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消毒管理制度

时间:2025-01-08 08:13:54 制度 我要投稿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餐具消毒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

  一、加工前要对待加工使用的食品原料质感官检查,发现生虫、霉变、有异味、污秽不洁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情况,不能加工。

  二、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原料要按照粗加工卫生制度的要求加工,蔬菜要彻底浸泡清洗,应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冲洗干净在加工制作。

  三、各种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开使用,用后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各种熟食面点改刀要在专用的熟食板上进行,不得在面案上直接改刀。

  四、当餐未用完的面点,应妥善保存,含水份较多的带馅的,要冷藏,注意生熟分开。

  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准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六、各种食品加工用具、设备如:面板、面案、容器、绞肉机、豆浆机和面机、压面机等,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期消毒,各种用品如盖布、笼布、抹布等要洗净、晾干、备用。

  七、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面点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用具、设备清洁,各种容器、用具、刀具等清洗干净后定位存放。

  八、做好防鼠、防蝇、防蟑螂工作。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2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选址和布局应事先经卫生行政部门现场审核,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对周围人群、环境产生危害。

  二、生产车间不得建于居民楼内。

  三、远离露天垃圾堆、粪坑、污水池、非水冲式厕所等污染源30米以上,车间外设置水冲式厕所。

  四、车间周边无积水、无杂草、无露天堆放垃圾、无蚊蝇孳生地。

  五、生产车间(包括清洗、消毒、包装)总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

  六、生产工艺流程按照回收、去残渣、浸泡、机洗、消毒、包装、储存进行设置。

  七、更衣室有流动水洗手和消毒设施。

  八、包装车间应当密闭,瓷砖到顶,安装充足的空气消毒设施。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3

  一、根据《食品卫生法》第八条规定,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应设兼职消毒员,负责餐具的洗涤、消毒。

  二、从事餐具消毒的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餐具消毒工作。

  三、餐具根据不同消毒方法,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四、餐具的洗涤池与消毒池应分开,并有明显的标记和足够的.容积,不得一池混用或一池多用。池子内,外壁要完整、光洁,下水道通畅。污物要有盛装容器,并加盖,当日清除。

  五、消毒剂的使用量,作用时间,应根据所用消毒剂的性能和要求浓度进行配制和操作。使用含氯浓度必须在100—200毫克/升,保持3---5分钟。

  六、消毒柜应无油垢、霉斑、异味。

  七、经热力消毒后的餐具,感官检查达到光、洁、涩干。药物消毒后的餐具,感官检查达到光洁、无味。消毒后的餐具应置于保洁柜或其他保洁容器中,避免污染,保持清洁。

  八、消毒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消毒,并接受监督部门检查和监督。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4

  一、健康管理

  (一)从事直接接触餐饮具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工作。

  (二)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不得从事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

  (三)在岗期间发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安全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二、卫生培训

  (一)应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对自身岗位的卫生法律、卫生知识做到应知应会。

  (二)招收新工人或员工更换工作岗位时,在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都应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三、个人卫生

  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上班时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包装车间的从业人员还要佩戴口罩,上班时不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5

  (一)、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餐用具盛器使用前均洗净并消毒。

  (二)、洗刷餐饮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其他水池混用。

  (三)、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四)、餐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已消毒和未消毒胡餐饮具盛器应分开存放,并有“已消毒”肯“未消毒”字样。

  消毒后的.餐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有明显标记并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五)、消毒后餐具应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七)、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6

  一、分设肉类(包括水产品)和蔬菜原料洗涤池,并且有明显标志。

  二、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必须与加工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容器分开使用,并且有明显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三、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管、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且有明标志。

  四、冷冻的水产畜禽肉类,应解冻彻底,蔬菜必须经净菜浸泡半小时以上后方可清洗加工。

  五、加工过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和贴板及容器,必须清洗晾干。

  六、加工过蔬菜的操作台和铝板要及时清洗晾干。

  七、保持粗加工区的清洁卫生,保持上下水畅通,及时清扫地面残留的废弃物等垃圾。

  八、采购回来和未加工完的蔬菜不能直接放置于地面,要放在摊晾架上,使其通风透气,防止霉烂变质。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7

