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的管理制度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研的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研的管理制度1
一、 每周星期一晚上必须保证两小时的教研活动时间,并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活动的参与率要达到百分之百,年终差1个百分点扣2分。
二、 集体备课每月至少要达到一次,集体备课要达到组内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即一个课例、二轮反思、三次研讨(自我设计——实施教学——自我反思——合作研讨;再次设计——合作研讨;实施教学——共同研讨——自我总结)。
三、 教师听课每期不得少于10节,严禁抄课,发现抄课一节次扣5 分,听课差一次扣2分。
四、 教研活动每期不得少于14次,每少1次扣5 分,校本培训每期4次,每少一次扣5分。
五、 每期上交“教学反思”、论文各一篇,“教学反思”必须结合具体课例,论文必须围绕教研组专题所写,每差一篇扣5分。
六、 教研组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必须写好教研计划,第二周内写好专题研究实施方案。
七、 教研组长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策划本组的教研活动,完成学校及上级布置的教研任务。
八、 每期举行“开放周”二次的教研活动,每次的“开放周”都要有详细的`研究记录,每期“送课下乡”一次,“送课下乡”要有“信息反馈”的资料和课堂评估资料。
九、 专题研究要有专门的档案管理、资料管理人员,每期的每个阶段研究要有成果总结(论文或报告)。
十、 校本培训每期举行4次(学校教科室两次,教研组两次),培训内容要有较详细的内容记载,培训的形式为讲座。
十一、 本管理制度与学校管理制度相矛盾之处,以学校管理制度为准。
十二、 本管理制度之遗漏,以学校管理制度束之。
教研的管理制度2
教研活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教学质量:通过集体智慧解决教学难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促进教师成长: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建立共享文化: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5.适应教育改革:帮助学校适应教育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研的管理制度3
一、教研组长教研活动工作制度
1、每学期开学前2周内完成教研计划,并于教研组长会议中做交流。
2、按教研计划实施教研活动;根据教研情况及时对计划做出修改、调整、实施。
3、每次教研活动中要做到:
(1)活动之前有准备:教研活动备课、教研活动之前都让教师了解教研活动的内容、与教师沟通、物质准备等。(2)活动之中有主题:在教研活动中组长要注意调控整个活动的节奏,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偏题、离题。经过激烈的辩解、讨论后,组长要善于归纳总结,把教师中的零星观点汇总、整理成本次活动的讨论成果,并提出1—2个思考题,让教师回去作进一步的思索。
(3)活动之后有思考:进行教研反思,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反思后的具体落实、跟进。
4、认真负责地组织好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做好实践活动小结。
5、每周认真负责查阅教师的计划制定,给予适当指导。 6、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交流教研组工作,分析教研现状,解决教研存在问题。二、教师教研工作制度
1、完成每学期的工作安排,态度认真。
2、参加教研活动时,做到人到、心到、口到,积极发言并作好认真的准备。
3、在每次教研活动中要做到:
(1)活动之前有准备:知道教研活动的内容,并根据内容寻找相关的理论文章、阅读书籍,预先有准备,做到有话可说。
(2)活动之中有主题: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形成争论、辩解的`氛围,做到有话善于说。 4、能按要求定期完成案例,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重新进行制定;
并定时张贴每位教师案例,有教师参与对案例做出评议打分。
三、会议制度
1、每月1次月工作总结会议、1次核心组会议、两周1次大教研活动、小教研活动、教研组长会议。(书面)2、参加会议不迟到、中途不擅自离开,会议中不接听手机;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请假。四、教师学习制度
1、组织全园教师定期学习教育理论、政策、法规等。 2、自学学习内容,在小教研中展开有主题有中心的交流,做好记录。
3、写出专题总结或经验论文等,在园内进行交流、评比。
五、教师备课制度
1、根据幼儿园备课计划的不断完善和调整,以及组长针对教师备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不说明情况之下,必须按照教研组长的要求重新将计划做出修改和完善并上传,备课计划必须在教研组长通过之后方可以进行实施。
2、教师在认真完成备课内容后、周五之前将周计划、日备课计划上传教研
组长。
3、观察与反思与月计划每月月底前完成一起上传教研组长。
六、教学实践与观摩制度
1、教师必须根据幼儿园园本研究的工作开展教研活动,同时明确教研实践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途径,必须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实践。
2、在开展二课三反思活动、实践活动之前每位教师都需做好讨论的准备,以及实践活动之后必须做出评析、反思;对观摩的活动进行评析、反馈。
3、教师实践活动是教师业务考核内容之一以备存档。七、园本培训制度
1、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并邀请专家前来指导;教师必须认真参加教育学院和园安排的外出业务学习和技能学习任务。
2、接受培训的教师根据需要定时定期的进行展示汇报培训结果,并保证展示汇报质量。
3、作为园内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积极分子要主动接受和参加园内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并在与姐妹园开展结对的活动中,认真完成园内所需的对外实践展示和实践交流活动。
八、园本研究奖惩制度
1、鼓励教师进行本科学历的自我培训学习,凡在现任园长任职期间,完成本科学业的教师,可报销学费:全额1/3。 2、在区级、市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交流的经验论文、教学活动设计、教育教学案例的,给予1篇10分奖励,以此类推。
3、园内大活动:实行自行申报和级组推荐相结合的方法实行,计划实施的加5分,由园内推出计划实施的再加5分。
4、大教研实践活动:主动代表级组加10分、级组推荐加5分。
5、教学评比活动:级组推荐园内评比加10分;园内推荐支部评比加15分;园内推荐区里评比加20分。获得名次: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50元;三等奖100元。
6、接受园级对外展示工作、汇报工作、交流工作按照工作量、强度、性质加5分、10分、15分、20分。九、教研档案管理制度
1、园内所有活动包括资料:活动计划、照片、活动记录、活动反馈。
2、学期结束,各部门及时整理资料归档,遗漏的及时补足,并交由专人负责。
3、凡归档资料,无特殊原因不得外借;需要外借的,必须经由园领导同意,出写借条:说明原因、归还时间。十、教师工作考核、考评制度
1、严格执行考核分配方案,教师可对本人当月考核提出疑惑问题,园长给予解释与解答。
