要由以下三点亟待改善:

  1.经济领域存在失信现象。近年来,违约、侵权、造假、欺骗、拖欠款等各种失信行为给企业经营造成极大困扰。并且,由于这些不诚信的行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成上升趋势,对企业形象、市场竞争环境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目前,我国信用市场上普遍存在交易手段落后、信用资源分散、服务能力较低等问题,可见我国信用市场的发展程度与经济的的发展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就商业票据结算量与企业存款余额的比例来看,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商业票据结算量仅为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了3300倍。

  3.诚信环境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急需专业的诚信建设的专业人才,此类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致使企业诚信建设困难重重,诚信体系得不到健全完善。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诚信体系的问题越发突出,如诚信建设标准不明确不完善,失信惩罚力度过低等。

  三、如何推动当代企业的解构与重建

  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诚信体系并不健全,诚信建设仍存在寻多问题,因此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推动企业诚信建设的解构与重建,使诚信建设在重建中得到完善。

  (一)加强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建设

  诚信是企业生存之基、发展之本。作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全面加强企业领导的自身道德修养,做出模范带头作用,才能为企业的业诚信建设的结构与重建提供保障。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结果显示,63.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在企业经营时“诚实守信”昰企业经营者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主要决策主体,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

  (二)加强企业员工的诚信建设

  企业诚信建设必须形成全员诚信意识,使其体系化、整体化。每个员工不论职务大小都是企业的组成部分,企业的运营要靠全体员工协调合作。而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凝聚力,团结员工的最具力量的手段。诚信意识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企业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

  (三)树立企业诚信文化,贯彻诚信经营理念

  诚信经营一直是商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经商之道的不二法则。时至今日,诚信的作用更为突出,树立企业形象,构建品牌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胜法宝。而品牌形象的构建最关键的就是企业诚信。企业只有诚信经营,才能生产出保质保量的好产品、好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在知名度和美誉度上都得到提高,形成品牌,积聚成企业最重要的的无形资产。

  (四)健全企业内部诚信建设

  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在时尚交易中的信任度和美誉度,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诚信建设。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专业性强、技术性高、利益独立、权责明晰、科学合理的内部信用管理机构,来健全企业内部诚信的建设。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资金信用管理体制、合同信用管理体制、产品信用管理体制、财务信用管理体制、劳工信用管理体制、社会责任信用管理体制等一系列规范化、系统化的信用监督管理机制来实现以上目的。

  (五)乐于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能逃避推脱企业本身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有关部门曾对四千五百多位企业家进行调查,发现“诚实守信是企业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最突出的表现”已经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正如关系契约论中所指,“企业的实质就是一组契约关系”。因此维护各企业主体之间的平等、独立的基本要求,就是在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保持收益与付出的平衡关系。

  (六)不可忽视诚信监督体制的建立

  现代媒体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监督的强有力手段,对企业来说亦是如此。但目前许多企业与媒体关系成对立面,认为媒体的负面报道有损于企业形象,利用各种手段对媒体报道多加阻挠。因此,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的监督体制至关重要。有关部门必须对此重视起来,从法律上、道德上、舆论上、体制上,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企业诚信建设监督体制。

  总之,我国企业的诚信建设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要想改善目前的状况,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企业现有的企业诚信体系解构,通过分解、消解、拆解、揭示这一系列过程,加强对诚信现状的了解与把握,从而重建出一个更为科学化、现代化、体系化的现代企业诚信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德成.加强企业诚信建设 促进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20xx(2).