  一、食堂应有专人负责洗涤、消毒并有记录。

  二、严格执行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和制度。

  三、消毒必须要有专用设施设备,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四、每餐收回的餐具、用具立即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五、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餐洗净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将餐具放入保洁柜密封保存、备用。

  六、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七、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具的池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的池内冲洗拖布。

  八、洗刷消毒结束,要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九、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8

  一、餐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地面无垃圾、油污,墙面、层顶无蜘蛛网,桌子、板凳无油污、灰尘等。

  二、餐厅由食堂管理人员指定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员工打扫餐厅的清洁卫生。

  三、餐厅清洁卫生在每餐前后都要进行打扫,保证师生在用餐厅干净卫生。

  四、完善灭蝇、灭鼠、灭蟑螂、灭蚊设施,做好防四害工作。

  五、引导师生文明就餐,用餐时不争抢拥挤,不大声喧哗。

  六、餐厅要安排管理人员餐厅,值班维护餐厅正常秩序,保证餐厅的.清洁卫生。

  七、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餐厅的清洁卫生。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9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订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

  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 ~ 60℃为宜;

  笫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

  第三步是消毒,笫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餐具如何进行消毒呢?

  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必须经省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批准方能生产、使用。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消毒锅应呈桶状,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种多样,有简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30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按每片药物自来水0.5公斤的比例配制消毒液,然后将洗净的碗盘等餐具放入消毒液内,浸泡3-5分钟。

  (4)84肝炎消毒剂消毒法。用自来水配制成1%84肝炎消毒液即每公斤自来水加入84肝炎消毒剂10毫升广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备用,配制均用自来水,不得用热水。

  三、加强餐具洗涤消毒工作的管理

  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用具洗涤消毒工作的曰常管理,做到消毒经常化。并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检查其工作质量:

  (1)感官检查。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涤程序操作,有无弄作假,省略消毒程序;

  (2)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如消毒池是否漏水,有无消毒液,消毒拒的温度等;最后检备用餐具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讲,卫生质量较好的餐具应当是内外壁和底部无油,呈现本色。

  (3)余氯试纸检查法。这是一种快速直观的检方法,适用于使用氯制消毒的餐具,其灵敏度很高,残留余氯在50帅时也能检出。具体操作法是取余氯试纸一小块,投入备用碗盘内接触残留液,数秒后进行观察,若试纸变为淡紫色或深蓝色,表明该餐具已消毒,其颜色的深浅与消毒剂浓度的低相关,一般要求试纸呈深蓝色,其余氯浓度约为300PPm,若试纸仍为白色,证明该餐具未经消毒液消毒。

  (4)细菌学检查法。一般由国家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使用。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0

  一、专人负责食品验收,仔细按规定要求进行。

  二、对食堂进货的每一样食品都必须进验收,每次验收,验收人都必须认真、仔细检验每样食品的各项卫生,对达不到食品卫生标准和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要坚决清退。

  三、验收时必须索取有关证件。

  四、根据《食品卫生法》严禁生产经营以下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清、混有异物或其他感观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不明死因的禽兽、水产等各类动物及其制品;

  6、包装容器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

  9、超过保质期的;

  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或各级政府专门规定的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的;

  12、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卫生规定的;

  五、每次对食品的验收者要在采购登记记录上签名意见和验收人的姓名及日期。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1

  一、设立独立的餐饮洗刷消毒间,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二、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餐洗净刷---净水冲---热力消毒或药物消毒”的程序,进行药物消毒增加一道净水冲的程序。

  三、蒸汽消毒100℃,时间15分钟。

  四、洗刷餐具饮具用专用的水池,不得与其他水池混用。

  五、洗涤消毒餐具使用的洗涤剂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六、餐具用前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