2、实行一年一考、一人一考制度,考核不得与其他教学活动合并进行,每位教师必须对考核教师做出事实评析、公正打分。教师在考核中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必须经过考评小组的商议讨论,给予答复。
3、年终考评由月考评、业务考评、年终考核三者综合而得。
4、教师对管理、教学、制度有意见或建议,可向本级组、本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提出上传至园长,经园民管会讨论,给予答复。
教研的管理制度4
一、加强教研组基本建设
1.争创优秀教研组。
2.开展教学基本功达标创优活动。
3.定期进行全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二、指导教师提高有效教学能力
1.有计划地学习有效教学的先进经验。
2.开展有效教学的`评比活动。
3.培养有效教学的典型。
三、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
1.定期检查单元知识达标情况。
2.定期开展期中期末质量分析活动,提出教学改进措施。
3.学科统考、评比、竞赛成绩达普教前3名。
四、根据学科特点,增强教学德育功能
1.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2.教学中自觉进行德育渗透。
五、落实学科学生特长培养工作
1.做到活动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四落实。
2.第二课堂活动正常。
教研的管理制度5
学校教研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交流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促进教师成长:教研制度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有助于提升其专业素养。
3.激发学术创新:鼓励教师参与教研,能激发他们的学术热情,推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4.维护教育公平:统一的'教研管理制度确保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止教育资源的不均等。
5.建设良好学术氛围:良好的教研制度有助于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学术的校园文化。
教研的管理制度6
教研组工作是学校搞好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活跃学术气氛的一种好形式。教研组的工作是达成学校教研的关键,在组织协调学科教学、教研、教改,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研组长会
1、学习有关条例、制度,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等;
2、相互交流教研作中的`情况和经验;
3、督促检查教研组工作按计划开展的情况;
4、研究后阶段工作。
二、教研组活动
学科内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校内自主研究与校外交流、培训学习相结合,要讲求实效。
1、理论学习、研究,钻研课标和教材;
(1)为了提高教研组教师的认识水平,切实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学习、钻研学科新课程标准和教材。
2、课堂教学的研究
(1)教法研究。主要研究教材的处理方法、教学思路设计、课堂预设内容、课堂生成引领,板书设计、难点突破的方法等。
(2)学法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介绍学习经验,提示学习规律,预习、复习和考试的方法等。
(3)教学手段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课题研究
(1)以应用研究为主。课题研究要与学校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干什么,研究什么,相互促进。
(2)以微观研究为主。即课题要小,便于集中精力研究,容易组织资料,也容易取得效果。
三、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围绕下列问题进行研究:
1、学生情况分析(共性特点和本校学生实际);
2、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3、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难点、关键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要求);
4、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5、课堂预设与生成中的教师行为;
6、作业、练习的设计理由。
集体备课对于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非常有益。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有效。
四、教研组工作的评价、考核
1、教研工作的评价指标:
(1)教研任务指标,要求任务明确、目标具体。
(2)教研课题的选择及教研实施计划,要求具体落实,具有学科特点和针对性。
(3)每周教研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要求严格考勤,保证时间,研究效益和效率。
(4)组织教师参与量。要求自觉参与教研,主动实施教改。
(5)研讨课和实践课的安排、计划和实施。要求有说课、听课、评课记录。
(6)教师校本培训要围绕学校开展的教学“六个一”活动进行,并及时上交有关材料。
2、教研活动过程评价。
(1)集体学习研究的次数,每次学习研究的记录。要求内容详实。
(2)每次集体学习研究的出勤记录。
(3)有关的讲座资料等的汇总。
教研的管理制度7
为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效能,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使家长工作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特制定以下家长工作制度。
一、建立健全各级家园合作委员会
1、各班以十比一的人员比例确定家园合作委员会成员,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工作会议。内容为家园之间存在问题的协商,友好小组等活动方案的制定等。
2、由园长、副园长、教研组长和各班选推选出来的家长代表组成园级家园合作委员会。
3、园级家园合作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必要时可随时召开会议。
4、幼儿园要向家长代表介绍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学年规范,工作重要,以及本学期的活动安排等,并能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5、家长代表要协助幼儿园做好管理与发展的'规划工作,要为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质量,献计献策。
二、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1、建立家访制度。新生入园前家访,以后每学年普访一次,对个别特殊幼儿或遇到特殊问题应随时家访,并做好记录。
2、建立家园联系栏和联系册,每周公布教育教学内容,平时利用家长接送幼儿随时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期末对幼儿进行全面小结。
3、及时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和意见,随时改进幼儿园工作。
4、设立科学保育教育的宣传窗,定期向家长宣传有关育儿知识。
5、教师每学期认真填写每个幼儿的成长手册。
三、做好家长回访工作
1、每学期园长办公室组织对各班进行随机电话回访,以幼儿人数五比一的