诚信建设制度12

  一、意义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维护食品安全是食品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遵守法律、履行承诺是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的标志,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加快推进我市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诚信经营行为,营造行业诚信环境,完善诚信社会监督机制,对于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道德为基础,以守法遵章为准绳,以企业自律为重点,培育食品工业企业的诚信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者行为,完善以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诚信管理制度,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逐步建立起企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促进我市食品工业企业健康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制度建设与教育宣传相结合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管理规章和诚信保障制度;加强企业诚实守信教育和宣传,营造诚信环境。

  2、坚持企业责任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原则。加强企业自身诚信制度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县区经信(发)委,开发区经贸局负责监督、指导本辖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工作的开展。

  3、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原则。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坚持政府推动,行业分类指导实施;注重消费者的参与,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全面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4、坚持失信惩戒与诚信褒奖相结合原则。发挥惩戒约束作用,警示和惩治失信企业;鼓励和支持诚信企业,加大对诚信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四、工作目标

  1、选择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先行试点。贯彻推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两项行业标准,使试点企业通过验收评审,成为诚信企业。

  2、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推广。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食品工业企业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诚信管理体系、诚信评价体系、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使其质量诚信和责任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职业道德和依法经营的诚信责任得到明显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从而全部通过验收评审,成为诚信企业。

  五、主要任务

  1、贯彻推行相关行业标准。加速《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等行业标准在食品工业企业中的推行进程,制订企业诚信建设实施细则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分值表。通过组织实施、自查自纠、改进完善,持续提升企业诚信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构建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以确保质量安全、防范失信风险为重点,主要包括:食品原料及其他原辅料进货管理制度,生产过程及仓储管理制度,产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制度,企业广告宣传、合同管理、标识管理制度,产品追溯、召回、申投诉处理、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及考核、关键岗位人员诚信信息等相关记录档案管理制度,诚信内部核查、诚信风险信息收集评估、诚信危机处理和预警制度等。

  2、建立企业诚信评价分类制度。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统一分成A、B、C、D、E五类,分类原则为:A类是评价为“双优”的企业,定为诚信企业;B类企业可能硬件条件存在不合格项、体系评价为优,或硬件均符合条件但体系评价为二级,且评估年度内无任何不良记录,定为信用企业;C类是体系评价为三级的企业,且评估年度内无任何违法、违规记录,定为守信企业;D类是体系评价为四级,或评估年度内有1—3项违反行业规范或规章,但不构成违法、未造成人身伤害等不良记录,定为信用提示企业;E类是体系评价为五级,评估年度内有违反法律法规不良记录的'企业,定为失信企业。

  3、构建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按照“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参与、诚信信息共享”的原则,建设公开、公正、科学的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完善诚信信息征集披露制度,规范企业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方式及内容,依法采集及披露企业诚信信息。在实现部门之间企业诚信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在市经信委网站设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窗口,收集、管理、通报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情况,公布相关诚信建设信息,建立行业退出机制。

  六、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20xx年3月31日前)。市食品诚信办制定《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体系实施方案》和《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实施细则》。

  2、试点实施(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3月31日)。选择八宝食品公司、月亮食品公司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主要是宣传和推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探索建立诚信管理、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诚信评价等相关体系,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为在全市食品工业企业中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3、全面实施(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3月31日)。总结试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经验,在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中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贯彻《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增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意识,完善诚信评价体系,提高食品质量水平。

  4、评审验收。由市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组织评审组对我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评审验收,对相关企业进行诚信评价分类,对达不到标准,未通过评审验收的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限期进行整改,尽快提高诚信水平,直至通过验收。

  5、总结提高(20xx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各相关部门、各食品工业企业对各自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评价标准;对诚信企业进行表彰,对失信企业通过各类媒体进行。

  七、保障措施

  1、建立诚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一是建立由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监察局、农委、商务局、卫生局、人行、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区经信(发)委、开发区经贸局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协调小组,确定任务分工,共同指导和推进我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二是成立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食品企业诚信办),设在市经信委,承担制定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和评价分值表,指导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组织开展企业诚信评价等工作。

  2、积极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依据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状况,依法加强对食品工业企业建立诚信体系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依据企业守法和诚信状况,实施企业分类监管,预防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诚信提示、警示等方式对失信企业实行惩戒;严格依法征集、披露和使用诚信信息,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形成政府宏观指导有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各协调小组单位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

【诚信建设制度】相关文章:

诚信建设工作总结02-27

诚信与法制建设口号03-01

诚信建设工作总结07-21

企业制度建设11-04

课程建设制度07-16

企业制度建设总结03-17

工程建设制度通知11-21

制度建设工作总结05-24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