  七、消毒后的餐具储存在专用保结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分开存放,餐具存放储存柜上标有明显标记。

  八、餐饮具环境、设备、餐具保洁橱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2

  配餐主要是对成品饭菜进行分发的场所,配餐间清洁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物的卫生质量,物制定配餐间管理制度。

  1、充分利用“三防”设施保持配餐间的.清洁卫生,发挥其对餐具容器、用具的保洁功能。

  2、进配餐间,工作人员应穿着清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

  3、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能对着成品饭菜咳嗽、打喷嚏。

  4、配餐间内应注意个人卫生,不能戴戒指、留指甲,不能在配餐间内吸烟、吐痰。

  5、定期进行空气消毒,15平方米以下的安装30瓦紫外线灯管一支,灯距地面2-2.5米,每日照射不少于30分钟。

  6、成品饭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放在操作台或架子上。

  7、未经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非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在配餐时不得随意出入配餐间。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3

  一、包装箱清洗消毒规程

  1、检查箱子质量,内容主要包括箱体是否破损,如发现存在的问题即时修理。

  2、包装箱由专人全程负责清洗。

  3、粗洗一般在餐具清洗完成后,利用粗洗用水进行,要求将箱子内外油残渣物清洗干净。

  4、清洗以后的’包装箱,要求箱体以盖子分开,箱体成码。

  5、在餐具侵泡用水完成对箱子侵泡消毒。

  6、箱子经浸泡以后,利用漂洗用水玩成对箱子的清洗。

  7、将清洗干净以后的箱子有抹布擦拭干净,进入包装箱消毒。

  8、包装箱消毒间采用紫外线消毒与热力消毒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二、餐具包装操作规程

  1、充分保持包装车间密封,干燥与卫生。

  2、所有进入包装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两次更衣,并严格消毒。

  3、在满足“着装要求”及“请你做到”规定前提下,方可进入包装车间。

  4、包装车间全体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防御部门签发的健康证。

  5、所有餐具进消毒,必须完成干燥方可上台包装。

  6、在包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求检查餐具质量,内容包括餐具本身质量与消毒质量。

  7、过机器时要求餐具配置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或配置错误应及时打回。

  8、包装机开机要检查机器的参数设置,如:温度、速度。

  9、经收缩后的成品,要求检验员严格验收,内容主要包括:

  A、餐具配置:一般按5件配套,如非常规包装,在生产以前根据要求生产计划。

  B、袋装质量,包括外形是否美观,膜是否密封,是否破损。

  C、清洗消毒质量,成本中是否有杂物或油污,餐具是否光泽完好等。

  10、验收合格,检查合格标示,然后装箱。

  11、装箱以规定参数为准、加筷子,最后盖上箱,密封后以五箱单位堆放在待入库区。

  三、过机工序操作规程

  1、检查清洗机及烘干机设备状况,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严禁开机。

  2、检查设备电源是否箱合要求,如电源不稳定或电压不足,严禁开机。

  3、检查锅炉压力,如果没有达到规定压力要求,通知锅炉工送压。

  4、检查餐具就位情况,与包装间进行协调,确定过机餐具次序的安排。

  5、开机由专人负责,粗洗工人安排负责配合餐具就位。

  6、在机洗过程中,过机水温与速度要注意。

  7、水洗机出口一般安排两人接机。

  8、在烘干过程中,过机温度和速度的控制。

  9、烘干以后餐具完全干燥为准,如过机以后餐具带水或湿润,经捡带回过机。

  10、烘干机出口由包装车间负责接机,烘干完成,关闭完成,关闭机器,并进行例行保养。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1、使用的.消毒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照规定的温度等条件X存。

  2、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置,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3、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4、使用定时测量消毒液的浓度,保证消毒时间。