比例进行,了解家长对本班保教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2、每学期园长办公室组织进行幼儿园管理工作的现场随机调查,以全园人数十比
一的比例进行,并做好记录、整理与答复。
3、每学期进行一次全园性家长问卷调查工作,并做好统计整理。
四、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
1、每学年举办一次家长学校专题报告。
2、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3、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观摩半日活动。
4、每学期开展一次家园同乐活动,如亲子活动、春游等。
教研的管理制度8
一、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部下。按照"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二)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1、营造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各个教研小组必须作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了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工作。
三、校本教研的促进措施
1、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与对教师的年终考核相挂钩。
2、每学期开展一次教研小组评优活动。
3、对于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4、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中来,给他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评选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四、校本教研的后勤保障措施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4、保证经费投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略)
副组长:(略)
成员:(略)
职责:
1、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指导各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2、具体落实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开展种教研活动。
3、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4、定期完成对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5、适时聘请上级教研部门的领导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教研的管理制度9
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
(一)教研组长工作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室工作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并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凸现集体备课活动)
2、每周进行一次集体教研活动。组织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确定每次活动主题和中心发言人
3、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确立校本教研教改课题,负责检查、落实课题的实施情况,做好总结推广工作。
4、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组织落实本组教师的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教研组活动的观摩课。
5、掌握本组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和辅导以及教学成绩情况,评价本组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对各年段学科教师的'安排提出建议。
6、协调落实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7、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落实指导教师结对子培养措施。
8、负责本组教师的.论文评定、年度教研考核,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
3、负责设计和安排公开课。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备课组活动观摩。
4、落实单元过关考试、期中和期末考试工作,负责组织命题、集体评卷、成绩统计上报。
5、负责平常和考前的练习、资料的筛选精选,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考试,切实合理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
6、按照新课程理念确定备课组的校本教研教改课题,并组织实施。
7、落实备课组内青年教师结对子培养措施。
8、落实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和提优补差工作。
二、教研活动、备课活动常规
(一)教研活动常规
1、每二周召开一次教研组会议,落实学校布置的工作,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论,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
2、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教研组活动观摩。
3、青年教师(教龄不满三年)每学期至少开二次公开课,其他教师每学年至少开一次公开课。
4、青年教师(教龄不满三年)每学期至少应听课15节,其他教师每学期至少应听课10节。
5、科任教师每学年至少应完成一篇教学专业论文,并在教育科研室登记备案。
6、各教研组要主动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
7、教研活动要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要注重改革与创新。
(二)备课活动常规
1、科任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程标准、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学设计,认真写好教案或学案。
2、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定内容。备课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分析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研究教法学法;研究例题、习题的精选;研究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3、备课组必须做到四统一: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作业练习、统一考试、评卷及成绩统计。
4、定期开展备课组内互相听课评课活动。
5、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个备课组至少有一个研究课题。
6、备课组要认真落实青年教师结对子培养计划。
7、备课组要安排好单元过关考试。