  5、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泡于消毒液中。

  6、餐具消毒物品完全洗净,3油污染影响消毒效果。

  8、消毒后以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五、浸泡工序操作规程

  1、将浸洗先用冷水清洗干净,以池壁不见油X,池底无杂物,池子外壁洁净为标准。

  2、在侵泡用池中注入冷水,浸泡池中加入消毒液。

  3、将粗洗后分类的各种不同类型餐具分别投入,以免破损。然后进入漂洗、清洗、侵泡、清洗、烘干。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4

  一、食品仓库设有专人管理,做到随手关门,非仓库管理人员不得任意进出。

  二、仓库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扫,保护良好的.环境卫生。

  三、仓库要保持干燥、通风、整洁,防止物资因受潮而霉烂变质。

  四、任何人员不私自动用仓库内的物品,保管员应提高警惕,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五、仓库物品应按标记标识有序存放,食品与非食品不得混放或混装,食品必须隔墙15厘米,高地面20厘米。

  六、在仓库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灭蝇、灭鼠药、农药及个人用品。

  七、超过保质期或霉烂变质食品要及时销毁,不得存放在仓库内。

  八、食品原材料进出库必须有完整的记录。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5

  一、使用市政公共管网供水时,每年应将本企业用水向有检验资质的机构送检不少于两次,并及时将水质检验报告报送管辖区的'卫生行政部门。

  二、使用自建设施供水时,应执行下列卫生管理制度:

  (一)搞好水源卫生防护,井周30米内不得有猪圈、坑式厕所等污染源。

  (二)井周2米,深1米内应用三合土夯实,水泥硬化地面;砌10厘米高的井沿,防渗漏;井口加盖落锁井房安防盗门。

  (三)坚持水质常年消毒并有消毒记录。

  (四)每年对水质检验不少于两次,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内进行,将检验报告及时报送辖区内的卫生行政部门。

  (五)供管水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07-07

学校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2-17

学校餐具消毒管理制度08-31

【热门】学校餐具消毒管理制度06-13

食堂餐具消毒制度10-04

餐具清洗消毒制度01-09

(精选)餐具清洗消毒制度05-15

学校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4篇[实用]06-21

学校餐具消毒管理制度优选【9篇】10-26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餐具消毒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

  一、加工前要对待加工使用的食品原料质感官检查,发现生虫、霉变、有异味、污秽不洁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情况,不能加工。

  二、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原料要按照粗加工卫生制度的要求加工,蔬菜要彻底浸泡清洗,应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冲洗干净在加工制作。

  三、各种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开使用,用后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各种熟食面点改刀要在专用的熟食板上进行,不得在面案上直接改刀。

  四、当餐未用完的面点,应妥善保存,含水份较多的带馅的,要冷藏,注意生熟分开。

  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准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六、各种食品加工用具、设备如:面板、面案、容器、绞肉机、豆浆机和面机、压面机等,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期消毒,各种用品如盖布、笼布、抹布等要洗净、晾干、备用。

  七、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面点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用具、设备清洁,各种容器、用具、刀具等清洗干净后定位存放。

  八、做好防鼠、防蝇、防蟑螂工作。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2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选址和布局应事先经卫生行政部门现场审核,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对周围人群、环境产生危害。

  二、生产车间不得建于居民楼内。

  三、远离露天垃圾堆、粪坑、污水池、非水冲式厕所等污染源30米以上,车间外设置水冲式厕所。

  四、车间周边无积水、无杂草、无露天堆放垃圾、无蚊蝇孳生地。

  五、生产车间(包括清洗、消毒、包装)总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

  六、生产工艺流程按照回收、去残渣、浸泡、机洗、消毒、包装、储存进行设置。

  七、更衣室有流动水洗手和消毒设施。

  八、包装车间应当密闭,瓷砖到顶,安装充足的空气消毒设施。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3

  一、根据《食品卫生法》第八条规定,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应设兼职消毒员,负责餐具的洗涤、消毒。

  二、从事餐具消毒的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餐具消毒工作。

  三、餐具根据不同消毒方法,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四、餐具的洗涤池与消毒池应分开,并有明显的标记和足够的.容积,不得一池混用或一池多用。池子内,外壁要完整、光洁,下水道通畅。污物要有盛装容器,并加盖,当日清除。

  五、消毒剂的使用量,作用时间,应根据所用消毒剂的性能和要求浓度进行配制和操作。使用含氯浓度必须在100—200毫克/升,保持3---5分钟。

  六、消毒柜应无油垢、霉斑、异味。

  七、经热力消毒后的餐具,感官检查达到光、洁、涩干。药物消毒后的餐具,感官检查达到光洁、无味。消毒后的餐具应置于保洁柜或其他保洁容器中,避免污染,保持清洁。

  八、消毒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消毒,并接受监督部门检查和监督。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4

  一、健康管理

  (一)从事直接接触餐饮具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工作。

  (二)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不得从事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

  (三)在岗期间发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安全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二、卫生培训

  (一)应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对自身岗位的卫生法律、卫生知识做到应知应会。

  (二)招收新工人或员工更换工作岗位时,在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都应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三、个人卫生

  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上班时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包装车间的从业人员还要佩戴口罩,上班时不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5

  (一)、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餐用具盛器使用前均洗净并消毒。

  (二)、洗刷餐饮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其他水池混用。

  (三)、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四)、餐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已消毒和未消毒胡餐饮具盛器应分开存放,并有“已消毒”肯“未消毒”字样。

  消毒后的.餐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有明显标记并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五)、消毒后餐具应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七)、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6

  一、分设肉类(包括水产品)和蔬菜原料洗涤池,并且有明显标志。

  二、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必须与加工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容器分开使用,并且有明显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三、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管、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且有明标志。

  四、冷冻的水产畜禽肉类,应解冻彻底,蔬菜必须经净菜浸泡半小时以上后方可清洗加工。

  五、加工过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和贴板及容器,必须清洗晾干。

  六、加工过蔬菜的操作台和铝板要及时清洗晾干。

  七、保持粗加工区的清洁卫生,保持上下水畅通,及时清扫地面残留的废弃物等垃圾。

  八、采购回来和未加工完的蔬菜不能直接放置于地面,要放在摊晾架上,使其通风透气,防止霉烂变质。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7

  一、食堂应有专人负责洗涤、消毒并有记录。

  二、严格执行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和制度。

  三、消毒必须要有专用设施设备,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四、每餐收回的餐具、用具立即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五、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餐洗净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将餐具放入保洁柜密封保存、备用。

  六、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七、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具的池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的池内冲洗拖布。

  八、洗刷消毒结束,要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九、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8

  一、餐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地面无垃圾、油污,墙面、层顶无蜘蛛网,桌子、板凳无油污、灰尘等。

  二、餐厅由食堂管理人员指定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员工打扫餐厅的清洁卫生。

  三、餐厅清洁卫生在每餐前后都要进行打扫,保证师生在用餐厅干净卫生。

  四、完善灭蝇、灭鼠、灭蟑螂、灭蚊设施,做好防四害工作。

  五、引导师生文明就餐,用餐时不争抢拥挤,不大声喧哗。

  六、餐厅要安排管理人员餐厅,值班维护餐厅正常秩序,保证餐厅的.清洁卫生。

  七、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餐厅的清洁卫生。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9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订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

  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 ~ 60℃为宜;

  笫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

  第三步是消毒,笫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餐具如何进行消毒呢?