三、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考核评先与奖励
(一)先进教研组考核评价表(见附件1)
(二)先进备课组考核评价表(见附件2)
(三)评价奖励办法
1、教研组工作评价与奖励,每学年进行一次。
2、先进教研组评选结果经学校行政会批准后,奖励教研组,
3、备课组工作评价与奖励,每学年进行一次,按教研组,学校评出先进教研组1名。
教研的管理制度10
教研室管理制度是确保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有效进行的关键,它涵盖了人员管理、教学活动、科研任务、资源分配以及考核评估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人员管理:明确教研室主任的职责,规定教师和助教的分工合作,制定新进人员的培训计划。
2. 教学活动:设定课程大纲,规定教学质量标准,制定教学进度表,组织教学研讨会。
3. 科研任务:规划科研项目,分配科研经费,监控科研进度,鼓励学术论文发表。
4. 资源分配:合理配置教学设备,管理图书资料,协调实验室使用。
5. 考核评估:建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定期进行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评审。
教研的管理制度11
教研工作室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教学研究工作,提升教育质量,激发团队潜力,确保教研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它涵盖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评估机制及改进策略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人员管理:明确工作室成员的角色和职责,设定招聘、培训、考核和晋升的标准。
2. 项目管理:规定项目立项、执行、监督和验收的流程,强调项目周期管理和成果产出。
3. 资源管理:优化设备、资料、资金等资源的`分配与使用,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
4. 评估机制:建立公正、透明的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工作室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
5. 改进策略:通过反馈和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工作室持续发展。
教研的管理制度12
校本教研是以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特制定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一、校本教研组织机构。
1、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校本教研实施小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各教研组主要指导与组织者分工如下:
午次星期上午下午
星期一计算机
星期二政治语文
星期三历史数学
星期四化学、地理英语
星期五生物物理
学科教研组组长及主抓领导安排表
组别组长主抓领导
职责:
①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
② 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深入校本教研第一线,下到有关教研组组织指导教研活动,并每人承担1~2项校本教研课题研究。
③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④适时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职责:
①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指导各教研组课题组制定教研计划,落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②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的各种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③定期完成对教研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⑤向领导小组推荐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人选。
3、校本教研专家组。
①区外专家:聘请省教科院、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
②区内专家:市教科院领导、教研员、区教研员及市内其他相关专家。
③校本专家:本校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部分中小学高级教师。
二、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提升办学品位。
三、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
1、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课例研究、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2、教研活动要求。
①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淡化功利主义,杜绝为追求新颖、舍本求末、贪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反对理论与实践脱节,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②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各教研组必须作好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等工作。
④全体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制订的教师培训制度、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等有关制度。
⑤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将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主要内容。
四、校本教研的.促进措施。
1、以“教师业务考核记录”作为年终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
2、每学期开展一次校本教研组评优活动。
3、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校外各级专业培训(将培训作为一种奖励)。
⒋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然后在此基础上评选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五、校本教研的后勤保障措施。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供应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研的管理制度13
教研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
1.提升教学质量:制度化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促进专业成长: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教师能够持续提升专业素养。