  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必须经省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批准方能生产、使用。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消毒锅应呈桶状,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种多样,有简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30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按每片药物自来水0.5公斤的比例配制消毒液,然后将洗净的碗盘等餐具放入消毒液内,浸泡3-5分钟。

  (4)84肝炎消毒剂消毒法。用自来水配制成1%84肝炎消毒液即每公斤自来水加入84肝炎消毒剂10毫升广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备用,配制均用自来水,不得用热水。

  三、加强餐具洗涤消毒工作的管理

  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用具洗涤消毒工作的曰常管理,做到消毒经常化。并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检查其工作质量:

  (1)感官检查。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涤程序操作,有无弄作假,省略消毒程序;

  (2)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如消毒池是否漏水,有无消毒液,消毒拒的温度等;最后检备用餐具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讲,卫生质量较好的餐具应当是内外壁和底部无油,呈现本色。

  (3)余氯试纸检查法。这是一种快速直观的检方法,适用于使用氯制消毒的餐具,其灵敏度很高,残留余氯在50帅时也能检出。具体操作法是取余氯试纸一小块,投入备用碗盘内接触残留液,数秒后进行观察,若试纸变为淡紫色或深蓝色,表明该餐具已消毒,其颜色的深浅与消毒剂浓度的低相关,一般要求试纸呈深蓝色,其余氯浓度约为300PPm,若试纸仍为白色,证明该餐具未经消毒液消毒。

  (4)细菌学检查法。一般由国家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使用。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0

  一、专人负责食品验收,仔细按规定要求进行。

  二、对食堂进货的每一样食品都必须进验收,每次验收,验收人都必须认真、仔细检验每样食品的各项卫生,对达不到食品卫生标准和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要坚决清退。

  三、验收时必须索取有关证件。

  四、根据《食品卫生法》严禁生产经营以下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清、混有异物或其他感观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不明死因的禽兽、水产等各类动物及其制品;

  6、包装容器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

  9、超过保质期的;

  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或各级政府专门规定的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的;

  12、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卫生规定的;

  五、每次对食品的验收者要在采购登记记录上签名意见和验收人的姓名及日期。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1

  一、设立独立的餐饮洗刷消毒间,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二、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餐洗净刷---净水冲---热力消毒或药物消毒”的程序,进行药物消毒增加一道净水冲的程序。

  三、蒸汽消毒100℃,时间15分钟。

  四、洗刷餐具饮具用专用的水池,不得与其他水池混用。

  五、洗涤消毒餐具使用的洗涤剂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六、餐具用前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

  七、消毒后的餐具储存在专用保结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分开存放,餐具存放储存柜上标有明显标记。

  八、餐饮具环境、设备、餐具保洁橱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2

  配餐主要是对成品饭菜进行分发的场所,配餐间清洁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物的卫生质量,物制定配餐间管理制度。

  1、充分利用“三防”设施保持配餐间的.清洁卫生,发挥其对餐具容器、用具的保洁功能。

  2、进配餐间,工作人员应穿着清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

  3、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能对着成品饭菜咳嗽、打喷嚏。

  4、配餐间内应注意个人卫生,不能戴戒指、留指甲,不能在配餐间内吸烟、吐痰。

  5、定期进行空气消毒,15平方米以下的安装30瓦紫外线灯管一支,灯距地面2-2.5米,每日照射不少于30分钟。

  6、成品饭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放在操作台或架子上。

  7、未经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非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在配餐时不得随意出入配餐间。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3

  一、包装箱清洗消毒规程

  1、检查箱子质量,内容主要包括箱体是否破损,如发现存在的问题即时修理。

  2、包装箱由专人全程负责清洗。

  3、粗洗一般在餐具清洗完成后,利用粗洗用水进行,要求将箱子内外油残渣物清洗干净。

  4、清洗以后的’包装箱,要求箱体以盖子分开,箱体成码。

  5、在餐具侵泡用水完成对箱子侵泡消毒。

  6、箱子经浸泡以后,利用漂洗用水玩成对箱子的清洗。

  7、将清洗干净以后的箱子有抹布擦拭干净,进入包装箱消毒。

  8、包装箱消毒间采用紫外线消毒与热力消毒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二、餐具包装操作规程

  1、充分保持包装车间密封,干燥与卫生。

  2、所有进入包装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两次更衣,并严格消毒。

  3、在满足“着装要求”及“请你做到”规定前提下,方可进入包装车间。

  4、包装车间全体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防御部门签发的健康证。

  5、所有餐具进消毒,必须完成干燥方可上台包装。

  6、在包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求检查餐具质量,内容包括餐具本身质量与消毒质量。

  7、过机器时要求餐具配置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或配置错误应及时打回。

  8、包装机开机要检查机器的参数设置,如:温度、速度。

  9、经收缩后的成品,要求检验员严格验收,内容主要包括:

  A、餐具配置:一般按5件配套,如非常规包装,在生产以前根据要求生产计划。

  B、袋装质量,包括外形是否美观,膜是否密封,是否破损。

  C、清洗消毒质量,成本中是否有杂物或油污,餐具是否光泽完好等。

  10、验收合格,检查合格标示,然后装箱。

  11、装箱以规定参数为准、加筷子,最后盖上箱,密封后以五箱单位堆放在待入库区。

  三、过机工序操作规程

  1、检查清洗机及烘干机设备状况,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严禁开机。

  2、检查设备电源是否箱合要求,如电源不稳定或电压不足,严禁开机。

  3、检查锅炉压力,如果没有达到规定压力要求,通知锅炉工送压。

  4、检查餐具就位情况,与包装间进行协调,确定过机餐具次序的安排。

  5、开机由专人负责,粗洗工人安排负责配合餐具就位。

  6、在机洗过程中,过机水温与速度要注意。

  7、水洗机出口一般安排两人接机。

  8、在烘干过程中,过机温度和速度的控制。

  9、烘干以后餐具完全干燥为准,如过机以后餐具带水或湿润,经捡带回过机。

  10、烘干机出口由包装车间负责接机,烘干完成,关闭完成,关闭机器,并进行例行保养。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1、使用的.消毒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照规定的温度等条件X存。

  2、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置,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3、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4、使用定时测量消毒液的浓度,保证消毒时间。

  5、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泡于消毒液中。

  6、餐具消毒物品完全洗净,3油污染影响消毒效果。

  8、消毒后以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五、浸泡工序操作规程

  1、将浸洗先用冷水清洗干净,以池壁不见油X,池底无杂物,池子外壁洁净为标准。

  2、在侵泡用池中注入冷水,浸泡池中加入消毒液。

  3、将粗洗后分类的各种不同类型餐具分别投入,以免破损。然后进入漂洗、清洗、侵泡、清洗、烘干。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4

  一、食品仓库设有专人管理,做到随手关门,非仓库管理人员不得任意进出。

  二、仓库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扫,保护良好的.环境卫生。

  三、仓库要保持干燥、通风、整洁,防止物资因受潮而霉烂变质。

  四、任何人员不私自动用仓库内的物品,保管员应提高警惕,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五、仓库物品应按标记标识有序存放,食品与非食品不得混放或混装,食品必须隔墙15厘米,高地面20厘米。

  六、在仓库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灭蝇、灭鼠药、农药及个人用品。

  七、超过保质期或霉烂变质食品要及时销毁,不得存放在仓库内。

  八、食品原材料进出库必须有完整的记录。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5

  一、使用市政公共管网供水时,每年应将本企业用水向有检验资质的机构送检不少于两次,并及时将水质检验报告报送管辖区的'卫生行政部门。

  二、使用自建设施供水时,应执行下列卫生管理制度:

  (一)搞好水源卫生防护,井周30米内不得有猪圈、坑式厕所等污染源。

  (二)井周2米,深1米内应用三合土夯实,水泥硬化地面;砌10厘米高的井沿,防渗漏;井口加盖落锁井房安防盗门。

  (三)坚持水质常年消毒并有消毒记录。

  (四)每年对水质检验不少于两次,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内进行,将检验报告及时报送辖区内的卫生行政部门。

  (五)供管水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