3.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的管理制度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研效率。
4.增强团队凝聚力: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良好的沟通机制有助于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5.保障教育公平: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教研的管理制度14
一、教学办公会制度
1、学校要定期召开教学办公会。教学办公会要由校长主持。
(1)听取教研组长的工作情况汇报。
(2)为学科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3)加强与学科教师的沟通,听取学科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2、各学校要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包科领导和负责教学的学校领导要在学期初对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等进行检查、批阅,批阅领导要签名;在期中、期末检测前对教研组、备课组的过程性材料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思总结,通报情况。学校要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员按学期进行业绩考核,特别是对在本校或在镇以上举行公开教学的教师,分为领导评议、群众评议、学生评议和硬件四部分进行综合打分,并将检查、评议情况纳入对教研组和个人的评价之中。
3、各镇(街、区)教管办要成立教科室,制定相应管理办法,负责对各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参与、管理、指导。还要对各校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指导,纳入对所查学校的综合评价中。
4、教研室要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随机检查、参与各校的教研活动。教研室在教育督导和教学视导中要对各校教研活动进行相应的检查,通过查材料、座谈了解、观摩专题研究课等形式,全面了解学校教研活动的真实状况。教研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包靠镇(或街道、区)学校的教研活动,对教研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不定时以简报的方式下发,推介各单位的`好做法。并将上述检查结果纳入到对学校的综合评价。教研室将各单位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依据。
二、常规检查制度
1、对教学计划规范的管理要求。
对教师制定的计划实行教导处、级部或包科领导审批制,(要求审批领导签名),对计划制定中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修改批准后方可实施;开学二周内按照教学计划规范的要求由学校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打分,量化分数纳入到教师的业绩考核档案中。
2、对备课规范的管理要求。
备课管理是学校对教师业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自主互助、合作探究”课堂建设的保障。坚决杜绝简单备课、不备课上课现象的发生。各学校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三次大规模的检查,其他时间依据各单位的实际,各级部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反馈,并指导教师修正,同时也要总结、推广经验,树立典型,开展备课展评、优秀导学案评选、典型教师介绍经验等活动,以活动促备课的规范和质量的提高。教研室对教师备课的管理,主要是在视导和督导中体现,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抽查的方法进行检查、量化,纳入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中。
3、对上课规范的管理要求。
学校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一要做到勤检查。做到开全课程,上足课时,负责教学管理的学校领导要采取多种形式了解教学情况,通过开展听评课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结合“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师“自主互助、合作探究”课堂比武活动的开展,层层深入,不断提高教师的上课水平。
教研的管理制度15
为了解和掌握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解决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教师听评课制度。
一、听课类型:
我校听课类型分为:公开课、示范课、随听课和领导推门听课等类型。
二、参与听课人员的听课节数要求:
各类人员听课节数规定:校长每学期不少于15节,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员、联小负责人每学期不少于18节,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8节。
三、听课的.具体要求:
1、听课记录本由教研室统一发放,各听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听课记录的各项要求:教学过程、环节简评、总评以及学校、授课教师、科目、年级、班级、时间等。
2、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授课方式、手段、授课态度,学生听课情况、课堂纪律等应作出记录和评价。
3、听课过程中要虚心学习,尊重他人,遵守课堂规则,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
4、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对参与听课人员做好记录。
5、本校教师有讲课活动时,教研组长、学校负责人要组织教师按时听课,为评课、教研活动作好准备,对无故不参加者,教研组长要作好记录。
6、听课教师的听课记录要作到真实,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按学校考核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评课的具体要求:
1、教师、教研组长和分管领导必须组织评课。
2、教研组长每月检查一次教师的听课记录,并作好记录向分管主任报告。
3、要严格按评课的程序进行,不能流于形式,各教师要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并认真作好评课记录。
【教研的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教研管理制度04-25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02-10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与措施06-29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优]11-02
教研组管理制度07-31
幼儿园教研管理制度04-19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精选16篇)09-13
教研组管理制度10篇04-05
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12-16
教研组管理制度【锦集14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